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课 “五味”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认为如下“五味”是当今小学语文课应具有的特征。

一、语文味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因此,应打造具有“语文味”的课堂。什么是“语文味”?包括文学、构思、形象、哲学、意境、情趣等,也就是语文的文学韵味。要想让小学语文课有“语文味”,就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领会语言文字之美,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另外,小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围绕“语文本体”,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即“怎么写”,就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承载这些内容。

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如教学《金子》,我一开始就提问:彼得最后找到金子了吗?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思维说出彼得是怎样找到金子的。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总结“真金”是什么,创作小诗《我有一个梦想》。这样的课学生学得很有滋味。

二、人情味

《新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因此,一节好的小学语文课应该使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具有生命活力地学习。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体验,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这样课堂就会充满“人情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有“人情味”,主要包含三层意味:一是要有情趣;二是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三是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如教学《爱如茉莉》,文章语言很朴实,满含着父母之间深深的爱。我采用声情并茂、入情入境的朗读方式,创设一种温馨的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与文本及作者产生情感的交汇。领会父母之间的关爱像茉莉一样,虽淡雅,却沁人肺腑,让人感动。在学完课文后,我和他们谈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更富有“人情味”,语文课才更有效率。

三、书卷味

小学语文课堂还要有点“书卷味”。语文学习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内化过程。教师的文学修养和学生的文学素养都凸显了语文课堂的“书卷味”。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浸润心灵,启迪智慧;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常常灵光闪现、灵气勃发;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和宽阔的视野。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营造溢满书卷味的课堂氛围,让书香充溢学生的心田;要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积累、背诵优秀诗文、篇章,并养成圈点、批注、摘抄、给课文补白的读书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文能力。

《安塞腰鼓》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我设计了在耳畔前加上“响彻”一词,让学生思考作者的用意。学生讨论后认为这一句话是写腰鼓演奏停止之后,人们还沉浸在富有激情与生命力的表演中,久久未回过神来的情景。而“响彻”写出了声音的清晰响亮,破坏了作者精心设计的腰鼓表演停止后宁静悠远的意境。这样一添词,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散文简洁的语言下隐含的深厚内涵。

四、儿童味

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学习、运用母语的教育。要在小学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我们就必须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儿童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必须还儿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在“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主要写了“我”去金华游览双龙洞的所见所闻,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双龙洞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喜爱双龙洞的心情,赞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时我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确定教学重点,理解“好奇”、“仰卧”、“稍微”时,让学生扮演游客或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亲身体验进入孔隙的滋味,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五、自主味

语文课的“自主味”,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并能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自主味”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凸显自身的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在教学中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努力做到: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成为出色的演员,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内容情境中。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小学语文课堂不是秀场,流光溢彩、满目繁花本不该属于它,让我们洗尽铅华,用小学语文课的“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儿童味、自主味”感染每个孩子,让孩子喜欢上小学语文课,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树立起自觉学习语文的信心,从而不断发扬光大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19.

[2]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理念 审视思考

一、如何看待语文教学

1.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人”和“人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和“人的发展”上,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学生。教师是一个生命,学生也是一个生命,生命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沟通。要尊重每个孩子存在的价值。现代教育倡导“尊重人格,崇尚个性”,倡导教育的民主化,多元化,让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生命的花朵得以绽放。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也是有差异的,尊重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就必须认识和承认这种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

其次,关注学生的发展。学语文就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们应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生命之间和谐的律动,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乃至更多方面、更多范畴的对话。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书,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审美的格调等,或认同,或发问,或陶醉,或见仁见智,批注评判,这都是生命的交流。学生从这些交流中有所吸收,有所感悟,懂得做人的道理,提高生活的品位。在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教师的道德情操。教师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对人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生命能量的肯定和调动都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对学生的做人、对学生的生活和品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起前者更加深远,更加直接。正是在教师创设的自由氛围中,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爱护下,在这种生命的交流和和谐的律动中,学生具有了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振兴民族文化的基础作用。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同时又要使语文学习具有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浓郁芬芳,现代的流光溢彩;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味中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语文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一滴小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于国把祖国优秀的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让悠久的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二、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

1.树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 以往人们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和把握有失偏颇,只强调工具性与教育性,没有把语言文字看作是学生求得生存、实现发展的工具,即学会做人的工具。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多为单纯抄写,机械记忆,没有把教育性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内在功能,教育内容多为空洞乏味的说教,于“微言”中强求“大义”,与学生实际的思想、认识水平相去甚远。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第一,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来理解工具性。交际工具本身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交际是生命的相互展示,是生命价值的相互欣赏,是生命智慧的相互沟通、辉映和碰撞。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解读语文的工具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能否提高。通过对小学生作文的批改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同时由于写作经验有限,写作畏难情绪非常严重。为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非常有必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接下来,本文就针对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小学作文教学这一话题,做一简要分析。

一、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年纪小,生活经验本身就非常有限,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他们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供调动,写出来的作文自然脱离实际、空洞无味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平时的作文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观察身边人、事、物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记录对万事万物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针对二年级学生开展作文教学时,学期开始之初,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回家之后买一颗种子或植物幼苗,将它种在花盆里,用笔记录下植物每天的细致变化。学生听见让他们养植物,一个个都兴致颇高,有学生买了含羞草,有的学生买了水仙,还有学生买了大蒜。笔者要求学生每周定期上交一次记录报告,并针对学生在报告中记录的内容进行细致批改。虽然这些文字只有短短几句话,但是都反映了学生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他们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训练效果非常不错。

何其芳说:生活是广阔的海洋,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可以很好地解决小学生写作素材不足这一问题,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语文眼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长此以往,不仅写作能力会有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审美素养也能有效提升。

二、巧妙导入,激发写作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能够将写作当作一种兴趣,他们就不会认为作文是负担,反而可以从写作活动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喜悦感和成就感,从而自觉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活动。

开展写作课堂训练的过程中,巧妙的话题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有趣的导入方式,以引起学生对写作活动的向往,激发写作激情。教学实践证明,图片、幻灯片、电视电影片段、实物教具、问题讨论、音乐渲染等方式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美妙的写作情景中。

例如,指导学生就“我最熟悉的人”这一话题开展写作训练时,笔者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时间内,为学生随机播放了几首《朋友》《伙伴》《世上只有妈妈好》《好爸爸》等歌曲,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写作环境。正式上课时,笔者请学生根据刚才听到的几首歌曲,发挥想象力,谈一谈自己的所感所想。学生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不由自主地回想身边的父母亲人、朋友同学,一张张可亲可爱的脸庞浮现在脑海当中,写作欲望何愁不被激发?

三、因人制宜,实施个性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前各小学普遍采取大班额授课,每个班级动辄二十多人,由于心理、家庭环境、学习基础等差异,学生在兴趣爱好、思想感情、思维方式、语文能力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这些不同特征折射到作文训练当中,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将集体化写作逐渐向个性化写作转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写作情况,确立难易程度各不相同的题目,使每一位学生的写作水平都能得到发展。

写作应当鼓励个性化表达,笔者认为,在四、五、六等高年级段开展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设置作文题目和评价方式,全命题作文要少写,假、大、空的内容不能鼓励。考虑到小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不妨多设置一些半命题作文,例如:“我最难忘的 、我看见 、 真美”等题目,重点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同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学评价标准应当区别对待,关键在于肯定学生作文当中的亮点和闪光点,以鼓励为主。

目前小学生普遍存在写作畏惧情绪和厌烦心理,这的确造就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困难。为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改革是大势所趋。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樊笼,摒弃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个性化课堂,切实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开发智力的最佳时期,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地促进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彻底改变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取丰富多样的适合小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彻底改变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不再是单纯的讲解,而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进而达到培养他们能力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很少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被激发出来,也不会自主学习,更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积极动脑,开拓思维,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产生荣誉感,增强自信心,这种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要使课堂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而且在自由平等的课堂环境中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积极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知识。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沟通,要认识到学生间在情感、思维、行为上的差别。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便敢于发言、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敢于对教学活动提出质疑。对学生的积极发言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加以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

三、要做到因材施教

正如人有高矮胖瘦之分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知识、技能和兴趣特长等方面都有所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一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为了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设定几个不同难度的问题,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基础差的学生回答简单问题,其余的学生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二是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自信。在进行上述活动时,教师对差等生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是亮光,也要给予激励的评价,进而使他们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产生追求更高目标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会有明显变化,成绩好的学生会向更高目标冲击,其他学生也会赶超先进、不断进步,从而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

小学生天生好动、活泼可爱、好奇心重,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课堂变得富有活力。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要灵活掌握,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使用多媒体技术,把所学知识制作成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感知语境,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走入作家创设的氛围中,让语文课变得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五、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设置基础知识类的问题,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他们进行分组,并采取轮流发言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要鼓励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积极发言,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团结互助合作的意识。

六、组织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习语文是一个猎取多方面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同时要引导学生科学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并进行读书交流,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展他们的知识面。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教师要挑选趣味性强、学生感兴趣的课外阅读,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学生有了深厚的兴趣,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坚持下去,字、词、句、文章、诗词等积累就会增多,语文成绩自然也就会提高了。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文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1.实施探究式教学

1.1营造探索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营造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其次,教师要为学生的学而教,考虑学生怎样学,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引导学生质疑问题,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刻苦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假设情境,合理想象,逆向推理。

从接受的角度看,阅读文本对于读者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定式,即所谓“为主人公的快乐而快乐,为主人公的悲伤而悲伤”。探究性学习可以打破这种定式的思维模式,假设出与文本内容的展开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情境,让学生在不脱离文本主要思想的前提下逆向思维,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为文本内容开辟崭新的发展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非常重要。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问题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大胆地提出设想,估计假设的可能性。这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它作为科学认识程序的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提出假设,可以为问题搭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是探究活动的一个“指南针”。当发现问题后,学生很想知道“为什么”,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个猜测性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做出假设,着力营造民主、祥和、生动、活泼的探究性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使他们的思维进入兴奋区,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心理条件。

1.3组织学生合作交流研讨。

组织学生研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既能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又能为学生个体性格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既能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坚持有道理的见解,又能使学生尊重他人的说法,形成在欣赏自己的同时欣赏别人的正确态度;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要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少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得对,而又不完全对。“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也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水下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3.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新课程把课堂教学看做是建构过程,主张通过营造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欲望。当语文学习过程变成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时,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研读课文,充分发表见解,对问题作出多样化的回答,课堂教学可能会出现多个发展方向。此时,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教学必然成为一个生成的过程。

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后现代课程观把教学活动视作复杂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时候,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在无序的涨落中,在一些看似随机的、偶然的突变中实现的。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简单地看做线性的、有因必有果的事件,而必须充分考虑众多不确定因素,更不能以为有了预设就万事大吉。那种置学生的需求、困惑和情绪于不顾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一些生成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过程展开得很充分,出现了“节外生枝”的现象,因此课堂教学预定的任务不能完成。怎样看待这种现象?首先,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达到的往往是预期的认知目标,而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已经有所超越。所以这样的课应该得到肯定。其次,课堂教学目标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如果这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未达到的认知目标则完全可以在后续的课中继续达到,而不必死扣在这一节课内。最后,教学目标本身也不是预设了就不能变更的,应该随着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而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