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散步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课题名称
语文园地三《了解中心句》
教学目标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内容抽象,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分析课文的文段意思,归纳文段主要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难抓关键信息。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阅读中善于想象画面,但难于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
1.
通过“知识回顾”,“知识探究”,“知识演练”三步从易到难逐渐深入学习。
2.
从学过的熟悉课文中举例子,结合课件动态图进行直观分析。
3.
扮演学习小伙伴“小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知识回顾
1.
对比分析三年级上册这两个段落找出共同点: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也是非常保贵的肥料。”——《富饶的西沙群岛》
“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海滨小城》
总结出“先概括,后具体”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的共同点。
2.
牵连点明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语,要求“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导入中心句的学习。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知识探究
1、中心句的含义
①展示“太阳系”图片直观讲解:文章的中心句就像是太阳,是文段的中心,其他内容就像行星都是围绕着中心句来写的。
②总结中心句含义:它是概括全文或全段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全文或全段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它来展开的。
2、深入探究学习
(1)同学们和小喵一起找找这两段话的共同点?(课件展示文段)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走在街上溜达。”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
学习伙伴小喵总结发现的共同点:
老师,我发现了两个共同点:第一个共同点是,这两段都有一句中心句,进行了先概括的描写。第二个共同点是,这两段都运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进行具体的描写。
(3)
老师深入分析这两段:(结合课件动态直观展示)
①第一段话“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这一句是中心句,进行先概括写。然后运用五个“有的”排比句式具体地写了“骑、挑、赶、推、溜达”等各种不同姿态动作的人,写出了街上的热闹。
②第二段也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先概括写了“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然后也运用了排比句“有的……有的……还有的……”具体地描写了三种不同姿态的龙,突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
小喵总结学习心得:我终于明白了,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给写清楚的了。我也想来写一段试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知识演练
1、小练笔导入:同学们先来欣赏几幅美景找找灵感吧!(课件展示烟花、鲜花,房屋的美景图。)
要求:照样子,先概括后具体,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式写一段话。
2、学习伙伴小喵的展示:春天来了,花园里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有娇艳欲滴的玫瑰花,有洁白无瑕的梅花,有灿烂夺目的向日葵,还有逞娇呈美的蝴蝶兰……美丽极了!
3、阅读另一位同学写的文段,找问题。
“夏天的清晨,公园里可真热闹。有的老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有的叔叔阿姨在跑步,有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踢毽子,还有的人在远处的亭子专心地看书。”
小喵修改段落中有语病的地方,引导同学更深入理解“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段落内容。
4、教师示范文段,巩固认识,结合时事,情感教育。(结合图片,配乐朗读)
(一)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答方法。即求两次剩余。
(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第一种方法。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意义。
教具和学具
写有复习准备的翻转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应用题(要求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
1.一个星期上5天课,4个星期一共上多少天课?
2.4个同学一共画了24张画,平均每个同学画几张画?
3.一本故事书有96页,已经看了18页,还剩多少页?
4.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学生解答后,教师把第4题添上一个条件“做小旗用去9张”。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设疑引入
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默读题,理解题意,接着教师设疑:“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有所不同,该怎样解答呢?”教师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试着分析解答,根据学生分析,教师同时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边画线段图边分析。
(1)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30-11=19(张))
(2)还剩多少张?(19-9=10(张))
接着教师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时将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分别写在算式上面。并请同学在图上亲自指一指“30-11=19”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19-9=10”是从哪一段去掉哪一段,剩下的又是哪一段。可多让同学们说说思路。
3.试一试,做一做
教师出示一个与例题同类题,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先根据图示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
幼儿园买来30个苹果,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先画出解题思路:
再列式计算:
30-12=18(个)
18-9=9(个)
答:还有9个。
再请同学们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4.做一做,想一想
教师出示下面两个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数学题,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下午卖出11筐,还剩多少筐?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又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5.归纳解题思路
在以上四个题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先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四道题都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题回答)再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用综合法思路试着分析。如“做一做,想一想”的第(1)小题,就可以让学生这样分析思路: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上午卖出后剩下的筐数,再用剩下的筐数减去下午卖出11筐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算出还剩多少筐。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结合具体题讲讲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就会使学生悟出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学会解题方法。
(三)巩固反馈
1.第一组题:教师打出投影,要求同学看图指出问题部分小明家里有图书35本,借给小兰10本,又借给小红5本,还剩多少本?
(1)画出借给小兰10本后剩下的部分。
(2)画出又借给小红5本后剩下的部分。
2.第二组题:列式计算,要求全班学生动笔完成
(1)学校有64盒粉笔,六年级用去8盒,五年级用去10盒,还剩下多少盒?
(2)商店里原有玩具85个,第一天卖了26个,第二天卖了18个,还剩多少个?
3.第三组题:算一算,比一比,要求学生回答
(1)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游上岸8只,池塘里还剩几只鸭?
(2)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游上岸14只,池塘里还有多少只鸭?
(3)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从岸边游下6只,这时池塘里有鸭多少只?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教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初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这部分教材安排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第一种解法,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古诗内容。
3.
查阅资料,加深对诗中事物的理解。
教学重点:
1.
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古诗内容。
教学难点:
查阅资料,加深对诗中事物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板书课题
1.
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师:在中国的古诗花园里,有一类古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咏物诗。(板书:咏物诗)
2.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咏柳》《咏鹅》《梅花》《风》等古诗,告诉学生:歌咏某一事物的诗歌就是咏物诗。
3.
今天学习的《古诗三首》就是由三首咏物诗组成。读读题目,你们一定能猜到诗中所咏的事物。(板书三首古诗的题目,学生说诗中歌咏的事物)
二、质疑诗歌,朗读诗歌
1.
提出疑问。
师:读了题目,你们心中一定有了疑问,对吗?(学生提出“为什么歌咏?”“歌咏它什么?”等疑问)
2.
朗读诗歌。
师:要想解决疑问,先得读好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两遍)
3.
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4.
师:大家已经读准了字音,达到了朗读古诗的一级标准。现在试着把古诗的节奏朗读出来吧。
5.
教师指名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教师引导评价:你喜欢谁的节奏?
6.
师:古诗是按照平仄规律创作的,请听吟诵。(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吟诵音频,出示三首诗的平仄,然后学生依照“平长仄短入声促”的规则尝试吟诵,齐诵。建议:一般情况,“–”短平读一拍,“―”中平读两拍,“—”长平读三拍。“∣”仄声在二四六字的位置时读一拍,一三五字位置时读半拍。“∣”入声读得短促有力)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
|
–—∣∣∣–—
∣∣–—∣∣―
大漠沙如雪,
千锤万凿出深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
–—∣∣―
∣∣–—∣∣—
∣—–∣∣–—
燕山月似钩。
烈火焚烧若等闲。
立根原在破岩中。
–—
–∣∣
∣∣∣—–∣∣
–—∣∣–—∣
何当金络脑,
粉骨碎身浑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劲,
∣∣∣–—
∣—–∣∣–—
∣∣–—–∣―
快走踏清秋。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歌
1.
借助注释,默读诗歌。
师:三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事物?请借助注释,将诗中描写的事物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适当批注。
2.
学生默读,想象批注。
3.
交流:
(1)问题1:《马诗》描述了一匹怎样的马?它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
①第三、四句诗是说,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这是一匹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骏马。
②第一、二句诗说,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是一幅战场景色图,悲凉肃杀。这匹骏马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正是它可以建立功勋的环境,内心的渴望一定更大。
(2)问题2:《马诗》中的马儿驰骋于什么季节?
“清秋”时节,草黄马肥,正好驱驰,冠以“快走”二字,可见这匹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好是可以万里横行的壮年。
(3)问题3:《石灰吟》里的石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①“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烧炼的就是石灰石。这是不怕磨砺的石灰。
②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石灰烧制图”,引导理解“粉骨碎身”的含义。感受石灰不怕牺牲的特性。
③学生观看石灰图片或者真正的石灰,感受石灰清白的特点。
(4)问题4:《竹石》中的竹子长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
①前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环境不好,但基础牢固。后两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折磨,多大的打击,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郑燮不但写竹写得好,而且他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请看插图。图里的竹子哪些地方和诗歌里的竹子是相似的?
4.
朗读诗歌,加深印象。
师:咱们再读诗歌,将诗中事物的样子牢牢记在心里吧。(学生齐诵诗歌)
5.
指名诵读。
四、学习生字,规范书写
过渡:通过朗读,三首古诗的内容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1.
观察生字,互相提醒。
师:仔细观察这4个生字,你觉得哪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提醒大家?
2.
学生交流:
“凿”字下边里面是“羊”字少一横。
“络”字左右同高,“锤”字左低右高。
“锤”字左窄右宽,左边的第一横对准右边撇和第一横中间,左边第二横对准右边第一二横中间,左边第三横对准右边第二三横中间,左边的竖提的“提”对准右边第三横左侧。
“焚”字下边的“火”字第一、二笔点和撇在上边“林”字两竖的下面。
3.
教师板书,学生观察后书写生字。
4.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分析其由来。
“焚”的本义是古人为垦地耕作而引火烧毁荒草野林;后来引申为“燃烧”,如“焚化、焚毁、焚书”等。
“凿”的本义是捶打钢钻,在木石等材料上挖孔钻洞,如“开山凿洞”;后来引申为痕迹深刻的,确切而无法消除的,如“言之凿凿”;还有用以凿洞的工具,如“
凿齿、凿子、方凿、斧凿”等。
五、默写古诗,小结课堂
1.
背诵课文。
2.
默写《竹石》,并打开书对照是否有误。
3.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咏物诗,并且通过对照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了诗中所描写的事物。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诗人为什么要歌咏这些事物。
六、课后作业
查阅三位诗人的生平故事。
板书设计
10 古诗三首
咏物诗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为什么歌咏?
歌咏它什么?
课时作业
一、我会填空。
《古诗三首》中每一首诗都( 歌咏 )了一个事物,我们叫它们( 咏物 )诗。
二、解释诗句。
1.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匹马何时才能戴上镶金的辔头,尽情驰骋在这秋高气爽的战场上?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3.
【作者简介】马张霞,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3151)校办副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
近年来,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江苏省教育厅在最新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中,再次强调了提升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职业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迫切需求。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将教学实践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变“阅读”为“卡片”:创新课前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如同运动比赛前的热身一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减轻课中学习的陌生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回答教师的启发性问题,增强自信心。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职校教师也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是未给学生安排合适的预习任务,通常只是将预习环节降为“学生自愿阅读”,严重浪费了课前初记忆的黄金期。
其实,教师可以将布置的预习任务具体化,安排学生制作有特色的预习卡片,帮助理解,加深记忆。以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卡片的正面设计“我读到了什么”的预习主题,要求学生将每课出现的新名词梳理摘录。该任务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将理论名词摘录成学习卡片”这一良好的预习习惯,还有利于激发其自信心、提高课堂参与度。卡片的反面则设计成“你想到了什么”和“你记住了什么”的主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对名词术语进行注释,培养其观察意识和发散思维。还可以通过画图或编口诀等方式形象记忆名词概念的核心要义。
这张自制的学习卡片将在课堂中展示并择优选用,由学生口头阐述,进一步培养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必备的口头表达能力。如在预习“产品组合策略”时,学生不仅顺利找出了产品组合、产品线、产品项目和广度、长度、深度、关联性等专业术语,还将某一品牌旗下的多个产品项目与理论对应,生动诠释。更用“算盘”这一实物图形和“广度看线数、长度看项和、深度看差异、关联性看相依”这套自编口诀来形象记忆产品组合的相关概念。
二、变“讲练”为“做学”:创新课中方法,消除学习障碍
在以往的专业基础课中,常用的方式是“讲练”,尽管教师详细讲述理论知识后能辅以练习巩固授课内容,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学习效果仍然不佳。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们以为传授的是知识,其实常常传授的只是‘知道’”。为了教学生不做“只知道很多事实却不知道吸收消化为方法”的人,教师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索“淡化说教、启发引导;重视学生体验、强调师生互动”的育人方式,力求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辩论阐述、案例分析、亲历策划、头脑风暴、框架归纳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边做边学。如在学习“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的时候,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分析“某品牌牛奶的市场兴衰”,巧妙地将产品寿命的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诸多特征以及企业应采取的营销策略等知识点融于其中。
案例教学法大体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理论讲解中联系案例;二是案例分析中提炼理论。实践证明,后者效果优于前者。通过教师设定的问题,从学生的口中说出知识点,既顺利化解了学习障碍,又提升了其用营销理论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如围绕苏州这一著名的旅游城市布置学习任务:请就苏州知名产品如何延长寿命周期展开策划。让学生在亲历策划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有所用”,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又如,在学习“营销调研方法”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通过3分钟的情景再现体验“个人或小组访问法、电话调查法、邮寄调查法、询问表留置法”等不同的调查方式下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感受,从而总结出每种调研方法的“优缺点”。
总之,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实现教师从“主讲者”到“主持人”的转变,本着“动起来、能学会、用得上、不易忘”的原则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畅谈、提问和感悟的机会。
三、变“书写”为“实践”:创新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课后作业是巩固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但是传统的抄写背诵式作业所取得的收效显然是有限的。在营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校园超市、知名企业网站、营销协会社团等活动场景,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置“体验式实践作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论认知。如在学习“消费者市场特征”时,可以布置作业“以学校师生为调查对象,展开关于日用消费品、选购品、特殊消费品购买习惯的问卷调查”;在学习“品牌策略”时,可以布置作业“选取校园超市中的任一产品,分析其使用的品牌策略,并谈谈你的创新计策”;在学习“新产品推广策略”时,可以布置作业“借助网络了解某品牌手机的信息,为其新产品的校园市场推广进行策划”;在学习“包装策略”时,可以布置作业“利用两种以上的包装策略为苏州檀香扇提高市场销量”;在学习“促销策略”时,可以布置作业“以营销协会的名义,组织一次学习用品校园促销活动”,从选择厂商到组织进货、从市场调研到促销策划都由学生合作分工完成。
*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抖、蟋”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自己听到的秋的那些声音。
3.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诗歌中的浓浓的秋情。
教学重点
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难点
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熟读诗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重点指导课文中的会认字。
蟀(shuài)不要读成suài,组词:蟋蟀
斗蟋蟀
课件出示蟋蟀的图片。
巧记“阔”:门内的生活,日子不错。
3.整体感知课文。
4.词语理解。
歌韵:和谐悦耳的歌声。
叮咛:反复地嘱咐。
歌吟:歌咏。
辽阔:广阔;宽广。
饱满:丰满。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二、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
4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指名让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些。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5.配乐朗读第1~3节。
三、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第4~6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它们的声音吧。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节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的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内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四、布置作业
仿照第5小节,写一写自己在哪里听到过秋的声音。
板书设计
7
*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这首诗是通过描写秋天的声音来体现秋天的惊喜,所以引导学生在课外留意秋天更多的事物,自己进行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