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旧社会土地制度

旧社会土地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旧社会土地制度

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第1篇

废除:

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农奴制ㄧ~不废除

驱除:

1.亦作"?除"。 2.驱赶,扫除。驱除

铲除:

1. 根除;彻底消灭。如:铲除这块土地上的种种罪铲除

根除:

彻底铲除:~陋习ㄧ~血吸虫病。根除

清扫:

1.亦作"清埽"。 2.清除;扫净。清扫

消除:

1.除去,使不存在。 2.犹消遣;消受。消除

革除:

①铲除;去掉:~陋习。 ②开除;撤职。革除

消灭:

①除掉;使灭亡:消灭敌人|把害虫消灭掉。 ②消消灭

排除:

1.消除;除掉。排除

扫除:

1.打扫,清除尘秽。 2.表示虔诚迎宾。 3扫除

肃清:

1.犹清平。多指国家、社会安定太平,法纪严明。 肃清

拔除:

1.拔掉,除去。拔除

引证解释

指扫除干净;全部去掉。

《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清除羣秽,广举贤士。”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杂院已经十分清洁,破墙修补好了,垃圾清除净尽了。” 秦牧 《序》:“为清除旧社会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污秽而斗争。”

造句

(1) 来到南面,看到的是重建唐山的场面:一片片废墟被清除了,一栋栋楼房盖起来了,一条条道路修好了。一座崭新的城市已初具规模……最后,我来到了西面,一座新城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彻底粉碎了西方某些国家人士“唐山在中国版图上消失了”的胡言。

(2)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3) 不要想太多,定时清除消极思想。

(4) 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秽,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5) 一个人大半生的时间都在清除少年时代种在脑子里的观念。这个过程叫做取得经验。

(6) 我们要坚决清除干部队伍中的蜕化变质分子。

(7) 清除江心的暗礁,确保航路畅通。

(8) 在老师带领下,我们很快清除了校园内的垃圾。

(9) 智者应清除自己心灵的污垢,舍弃感官的享受,使内心没有挂碍。

(10) 认真开展安全例检,及时清除事故隐患。

(11) 小年翩翩来到,迎春做好准备了:忧伤烦恼,要清除一下子;吉祥对联,要贴它一打子;幸福窗花,要剪它一屋子;幸运饺子,要吃它一辈子;祝你小年快乐,愿你做个幸福的孩子,好运一阵接一阵子。

(12) 要推行廉政,必须经常不断地清除机关工作人员中的贪污腐化分子。

(13) 那个天井需要清除一下。

(14) 不清除抱残守缺的旧观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15) 正月初六,迎财送穷;垃圾清扫,霉运清除;室内打扫,迎财纳福;焚香拜神,祈求大利;爆竹烟花,辟邪免灾。祝你龙年吉祥如意,顺顺利利!

(16) 五一宣言:不当苦力,释放活力,清除压力,好运给力,快乐有力,成功发力,绽放想象力,添彩生命力,愿你越过越有动力,越来越有魅力!

(17) 从抗病毒程序保护的系统中清除危害更是雪上加霜。

(18) 旧社会的残渣余孽虽已清除,但其落后意识,不良习气至今犹存,还有一定市场。

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失地农民;利益;利益表达;利益补偿;利益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4-0081-05

一、利益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

一般意义上的失地农民是指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群体。他们在全部或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后,导致自身核心利益受损,加之他们城市融合的种种困难,他们大多处于边缘化状态,在基本生存、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着较大风险。近年来,失地农民的上访率居高临下,频繁发生,究其根源与利益问题密不可分。利益是社会主体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使主体(自身)与客体(需要对象)之间的矛盾状态得到克服,即需要的满足。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利益的多样性。这些需要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因,若得不到正常的满足,个体就有可能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剥夺。

虽然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获得了适当的经济补偿,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更高层次的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要的满足难以获得充分保障,容易导致失地农民的抗争行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威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显示,农民失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已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可以说,利益问题是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对失地农民利益的考虑和满足既是对这一边缘群体人文关怀的切实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针对我国失地农民的研究一直是本世纪以来的热点话题。其中,以失地农民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3年。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失地农民”和“利益”为篇名字段共搜索到相关文献202篇。综合来看,这些研究的视角、方法和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亟待改进。笔者尝试在系统梳理近十年具有代表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失地农民基本利益状况及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对策,以期推动相关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理论水平。

二、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的基本状况

(一)针对利益主体――失地农民的界定和规模研究

对于失地农民的界定,研究者几乎一致认为,失地农民是指因非农建设需要占用农民集体土地从而失去土地使用份额的农民。近几年的研究文献基本上不再进行概念上的澄清,而是笼统地认为失地农民就是指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然而,事实上农民失地的原因除了被政府依法征用之外,还有自然灾害、自身流转等方面的原因。相关研究对失地农民的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随意性。

关于失地农民规模的评估具有较大争议性。以往研究对于失地农民规模既有总体数量上的统计,也有发展趋势上的前瞻。浙江省农业调查队的研究结果显示,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预测,2000-2030年的30年间,全国占用耕地面积将超过5450万亩,以每征用1亩地就有1.5个失地农民计算,届时失地农民将增加至1.1亿人。林丹华等人2004年的研究估计,目前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在4000-5000万人左右,每年要新增200多万人。

然而,无论是概念界定上的模糊性,还是规模上的众说纷纭,失地农民作为一种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的事实已无可争议。研究者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失地农民的利益主体地位,认为有必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针对核心利益――失地农民的困境和风险研究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育、经济和资源等功能。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把失地农民推进了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吸纳性不足又造成了失地农民的发展风险。

第一,关于失地农民困境的研究。沈庆群的实证研究发现,失地农民面临着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偏低和费用少、征地后的安置措施不妥当、社会保障权益的不充分性、民益的不平等性等困境。袁景衡则认为,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能融人城市、经济来源不稳定、双重身份造成双重人格、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障碍等困境值得关注同。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就业等具体问题上,吴冰洁从社会空间分析视角解读了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旧社会关系网络的裂变和新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李瑜的调查研究认为,失地农民的就业面临着自谋职业下的无序就业问题突出、缺乏就业扶持的孤立就业问题严重、质能力低下的无能就业问题凸显等困境。

第二,关于失地农民风险的研究。失地农民的风险研究是近三年来的研究重点。李向军的研究指出,土地制度的缺陷、征地制度不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不当等方面的制度风险是失地农民的必然,地位弱势和能力脆弱的文化风险则彰显了失地农民的弱势性。周立军认为,失地农民在向市民的转化或等待转化过程中,存在基本生存、教育与发展、社会交往、心理失衡等主要风险。冯晓平和江立华则以阶层分化为视角,把失地农民分为经商大户阶层、经商兼农阶层、半工半农阶层、纯农户阶层等不同类别,从生存和发展风险的分布进行了微观层面的探讨。

总体而言,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核心利益明显受损,其所面临的困境和风险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众多方面,涉及到政府、市场和自身等诸方面的利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显然,基本生存和发展等核心利益的不确定性深刻反映出了失地农民的边缘群体地位。

三、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的相关机制

在如何满足失地农民的需要,充分保障他们的利益这一核心问题上,以往研究认为关键是建立健全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机制。学者们主要关注了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利益补偿和利益保障等三个方面。

(一)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

随着生存和发展方面的风险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内心的不安全感和被剥夺感不断强化,加之维权意识的增强,失地农民对利益诉求的表达愿望日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表达渠道,导致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呈现出方式的非理性、结果的低效性等特点,在一些地方引发了群体性冲突事件。

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愿望强烈,但却存在诸多问题的现象得到了研究者们的证实。周艳运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分别分析了开发商、地方政府和失地农民的行动选择,指出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是各个行动者利益偏好选择和理性行动的结果。丘素珍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呈现出愿望强烈、内容多样,维权意识薄弱、渠道相对单一、方式非理性化、行为分散性、效果低效性的特点,主要原因在于利益表达主体自身的局限性、表达客体的消极应对、表达渠道的缺陷、组织平台的缺失等。

学者们认为,构建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需要加强立法和机制建设,发挥媒体、第三部门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促进利益表达行动过程和结果的最优化。孙玉娟从社会冲突的视角分析了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冲突与博弈,认为有必要促进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意识的主体化、权利的平等化、渠道的合理化、方式的理性化和制度的法治化。

(二)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

土地被政府依法征用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对失地农民进行必要的补偿是一项国际惯例。利益补偿的实质是对土地所附着的各项功能进行合理地替代,关键在于补偿的内容、标准和方式。我国当前针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和安置机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补偿标准偏低,方式相对单一,缺乏长效机制。学者们在这一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

失地农民补偿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98年修订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第四十七条。该条款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徐琴认为,按照这一法律条款对失地农民进行利益补偿,已经产生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经济补偿标准大大低于土地的市场价格;征地之后无相应的就业补偿机制;现有征地补偿不包含社会保障,失地农民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因此,她认为合理的征地补偿应当包括三方面:给予适度的经济补偿、帮助安置就业和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刘吉荣的研究指出,我国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机制存在着制度设计不合理、法规设计不完备、补偿标准不合理、测算方法不科学、分配机制不合理、操作程序不规范等主要问题,应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和征地制度的改革,完善农村征地法规建设,提高和完善补偿标准。刘祚祥认为,建立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应该基于农地产权的利益均衡,提高我国城市发展效率,重塑国家、集体、农户有关土地产权的合约,并在此基础上修改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赋予农民土地发展权。

关于补偿的内容、标准和形式等利益补偿的具体问题,学者们有多种争议。一是“完全补偿说”。对由于土地被征用而给失地农民带来的现实的及可预见的一切可量化的损失全部进行补偿,除货币安置外,还可单独或综合采取就业安置、土地入股、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障等多样化的补偿形式。二是“市场化补偿说”。被征收土地的价值构成是确定对被征收土地进行补偿的前提,应当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确定其土地征收价格,然后进行适当的补偿。三是“功能替代说”。征地补偿内容的设定应遵循功能替代原则,对失地农民进行对应的功能补偿,向失地农民同时提供就业安置补偿(与劳动力安置费相类似)和社会保障补偿。

(三)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

政府部门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必须尊重和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要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和制度充分保障失地农民的眼前与长远利益,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关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研究一直是近十年来的热门话题,主要分为两大方面。

其一,基本权益保障,包括日常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等。由于政府、市场和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失地农民的核心利益受损已是不争的事实。杜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在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政府职能错位与行政行为失偏、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过低、农民自我保护能力短缺。因而,应通过健全和完善土地征用、土地收益分配、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援助、文化关怀等一系列制度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陈彬文认为,失地农民问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化不能仅仅是土地非农化,要通过明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平等的土地交易制度,建立公正的农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万志昂从文化视角分析了以文化关怀失地农民民生问题的现实意义,提出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网络、社区文化和文化教育培训系统的设想。

其二,社会保障,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限,失地农民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往往会受到制度的限制和社会的排斥。张桂蓉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分析指出,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过程和之后受到游戏规则、就业市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排斥,因而政府有责任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使失地农民所得与其贡献对等,享受与其身份相符的最基本的公民权益和保障。孟庆瑜在分析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认为国家有必要完善土地征用的相关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系统规范土地征用的目的、程序和补偿,最终达到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化配置和保障失地农民合法利益的双赢目的。

四、简要评价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综合来看,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十年关于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的研究呈现“井喷”趋势。研究成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日渐丰富和提高,这与失地农民数量的逐渐增多及日益暴露出各种风险的基本现状相一致。在研究方法上,以调查为主的实证性研究日趋增多,这为研究对策的可行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但是,笔者认为,这些以失地农民利益问题为主题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重复性研究居多,创新不足,研究内容、视角、方法和深度亟待完善。因而,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力度,以推进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

(一)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

现有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补偿和保障问题,而对利益的导向、调节、约束和矛盾疏导等问题的研究偏少甚至没有。在涉及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帮助失地农民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发挥政府和非政府力量的利益调节作用,加强对各个利益主体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建立利益矛盾疏导机制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另外,由于失地农民的利益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必须兼顾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物质利益与非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因而,从整体性角度进行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的研究大多以表层性描述分析为主,一些调查研究主要是初步探讨失地农民的基本利益,未能上升到理论层次。今后的研究可以运用深入访谈的方法,加强对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的质性研究,用实证的方式对失地农民利益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失地农民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国外的一些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应通过比较研究,尤其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推动我国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机制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

(三)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扩展

研究者们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运用制度经济、社会排斥、文化、科学发展等视角阐释失地农民的利益问题及对策,但是失地农民的利益问题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除了现有的学科视角之外,还应加强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工作等角度的研究,更有必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

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农村改革的发展,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农村养老、医疗、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主要内容,它是由原来的集体经济保障形式发展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滞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以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基础,在社会生产中缺乏参与其他环节的就业机会,土地就成为保障农民生、老、病、死的依靠;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重点在城镇,农村的社会保障面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农民还是离不开土地,这种状况与城镇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形成矛盾,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土地使用办法,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彻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性,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转移了大量农业剩余用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格局差异很大,并且在市场化进程中,这种差异进一步加大,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个人积累的增加,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日渐增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性凸现。

3.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村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和老龄化加剧及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纵深发展,“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被动摇,医疗费用增长同农民收入差距增大,土地绝对收益日渐减少,农村就业机会匮乏,农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对个人未来没有明确的归宿,当这些不安定因素积累起来,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等诱因就会爆发,影响社会稳定,只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消除隐患,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4.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小康社会建设非常必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标志,只有在农村建立养老、医疗、救助、就业、住房、福利等制度,才能保证农民的生老病死等有切实的依靠,才能保证农民劳动和生存的权利,才能推进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好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

1.农村社会保障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生产资料重新分配,过去,依赖国家、集体、家庭的原始社会保障观念转变为依靠社会的力量保障每个人的健康、就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社会保障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宣传。最初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上的意义超出了这两种保障制度的本来作用,使很多农民找到了除靠家庭储蓄来养老、看病以外的办法,冲击了千百年来小农社会留下的传统观念。

2.经济发展具备了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基础。

自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绝大多数集体和个人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兼顾农民个人的社会保障。东部沿海不少集体经济发达的农村,村集体对个人的各种保障待遇实行全部负担的办法,同时在就业、福利、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农民享受的保障水平很多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城镇职工标准。

3.实现了新旧社会保障制度转型。

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负责、集体包办、板块结构、封闭运行、效率低下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转换为政府主导、责任分担、开放性、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转化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被动性,同时也表明这种转化是必需的,合时宜的。

4.开始了社会保障立法和理论探索。

近些年来,社会保障立法逐渐增多,保证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保护了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成果,打下了建立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的法制基础。有关社会保障理论的探索,起到了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作用。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前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范围小,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基金筹集管理不规范,保障能力弱。这种状况的形成具有历史原因,农村集体经济时期,生产落后,仅对灾害救济、五保户进行保障,农民解决温饱、医疗等问题主要以家庭积累为主。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农村养老保险,在农村建立起来,但主要以县级统筹为主,参加人数少,基金筹集较少,管理办法滞后,得不到农民认可,这也与农民观念和自身承受力有关。现在农村重点建设的五保户供养制度、特困户救济制度、自然灾害救济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等工作,主要解决的是农民面临的一些最迫切的生活问题,远达不到保障的水平。

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萧红;女性;悲剧;生死场;呼兰河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03-02

被誉为“文学洛神”的萧红是中国文坛上独具风格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一生短暂而凄迷,饱尝时代赋予的悲苦,深受传统封建礼教的迫害,一生历经坎坷,感情遭受波折。萧红在自己的作品中,将个人特殊的情感经历融入进去,以女性特有的视角、用散文化的笔触细致地剖析女性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悲苦命运。从颠沛流离之时所著的《生死场》到抱病榻上倾泪而作的回忆录《呼兰河传》,萧红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被蒙上了一层黑色的面纱,虽阴冷愚笨,却也真实坚强,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与悲剧色彩。

一、男权文化下女性天性的压抑

从萧红的人生走进她的作品,就像是再次扒开了一位女作家用文字隐藏在历史背后的道道伤痕,而创造下这些伤痕的人,无疑是那些出现在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她用心爱过的男人。只有用心至真、用情至深,结局才会如此深刻,犹如一场壮烈的飞蛾扑火,在那个幽暗的时代,散发出淡淡的诡异的色彩。

这用来描写萧红作品中的某些女性形象,我想,也是再恰当不过了的。

在萧红1934年完成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中,描写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麻面婆是故事中着墨较多的女性人物之一,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窥视到中国传统女性在家庭以及社会之中所处的尴尬地位。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听说羊丢,她去扬翻柴堆,她记得有一次羊是钻过柴堆。但,那在冬天,羊为着取暖。她没有想一想,六月天气,只有和她一样傻的羊才会钻柴堆取暖。”麻面婆想用行动去证明什么,可是越如此,老天好像越开她的玩笑。她的努力是没有经过正常人的逻辑演练的,在遇到难题时,如同游走在没有方向的荒原里,那里长满乱糟糟的杂草。但是麻面婆自己仍然以为,前面将会是充满诱惑与满足的仙子湖。麻面婆“手趴着发尖的草杆,她坐下来。她意外地感到自己的聪明不够用,她意外地对自己失望。”麻面婆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期望看得过于自信,以至于她没能为自己找到人的基本理性作为应有的支撑,她终于是失望了,这心情便是一下子从悬崖之上跌落到谷底,以至于她的身份从一个沉默的“智者”瞬间变化成为了一只只知疲倦的狗。

作为妻子,麻面婆在丈夫面前的这些小行动与小聪明,不过是想让自己的丈夫真正看重她,钦佩她,找到作为女人的基本尊严。然而,结局的失败与故事的悲剧,来自于麻面婆这位女性自身被环境所腐蚀了的身心。在环境的熏染下,她渐渐地沦为了生活的小女人,只能在无望的生活里,扮演着丈夫身后的配角,甚至连配角都谈不上――她在自我的否定中,再一次成为男人的附庸,成为一个滑稽而可怜的小丑。

麻面婆的女性精神的压抑,也来自于对于男性的无限屈服与毫不抵抗意识。当二里半带着邻地主人的一番欺辱,回到家朝自己的妻子身上发牢骚的时候,他骂着妻子“混蛋,谁吃你煮的焦饭!”“他的面孔和马脸一样长。麻面婆惊惶着,带着愚蠢的举动,她知道山羊一定没能找到。”

麻面婆的精神是建立在别人的肯定之上的,当然,这种肯定更多地来源于她身边的男人。一旦这种肯定不复存在,她的精神世界,便会像即将燃尽的蜡烛一样,渐渐消融在所有人的视野之中,当然也包括她自己。当这种来自他人与自我的忽略越积越多,麻面婆的精神便渐渐麻木,对于生活,对于真理,对于女性权利的基本保护,便不再痴痴地去追求。不抱怨,并不是因为开怀与大度,而是对于长期性情压抑的适应与麻木。

二、情感面前女性地位的卑微

金枝和成业的爱情是在被当地人所不齿的“暗地”里开始萌芽的,最后也在黑暗的现实面前走向毁灭。

当叔叔福发询问金枝的情况时,成业争夺着回答:“她长得好看哩!她有一双亮油油的黑辫子,什么伙计她也能做,很有气力呢!”成业对于金枝的评价,简洁得不过如此,换言之,他对于她的爱,也大抵是处于花样年华里对于爱情的萌动,这种萌动更多的是男性对于自我欲望的难以掌控,或者,他也未曾想过要去掌控。当两个人失控的行为已过早地结出果实时,成业的心却没有丝毫的颤动。“金枝按着肚子给他看,一面摇头:‘不是呀!不是呀!你看到这个样子啦!’男人完全不关心,他小声响起:‘管他妈的,活该愿不愿意,反正是干啦!’他的眼光又失常了,男人仍被本能不停地要求着。”

在欲望的召唤下,成业难以控制自己的本能。他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一个女孩带来的巨大伤害,特别是在那个封建风俗与制度并存的前提下,这将直接影响一个女人的一生。而此时的金枝,却早已失去了反抗的意识和能力,一切已经开始,结局也将写定。只是此时作为女孩的金枝却并未想到,当现实的生活摆在她的面前时,一切好像失去了原来那副纯洁简单的模样。

金枝的命运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而是当时整个时代像金枝一样的女性的生存写照。她的不幸,也非成业一人所致。在曾经爱过求过自己的男人的眼中,一旦被拥有,便意味着失去;在最信任的母亲面前,金枝的价值甚至比不上菜田里的一株茅草,更勿谈金钱更直接的诱惑;在同村人看来,一旦失足踏进爱情的泥沼,便是败坏门风,辱没家门,不可原谅与靠近;而当金枝在生活的打磨中逐渐认识到丈夫的无能与粗暴的时候,她自己的观念与行为也开始发生反差性的变化,她也像其他村妇一样,开始辱骂自己的丈夫,全然失去了少女时的那份单纯与羞涩。

在爱情面前,女性是卑微的。当日本兵的枪声在平静的村庄响起,妇女们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们便不得不尝试着自己去摆脱困境,寻找新的方法来解救自己。亦如金枝,当她怀揣着最后的希望,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身一人来到完全陌生的城市时,这里从未见过的新环境,却让她无所适从。她与一群游魂似的人同进鸦片馆,躲在馆的角落里替城里人缝补袜子,到独身汉的房舍,替人缝补被子。然而,她终究不明白,原来所谓的“文明”城市,也不过是如此肮脏的避难所,充满铜臭与人性的诱惑,一切是那般腐蚀与堕落。

“她勇敢地走进了都市,羞愧又把她赶回了农村。”但是,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家乡和母亲的身边,更令人寒到彻骨的事情正在同样上演着。“母亲拿着金枝的一元票子,她的牙齿在嘴里埋没不住,完全外露,她一面细看票子上的花纹,一面快乐有点不能自制地说:‘来家住一夜明日就走吧’。”或许,我们不相信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女儿说的话,没有丝毫的关切的话语,只有钱的冰冷。最后,金枝发出一声感叹:“从前恨男人,现在恨小日本子。最后转到伤心的路上去,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绝望呢!可是似乎这样的折磨还不够,当金枝走投无路选择出家当尼姑时,庙庵却已成空。她将走向哪里?属于千个万个这样的她,又将走向哪里?

鲁迅当年评价萧红的《生死场》,他写道,萧红笔下,东北人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往往力透纸背”。而萧红说:“在乡村,任何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生死尚不能由人来定,就像是动物的出生和死亡一样,人的覆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然而,人们还是抗争过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也勇敢地抗争过。萧红在生命最后一息,她的目光也没有离开那些生活在旧中国旧社会的牢笼里的女性,她依然在冷冷地怜悯着那些被生活无端剥夺去希望甚至生命的女性,这在她后期所著的《呼兰河传》中可见一斑。

三、封建社会女性由人变鬼的悲剧

萧红是在1940年在香港完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面对病痛与爱情流离的双重折磨,萧红开始追忆起童年家乡的生活,以期在那里寻得一丝更加纯粹的慰藉。然而,拾起《呼兰河传》,一种熟悉的孤独苦寂之感便再次从文字里蹦出,袭上心头。

小说一共有七大章节,其中作者用了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来描写一个叫小团圆媳妇的女孩由天真纯朴地“生”被周围的人折磨着走向“死”的惨痛人生。在小说第五章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小团圆媳妇刚到老胡家的时候,行为大大咧咧,爱笑,遭到邻人议论。“周三奶奶说:‘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隔院的杨老太太说:‘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他们看我长得高,说十二岁怕人家笑话,让我说十四岁。”似乎对于这些女人而言,做人的真实与洒脱比不上传统闺阁小姐的羞怯与故作娇柔,她们对于女性的评判从一开始便建立在批判的角度上,殊不知,她们自己也是经历了那一个特定时期的。这是遗留下来的封建思想对当时人们价值观念的蒙蔽与腐蚀。但这些毕竟还只是属于言语上的冲击,更加令人扼腕的,确是一个活脱脱的女孩在无端的打骂与“拯救”中,陷入生命永恒的沉寂。

婆婆的无端折磨、邻人的起哄帮扶,使得小团圆媳妇年轻的生命就在荒唐与愚昧里一步步走向终结。在老胡家,他们从未把这个小媳妇看做是自己的亲人,而像是一个外来的“入侵者”,但在这个入侵者还未发起任何进攻时,他们就为她设计好了一幕幕剧情,等着她陷入并走向最终的毁灭;而那些邻人则更像是鲁迅笔下的那一群麻木而无知的“看客”,观看着惨剧的上演而无动于衷,甚至在心里还期盼着能够用小姑娘悲惨的结局换得那一份感官上的惊喜。同时,生活在旧社会的他们,自身也是在生活的泥沼里不断地挣扎,而女性恰是这群人里最大的受害者,她们饱受时代的风霜与旧思想的折磨,在无力的挣扎中,越陷越深,最终被推向生的绝崖与死的深渊。

读着萧红诗话的小说,像是在一条舒缓而冰凉的长河里行走,既是言语上的享受,也是心灵上的疼痛。她的作品,没有太多女性的的哀怨,更像是一场沉重的悼念与控诉。她始终站在幽暗的一角,保持着怜悯的笑,用笔记录着发生在东北那块黑土地上的故事。那块土地上的人是那般的无助、愚昧,被旧的制度与思想深深折磨着,而萧红对她们是同情的,更是热爱的,她从未摒弃对生的希望,对爱的渴求。

萧红临死前说:“我这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作为女人的她,曾经历过一个女性难以承受的拥有与失去,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自然,流露在她笔下的那些女性,也不免带着沉痛与希望,染上她的色彩。

参考文献:

[1]萧红.生死场[M].萧红全集:京华出版社,2005.

[2]丁玲.风雨中忆萧红[M].丁玲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第5篇

致橡树阅读心得1深情相对,比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爱情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真诚,高尚的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

爱一个人是可以爱他到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借着对方的高枝往上爬,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欺骗对方的感情。《致橡树》远远超越了这些,它是新时代的人格在爱情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越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

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着重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在作者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女性必须具有的。

文章的后几句话总结了爱情,总结了真正伟大的爱情就必须具备“坚贞、忠诚、互敬”等原则。真正的爱情并不是几句甜言蜜语,也不是只爱虚表,而要“爱屋及乌”,爱他的优点,同时,也包容他的缺点,就像舒婷写的“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阅读心得2今天下午在言谈之中,忽然想起一首诗——舒婷的《致橡树》。虽然这不是一首纯粹描述爱情的诗句,但是许多人却从中看出了爱情该有的态度。记得以前最喜欢其中的一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正是这种努力成长为树的信念,让我一度动容。自古以来,女性的形象似乎就被设定为了柔情似水、若柳扶风,长久以来受到压迫的旧社会的妇女也习惯了依附男人而生。拥有与失去似乎向来不是由女性向导,而只是被动地承受。

也许真的存在那种耐心极好的男人,那就是极品了,不是你我轻易能够遇到的。男人的确喜欢温柔的女人,但是温柔不是软弱无力、不是悲泣啼哭,温柔的女人也可以拥有一个坚毅的灵魂。泪水也许会换来男人一时的柔情,但总怕终有一天,这个曾经给予你温暖的手也会因为疲倦而无力地垂下。我想我是不愿当这棵菟丝花的,那样只能努力地依附大树而生,贪婪地榨取大树的精力来得到生存,让大树的躯干无法得到伸展。我愿意用我的智慧来经营我的感情和生活,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温柔的女人和一个并肩的战友,拥有自己独特的和煦而坚定的微笑。当欣赏江山如画的时候,我愿意化为一汪春水,为这副风景增添一抹丽色;当遭遇风浪袭人的时候,我亦可以和你一起迎风而上,而不是委屈地退缩害怕、逃离。

致橡树阅读心得3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辨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所陶醉。

致橡树阅读心得4舒婷,原名龚佩瑜,是中国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之一,而致橡树更是引领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爱情是什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席慕蓉说:爱,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在相遇之前等待的,就是它的名字。三毛说:一刹真情,不能说是假的,爱情永恒,不能说只有那一刹那。舒婷在致橡树中表达的爱情更是独特的。

作者借助橡树木棉这两个中心意象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观点。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她认为爱情不是唐王和玉环是的附庸爱情,而是平等的。自古以来,女性的形象被设定为了柔情似水、若柳扶风,长久以来受到压迫的旧社会的妇女也习惯了依附男人而生。拥有与失去似乎向来不是由女性向导,而只是被动地承受。她认为在新时代,女性应该,摆脱羁绊,拥有自由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她认为真正的爱情是坚贞的,即使如曼珠沙华般花开无叶,叶生无花,生生相错不相见,仿佛永远分离,它们的心也依然在一起。都市的牢笼困住了你的身躯?快节奏的生活羁绊了你爱的步伐?没关系!只要跟着心的感觉走,即便远隔重洋也会近如咫尺。

她认为真正的爱情是相爱的两个人比肩而立,风雨同舟,共同坚守。我们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爱一个人很容易,爱她一生却是很难得。现实中充满了太多的诱惑,也瘗藏着太多的危险。记得有人说过:最初教会你舞步的人不会,不会陪你到散场。我觉得这句话有些偏激。

不过这句话也反映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大难临头是所谓的爱情难免不会像无根的浮萍,风儿一吹就散。就像九把刀写的等一个人咖啡中女主人公思萤与男主人公阿拓之间的故事,在经过风风雨雨之后的他们才找到自己的真爱。这部小说中有这么一句我深有感触:没有经历过生死的爱情是毫无趣味的。

爱情是纯真、热烈、平等、高尚的,可以感触的到,却说不清道不明。

致橡树阅读心得5舒婷的这首诗一直是我向往的爱情境界,可是如今读来却另有一番感想。有次看到舒婷的采访,她说这首诗并不是爱情诗,而是为女人的外表和她的独立性而写的。舒婷认为,每一个女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理性的思考,所以女人应该坚强独立。我在不久之前仍对她的观点百分百的认同。可如今当我也经历了感情磨难,我发现也许是我的理解太片面,太表面了。

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关系的社会,女性的觉醒和追求独立自由是多少年来,多少代女性被压抑的集体反弹。但是在我们中国大陆妇女解放运动是否矫枉过正?当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追求“自我为中心”时,我们也看到了另一方的反弹,男性和女性成了竞争对手,他们都在争取有限的资源,都在争取到底那一个是被动那一个是主动。现代女性很大的纠结就是,事事都在争取主动的姿态,但传统价值观念又让她觉得自己应该是被动的。

反观我自己的经历,我就是如此直白的把这种竞争引进了自己的私生活,甚至当我遵循传统价值观念以付出和奉献为爱时,却仍然选择了具有攻击性的姿态,我恰恰放弃了我之所以成为女人的柔软,也不自觉的放弃了我身为女人应该得到的关爱与怜惜。当我执着于为什么我的付出没有被认可时,原来在我自己的心中也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来对待。我的咬牙硬撑是件多么主观的事,我忽略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也疏忽了给对方造成的压力。

如今的我仍然追求《致橡树》般的爱情关系,但要把作者称为“这些都还不够”的部分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蔚籍;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甚至阳光 甚至春雨。遵循我内心的感受,发觉我女性的温柔。

今天下午在言谈之中,忽然想起一首诗——舒婷的《致橡树》。虽然这不是一首纯粹描述爱情的诗句,但是许多人却从中看出了爱情该有的态度。记得以前最喜欢其中的一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正是这种努力成长为树的信念,让我一度动容。自古以来,女性的形象似乎就被设定为了柔情似水、若柳扶风,长久以来受到压迫的旧社会的妇女也习惯了依附男人而生。拥有与失去似乎向来不是由女性向导,而只是被动地承受。

也许真的存在那种耐心极好的男人,那就是极品了,不是你我轻易能够遇到的。男人的确喜欢温柔的女人,但是温柔不是软弱无力、不是悲泣啼哭,温柔的女人也可以拥有一个坚毅的灵魂。泪水也许会换来男人一时的柔情,但总怕终有一天,这个曾经给予你温暖的手也会因为疲倦而无力地垂下。我想我是不愿当这棵菟丝花的,那样只能努力地依附大树而生,贪婪地榨取大树的精力来得到生存,让大树的躯干无法得到伸展。我愿意用我的智慧来经营我的感情和生活,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温柔的女人和一个并肩的战友,拥有自己独特的和煦而坚定的微笑。当欣赏江山如画的时候,我愿意化为一汪春水,为这副风景增添一抹丽色;当遭遇风浪袭人的时候,我亦可以和你一起迎风而上 ,而不是委屈地退缩害怕、逃离。

致橡树阅读心得6如果问,有一首什么样的爱情诗可以打动我?我会回答,它不止是有象凌霄花一样的美丽意象,也不止是有行云流水一般的语感,也不止像泉源一样能给人带来清凉的慰藉,不止日光,不止春雨,甚至雾霭,甚至虹霓。

如果问我找到了这样的诗吗?当然,是《致橡树》。

近来重读《致橡树》,感觉历久弥新。诗人舒婷以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全新的思想内涵,给阅读者的心海带来了浪潮般的冲击,创造了爱情诗中的经典。

在作品问世后的三十多年里,对于《致橡树》的艺术性,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作家和评论家对它进行解剖,透析,重构,反思,谈得非常非常多,析得非常非常透,凭我的浅薄道行,实在是很难在此方面贡献什么新的意见。

不过,在重读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到,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历史上封建帝制比较长,民主的历史比较短,很难想象在封建社会里会出现《致橡树》这种主旨的文艺作品。那时候,能够出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的作品,已经是对于爱情最高境界的描述和追求了。我看过电视剧《白银谷》,里面的老太公娶了六七房姨太太,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能够产生男女平等的爱情吗?显然不能。大导演张艺谋曾拍过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仍然是三妻四妾,这显然是如《白银谷》一样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背景下出现的爱情观显然与舒婷的思想距离十万八千里。从到解放这一段时间,中国一直在进行民族解放运动,民族大义超越了个人的“小情小爱”,虽然期间也出现了徐志摩,戴望舒这样一批杰出的浪漫诗人,但封建残余仍广泛存在,他们对于男女平等爱情观的呼唤显然停留在攀援的凌霄花或者痴情的鸟儿或者日光春雨泉源的层面。

现代爱情观必然产生于完全意义的民主社会之上,当平等自由博爱成为社会的基本制度时,现代的爱情观便有了生长的土壤,空气,阳光,雨露,养分和水源。所以,我们看到,在建国以后开始出现了一些具有现代爱情观的文艺作品,它们对于男女平等的描述和歌颂显然是前所未有的,是开天辟地石破天惊前无古人的。不过,由于历史局限性的原因,当时的一些文艺作品也不可避免的烙上了时代印迹,体现物质文明的较多,写人文关怀和春花雪月的较少,所以,这就把创立伟大作品的机会留给了后来的人们。以后,中国社会走向发生了新的变化,民主精神更加张扬,人文关怀被大力提倡,社会日益繁荣,这个时候,作家和诗人们拥有了可以自由驰骋,自由翱翔,自由飞舞,自由宣泄的天地,于是,《致橡树》这么精致,大气,明丽,隽美的伟大作品便产生了。

我比较阅读了《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激流》,觉得这两首诗均是伟大而不朽的爱情诗精品。《我》诗诞生了160多年,依旧像是现代年轻人的情书,《致》诗诞生了30多年,依然没有旧俗落伍之感,它们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我认为这一点可能是衡量伟大作品最重要的尺度吧。

重读《致橡树》,我更多的感悟在诗外,我觉得它既是舒婷的作品,也是中国的作品,它是中国时代进程的产物。在中国,早一点产生不了《致橡树》,晚一点也产生不了它(因为它已被另外一个舒婷写出来了),它是时代的产物。我不知道别人在读此诗时会产生什么样具体的思绪,但我知道我自己的感慨是:诗歌是有韵律的史书。

致橡树阅读心得7《致橡树》可称得上是美文中的精品。这首诗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和爱情观。

深情相对,比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爱情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真诚,高尚的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

爱一个人是可以爱他到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借着对方的高枝往上爬,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欺骗对方的感情。《致橡树》远远超越了这些,它是新时代的人格在爱情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越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

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着重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在作者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女性必须具有的。

文章的后几句话总结了爱情,总结了真正伟大的爱情就必须具备“坚贞、忠诚、互敬”等原则。真正的爱情并不是几句甜言蜜语,也不是只爱虚表,而要“爱屋及乌”,爱他的优点,同时,也包容他的缺点,就像舒婷写的“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阅读心得8诗人借木棉和橡树,来呼吁平等,自由,和谐,同甘苦共患难的真情。爱你不是因为你可以给我带来更多的利益也不是因为你我可以站在更好的舞台,仰望更广阔的天空。和你在一起不是只给你带来新鲜感,也不是只把我的优点整日的在你面前展示。和你在一起不是单纯的为了某一方面,也不是为了让你现在我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爱你不和你有很远的差距,我想和你在一起,无论是风雨还是艰难险阻,都愿意给你依靠和陪伴。我希望和你希望是一棵树,跟紧紧的抓在一起,叶很好的相融,不管我们需要面对什么,都要对生活用心的微笑和致意,即使没有人懂,我也要和你终身想依。你的一切我都爱。

诗中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洁的,更是伟大的和高尚的。这样的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走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致橡树阅读心得9第一次读到舒婷的《致橡树》是在高中的课本中,记不起当时老师是怎样解说这首诗歌的,感觉自是很朦胧,多年后的很多时候,这首诗歌都会很不经意地诵起,当初的朦胧感觉在生活的经历后被赋予了更多具体的内容。

今下午兴致又来便欣赏起配乐朗诵《致橡树》,更有新的体会。谈及“爱”,可以花前月下,山盟海誓,可以平平淡淡,细水常流,在爱情面前,任何的表现形式都不足为过,但须得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拥有平等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尊重倾慕,情同意合,同甘共苦、冷暖相依。这样的爱情,丝毫也不比“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得逊色。

真正的爱,不是让你为TA寻死觅活,而是通过TA,你更好地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从而更好地爱自己,爱他人。

致橡树阅读心得10张爱玲曾对胡兰成倾言:“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她在爱情面前,就像茫茫沧海之一粟尘埃,面对广阔之天空,心是欣喜而卑微的。这种爱情观,晶莹剔透如玻璃球,单纯美好,不能相守便把爱情藏于尘埃中,但却是易碎的可悲可怜,心随时都可能因为他的言行而破碎。如果人们在面对爱情时,多给自己注入勇气的精神动力,不是以弱态示人博取他人怜悯,而是勇敢地做自己,以不卑不亢的姿态活在爱人面前,这就是我最欣赏的爱情的姿态。

童话是学生接触较多的文学体裁,对童话的阅读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内容浅显,语言平实,学生理解应该不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应该引领他们进一步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并能通过朗读、想象等学习方法品词悟句,在教学艺术上,努力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舒婷在《致橡树》中表达出了她所赞赏的爱情观,我认为这首爱的诗歌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她不会炫耀自己的爱,更不会把自己低隐于俗世的尘埃。在她爱的人面前,不该有彼此的高傲威仪,而是不卑不亢,至纯至美。诗人希望把自己幻化成一株“木棉”,和心中的橡树比肩而立,风雨同舟。他们共同分担“寒潮、风雾、霹雳”,也共同分享“雾霭、虹霓”。这种坚贞的爱不仅是爱他“伟大的身躯”,更是爱他“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她的这首诗是我心中的爱情绝响。中国历史上描写爱情的诗数不胜数,但大多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的,抒己之情,《致橡树》不止把爱情停留在倾述上,更是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她是勇敢的,因为她不会因为爱迷失自我,懂得如何在爱人时又要尊重、爱自己,从而产生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叶相触是他们灵魂的触碰,根相依是他们身躯紧紧相拥,风雨飘摇或风景穷尽处冷暖相依,细看人生细水长流。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华人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公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