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镇化协调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2014年九项重点工作之一,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金融与城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分析福建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对于深化金融创新改革、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二、福建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分析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为此本文将新型城镇化指标归纳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3个方面。金融支持指标选取:金融相关率,计算公式为(L+D)/GDP,其中L为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D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效率指标,本文拟采用金融机构中贷款总量(L)与存款总量(D)的比值来衡量(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首先,为了消除量纲与量纲单位的影响,常采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基于均方差求解多指标决策权系数的方法——均方差决策方法,文中取出各指标随机变量的均方差,然后将这些均方差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即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3.评价结果。
2008-2013年福建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协调状态呈现协调等级1的高度协调状态。自2009年开始关联协调度有所下降,但金融支持的持续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福建金融支持综合指数始终低于城镇化综合指数,且两者间的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说明金融支持滞后于城镇化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加大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力度,不断满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多元化需求。
三、福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解决“钱从哪里来”、“人住哪里”、“人去哪工作”等问题。而探索金融服务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模式,则成为大力服务“以人为本、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手段。自2008年以来,福建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高度协调发展,离不开近年来实施的金融创新、完善投融资环境以及提倡互联网金融的举动。
1.完善金融创新、稳步推进农地抵押贷款。
由于福建的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村信用环境差、信贷担保体系和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这些问题削弱了金融组织助农、支农的积极性,直接导致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不高。新型城镇化必将开启农村新一轮改革,为农村土地资本化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而推进农地抵押贷款,盘活农地资源,促进农地资本化,成为破解城镇化资金困境的必然路径之一。推进农地抵押贷款,关键在于加强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和配套建设,推进金融创新,完善制度设计,创造配套条件,推进农地抵押贷款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信贷业务流程,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完善投融资环境,利用PPP模式推动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政府与民营资本之间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基于具体项目的合作模式,也称公私合营模式。新型城镇化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PPP模式的引入既可以降低政府负债压力,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减少地方债务压力;也可以进一步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区域,已启动并推广应用PPP模式,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投融资渠道,提高公用产品提供质量和效率,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3.将金融融入互联网时代,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1.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外延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进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与旧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优化城市发展形态,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市化,关键在于平衡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要求在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同时,要加强完善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1.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
农业现代化一般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整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叫做农业现代化农业。
1.3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根据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三阶段论,新型城镇化会吸纳更多的农村零值劳动力和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从事工业部门的劳动,将有效地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机械化和集约化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其次,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会对农业形成新的需求,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农产品的价格会提高,进而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再次,新型城镇化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2.聊城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2.1发展现状
近几年聊城市政府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截至2013年年底聊城市城镇化率达到42.05%;2014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43.95%;预计2015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将达到50%左右。从以上数据中依旧可以看出聊城市的城镇化率还是稳中有升的,并且从聊城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转移农村人口6万多人,能带动基础设施投入20亿元以上,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2.2成功范例
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聊城市阳谷县乔润街道实施了“三美工程”,倾力打造环境美工程,生活美工程,民风美工程,开创了群众幸福新生活,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乔润大家庭的温暖。
乔润街道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契机,将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侨润”行动突破口,强力改善村居容貌,细化监督考核机制“周调度、月评比”,切实提高了环境的清洁度。
3.聊城市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城镇化进程滞缓,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
虽然聊城市近几年城镇化率稳中有增,但和山东省中东部其他地区城市相比差距悬殊。2014年聊城市城镇化率为43.9%,较2013年增长了1.9个百分点;同期烟台市为56.8%;青岛市为67.72%,并且预计2017年将达到72%;2014年济南市城镇化率为66%。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聊城市与省内其他较发达城市的差距。
聊城市县域之间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如市内城镇化率居前三位的东昌府区、临清市(聊城的县级市)、茌平县(中国百强县之一)2013年的城镇化率就已经达到了56.8%、52.1%、51.9%,远高于同期聊城市的平均水平,并且这三个地区城镇化模式和其他县域相比较为成熟,各有特色。
3.2资源环境承受压力大,公共事业面临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聊城市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较为突出的是煤炭的粗放式开采,一方面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煤炭资源,另一方污染了环境。聊城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等,聊城市每天会产生450多吨生活垃圾,而处理方式是简单填埋。
3.3由政府推动的城镇化模式弊端凸显
由政府推动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模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即政府的需要不一定就是群众的需要,而政府表现这种“需要”的方式恰恰大多是强制性的计划指令。城镇化本应该是一个自然而非强迫(如强拆滥建)的过程,在经济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盲目推动的城镇化也只能维持在“半城镇化”的水平。
3.4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化发展极不协调
近几年,聊城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化工以及有色金属冶炼,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城镇化水平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农业化进程,城镇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承载能力差、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4.促进聊城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4.1抓住机遇,更大力度地推动经济发展
一是要增强区域区域发展战略的带动力广泛参与“一区一带一圈”和环渤海、京津冀等区域合作,抓好“聊茌东大三角”建设;二是积极鼓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给予相应的财税资金支持和更多的优惠政策;三是根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要培养聊城市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或企业家群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新型城镇化的继续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4.2继续大力发展精致现代化农业
聊城市要紧紧抓住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努力打造北方平原地区精致农业示范区。一是改良农业生产设施,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理沟渠水道,落实农业补贴;二是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引进相关人才,投资建设农业试验田,实验室,示范基地等,推进农业化向高端迈进;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生产如畜牧、花卉、养殖;四是培育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条,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到深加工甚至到销售一条龙服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测度
基金项目:保定市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定市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20110212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18日
一、引言
保定市是农业大市,有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有毗邻京津和渤海的区位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保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龙型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以实现农民致富。其中,加快保定市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且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以便在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这是实现保定农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二、保定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关系测度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空间结构上的城镇化、产业结构上的工业化过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二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
(一)城镇化、工业化及二者协调关系测度指标的选择。城镇化水平的测定采取城镇人口比重这一指标。城镇人口比重(也叫城镇化率)是指总人口中城镇人口所占的比例,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其所反映的是人口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空间分布。工业化水平的测定可以选择工业化率、非农化率、人均GDP、劳动力工业化率、劳动力非农化率等指标。工业化率是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非农化率是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劳动力工业化率是指总人口中第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劳动力非农化率是指总人口中非农(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但由于劳动力工业化率具有更加强调工业化内涵以及基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关系研究的考虑,本文选择劳动力工业化率作为衡量保定市工业化水平的评判指标。
测度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关系通常可用IU比和NU比两个指标之一。IU比是指劳动力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NU比是指劳动力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与否的国际评判标准是IU比和NU比分别接近0.5和1.2。本文选用IU比作为衡量保定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关系的评判指标。
(二)保定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关系测度
1、保定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基本状况。保定市近年来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无论城镇化还是工业化的水平都仍然处于河北省的末端。2004~2010年这7年间河北省和保定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2004年河北省的劳动力工业化率为28.23%,到2010年增长到32.36%,平均每年增长0.69%;保定市2004年劳动力工业化率为25.90%,到2010年增长到29.78%,平均每年增长0.65%。2004年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为35.83%,到2010年增长到44.50%,平均每年增长1.61%;保定市2004年城镇化率为30.10%,到2010年增长到39.47%,平均每年增长1.56%。可见,保定市与河北省相比,近些年来,不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增长水平,都有一定差距。
2、保定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测度。2004~2011年间,保定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尤其2007~2011年间更为显著。因此,城镇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而劳动力工业化率却呈现出由持续增长到波动增长的变化。
城镇化率和劳动力工业化率的变化特点导致了IU比的变化轨迹。(表1)根据IU比的变化轨迹可将保定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4~2007年,此阶段的特点是IU比逐步提高,表现出保定市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协调程度的加大;第二阶段为2008~2011年,此阶段的特点是IU比表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在两个阶段任何一年,IU比都远远大于0.5,这说明在2004~2011年间,保定市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而且经历了一个滞后程度加剧到逐步延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领导者滞留在农村地区,未能向城镇地区聚集。2004年的IU比是0.8606,到2007年增加到0.9227,2010年又降为0.7544。2004年城镇化滞后程度为21.71%,2008年达到27.07%,2010年又降为20.08%。综上所述,保定市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而且虽然近些年滞后状况有所缓解,但滞后态势并未发生根本上改变。
三、结论与启示
保定市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比较落后,而且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发展,这大大制约了保定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究其原因,不仅有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原因,还包括缓慢的农业发展和低质量的小城镇建设原因。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提升小城镇建设质量,大幅吸纳农民进城工作、生活、创业;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保定市现代农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付保宗.“十二五”时期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可以定义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发展的动力,统筹兼顾,推动城市的现代化、集群化,农村的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个性突出鲜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能稳步实现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道路。作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中原经济区仍然面临着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等严重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急需通过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来解决。
一、中原经济区的现状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了河南全省,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它地处我国腹地,承东启西,交通地理位置重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和能源原材料基地,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但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却较低,这严重制约了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原因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互独立却不可分割的。在“三化”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中,新型城镇化连接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以城镇的发展带动产业的集聚和经济的转型,以产业的集聚带来人口的转移,从而以人口的转移促进农业现代化,以达到“三化”互动互促协调发展的目标。因此,把握新型城镇化同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新型城镇化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是必要的。
(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生产场所和消费市场,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持和丰富的就业岗位,城镇化和工业化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就曾对此进行过研究,它认为当城镇化率的发展阶段在30%―70%时,城镇化会取代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从而表现出依靠非工业产业来支撑城市发展的现象。而目前,中原经济区各市的城镇化率都已超过30%,已经处在转型期的初期。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带动产业的集聚和经济的转型,去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成为了必然。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是要求利用现代工业设备、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来发展农业,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农民,是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求实现农业机械化,将先进的设备大规模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因此,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求拥有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条件。而中原经济区人口众多,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多地少,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也无从谈起。所以,发展新型城镇化,提高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率,才能够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使农村人口不断的向城镇转移,为实现农业规模化乃至现代化提供先决条件。所以说新型城镇化是连接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之间的桥梁,是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着力点。
二、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破除体制障碍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深化改革,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这样的制度保障包括了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革户籍制度。二元户籍制度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阻碍“三化”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障碍。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虽然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但是由于拿不到城市身份,所以仍然保留着农村的土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难以实现,农业规模化也难以真正实现。因此,要实现城镇化,就要破除二元户籍制度,但解决农民工的城市户籍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出台一些措施,每年解决一批农民工的户籍问题,逐步进行,以减轻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投入压力,例如,让在省辖市市区务工三年及其以上、有稳定工作、固定收入和住房的人员,可以转为城市户口; 在省辖市市区就读的农村籍大中专学生,迁入本市城市户口; 购买商品住房或投资兴办实业累计纳税到一定数额的,可申请在当地迁移入户。
(二)构建新型城乡体系
构建新型城乡体系就是要建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其中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尤为重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很长时间仍然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所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就近就业,为城镇化提供稳定的环境是一件长期而必要的任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的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的差距。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和关键。要按照“分类指导、就业为本、科学规划、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支持农民参与,尊重农民意愿,实事求是,按照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
强化产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如果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即是以产业的集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的数量和承载能力来决定农民进程的速度和规模。中原经济区多数农业县( 市) 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生产要素聚集优势不明显,因此要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集约利用土地,引导产业向集聚区集中、居住与服务向城镇集中,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有机融合。这一方面使得产业聚集所吸纳的人口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另一方面,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也为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提供了条件,尤其是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围绕产业集聚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防止过度超前城镇化出现造城运动、形成“空心城”等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健君,王子鸢.城镇化:后危机中国新动力[J].望,2010(10)
在二者发展不协调的影响因素中,直接原因是四省发展协调度之间的差异;根本原因是户籍二元结构、土地二元结构和投资驱动模型作用。为解决长江经济带中部存在土地城镇化滞后、土地城镇化速度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且空间差异大等问题,提出了缩小四省内部差异、进行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处理好城镇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致性等建议。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
长江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主干地区,也是我国除沿海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拓展带和增长轴,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也是现阶段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以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所组成的长江经济带中部为例,对其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中部为例,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两个维度出发,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献检索、经验总结、要素归纳、模型建立等研究方法,研究二者的时间演变规律及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对其不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
一、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
二、 模型构建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综合评价协调发展指标中,除了恩格尔系数为负向指标外,其他全部为正向指标。 通过对两个目标层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之后,得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KMO和近似卡方值。KMO值是用于检验因子分析是否适用的指标值,若它在0.5-1.0之间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小于0.5表示不适合。Bartlett的球体检验是通过检验来完成对变量之间是否独立进行检验。若该统计量的取值较大,因子分析是适用的。相应的显著性概率(Sig)小于0.001为高度显著,适用于因子分析。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KMO值分别为0.654、0.767;近似卡方值分别为115.460、132.599;显著性概率(Sig)都为0.000,因此两个目标层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分别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其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分别如表1.2-1所示。同时得到各评价指标的因子载荷矩阵(表1.2-2)。
人口城镇化指数评价指标通过因子分析之后得到两个主因子,土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一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4.623%和99.113%,可以较好地概况各指标所涵盖的信息。
(二)协调发展度整体演变特征及规律
自2005-2011年,长江经济带中部土地城镇化指数的增长率一直远远高于人口城镇化指数的增长率。在2008年二者指数差距还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2011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还出现了赶超人口城镇化指数的现象。2013年两会期间,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指出,在过去十年,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是人口城镇化的速度的两到三倍,而新型城镇化更强调的是“人”的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的市民化。这与本文所得到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增长关系基本吻合,同时也说明了长江经济带中部也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土地城镇化滞后现象。
上述数据中反映出了长江经济带中部四省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城镇化通病”,即土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速度。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中部四省2005-2012年的协调发展度水平在空间格局上具有如下特点:(1)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但总体上升较快;(2)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大
四、长江经济带中部人口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发展的因素
本文将结合前文的数据及分析结果,从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来分析长江经济带中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1. 历史基础差异
建国以来湖北、湖南相对快速崛起,安徽、江西相对落后,这些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基础设施及其他辐射条件的差异,使得地区之间的发展包括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度之间产生了差异。
2. 资源禀赋差异
湖北省作为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在整个经济带中得“中”独厚、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和水陆空立体的交通优势,构成人流、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的大通道。这种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四省在后续的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内部发展的不协调性。
(二) 根本原因
1.户籍制度二元结构
户籍制度的二元结构,即我国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户籍的分割性与等级性。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户籍制度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户籍门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规模与质量。虽然户籍制度也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和人口城镇化的制约。
2.土地制度二元结构
中国土地市场的二元结构,即中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及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土地二元制度。两种分割独立制度,形成了农村非土地市场额。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政府可以支付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补偿费征用农村土地。
征地市场与出让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级差地租,激励了地方政府非理性地将农村土地转换成城市建设用地。且土地出让收入属于财政外收入,没有纳入现有的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缺乏应有的市场监督。这种利益分配不均的征地及现有的土地二元结构,极大地推进了土地城镇化的进程。
3.投资驱动模式影响
户籍制度的二元结构阻碍了人口城镇化的进程,而土地制度的二元结构促进了土地城镇化的进程,导致了中国的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协调发展。但二元制度的影响其实是外在的间接因素,其内在发展的机制才是长江经济带中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
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模式要求维持资本的边际收益,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政府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住宅用地的双轨定价机制,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通过低价供应工业用地吸引投资,直接对资本形成了补贴;通过建立差异化的土地市场,控制住宅用地的攻击,进而提高住宅用地的价格,以此政府实现了高额的预算外收入,这也对资本形成了交叉补贴。
五、 结论及政策
(一)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结果来看,长江经济带中部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从单个省域角度出发,都存在着以下问题:
1、土地城镇化滞后现象;2、土地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二) 政策建议
1.缩小四省内部发展差异
加快四个省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长江经济带中部四省还应该打破行政割据,加快一体化进程,共同参与制定市场发展的统一战略规划。
2.进行制度改革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着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破解土地二元结构
3.处理好城镇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致性
一方面要增加城镇就业岗位,解决农村人口在城镇的无就业问题,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在城镇的农村人口享受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不仅仅是作为廉价劳动力。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不能将农村的发展依赖于城市的拉动作用,还应发挥其自身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潜力,改善农村的生活水平和条件,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进一步缩小农村差异。
参考文献:
[1] 沈玉芳,罗余红.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9(2):23-30.
[2] 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2-258.
[3] 张宏元,杨德刚,王野等,干旱区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7,30(1):135-140.
[4] 陈凤桂,张虹欧,吴旗涛等.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5):53-58.
[5] 刘娟,郑钦玉,郭锐利等.重庆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1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