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管理运营

商业管理运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管理运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管理运营

商业管理运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地产;开发运营;统一管理;全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4-0005-03

近些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即使在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依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有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上,90%的住宅项目都能盈利,而80%的纯商业地产项目都面临着困境。之所以呈现这样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商业地产缺乏成熟的开发运营模式,所以有必要基于现状探索出一套能满足我国商业地产发展需求的开发运营模式,以解决当前困境,推动我国商业地产快速、健康发展。

1 我国商业地产发展面临的困境

由于我国实行了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商业地产受到了一些影响,在我国起步较晚。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化,我国商业地产逐步发展起来并日渐繁荣。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商业地产发展态势十分良好,投资增长速度一再高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也逐步增长,虽然目前有所回落,但整体来看依然有着很好的增长势头。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繁荣发展的背后存在的问题,尤其空置率上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表示着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陷入了困境,亟待探索出一套科学、成熟的开发运营模式。

我国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大多由普通房地产商转型而来,所以商业地产的融资模式和开发模式也沿用了普通房地产的那一套。在融资模式上,以银行贷款为主,以致商业地产融资渠道单一,过于依赖银行。这样单一的融资渠道,很难满足商业地产长期开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在开发上,一些开发商在利益驱动下盲目“抢地”,不注重规划选址和市场定位,造成商业地产局部过剩、布局不合理等,这也是导致商业用房空置率逐步提高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不少开发商盲目投资,不重视融资,开发建设完之后本打算只租不售,可是在巨大资金压力下只得出售部分或全部。虽然这种运营方式有着可观的短期效益,并不利于后期的统一运营管理,甚至为自身带来桎梏,影响商业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在商业地产缺乏科学的开发运营模式的情况下就急于快速发展,很容易造成项目运营管理混乱,最终将组织商业地产行业发展。

为了应对当前困境,下面简要概括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和运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市场定位模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条商业街一边生意火爆,另一边生意冷淡,或是这条商业街生意好,隔条街生意却相差很多,这就是市场定位不当造成的。就当前来看,我国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一直把工作重心放在“抢地”上,对开发前期规划不够重视,不经反复推敲就投入建设,导致对项目所在区域内商业结构走势的认识不足,部分区域出现商业网点过剩或不足,造成商业结构不合理。

第二,运作程序不合理。我国商业地产采用先开发后招商的运作流程,有时甚至建设一半才招商,之所以这样,与商业地产招商难度大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是比较火爆,可这主要是针对住宅市场而言的。不同于住宅市场的供不应求,商业地产招商面对的是经营商,如果经销商不满意就很难销售出去,有的情况下甚至要按照经销商要求进行大规模整改,造成不少的资金浪费。

第三,营销理念不科学。由于房地产市场潜存着巨大的经济利润,一些开发商过于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看到了短期利益看不到长久利益。在这种理念下,商业用房在设计过于强调包装设计,甚至脱离物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导致设施利用率低,同时也不利于招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融资渠道单一,详见前文。

总而言之,融资渠道单一、人才短缺、操作流程不完善等是造成以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商业地产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不为其配置一套科学且成熟的开发运营模式,将很难实现健康发展。为了消除风险、降低难度,应基于商业地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为商业地产提供科学的全程运作流程。

2 商业地产开发运用设想

在统一管理思想下,商业地产在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上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理念,简单地说,就是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待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工作及其中的侧重点,注重地产和商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不可将两者进行简单分割。从商业地产的整个操作流程来看,开发设计是开始,而运营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所以开发商要想获得预期效益,就必须做好运营管理工作。当然,也不能忽视前期开发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整合相关利益主体。在商业地产开发运营中涉及着诸多利益主体,有开发商、投资商、运营商、经销商,此外还有设计方、施工方、政府、金融机构等。各方之间的利益既对立又统一,既可以用损坏对方利益来增加自身利益,又可以通过互相合作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使自身获取预期利益。在全生命周期开发运营模式下,应对各方利益主体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制定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规则制度,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为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共同努力。

第二,集成各环节。从商业地产项目的操作流程来看,整个过程中要经历调研、市场定位、规划设计、招商融资、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各环节彼此独立,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例如,市场调研结果直接左右着市场定位,而市场定位又是规划设计的基准,等等。在传统的开发运营模式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很难使整体实现优化配置。为此,应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集成管理,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去看待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不可忽视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贯彻执行统一管理思想。具体而言,统一管理就是要统一组织、目标、理念、规则制度等,使商业地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按照统一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来操作,利于消除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优化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上述三种理念指导下,下面对商业地产开发运营的整个操作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这样的构想能够消除商业地产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又快又健康发展。

第一,市场调研。市场调研的主要目的在于收集和分析与项目相关的信息,了解项目所建区域内的商业趋势等,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极为重要。

第二,市场定位。由于市场定位关系着项目建成后的销售情况,所以一些开发商在市场定位时往往从利于销售的角度出发,忽视了项目长期运营所要面临的各种情况,考虑时间不足。商业地产项目成功与否,由运营状况决定,所以市场定位这一环节不能沿用普通住宅地产的那一套模式。具体而言,商业地产市场定位包括圈定位、规模定位、客户定位、经营定位等。虽然各项定位内容都非常重要,可是经营定位尤为重要,所以要更加重视。在进行经营定位时,开发商一定要基于商圈发展趋势,立足于商业地产项目的整体规划来进行相关操作,保证业态组合科学,才能在长久的经营中实现持续盈利。

第三,规划设计。开发商要清楚地认识到,商业地产的规划设计不单单是一种建筑格局的规划,也是一种商业经营规划,所以在规划设计时既要重视建筑格局设计又要强调商业经营规划,同时,还要满足各方利益主体以及后期运营的需求。商业地产规划设计要满足的条件:各功能业态比例安排合理、流动线布置合理、视觉通透效果良好、主力店设计满足技术要求等。

第四,融资。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中,商业地产对银行的依赖性较大,这一单一的融资渠道限制甚至阻碍了商业地产发展。为此,应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地产融资模式拓展我国商业地产的融资渠道。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十分繁荣,但是商业地产融资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难度,除了依靠银行贷款之外,还要全力开辟其它融资渠道,如吸纳机构投资、银企合作、REITs、预租、商企联建等。只有融集了足够的资金,开发商才有强大的资金运营能力,项目建设和运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五,招商。商业地产招商主要分为两步,一是开发前进行主力店招商,二是在开业前进行散铺店招商。在主力店招商前,开发商要基于市场调研的结果找到与项目和商业圈相匹配的店,然后与之谈判沟通,最终达成合作。主力店要是不同的业态,不能重复,保证业态组合科学。在散铺店招商上,开发商可以刊登广告,对有意向的合作的店进行严格考核,不满足要求的务必淘汰,而对于重点商户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其入驻,这一方式同样适用于主力店招商。

第六,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商业地产项目开发运营中的重点内容,关系着项目成功与否。从全生命周期角考虑,商业地产在运营管理上要统一企划营销、统一客户服务和卖场管理、统一物业管理、统一品质管理,全力贯彻执行统一管理理念,确保运营管理的各项举措有效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3 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地产在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采取统一管理理念,注重各环节的集成,使其统一服务于项目主体,才能使项目整体实现优化配置,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满足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

参考文献

[1] 蔡坚.浅谈促进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J].现代商业,2011,(7).

[2] 张泽颖.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地产核心竞争力研究[J].产业观察,2011,(1).

[3] (美)菲利普·斗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著.卢泰宏,高辉译.营销管理(第十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美)Johnnie Rosenaue,John Mayfield著,王霆译.房地产市场营销(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 黄伟庭.中国商业房地产开发运营研究-困境与现实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7.

[6] 2010-2015年中国商业地产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10.

商业管理运营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规范新建(包括扩建、改建,以下统称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管理,维护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电网和并网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监管条例》、《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核准的与省级及以上电网并网运行的新建火力发电机组、新建水力发电机组。

其它新建发电机组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的相关工作应坚持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监管机构对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工作实施监管。

第二章进入商业运营的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发电企业应根据新建机组的建设情况,在计划进入商业运营前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次年调控电量,同时向相关电网企业通报建设进度安排,由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电网企业根据综合平衡情况予以安排。

第六条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新建火力发电机组已按《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电建〔*6〕159号)要求完成分部试运、整套启动试运,已签署机组启动验收交接书。新建水力发电机组已按《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23-*0)要求完成带负荷连续运行、可靠性运行,已签署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

(二)完成并网运行必需的试验项目,电力调度机构已出具发电机组和接入系统设备(装置)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技术要求和调度管理要求的意见。

(三)通过电力监管机构组织的并网安全性评价。

(四)已与相关电网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并已报所在地电力监管机构备案。

(五)按照电力监管机构的规定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

第七条新建发电机组进行调试运行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发电企业应按《电网运行规则》与《并网调度协议》的要求提前3个工作日向相关电网企业提出调试运行申请。

(二)电网企业应自接到发电企业调试运行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安排调试工作。电网因故不能及时安排调试运行的,应书面向发电企业说明。对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相关试验,原则上应自提出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

第八条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的程序:

(一)新建发电机组满足商业运营条件后,发电企业应当向电网企业提出转入商业运营的申请。

(二)电网企业应当自收到发电企业提出的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核实情况并予回复。

第九条新建发电机组经核实已满足进入商业运营条件的,商业运营的起始时间从机组满足第六条第一项要求的时点开始计算。

第十条新建发电机组从进入商业运营之日起纳入并网发电机组运行管理考核范畴。

第十一条发电企业申请调试运行、进入商业运行的有关文件,以及电网企业相应的答复文件,应抄送相应电力监管机构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章调试运行期上网电量的结算

第十二条新建发电机组调试运行期上网电量指第一次并网运行开始到进入商业运营止的上网电量(简称调试电量)。调试电量上网电价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尚无规定的,由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按照不低于补偿发电机组变动成本的原则协商确定;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按管理权限报电力监管机构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裁定;也可按照所在电网前三年平均调试电量上网电价并考虑煤价变动等因素确定。电网前三年平均调试电量上网电价由所在电网企业统计明确,并报相应电力监管机构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新建发电机组调试电量上网电价与其商业运营电价差额形成的资金,主要用于补偿为新建机组调试运行提供服务的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资金使用方案由所在电网企业商发电企业提出,报相应电力监管机构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第四章附则

第十四条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对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发生争议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商业管理运营范文第3篇

1集约的经营模式

服务性企业往往难以获得规模经济,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企业与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等逐步形成产业链,电子商务服务业也开始呈现规模效应,进行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形成产业优势,促进行业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是提升产业结构竞争力的有效抓手,电子商务服务业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促进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2电子商务服务业运营管理的对象

电子商务服务业中的大多数业务是基于互联网为基础而产生的,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因此,与其他服务业相比,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对象就是对运营信息的处理。电子商务服务业运营管理的对象还包括服务提供过程中服务质量与服务人员的管理及其运营系统与运营流程的设计开发与控制。服务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包括服务质量的控制、服务人员的管理,运营管理必须考虑如何对这些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运营系统和运作流程是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也是运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2.1信息因为电子商务服务业天生就具有“互联网基因”,其业务服务过程基本上是信息处理的过程。所以与其他服务业相比,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价值链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价值链的信息化,使电子商务服务业务流程的集成管理简单可行。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对运营信息的管理实质就是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处理的过程,是依靠新的信息处理技术手段进行变革的过程。

2.2服务质量随着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管理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的管理主要是对电子商务服务的所有环节中,服务满足消费者明确或隐含需求程度的标准的制定与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和升级。

2.3服务人员电子商务服务业是电子商务分工细化的结果,电子商务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市场交易的时空限制,使得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电子商务服务人员不仅仅凭经验劳动,还需要较多的知识和技能,某些较为高级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如培训等则要求专业化的知识和能力。

2.4运营系统电子商务服务作为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企业的整个运营系统将需求直接反馈到相关部门,电子商务服务业运营系统的管理主要是企业运营系统的开发、设计、运行的管理,主要包括三大子系统:服务产品运营管理、用户运营管理、资源运营管理。

2.5运作流程运作流程是电子商务服务业运营系统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除物流仍然必须通过物理系统进行外,其他类型的电子商务服务基本都可以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传递。服务通过网络传递的特性要求运作流程对用户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服务应该具有较大的适应顾客需求变化的范围。

3电子商务服务业运营管理的目标

电子商务服务业所要求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日趋复杂,市场需求多样化程度越来越高,运营管理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电子商务服务业运营增添了新的有力手段,使其内容更加丰富,也为电子商务服务业的运营管理确立了新的目标。

3.1促进信息共享水平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运营管理的关键就是相关企业及部门间的良好协调,这种协调的基础是相关企业间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沟通。良好的信息共享一方面可帮助上游企业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库存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向用户提供全面及时的服务信息、服务承诺及公司的有关情况,以便在用户及潜在用户心中树立企业形象,对消费者而言,则可以寻找既能满足自己需要、价格又低廉的服务及产品,从而提高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整体的服务水平。

3.2深化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服务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渗透力强等特点,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和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和深化应用的关键环节,电子商务服务业的运营管理应不断强化电子商务应用的纵深化与差异化,避免同质化竞争。

3.3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智能终端为主要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了相关产业及整个信息化建设的格局,也将给电子商务服务业带来重大影响。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经营效率,也为客户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因此,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是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运营管理的目标之一。

商业管理运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金营运;贷款投放比率;二级存款准备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国有的专业银行逐步的转变成为了商业银行,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以最大化的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遵循价值运行规律,优胜劣汰,自负盈亏。上个世纪末期,央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金额的限制,开始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为商业银行真正的融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改革,加强了国有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当前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间较晚,发展不够成熟,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转型无疑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譬如说对资金运营机制的掌控难以符合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要求,一些商业银行思维僵化,忽视经营效益,盲目的增加贷款投放比率等等,我们需要认清现状,理清发展思路,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笔者认为,当前商业银行在资金营运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资金营运机制僵化死板。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快了国有银行商业化的进程,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金调控的手段是检验资金运营是否合理的重要方式,而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资金调控手段的设立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充分体察市场现状之后,通过调控手段,推动全行的资金进行合理的流动。从目前来看,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资金调控手段包括系统内借款、定期存款、二级存款准备率、系统内资金往来利率等集中形式,这些调控手段大多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银行调控手段,行政色彩浓烈,也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来办事,因此,并不能满足商业化进程中的运营机制调控要求。(2)忽视经济效益,片面提高贷款投放。毋庸置疑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营的商业银行应该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首要目的,但是,在当下的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影响深远,大多数商业银行忽视效益,不计成本的扩宽资金来源渠道,片面的提高贷款投放,追求经济效益也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并未切实的对资金的合理流动进行任何实际性操作,也正是由于这种效益观念的极度淡薄,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依然停留在加大筹资力度,完成贷款任务等低层次的操作上,并未从全局角度考虑,进行较高层次的资金操作。(3)资金运用方式单一。由于大部分的商业银行普遍重视资金筹措过程,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因此,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显得非常的宽泛,除了日常的存款之外,还有债券回购、央行再贷款等渠道,与资金筹措广泛的渠道相比较,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形式就显的非常的单调,无一例外的都是以贷款为主,并未开发其他的运作形式,而正是由于银行对效益的忽视,作为主要资产运作方式的贷款业务运作结构也非常的不合理,短期资金被长期占用,而长期资金在短期之内又无法收回,银行陷入了利益荒的尴尬境地。事实上,资金筹集的广泛与资金运用的紧张普遍的存在于每一个商业银行的日常运作活动中,这种反差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变现能力和运作效益普遍低下,从根本上阻碍了其长远发展。(4)各分行运营差异较大。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大多数商业银行发展态势迅猛,辐射范围广泛,而分支机构也非常之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和人们财务管理观念的差异性,各个分支机构在外部环境和经营水平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资金筹措和资金运用的角度来划分,主要存在三种状况:第一类是存差行,资金筹措渠道和运用渠道都非常宽泛,运营效益好;第二类是筹措渠道和运用渠道相对紧张但却较为平衡的分行;第三类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借差行,资金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而资金运用状况也极不理想。应该如何协调好这三类银行的关系,最大可能的协调好各分支机构的运营状况,成为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又一重大问题。

二、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管理对策研究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些西方商业银行也开始在我国扎根,和国有商业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态势下,商业银行必须认清现状,整合优势资源,重视运营效益,针对在以往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为以后的平稳顺利发展做好铺垫。(1)重视经营效益,提高资金的营运水平。想要全面提高资金的营运水平,必须转变思想,加强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任何形式的资金调控手段都必须以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主导。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加强资金运营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两个:一是要降低资金筹集的成本;二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资金筹集成本的手段比较多样化,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宽泛,因此需要认真对这些渠道的资金筹集成本进行估算、对比,选择最具性价比的渠道,然后最大化的挖掘其资金筹集的潜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首先商业银行要突破以往主要依靠贷款来进行创收的方式,找寻一些效益好而相对来说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内部资金闲置的问题,降低利润损失率。最后,商业银行应该根据用户的喜好,灵活的开发各种各样的的金融产品,以此来吸引受众。(2)认真分析资金运营情况,做好资金预测。由于商业银行平均资产流量较大,日常资金运营状况复杂,因此,有必要对资金的运营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切实的掌握资金筹措、使用环节中的各种问题,准确的预测资金走向,从而提高资金的运营水平。具体做法要遵循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原则对各个资金的运作形态进行分析与掌控,进一步将资金营运的指标进行细化,在细化的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发现影响资金正常流动的重要因素,对其产生的原因和运作规律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并登记在案,为以后处理同类问题提供信息协助。除此之外,由于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激烈,资金运营分析的负责人员还应该对全行业的运营状况进行准确的监控和预测,同时也要做到精准的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把握资金营运的相关信息,提高资金预测的准确率。(3)加快转型脚步,探索新型的资金运营方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商业银行都加快了转型的速度,依照这种情势,应该致力于探索新型的资金运营方式,使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具有前瞻性。首先,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运营状况,建立严格规范的内部责任机制,加强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同时根据发展的新业务,制定符合实际的相关管理方法。其次,要重视业务创新,积极地引入市场机制。各大商业银行均在不断地对自身的金融产品进行推陈出新,所以,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良性的市场机制,规避以往凭借主观意识运营的缺陷,让资金的营运过程更忠实于市场价值规律,资金的交易运营要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补充。最后,资金运营管理应该有的放矢,不能一刀切。由于商业银行的各个分支机构运营的状况并不统一,有的运营状况良好,有的很差,所以在进行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经营状况不同的分支机构应该实行不同的运营政策,确保各个分支银行都能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

三、结语

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状况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而当下,受各种内部外部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运营状况并不乐观,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譬如忽视经济效益、资金使用方式单调,各分支机构运营状况差异显著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良性运营,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视经济效益,认真做好资金运营分析,并结合实际,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资金运营管理方式,为保障商业银行的良性运营做好铺垫。

参 考 文 献

[1]张纯,刘华红,梁岩.对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的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11(9)

商业管理运营范文第5篇

一、商业智能技术简介

商业智能是一门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它以企业内外的信息数据为基础,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创新的管理理念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处理分析后从中提取具有商业价值的精华信息,并向企业的决策层提供经营决策,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商业智能涉及到企业的管理战略、管理思想和技术体系等多个方面,它的实现对促进信息知识化再到利润化,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业智能包含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等现代化数据分析方法。应用商业智能技术,能够对企业业务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分析,从而完成准确的预测和辅助分析。同时,商业智能技术能够对企业的各个部门的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各项绩效都进行跟踪,从而分析出不同部门的执行力和成本,并完成业务的调整优化。

二、矿山运营计划商业智能模型简介

第一,销售计划模型。矿山运营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运营的销售计划,这是制定矿山生产运营计划的主要内容,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根据以下步骤对矿山企业的销售计划进行编制:分析处理数据仓库内的企业销售数据,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预测企业的年度计划销售量。然后应用最小方差法对当期生产规划量和销售预测量的组合权重进行确定,从而获得企业的销售计划量。最后还可以根据企业利润方程以及CVP分析法对企业的销售计划量进行合理性检验。

第二,生产计划模型。销售计划是生产计划中生产产品数量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选矿计划与采矿计划两个方面。销售计划会对选矿计划的编制产生直接影响,而选矿计划又会进一步影响采矿计划的编制,所以在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中要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生产计划模型又包括选矿计划和采矿计划模型两种。

第三,采购计划模型。矿山采购计划主要是采购部门进行采购的参考依据。因为企业产品为自然资源,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物料是非产品材料,但是这些辅助材料仍然属于产品的成本。编制矿山采购计划的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 是当期的物料采购量, 是生产单位产品后第n种物料消耗量, 是第n种物料库存量。

编制矿山企业采购计划主要按照如下步骤:

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仓库内的生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生产单位产品时各物料消耗量。其次,根据生产计划中本期计划生产量以及单位产品各物料消耗量,对本期生产所需各物料总数量进行确定。最后,根据各物料库存量对本期采购计划量进行确定。

第四,运营绩效评估模型。绩效评估对于商业智能的理论框架十分重要,它是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各项运营绩效参数进行跟踪的关键步骤。本文中的企业运营绩效评价模型能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方案和信息流通速度进行评估,通过对现有系统的运营能力进行分析,能够及时的发现纠正企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出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优化的合理方案,保证了企业运营单位的激励政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运营绩效评估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首先,运营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矿山企业的运营绩效考核主要包括销售、生产、采购和财务四个方面,并通过模糊数学中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确定。在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相关行业专家、矿山决策人员以及绩效评价部门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来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

对不同指标对评价目标的贡献度进行模糊评判:设矿山企业的运营绩效评价评价集和因素集为 和 ,

同时设: 。

上式表示在每个因素中还包含3项因素,这是行业专家、矿山决策人员和绩效评价部门人员对该因素对评价目标贡献度进行的不同方面的评价,从此可以的大评判矩阵 。又设3类评价人员对评价目标贡献度的权重分配为:

这样就可以得到该指标对评价目标的贡献度集合:

最后通过比较就可以得到指标对评价目标的不同贡献程度。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层次分析法就是按照顺序对不同层次的因素分别进行分析。首先对低层次因素子集的 个指标进行分析,并将其上一层次的元素 作为评价准则,即在准则 下按照该层次不同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重值。同时根据在模糊评价中确定的贡献度,使用两两比较法进行度量,从而建立一个成对比较矩阵, 这就将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量化。对矩阵标准化以后,就得到了各个元素的相对权重值。最后,根据排序权重从上到下进行排序,从而得到相对于总目标的不同指标的权重优先顺序。

其次,指标权重修正。得到了冶金矿山企业运营绩效评价指标的权值以后,就能够将指标作为参考寻找改进目标的基准。本文将企业外部基准作为参考,并根据行业相关数据,应用基于DEA的基准管理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评价标杆和需要改进的基准目标进行了准确的确定。

在标杆处理结果中,我们把出现频数最多的单元作为标杆企业。并根据标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值的特征,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获得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程度相对较高的指标。对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修正优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运营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修正运营计划提供依据。

三、商业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

商业智能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对企业运营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初步处理等操作,并将其存储到数据仓库中,从而构造出商业智能运营计划管理系统的元数据。然后,基于这部分数据,商业智能管理系统就可以根据实际管理的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联机分析技术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运营决策计划。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 商业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