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演进的本质是就业结构的城市化,城市化和就业之间成相反趋势发展,甚至出现,高发展,低就业的现象,一方面造成严重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造成城市化的低质量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本文就二者的关系做出分析,提出推进城市化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城市化;就业;措施
一、合理加快泸州市城市化发展,促进就业
当前,泸州市需着力从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现实出发,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进入城镇的门槛,和成本,加速城市化步伐。泸州市第三产业产值较低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外来务工者像候鸟一样来回迁徙,存在在外地挣钱,泸州消费,或者在泸州挣钱回乡消费,经济增长未能与本地消费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使服务业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限制。服务业发展和城市化以及就业密切相关,服务业一被限制,其余两者也必然受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每6名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就能带来1名服务业人员就业,当服务业达到55%左右时,每1个工业人口就业大概带动3个服务业人口就业。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在现有城市化发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外来务工者转化为真正的市民。
这不仅促进了泸州市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泸州市城市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实现良性互动。因此,即使在城市地区下岗工人有所增加,再就业出现困难以及城镇失业率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也不宜采取制约人口和劳动力城市化的政策。
二、加快泸州市空间规划建设,实现空间集约与协调发展
根据要素集聚、土地集约、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空间开发原则,应调整优化泸州市空间格局,实现空间集约与协调发展。采取积极政策,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只有做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才能实现泸州市空间格局的集约化,才能解决困扰泸州市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城镇结构体系、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集聚经济的收益来源很多,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来源:一是分工与专业化所产生的利益;二是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利益;三是外部性经济产生的利益;四是市场效率的提高。无论是哪一种来源,要素的集聚无疑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发展,从而内生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继续增强服务观念,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发展。要通过各类企业向城镇集中布局,带动从业人员向城镇集中居住,促进小城镇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就业。
三、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提高就业吸纳力
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保持其旺盛的就业吸纳能力,但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制造业资本的流动以及劳动就业市场存在的压力,必然会使制造业继续处于领先发展的优势。泸州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并不一定是件坏事。但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必须具有长远的发展意识,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泸州目前经济增长仍属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模式,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经济增长终将失去其动力,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可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
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其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从目前来看,泸州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相对过剩,第二产业的就业空间己不大,第三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一)合理、健康、有序地发展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效应,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今后5至10年,房地产业仍将成为第三产业中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泸州房地产业应由“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向以“质量提高的集约型方向发展。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应由价格竞争向以品牌竞争为转变,同时,房地产开发一定要与建设现代化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做到合理布局,有序开发。
(二)不失时机发展金融保险业
金融是百业之首,金融保险业的活跃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兴旺程度。未来泸州金融业,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力度,培育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形成布局合理、竞争充分、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保险业方面,泸州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保险市场潜在需求巨大,要积极发展现代保险和保险市场,支持各类保险公司和保险机构的发展。
(三)大力促进社会服务业的发展
社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具有较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最终扩大居民收费需求的作用。而作为社会服务业中的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少、投资回报高等特点。泸州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后泸州旅游应进行产业组织结构的整合,把以数量扩大为目标的粗放型开发转变为以效益为目标的集约型开发,将相对单一的观光旅游变为以观光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特色旅游为补充的复合型、多功能旅游;要强化旅游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互动,从而构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网络。在积极发展好旅游业的同时,餐饮、商贸、交通等产业也能从旅游经济中获得更多收益,当然也就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早日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城市的就业潜力
(一)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就业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坚持统筹城乡,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路子,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各种差别。城市化的推进要求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不仅是城镇在空间数量上增多、规模上扩大、功能上提升的过程,也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城市在吸引投资者的同时,也吸引着大量的就业者。农民进城务工不仅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城市劳动力产生了互补作用,成为增强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统筹城乡就业,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城乡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特别是要给农民以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市民待遇。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影响泸州市农民和外来务工者收入的提高、确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且事关泸州市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完善就业培训制度
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的模式,充分整合劳动、教育、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失地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目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面临两方面的困难,就业渠道不畅和就业技能缺乏。因而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转岗再就业能力己成为当务之急。在加强失地农民的培训时,还应对其他农民进行培训,因为今天的有地农民可能就是明天的失地农民。加强教育培训,首先应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县乡村三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其次是各级财政应拨出专款,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以党校、职工学校、乡职业教育中心和农技推广中心、乡村成人学校等为载体,建立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公共财政资源开展免费培训。三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农村和失地农民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四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泸州市不但要加大本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征地农民职业培训力度,还要建立针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制度,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要通过培训使农民拥有一技之长,了解城市竞争和生活规则,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政府还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根据培训单位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就业、安置等情况,给予一定奖励,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产业发展壮大。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要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联系,政府应当适时推出各项职业考核措施,通过一定的“门槛”,建立农村劳动力的用工流动和淘汰机制,通过职业化使农民工与城镇就业者逐步接轨,解决其城市融入问题。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不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目前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已有很多进展。夏安桃2003)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动力机制、模式、制约因素、措施对策进行了研究综述,试图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1];姜太碧2005)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动力,内涵包括:城乡制度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关系统筹。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自上自下混合型[2];孙文久等2011)在对现阶段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动力机制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重新确立、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改革思路[3];汪寅(2009)从实现城市统一制度、建立城乡共赢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统筹城乡产业结构等方面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路径选择[4];赵保佑2008)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包括:政府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主体,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重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5]。
总的来说,目前基于主体功能区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文献并不多。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每种空间单元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都有一种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分类模式打破了以往行政区划的城乡分隔模式,有利于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因此,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种理论创新。
二、主体功能区与城乡协调发展
(一)西安市主体功能区划分
[关键词] 防洪体系社会经济系统指标体系协调发展
一、引言
洪水灾害,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最大威胁之一。辽河是我国水灾较重的河流之一,洪灾历来频繁而严重。1949年后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随着干流上最大的控制性水利工程石佛寺水库的建成,辽河流域的防洪系统已基本完善。但是防洪体系还不够完善,防洪标准还偏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流域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要求有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因此,已建成的防洪体系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它能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这就需要定量计算防洪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从数量上来回答,而定量评价的前提就是建立一套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防洪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的本意是“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它描述了系统内各要素的良性相互关系。协调发展是在发展过程中系统间或系统内要素的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按照协调原理的要求,防洪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衡量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防洪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时空为参照系,防洪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
三、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内涵说明
防洪与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只有这些相互作用产生协调效应,才能推动防洪与社会经济系统向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系统:防洪、社会、经济系统。从理论上讲,评价指标越多越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实现,因此本文主要遵循针对性、区域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数据可得性等原则来选取指标。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辽河流域的具体情况和指标选取原则,选取了49项指标,具体如下:
社会系统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人口发展、人民生活、科教文卫、社会结构)16项指标。人口发展指标包括:年末总人口数、城市非农业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民生活指标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职工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城镇居民人均用电量;科教文卫指标包括: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每万人口医生数、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社会结构指标包括: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城镇化水平。
经济系统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经济总量、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13项指标构成。经济总量指标包括: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第一产业指标包括: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二、第三产业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非农增加值占GDP比重、非农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防洪系统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工程效益)20项指标构成。工程措施指标包括: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标率、江河Ⅰ、Ⅱ级重点堤防达标率、防洪投入占GDP比重、已建水库防洪总库容、水库除险加固达标座数、防汛岁修投资占GDP比重;非工程措施指标包括:水利信息化指数、防洪知识普及率、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防洪政策法规配套情况、河道管理能力、洪灾保险补偿比例;工程效益指标包括: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有效灌溉面积率、堤防保护人口比例、堤防保护耕地面积比例、堤防保护财产比例、防洪工程占地面积比重、洪水灾害损失率。
2.评价指标内涵说明
(1)社会系统指标体系。本文主要从人口发展、人民生活、科教文卫、社会结构四个方面来考察社会系统,具体又细分为16项指标反映了流域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人口发展指标反映了流域内人口发展情况,而人口与防洪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比如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制定的城市防洪标准主要依据城市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来分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高低。
防洪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防洪体系有力地保障广大人民的劳动成果;人民生活指标反映了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收入以及居住情况。科教文卫指标反映了人民接受教育的情况和医疗卫生情况。社会结构指标是社会生活诸方面的综合反映,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进步的程度。
(2)经济系统指标体系。经济对防洪的影响至关重要,经济发展必然要对防洪保障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也为防洪设施建设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条件。一个地区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才可能拿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防洪中,防洪能力才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经济总量指标,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程度和规模,以及当地政府富裕程度等。通过经济总量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对防洪所要保护的经济总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指标体系分别反映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经济结构构成情况。
3.防洪系统指标体系
防洪的建设主要是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来进行,而从系统评价的角度看,需要同时考虑防洪所产生的效益,因此,本文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和防洪工程效益三方面来反映防洪系统发展情况。
(1)防洪工程措施指标。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达到规定防洪标准的城市个数或有防洪任务的城市总个数×100%。辽河流域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是:赤峰、通辽、辽源、四平、铁岭、盘锦、沈阳、抚顺、辽阳、本溪、鞍山、营口。目前,这些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仅为30%左右,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防洪保护区标准达标率=达到规划防洪标准的防洪保护区面积/防洪保护区总面积×100%。辽河流域现阶段防洪保护区标准达标率仅为50%左右,而荷兰的防洪保护区标准达标率大于90%,差距还很大。江河Ⅰ、Ⅱ级重点堤防达标率=符合I、II级江河重点堤防标准的堤防长度/I、II级江河重点堤防总长度×100%。防洪投入占GDP比重和防汛岁修投资占GDP比重分别反映当年防洪投入占经济总量的情况和防洪工程维护情况,该指标值的高低还可以反映出当地政府对防洪建设的重视程度。已建水库防洪总库容和水库除险加固达标座数反映了水库防洪能力的大小和水库防洪能力的可靠程度。
(2)防洪非工程措施指标。非工程措施是通过法令、政策、经济手段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技术手段,以减少洪灾损失的工作。本文选取水利信息化指数、防洪知识普及率等指标反映防洪非工程措施情况。其中,水利信息化指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和效能。
(3)防洪工程效益指标。防洪属于除害事业,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所以防洪效益主要体现为保障社会经济安全,即主要考虑保护人口、土地和财产等安全,故本文选取了堤防保护人口比例、堤防保护耕地面积比例和堤防保护财产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水土流失治理率主要反映了水土流失治理情况。辽河流域水土流失情况一直很严重,根据水利部2002年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统计,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121000km2 ,占流域面积的55%。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水库、河闸及河道淤积,使防洪标准下降,所以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洪涝灾害损失率说明了洪涝灾害损失情况,从而反映了防洪体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效灌溉面积则反映防洪在农业灌溉方面所产生效益。防洪所产生的效益既有正面效益,也有反面效益,防洪工程占地面积比重就是个逆指标,反映防洪的负面效益。
四、结束语
辽河流域人口集中,城市密集,基础设施众多,是辽宁、内蒙古、吉林三省(自治区)的工业基地和农牧业生产基地,保障该地区的防洪安全对三省(自治区)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发生洪灾,不仅严重影响流域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将波及国家能源化工等基础工业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长期不利的影响。进一步完善辽河流域防洪体系对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乃致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因此,本文对辽河流域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隋映辉:协调发展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20~21
一、我国城乡差距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差距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和体制原因。而且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三农”愈来愈严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如农村卫生、教育、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较为滞后,难以满足农民生活及生产需求,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够突出。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和区域间的步伐不一致,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优质优价、具有特色的品种缺乏,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精深加工产品少;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多,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企业少。 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农业效益低下,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3、农民增收缓慢,收入来源单一。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看,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来看,农民增收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传统增长方式仍未彻底改变。同时,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来看,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仍然占着主要地位,来源单一。
4,农民地位底下。我国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承载的权益是不一致的,就业制度城乡是分割的,进城农民工不能享受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劳动保障等待遇,医疗、养老、住房、劳动保护等福利待遇基本上只惠及城市居民。
5,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同时制约农业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运用。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大批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这使原来许多进城务工的低素质劳动力难以适应要求,甚至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被迫返乡,相对收益下降,而城市中素质较高的居民收入却增加很快。同时,我国农村居民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很少。正是由于农民的人力资本投人不足,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对先进技术的接受能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效率不高,影响农民收人水平的提高。
6,农民对农贷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而农贷资金可供量明显不足,农民贷款困难,且贷款周期较短,导致农民资金紧张。造成的原因有:一是受国家财力的制约,财政支农支出虽然总量不断增加,但相对比重却处于不断下降趋势,这给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农业信贷投入不足,更加剧了农业资金短缺的局面;三是在农村金融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农村信用社,由于担心农民不能按时还款,影响资产安全,也不愿意向农民发放贷款。
7,农村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农村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信息获得渠道较少,销售仍主要以商贩上门收购为主。科技信息渠道不畅,农业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学习和培训,对新技术、新知识难以及时掌握,更难以及时向农民传授,没有充分出发挥基层农技部门作用。
二、城乡协调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从“三农”问题的角度构建和谐社会。城乡居民利益关系反映的是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担任不同社会角色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从社会所获取的财富多寡。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要善于从政策取向上抓准农民这一最大多数入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看社会是否公平,也首先要看农民是否得到公平待遇,生活是否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改善,社会地位是否有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否得到与其他社会阶层一样的享受。看社会是否稳定,也首先是看农村是否稳定。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着眼于城市,更要着眼于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进一步发展。对比城市消费,我国农村消费低得多。这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农民收入低;另一个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在通货紧缩、生产能力过剩的条件下,一般依靠财政政策来解决。而我国财政投资在城市的杠杆作用远不如投在农村的杠杆作用大。城市资本主要是密集型资本,城市消费已基本满足,而在农村实施财政投资本身是一个投资需求的同时,也会启动消费需求,因为投资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农村需求必然会增加;投资农村不仅拉动农村需求,也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因为从长远来讲,农村消化掉了城市过剩生产能力,城市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城市就业状况也将得以缓解。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一方面,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的渠道打通了;另一方面,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本身都是劳动力很密集的,都是使用当地劳动力的,由此会给当地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
1,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各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健全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这是确保城乡能够长期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大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办力度的举措,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规划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加大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格局。乡镇企业要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要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作为乡镇企业发展重点。要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乡镇企业的主体,也是增加农村就业的主要领域。要在税收、信贷、市场准入、培训等方面对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采取扶持政策,特别是要改进对它们的金融服务,引导乡镇企业向重点小城镇集中。
4,建立统一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及教育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公共财政体制,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义务教育;加快农业科技进步速度和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与文化教育,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5,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是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向大中城市转移与向小城镇转移相结合、离上转移与兼并转移相结合、就地转与异地转移相结合,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和谐发展。
6,优化农业结构,让农民得到实惠。尽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还不明显,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推进农产品优质化、品种多样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同时,选择重点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中资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使之尽快做大做强,由此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使更多的农户从农产品转化增值中得到实惠,唯有如此,农业结构调整才不会走弯路,才能最终为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完善区域管理,要求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议》,使政府的区域经济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之一。从国内看,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和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西部地区的长期落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老化、东部部分地区的拥挤、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下滑等区域问题并存,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出现的全局性问题。如果不能统筹区域发展,就难以综合解决这些问题。此外,目前我国进入了一个矛盾多发期。在区域发展方面突出表现为地区差距扩大,以及地区(行政区域)之间重复建设严重、原料争夺和市场封锁等利益矛盾和冲突加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区域问题和化解区域间利益矛盾的必然选择。从国际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开放程度会继续提高,面对的外来竞争压力和冲击肯定会增大。如果各个区域不加强协调,我国的整体竞争力就会打折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有关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
从中央政府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倡导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打破地区封锁,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提升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需进一步规范区域管理,尽快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并尽可能通过立法制止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从地方政府来说,地方保护主义是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制定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迫不得已,因为在别人搞地区封锁的情况下,不封锁的地方的利益会受到损害。但实际上,封锁市场根本不可能使区域经济,特别是落后区域的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为在政府的保护下,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企业不经过市场竞争的磨砺就永远长不大,更谈不上在国际市场争取一席之地了。因此,地方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主动放弃重复建设、封锁市场等地方保护主义做法,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多赢。我国已进入加入WTO后过渡期,国内竞争国际化日益明显。地方政府应清醒认识到这一态势,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加强区域合作上。
从企业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一个地区的企业发展水平。低水平重复、依靠地方政府的保护来争夺原材料和市场,是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进而导致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企业一方面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企业要真正发展壮大,必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具有广阔的战略眼光,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适应规模经济要求和拓展市场空间等手段不断提高竞争力。
进一步推进区域管理
科学化、规范化
完善区域管理,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区域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具体包括四大板块、四大机制和四大功能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四大板块是中央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框架;四大机制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分别从市场、地方、中央等角度明确了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四大功能区包括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是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确定的区域发展政策导向。可见,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议》,必将使政府的区域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中央政府完善区域管理的重点是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具体来说是要明确两个问题,即“谁管”和“管谁”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确定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的区域管理机构,明确区域管理的作用对象,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工具,并确定合理的政府区域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