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低碳生态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转型模式],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学界的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自身发展,从规划设计、技术应用,到体制机制、政策体系,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受制于行政区划,我国目前各地方和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状况还比较严重,对低碳生态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关注的程度和探究的深度上都有待开拓。值得欣喜的是,中新天津生态城从规划伊始,就对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指标体系中提出了4条表征区域协调融合的引导性指标,开辟了一个以指标体系为导向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新模式]。为此,本文将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延展“从城市的概念到区域的概念”[3],着重探讨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1低碳生态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融合
1.1低碳生态城市的系统观概念低碳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新概念,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给出的定义各有侧重。笔者从系统观出发定义低碳生态城市:以低碳发展为中轴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促进自然生态、经济低碳和社会幸福的城市发展新模式[4]。由自然、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可解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3个外延:外延一:自然环境生态化,即充分尊重自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生态格局,充分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自然、自然地形风貌和能源储备等,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始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观有机统一起来。外延二:经济发展低碳化,即朝着实现经济发展与化石能源消耗和CO2排放脱钩努力,提高碳效率,使城市经济发展在低碳模式上运行,采取政策、能源、技术、市场和社会(PETMS)五位一体的低碳组合发展模式[5],真正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外延三:社会生活幸福化,即在实现外延一和二的过程中,使城市居民直接地而非城市居民间接地在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幸福感受度不断提高。
可持续发展是对提高和保持“生活品质(qualityoflife)”的追求],“国民幸福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概而言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人与环境协同进化的渐进过程,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循环再生功能渐进完善及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服务功能渐进熟化的过程”[7]。自然环境生态化是本底,经济发展低碳化是途径,社会生活幸福化是本原,三者在低碳生态化理念下协同融贯,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本质。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涌现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仅意味着系统一般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接受环境的输入和扰动、向外境提供输出,而且还具有主动适应和进化的含义”;“强调把系统优化与环境优化结合起来”;系统是动态的和发展变化的,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问题[9]。基于21世纪城市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城市对石油动力小汽车的过度依赖)、人口挑战(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中小城市快速增长和青年人口扩张,发达国家城市衰退、老年化以及城市文化构成日益多元化)、经济挑战(不确定的未来增长,对造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市场导向的根本怀疑,非正式城市活动的不断增加)、社会空间挑战(特别是社会与空间的不平等、城市蔓延和未规划的边缘城镇化)和挑战与机遇(决策日益民主化,平民百姓的社会经济权利意识不断觉醒)[10],“无限制的发展工业文明模式是不当的,而要倡导走向生态文明,人要与地球共同进化、相互依赖”[11],必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为此,生态城市旨在重建与自然平衡[12],换言之,城市的运行应该与自然界相协调[13]。这种交互作用、自组织功能和动态演进特性,决定了低碳生态城市必然要在与区域协调的统筹融合中才能最终达成的客观必然性。
1.2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拓展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大空间尺度概念,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因而,多数学者主要从经济角度看待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强调了区域发展中的经济效率与公平问题,突出了区域协调中的重点。可以说,这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14]。本文在此基础上,将经济、社会、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纳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拓展为:区域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上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协同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以形成区域间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显然,区域协调发展是基于区际而非区域内部的关系,本质是维护“区际公平”[15],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概念使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宽泛。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概念的拓展,依归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本质要求。低碳生态城市作为结构完整的城乡有机复合体,必须建立在区域平衡协调基础之上,其发展也凭借大区域环境作共生支撑。这样一来,区域协调与低碳生态城市在发展内涵上和时空维度上都高度地耦合在了一起,为低碳生态城市在政策、文化、生态、经济诸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3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考量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意味着低碳生态城市并非只关注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须考量由外来影响而产生的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目前,大多城市发展处于同一平台上。在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和资源,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区域间的城市应注重区域发展一体化,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想,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之路,避免恶性竞争。因而,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形势使然、出路所在,主要有以下4个考量点:
1.3.1核心在于制度合作。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化府际间的协调力,创新区域协调制度,消除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高效流转和合理配置,推进区域的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保一体化、创新体系一体化、社会事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3.2难点在于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区域管理有着相当的复杂性,不仅城市有行政级别大小的严格划分,而且还设立各种派出机构,如开发区、功能区等,囿于地方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面临着权限大小不一而无法有效协调的实际。因此,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明确的区域协同合作关系,以打破由于行政区划带来的体制掣肘。
1.3.3根本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共同的发展理念之上。低碳生态城市必须立足区域协调大发展,根据自身特点,坚持错位发展和产业合理布局,探索“3R”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辐射、带动和服务作用中做优做强自己。
1.3.4保障在于空间管治。区域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双重失灵,需要引入机制创新,通过多方参与的对话、协调与合作,以空间统一管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管治应建立在政府与市场基础之上,作为政府与市场的补充,重点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16],实现多赢目标。2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指区域协调的主体、客体、目标、工具和程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协同融贯的运行机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构筑区位优势互补、功能定位清晰、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发展格局,须靠建立完善的机制来达成。
2.1区域市场机制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是区际关系演进过程中所内生出的共同发展需求。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推动区域市场开放,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产业跨区域转移,有助于增强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分工与效率。同时,市场机制也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防止“市场失灵”导致“协调失灵”[17]。2.2区域规划机制区域规划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18]。通过区域空间规划引领协调发展,是进行空间治理的战略选择[19]。西方国家在1920~1930年代就兴起了区域空间规划,目的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缓解生态恶化、缩小区际差距等,典型的如美国田纳西流域开发规划、联邦德国鲁尔地区区域总体规划等,已发展成为政府的制度性选择。1990年代以来,我国以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带规划为代表的区域空间规划逐步兴起,逐步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空间资源保护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2.3区域循环机制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区域循环发展需要构建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循环产业体系,以节能降耗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以及包括生态保护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的自然生态保障体系。因而,区域循环发展必须要从个性化与一体化双重角度发展区域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资源生产化管理、市场化配置和循环化利用[20]。
2.4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利用经济手段,体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生态环境补贴补偿机制,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和建立生态受益方责任制度,不断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供给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提供生态屏障的区域构筑发展平台和空间。重点是要采取项目支持等方式的“造血型”补偿,将补偿金转化为实物、人力、技术等,培育造血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21]。
2.5联合治污机制我国当前采取的环境属地管理模式与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征相悖。实施区域管理及合作是更为合理有效的出路,实现环境管理从局地到区域的转变应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变革的方向之一[22]。环境污染的治理,要两只“手”并用,通过确定最优污染标准、污染许可证交易、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手段,构建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新机制。总之,“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改善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以生态建设再造环境优势,是有效减轻环境治理压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治本之策”[23]。
3实例分析———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中新天津生态城建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区域———天津滨海新区内,总面积约31km2,规划居住人口35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核心目标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成为新型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模式的示范区。
3.1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为实现上述目标,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科学性与操作性、前瞻性与可达性、定性与定量、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包含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等3个方面的22条控制性指标和区域协调融合的4条引导性指标,突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社会和谐、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等理念。其中,富有创新意义的4条区域协调融合的引导性指标包括自然生态协调、区域政策协调、社会文化协调、区域经济协调,为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3.2区域协调融合指标的释义与目标将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融合引导性指标释义与目标列示表1:
3.3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实现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基于滨海新区城市区域共同的规划愿景和功能优化[24],以“整合生成的整体论方法”[25],坚持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统一,“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同时缔造”[26],将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社会发展融合为一个整体,以共同的目标使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3.1自然生态协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尊重区域自然生态条件,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手段,恢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围合的区域为生态核心区,建设6条生态廊道,加强生态核心区与生态系统的连接,形成开放的生态空间格局,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格局,保留西南侧水系入海口的大面积生态湿地,形成咸淡水交错的复合式水生态系统;预留七里海湿地鸟类迁徙的驿站和栖息地,保障“大黄堡—七里海”湿地连绵区向海边的延续;完整保留蓟运河故道,保障北部蓟县自然保护区通往渤海湾廊道的畅通,形成以河流为脉络的区域生态网络(图1)。图1中新天津生态城市域空间结构图在实现生态健康安全上,要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研究开展区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实现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的探索,并设置产业准入“门槛”,从源头遏制生态退化;针对区域生态特点,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分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推进低碳运行上,生态城区域发展的低碳转型需要多层级、多专业和多主体的合作得以实现。
3.3.2区域政策协调。结合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制定实施具有生态城特色的各项政策,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参与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规划管理制度上,推进空间研究,融合政治、社会、环境、交通等因素,实现空间发展战略。在建设模式上,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建设上实现城乡接轨、城乡融合。在生态环境政策上,建立有效的区域联合治污机制和区域污染协调机制,改变上下游各自为政、治污脱节的现象。在城市管理模式上,完善区域综合执法管理、运营维护和应急处理等机制。
3.3.3社会文化协调。由于外来人口急增带来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建设滞后,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开发建设中难以形成统一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规范。为“突出河口文化特色”,需要在传承津派文化、汉沽海盐文化的基础上,倡导生态主义的简约质朴理念,塑造生态城市文化。在传统物质文化的保护上,大力保护大清工部地、大沽炮台等历史遗迹,保育海盐、河口生态文化,培育河上船家文化和旅游文化。在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上,主要是保护人类学意义上的场所、河口生态文化记忆和民间非物质文化,建立北塘海鲜美食文化和曲艺欣赏文化的一体发展模式。在生态新文化的开创上,倡导生态主义的新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以创意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辅翼的生态新经济;实现中国和新加坡乃至其他国家多元文化的汇合,创立生态城特色的文体品牌[2]。
3.3.4区域经济协调。中新生态城地处沿海发展带上,靠近汉沽城区,同时又位于生态绿楔上。因此,其产业发展和布局必须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功能布局相协调,形成“内外均衡、一体循环”[27]格局。首先,使生态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健全市场机制,促进区域职能分工合理、市场有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职住比平衡,力求带动地区经济科学发展。其次,制定区域循环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实现产业循环发展的横向祸合、纵向闭合和区域耦合[20],与滨海新区其他功能区形成互补的产业集群,构建形成一体化的滨海新区产业体系。再次,建设静脉产业园,利用紧邻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在天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上发挥协同发展示范作用。
3.4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设计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京津冀发展主轴和环渤海产业带交汇处的特殊区位,使得4条引导性指标需要统筹区域协同完成,而且即便是控制性指标体系中的空气、地表水等多项环境指标,仅靠生态城自身的努力也是无法完成的。因而,需要创新公共管理体系,建立区域间协同合作关系,为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合力提供制度保障。
3.4.1建立综合性区域协调管理权威机构。美国、日本、德国在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时,都建立了专门的区域发展管理机构。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日本的北海道开发厅、德国的区域经济政策部际委员会等。这些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落实[28]。由于在我国的政府体制中,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功能分明,区域合作时受到等级的区别,不对等的部门和政府合作会影响各自的权责和效率。建立独立的委员会,在区域决策上拥有高于其他政府的权力,将有助于区域中不同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为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如“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该机构可由天津市政府和滨海新区的有关领导和区域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政策和规划,指导推动区域合作机构的运用。
3.4.2加强区域发展立法。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发展的法规,尽快将上述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和途径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予以确认,明确地区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为实施区域发展提供法律依据,使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有法可依,走上法制化轨道。
3.4.3构建区域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解决区域间“资源诅咒”[29]、“资源剥夺”[30]等而带来的区域不协调问题,可考虑由区域协调机构构建区域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城周边区域给予财政转移支付,援助区域发展,避免出现新的区域发展落差和加剧城乡二元结构升级。
3.4.4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改变单纯以GDP增长等经济指标考核不同区域发展成效和决定官员升迁的办法,建立适应各区域实际情况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可持续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从制度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等弊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4.5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如前所述,区域协调发展旨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使得利益相关的公众参与区域协同管理与合作显得格外重要。我国已出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环保等领域的法规,但实际上除了少数案例中参与比较积极外,公众参与度非常低。因此,需要大力培育“参与型”公民和“共同体意识”[31],形成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低碳生态城市的共建共享格局。
关键词:马太效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4日
一、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一)区域协调发展。蒋清海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括:区域总量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和发展时序的协调以及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杨保军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包括:(1)遵循区域与城市成长发展的规律;(2)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要求;(3)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从自然整合走向制度安排;(4)通过良性竞争实践科学发展观。吴殿廷认为,区域协调主要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区域中人地关系的协调,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其次是区域中人的协调,涉及同代人之间和代际之间的关系;再次是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利益的追求和分配,即效率和公平的平衡。王文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同向增长,区域差异趋向缩小的过程和状态。
2006年3月14日公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为此,规划还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陈海威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为了保障全体公民最基本的人权,全体公民都应公平、平等、普遍享有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是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受益大体相等,同时具有较大自由选择权。其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发展和提高担负责任,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确保普遍平等的享受。韩学丽(2009)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指每个社会成员不论种族、身份、地位、贫富都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换言之,政府应公平地满足居民的基本公共需要。刘志昌(2009)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为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通过公共政策的实施,使人们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大致相等。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笔者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一)区域发展差距持续加速扩大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区域发展差距持续加速扩大,使我国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甚至是极化现象,资本、技术、人才等核心生产要素特别是优质的生产要素,加速向东部地区集中,“孔雀东南飞”一时成为潮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受到严重阻滞,出现断裂现象。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因此,生产要素特别是优质生产要素持续加速向东部地区集聚,必然造成区域发展失衡。
优质生产要素加速向东部地区集中,是因为东部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可以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特别是优质的医疗、教育和便利的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优质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依附于人才的流动,而人才的流动是受到优质的医疗和教育、便利的交通、宜居的生活环境的吸引。三甲医院等高层次医院、一流大学的著名医学院扎堆东部地区,使东部地区获得了中西部地区无法企及的优质医疗资源;国家按照省级行政单位划分高考录取指标的制度,使东部地区获得了更多更优质且只需要付出较低努力的升学机会,从而实现更高的起点;便利的交通使处于东部地区的人更能有效地发挥自己手里的资本和技术的辐射力,从而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日益凸显,东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快速优质化,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凡此种种,都使得东部地区始于国家政策的先发优势不断强化,形成内生优势,不断汲取中西部优质资源,实现长期率先发展,从而造成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
综上所述,区域发展差距持续加速扩大的原因是生产要素特别是优质生产要素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持续加速集中,生产要素特别是优质生产要素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持续加速集中的原因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持续加速扩大。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优质生产要素,要实现区域优质发展,必须留住和吸引优质生产要素。而留住和吸引优质生产要素的关键是留住优秀的人才,因为绝大部分优质资本和技术掌握在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手中。人是经济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通常情况下,“经济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己的个人目的。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当然要到拥有优质基本公共服务的地方去,在那些地方,他们的才能可以得到最大发挥,手中的资本和技术可以得到最大运用,个人收益可以最大化,后代可以获得良好的培养,优质的接班人也必将使最大化的优质个人利益得以长期延续,这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主要追求。
在同等条件下,优质的医疗资源,可以延长个人的生命长度,提高个人的生命质量,为优质个人利益最大化奠定根基。高性价比的受教育机会,可以使资质禀赋、努力程度一般的人获得更大的能力和素质升华,这是实现优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根本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使个人手中的资本和技术力量得以更大范围、更安全、更有效地扩展。有了这些才能留住和吸引更多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从而留住和吸引更多优质资本和技术,有了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优质资本和技术,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就得到增强,进而区域优质发展就会得以实现。而医疗、教育和交通正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所以说,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优质生产要素的均衡分布,优质区域要素的均衡分布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强力推动,而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由政府来推动和实现。当然,政府资源是有限的,应当优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内容,通过基础内容的实现留住和吸引优质生产要素,借助优质生产要素的力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内容均等化的实现。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内容。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笔者认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内容是医疗、教育和交通。如前所述,优质医疗和教育、便利的交通,足以留住和吸引相当部分的优质生产要素,借助这些优质生产要素可以形成优质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这样环境保护压力可以降低,就业可以获得保障,同时这些优质生产要素因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介入文化体育、通信、公用设施的意愿更高,这部分基本公共服务就可以借助市场机会得以相当部分的实现。在相对均衡的区域资源分布的环境中,人口的跨区域流动,特别是人口向少数地区加速集中,都会极大减少,这样因资源集中而带来人口集中的地区的住房压力就会下降,也就是住房需求也会随着人口分布的均衡化而实现大体均衡,从而住房投资以及住房供给也会实现大体均衡,同时住房保障问题也可以获得基本解决;医疗和教育应该是纯公共服务,不易借助优质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而交通建设虽然可以通过放开准入,引入社会资本和技术,借助优质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工程建设,但是国家和区域整体交通建设规划和设计以及主要资金和技术还是需要政府承担。因此,医疗、教育、交通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最基础内容,只能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二)基本公共服务基础内容均等化的实现
1、医疗资源的区域均等化。医疗资源不仅包括医用住房、医疗设施、医疗设备,也包括具有高水平医疗技术的医护人员。就一定区域而言,医疗资源的优化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本区域现有医疗资源潜力的开发;二是更新医疗资源时选优;三是引进外部优质医疗资源。因此,医疗资源的均等化,也需要从两个方向三个方面进行。而其中最困难和最关键的是具有高水平医疗技术的医护人员分布的相对均衡。
(1)具有高水平医疗技术的医护人员分布的相对均衡化。①开发本区域现有医护人员潜力。本区域现有医护人员是本区域医护人员的骨干,也最有可能长期为本区域医疗事业做贡献。因此,应当建立医疗人才开发培养规划,遴选具备一定条件的本区域医护人员到高层次医疗机构、高水平医疗研究和教育机构进修学习,并为完成进修达到一定水平的医护人员提供公平完善的晋升机制和制度化的较高待遇水平,使之能够学成归来而有用武之地,并获得相应的回报,通过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良性循环;②医疗人员更新时择优选择。因本区域现有医护人员退休、离职,或者新增医疗机构而需要录用新的医护人员时,应当通过公开选拔机制遴选优秀医护人员。当然,前提是有较多的高水平新秀愿意到本地来。要获得较多的高水平新秀,必须建立本区域的高层次医疗机构和高水平医学教育机构,因为通常情况下,高水平新秀在自己学习数年的地方安定下来的可能性比较大;③引进外部优质医护人员。主要是用公平的晋升选拔机制,经费和设施保证,优厚的福利待遇,面向全国高层次医疗机构、一流大学的著名医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
(2)制定和实施医用住房、医疗设施、医疗设备新增、更新、升级规划。依据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财政收入水平、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全国医疗发展水平,制定和实施本区域医用住房及配套设施、医疗设备新增、更新、升级规划,在卫生事业经费中列支,并实行年度考核。同时,也要考核医用住房及配套设施、医疗设备利用率,以便适时调整。
2、教育资源的区域均等化。教育资源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合理社会流动的重要渠道。教育资源的区域均等化对优质生产要素均衡分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逐步建立按考生人数比例分配招生指标的高考录取制度。各省区市高考录取指标分配的严重失衡,是引发人口流动特别是优秀人才向东部地区持续加速集中的重要原因,所谓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而充分流动。在当前利益格局下,实现高考录取的机会均等确实不能一蹴而就。可以考虑,首先建立以考生人数比例为基础的基本指标与区域平衡指标相结合的制度:一是将每年高考招生计划总指标的50%拿出来作为基本指标,按照当年各省区市实际参加高考考生人数的比例分配给省区市;二是将剩余的50%作为区域平衡指标,按照各省区市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家战略布局分配。然后,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将基本指标增加至总指标的90%,剩余10%的指标向老少边穷等教育水平欠佳的地区倾斜。这样,每个孩子在任何地方,要获得相同水平的教育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可以基本相当,机会平等可以基本实现,为了孩子未来发展而向部分地区流动的人口将维持在极低比例。完成学业的新秀回到家乡的比例最高,这样即使高等教育资源过分集中的现状难以扭转,也可以保证各区域优秀人才基本相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发展内生动力的均衡化。
(2)实施中小学教育均衡战略,逐步取消重点中小学。首先是取消重点中小学优秀选择生源的制度;其次是对优质师资向非重点中小学的流动和交流提供政策和财力支持,以基本均衡师资;再次在前述基础上,对各中小学同等考核,最终取消重点中小学。对此,河南省新郑市在普通高中实施的教育均衡战略,值得借鉴。
3、交通、特别是基础交通建设的区域均等化。便利的交通可以为优质生产要素的集聚提供支撑,并使优质生产要素作用的发挥得以扩展,同时可以使区域内需求和市场得到最大发掘,使区域外需求和市场为我所用。这样,区域发展内生力就会更加强劲。基础交通建设区域均等化之后,各区域内生增长力集聚可以实现基本均衡,从而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
基础交通建设诸如民用机场、高速铁路、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的区域均等化,需要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财力支持,允许部分项目发行债券融资,由中央政府与项目相关省区市、项目投资回报共同分担偿还,可以减轻资金压力,使有限的资金实现效用最大化,又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过度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以医疗、教育、交通为基础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引擎。区域发展差距持续加速扩大的根源在于优质生产要素集聚的持续加速失衡,优质生产要素集聚的持续加速失衡在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持续加速失衡。因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基础内容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基础交通建设的区域均等化。以医疗、教育、交通为基础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带动人口分布特别是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分布的均衡化,进而实现资本和技术集聚的区域均等化,从而包括优质人才、资本、技术在内的优质生产要素集聚的均衡化就可以基本实现,最终区域协调发展就会到来。所以说,以医疗、教育、交通为基础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引擎,要用以医疗、教育、交通为基础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清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6.
[2]杨保军.区域协调发展析论[J].城市规划,2004.5.
[3]吴殿廷.从可持续发展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观念的新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王文锦.中国区域发展研究[J].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1.
【论文摘要】国家、省市的主体功能区区划方案分别将于2007年底、2008年底出台。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之后,制定实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成为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榕局的重要保障。加强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研究.是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本文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中需要加以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按照《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06]85号)的要求,国家、省市的主体功能区区划方案分别将于2007年底、2008年底出台。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之后,制定实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据此,主体功能区建设将引发我国经济社会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加强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研究,是学术界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失衡的现状,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起点。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政策重点及政策手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目前的这种空间失衡状况,与过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首先需要对我国制定实旖区域政策的历史进行认真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探索。“六五”计划沿用对国土空间的沿海、内陆二分区划,力求通过沿海率先发展、地区协作和国土开发整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七五”计划提出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并对三大地带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途径、发展政策进行了差异化的规定。“八五”计划沿用“七五”计划的空间区划框架,对各地带的发展战略、国土开发整治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九五”计划提出了七大经济区的构想,“十五”计划则详细阐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每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虽然实施这些政策的成就不容怀疑,但这些政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实施区域政策的实践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有什么启示和借鉴,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六五”到“十五”,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区域协调发展的落脚点是区域繁荣。区域政策的目标在于增强区域自身的发展能力,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快落后地区的开发,二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帮扶。全面的区域开发,推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但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目益突兀。“十一五”规划从人的全面发展、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角度,将区域发展不协调界定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空间失衡,并将区域协调发展的落脚点归结为人的富裕和全面发展,区域政策的目标则从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转向缩小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
建设主体功能区,一方面要通过空间管制,规范空间开发秩序,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另一方面要力求增强区域自身的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和社会总体生活水平。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设计,需要在总结我国制定实施区域政策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成因,充分借鉴以往的区域政策在增强区域自身发展能力方面的经验,以期达到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和增强区域自身发展能力双赢的政策效果。
二、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的思路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是纠正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的空间失衡、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的重要保障。主体功能区划格局、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集中反应了国家对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构思;由于这种开发格局是在区域政策驱动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主体功能区划格局和建设目标决定了政策需求。区域政策由不同的政府部门供给,当不同政府部1]制定的区域政策合理分工、彼此协调,且区域政策供给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经济主体对政策的需求,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就处于均衡状态,政府的政策资源实现了最优配置。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一是要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二是要向市场传递政府意图,强化对市场运行的引导,叠加政策信号和市场信号,使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既满足其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又与政府的政策意图一致。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市场主体利用区域政策获利的需求,主体功能区建设成就的大小,一是取决于政府拥有的政策资源,二是取决于政策撬动市场的能力,取决于政府推动和市场形成二者的合力大小。
基于经济人假设,市场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欲望是无尽的,其利用公共政策优惠而获利的欲望也是无尽的;市场主体往往是根据已有的政策供给调整政策需求也就是说,政策需求常常是随着政策供给变动而变化。但在政策实践中,如果将政府的政策供给与市场的政策需求在一定时点上形成的胶着状态定义为政策均衡,这种均衡往往是多方利益妥协的折衷均衡,是政府政策供给主导下的均衡。
基于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的分析,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大致分为区域政策需求研究、区域政策供给研究、不同区域政策分工格局研究三大部分,其中区域政策供给研究是重点。区域政策供给研究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政策供给能力研究。在全面清理政府掌握的政策资源摸清政府财政家底的基础上,对政府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其次,区域政策的针对性研究。全面审视空间失衡的现状及成因,明确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针对的区域问题,并对该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新的区域问题进行研究。第三,政策制定、实施主体间的协调性研究。对不同的区域政策制定主体,以及区域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之间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估,提出协调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利益诉求的对策建议。第四,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供给研究。在全面吸收前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建议。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各部分的重点及相互关系可用如下技术路线图表示:
三、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的几个重点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长时间艰苦的努力,囿于精力和能力,在本文中,笔者仅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中需要予以特别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1、区域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协调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依靠行政区推行的跨行政区经济社会管理,涉及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包括推进和形成两个相互独立、彼此又有密切联系的过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形成的过程中,市场起主导作用。政府推进,就是政府利用政策杠杆,对市场主体施加影响,以期形成不同主体功能区间合理分工,差异发展的格局;市场形成,就是指不同主体功能区间合理分工,差异发展的格局只能是在市场主体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形成。政府推进和市场形成能否统筹协调,有机契合。政府与市场的统筹协调,关键在于政府运用区域政策弥补市场失灵,叠加政策信号和市场信号,强化对市场运行的引导,使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与政府的政策意图一致。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有中央政府和省(直辖市)政府两级制定主体,各级政府都是区域政策的实施主体。中央和省(直辖市)政府制定的区域政策,除了本级政府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下级政府实施。不同层级政府间、同层级的不同政府间往往存在价值取向的差异和利益诉求的冲突。制定实施区域政策,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和冲突。制定区域政策,必须明确该项政策所针对的区域问题,合理设计政策目标,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引发的利益格局调整,以及因政策实施而引发的区域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实施区域政策,要通过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政策实施机制、政策实施评估及效果反馈机制,统筹协调不同的政策制定主体,以及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间的关系。
2、协调区域政策与主体功能区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
对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区区划、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三个重要环节。从统筹协调政府推进和市场形成这个角度来看,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主体功能区区划格局、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对未来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的设计,决定了区域政策的需求;当前政府的财力、政府与市场的协调程度,以及区域政策制定主体与实施主体之间的协调程度,决定了区域政策的有效供给能力。统筹协调主体功能区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是平衡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供给和政策需求,促使区域政策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各省市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即将出台,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编制尚未开始的背景下,加强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的研究,一是可以在全面评估政府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供给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的修改、调整建议;二是在深入研究各项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作用效果的基础上,为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在仔细审视研究主体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彼此间的协调程度的基础上探索统筹协调区域政策的制定主体、实施主体、政策作用对象间的利益诉求的途径,并为确定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阶段性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3、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间的分工与协调
[关键词] 四化两型;环境管理会计;三重评价;熵权模糊评价;物元分析
[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2GK308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C0646),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Ⅱ)28),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Ⅱ)30)。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01-2
一、绪论
近年来,生态环境状况正日渐恶化,因而世界各国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这种宏观经济背景对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省委省政府立足湖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做出了推进“四化两型”的战略抉择。“四化两型”是指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四化两型”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区域发展必须转变思路,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以绿色经营来适应“四化两型”战略的发展模式要求。
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绩效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发展概念,是特定区域内各经营主体集聚内外资源,既包括通过提品和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也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等三类指标,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特定区域内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和潜力。
据此,本文遵循“四化两型”的战略思路,并依据环境管理会计的先进理念,首先从经营绩效、设计绩效和环境绩效三个方面构建出分层次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引入合理的量化分析工具,最后选择了衡阳市10家工业企业为样本,对“四化两型”视域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下衡阳市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模式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构建
确定科学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对“四化两型”视域下的工业企业和区域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化两型”视域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下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较为复杂,其构成要素与环境系统以不同形式存在且处于不同维度与层次之上,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维度的指标群,列示于如下表1中:
(表1)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体系
三、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方法的选择
为了对工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的量化分析,本文选取了两个量化分析工具,其中物元分析用于确定经营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熵权模糊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的整体区域协调发展状况。
物元分析方法实施步骤:第一,收集评价专家对同一层次评估因素的两两比较值,结合层次分析的原理计算得出它们的特征向量,并将各专家对评估因素值的权重值构造成复合物元矩阵。第二,确定n维物元和节域物元。第三,确定关联函数物元。第四,确定各专家的效度矩阵,计算第i个专家的效度系数。第五,在得出专家效度的基础上对原权重复合物元矩阵进行修正。第六,根据修正后的各指标的权重物元Rω的大小得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
熵权模糊评价分析方法实施步骤:第一,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二,将坐标进行平移。指标值经过坐标平移之后变为。式中,K为坐标平移的幅度(k>0)。第三,计算指标的的比重。第四,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第五,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当差异性系数值越大,则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就越强。
四、实例分析
此处我们选择了衡阳市的10家工业企业为样本,评价时间维度为2007-2011年度,运用物元分析方法对所有指标进行处理以得出其权重值;然后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和权重值,采用熵权模糊评价分析方法评价所选取样本企业在“四化两型”视域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下的经营绩效,也即样本企业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研究过程中的样本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水平如下表2所示:
(表2)2009-2013年度衡阳市10家工业企业经营绩效状况比较
五、结论性述评
本文依据“四化两型”战略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从经济绩效指标群、社会绩效指标群、环境绩效指标群三个维度方面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多层次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这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中,测定了衡阳市10家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整体状况。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在指标的选取上,其数据还需要借助于定性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加以获得和处理;在熵权模糊评价的过程中,指标权重赋权时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总之,本文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尝试阶段,以上提出的种种问题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蔡吉跃,蔡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经济地理,2010,30(12):2044-2049.
[2]刘霞.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5.
[3]黄梅,甘德欣,唐常春等.“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生态工业网络构建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2):271-276.
[4]罗黎平.“四化两型”的科学内涵和理论阐释[J].企业家天地,2011,(5):11-12.
[5]吴志军.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关系分析――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7):1148-1153.
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谢家平,陈荣秋.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的三维模糊评价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2003,(6):47-50.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57-02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既是物流与综合交通的枢纽中心,也是能源原材料、全国重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主体是河南省的18个地市,以及河南省周边其5省共12个区地市。占地面积达28.9万平方千米,有效连接了我国南北部与东西部的地区经济。因此,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四项原则,以及未来网络化、放射状的空间开发格局。然而,在《指导意见》开展的过程中,受区域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与经济结构等差异的影响,各经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平衡程度不同,致使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协调。由此,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一、发展现状
(一)核心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是以郑州为中心,所辖漯河、许昌、新乡、洛阳、开封、焦作、平顶山与济源等市的密集区。该区域占地5.88万平方千米,主要包括9个城市,占中原经济区全区面积的21%。同时,次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达4150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8%。并且,区域内的各产业发展门类齐全。此外,核心区内部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钼矿、铝土矿、铁矿石和煤炭等储量较大,且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极为便利,区位优势较大。2015年,核心区的GDP总额约为2万亿,占全区GDP总量的比为405%,年均增长11.8%;人均GDP由2004年的1.3万元增长到4.2万元,增长了3.12倍,较周边区和区的优势明显。根据相比数据可知,核心区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均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最为明显。
(二)周边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周边区是指河南省的周边城市,包括山东聊城与菏泽、河北邢台与邯郸、安徽阜阳与淮北、山西长治与运城等十个城市。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15年,周边区内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分别为7640亿元与2.6万元。并且,由于所涵盖城市分属不同省份,所以周边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2015年,河北邯郸与安徽淮北分别为此区域内GDP规模最大与最小的城市,分别达3124亿元和612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五倍。2015年,山西长治、晋贼与运城三市GDP总额为4518亿元,人均GDP为4万元。相较而言,安徽毫州、阜阳与淮北三市的GDP总额仅为2 156亿元,人均GDP位1.9万元,仅为山西三市的47.5%。总体而言,河北与山东四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安徽三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三)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区是河南省除核心区域外的其他城市,主要包括9个省辖市,分别为信阳、周口、商丘、驻马店、南阳、三门峡、濮阳、鹤壁与安阳。该区域的总占地面积达10.76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5252f人。区的地形主要为平原,适宜发展农业。并且,豫西、豫北与豫西南虽存在一定的有色金属、煤炭与油气资源,但与黄淮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相比,仍较为短缺和匮乏。由此造成区域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水平与核心区相比相对滞后。2015年,区GDP总额为1.4万亿元,人均GDP为2.4万元,分别为核心区域的70.3%和57.1%。其中,由于黄淮四市的长期投入较少,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较为滞后,致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区位地理位置
各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之间存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等自然条件。中原经济区关键区重点处于东部与西部的山地、平原交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地理位置。并且,中原经济区的大多数城市都位于交通干线周边,交通也方便,知识与信息流动方便,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影响中原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是区域区域城市经济水平较低,且区域城市之间发展不平。
(二)产业结构效率
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产业结构效率。产业结构效率,是指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未变状况下,通过转变投入要素的产业组合模式所产生的产出增多。而且,其重点考察的是产业构成比关系的改变所引发的结构效率变动,反映投入与产出关联,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效率是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合理与否的重要归宿。某个区域经济效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变化良好,由此表明某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与之相反,某个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效率低的原因也是由产业结构造成,这时表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可以为该区域获取更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与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增长。此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与支持。且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与社会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和决定性地位。在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与科技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其中,科学技术是人力资源的内涵,人力资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然而,在我国中原经济区内部,由于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分布极不均衡,超过四分之三均分布于核心区内,其他城市难以培养相应人力资源与科技要素。且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影响,区域内难以吸引外部优质人力资源于科技,由此造成中原区区域经济无法协调发展。
(四)区域经济政策
为了改善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分布,实现经济区经济合理分配与协调发展,进而确保社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对区域资源采取了一系列优化配置与诱导干预,即区域经济政策。然而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政策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政府政策主要集中于河南省,并坚持“核心带动”核心区建设原则。大力建设核心区、推进郑州区域经济发展等不平衡促进政策。上述政策造成周边区、区与核心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增大,其他区域在城市化进程、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核心经济区。另外,中原经济协作区各城市间虽曾经制定了合作框架,但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该合作框架已无法适应新发展与竞争形势的需要,急需完善改革、创新提高。
三、具体路径
(一)调整升级区域产业结构,构建产业分工机制
中原经济区应有效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促使与中原经济区域内的科学技术水准、人口基本素质、消费需要结构与资源条件互相协调适应。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域应选择区域内的主导型产业。按照主导产业和产业区位商理论、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等,各中原经济区域发展以主导产业升级区域型产业结构。并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与人才优势,发展通信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另一方面,黄淮四市应加速农业产业化与转移劳动力,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与精加工,创建具有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部门,皮革毛皮羽毛和其制品业、木材加工与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主导型产业不断发展。
(二)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政府应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策略。第一,注重中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应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将不同中原经济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操控于合理范围之内。且针对中原经济三个区域不同发展水准,在相关发展政策与支持方面应有所差别与侧重。第二,在与周边中原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仅应在政策上鼓励其自身发展,又应该加大在资金与项目方面的投入力度。第三,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域的比较优势,引导中原经济区域优势资源转向优势产业集中,实现中原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