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79-01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各科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学习模式,同样,合作学习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形式为分小组教学。通过分小组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也有助于学生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下面本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一、合作学习理念的具体体现和意义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顾名思义,合作学习理念就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理念,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学习小组的建立并不是盲目的,与学生的性别、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有着直接关系。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保证每个学习小组既包括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同时要明确每位同学在学习小组中的责任,设立组长并实行轮换制度,避免一位同学身兼多职的现象发生。在组建好学习小组之后,教师一定要结合学习小组的组建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课上所讲内容,教学内容上的难点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讨论和协作来解决,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合作学习理念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1)物理属于自然科学,通常物理的学习内容是枯燥无味的并且有些物理概念是抽象的,学生在接受和理解过程中有时会很吃力,这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学习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习和情感上的交流,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心理,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和心理辅导,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1、存在的不足

(1)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对合作学习理念的理解不够全面,在教学过程中先进行分小组讨论,然后让同学进行发言,这种纯粹的小组讨论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还有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甚至会出现学生利用讨论时间闲聊的现象发生,这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而且影响了整个物理学习氛围。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小组讨论过程的监管,部分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学生的讨论过程没有很好地监督管理。这样,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得不到了解,学生疑惑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影响了物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因为脱离了老师的监管,而不认真对待小组间的讨论只是疲于应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3)在实际物理合作学习教学中,往往总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某些同学一直充当合作学习中的旁听者,缺乏发言的机会。造成合作学习成为了少数学生的学习,导致了学生整体积极性的降低,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改进策略研究

(1)优化分组,促进学生全面参与。教师在进行分组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因素,尽量做到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这样,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监管力度,为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监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讲解。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监管,防止某些学生趁着小组讨论的机会聊天。

(3)科学安排合作学习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适当的契机,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教学才会对物理教学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将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实例联系起来,在进行适当的讲解之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对复杂的物理概念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教师只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才能够实现在保证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直接影响着初中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理念的认识,提高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对小组讨论过程的监管;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的顺利实施,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曙光.浅谈初中物理合作学习[J].新课程(教研),2011(01).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培养具有丰富知识经验、良好学习习惯、优秀学习品质的学生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围绕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新型教育理念的建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具有丰富知识经验、良好学习习惯、优秀学习品质的学生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作为实施学校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把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技能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物理教师要将教学新理念落到实处,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注重新型教育理念的建立

理念是人们从事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人们追求目标的内在动力。初中物理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教学中就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建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特别是要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呆板的应试教育制度.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健康发展的全新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提倡独立思考,密切注意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意识,善于把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鼓励学生和培养学生爱动手、敢动手、敢动脑。教师要做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程改革的实践者、研究者、推动者。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每个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样也有着探求和掌握物理学科知识的迫切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依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向学生演示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充满趣味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指导学生对新旧知识加以联系,通过对相关内容内在联系的分析、整理、归纳。让学生形成条理清晰、内容全面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还要体现出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创设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讨论中科学地分析身边的物理现象.从而明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消除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畏难情绪,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物理学科作为初中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实验探究为主要手段进行现象探究的学科。广大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听觉、视觉、感觉等途径.能获得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索气氛。如在讲解“电流”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不易感知的电流得到深刻的认识,我采用了小喇叭、灯泡、铅笔芯等实验器材,通过和电池的连接。让学生听喇叭的嚓嚓声。看灯泡发出的光亮,感知铅笔芯的热度,使学生对电流有了丰富、感性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又如在进行“压强”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让学生用手掌对着铅笔一端,另一端垂直于桌面,进行体验。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手掌越用力,铅笔对手掌的反作用力就越大,手掌就会越发感到疼痛。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学生对压强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

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第3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前很多一线教师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对另个两个目标却容易忽略。针对这一现状,作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五步教学法,五步分别是情境激趣-问题驱动-活动探究-交流表达-练习评价。五个步骤环环相扣,时间分配合理。五步教学法既渗透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又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在实践中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一种值得推广教学方法。

关健词

课程标准;概念和规律;五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32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新课标一般要求应用科学探究法。但有的教师怕麻烦,简化探究过程或根本上就不探究,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然后就训练学生解题。这样做实际上是没有完成物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成长、社会的发展是有害的。现在考试也越来越注重过程与能力的考查。没有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没有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考试中也考不出好成绩。笔者在开始新课程改革时,也有这种错误认识,多年的习惯很难改过来。笔者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所以经过总结反思,逐惭形成自己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在教学设计和备课时,严格按照五步教学法的五步设计教学和准备素材,在课堂教学中亦严格执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课堂中采用该模式组织教学,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在全镇和市的统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下面,作者就以《光的反射》和《摩擦力》为课例,对该模式的教学环节展开说明。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情境激趣。由于现在90后的学生社会实践少,见识少,很多物理现象根本没见过或稍微听说过,感性认识太少。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再过度到理性认识,才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因此,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一看就明,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是一节课成功的关健。物理现象选取的原则应尽量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入手。这样学生更有兴趣,例如,学生上学每天都要骑单车。象《运动的描述》、《速度》、《摩擦力》和《惯性》都可以从骑单车入手。学生感受比较少的物理现象,可以通过大量的清晰的图片,或是高清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短时间内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效果也很好。如我在讲授《摩擦力》这一节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观看视频《身边的摩擦现象》,学生观看很认真,这么多发生在身边的摩擦现象和人们对摩擦的应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达到了情境激趣的目的,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的。

五步教学法的第二步是问题驱动。科学探究能力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要求学生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书面或口述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是活动探究的前提。因此,结合教学目的,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或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情境引出的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设问时,可以通过老师黑板板书、投影显示或是学生自己记录都可以。这些问题就是下一步活动探究的主线。在《光的反射》一课中,我情境激趣和问题驱动就很自然,我选的例子是:有时调皮的学生会一拿一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师生的身上,让反射光点在教室四处移动,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就很快调动起了,这时,直接提问:这是光的什么现象?同学们很快会说出,这是光的反射现象。同时,教师恰到好处地在黑板上画出光的反射图,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且,实时提出问题,你们是怎么做到让反射光在教室乱窜的?学生很快会说出通过转动反射面。想把光射到哪,都可以通过反射面来实现。这说明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什么规律呢?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在《摩擦力》教学中,学生观看完《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后,因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我让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并记录下来。通过分组合作,每一组解决一个问题,然后让他们表达交流。实现了协作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步教学法的第三步是活动探究。这里,我把科学探究要素中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统称为活动探究。这是因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科学探究可涉及所有要素,也可只涉及部分要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时间灵活取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站在一个高度来处理各个教学环节。例如在《光的反射》一课中,学生只需要简单的猜想,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器材,设计实验,找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反射面之间的关系。在《摩擦力》这一节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经历探究的所有要素。基础差的学生当然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一步一步的探究,有时还要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以其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五步教学法的第四步是交流表达。科学探究最后的两个要素是: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学一般用交流与表达代替了上面的两个过程。交流与表达非常重要,因为它既是强化知识的过程也是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绝不能越殂代庖,只有学生自己加工的语言学生才能理解和牢记。学生之间互相表达,多次重复也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表达和交流,实现第三维教学目标。

五步教学法的第五步是练习和评价。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物理知识、概念和规律,要用来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现学现用比学了以后隔一段时间再用的效果好得多。现学现用,可以强化知识,更全面理解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完后要有小测。以实现评价功能。没有评价,教师就不知道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没有约束力。这对于平行班的教学尤其重要,评价的结果也是对学生针对性教育的重要依据。

时间安排原则,以一堂40分钟的课为例:复习(3分钟)—情境激趣(2分钟)—问题驱动、活动探究、交流表达(共25分钟)-练习和评价(10分钟),这样的时间安排是最合理的。通过精心设计和精心准备素材,控制教学时间和节奏并不难。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情景;自主学习;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118-01

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新要求,教师的教法将发生怎样的转变?又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呢?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例如,有些学生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对物理与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喜欢带着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感兴趣,喜欢进行一些逻辑的、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提倡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教学教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创造成功的种种机会。

二、创设丰富、有效的物理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一)设置悬念,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在复习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或者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直接提出新问题,把问题一下子抛到学生面前,引起学生内在的认识冲突,产生学习的需要。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前提,使其充分感受到身边确实存在物理,引起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冲动。尽量创设一个良好的物理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有关的信息加以提取、分析,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浮力”一节的教学就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先导:“为什么木块总是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在水中总是下沉?”“取木块与铁块,为什么还是铁块下沉?”“钢铁做的轮船,为何却能浮在水面上?”对以上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到迷惑不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便起到了激活全体学生思维,产生疑惑,急于求知的效果。

(二)重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学习

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和谐参与的多向信息交流过程,切忌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采用灌输的方法将静态的物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话,学生只能采用机械识记的方法去应付,不仅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会压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概念、规律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学习的情境,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教师要着重展示概念的形成和规律导出的过程,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知道规律的不同表达方式等。让学生不单是记住某些知识点,而是要感悟知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从而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深刻把握,才能做到学得透彻。例如,初中物理中,“功”一节的教学,教师应注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的干扰,因为在学生的经验中,早已有“只要用力就做功”的概念。因此,教学中应把生活中的“工”与物理中的“功”做比较,引发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冲突,消除错误概念的干扰,引导学生把“功”纳入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建立科学的概念。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非常重要。对于一些比较难记的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应介绍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提高记忆的目标性、计划性、调节性等。对于一些前后讲授的教学内容,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加工整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初中阶段对“功率”概念的学习,可以同前面所学的“速度”概念加以类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在一章的教学内容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许多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主线进行知识的梳理,组成知识网络。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教师总是将一章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精心准备以某一线索为主,组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呈现给学生。这种方法对学生而言,得到的是“鱼”,缺少了知识结构如何形成这一思维过程的体验,即“渔”,学生要将其纳入自己己有的知识结构中,还需要进行转化和整理。在教学中,教师可对知识整理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提示,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是小组协作完成,使他们逐步养成知识整理和归纳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注重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评价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引入;构建;应用

概念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直观的引入来引导学生认识概念,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构建起概念,在应用中不断理解概念,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概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结合初中物理教学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直观引入,让学生认识概念

在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容易站在“我”的角度来认识学生,看待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其实不然,学生的认识受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同时,受认识规律的影响,学生认知以直观为主。因此,在教学具有抽象性的概念过程中,教师就需借助情境,让学生从直观过渡到抽象,认识概念,奠定学习概念的基础。如,在“大气压强”的学习中,教师将一个塑胶挂扣直接按在黑板上来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学生的探究兴趣浓了,学习起来也就更加自主了。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导入的方法较多,如,通过实验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等,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来进行。

二、经历过程,让学生构建概念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在机械的背诵和教师反复的讲解中进行的,而是建立在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基础上的。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转而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构建起概念。以密度教学为例,教师先让学生通过一杯水和牛奶、一杯水和一杯酒精鉴别而引出对铜块、铁块和铝块的鉴别,让学生明白用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特性都具有一定的缺点,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来鉴别物质,那就能更简便。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来分析物质(同种物质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验,讨论交流而得到相应的结论,最后教师再总结出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就不显得空泛了。

三、区别练习,让学生应用概念

学生理解概念后,需要通过应用概念来巩固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先用直接应用概念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决,接着针对概念中涉及的公式变化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最后再将当次课堂学习的概念和其他概念融合起来。这样,循序简单地让学生从易到难逐步过渡,最终掌握并应用概念。

总之,物理概念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认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还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逐步引导方可有效。

参考文献:

[1]任雪兰.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J].中国校园导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