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管理的理论

社会管理的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管理的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管理的理论

社会管理的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伦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047-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导致了不平衡、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而紧迫的实践课题。而发挥伦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发挥伦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实践的必然选择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发展,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但经过三十余年连续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社会矛盾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变得复杂。这需要我们转变社会发展理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专项社会发展转向社会整体的或综合性的科学发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在这样一个社会发展转变的关键时刻,发挥道德、法制、文化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探究并构建社会伦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便具有了十分关键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说,社会管理的主题和根本目的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而和谐的社会伦理关系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伦理在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伦理是社会管理中的重要约束力量,它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软约束。和谐的社会秩序,必须依靠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的种类很多,如法律、章程、守则、命令、公约、民俗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规范、行政组织规范和伦理规范。法律规范和行政组织规范都是以某种强制力为后盾的,都体现为制度。与它们相比,伦理依靠的是非强制性的力量,如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因而,在社会管理中有着自己的特殊作用。

社会管理,归根到底是人及其各种关系的自我规范和调理(管理),因为人的理想信念、责任感、荣辱观、价值观都会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管理不能只靠法律和行政组织规范的硬约束,还要有伦理道德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往往更普遍、更持久、更具亲和力,因而更贴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政治宗旨;不仅要有制度的外在约束,更需要人的内在自觉。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及行政组织规范相互依托、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合力攀援,才能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从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现实来看,一些伦理的理念、伦理的方式已经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作用,需要我们加以总结、提炼、推广和强化。比如,石家庄建南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主动承担着夜间巡逻、上门服务等社会职能;石家庄藁城市上岗村“公德录”,村民做了好事都刻在“公德墙”上,从而使上岗村不仅村风良好,村办企业效益也好,村民生活富裕。这些都是社会“善治”的典型。

二、伦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伦理具有教育的功能、调节的功能、沟通的功能、导向的功能和激励的功能。发挥好伦理的这些功能,有助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从而实现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

从社会管理的领域来看,社会管理主要划分为职业生活领域、公共生活领域和家庭生活领域。在职业生活领域,发挥伦理的管理作用,能够促进决策更加以人为本、更科学、更民主,能使决策者在多重利益关系及其矛盾中正确理解和把握自身的伦理责任,能使决策的实施者忠实地贯彻执行。在公共生活领域,伦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确立正确的公共生活准则,改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在家庭生活领域,伦理可以协调家庭成员关系及其社会关系,促进和谐家庭建设,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伦理在社会管理中作用的实现途径,要构建社会伦理管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第一,在管理层面,即执政党、国家机构和全体公职人员层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社会精神力量,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确定职业伦理准则,促进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过程中,既以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又恪守社会对每个人的道德准则要求;推进伦理的制度化建设;设立伦理委员会,以伦理的方式调解和处理社会管理中的矛盾与纠纷。第二,在社会层面,发挥好基层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即依靠城市社区、农村村委会组织的志愿服务组织,发挥社会管理作用。第三,在个人层面,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提升个体道德素质;发挥好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的作用,如林秀贞义务抚养孤寡老人,高淑珍建立爱心小院,主动承担起对残疾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三、在社会管理中伦理要与制度相互支持、相互作用

现代社会管理中,只有伦理和制度不断完善,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协调好人民内部各种关系,促进社会团结友爱和相互尊重的公共性社会伦理的达成。对伦理与制度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理解,应该从伦理和制度的不同视域来把握和诠释。

第一,从伦理视角来看,任何制度都是以一般伦理规范预设为其前提的,伦理之于制度的先在性和基础性不言而喻。制度的制订与实施,脱离不了相应时代的道德背景和道德动机,任何制度的内涵表达,都是受一定道德支配的,因为规范系统的建构总是以价值的确认为前提,应当之事必须是善的才具有价值意义和实践根据。伦理是衡量与评价制度是否具备正义性要求,评价社会结构和制度运行的价值尺度。伦理之于制度的作用,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减少社会风险和动荡至关重要,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任何法律制度欲发挥规范效力,必须具备伦理上的正当性,即必须符合正义性的要求。因此,制度是以一定的伦理道德为基础的。

第二,制度本身应蕴涵着伦理精神,为伦理在社会中进一步发挥其效力提供保障和制度性支持。只有从制度视角来关照伦理,才能切实保障“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的落实,才能使社会管理促进人民群众利益,发挥好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在社会道德建设中,近年来发生的诸多道德公共事件说明了伦理的发展、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持续和建设,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驾护航,从制度层面来真正保障诚信、责任感、信任、助人为乐等美德的发扬和传承,为伦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重要内在约束性作用提供制度力量支持。

第三,伦理与制度在社会管理中的相互支持、相互作用,表现在二者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在内容上相互吸收。同时,可借鉴国外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比如,志愿者制度、义工制度等,形成一种制度约束。这样既为政府节省了大量财政开支,又培养了人们的爱心和公益心,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双赢。

四、社会管理创新中伦理与制度的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

伦理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社会管理中对任何一方的忽视与偏废,都将无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将伦理和制度的功能加以整合,形成有效运行机制和路径,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

我们知道,当代社会管理主要是通过社会规章制度运行并保障实施的,而制度实质上就是社会管理活动中的技术性层面,它是管理活动得以开展的物质载体。而从制度的发轫和设计以及实施的有效性问题上,伦理是重要的精神基础。从现代社会管理理念来看,制度就是规范与管理人的行为及人与人关系的规则系统,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规则实施机制所组成,其中伦理观念和规范就包含在非正式规则之中,甚至是其核心构成。伦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只有和制度功能结合,才能促进社会秩序走向良性循环。

具体来讲,从社会管理创新的格局和任务来分,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伦理和制度的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的探索:(1)社会管理主体创新方面,在由一元化主体向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协同管理方向努力中,探索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2)社会管理方式创新方面,从单向度的管治行为,转向政府提供以公共服务为主,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商决策、合作管理、透明化管理、法治化管理,探索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3)社会管理手段创新方面,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综合运用行政手段、伦理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互动等多种手段,探索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4)社会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方面,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管理理念和公共协商的伦理精神,明确各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兼顾各方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在制度建设中始终贯彻公正的伦理观念,探索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5)社会管理秩序创新方面,从纯强制性秩序转为强制性秩序与伦理的自治自律性秩序并重,让制度充分发挥其保障职能,形成自律、自强和自尊的公共性精神,探索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6)社会政策制定的创新方面,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探索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积极调动和发挥伦理力量,通过公民伦理教育,使公民树立公共道德精神以及公共意识和政治参与精神,通过制度和伦理的相互支持,探索公民责任意识,监督共管,探索社会管理新途径以及伦理与制度功能整合机制与路径。

总之,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庞大复杂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伦理和制度的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现代社会管理日益趋向政府管理、社会多方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充分调动公民自治、自律的积极性,促使各种社会力量协同、协调,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合力。

Trial on Ethical Path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Jing Feng

社会管理的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无缝隙政府理论 社会管理创新 郑州 网格化管理

无缝隙政府理论的内涵及其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合点

(一)无缝隙政府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一个网络化、信息化、即时性的时代也随之而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随着顾客认知、态度、期望的转变和选择机会的增加,顾客社会逐渐兴起,社会进入服务时代。时代的需求正是无缝隙政府理论产生的重要背景。美国学者拉塞尔·M·林登提出了“无缝隙政府”模式以实现对传统公共部门的重建。所谓“无缝隙政府”(amless Government)指的是政府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和功能分割的局面,整合所有部门、人员及其他资源,以单一的界面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林登认为:“‘无缝隙组织’是指可以用流动的、灵活的、完整的、透明的、连贯的等词语来形容的组织形态。无缝隙组织是行动快速并能够提供品种繁多的、用户化和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并以一种整体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方式提供服务,无缝隙组织的形式和界限是流动和变化的,具有渗透性,又是无形的;无缝隙组织的顾客与服务提供者直接接触,二者之间是一种直接的、人性化的关系,不存在繁文缛节、踢皮球”。它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面的服务为目标,它是对现行的行政运行程序的改造和提升。无缝隙政府以人民群众为导向,以群众的满意度为导向,以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为导向,并且使政府、公职人员的各项服务、活动都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使群众能随时随地得到、方便、快速、简捷的、满意的无缝隙的服务。时时刻刻为群众提供贴近群众的各项服务,提升政府组织的透明度,信任度,使群众的需求能够得到“立刻办”,当日反馈,及时解决,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标。无缝隙政府创造的无缝隙服务的理念为今天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一个优势视角。

(二) 无缝隙政府理论的三个导向

1.以顾客为导向。以“顾客导向”为理念的无缝隙政府理念,使目前政府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倒金字塔结构,对政府来说,以群众为导向的政府管理,使政府的管理模式直接接触到最基层的群众,政府的各项措施、方针政策以及惠民措施都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不满意、群众得实惠不得实惠为衡量标准。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提升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以党的优良作风赢得民心,凝聚力量,自然就能把群众的需要看到眼里、记到心中,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服务。

2.以竞争为导向。在网络化、多元化时代,在激烈竞争的信息化社会,无缝隙政府理论主张改变政府权力无限膨胀的不良局面,为我独尊,排斥其他竞争对手,以竞争为导向,以为群众服务为宗旨,把部分公共产品与服务推向广阔的市场。要放开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凡社会能办好的,尽可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有效解决一些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使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政府可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鼓励NGO组织提供优良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严格程序,竞争择优,并对购买服务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对承接主体实行优胜劣汰,这样可以形成政府公共服务部门与社会公共服务组织,乃至NGO组织与NGO组织形成激烈并具有良性意义的竞争,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局面,这样可以使各种社会组织能提供质优而价格合理的产品和服务。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局面下,政府才能不断进行社会管理创新,不但要考虑到当今社会的需求,而且也能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不断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而储备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在竞争的导向下,群众的各种需求满足了,政府的信任度、政府的效率才能不断提升。

3.以结果为导向。无缝隙政府理论要求各级政府根据自己的任务目标,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树立大局理念,以满足群众最大利益为理念,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每一阶段的成绩都要以最优的结果为导向,形成阶段性和最终结果为导向的管理体制,质量优良而高效、状态最优的无缝隙政府理论克服了过去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相互扯皮、置整体利益于不顾的尴尬局面,真正实现以结果为导向的自我管理、绩效管理与质量管理。真正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结果的最优化。

(三)无缝隙政府理论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合点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府的责任所在,此时,提出创新社会管理,目的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同时也表明我们政府更为关注民生,力争通过社会管理的创新来减缩社会发展代价,减少社会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幸福感,这种变革建构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管理体系,完善公平公正的社会政策,达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政府和NGO组织之间和谐友好的合作关系,使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由单一变为多元,能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满意的公共服务和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从无缝隙政府的理念来看,以顾客为导向,不断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以竞争为导向,把公共服务的提供市场化;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个高效、活力、充满竞争力的社会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这正是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合之处。

无缝隙政府理论奠定了当前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合作的基础。无缝隙组织的优点是能为最广大的顾客提供快速、高效且优质的服务,而当前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多元化思维、多元化需求,政府要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在充满竞争力的社会,多方力量都能发挥有效作用,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群体都能调动起来,形成多方合力的良好局面,形成政府与机构、顾客之间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今天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育并形成社会组织的参与机制,让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形成并能参与到当今社会管理的活动中来,同时,发挥企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不断拓展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范围,提高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形成多种社会组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实现社会管理的多元化参与。因此,无缝隙组织所呼唤的多元社会治理模式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基于无缝隙政府理念的郑州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2012年郑州市开始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无缝隙政府理论为郑州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从无缝隙政府视角看,郑州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表现为:

(一) 以信息共享促进部门无缝隙衔接

现在的政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遇到问题时相互扯皮,怕担责任,社会上也出现过“多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的现象”,相互之间不是“齐抓共管”,而是相互之间条块分割、互不融合。要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人力、物力及其他有效资源,形成“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局面,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使政府转变职能,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无缝隙政府理论正是打破这种低效、僵化、被动的传统官僚制,而倡导高效、灵活、主动的组织架构。在信息化、新媒体时代,可以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即时的、无缝隙的服务,以组团式、一体化来打造无缝隙的组织结构,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新的亮点。郑州根据时展的需要正在打造信息化社区。一是大力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联合管委会信息中心,做好政务外网进村(社区)工作,确保网速稳定、网格畅通,实现社会公共管理平台真正进社区,解决好平台系统不稳定,网速慢、录入难等问题,建立起高效运作、资源共享的网格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问题处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二是推动网格化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一方面是结合实际建立问题受理中心电子监控大屏幕,实时监控全区网格化工作情况,动态掌握各级平台“人、情、地、物、事、组织”情况;动态监控各网格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是在现有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信息,制定信息采集标准,做好常住人口、流动人员、楼院信息、辖区单位信息的录入,注重每个人住房、就业、计生、教育等个性化特点的采集,实现“人进户、户进楼、楼上图”,真正做到管理数字化,服务人性化。通过创新信息平台,构建信息共享机制,郑州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处理问题的效率,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能。

(二)优化业务流程促进无缝隙审批

由科层制带来的问题,是目前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浮夸习气、墨守陈规、繁文缛节、文牍主义以及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诸多弊端使得群众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有所下降,无缝隙政府理论正是对这种弊端进行反思并努力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它以人民群众为服务目标,并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导向,寻求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视角和适应小政府、大社会所提倡的组织原则,对政府的组织进行革新,形成新的架构,重新定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对组织的理念、考核方式、组织的功能等进行重新再造,是实质性的和根本性的,其中关键是对业务流程再造。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多年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社区治安问题、管理问题,商业、服务业及农民工等人口的流动问题日益凸显,迫切要求创新社会管理,郑州以"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智慧型城市”为依托,通过机构下沉、人员下沉,在金水区经八路办事处和惠济区老鸭陈办事处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并成立办事处一站式服务中心。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了管理的层次,降低了管理的成本,促进了资源的整合,提高了办事的效率,也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同时,郑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转变领导方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逐步构建“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的城区基础社会管理创新新机制,努力形成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协同共事、和谐共处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格局。网格化管理创新了社会管理,推动了政府角色的转变,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促使政府、企业、社会乃至个人发挥更大的合力,当然也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以顾客为导向需要政府组织变革的目的。

(三)以扁平化改革促进社会服务无缝隙对接

无缝隙政府组织以结果为导向,通过重塑服务的过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追求积极的目标,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这就要求克服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分工僵化、各自为政、本位主义、无效率的弊端,消除职能壁垒,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目前,郑州正在推进扁平化改革,政府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这一改革将基层社会管理和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的职能转移到街道办事处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并通过购买社工服务获得。万名志愿者进网格活动,广泛的动员不同的社会群体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不仅能重塑政府部门的内部职能,同时也整合了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基层有了一个扁平化的组织和可操作的平台。这也是无缝隙政府理论产生以来,对政府提升服务效率至关重要的原因。

无缝隙政府视角下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无缝隙政府的理念为推动社会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但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即如何以顾客为导向、以竞争为导向和以结果为导向,以无缝隙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无缝隙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也引导着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努力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政府部门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各项服务,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高低,更不能物化为商品的价值。其最高价值应该是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能否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如果政府提供的产品群众不需求,那也就没有任何价值,甚至于劳民伤财还落下群众不满意。特别是信息化社会,民众对政府的服务有更高的渴求,并抱有审视的态度。政府此时更应该坚持群众路线,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寻找群众需要的契合点,提供体贴入微、身暖人心的服务,这就蕴含着更大的价值。在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政府的公共服务也应与时俱进,富有时代色彩。因此,就应该大开社会管理创新之门,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社会需求,就省会城市郑州而言,社会管理创新一方面需要从制定一系列的社会政策入手,例如更符合基层群众的住房保障政策,大学生、下岗人员的就业扶持政策,创业帮扶以及外来公务人员子女的上学政策等,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保障、居住、就业、就学、医疗等方面权力的均等化,逐步合理有序的建立起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分配平等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要按照政府治理结构转型和“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精神,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二三级网格的领导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形成“纵横交织、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网络化工作格局,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组团式服务并向基层社区下沉,探索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多元供给模式,并大力提升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价值,以更大的价值满足群众的需求。

(二)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促进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应该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促进市场充分竞争,改变对公共服务的垄断的做法,充分利用社会的、民间的力量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事实证明,通过社会组织的介入,由于其职业性、专业性的特点,更能把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并且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专业性的社会组织也越来越多,可以促使他们通过相互竞争,提升服务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利用市场竞争的手段来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缩减群众办事的成本,抑制政府的盲目扩展和人员的无限制膨胀。以竞争为导向,引进公共服务市场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效能,已经成为高绩效、无缝隙政府的共同特征,也是当今政府的追求。一方面来说,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进竞争主体,“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来说,要通过与社会参与的结合、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等,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和民间组织,逐步把一些社会福利领域或社会层面以及一些社区教育、社区养老、技能培训等服务交给更加专业的社区和民间组织来承担,这样既调动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又提升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人人参与社会服务的良好社会风尚,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三)以结果为导向,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传统的政府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无法充分发挥各个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作用,其工作是以各自的职能为导向,而不是以干成事、做好事为导向即坚持结果导向,而以无缝隙政府理论进行政府再造的基本原则是“着眼于结果和责任弹性”,创建一个围绕结果而不是职能进行组织,即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绩效管理、自我管理团队提高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效能与效益,通过实施政府绩效评估和结果法案,向“高绩效模式”转变。社会管理创新也要围着结果导向这一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管理引领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绩效这一有效手段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引领作用。目前,郑州的网格化管理工作,针对各级网格管理人员,也已实行绩效考核评估制度。结合专业数据评定、群众评定和社会的评定,形成综合的网格化管理评价体系。干部的评价和群众的评价相结合,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提高综合评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各级领导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长效办、督查室督查发现的问题;各种网络反映并经查实的问题;新闻媒体曝光并经查实的问题;群众投诉反映并经查实的问题;干部群众对工作的评价情况;重点工作受到区以上通报表彰,工作经验被广泛推广等情况等等指标进行量化,并把网格管理工作的结案率、市民案件的处理率等结合起来,对整个网格管理体系中所涉及的各方,进行科学的考核,形成了包括绩效计划与指标体系、绩效管理过程控制、绩效考核与评价以及政府绩效结果应用等一系列过程绩效管理体系。

结论

当前是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利益日益多元的社会转型时期,创新社会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在走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中,政府的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建设服务性政府的理念,要求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的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面更加广泛、质量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这也是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所在。社会管理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规,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探索的是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社会专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以人为本,多方相互协调的多元的社会管理模式。就郑州以网格化管理工作为抓手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举措而言,无缝隙政府理论以顾客为导向、以竞争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的理念,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面临下滑风险、政府的民生投入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政府的每一项花费都应花到刀刃上,公共产品的提供和服务的提供都应该更加以人为本,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真正实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无缝隙政府理论对社会管理而言拓宽了创新思路,也开辟了一条为群众无缝隙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社会管理的理论范文第3篇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着作、论文颇为可观。 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 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 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 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 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 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 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 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 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 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 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 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 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 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 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 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 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 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 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 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 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 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 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 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 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 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 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 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 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 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 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 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 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 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 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 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 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 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 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 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 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 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 “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 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社会管理的理论范文第4篇

社会流动 学生教育管理 学生群体

一、社会流动理论概述

1927年,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P.A.Sorokin)在其著作《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中率先提出“社会流动”这一概念,该书被学界认为是第一部用现代观点系统论述社会流动的著作,为人们进一步研究社会流动奠定了理论基础。索罗金指出“社会流动意味着个人或社会的事物及价值,即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或改变的一切事物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的社会位置的移动”,并将社会流动划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两种[1]。由于“社会流动”是根据“Social Mobility”翻译过来的,而社会流动本质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结构体系中社会地位身份的变动过程,所以有学者认为用“社会位移”[2]、“社层流动”[3]等可能更为恰当,我们遵循通说仍然采用社会流动。另外,在人口学和经济学中也有关于社会流动的论述,其更加强调这种动态的空间属性,即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但是由于人是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的行为主体,就决定了其行为活动必然要体现出社会属性,因此反映在学生、农民、教师等主体上的社会流动也当然与社会地位、层级等相关,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位置变化。

正是社会流动的动态变化,进而形成了社会分层的相对静态固化,“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4],通常可以从人们的权力、财富和声望的多寡或高低来进行衡量。所以,社会流动体现着个体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权力、财富、声望等方面的情况。

诚如索罗金指出,导致社会流动的因素有人口特质、环境变化以及天生能力等方面,但是一般情况下,封闭社会的流动性要远远小于开放社会的流动性。在当前社会格局下,科技的突飞猛进、信息大爆炸等因素的介入,使得这种流动性更加复杂且频繁。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社会流动的规模、速度都明显增大,尤其是处于社会流动潮流中的学生群体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社会流动的大格局下改进学生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二、学生群体社会流动现状

就在人们还在热议中央司法机关出台网络信息犯罪方面的司法解释是否合理的时候,甘肃的一名初中生成为该司法解释出台后适用“第一人”,时间上的耦合以及当事人在校生的身份,注定了这个事件将成为分析当前学生管理的一个范本。

2013年9月12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KTV从业人员高某非正常死亡。在公安机关尚未查明高某死因的情况下,该县从北京转回甘肃上学的16岁初三学生杨某对该男子死因表示质疑,在其微博消息称,“9・12案发后警方不作为,且多次与群众发生争执甚至殴打死者家属”。当晚,其再发微博,称“警方强行拘留死者家属,与群众发生冲突”。9月15日晚,杨某又在其微博信息称,“钻石国际KTV(案发地)的法人代表是张家川县法院的副院长苏建”。后来该县公安局通过对高某尸体强制尸检确定高某系高坠致死,排除他杀。同时,调查发现该发案KTV的法人代表是县法院一名副科级干警的妻子。而杨某的这些虚假信息,导致高某系他杀的言论在社会上大量传播,最后引发数百名群众聚集案发现场,致使交通堵塞,现场失控,社会秩序严重混乱,严重干扰公安机关依法办案,以及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在死者家属带领下打横幅到县行政中心闹访。9月17日,该县公安局对杨某涉嫌寻衅滋事案立案侦查,并将杨某依法刑事拘留。9月22日深夜,甘肃省公安厅宣布,鉴于杨某是未成年人,以及有“悔罪表现”,撤销了对杨某的刑事追究,改为行政拘留7天,并于次日凌晨释放。整个事件到此结束。

在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受户口、教育、考试制度等方面的限制,跟随父母进城上学而后又返乡参加考试的学生群体越来越庞大。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大学生就业遭遇瓶颈使得大量的学生在城市、社区、乡村之间流动。另外,微博、QQ空间等现代网络信息元素的介入使得学生群体的这种社会流动更加复杂。因此,从学生教育管理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杨某个案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法制教育缺失的问题,更是当前社会急剧变革而引发的学生群体社会流动现象来临的征兆,运用社会流动性理论来改进当前的学生管理迫在眉睫。

三、社会流动对学生管理产生的影响

1.社会流动给学生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1)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起主观能动性

无论是从落后乡村向大都市流动,还是从设施先进的城市学校向教育资源匮乏的乡村学校流动,目的都是实现和提升主体的价值。从形式来看,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优质教育资源地区向教育落后地区流动是向下流动,但它反映的却是行为主体为了实现个体目标而选择更有利的方式与途径。通过这种社会流动,学生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身份、地位实际上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意味着权利义务的变化,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从被动牵引式教育到自发自觉学习的重大飞跃。

(2)扩展学生社会交际的范围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获得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后,紧接着需要的就是“归属与爱的需求”,只有当这一层级的需求得以满足,才会向更高级的需求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进军。位于第三层级的“归属与爱的需求”反映出来的就是人具有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期许,而且这种期待是迫切的,在解决了动物属性层面的需求之后即刻产生。那么学生群体的这种社会流动,必将使学生处在异质性社会之中,异质性社会交往能够为他们提供新知识、新朋友,进而丰富个人情感,完善个体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对社会认识的全面性

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处于象牙塔中的他们在理解社会时往往处于一种断章取义式的状态,对社会的印象往往是模糊的,以致很多学生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往往需要一个“适应期”,这一时期的长短往往与个体的经历相关。学生群体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社会流动,然后再通过这种流动产生的身份、地位、角色的变化,可以丰富个体的人生阅历,进而有助于自己客观地、理性地、全面地看待周围的环境,对于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大有裨益,这些也有利于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2.社会流动给学生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1)角色的重新定位,制造了心理压力

社会流动将学生带入一个新的环境,而新的环境意味着作为“外来户”的新人必须熟悉新环境中的各种规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亚文化”。新加入者必须准确地定位角色,进而融入新环境。但是新的角色往往意味着新的权利义务的分配,往往与之前自己固有的权利义务存在冲突,例如,某学生之前是班干部,到了新学校是一个普通学生;以前倍受老师同学的称赞,到了新环境可能受到冷落。这些变化必然会造成学生心理负担与压力。

(2)不公正的社会流动导致不满甚至对抗情绪

无论是哪种走向的社会流动,一旦这种社会流动是“被迫”进行的,也就是说它给行为主体留下的是一种“无奈之举”的印象,那么这种不公正感必然会产生。一般来讲,我们主要是通过比较后致因素与先赋因素在社会流动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来衡量社会流动是否公正。如果前者所起的作用大,那么这种社会流动往往是公平的,因为后致因素体现个体的后天勤奋努力。反之,如果后者所起的作用大,那么这种社会流动往往是不公平的,因为先赋因素往往带有“世袭制”痕迹,不利于激发个体的后天努力。处于社会流动中的学生群体,到底有多少是自发流动的,又有多少是被迫流动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提到的杨某事件,可以看出行为主体不满甚至对抗的影子。因此,不公正的社会流动在事实上是可以导致个体不满情绪甚至对抗行为的,这也势必会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障碍。

四、社会流动背景下的学生管理策略

1.政府

如前所述,社会流动的因素总体上可以划归两大类,即后致因素和先赋因素。先赋因素主导下的社会流动往往引发不公平,人为地划分等级,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亚健康,往往会在他们嫩稚的心灵中种下仇富、仇官的种子,既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决定一个社会是在后致因素主导下流动,还是在先赋因素主导下流动,除了与一个社会特有的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关之外,还与政府的治理理念、制度设计等方面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改革的“深水区”,矛盾纠纷容易激化,要求我们的执政理念、执法手段、执法效果等及时予以跟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结合杨某事件,笔者认为,一方面,当前的教育、户籍、考试制度等因素是学生群体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政府部门要切实按照十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进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通过树立服务意识,引进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现代先进政府管理理论,摒弃官僚作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公平的社会流动所带来的不公平感的层级化、群体化,为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政府在对待学生问题上应该秉持谦抑性原则。通过杨某事件不难发现,14号、15号接连两天杨某通过微博等散布虚假信息,但是政府相关部门是在出现后的17号才对杨某进行管制,而且是刑事拘留。为什么不在行为人一发送虚假信息就联系学校或者家长,或者采取技术手段予以屏蔽呢?并且在事情不是很明朗化(即到底构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就采用刑事拘留,我们无法预料它对一个初中生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因此,即便是对确实有过错的,也应该注意考虑学生的特殊性,按照“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执法。

2.学校与社会

现代网络信息的发展以及日益突出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要求,使得学生的生活空间从校内拓展到校外,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实现了校园生活与外界社会的无缝对接,使得两者浑然一体。面对当前这种学校、社会从二元格局到一体化的转变,以及学生群体社会流动呈普遍化趋势的状况,笔者认为,一方面,校方在学生管理中要注重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学生入网方面的引导工作,帮助其提高信息鉴别能力,有效规制个人网络行为,自觉抵制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校方对于因为社会流动而新进的学生,综合个人学习经历、家庭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帮助其尽快融入新群体,适应新环境。

3.家庭与个体

家庭是学生自幼成长的环境,无论是在性格培养还是在心智开启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的大背景下,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自然要担负学生管理重担,家长需要对学生的这种社会流动进行合理解释和正确引导,而不是将自己对众多不公平、不合理社会问题的消极情绪进行“代际相传”,应该正面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实现向上流动,久而久之这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

――――――――

参考文献

[1] 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2] T・B里亚布什金,F・B奥西波夫.苏联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宋林飞.现代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社会管理的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辨证关系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教育领域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20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和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相继提出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补充和深化迅速运用于世界政治、经济和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资本理论的辩证关系,理论界多有分析和阐述。科尔曼认为在通常情况下,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互补充。[1]356-357林南则认为社会资本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生产,而人力资本也可以导致社会资本的增加。[2]95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的关系做了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从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出发,探讨了人力资本理论到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轨迹,分析了社会资本理论对教育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新解释功能。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本文在区分两种资本本身和两种资本理论解释工具的不同层面分别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具有资本性质的两种资本之间的关系

作为具有资本性质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可以从他们所具有的一般资本属性、二者的互动关系和功能上进行比较分析。

1.二者均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

人力资本概念出现以前,资本概念所指仅限于有形的物质资本。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物质资本上,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广义资本观的产生,撇开社会制度的差异,市场经济中资本可以定义为“凡可以获取利润之物都是资本”[3]。“凡是预期将来能获得一定的利润或收益,而在目前一定时期内付出代价获得的所有物,就是资本。”[4]因此,资本的一般属性具有投资性、生产性和增值性等特征。首先,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一种投资,都需花费成本才能形成。人力资本强调通过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保持健康等过程的投入,需要通过对个体自身一定的投资形成。社会资本可能是个人后天获得,也可能是先天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要获得嵌入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社会资本,就得投资来维护这种关系。因此,“社会资本的生产不能够不花费成本,它也需要投资——即使不投资金钱,至少也要投资时间和精力。”[5]只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对象有所不同,人力资本投资于个体自身,而社会资本投资于个体或组织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其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具有增值性。物质资本的使用过程本身是损耗的,而人力资本的使用过程是增值的。[6]人力资本会随着劳动者不断的学习和应用知识而积聚和增多,但如果人力资本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人力资本便会逐渐退化而贬值。社会资本也一样,利用得越多,价值越大,不会由于使用而减少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具有再生性特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可以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增值。正如奥斯特罗姆所言,“如果不使用,社会资本就会迅速恶化。如果不经常锻炼自己的技能,个人也会迅速地丧失其人力资本。”[7]

2.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

首先,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之间能够互相促进。社会资本有助于产生人力资本,社会关系广泛和经济条件好的父母能够为孩子获得较好的教育、培训以及技能等创造更多的机会。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进双方人力资本的增长,互相学习、互通信息使双方人力资本在无形中增加存量。同时,社会资本还有整合人力资本的作用,社会资本以其独特的合作机制,对一定范围内的人际关系加以整合,通过提高有效利用率,激活、放大有限的人力资本,产生总体人力资本的整合效应。因此,人力资本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其能否充分发挥潜能。反过来,人力资本也会促进社会资本的产生,受过良好教育与培训的个体社会交往能力强,往往能够接触和融入资源丰富的社会圈子和团体中。因此,二者之间具有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总之,只有人力资本而没有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效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同时人力资本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意义。反之,如果没有人力资本做依托,社会资本就会成为无根之木,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性。[8]其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功能具有互为补充的关系。博克斯曼和费拉普(BoxmanandFlap,1991)发现,当社会资本缺乏时,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影响较大,而当社会资本充裕时,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影响较少。[9]此外,费拉普和博克斯曼(FlapandBoxman,1998)对荷兰经理人员的研究发现,对于高层经理,无论其人力资本处于什么层次,社会资本都会带来更高的收入,但是当社会资本处于高层次时,人力资本的回报会减少。[2]96这个研究意味着人力资本在地位获得中对社会资本起着补充作用。国内学者徐晓军认为,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以人力资本积累的本科毕业为临界值,在本科以下,社会资本对社会就业的贡献率大于人力资本,而本科以上则刚好相反,本科水平本身则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双重作用并重的状态。[10]以上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

3.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消极效应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具有消极的“马太效应”。依据社会分层理论,社会资源在社会各层级中的分布是不平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会互相加剧对方在社会各层级中的不平等分布。教育是获取人力资本的最主要途径,教育支出水平决定了人力资本质量形成的高低。而教育机会和教育支出水平的直接关系者是家庭,在众多的家庭特征因素中,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的职业以及家庭所处的地域环境等社会资本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获得。因此,拥有较好社会资本的个体更容易获取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本。反之,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和利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社会阶层中的分布存在着互相对应的关系。这就使好者更好,差者更差,加剧两种资本在社会各阶层中的不平等分布。有时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以牺牲社会资本为代价的。爱丁堡大学的斯库勒(Schuller)教授在1997年的研究发现,一些个体总是沉浸在他们学习的课程之中,而没有一点把所学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的意识,包括朋友、同事、家庭和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人力资本因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提高,但这种提高是以削弱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为代价的。如果人力资本的积累确实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这种人力资本至多只有很有限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而且这种人力资本也很可能会消逝。[11]社会资本同样对人力资本有着消极的效应。波斯特提出了“消极社会资本”概念,认为社会资本限制了个人自由,社群或团体的参与必然产生服从的要求,组织和团体的规范对个体产生严格的控制水平,这样很可能抑制了个体人力资本的发挥,抑制了个体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使人力资本的激励功能受到影响。这样,组织规范就被用来消除秀异之人,并且可能强迫更有野心的组织成员离开,从而使组织或团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总量都受到损失。

二、作为资本理论研究工具的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

1.社会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都是广义资本观发展的结果,人力资本为社会资本的提出建立了词源上的基础。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史上第一次将资本概念从钱物扩展到人本身,启发了人们提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再在人本身的基础上往前进了一步,将资本概念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因此,社会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延伸,更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假设,人力资本理论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理性的个体追求功利的最大化。根据这一假设,社会由众多独立的个人组成,每个人的行动都是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社会系统的活动便是这些个人行动的总和。但是这一假设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实有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并非独立地行动,目标也并非以独立的方式予以实现,个人追求的利益更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1]352因此,科尔曼和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格兰诺维特等对人力资本等经济理论都有着非常直接的批判。科尔曼说,“经济理论存在一种失误,即使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也不例外,忽视个人的关系及其社会关系网络对产生信任、建立期望以及确定和实施规范的重要影响”。[1]353每个人的行动都是嵌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的,科尔曼认为的理性行动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为了获得一定的资源而通过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网络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动。格兰诺维特全面驳斥了“人的不完全社会化”,他对主流经济理论提出了相同的批判,他认为经济交易是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主流经济理论的失误在于,忽视了个人关系及其社会网络对产生信任、建立期望以及确定和实施规范的重要影响。[12]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是独立的个体,是没有经过社会融合的人,社会中的人还有其它各种非理性、非经济、持久起作用但变化缓慢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追求。人力资本的个体依附性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本理论运用的局限性,忽视了群体人力资本的研究,尤其无法解释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而社会资本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中,它关注的是处于各种社会结构中的人。因此,理性社会人可以说是社会资本理论的假设基础,它试图把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层次的个人选择与宏观层次的集体和社会选择结合在一起,是资本理论假设的一种进步和发展。社会资本理论突破了人力资本理论单纯将人作为资本要素的研究,将人提升到资本运用的主体地位。社会资本理论对人的审视层次更高,更接近人本身具有的主体生存状态。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反映了社会科学中一度削弱和低沉的人本精神的复兴。理性选择范式虽然顺应了市场对社会全面渗透的现实,但是夸大了生活中冲突的一面,对人的理解片面化、实用化,追求定量分析和指标体系背离了社会科学研究关注人、完善人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精神,忽视了社会心理的人际关系、群体间关系的作用。[13]另外,社会资本理论直接把社会心理这一无形资本因素引入了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分析中,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在这些研究领域中的不足和缺陷,使许多社会现象更加全面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在研究视角上,人力资本理论虽然也从世界各国之间竞争的角度涉及到宏观视野,但是总体上还是微观个体分析法,从个体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分析人力资本。[14]社会资本理论同样关注微观个体的行为选择,关注影响微观个体行为选择的社会关系。但社会资本理论更倾向于宏观分析法,从群体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什么样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心理结构能够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这是社会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法的一种突破和发展,也是人类社会科学研究进步的一种明证。因此,无论从理论假设和理论内容上,还是从理论研究视角上看,与其说社会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补充,不如说社会资本理论更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2.社会资本理论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教育等领域的运用

人力资本理论源起于经济研究领域,解释了经济增长中的“余数”和“列昂锡夫”之谜等问题,指出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却无法解释具有相似人力资本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问题,究其实质是因为人力资本理论没有深入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因素。同时人力资本理论也无法解释在不完善和信息不充分的市场经济中的许多社会现象,比如教育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等。正如布尔迪厄所说的,“经济学家的可贵之处在于明确提出了教育投资与经济投资(及其演变)的利润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无法解释不同的行动者或不同的社会阶级,为什么分配在经济投资和文化投资上的比率会如此地差异悬殊,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系统地思考不同的利润的可能性的结构,这一结构是各种各样的市场提供给那些行动者或阶级的,这一结构的差异在于,财产的数量与构成情况的各不相同。”[15]193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只看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未来收益,却没有注意到人力资本投资来源的差异性特点,不同阶级(阶层)经济地位不同,因而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而且“教育资格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收益也依赖于社会资本,而这种社会资本又是继承得来的,它又可以用来支持人们获得那种收益”。[15]194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虽然从一开始就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但却始终没有超出经济主义的范畴。因为人力资本理论从一开始就排斥了人的社会性的特性,而社会资本理论显然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教育等领域的运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在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经济学术语提出的。卢里(Loury)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他在对不同群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差异进行比较后指出,以社区性的社会(关系)资源体现的社会资本决定了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16]最近,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利用社会因素来解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所存在的贫富差异,并由此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观念:影响经济绩效还存在一种新的资本性要素——社会资本。[17]社会资本是解释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外多位学者采用跨国截面数据研究表明,那些社会资本存量较高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8]国内学者崔万田等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社会资本的差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优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劣质的社会资本则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19]类似这样的研究还有很多,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经济领域的探讨,而且也明确了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社会资本影响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的积累又有效地促进了社会资本总量的增加,社会资本又通过影响人力资本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是作为生产要素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自舒尔茨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高达33%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被众多学者所证实。由此,人力资本理论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成为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工具。随着世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经济理论。比如国内学者蔡晓良和蔡晓陈采用信任衡量社会资本,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市区的社会资本与人均教育经费和人均学杂费显著正相关,与1997—2004年文盲率显著负相关,与1997—2004年高中及大专以上人口比率显著正相关。[20]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沟通以及规范契约等的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同样也会因为教育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应用以及契约规范的影响而对经济产生影响。它会遵循着“教育—社会资本—经济增长”,即教育促进社会资本的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1]因此,从社会资本理论这一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对社会资本投资、形成与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三、结语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属于资本的一种形式,都具有资本的基本属性,二者既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而且二者之间既有积极方面的互动性,也有消极方面的互动效应。人力资本理论适应时代的需要破土而出,社会资本理论又是在对人力资本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性。一种理论的性质决定了该理论作为研究工具的有效性,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都具有自身固有的基本特性,因此,无论单独运用哪一种理论来解释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均显示出其固有的理论本身的局限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只有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对一些社会现象解释清楚。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美]林南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张国.新资本论[M].科学出版社,2001:28.[4]李宝元.人力资本论——基于中国实践问题的理论阐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5]C.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编.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黄载曦,杜卓君,黄治康,等,译.西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4:7.

[6]马红旗,王韧.对人力资本形成理论的新认识[J].经济学家,2014(12):33-41.

[7]曾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3:32.

[8]项保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内在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7(11):1-4.

[9]Boxman,Flap.SocialCapitalandOccupationalChances,PresentedattheInternationalSociologicalAssociationXIIWorldCongressofSociology,July,Madrid,1990.

[10]徐晓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究,2002(6):9-14.

[11]韩丹,邓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西方终身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4(1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