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

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

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第1篇

近年来随着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不断被讨论与研究。有学者将各种观点大致分为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五个派别。总的来看,不管是提倡以作品为主,还是以学习方法为主,其重心都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换言之,大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即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如徐中玉说“: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这门课不能成为一门单纯的思想观念课,而应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文化课。”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亦提出:“在全日制高校开设大学语文教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毋庸置疑的是其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性,而由此也可看出: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在人文科学方面达到的综合素养的水平与境界”,包括了人文精神与文化修养,是新时期高质量人才所应当具备的。

二、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主动性缺失的松散状态,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将人文教育落到实际中?对此,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魏怡在其论文《“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中曾言:“大学语文应当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三性定位,美育是其灵魂,对学生汉语言听说读写实用技能的提高是其最基本的任务,突出技能训练,努力增强大学生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是其目的。”工具性、人文性与美育性为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效结合的三要素:其中工具性包含了学生听、说、读、写等实用技能,为基本任务;美育是建立在熟练运用工具性这一特性的基础上的,为核心内容;而人文性则为其最终目的,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换言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应充分重视大学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进一步培养大学生阅读理解、形象思维、口头表达与写作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其对作品进行审美欣赏,从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1.工具性的培养所谓工具性

应当是在认识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语感,从而掌握认识世界、与世界交流的基本技能,比如阅读、写作等。笔者曾对29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0%的学生都认为当今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中学的延续,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分强调工具性的一面。不可否认,字词的把握是欣赏优美文学作品的基础,试问一个连字词含义都不理解的人怎么可能把握作品的深意?这是大学生必须清楚认识到的一点。而作为教师,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基于此的应用能力培养是教学重点之一。作为从教者,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到这一学习中去。比如语感的学习,早在1979年,吕叔湘先生便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中提到了语感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虽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的一点意见,但对于大学语文教学亦有指导作用:语感的进一步培养亦为大学语文的基本任务之一。“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在具有个性的大学生看来,经过了中学的各种培养,语感是早已形成,所以不愿再花费时间。因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端正态度,鼓励其阅读高质量文本,使其熟练掌握语言,形成一种能迅速认识事物、描述事物的自觉思维活动。除了语感的培养,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也是语文工具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在调查报告中,85%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熟练地掌握了写作,但设计应用文写作时,83%的同学都表示不清楚。面对这一情况,在上学期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应用文写作”这一板块,相对于纯文学赏析的课堂,学生们在此表现的求知欲更为强烈。经过讲授与训练,他们清楚了通知、请示等公文的写作,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了各自班级就业意向分析的调查报告。不能说这是在实用性与功利性指引下对于大学语文的改造,而应当说是在培养其语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引起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视。

2.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也是达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审美教育即美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丰富健康的思想感情,塑造完美的人格,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全面充分的发挥。它是人们达到精神解放和实现完美人格的先决条件。”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通过对美的理解丰富思想,提升品位,从而塑造完美人格。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途径有二:一是对于文本的赏析;一是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当下大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渴望日益下降。据复旦大学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大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冷漠显而易见,同样在问卷调查中,80%的学生对于课本选编的文本提出质疑,认为同中学课文的重复率高,且脱离现实。相对于课文,学生对于当下的流行文学更感兴趣。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熟知中外经典作品,还要掌握当下流行趋势,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如童话书《小王子》,在笔者课堂的自由发言中多次被提及。就发言情况而言,《小王子》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他们审视世界的眼光,他们从小王子与玫瑰花的相处中读懂了爱的奉献,从小王子漫游途中遇到的国王、爱慕虚荣者、酒鬼等人身上,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权力幻想狂、自我崇拜狂与梦想发财狂等形形的人。这是《小王子》带给他们的思考,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学生正确地引导,才是对于课堂的最好补充。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当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引用各个艺术门类,利用大众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美。如对于《黄金时代》这部影片的赏析,班内展开激烈的讨论。多数同学认为电影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萧红传奇的一生,而是通过萧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表现了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东北作家群迷茫而放肆的青春。再通过对萧红作品的赏析,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时代对于作家、作品的影响,由此引导他们去学习孟子的“知人论世”思想、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便有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对《伟大的盖茨比》的讨论,他们从作品中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与享乐主义,还悟得了电影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影片中将尼克叙述故事的地点放在了一个孤寂的老房子里,这预示和象征了盖茨比荒凉的结局。在讨论过后再引导大家去欣赏《婴宁》,不用过多解释,他们便能品出蒲松龄于婴宁身上寄予的对于完美女性的希望,以及从婴宁性格的转变中透露出的对于现实的妥协。这不得不说艺术是相通的,而对于各类艺术现象的赏析能有效地补充大学语文的课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下,拓宽视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师生间的互动。

三、结语

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语言性质的作用,决定了英语学科具有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因而,把创新教育融入英语教学,通过优化学校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习兴趣,训练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新世纪更加强烈要求教学对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弃旧汲新,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训练,要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驾驭教材

英语教材内容广泛,既有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内容,也有涉及社会、道德和感情等人文科学的范畴。在英语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应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原始思维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还要通过对教材的多角度审视,引导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求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及时迁移,使认识范围更广,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驾驭教材,鼓励学生质疑,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与善于思维的创新精神。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营造创新气氛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要讲究方法,提高提问质量和效果,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这些问题可让学生讨论、争辩等,让学生迸发出许许多多的“思维火花”,即课堂生成。教师的巧设疑问应做到:

(1)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

(2)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当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学生就会行动起来运用语言材料,重新组织新的语言内容,从而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转化课文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能力,教材中的对话和阅读文章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范例,能否引导学生把正确规范的课文语言在积累内存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可采用下列方式,重组语言,锻炼创新思维,创造课堂生成,发展创新能力。

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有效性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还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中数学新课改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断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摒弃了传统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采取新型的教育模式,老师在课堂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更新观念,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开发。

在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新课标要求教师不断实践,转变教学方式,将新课程所要求的理念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把教学和实践联系起来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新课标中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二、转变课堂教学结构

新课程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死板模式,师生之间应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物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老师也可以拿一些具体的实物模型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学习,如圆锥体、圆柱体等等。

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时,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2+b2=c2,然后,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得出诱导公式一。

三、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占用课堂的一半时间,把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当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再进行帮的解答;老师还应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强学习效果,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在新课程改革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重要的创新方法。作为老师,应该了解高中数学在新课改下的要求,转变课堂教学结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老师还应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自由讨论,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第4篇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创新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传承教育而言的。它要求在系统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思维训练以及方法培养和技能实践,其中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创新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存量,更注重知识的增量,注重知识的创新、传播及使用。也就是说,创新教育是指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创新突出教学过程的综合性

创新教育过程的综合性表现在教学知识的综合性和受教育者能力的综合性。教学知识的综合性主要是为培养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当今教育中的学科设置已经越来越趋于综合性,呈现出“宽”的特征,而不是过去那种过于分门别类,呈现出“窄”的特征。创新教育提倡宽口径地培养人才,提倡对受教育者知识传授的宽基础,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2.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教育创新非常注重教学中的参与性。教学中的参与性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积极地进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提倡研究式教学,让学生带着他们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进入到教师的教学程序之中,一同学习研究知识,在研究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学会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受教育者的好奇心与兴趣是天才的起点、创新的萌芽。创新教育就是要珍惜、培养并引导好他们的好奇心与兴趣,以备将来这些萌芽长成参天大树。

3.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

教育创新教学中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既可以在课堂内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也可以在课堂外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课堂内的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者能把课堂外实践中的问题带到课堂内,与受教育者共同探讨,并回到课堂外的实践中去检验或证明;课堂外的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者能把受教育者带到课堂外更为广阔的问题环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陈至立同志《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大学要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的摇篮。”这说明,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已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

1.对高素质培养人才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通才还是精英人才,都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如果大学生只是继承了书本知识和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而不具备创新精神,缺乏这种潜质,也就谈不上建设新型社会。创新精神的培养包括树立创新意识,诱发创新欲望,实现创新目标等各个环节。

2.倾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社会发展的活力是每个个体活力的体现,社会对个性的约束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因个性的窒息而丧失活力,进而导致社会的衰退甚至消亡。社会的活力与进步,离不开创造,而没有个性,就不会有真正的创造性。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创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尽快改革教学及管理体制,承认学生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和潜在优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独立、进取、自由合格的品质和积极主动、创新和学习精神,引导学生的个性在有利于自身又不妨碍他人发展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3.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结合的产物。科学和人文是彼此相通、相辅相成的。人的文化背景越宽厚,融会贯通能力越强,越容易走近科学前沿。诺贝尔奖获得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为了取得智慧,理工科学生必须要有人文科学的协助。总之,高等教育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新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人,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要。

三、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何谓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突破旧思维、旧框框的束缚,用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思考,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问题和难题。

1.要转变教育理念

对于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最大束缚,就是教育观念中的“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问题。走进学校,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被“教育”的很“听话”,对“标准答案”近乎盲从,这些学生的个性似乎彻底被征服了。为了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的学校提出了“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他们在办学体制上采用发展的体制,竞争的体制,进取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学校鼓励学生“拔尖”。甚至让某些功课上落后的学生在其他强项上也能“拔尖”,从而使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2.要改变课堂教育

过去,我国高等学校的课堂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进程中仅用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来完成,这种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很不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更无法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因此,只有从课堂教育为突破口,从内容、方法、方式以及教材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才能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要。例如,在课堂上,要注重诱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渴望求知,尝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在饱满的热情、浓郁的求知欲望和活跃的积极思维中主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学会思考,最终学会学习。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认为:“动手做是很重要的概念,美国教育相当强调做实验,许多学生走进实验室后,自然就知道各种器材的操作方式与应有的安全观念。相比之下,中国学生可以将实验目的、步骤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走入实验室后,常常不知所措。”可见,知识的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知识要真正促进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思考和实践。一个人懂得的知识很多,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知识就是一堆废物,无任何价值。

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郭庆松,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13)教研员,高级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作为一门贯穿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数学无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学数学”就成了我们必须要叩问的问题。一个当然的理由:数学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仅限于此吗?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经就现代社会对(高中)数学知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概算,结论是:数学家等“生产数学”的人占1%,工程师、数学教师等使用数学的人占29%,而不用数学的人占70%。事实上,即使是小学数学中诸如“圆锥体积”这样的知识我们究竟能有多少机会使用呢?显然,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及其基础性至少还不是学习数学的全部理由。那么,除此之外,数学的教学价值究竟何在?我们应该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些价值呢?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追问与实践探索,将会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保持足够的深度。

一、在理解中学会思考,培育理性精神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的话至少包含两层含义:数学是思维的产物;数学也是思维训练的有效载体。作为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们把握事物本质属性的有力工具,数学知识的形成经历了高度的抽象与概括、严密的推理与论证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便是思考。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将数学知识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象时,学习者必须经过丰富的思维活动才能达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习者也正是在经历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中学会思考。因此,让学生在理解中学会思考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追求。

这是江苏省2014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测试卷中的一道题:

下列选项( )最接近下图中铅笔的长度。

A.8cm B.9cm C.10cm D.11cm

学生作答此题的正确率并不理想,问题何在?究其缘由是学生对测量含义的理解不到位,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是否对“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所对准的刻度即是所测量对象的长度”这一具体测量的操作步骤强调得过分了,从而淡化了学生对测量本质含义的理解?长度的测量,其实质是看被测对象所包含长度单位的数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1厘米后,不妨设计以下几个环节教学测量:首先,侧重通过“用1厘米去量”的测量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一个物体(或线段)长几厘米,就是看它包含多少个1厘米”;待学生感到这样的测量方式的确不便后,再引入(甚至让学生尝试发明)由若干个长度单位组成的工具――尺;最后,仍旧基于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自主探索用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上述关于测量的教学告诉我们,即便是貌似简单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的教学,也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当我们将学习的目标定位于理解时,获得知识的过程便不再是简单的模仿或机械的记忆,弄清知识的前因后果、掌握操作的原理依据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积极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会赋予所学知识以丰富的意义,还将逐渐学会有根有据地思考问题。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学生理性精神逐渐形成的过程。

二、在探究中获得发现,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创新意识”表述的起始语句,呼应了其在“前言”开始部分的表述:“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数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独特价值究竟表现在何处?我们又该怎样发掘出数学这方面的价值,并最终将之体现于课堂教学中呢?在对教学内容做适当加工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数学教与学的活动,让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经历探索、获得发现的历程,不失为一条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这也是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谓的“再创造”。

以苏教版六下《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认识圆锥后,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1)让学生基于已有的几何学习经验,自主提出有关圆锥的研究问题,进而筛选出“圆锥的体积如何计算”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问题。

(2)观察与圆锥体积相关的因素,并猜想可能的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

(3)设想并讨论研究圆锥体积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方法。

(4)利用圆锥、圆柱模型以及沙子(或水)等材料开展实验。

(5)对比实验的数据,做出归纳。

(6)回顾整个研究历程,并总结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事实上,上述实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数学推理过程,但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加工以及教学过程的精心组织,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有效的探究、发现之旅。从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到设想研究问题的方法、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最终利用实验数据归纳、概括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几乎构成了一个微型的科学研究过程,在实现数学知识“再创造”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又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在某种程度上既有科学的一面,也有日常的一面,甚或有儿童的一面。因此,将数学内容加工成可体验“再创造”的材料,大致可循三条路径:其一,沿着数学知识的历史形成过程,将古人的发现历程浓缩于课堂之中;其二,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为完善知识结构的节点展开探究;其三,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借助直观材料或生活经验在朴素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合理加工,是实现数学教学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学从科学转变为学科的具体体现。

三、在活动中体悟思想,感受数学的魅力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数学思想在数学内容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是上下位关系。对数学思想的领悟不仅意味着思维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一旦领悟,即便学生已经遗忘了具体的数学知识,在领悟思想过程中所经历过的心灵激荡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仍将使他们受用终身,这不仅是数学思想的价值所在,也是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

数学思想一般具有内隐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的内容,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逐步体悟。以抽象为例,作为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小学阶段众多数学概念的建构都离不开抽象,小学生也是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逐步体悟抽象的思想。例如:在一年级首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直观材料,让他们经历看图形、找图形、摸图形、说图形、做图形、画图形等丰富的活动,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首先获得图形的丰富表象,再逐步去除颜色、质地等非本质特征,抽象出其本质的形状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对图形变式的感知与辨析,在大小不同、摆放位置不一、比例不一的各式图形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属性。在这样的过程中,抽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它又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再如:转化思想是数学中应用极为广泛的思想,因其具有思想的内隐性特点,同时会具体表现为相应的转化方法与策略,我们可以在小学高年级时,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并体会这一思想的价值。例如:在学习每一个具体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推理等活动深入体验转化的具体步骤,感受有形的转化方法;在相关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都学完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如下图),由此让学生体悟转化思想的价值与魅力。

四、在对话中赢得激励,保持对数学的好奇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