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农业发展报告

生态农业发展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农业发展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农业发展报告

生态农业发展报告范文第1篇

实施宏观经济战略重点

准确定位经济工作重心向“三农”工作转移,以稳定和发展农业为保证县域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为前提,坚定生态、绿色农业导向,建立建设生态配套体系,打造北部高寒生态品牌。

近年来,呼玛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发展农业的宏观战略,立足改善县域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有效规避农业生产中无霜期短、低温、干旱、降水不均、光照不足等客观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地发挥国家、省地政策优势,县域区位优势,耕地广袤、林下资源和水面资源优势和气候特势,走出一条绿色品牌发展路子,形成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勾画出一幅生态农业有机化、优质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战略蓝图。

一是改善农田生产条件为主攻重点,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保证旱灌涝排,保收成,保产量,实现全县农业丰产丰收,初步完成全省产量大县的奋斗目标。2010年,为实现播种面积112.8万亩,粮食总产突破30 000万斤,农业总产值实现58 663万元,农村人均收入达到6 312元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全县合力推进“新增0.5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的建设,全面稳定种植小麦、大豆、马铃薯三大主栽作物,落实大豆种植面积75万亩,小麦、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增至25万亩和5万亩。为保证生态、效益、环境统筹和谐,呼玛县在传统种植中加大工程保障,全力推进呼荣提水灌区、西山蓄水池及泄洪工程、坡水截流工程、节水灌溉示范区的工程建设。同时加快呼玛镇燃料公司段护岸和三卡乡宽河堤防的工程审批和鸥浦乡黑龙江护岸工程的施工步伐,侧重在全县各乡镇积极推广抗旱品种和节水栽培模式,实施滴灌、喷灌技术,截至目前,实现呼荣堤防续建600万元,3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45万元,呼荣灌溉续建投资1 019万元,从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上保障生态农业的平稳发展。

二是增大科技含量,扩大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种植规模,实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和农耕农艺农技措施相配套,推进传统生态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对112.8万亩实施良种覆盖,实现80万亩农田的测土配方,争取省级扶贫资金购置大型农机设备,提高了深松整地的精确度。在原有机械保有量的基础上,引导农户自筹693万元,县财政补贴280万元用于购置大中型拖拉机、农具和联合收割机177台套,全县的良种覆盖率、机械化作业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分别达到100%、98%、53%,位次居全省前列。同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开展“十、百、千、万”支农行动,提高耕作科技含量。即建设十个具有当地种植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选派百名全县科技人员组建科技帮扶小组,指导一千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开辟两万亩国家级小麦高产核心区,极大地发挥了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目前,全县建立国家、省、地级示范园区项目4个,示范区总面积达到7.1万亩,辐射区面积达到25万亩。在清华大学绿色食品基地龙头绿色经济窗口的引领下,大力培育和建设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各种生态种植基地,目前在县工商局注册有9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和打造种植优质小麦、大豆和马铃薯等领域内的各相关产业基地,使全县生态农业种植业呈现科技化、层次化、多样化的发展特色。

三是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配比,科学应用施肥量和农药投放量,客观上降低了农药残留,加大了有机、绿色食品的认证可能,初步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前期管理。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9 400万斤,同比增长78.7%,农业总产值实现54 825万元,增长56.9%,均创历史新高。在农业产值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呼玛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业环境,有效避免了土壤侵蚀、退化和质量下降,保持了土壤的肥力。在减少施肥量和农药投放量的工作中,一方面广泛宣传国家农业部关于江河60公里以内的农业生产区域要局部禁止使用化学肥料的相关规定,大力提倡推广使用有机复合型的微生物肥。另一方面,为从根源上杜绝农药残留污染,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参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国家标准,遵照准则中详细规定的各种农药在不同作物上的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等技术指标操作,农委、科技局、生资、质监、工商等涉农和执法部门全力保证农资的总量调配和质量检查,不但有效地控制了病虫草害,而且避免了农药残留,实现了区域人口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平衡,而且解决了持续性发展农业的课题。目前,清华大学已将呼玛县确立为包括优质面粉、大豆、马铃薯、黑木耳等绿色产品在内的副食品生产基地,通过样板来全面打造80万亩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其中:万亩已经达到国家AA级绿色认证。黑木耳、香菇、面粉等绿色产品获得9个绿色有机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产业在清华大学绿色基地的引领带动下快速发展起来,生态种植品种日益繁多,面积进一步扩大化,结构进一步优质化,品牌进一步绿色化。

四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拓宽物种平面,加大立体尝试,形成以“庭院加基地”的经营模式,推动特色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呼玛县位于黑龙江上游右岸,纵跨第五、第六两个积温带,112.8万亩耕地、1 722万亩林地、338.9万亩天然草场、25.6万亩水面资源,为全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提供了资源优势,独特的县位、气候特点提供了区域优势、气候优势。呼玛县从生态养殖的角度出发,在稳步发展以牛、羊、猪、鸡等常规禽畜饲养业的同时,采取庭院加基地的经营模式,重点打造特色品牌,规模发展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特色种植方面,突出发展食用菌的种植,全县在呼玛镇、韩家园镇、北疆乡、白银纳乡等乡镇均建设了食用菌种栽基地,年种植食用菌4 000万袋,干品产量达到1 400吨,同时加大了猴头菇、香菇、平菇的开发力度,扩大了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棚室蔬菜业也在特色种植中一枝独秀,种植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做到了品种质量的高、精、奇、新。同时,建设了2 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和占地4 000平方米的无机玻璃大棚,完成了对俄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筹建工作。此外,5 000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5 000亩蓝莓采集与保护基地、40 000亩水飞蓟等北药种植基地、3 000亩老山芹种植基地陆续建成,家庭庭院式的蔬菜、优质经济作物、北药等特色种植链条初步形成,特色种植业一乡多业、一村多品的格局已然成形。畜牧养殖业方面,呼玛县走出了一条“注重实际、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形成规模、绿色生态”的特色养殖产业发展路子。全县通过自繁和引进优良品种发展肉牛、肉羊、家禽等庭院养殖,推进和扩大“千头牛、万只羊、生态猪”等基地养殖进度和规模,把生态养殖立县列为实施“六个一百万”工程的重要内容,构建农户个体庭院加基地养殖模式,拓宽特色养殖面,积极探索立体养殖。目前,呼玛县水面层次立体养殖已成规模,今年冷水养殖达到20 000亩;山绵羊存栏量达51 200头,狐760只,貉2 021只,獭兔20 000只,蜜蜂、林蛙、梅花鹿等适合本地经营的物种也在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五是全面实施生态经济立县、特色经济富县、工业经济强县战略,依托本地资源,依托生态成果,全力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使特色养殖、特色种植、山野菜和野生浆果等生态产品就地加工,实现农副产品的增值、增效。“十一五”以来,呼玛县突出发展生态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走品牌兴农之路。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新建香麦公司、酱品公司、丽雪分公司、成云木业、绿野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天兴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私营企业,成功将全县优质小麦、大豆、马铃薯、蓝莓、黑木耳等农副产品及山野产品进行精深层次的加工,实现了产值、税收、利润和劳动力的增值和增收,特色农业经济效益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目前,呼玛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体系逐步建立,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精标品牌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得到显著提高。

构筑牢固的生态屏障

继续围绕打造中国最北高寒生态农业之乡的战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加快和推进全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精品化、规模化、产业化,争取政策,整合资源,加大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地的项目支持,依靠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生态农业生产方向配置。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配置政策实施优惠的机械力量和其他资金和设备,不断完善生态农业补贴制度,做到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各种涉农补助足额发放,引领农村金融向生态产业倾斜,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生态产业。各部门各行业要主动服务生态农业产业,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生态农业倾斜,真正使全县54个行政村和占全县人口数一半的农民50%以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小康村”和“绿色小康户”,使生态农业成为全县最具潜力最具发展前景的新经济增长点。

二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实施“生态经济立县、口岸经济兴县、工业经济强县、特色经济富县”的发展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大招商、招大商,以“六个一百万”工程为载体,力争在3至5年内,实现发电装机100万千瓦、煤炭年产100万吨、铁粉年产100万吨、水泥年产100万吨、口岸年过货100万吨、冷水鱼养殖100万亩的战略构想,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项目。积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方针,使工业成果最大限度和最先应用到全县生态农业发展的事业中来,有效提供人工养殖水面、拉动内需资金和加工增值保障。在原有的香麦、丽雪、坤美源、酱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的基础上,吸引更多企业投入到山野菜、山野浆果、优质方便面、生物制药、冷水鱼类产品、野生动物皮毛制品等生产加工领域中来,拓宽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精品化生产和经营渠道,开创北部高寒生态农业发展新局面。

生态农业发展报告范文第2篇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江西得到真正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际成效。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振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根本前提。在加快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把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要提供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农副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要求农业发展能科学、合理、有效地依托和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环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该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鄱阳湖开发战略基点,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湖区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强地区间的优势互补,以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实现资源的综合和持续利用。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是从江西的现实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承载力不高,农业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因此,实现生态循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可从发展生态农业入手,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实行农牧结合、产业联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将在总量上降低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在结构上推广符合绿色生态的新型产品。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推行生态循环模式,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大产业链,有助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逐渐地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应该遵循自己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两者在目标、手段、措施等方面的一致性说明了发展生态农业恰恰是在农业和农村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最佳途径。而由于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日益显露和形成,生态农业不应该仅定义和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和农村,更应该拓展到现代涵义上的大农业、大“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必须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大力支持代表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废物循环利用、低毒高效农业领域。结合农业区域资源特征,调整优化农林牧渔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它不仅是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村进一步繁荣、农民收入逐步增加的基础上,现代化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手段。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只有建立在资源禀赋优势基础上的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农业发展正是顺应这一要求,从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而兴起,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项艰巨、复杂和长期的历史任务。农业的现代化就是生产效率的现代化和产品质量的现代化。从生产效率讲,我国农田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国家政策的路线看,这方面将会不断得到强化。从生产质量角度讲,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镉大米”等事件说明我国传统的化工农业道路难以为继,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发展生态农业要根据现代农业的一般特性,结合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和支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态农业还是一个科学的人工生态系统,它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用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的有效率。总之,它要求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

(四)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途径与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这无疑对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传统农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冲击,加上江西省农业内部结构尚不合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尚不统一,阻碍了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依然是无效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由于江西省经济基础薄弱,对农业的投入不足,传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加上工业、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与工业相比,效益偏低。因此,要发展农业,必须要依靠自身的发展,调整农业内部产业机构,形成一种融种、养、加、产、供、销、商贸为一体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积累,多业并存,全面发展,而发展生态农业正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必然条件。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生产力观指导下,运用生态工程技术武装的优质、高效、集约农业,其内容相当丰富,其途径多种多样。首先要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生态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向。其次要发展农业产业化,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带。生态农业是在宏观和中观层次上,运用自然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指导的农业。而且,生态农业的发展会与生态家园、生态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产业群、产业带、产业区和产业基地,成为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若干对策

一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如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工业污染潜在风险存在等。因此,本文着力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对策,以破解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加强宣传,增强公众发展生态农业意识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各级政府必须向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是生态农业的实践者,只有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及其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带动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才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推广和普及。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大宣传力度。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宣传媒介,以生态知识培训班、网络咨询、电视讲座、生态知识竞赛、生态农业县(乡、镇)评选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总体规划生态农业的广阔前景,形成发展生态农业的广泛共识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环境及湖泊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使公众自觉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2)举办培训班。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生态农业发展能否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水平。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班,向农村干部和农民传授生态农业的基础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让他们知道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利在当代,而且还会福及子孙后代。

(二)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投融资运作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建议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途径、多方式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1)争取中央、省里从资金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给予大力支持,优先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农业的金融支持,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龙头企业和农户给予低息贷款,以优良的金融服务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助推器”。(3)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由省政府牵头,成立相关的生态农业发展投资基金,从社会中募集所需资金。可进一步完善发展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要素保障、完善服务等举措,鼓励社会闲散资金用于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和投入,鼓励农民参股,支持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发展,助推生态农业转型升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作用,引导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等的资金投入到发展生态农业当中,建立多元化投融资运作体系。各地政府要积极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给予政策上的帮助、资金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要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生态农业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生态农业企业进行补贴。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持续调整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鼓励生产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业化学品,通过升级栽培模式,尽量减少农业化学品的使用。出台有机肥使用补贴政策,鼓励有机资源再生利用,农业开发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等要结合区域开发,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投入重点。国家还应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三)保护生态,改善生态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发展生态经济外部环境。(1)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减少污染,降低投入,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化肥、可降解膜和节水灌溉设备。推进育种技术、饲料研发和农产品深加工。(2)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认真总结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做到事前防范,研究并制定自然灾害事后补救措施,将自然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并确保正常运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应该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加快农村资源循环利用。沼气工程是目前适合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有效环境优化工程之一,是以沼气开发利用技术为中心的种养加有机结合的循环型生态农业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不例外,从能量利用来看,作为农业废弃物的秸秆和畜禽废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营养级所产生的废物,含有较多能量,因而具备源化利用的物质基础。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废物,既能保护农业环境,又具备较大的经济利益。应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确保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12亿hm2,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亿hm2。此外,还应发展设施农业,它可有效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增强抗风险能力。总之,应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改善发展生态经济的外部环境。

(四)培养人才,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培养人才,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落实县、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及人员工资。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将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和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及时拨付。(2)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用人机制,实行聘用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农技人才。要认真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创新人才培养选拔与利用机制。(3)加大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办公场地,为其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专业仪器设备,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生态农业的手段和能力。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不高。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亟须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人才体系,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力度,积极研发和创新技术,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

三、结语

生态农业发展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障碍探讨

Abstract:Atpresent,althoughourcountryinaspectsandsoonecologicalagriculture''''sfundamentalresearch,experimentaldemonstration,promotedpopularizationhadalready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cannotdeny,butalsohassomeproblems.Thesequestionsarebecomingthebarrierwhichthelimitecologicalagriculturefurtherdevelops.

keyword:Ecologicalagricult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rrierdiscussion

前言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生态农业发展报告范文第4篇

1.1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科技,在农业发生产过程中以不耗尽资源或是破坏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确保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还要加快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都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确保农业生产率的稳步增长,努力提高粮食的产量,确保粮食的安全,在当前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概念得以进一步延伸,所以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自身发展特殊规律和内在要求息息相关。

1.2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确保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农业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态的基本条件,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一旦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则会加重农产品的污染,这不仅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制约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所以需要加强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力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污染区域,更要加强治理,同时还要加快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从而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我国的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而且还要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这就强调了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只有农业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才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便会更进一步促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仅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的生活意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重大意义的认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增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监督性,营造共促、共建、共谋的和谐氛围。

2.2发展生态农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生态农业的建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有力的保障。生态农业不仅为农业生态治理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律目前还是空白。所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然是当建设方面的立法步伐,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前的重要任务。

3结语

生态农业发展报告范文第5篇

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阶段集中解决丰衣足食问题,以社会效益为核心;工业化农业阶段以发财至富为优先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后工业化农业阶段十分重视蓝天碧水和食物安全,以生态效益为核心。

农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挑战。农业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农民通过最原始的农产品物与物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物品。刀耕火种的长时间轮歇和林相的恢复就与农业的生态平衡有关。然而,人类脱离渔猎时代转入传统农耕方式的最重要目的是在以人力、畜力为主,生产力较低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农业实现工业化也只有半个世纪左右。以美国为例,1910年统计的拖拉机总数不过50万匹马力,主要农业动力仍然是马、骡和牛。1930年拖拉机总数2200万匹马力,1955年后才达到较稳定的4000万匹马力以上的水平,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化学肥料生产方面,1913年才获得从空气中固定氮的技术突破。全世界1938年仅生产900万吨以纯N、P、K算的化肥,1979年化肥生产达1亿吨。在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武装下,农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的主要目标就逐步转移到经济效益上来了。这一阶段的农业特点是大量投入以化肥、农药、机械和动力为代表的能物资源,生产者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自身消费,而是为了市场销售,为了获利。农业生产的思维方式和工业化方式类似,以直线的和局部的为主。例如,只研究DDT的直接杀虫效应,而不考虑其残留与转化;只研究氮肥的增产效应,而不考虑其循环与流动。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产生一种盲目乐观情绪。

这种乐观是不能持久的,卡孙1962年写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1970年写的《增长的极限》,代表了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能力的巨大增长和近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也认识到地球生态平衡的精巧与脆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迅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成为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主调。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登博滋会议上发表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登博滋宣言》,宣言明确指出农业发展要达到保障社会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三大目标。目前,各国的农业正向着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这一方向发展。农业投入逐步从能物集约型转向以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智能与知识集约型。系统观、全局观和辩证发展观更多地影响到今天的农业实践。

2.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尽管我国还有少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但总体来说,由于解放后50年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12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在继续巩固保障供给的前提下,正向着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方向发展。目前,农业的化肥、农药、薄膜、农机和动力投入仍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例如1996年与1993年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221%,农村用电增长375%,化肥用量增长216%。中国的农业显然还处在工业化初期。然而,中国的人均资源特别紧张,人均农田只有世界平均的296%,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的579%,人均林地是世界平均的147%,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的719%,人均化石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67%。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吃饱吃好的要求使得对粮食的总需求增长很快。据研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期,人均年收入每上升100美元,对粮食的消耗增长30~50公斤。由于对农业实物产出需求和资金产出需求的增加,有限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到处可见。在江河上游,森林砍伐过度。在西北草原牧区,草地过载,土地沙化、退化和碱化面积达三分之一。在南方丘陵区,不适当的耕作方法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在北方农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在城郊和富裕地区,过多的化肥和畜粪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沿海渔类资源过捕,污染引起的赤潮越来越频繁。湖区和湿地的开垦影响了对洪水的缓冲。黄河断流和长江洪水不但和气候变化有关,也与流域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活动有关。显然,中国的农业已经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先实现农业工业化,再走农业生态化的道路。中国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必须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走一条独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3.中国的生态农业思想

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按目前中国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和资源状况,继续适时适度地和有选择地增加投入是必要的。但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平衡。有些区域的化肥和农药投入已经过量,应当减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克服资源制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之同步提高的唯一方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改善生物内部的结构与功能,如通过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育种,培育农业生物的新品种乃至新物种;另一类是调整生物的外部关系,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增加新的生产项目,建立新的食物链。这就涉及到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的应用。

凡是把生态效益列入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

发达国家的农民在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曾经尝试过取代工业化农业或石油农业的多种替代农业形式,如带有反朴归真色彩的自然农业,带有哲学色彩的生物动力学农业,注重土壤基础作用的有机农业,开展新物种引进的再生农业等。生态农业也是替代农业中的一种,但是偏重于小型个体农业,且投入主要靠内部独立循环。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八十年代初期,由科学家们首先提出来的。尽管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中国学者倡导的生态农业与国外的生态农业概念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的生态农业概念不限定农业规模,而且对化肥和农药等投入并不全盘反对。

我国当前提倡的“两高一优”农业、农业企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等,都是围绕农业的经济目标提出来的。生态农业也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践中也可以同时实现这些提法,而且由于注意运用事半功倍的生态学原理,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经济效益的持续推动,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外部投入低的传统农业阶段,农民有很多自然生态方面的智慧与经验累积,如地力常新技术和轮间套作技术等。这些经验就象传统的地方品种资源一样宝贵。生态农业十分注重对优良农业传统的继承与吸收。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倒退。正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三大效益。生态农业也十分重视对高新科技的吸纳,如节水农业技术、控释肥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综合病虫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农业的生态合理化方向要求逐步用低物耗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替代高物耗低科技含量的技术。

4.生态农业模式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农业是农业实践从局部、直线的主导思想向全面、系统、辨证方向发展的产物,因此选择一个在经济上和生态上都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单元来指导农业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上有意义的一个完整单元通常是一个农户、一个企业和一个村等经济单元或行政单元。在生态上有意义的则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景观区和一个小流域等。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能兼顾考虑经济和生态的、农业实践中较稳定的和可操作性强的一个系统或单元,可称一个农业模式。能兼顾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模式,可称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会深刻地影响到农业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育种方向方面,培育抗性好、资源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有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在植保技术方面,更多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治;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整治江河和农田排灌系统,减少水患;在环境建设方面,减少工业和城镇排放物对农业的污染等等。然而,发现、评估、设计、推广和建设生态农业模式才是生态农业的核心所在。

在中国,由于人口密度高和资源紧缺,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关系,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关系都很密切,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要解决诸如农林牧副渔的资源分配、耕地无休闲的轮间套作与培肥、秸杆和动物粪便在肥料、燃料、饲料利用间的冲突等问题的过程中,巧妙的协调各种相互关系,形成了具有较稳定结构与功能的、采用适用配套技术体系的和适合各地特点的农业模式。农业模式按其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方向,可分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

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要解决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耕地盐碱化和台风危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南方红黄壤区,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在黄淮海盐碱区,有建立引黄与井灌结合、林果粮立体配套和种养结合的治理模式。在内蒙草原退化区,有控制放牧强度和加大水肥投入的草库伦模式。

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要解决光、温、水、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副产品和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基塘模式和高畦深沟模式是对高水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模式。西北的集水农业模式对水的利用效率高。华北的庭院农业模式利用了通常被忽略的庭院资源。近年在北方推广的大棚、猪、沼、菜“四位一体”模式和南方推广的“猪、沼、果”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很高。

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是指生产不含污染物的健康食品的农业模式。在国外称之为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国内也有称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尽管标准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其中以绿色食品发展较早、较快。绿色食品生产不仅涉及少施或不施化肥、农药的技术改进,也涉及生态系统的合理构建。广东徐闻的海鸥农场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他们能多年不施农药、少用化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一头牛、两头猪、三亩茶、六亩蔗”加防护林网的系统模式。

5.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农民通过世代的农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近年的发展中也有很多新的创造。通过对农民实践的各种农业模式的广泛调查与考察,可以获得很多启示与例证。然而,也有不少失败的、短视的模式。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筛选出值得推广的模式,并且对模式的改进提出建议。

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环境评价很不一样。基于人体健康为基础的环境评价有一套成熟的、通用的标准。然而,建立生态农业模式通用评价标准的努力都失败了。这是由农业生产目标的多样性和生产结构的可塑性决定的。因此,评价的努力方向应当是建立是否属于生态农业模式的否决标准和衡量生态农业模式水平的相对标准。所谓否决标准是通过对农业模式的评价,只要不满足社会基本供求平衡、经济最低收支平衡和生态环境平衡不恶化的最低要求,即表明模式不可持续,可被否决。所谓相对标准是农业模式的好坏只能与条件相同的相邻模式或系统自身以前的模式进行对比评价。

通过大量农业模式的评价、筛选,可以寻找到丰富多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雏型。初步的研究表明,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随气候温湿梯度、流域地形梯度、城乡经济梯度、人口密度梯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揭示这些模式的组建规律和收集整理模式的组建参数是生态农业建设从经验阶段走向理性阶段的重要工作,也是生态农业设计的基础。目前,生态农业建设基本上还是处于经验阶段,实践走在理论的前头。过去,我国也尝试过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但模式过于复杂的倾向较为普遍,另外模式过渡问题也常被忽略。有些为农户设计的模式加了很长的食物链与加工链,种养项目多达二十种以上,生态上象是合理,但实际上却行不通,经济上也不合算。农业模式从传统模式转换为生态农业模式通常要三到五年的转换期。转换期中,系统要建立新的土壤肥力平衡、害虫天敌平衡和经济收支平衡等,有时还可能由于旧的平衡已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确立,出现短期的不利效果,如产量低、害虫多和收入少等现象。认识转换期规律,有利于全面评价模式,并有利于制定适当措施,克服转换期的困难。

6.加速中国农业发展中生态合理化的实现过程

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农业总体上刚越过求温饱的阶段,群众和基层干部都比较自觉、比较热切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容易忽视农业的生态环境效益。要加速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合理化,避免重大生态问题的产生,就必须有远见卓识、不随波逐流、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强化自上而下的配套立法与行政措施。这包括加强宣传教育、严格立法执法、合理收费收税和建立奖惩制度等。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宣传,特别是象黄河断流、长江洪水这类生态灾害的报道,大大强化了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然而在普及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原理,让更多人能自觉应用有关协调、平衡、循环、再生原理主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国家近年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法规,如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今后在进一步完善有关法规和制定配套地方法规方面仍有不少工作要做,但最迫切的是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如何制定实施方案、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国家在投资造林、开展水利建设、投资节水农业和农村能源项目方面力度很大,但通过计算经济的外部性来调整税率的措施还可加强。例如,把一般农药污染危害的外部性通过增税方式内部化,制约其生产,相反,可通过降低税率,鼓励生态无害的生物农药发展。

国家已经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国家计划委员会、农业部和财政部等八个部委在“九五”期间在全国开展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直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总书记于1997年8月5日为“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作批示,要求长期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9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列出。目前,全国已经有200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市、乡、,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左右,达1亿多亩。

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生态农业建设是关键。

参考文献

[1]闻大中,DavidPimental.中国农业水资源和能源利用.中外著名专家论中国农业1949~2030.

左天觉,段志煌,MiklosFaust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263~274

[2]周克元,李书才,冯建民,韦吉星主编.实用环境保护数据大全(第三分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蔡亚娜.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4]刘江,何康等主编.中国农业年鉴1997.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5]刘江,何康等主编.中国农业年鉴1994.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6]骆世明.中国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22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