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场教学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招聘对象条件
1.基本条件
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服从安排,乐于奉献;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毕业生须两年内取得教师资格,一年内未取得教师资格的,推迟见习期考核时间至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次月,最长不超过两年,两年内仍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予以解聘);身体健康;长兴生源或长兴户籍(户籍迁入截止日期2016年3月2日);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2007年教育局招聘的编外农村教师须在1973年4月25日之后出生。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考须征得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同意。
2.招聘对象
中学文化课教师
(1)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应历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不能申报,录用时教师资格应符合相应学段要求)。
(2)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历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毕业生。
(3)具有初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且学历达到本科及以上的2007年教育局招聘的编外农村教师。
中职专业课教师
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历届本科及以上学历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毕业生。
二、招聘学科及名额(见附件2)
三、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和地点
2016年3月2日(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逾期不再办理报名手续;长兴县教育局二楼会议室。
2.报名时应出具的材料
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2016年长兴县公开招聘中学教师报名表》1份;身份证、户口簿或户口迁移证(户口簿复印户主和本人2页)、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毕业学校出具的师范类学校学生证明(师范生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1寸近期免冠证件照2张(一张贴报名表上,一张在照片背面写上姓名上交)。
⑵全日制普通高校历届毕业生及2007年教育局招聘的编外农村教师
《2016年长兴县公开招聘中学教师报名表》1份;身份证、户口簿或户口迁移证(户口簿复印户主和本人2页)、毕业证、教师资格证(师范生须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1寸近期免冠证件照2张(一张贴报名表上,一张在照片背面写上姓名上交)。
留学归国人员还须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审核
在现场报名资格初审的基础上,组织对报名人员资格进行复审,合格者方可参加考试。
4.其他
报考者须如实填写《2016年长兴县公开招聘中学教师报名表》(同时将《报名表》发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按招考学科报名,报名学科与所学专业要求一致或相近(2007年教育局招聘的编外农村教师要求报考的学科与其所学的专业或者与其曾任教的学科一致,由现工作单位出具曾任教学科证明),每人限报1门学科。一经报名不能更改。报名中如出现拟招聘人数与报考人数比例不足1:3的,将酌情相应核减该学科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学科招聘计划。
四、考试
1.考试形式
分为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考试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按满分100分计算。其中,理论测试占40%,技能测试占60%。
2. 理论测试
采用闭卷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时120分钟。考试内容为所报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按招聘名额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技能测试对象。技能测试书面通知发出后放弃的,不再递补。
3. 技能测试
按指定内容进行备课、上微型课并接受面试。部分学科还需要进行专业技能测试(音乐学科:钢琴即兴弹唱、听音乐即兴舞蹈;体育学科:体育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学科:电脑硬件维护、课件制作;中职专业课测试相关专业技能)。技能测试成绩总分为100分。备课、上微型课、面试各占20%、60%、20%(音乐、体育、信息技术及中职专业课的备课、上微型课、面试和专业技能测试各占20%、40%、20%、20%)。
对照招聘岗位,根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招聘数1:1的比例等额确定体检和考核人员。总成绩相同时,按技能测试成绩高者为先;技能测试相同时,按上微型课成绩高者为先;上微型课成绩相同时,按备课成绩高者为先。考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体检
县教育局统一组织体检。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费用由考生自理。
六、考核和录用
由县教育局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参照公务员标准进行,合格人员名单将在长兴教育网上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拟录用人员,按学科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择招聘学校(录用时教师资格应符合相应学段要求)。聘用人员按程序与聘用学校签定聘用合同。新聘用人员应届毕业生试用期一年,历届毕业生试用期六个月,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者将予以解聘。
七、有关说明
1.因考试中违规被取消资格或其他原因造成该岗位空缺的,不再递补。
2.取得体检资格的人员因自愿放弃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造成该岗位空缺的,不再递补。
3.拟录用人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人事关系手续、应届毕业生未按时取得毕业证书、师范类毕业生未按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须在2016年7月31日前),取消录用资格,所空缺的岗位,不再递补。
咨询电话:0572-6228136、0572-6228156。
监督投诉电话:0572-6228110。
点击下载>>>
2016年长兴县教育系统公开招聘中学教师计划
2016年长兴县公开招聘中学教师报名表
长兴县教育局
一、表现性评价的必要性
传统书面测试的各种弊端对科学教学和学生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其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关注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与平时表现;过分关注知识的再认能力,忽视对探究能力与思维技能的考察等等。表现性评价比较擅长
的是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对于传统的书面测试评价来说,表现性评价能够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二、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下面以《科学》六年级上册《铁生锈》一课为例,说明怎样在科学课中实施表现性评价。
1.选择典型的活动任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活动任务,确保活动任务与教学目标高度相关。《铁生锈》这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研究活动过程,而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和“设计简单的验证实验”这两个活动来达到的。因此,把它们作为表现性评价的切入点是比较合适的。下面以体现“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加快铁生锈》实验为例进行分析。
2.设计合适的活动内容
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必须要有丰富的、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的活动内容。在《加快铁生锈》实验中,为了突出教学目标中“控制变量”这个重点,首先要让学生找出影响铁生锈的条件(变量)有哪些?在找到“空气”“水”等条件(变量)后,再选择要研究的条件(变量),并据此进一步明确在实验中,哪些条件要变,哪些条件不能变。只有在这几个核心问题上做足做好,才能达到这个活动的目标。
3.制定详尽的评分细则
详细说明在评价学生行为表现时所使用的标准可以帮助他们明白任务的预期目标,为他们提供努力的方向,帮助他们去抓住活动内容的重点。翔实有效的评分细则,可以让学生明白本次研究的重点是确定变量和控制变量,并且能够激励他们朝这方向去努力。
4.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评价
绝大部分的表现性评价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时进行,而不需要占用课外的时间。因为一个精心设计的表现性评价本身就是一个优良的教学活动。在活动期间,老师根据教学目标,有重点地对学生所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步骤的预想、测量中的细致程度、记录结果的方式,以及最后解决方法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学生发展状况与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会更接近,更一致。
三、表现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活动的类推性
虽然“教育测验是一项进行推论的事业”,而且表现性评价也能够测量到所要评价的学生能力,但是我们不能根据学生完成的少数几个任务就草率得出关于学生一般能力的合理推论。然而,表现性评价又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对教学目标中涉及到的所有的学生活动都进行表现性评价。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得到关于学生的有效推论呢?关键是谨慎选择评价所测试的任务,我们要确保有限的几次表现性评价都能涉及到最为重要的方面,而这些正是我们希望让学生获得的。
2.提高评价的可信度
表现性评价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评价,因此常会出现“晕轮效应”,使评价带有主观性,信度较低。如何克服这个弊端呢?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根据每个活动制订一个清晰、精确的评分标准。如果我们用具体的评分标准给学生评分,而不是凭对学生的整体印象进行评分,这样就可以有效克服“晕轮效应”,将主观判断最小化,从而提高评价信度。
3.提高评价任务的可操作性
设计的任务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再好的表现性任务如果条件不允许,也是实施不了的。因此,在设计评价性任务时,教师要考虑该任务是否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校、家庭是否有实施该任务的条件;问题情境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能促使学生全力以赴去完成它;任务的表述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契合,对低年级的学生,任务表述不能复杂,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甚至需要借助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指导语通常需要详细一些;对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有了较好发展,任务可以适当加深难度,指导语也应较为精练。
4.设计的表现性评价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评价
根据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表现,就可以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即使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也应注意到评价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学习,因此要考虑每个学生。
【关键词】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先学后教”,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始,这里的“学”指的是自学,是指学生带着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有既定目标的学习。这种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自学成为课堂上的一个新起点。这样一来,不但能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也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学校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说,学校的改革只有以课堂改革为中心,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最迫切的任务便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对知识的要求具体化、对能力的要求泛化、对情感目标的缺乏等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由教育部颁布,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角度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进行了规定。它的特点是将知识、能力互相结合,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与此同时,把思想教育拓展为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使学生们不但收获了历史知识,更是学会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以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备课较为模式化等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问题
要想通过“先学后教”的前置性学习方式来加强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首要任务就是需要认真研究所要设置的问题。因为问题设置的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在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例子,对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进行分析。
当前学习中,许多同学对高中历史课本中出现的中国古代军机处、皇权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经过研究表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初中的历史学习质量较低,没能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导致高中学习阶段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一些同学对相关的历史内容提不起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先教后学”的方式就要求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有技巧。例如,教师在教授到乾隆与和珅等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翻拍后的电视剧《张居正》进行提问:张居正作为一名内阁首辅,他的职责是什么?和珅这个名字大家都听说过,那么他作为一名军机大臣,他的职责是什么?内阁首辅与军机大臣这两个职务有哪些不同?通过这些问题,调动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结构框架。
三、突出重难点
为了有效的避免学生对重复学习的历史知识产生厌烦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通过对课堂上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清楚的明白应该向着什么方向学习,这样有利于落实重点并且突破难点。
在上面提到的这节内容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在学习中注意。例如,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清朝成功的解决了边疆的民族问题,从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础;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是,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以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而整个课堂中的难点是,使学生理解明清时期权力机构的变更过程,以及在那个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存在怎样的影响。
四、适时指导
“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这种学习要领,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进行认真的培养与指导,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在课堂上,多增加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将学生编成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能够互帮互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从而增强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能力。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即时评价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学生的学习评价,它不但能够反馈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时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现象进行的一种评估,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
即时评价,不单单包括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也包括调动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的积极性。这样一来,能够积极评价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充分准备,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升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具有深远影响,成功的前置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更加深刻的层次上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使他们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也能使他们成为高中历史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孔宏伟.“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
[2]王海洪.试论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
[3]丁翔羽.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
1 高中物理学习中问题解决思维的概念浅析
什么是问题解决思维?物理学习研究的课程专家告诉我们,问题解决思维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在面临新情境、新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活动.说得简单一点,问题解决思维就是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已知的物理量与未知的物理之间关系的思维.事实上,只要学生遇到物理问题,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会展开,只是事实上看到的更多的情形是,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表现出一筹莫展的样子,这其实就是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能力不强的原因,他们不知道如何思考,而不知道如何思考的背后又是不知道问题解决思维的一般形式.
2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解决思维教学显性化
传统的物理教学思路中,当学生的解题能力比较薄弱时,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即学生哪一类题目出现困难,就用哪一类试题进行重复训练,直到学生的解题能力形成为止.这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于动作训练的思路,是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的.而如果在教师对某道题目的精讲之后不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思维是如何得来的,仅仅凭着学生的自然解题过程,问题解决的思维又是无法真正形成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尤其是习题教学中,将问题解决思维显性化,可能是解决学生问题解决思维能力薄弱的有效思路.
所谓问题解决思维的显性化,就是指在一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回过头来跟学生分析这一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在解决的过程中,哪些问题是重点问题,哪些关键不能忽视,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又是什么,这一问题以前是否遇到过,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形式,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又应当如何思考等.
这里先举一个新知学习的例子.以“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学习为例,人教版教材首先安排的就是“动能的表达式”这一学习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如何展开?教学的终点是明确的,即确定动能的表达式.因此,笔者以为关键是先应当确定一个教学起点:即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其肯定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而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因此要求动能的表达式,其实就是求某个过程中动能转化的量度,即做功的多少.那么,这个过程应当放到一个什么样的情境中呢?显然,必须是一个做功的过程,显然这个过程越简洁的话,关系越容易被发现.于是一个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沿直线发生一段位移的模型就建立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赋予力的大小、运动距离、运动初速度之后,结合动力学的基本关系,学生就有可能自主发现做功的多少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具体表达式了.
相对于一般教学过程而言,这是一个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且学生容易顺利得出最后的结论,因此是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教师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办法?其中经历了哪些关键的步骤?这些问题的提出,往往会将学生的思维从问题转向问题解决思维,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能力.
再以第一点中的高考原题为例,在问题解决之后,同样去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已知了什么?解题的目标是什么?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怎样才能想到这层关系?这些追问,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让学生用物理解决思维驱动新问题的解决
经历了系统的问题解决能力显性化培养之后,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思维去解决陌生的问题.
【关键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实践>理论 行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64-01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本科教育重视人才能力的共通性,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则是要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是重视理论与多学科衔接的能力,另一个是重视实践与学科的应用能力,两者虽然学习内容相似,却在教学本质目标上有所区别。而在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教育体系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教学本质目标区分却不清楚,原因在于设计类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存在着“同质性”,要求人才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能力,在这种要求的驱使下,设计类教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手法的重叠现象,导致人才能力标准化,竞争岗位单一化,出现了企业招工难、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高职艺术类专业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依据我国对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中设计类专业教学要明确“实践>理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提出并确立与高职教育相符的“项目进课堂、教学到现场”的行动式教学口号。要从观念认识、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做出改革,顺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发展形势,转变师生对“教”与“学”方法的认识,同时还需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以促进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一 树立观念,转变认识
高职教育设计类专业教学首先要明确“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人才要具有市场所需要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前对信息的了解是从书刊杂志上获得,而现在却是通过图像、视频等多种直观的手段,对于需要大量视觉感观的设计类专业更是如此,因此设计类的教学要更加真实化、形象化。
“项目进课堂、教学到现场”的教学行动口号要求教师改变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认识,把带有启发式、相对抽象化的知识点,转换成具体的项目或场景进行系统性讲授,让学生了解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用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做到知识与实践无缝衔接,提倡以实际项目开展教学,通过亲身体会来消化知识的理念,达到清晰教学的目的。学生学习则是在课程开设之前先清楚要解决的实际项目,再通过对项目现场的实际体会,结合课程知识做出相应对照,使其对知识的认识更加形象化、场景化。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建立机制,合理调控
对于新的教学观念要建立在已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之上,而不是完全的颠覆。“项目进课堂、教学到现场”的行动式教学口号,虽然对高职设计类教学益处较多,但若不加以把控,反而会出现相反的效果。如项目进入课堂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若长期发展下去,课程教学便失去了主导地位,违背了教学的本质。其实解决此类问题关键在于弄清楚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所以,围绕这一目标建立监管机制,便可抑制问题的发生。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一方面鼓励项目实践,另一方面把控好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项目进课堂、教学到现场”的行动教学口号良性可持续发展下去。
“项目进课堂、教学到现场”的行动教学口号的确立,可以为高职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使高职设计类人才能够快速地就业、择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
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