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理念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设计教育则更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生活而做的不懈努力,但是我国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思想理念也相对滞后,相关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现在高校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与时俱进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前瞻性和时代性,在色彩设计教育方面表现尤甚。本文旨在通过对色彩设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并设法找到解决之法,以期得到当代高校色彩设计教育教学理念的多元化重构与创新之道。我国色彩设计教育经历了启蒙期、改革开放期、发展期和跨越期四个阶段。色彩设计教育的启蒙期以装饰色彩和图案色彩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对客观对象的模仿和再现,并从传统图案中获取色彩知识;随着改革开放,国门的开启,色彩设计教育也随之进入了改革开放期,外来思潮涌入中国色彩教育界,许多教育教学者以及专家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图案和装饰色彩,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国外相关的色彩教育经验、成果,与此同时有大批的教育学者被派出到国外交流学习,国外的色彩构成等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并在我国色彩设计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平面色彩构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设计课程的基础课程。进入新世纪全球化发展,许多学校都在探索符合自身色彩设计教育的特色之路,不少学校也在进行跨越式的发展新举措。因此,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进行革新,让色彩设计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二、色彩设计教学中存在问题
新世纪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出现了很多新媒体和新技术,这都给我们色彩设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色彩认知方式和思维方法。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传统的色彩设计教学理念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针对性的改进。
(一)色彩设计教学过于传统
传统色彩设计教学常常因为色彩而教授色彩,学生在学校学习完之后,依旧不知道老师上课讲的是什么,学生学习效果很差,缺少主体性的色彩设计的引导学习,传统的色彩设计教学中,老师通过书本传授给学生什么是色彩,色彩的三原色包括哪些,什么是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等等,这种教授知识的方法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和了解颜料的特性以及基础的色彩经验,但是这种学习往往比较死板和模式化,不利于学生创新的理解色彩的知识。这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模式很显然是过时的,极大的限制了学生色彩审美能力。色彩设计本身就是一个课题,在它的下面存在着许多的小课题,只有老师教授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较好的观察方法,才能明确色彩设计中的意义,让学生可以活学活用,将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这门课程,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色彩设计课程作为高等院校学习中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实际发展中采取各种有益的尝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改革原有的传统色彩设计教学模式将势在必行。
(二)缺乏对民族文化色彩的重视
我们在色彩设计教学过程中,常常给学生介绍很多的外国设计和色彩美学,忽视我们民族的色彩,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的色彩更加凸显,色彩不再是简单的传递美,更多的是传播民族的文化。发扬我国民族的悠久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喜爱自己的民族,而不是崇洋。形成这种局势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还是我国缺少独立的色彩教育和色彩设计应用体系,也没有自己民族的色彩评价系统,才造成学生盲目效仿国外忽视本国的民族色彩文化的局面。作为一名资深的色彩设计教育人士必须呼吁我国的色彩课程要回归到民族色彩上来,让人们高度重视色彩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人们消费的首要考虑因素便是色彩,色彩往往成为一个品牌或者一个企业受关注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是,真正想将我国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发扬光大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之事。
(三)色彩设计教育教学缺乏创新
我国的色彩教育起步晚相对于西方显得很落后,教学思维和模式显得死板,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高校中色彩课程的安排往往与色彩基础课和色彩构成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造成基础色彩课与专业色彩课无法贯通,专业色彩课与专业设计课无法兼顾等。专业色彩设计教学必须要区别对待,否则将和基础色彩无法区别。在艺术设计行业和专业中,色彩设计占据很大的部分,哪一种设计独立不开色彩设计,形成了平面设计色彩、室内设计色彩还有服装设计色彩等,因此,色彩设计必须要有创新,基础色彩设计课程无法解决专业色彩应用问题,只有专业色彩设计课程才能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加以解决。所以不是色彩写生、色彩构成就可以取代其它课程。
(四)色彩设计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现代化教育手段,色彩设计在时展中应该与时俱进,真正实现现代化教学。色彩设计教学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审美和重新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学生更依赖于现代的打印技术而不喜欢传统的颜料绘制手段。使用电脑辅助色彩设计,这可大大节省制作时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起到色彩设计教学理念开拓大脑、活跃思维的作用,有效地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实践证明在色彩设计后期阶段借助于电脑软件使得许多传统的训练手段变得易如反掌,而且效果也更丰富,比手工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我们不可以完全将色彩设计课程过分依赖电脑,更多的应该是将传统与现代的方法相结合,创造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色彩设计教学之路。
(五)缺少市场意识
传统的色彩设计教学主要模式是在教室中临摹或者写生,这种简单的色彩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色彩构成的训练也显得繁琐而不切实际。我们的色彩设计教育是关系到一个物品如何吸引消费者的色彩设计教育,其“物性”决定着使用何色或何色更适合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专业色彩设计训练中解决与市场接轨的问题。从行业来说,织物色彩设计与广告色彩设计,其本质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仅靠基础色彩课就无法解决不同专业和不同行业所需的色彩设计。我们要针对具体状况,采取积极的方式不断地创新知识和教学理念,加大学生的市场参与度。让设计色彩与市场、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使单纯的思维训练转变为认识审美和重构表现之路。
三、色彩设计教学理念多元化重构与创新
紧跟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对色彩设计教育教学进行重新的构成和创新,改变原有的课程理论体系,使之成为集审美、认知到重构再现的综合表现门类,成为可以独立于传统色彩课程和色彩构成的独立学科。
(一)加强色彩研究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代要求创新,作为设计教育更应该创新,我们要以色彩研究为创新点,进行发散和扩展,最终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相衔接。国家教育部要求我们高校教育要有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是教育的必由之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相应培养机制和体系相配合,尤其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在培养过程中,要有配套的课程建设体系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相配合,在色彩设计教学中应该将色彩理论与色彩实际案例相衔接,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得出符合色彩审美的规律和理念。除此之外,让学生根据课程的新内容和新理念,领悟和感受案例的色彩本质,体会色彩的心理、色彩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应用色彩的能力。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色彩设计教学是一种色彩思维训练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对色彩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能力,以期能做出好的设计作品。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元的方式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拓展基础色彩与专业色彩的衔接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基础色彩教育成为高中生考大学必须学的一项基本考试技能,但是一旦考上大学,学生就会如释重负忽视这项技能的学习,因此,高校的色彩课程必须要进行改革,最终使基础色彩同专业色彩有效的衔接。传统的学院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审美价值观,提高审美品位,培养创造能力。现在设计市场十分广阔,我国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对于色彩的高级应用人才更是十分需求。所以,在高校色彩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培养学生的理解实际案例的能力和解读设计色彩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的应用设计能力,理解色彩同产品设计之间存在的衔接和联系,从而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和核心价值。有效的把基础色彩和专业色彩融会贯通,可以加强学生色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色彩审美和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色彩思维。
(三)加强多元民族文化与时代的融合
中国是比较善于融合各种优秀文化的民族,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融合的。色彩的融合主要体现在色彩的设计上和人民对产品的需求上,我们国家向来对于外来的文化是择优而吸收,多元化的文化融合,也造就了国家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由于色彩设计元素融合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因此加强时尚流行元素的嗅觉意识,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是色彩设计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环境之下,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将会摖出智慧的火花,那么如何更好的融合,已经是我们需要探寻的问题之一,同时也将是当代色彩教育的时代责任。
四、结语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 创新 理念 改革
众所周知,管理学是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对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管理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作为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办学理念,以及学生的自身状况,让学生牢牢掌握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和其他学科相比,管理学具备鲜明的特点,除了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管理学又同时兼备灵活性与严谨性,从而决定了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艰难。初次接触这门课程,学生往往缺乏对其感性的认识,掌握理论知识容易,可是想掌握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做到灵活运用,却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与总结,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存在一个误区,即忽略了学生自由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则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探索外界的知识,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大量的信息,并通过自身的判断和重组,形成自己对外界的认知。不应该是一味的接收,对信息不加思索和判断,久而久之,将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创新教学手段。
一、以理论主线为重点
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庞杂,涉及领域较广,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做到合理分配,在讲解时就容易显得凌乱,缺乏条理性。如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管理学的整体框架进行梳理,在授课时按照理论主线进行讲解,适当向边缘学科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使授课不再显得零散,扰乱学生的学习重点。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管理学,就是学习如何管理企业,做好决策工作。而决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培养学生超强的思维能力,其实和传授学生文化知识一样重要,而这也恰恰就是学习管理学的终极目标—善于思维,灵活运用。
在教学中,应该树立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前,学生学习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只有在被教师监督和管理之下才会学习,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是为了将目前的教学局面扭转过来,由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挥创造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比如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重点是什么,如何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讨论等。总之,思维能力是学生众多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只有勤于思考,学生才会变得更加聪明。
那么,应该具体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应该说,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起到“完胜”的作用,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所长,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教学形式不可单一,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比如探索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拓展式教学、案例法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非常有效。
三、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
管理学不但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管理学管理的不但是经济,更重要的是管理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一种人问精神,而这种精神在课本中是学不到的。学生学习管理学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应用,为自己就业增强竞争能力,而不是学习纯粹的理论知识应付考试。因此,应该把人问精神作为学生培养的主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观念,提高道德素质教育。
四、以开放性教学为特点
所谓开放式教学,即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性,将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习与创新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共同探究、共同学习。
(1)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过去,网络媒体不发达,教材能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教材无法做到实时更新,所以内容往往非常陈旧,与社会脱节严重,学生毕业后,往往感到没有用武之地。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和其它媒体的普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得到扩展,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资源、辅助教材等方式获取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学习环境的开放性。改变传统课堂的“黑板式”教学,积极和社会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帮助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定期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办公环境和经营模式,扩展学生视野,扩展思维空间,是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具有动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
(3)教学互动的开放性。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下,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则有教师全部承担。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教学,共同参与教学设计,因为只有学生自己了解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学习的难点在哪里。这种互动式的开放性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教学设计的开放性。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学的应用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一些企业故事,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将企业状态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了解体验到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明白自己应该学习什么,需要什么。
五、创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传统教学的枯燥性给学生的学习制造了障碍,为了让学生不再有抵触学习的心理,应该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比如在讲解科学管理原理时,可以通过讲述小故事,或者播放相关电影片段的形式,让学生更加轻松直观的体验。
参考文献:
[1]丁颜彬.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科技园区建设指导手册[M].北京: 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2]李建明.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人才市场 ,2003.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思想
多年来,一直存在“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一节课里,老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沉闷地听,机械重复地训练。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评价一节课效果好坏,主要是看这节课里老师是否把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了学生,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得到了发展。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着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思想。
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产生新设想、新方法。教师要改变把教学仅仅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狭隘眼界,把教学当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这一内容时,设计这样的开放型题:“用小棒摆出长方形,比一比,看谁的摆法多。”于是,有的学生用六根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有的用八根,十根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有的用更多的小棒摆出含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组合图形。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我总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我,当我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的问题。可见,学生的创新意识顿时萌发。
三、创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是常用的教学形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让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一个答不上再继续问下一个,答对了,就算全班都懂了。其实,这样的一问一答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懂了,也不意味着此问题就这一个答案。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发言的机会,纵使有不同的想法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或否定,只好放弃了。这种强制、封闭的教学限制了学生个性和主体性的发展,长此以往,容易养成学生一种服从、保守、循规蹈矩的人格特征。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减少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注意用“谁还想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因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善待新奇的想法,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比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有一道例题:15-9=?,我鼓励学生探求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用破十法,先算15-10,再算5+l;有的拆减数,把9拆成成5和4,先算15-5,再算10-4;有的利用学具小棒,一根一根去数来减。
又如,在教学“通分”时,为了让学生比较3/4与5/6的大小,有的教师预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3/4与5/6的分母一样吗?能否直接比较大小呢?(2)能将3/4与5/6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吗?应以什么数作为公分母?这样提前引导、指令,使学生亦步亦趋,毫无自主探索的权利可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我放手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学生的思考策略趋于多样化而富有个性:(1)化成小数比较。(2)用折纸比较。(3)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比较。(4)化成同分子的分数比较。(5)借助1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小结,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形成的个性经验在交流中上升为智慧经验,进而学会了创造。
总之,要创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不守旧于框框,不拘泥于形式,要有独到创见。
关键词:传统教学;创新教学;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2-0065-05
收稿日期:2015-12-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学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机制构建”(15JJD880014)。
作者简介:王洪才(1966-),男,河北永年人,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一、缘起: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怀疑
最近几年,我的一个主要研究兴趣是探究大学创新教学问题。我之所以产生这一研究兴趣,主要是基于我自身的实际教学经历所产生的感受。我从自身的切身体会出发,发现我们现在流行的大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种知识传授型的,即是以传播已知经验和思想为核心的,通过把它组织成课程,系统地传授给青年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接受最先进的知识经验,一步达到科学的前沿。可以说,这一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即希望让青年一代一步跨入学术的前沿,直接逼近科学高峰,从而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但结果常常并不如人意,甚至是非常糟糕的。因为这些先进的知识经验都是非常高深的理论知识,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知识经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因而把学习当成了一个机械任务,仅仅把通过考试、获得好的分数作为学习目标,这就违背了教学设计的初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呢?我在反复思考后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从本质上说是违反了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因为我们都是在具有了相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才能进入理性认识层次,脱离了感性认识的基础,直接进入理性认识是一种徒劳之举。当我们所传授的知识是高度抽象的、而且是封闭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的时候,学生就不能体验其中意义和价值,从而就难以激发学生求学兴趣。人在接受抽象知识时,如果没有充分的感性经验作为基础,那么所接受的知识对他而言就是完全无意义的材料。此时就会感觉这些知识就是干巴巴的教条,是一种死知识,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并无作用。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不得不把这些东西背会,而在考试之后就基本上忘光了。人们经常说,大学所学知识最后能够应用的不足十分之一,大概与这种知识学习状况具有直接的关系。
我自己在本科阶段也是一个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也学习了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和教学法等知识,发现这些知识自身确实是成体系的,但对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确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自己的一个特殊背景也加强了我的这种认识。我在读本科之前曾在家乡的农村小学做过两年多的代课教师,虽然是业余的,但实践经验加起来也不少,感受也颇深,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所学的这些系统的学科知识与我之前的教育学实践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或者说,学科知识太系统了,太抽象了,几乎看不到实践的影子。因此,就感觉不到这些知识的用处。那时我觉得这些知识学了应付考试之外基本上是无用的,因为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即使从思维训练的角度而言,我发现这些学科知识的原型都已经出现在哲学原理中了,或者说它们都是哲学原理在教育学科中的具体推演,而且感觉这些推演远不如哲学原理自身说得那么透彻。这让我感觉教育学知识是空洞无物的,是一种严重脱离实际的学问。当时我们使用的仍然是苏联的教科书体系,我看到这些条条框框就感到头疼。当我们接触到美国教育学专著的时候,感到眼前一亮,因为我们发现美国教育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教育学,这样的教育学读起来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似乎这些知识就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于我们自己的。这也使我对教育学的性质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质疑。这也变成了我之后教学改革的动力。
二、动力:要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由于我一直怀疑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一有机会就把自己的设想付诸实践。我的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所教知识必须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必须能够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所触动,必须能够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建立起联系。这样学科知识就必须转化为生活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在我的下意识中,我同意奥苏泊尔的知识“锚点”理论,即掌握新知识必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我也同意建构主义的理论,即知识掌握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我也非常欣赏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即只有通过实际做的过程才能体会知识的真谛。但我最钦佩的是他的思维训练术,在这里他把知识获得过程当做一种问题解答过程了。我认为,这就是探究性学习的起源。所以我也认为,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实质性知识,而非一些形式性知识。我主张要把知识背后所隐含的探索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只有当学生学习重点不是掌握具体的知识内容而是知识背后的方法时,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因为这个时候知识是他自己的,他自己能够灵活应用的。这时的知识才是一种活知识,因为它是一种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知识,而非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的知识。在此我认为,必须将教师教的体系性的‘大知识’转化为结合学生自身体验的‘小知识’时教学才算是成功的。这就是我关于知识的一些新看法。这既是我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我教学理论构建的重点。所以,我觉得只学习一些具体条文知识是没用的,只有把握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有用的。
我最初的教学改革试验是在劳动部主管的一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进行,当时我是作为兼职教授身份负责为这些偏重于职业技术学习的学生讲授《职业教育学》这门公共课。我在这所学校讲授了2个学期,都是大班上课,每个班有50多名学生。对于学校指定的教材,我仅仅是作为参考书使用,因为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把这些知识原本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且我发现这些知识本身是成问题的,既不先进也不实用,当然也不成系统。所以我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了新的教学方案,即在原来的知识范围内,确定了新的知识结构。我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点,因为当时我比较信奉布鲁纳关于结构性知识的主张。我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联想式启发法,即讲出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开动大脑进行联想,说出它的相近概念和意思,在学生把各种可能的相近的概念都说出后我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和系统辨析,最后得出关于所讲概念的定义。这个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进去了,实际上是开始对概念意思的探究。我的这种理论教学的方法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欢迎。
不可否认,即使我在努力启发全体学生参与,但仍然有个别同学始终是拒绝参与的,他们上课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考核的要求,因为平时出勤是成绩评价的一个基本方面。他们上课的时候往往带的是别的书籍,如专业书籍或外语类书籍,上课基本不听,对于同学们的热烈参与表现出无动于衷。换言之,他们根本就不想学这门课程。针对这些学生,开始时我还是采用引导的方式,如提问他们,希望他们对这种新式教学方法感兴趣。但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改变他们的冷漠态度,于是我就放弃了继续努力,因为必须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这也说明,我们的教学体制是有缺陷的,这些同学对课程本身是无奈的,他们是没有兴趣的,来上课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希望他们参与课堂教学则是一种奢望,因为他们毕业以后就根本不想从事教学。
后来我的教学方法改革又在一所地方师范大学做兼职教授时进行尝试,我根据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进行了新的设计。这次我讲授的是《德育原理》课程,对象是一年级教育基本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一共11个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是从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来讲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通过介绍德育中问题发生的逻辑和解答思路来讲解一些德育学说的提出过程,从而呈现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整体背景。这样的教学思路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因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发现德育原理不是一些知识或教条的灌输,而是非常具有生活情趣,从而提升对德育知识学习的兴趣。
之后我又在一所“985”大学做兼职教授,负责讲授《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对象是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学生只有5名。我仍然采用启发式理论教学模式,将教育研究方法前沿知识的方法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次我发现我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些学生都是跨学科过来的,基本上没有教育学的背景知识,虽然他们为了考试也学习过一些教育学知识,但不过是背一些教育学的条条框框而已,而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内在含义。对于教育研究方法知识也学习过一些,但仅仅是记住了一些说法而已,对于这些方法怎么应用根本就没有概念。而我传授的是我多年来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认识,在这些认识中杂揉了哲学的、社会学的、科学学的、语言学的等多方面知识,尽管我也设计了相应的问题情境,但学生仍然是难以理解的。我突然发现,传统的教学论中所主张的“传授人类最先进知识”这一教条可能是不成立的,因为它是“以知识为中心”设计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但我当时不敢肯定自己的认识,认为有可能是生源本身的问题。但不管怎样,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涟漪。
三、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之前我的大学教学改革探索都是在兼职的状态下进行的,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所以没有进行专门地系统探索。我当时的教学方法设计主要是依据我对所教授内容的直觉,即感觉这种知识是什么类型的,就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是突出知识的前沿性和系统性的,我认为这是对方学校院系聘请我作为主讲教师的理由,因此当然就有义务把最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我采用了一些因材施教的方法,但总体上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思想直到开始讲授《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后才受到挑战。
2004年之后我开始专职从事大学教学工作,而且教授的课程就是《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差别不大,但在具体问题上是不同的。我过去所讲的一般性的教育研究方法更为偏重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方面,而我讲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时则更偏向于现实应用方面。作为一名专职教师,我觉得我更有责任把最先进的研究方法知识教给学生,我所在的研究院是站在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前沿的,理所应当地把最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这样一来所面临的挑战就更加突出了。
在过去进行教育研究方法讲授中,我认为由于那些学生都是从跨学科过来,所以接受起来有难度,但这次教学对象中一大半则是从教育学本科过来的,发现他们在接受我教的内容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对我的震撼太大了!我面临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是否应该把我自己探索的前沿成果直接教授给学生?换言之,正确的教学思想应该是以知识为本还是应该以学生为本?这实际上也是学术性与实用性之争。如果以知识为本的话,学生就应该适应知识自身的要求;如果是以学生为本的话,那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来挑战教学内容。我在此处产生的矛盾是非常大的。因为教学论上有一个著名假设:任何知识都可以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可以说,这个假设是满怀了教育学人的豪情,但我对这个假设是存疑的。不过它仍然促进我反思:难道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对头吗?我发现,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如果是高深的理论知识,它永远是高深的理论知识,它无法完全还原于生活的,而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当然是有很大距离的。所以,我又想到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教学内容应该掌握在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接受的水平。而更大的问题是:难道仅仅让学生知道这些前沿的知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要求了吗?或者说,学生知道这些前沿知识之后又有什么用?这就涉及到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的教学定位问题。
从我自己的教学理念说,我不希望学生只是学习一些空疏无用的知识,我希望学生学习到一些真正能够指导自身行动的活知识或真正知识。换言之,学习研究方法目的是为了会做研究。对于那些比较前沿的高深知识,学生自身消化都非常吃力,怎么可能变成一种有效的工具呢?如果他们要真正消化这些知识,就必须具有长期的研究经验积累,有了这个经验之后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勤于反思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消化这些知识。这对于学生而言要求无疑太高了,无异于一种天方夜谭。
一个典型的事例颠覆了我的传统教学观念。我有一个学生,她的本科专业是学习教育学专业的,毕业后参加过三年的中学教学实践,所以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比较活跃。我在教学过程中分配了她做一个“访谈法”研究专题,即让她通过网络和书籍收集一些该方面的资料,给同学们做一个关于“访谈法”的专题报告。因为她有中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所以在讲授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规范,教学语言也比较生动形象,同学们公认教学效果比较好,我对她的表现也颇为满意。但当毕业论文需要运用访谈法时,发现她不会应用,即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我一下子发现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学的弊端,因为我们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性知识的传授,只注重最终结论传授,而不注重知识获得过程,特别是忽视了个人亲身体会这一环。我认为这是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如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都是纸面上的,而非实质性的。所以,我觉得仅仅纸面上的掌握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能够转变为学生的行动才是真正掌握。这就启动了我的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实验目标是把理论知识转变为情境性知识和学生可操作的知识,最终能够使学生自己能够做,在做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真正含义[1]。为此我独创了生成性案例教学方法[2]。
随着实验的深入,我愈发体会到我们传统的教学目标是成问题的,因为传统的教学目标仅仅是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我们对人才的概念是模糊的,没有把人才概念具体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上。我们的教学观也是错误的,认为“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就是教学的使命”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即使最先进知识,如果不是学生努力后可以掌握的,就是无效的知识,特别是该命题与大众化学生素质变化情况也是不适应的。我们的课程观也是有问题的,我们课程观仍然是传统的“知识储备”说,即大学学习知识是为了一生的需要。显然,这种说法已经落后于终身教育时代要求了。我们大学里学习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大学里的许多知识不仅当下没有意义,将来更没有意义。如果把大学的知识框住了学生今后的视野的话则更是抑制了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必须改变人才观、课程观,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否则就与时展要求格格不入了。那么该如何进行改变呢?新的教学观念是什么呢?
四、理想:使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把自己产生的这种新的系统教学观念称为创新教学观念,它就是针对传统的大学教学观念而言的。虽然人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缺乏系统的表述,但人们在行为中已经表达了传统教学模式是什么了。从根本上说,大学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脱离杜威所批判的“三中心”范畴,即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3]。所以,针对传统教学观念,大学创新教学观念的重心就是把“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探究”,把“知识接受”转变为“能力培养”,我认为,这种教学就是在“以问题为中心”方式下实现的[4]。知识不再强调它的系统性和前沿性,而是强调它的适用性,是学生自己能够应用的知识。在这里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而学生的能力培养就是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实现的。这种人才就不再是过去的所谓的理论型或应用型人才,而是一种创新性人才。我们认为,只要是能够创造性地回答实践问题或理论问题都是创新性人才。同时我们还认为,学生把自身的经验创造性地结合进知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这个创新过程是在自己解答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过程中进行的。
所以,创新并非科学家的专利,也可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只要每个人都在积极地更新自己的认识经验过程就是一种创新知识的过程。大学的课程设置,应该集中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而非所谓的全面知识和最先进知识的传授上。整个教学方法设计,都应该以相关问题背景设计为主,引导学生开展主动探究,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应该以一种知识探究者身份出现,不能仅仅以知识接受者的身份存在。教师就不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问题背景的设计者、研究过程的指导者、学生疑难的咨询者和研究结果的评价者,师生不再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关系,而是一种团队合作关系[5]。这种新型教学关系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投身于知识的探究性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王洪才.关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报告[J].复旦教育论坛,2010(4):47-52,57.
[2] 王洪才.运用生成性案例,实现创新性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44-46.
[3] 杨寿堪.从教与学的关系看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3):108-112.
【关键词】创设 教学情境 创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做课堂真正的主人,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才能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知识,也才能体现高效的课堂。如何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好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教师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我经常采用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图片、幻灯片等电教手段导入、悬念式导入等等。例如Book Three《Lesson 9》本课第一部分内容要学5个商店名称bicycle shop、clothes shop,我让几个学生拿上各种道具扮作卖主,老师介绍每一个卖主是一个商店,我在一个商店买到一辆自行车,问学生,我们应该给这个商店起个什么名称呢?学生就会给出bicycle shop,以此类推,tea shop、tire shop……经过这个有趣的小故事的导入,学生学起来特别轻松,并由此可以向外延伸许多生活中新的内容,shoes shop、 pants shop……逼真的情景,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
二、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深入挖掘新教材的趣味性。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学者。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常用各种方法,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比如说在“Tack about it ”这一模块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状);“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
3.灵活采取各项教学辅助活动。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如朗诵、唱歌、猜谜、英语角、小组讨论、多人表演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只有把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4.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英语教学有声有色,有情有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五年级上册Unit 6“In the nature park”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的flash效果,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小鸟啾啾的公园场景,这种情景创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此时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交给学生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在参与点击的过程中进行听、说、读和讨论,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顿时“立体”起来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重教学评价,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评价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优化运用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评价时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认真听讲的学生的书上画上五角星,或在其桌面上贴上彩色五角星,并将每节课时英语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并加两颗红五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他们用所学知识分组比赛,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他们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