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创新;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12

洞庭湖地跨湘鄂两省,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其环境功能整体性、自然资源同构性、开发历史同一性、产业结构相似性、社会文化同源性等特点[1],确定了环洞庭湖区一体化建设的客观基础。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原因,特别是近年受江湖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湖区发展面临湖泊萎缩、生态恶化、发展滞后等诸多新的突出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之间呈现非均衡的发展态势[2],生态经济建设成为环洞庭湖区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已经全面启动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将重点推进规划统筹与政策支撑,加强综合协调,强化项目推动,按照布局合理、功能互补、梯度有序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具有湖乡特色的生态城乡体系。生态经济区是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改善和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区域内资源的基础上,协调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的总体竞争力的提高[3],是积极探索内陆湖区开发治理新模式、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由此拉开了生态经济建设试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湖南新的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和长江全流域开发开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好地顺应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突破湖南原有的区域发展格局,提升湖南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有利地位。环洞庭湖区联合和协作机制已经形成共识,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4],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加强协调配合与协同创新,是我们探索环洞庭湖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需要研究与关注的重要问题。

1协同创新的提出与内涵

协同创新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最早提出的概念,最初是指“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或组织所组成的网络形成共同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5-6]。随着概念内涵的发展,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非政府组织等多方主体通过知识、资源、行动、绩效等方面的整合[7],以及在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系统的匹配度方面的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优化和合作创新的过程[8]。协同创新是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促进多方主体能力的优势互补与互补性资源整合,实施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活动协作,实现产业化技术推广应用与科技创新的创新组织模式,具有整体性与动态性特点,表现出目标、功能的关联性与相互协调的动态变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举措。对于区域协同创新,必须通过机制创新对各创新主体的目标任务、资源配置等进行有效地协调与管理。区域协同创新,关键在于协规、同力,形成共创、多赢的局面。在区域发展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与区域内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与优质资源共享,不断发现与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9]。政府主要做好协调组织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激励与协同环境,链接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的知识、资源与行为,形成以市场为导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集成的、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平台[10]。参与协同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与效率、实现多方主体共赢的有效途径。

2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2.1协调区域发展需要协同创新

区域协作和共谋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成为重要的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继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湘南地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后的第四大协作板块,区域发展目标是推进生态系统、产业体系、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区发展水平,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包含生态功能基本修复、产业转型发展、宜居家园建设、民生事业改善与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为了合理有效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看,面临更大的挑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经提出多年,但落实在地方层次的协调合作机制一直没有完善起来。目前区域协调组织处在一种松散的模式,缺乏政策的集体约束力,无法形成稳定的制度结构。因此,为了建设生态经济区,科学定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使之成长为中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跨区域、跨学科、跨部门协同创新成为必然的选择。

2.2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协同创新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涉及防洪减灾、生态修复、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管理智慧化、基础设施等多领域,需要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实施强强联合,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引领,才能保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但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市场效应为主,在前瞻性、基础性研发方面缺乏动力,尽管市场、企业因素在引导增加研发投入上具有积极作用,可对于学术前沿等重大系统创新方面支持不足。高校、科研院所以科研为基本职能,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但是其科技创新偏向理论,市场导向不足决定其科研的实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政府部门需要全面统筹兼顾社会经济与国民发展的多个方面,科技创新的动力与以上两个群体比有所欠缺。各部门目标职能的差异导致资金投入体制的差异,创新财力保障难于协同。因此,只有进行协同创新,打破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等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突破制约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相关研究的学术高地,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推动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与环洞庭湖区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突破解决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

2.3统筹宏观管理需要协同创新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跨两个省级、六个地市级行政区,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局限于本身的管理隶属关系之中,跨区域、跨部门之间的协作协同难以突破,涉及众多部门的职能范围,不同部门设立的目标不同,同时存在纵向资源获取多、横向资源争取少,资源获取“隔行如隔山”现象,不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受到体制机制因素的严重制约。虽然各个单位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巨大工程,只有通过协同创新,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树立统筹理念,以一体化思维指导环湖地区建设和发展,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环洞庭湖区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2.4区域协同创新突显竞争优势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创新具有多主体利用区域要素的互补性和共生性特点,针对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总体目标的创新要素不断整合,以及区域内物质流、知识流、信息流的流动,同时使区域发展创新系统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知识的融合,在区域创新资源和要素的不断整合中获得有序发展与增值效应。区域协同创新通过构建区域内机构,推动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协作与区域协同创新的自组织过程,产生区域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形成区域内高校、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的创新网络,加速区域内创新要素的整合,实现了区域系统整体协同,形成要素-主体-环境的协同运行机制,促进系统的有序演化,使区域具有更大或更强的竞争力。因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创新是机制体制创新,区域的协同创新效应转化为竞争优势,体现了发展优势。

3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创新的可行性

3.1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协同创新,瞄准了国家重大需求与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继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湘南地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后的又一个国家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的重大创新实践,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趋大、转变发展方式、启动新型城镇化的一项战略决策,补充和完善了国家战略层面上中部崛起的顶层设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作为国家一项重要战略,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点,将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协同创新,成为我国又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促进环洞庭湖区域乃至中部地区生态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3.2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体现了主动适应性

环洞庭湖区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化,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比较完整与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快速崛起,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环洞庭湖区通过一体化建设,正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的要求,行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动[11],紧盯世界新能源发展前沿,大胆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两型化升级改造,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拉动发展的主导力量[12],为建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基础与适应性条件。

3.3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产生了新需求

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融合发展,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和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对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大力推进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建设“数字洞庭”,建立一个健全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区域统一的公共平台和长效运行机制,不仅符合湖南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与区域发展的重点规划,也是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重要选择。

4结语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第2篇

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改善对策

一、改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必要性分析

(一)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需要

为了保证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国家确定西部大开发计划。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各地经济发展速度迅猛,虽然西部各地也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但还是不能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成为导致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但必须认识到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影响到东中部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甚至对我国整体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扩大对内开放,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需要

存在区域则必然会存在区域利益,会进一步出现区域利益保护,进而产生地方保护主义。笔者对区域经济进行了调查发现,地方保护主义存在二个方面的意义,第一,说明各地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付出。第二,不同地区出现了恶性竞争,为了取得资金、项目而不顾他人利益,重复投资严重,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三)维护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会导致出现不良后果,不利于全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实际上地方保护主义就是不承认市场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使落后的生产方式长期存在,而不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各地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只为了得到眼前利益而不能兼顾到今后的长期发展,在技术与贸易方面抵制先进做法。为了防止出现地方保护主义,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则一定要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去做,不但要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这就达到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目的。

二、完善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作机制的对策

(一)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

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协调各地经济利益时政府必须冲在前面。第一,制订有利于促进区域合作的政府绩效考核办法,利用这一标准鼓励各地政府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对取得较好成绩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采取下面的做法:考核标准分为定性与定量二种。定性指标内容有在地方合作的前提下,各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大小、在区域经济协调中的贡献大小、对四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是否做到了诚心合作等;定量指标的内容有地方合作的范围、合作的次数、合作的项目数量,以及产生的影响等。将考核结果与地方政府政绩、地方发展优惠政策结合在一起。第二,中央政府在区域合作、跨区域合作中要发挥积极作用,制订优惠政策给予大力支持,遇有经济困难地区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要给予合作企业必要的工具性政策优惠,才能调动各地积极合作。

(二)实施科学的约束机制

开展区域合作过程中,不同地区为了自身利益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由于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会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建立约束机制,要求各地严格遵守才能保护不同区域的经济利益。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条款,利用法律条款可以约束不同地区的合作行为,有力保护不同地区利益,防止在合作中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国家要尽快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法规,才能正确指导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行为,及时惩罚那些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的做法。第二,建立区域合作组织,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区域合作组织,可以直接指导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利用中央宏观控制,可以有效解决不同地区间的利益问题。

笔者对区域合作本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建立区域内自治合作组织也是一种较为明智的做法。利用制订统一的标准,对合作区域的专业领域、与他方合作做出明显规定,不遵循组织规定的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还需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等;合作者要在平等相处的前提下共同制订合作意向;建立监督执行小组,监督不同区域的行为,但本身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可以保证内部成员行为的规范性。

(三)实施全面的信息共享机制

有的信息经济学家认为,要想达到帕累托的效果就必须做到各方的信息对称。所以不同地区在合作中要做到信息共享,才能使区域资源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使当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还需重视不同地区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要求各地政府建立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对外公布经济政策与有关措施,有利于合作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合作地区,才能做出有利决策促进合作双方的共同发展。再有,在公开地方政府支持政策的基础上,也需公开对合作方不利的信息,才能将合作中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再有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发挥网络与报栏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经济政策与合作项目信息,特别是那些公众最为敏感的项目决算预算资金的公布,欢迎各界群众、合作者、媒体监督自己的行为。

(四)实施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

一定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并由此可以获得大量的经济效益,同时自身负责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成本支出。在经济发达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合作过程中,发达地区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所以还需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才能保证发达地区的利益不受损失,才能保证二者顺利合作。第一,要给予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地区一定的补偿,特别是生态功能区,中央政府在此也应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依据生态效益计算江河下游地区应给予上游地区、生态受益地区、生态开发地区一定的补偿。国家可以收取生态补偿税,成立国家区域开发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第二,遇有发达地区在合作中遭受一定损失的现象,统计与税务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也可以在二地统计时引入GDP指标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余成尧.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2016(19)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第3篇

宏观调控亦称国家(政府)干预,是指国家(政府)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1.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

经济危机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也多种多样,但其实质是无效供给过多、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要克服经济危机就应当由国家来进行宏观调控。他说:“最聪明的办法还是双管齐下。一方面设法由社会来统制投资量……同时用各种政策来增加消费倾向。”当经济发生衰退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衰退;而当经济膨胀时则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挤压泡沫;即“逆风向而行事”。这样,国家通过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周期性波动的幅度,以延长经济景气阶段及缩短衰退的时间,实现“调控周期的收益”,使得经济更趋于平稳,就业更为充分,国际收支更趋于平衡。

2.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按人们的意愿而有效地配置资源,主要表现为:市场竞争失败、市场功能有缺陷(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另外,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只有实施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更好地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三、有效实施宏观调控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

1.我国经济的现状及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有了初步发展,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市场机制难以真实反映社会成本和利益,难以成为评估和选择投资项目的依据,与市场经济配套的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均收入水平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水平低,国际竞争力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但是物价持续上涨,出现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强劲,但产能过剩的矛盾尖锐。因此,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十分必要。

2.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具体措施

(1)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关键在于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出现的通货上涨、投资过热、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例如:通过采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和准备金率、适度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提高住房贷款利率等措施,抑制投资过热及某些行业的不合理重复投资,进而优化经济结构,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同时,注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强化货币政策对刺激总需求和调整总供给的作用。例如在发行国债的过程中,就要通过恰当的货币政策操作保持相应的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流动性,防止“挤出效应”。要发挥货币政策在促进体制变革和供给结构调整中的刺激作用,应优化信贷结构,对积极转换机制、效益好的企业优先支持,创造迫使企业市场化变革的环境,利用政策性贷款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总的来说,可以在货币政策中通过利率的市场化和差别化加强政策作用。

(2)改革税收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我国的税收现在仍停留在生产、经营环节,税收制度还很不完善,税收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政府应当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税收体系,合理地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稳定。

(3)调整财政政策,改善就业状况。针对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我们应当适时调整财政政策,逐步改善就业现状。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专项基金,对一些下岗职工由政府出资进行技能和创业培训;二是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一些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和企业信贷款支持,使企业发展壮大,进而不断增加就业人数;三是从战略上讲,以促进就业为主,失业保障为辅。

(4)改革金融体制,完善金融体系。深化财政、金融等体制的改革,从而促进市场体制的建立和二元结构的调整,为宏观经济调控构筑稳定的框架,营造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良好基础。宏观经济政策需要通过政策传导机制有效地作用于微观主体上,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

(5)制定产业政策来引导产业正确发展,减少其盲目性。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规划等。当产业发展存在发展过快的盲目性时,运用金融政策控制其信贷规模,在其发展存在过热时,使其降温。通过产业政策为导向,引导和调控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6)积极引导,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全球化和市场化必然使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差距扩大,中西部地区在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基础上,全面实施追赶战略,这种发展热情和现行地方财政体制相结合,使得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既要适当控制各地的盲目冲动和过度投资行为,又要努力保护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宏观经济;发展

一、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提高,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其固有环境的和发展意识的单一性,让不少农村地区发展的速度相对于城市来说相对缓慢,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在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当中尤为明显。笔者认为,农村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后发优势,城镇化的进程的快慢已经牵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能否更好,更深入的继续进行下去。

二、我国城镇化的必要性

(一)城镇化――农村的长期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重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例,2006年左右开始试点,将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竞争能力、增强成员收入为目的。这样的合作组织在宣传和初衷上确实是站在农民和农村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的,但是经济学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理性经纪人,具体说就是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但是往往却忽略了中国农村的特殊性,中国农民的天然弱点在于不善合。他们只知道眼前的利益,但看不到长远的利益。更看不到在长远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利益。因为看不到共同利益,所以不能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建立起超家庭的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就算很多合作组织建立起来了,也很难长久。

(二)城镇化――城市经济发展的后续力量

在城市体系“链条”中,农村城镇处于末端,通常被视为是理想的城市体系“金字塔结构”的基石,它们一方面接受大中城市的扩散和辐射,同时又是各中心城市和大城市进一步防治的基础,也是规模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良性发展与体现的必要前提,从而促进大中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整个城市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结语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

(一)城镇化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

2009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12265元,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支出为3993元,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07倍。在现有水平下,农村居民每减少1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需求可以增长1.1个百分点,消费总需求增加超过1000亿。城镇人口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农民工,如果通过城镇化,将他们的消费需求得以充分释放,城镇化带来的消费需求总量还将大幅度提高。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按照农村劳动力的负担比重计算,农民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145元。如果通过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将农民工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左右(2009年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5%和41%),那么农民工年均消费支出将增加1963元,粗略计算可以增加消费支出3000亿元左右。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变,可以显著增加消费需求。

(二)城镇化带动国内投资需求增长

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人口的集中,带来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城镇住房需求的增加。而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在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考虑到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和城镇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的因素,我国城镇基础设施投资要达到联合国的高标准,要实现202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那么从投资角度来看,年均城镇基础设施投资至少为1万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房地产开发投资是城镇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直接投资,自上世纪中期以来,房地产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稳定在20%左右,已成为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房地产投资需求仍然是巨大的。

(三)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京津冀经济圈合作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经济圈为破解经济圈发展难题,创新、整合和协调各方资源,促进该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了可能并初见成效。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经验规律,结合京津冀的特殊地理区位和各自区域发展状况,探讨建立“环境同治,区域合作,政策互利,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协同发展的京津冀经济圈的必要性。

关键词:京津冀经济圈 区域可持续发展 协同发展 政府间协作

近年,京津冀经济圈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和学者围绕京津冀经济圈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见解。本文从环境上的可持续战略、区域规划上的协同持续发展战略和政府政策连续性三个方面分析京津冀经济圈可持续协同发展战略。

根据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可以将京津冀经济圈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京津冀三省市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区域合理规划的保障下,在具有连续性的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实现经济互利、产业合作、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促进共赢的目标,从而实现自身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经济圈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限批”限制产业发展,企业亟待转型

区域限批启动以来,环保总局已经关停了很多严重违规项目,其中包括河北省唐山的新联钢铁、宝业实业集团、滦南华瑞钢铁的3个钢铁污染项目。今后,“区域限批”与“行业限批”的内容与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区域一体化中的增长极理论,其增长极定为三类,第一增长极是北京,第二增长极是天津,第三增长极为河北的石家庄和唐山。这三点基本可以辐射到整个京津冀地区,其能够抵制区域发展中“飞地”的形成,可见,唐山作为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唐山地区的项目被叫停可以体现出国家在注重环保利益方面的战略部署。在京津冀的规划区域内,很多企业项目在环保、治污、减排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问题,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高度,甚至将后者放在优先地位,那么协同发展将会因为“区域被限”而受阻,甚至出现不均衡和差距。

(二)区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均衡,缺乏核心和辐射能力

京津冀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没有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未能形成像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那样具有强大辐射作用的经济中心,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

同时,核心城市与周边联系薄弱。大北京地区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开发、教育发展水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差距较大。北京的经济发展未能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繁荣。区域差距的加大,使经济落后地区不仅个人收入偏低、群众生活困难,而且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发展所需的资金严重短缺,并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三)政府行政划分限制经济合作,政策间断性制约持续发展

目前,京津冀地区政府参与市场竞争多,政府主导型经济比重大,这就促使不同行政区划往往首先考虑本行政区的利益最大化;其次地区不平衡阻碍了京津冀区域间要素的畅通流动,北京的人才一般只集中在北京,向周边省市的流动较少。另外,京津冀地区特殊的区位特点也减弱了合作动力,共赢效应还没充分显现出来。

大北京地区范围内行政地位或经济实力相当的城市之间畸形竞争,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城市之间利益冲突,无行政隶属关系、经济实力不相当的城市之间不规范竞争。这一方面恶化了北京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也扭曲了北京的城市职能,加剧了首都的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负荷加重的局面。与此同时,京津冀合作中很多政策都是时断时续,缺乏连续性,在一些领域的政策也具有时效性,没有后续考虑或者战略意识,这就造成了区域持续发展的困境和难题。

京津冀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生态发展模式

京津冀地区是一个由坝上生态屏障、燕山、太行山水源涵养地、下游九河末梢湿地、北京湾平原以及滩涂海湾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流域生态系统和大气污染物敛散的生态单元,建立生态发展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为了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发展中的必然选择。为了确保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经济圈的发展,京津冀三方应尽快建立生态环境和减污治污机制。在各方政府的共同监管和三地企业的共同配合下,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专项基金,为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国家的经济和环保事业贡献区域力量。

(二)利用区域优势,形成区域规划框架

根据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即《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的观点,京津冀城市群总体结构应采用“点―轴”发展模式。京津冀城市群“点”的发展即是以核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等为主要“节点”,统筹发展;“轴”的发展就是城市群内外主要交通走廊和产业带的发展。三增长极,即北京、天津、河北的石家庄和唐山为三点,连线形成三轴,在轴线的规划内形成合作面,在此基础上进行辐射,涉及周边地区,防止出现边缘化区域和人群,不能共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利益。各个区域根据自身的强势项目、优势资源、科技实力等特长方面与其他区域进行配合,如唐山的资源优势,廊坊的地缘优势,保定的文化旅游优势,张家口、承德的环境优势,各城市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共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有条不紊的展开,最终形成资源共用、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经济圈。

(三)加强政府指导,形成连续政策体系

京津冀经济圈是由三个不同的经济实体组成的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如果只以市场来协调三方的利益关系,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是不现实的。正因为如此,政府指导和相关政策法规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充分考虑区际利益自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法规,调动各方生产的积极性,对京津冀经济圈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京津冀经济圈是一个由多城市组成的复合型经济区,其内部一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区际竞争和巨大的落差,整合过程也是一个协调和统筹过程。在区域市场转型中,塑造“市场拓展型政府”以帮助区域市场的创生成为必然选择。

(四)整合环保政策、区域定位、政府政策,促进持续协同发展

在京津冀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中,环境上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同步发展,政策要有连续性就构成了支撑京津冀协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必须要素。这三个要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应该在发展规划中同步进行。环境上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外部环境,更是“十一五规划”的强制要求;区域的协调同步发展就是要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全面的考虑京津冀区域的所有地区,尤其是部分边缘化的贫困和欠发达地区,最终形成区域内的共同发展;政策的连续性是制度保证,由于跨省份进行经济合作,三个独立实体必然存在经济增长点的竞争,那么如何在协调中出现竞合,平衡经济利益,共享经济成果,就成为政府政策制定的指导原则。

综上所述,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内部各地区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同时对全国的统筹区域发展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加强京津冀经济圈合作既存在理论上的必然性,又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因此建立“环境同治,区域合作,政策互利,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协同发展的京津冀经济圈至关重要。在京津冀经济圈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增长的平衡性、增长方式的节约性,通过加强京津冀合作交流,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完善经济发展体系,最终实现京津冀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京津冀13市联合商业发展报告[R],2007-2-28

2.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R].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王子柱,刘晓蔚.对京津冀都市圈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