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考核评分细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41-01
绩效考核中的“量化”,特指明确绩效考核指标的标准,具体职位的绩效考核用一种具体的标准来衡量,达到明确、可以用外在的标准计量的目的。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为认真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理人员在晋级、奖惩方面有据可依,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一个护士的潜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科室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制定了运用量化法对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绩效进行考核。
我科于2010年9月开始实施优质化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方法如下:
1 做法
1.1 制定量化考核内容及分值标准:量化考核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优质服务、团队精神、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理文书、有无差错事故、工作责任心、工作效率等10个方面。其中健康教育占14分、基础护理占28分、优质服务占21分、团队精神占5分、理论知识占5分、操作技能占5分、护理文书占4分、有无差错事故占8分、工作责任心占6分、工作效率占4分,合计100分。
1.2 制定考核细则:每项考核内容包括若干细则:健康教育包括入院前、术前教育及出院指导,细分为28项,一项未掌握扣0.5分;基础护理包括床单位、三短、三无、四及时、六洁和晨晚间护理,细分为28项,一项未掌握扣1分;优质服务内容细化7项,病人提名表扬的护士每次加0.5分,病人提名不满意或对其有意见者经核实一次扣0.5分,与病人争吵者扣5分,未按要求落实每次扣1分,病人提出的问题未认真或未及时解答处理的每次扣1分,未主动为病人服务每次扣2分,一项未完成扣2 分;团队精神中,同事间不团结扣2分,工作不协调,无团队协助精神扣3分;理论知识中,理论考核未达标(85分)扣1分。无故不参加医院组织业务学习扣2分/次,无故不参加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扣1分/次,第二次仍有此现象的出现者,实施叠加扣分2分/次、4分/次;操作技能中,护理部组织的操作考核不达标者(低于90分)扣2分,科室组织的操作考核不达标者(低于90分)扣1分每月未完成护理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每次扣1分/次;护理文书中,护理表册书写不及时处扣0.5分,漏项一处扣.01分,字迹潦草不清、涂改每处扣0.1分;差错事故中,一般差错每例扣4分,严重差错每例降星级,事故1例待岗。发生差错事故者隐瞒不报视情节轻重扣罚;工作责任心中,工作欠细致认真,每次扣0.5分;工作效率中,工作职责落实不好扣2分。工作效率低2分、工作质量标准不高、安于现状、无创新、进取精神者扣2分。加分项目包括护理(统计源)、参加医院或院外组织的护理操作比武、额外加班等。
1.3 评分方法
1.3.1 实施评分前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讨论,树立量化考核理念,明确量化考核的目的、原则及评分方法。
1.3.2 成立以护士长为首,责任组长和骨干护士为组员的小组,根据标准对每个护士进行逐项打分,扣分或加分时注明理由,最后按其成绩发放奖金。
2 效果
我科通过四个月实施,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科室共收到表扬护士的锦旗 15面,表扬信件60余封,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平均满意度由去年同期的92.5 %增长至97.57%,护患关系日渐和谐、病人满意度逐步提高,护理质量程持续改进状态。
3 体会
3.1 量化考核的最大收益人是病人临床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住院病人,让病人满意在病房是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量化考核护理其目的是培养和早就一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只有具有高素质精神的护理队伍,才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通过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可使那些还只满意日常工作,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到病人中间去,与病人沟通,帮助解决病人身心需要的护理人员改变工作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护理人员走进病房,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各种忧虑,对病人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从而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3.2 压力就是动力竞争给人以一定压力,同时又给人带来动力。量化考核引入了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创造了公平环境,最大限度的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质,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士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不忘在业余时间进行网络教育、各种学习班来提高自身水平。[2]
3.3 量化考核提高了护士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与活力,充分体现了有陪无护及无陪护的“以病人为重心”的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关键词】 QSWT综合评分法; 护理绩效管理; 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 by QSWT general score method.Method:A total of 1202 cases of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other 1202 cases of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cared by traditional nurs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conventional record,registration,evaluation,manual statistical workload.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cared by QSWT general score method.Result:The monthly average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QSWT general score method; Nurs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yu City,Xinyu 338004,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9.023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对洗头、擦浴、洗脚等较脏、较累的生活护理难免有抵触情绪。大家都想少管患者、管轻症患者[1]。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生活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质量不达标,患者满意度难以提升,护士统计工作量时间过长,统计缺少监督、统计数据虚报[2-4]。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对护理绩效考核的研究现状,探讨在护理绩效管理中实行综合评分制,实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有效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工作量统计时数,开展此项技术具有深远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12月本院护理绩效管理中应用QSWT综合评分法后收治的1202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将2013年1-12本院护理绩效管理中未应用QSWT综合评分法前收治的120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护理绩效管理所涉及护士工作组由14名固定护士组成,不轮科,护理绩效管理实施前后未出现人员调动情况。试验组1202例患者,男622例,女580例,年龄41~75岁,平均(60.33±8.21)岁;其中甲状腺腺瘤240例,甲状腺癌9例,腹外疝412例,肠梗阻90例,胃癌50例、阑尾炎401例。对照组1202例患者,男618例,女584例,年龄42~75岁,平均(61.74±8.05)岁;其中甲状腺腺瘤240例,甲状腺癌10例,腹外疝411例,肠梗阻92例,胃癌51例、阑尾炎398例。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构成、疾病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绩效管理,常规记录、手工统计工作量、登记、评价。试验组采取QSWT综合评分法进行绩效管理。固定护士,并根据每位护士职称、能力、水平进行分层管理,固定4名责任组长、办公班、药班护士。责任护士参与倒班,俩俩配对,轮流分管固定床位患者。创新工作量统计及计算方法:电脑EXCEL表格统计工作量,每日由组长统计,月底汇总。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月平均满意度、护士生活护理工作量、护士月平均护理质量评分、护士每日统计工作量时间及每月统计工作量时间。
绩效考核标准:依据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要求,按护理质量(quality of nrusing)、服务水平(service level)、工作量(workload)、技术难度(technical difficulty)、满意度(degree of satisfaction)等进行打分。
护理质量:基础分100分,护士长依据护理部日常检查、护士长日常质控检查分级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药品财产管理、优质护理等各环节进行加减分。
护理工作量、技术难度、服务水平不设基础分,为累计分,分成小项,建成EXCEL表格。护士每人每月一张表格,按日统计。每日分管患者数累计加分;生活护理工作量包括擦浴、洗头、洗脚、会阴护理、协助洗漱、口腔护理等分别加分;班次分主班、药班、P班、N班、责班、A班,分别计分;技术难度以特级护理、一级护理、危重、抢救患者分别加分;服务水平以受到患者表扬,收到锦旗、表扬信,拒收红包分别加分。额外工作量以进行讲课、组织护理查房、抢救患者拖班等另行加分。
满意度基础分100分。由护士长每月不定期对30例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测评,12个月共发放360份。责任护士所分管患者的满意度平均分为该护士满意度分,每提名一处最满意护士加1分。95~100分为非常满意,90~94分为满意,9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月平均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月平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士月平均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试验组护士月平均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护士每日统计工作量时间与每月统计工作量时间对比 试验组护士每日统计工作量时间与每月统计工作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北京、上海等较发达城市有部分医院具有移动护士站等先进设备,护士操作时,可刷腕带条形码显示患者医疗信息,执行医嘱时电脑可自动统计护士工作量[5-8],但目前大部分医院尤其是地市级医院不具备该条件。护士工作琐碎、工作量大,很多工作不能收费,又存在工作上的相互协作,因此工作量的统计存在漏洞[9-12]。为了达到绩效分配的相对公平公正,本科在征求全科护士意见及进行工作量时数测试后,将各班次设置基础分,生活护理工作量、额外工作量、特级、一级护理患者数,及当日分管患者数设额外加分进行统计,建成EXCEL表格。护士每人每月一张表格统计分数。试运行1年后,所有数据均反馈工作量的统计能达到相对公平,绩效分配能体现多劳多得。另外,本科对每位护士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将分管患者满意度平均值设为护士满意度得分,符合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行QSWT综合评分法进行绩效考核后,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患者满意度较前提升。生活护理工作量较原绩效考核方法明显增多。本科原绩效考核方案中,生活护理工作量未单独加分,而在QSWT综合评分法中,擦浴每人次加3分,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协助洗漱每人次加1分。因此,护士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生活护理工作量明显增多,确保了优质护理有效开展。而且QSWT综合评分法实行后,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创新能力,实现了人人参与管理。
在实行QSWT综合评分法后,护士人员每月奖金分配拉开距离,奖勤罚懒,奖优罚劣[13-15]。护士分管患者数量越多,工作难度越大,分管危重患者越多,奖金越多[16-18]。因此护士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明显提高。还可以通过学术提高得到加分,护士小创新可加2分每项;护理论文院内交流5分每篇,市内交流10分每篇,省内、国家级刊物发表20分每篇;院内科研立项10分,市内科研立项20分,省内科研立项40分,课题验收加两倍分。因此,护士创新能力、科研意识和水平明显提高。护士每指出别人错误一处可加0.5分,对方不减分,因此,大家发现问题能及时指出,互相促进,有效杜绝安全隐患,减少了差错事故发生,实现了人人参与管理[19]。工作量统计时间缩短 原绩效考核方案工作量依靠手工统计,平均每日统计时间9分21秒,平均每月底汇总时间1小时30分钟[20]。QSWT综合评分法应用电脑EXCEL表格记录统计工作量,平均每日统计时间3分15秒。月底汇总不需计算,点击“∑”键即自动生成数据,操作简便,计算精确,平均每月汇总时间小于10 min,大大缩短了护士工作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综上所述,实行QSWT综合评分法后,有效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士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缩短了工作量统计时数,值得在护理管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许湘华,谌永毅,刘翔宇.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83-85.
[2] Harris A.Nursing to achiev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Consider the role of nursing intellectual capital[J].Healthc Manage Forum,2016,29(3):111-115.
[3]张辰,李庆印,王美灵,等.心血管病房护士岗位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47-50.
[4]蒋银芬,张丽娜,王宇.要素计点法在我院临床护理岗位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181-185.
[5] Paranhos W Y,Chaves A A,Frias M A,et al.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eaching by skills and for understanding[J].Rev Esc Enferm USP,2015,49(spe):115-121.
[6]宋瑰琦,李雪娇,秦玉霞,等.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评与分配的做法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57-961.
[7] Needleman J,Pearson M L,Upenieks V V,et al.Engaging frontline staff i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he American organization of nurse executives implementation of transforming care at the bedside collaborative[J].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2016,42(2):61-69.
[8]郭娜菲,张玲娟,陈珏,等.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4,28(35):4386-4388.
[9] Hartmann C W,Shwartz M,Zhao S,et al.Longitudinal pressure ulcer rates after adoption of culture change in 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 nursing homes[J].J Am Geriatr Soc,2016,64(1):151-155.
[10] Hewko S J,Cummings G G.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healthcare:a critical analysis[J].Leadersh Health Serv(Bradf Engl),2016,29(1):52-68.
[11]张华,陆皓,孙玉玲,等.医院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52-54.
[12]黄霜霞,王艳,裴静,等.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J].蛇志,2011,23(2):171-174.
[13] Richardson K J,Sengstack P,Doucette J N,et al.Evaluation of nursing documentation completion of stroke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 pre-post analysis using flowsheet templates and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J].Comput Inform Nurs,2016,34(2):62-70.
[14]张华,陆皓,汉瑞娟,等.以三维绩效结构理论构建军队医院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31-734.
[15] Liao Y Y,Yang Y R,Cheng S J,et al.Virtual reality-based training to improve obstacle-crossing performance and dynamic balance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2015,29(7):658-667.
[16]张艳,冷婧,刘华平,等.护理操作项目难度维度及维度权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437-1441.
[17] Ahmed Saleh A M,El-Raouf Ali H A,Mohamed Ahmed S A,et al.Assessment of nurses’ performance related to control of some parasites acquired from fresh vegetables as a patient safety measure in a military hospital[J].J Egypt Soc Parasitol,2014,44(3):605-618.
[18] Cardoso A F,Moreli L,Braga F T,et al.Effect of a video on developing skills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otally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s[J].Nurse Educ Today,2012,32(6):709-713.
[19]戴冬梅,范树腾,李彦,等.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校正法在护理团队绩效评价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3,27(13):1241-1242.
1.1培训考核小组
成立骨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由骨科科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3人,科室护理教学秘书4人,科室护理骨干4人,共12人组成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小组成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及5年以上骨科临床工作经验。该小组负责制订骨科急救流程、急救培训及考核计划、急救能力考核细则并具体组织培训与考核。
1.2培训目标
通过对骨科低年资护士实施急救能力的培训及考核,使护士能在应对急重症护理及急救情况时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正确做出应急措施,忙而不乱,迅速进入抢救状态,正确处置,能够掌握相关的急救技术、急救物品、急救药品等知识,与医生密切迅捷、准确地配合,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取了时间,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1.3培训内容
1.3.1加强专科知识学习:以我院护理部编著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指南》和《临床疾病护理常规》等专业书籍为培训教材,加强专科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增强低年资护士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反应判断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可以为医生及时准确提供病情方面的信息,包括疾病的阳性体征、先兆症状等,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为抢救预留充足时间。护士要具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而且骨科及相关理论知识要求准确扎实。骨科专科知识点包括: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生理知识、骨科疾病护理常规、并发症观察护理要点、压疮评估单、危重症护理记录单、不良事件上报单书写等。
1.3.2加强专科技能和急救技能培训: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包括轴式翻身法、单人多人搬运术、牵引术护理、石膏外固定护理、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气管推移术、气管切开护理,抢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除颤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呼吸机使用操作、电动吸痰术、心电监护技术、动静脉穿刺术、中心静脉压监测、抢救配合等。
1.3.3规范抢救流程:结合医院护理部下发的抢救流程,融入骨科护理特色,制定适合本专科的抢救工作流程,从急救车定点放置,急救物品药品定品种定量定位管理,到患者危急重症处理操作等都做了具体描述,绘制成骨科疾病抢救流程图表,使低年资护士能形象化记忆,熟练掌握抢救的流程。科室定期组织学习并配合情景演练,使受训护士从基础理论顺利过渡到实际操作,并对各种危急重症出现的情况能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和处理,使得危急重症的抢救按流程实施,从而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1.3.4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训: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士应具备核心能力之一[8],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时间短,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对于促进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教学查房,急、危重症病例讨论及医院的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低年资护士敢于提出问题、参与急、危重症护理的热情和主动性,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1.4培训方法
1.4.1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每月一次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培训,采用多媒体和高年资护士授课的方式,讲解BLS课程暨心肺复苏培训,合理排班,安排护士分批次参加,具体内容包括CPR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患者意识的判断方法,休克的相关理论知识,常用抢救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及最严重的不良反应;监护仪的使用与观察,简易呼吸器的结构与使用方法,气道管理技术,呼吸机的使用等。
1.4.2急救流程培训:每月组织1次骨科急救流程培训,包括危重症患者的对接流程,各种药物过敏的抢救流程,患者休克的急救流程,患者大出血的急救流程,患者窒息的急救流程,患者呼吸心搏骤停的急救流程,突况的急救汇报流程等在培训时强调急救配合中护士应明确分工,并组织护士进行思考、讨论,要求护士按照急救流程说出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上报,如何很好地与值班医生、主治医生沟通、配合,并详细记录。
1.4.3急救操作技能培训:急救操作技能培训是我们整个培训的重点,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将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分为急救技能、急救设备、急救器械、急救耗材的使用技能及注意事项等。培训一个月一次。培训后护士按照操作流程,有组织、有计划,逐步、逐项进行练习,使每项技能操作达到动作规范、迅速、熟练、准确。急救耗材、急救器械要进行整理,定点、定量放置,每天交接班,过期物品及时更换;使护士能准确无误地获取急救用物并正确使用。
1.4.4急救模拟情景训练:以患者出现某种紧急情况为设置情景,引导护士进行模拟抢救和处理,提高护士对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水平和技能。通过模拟科室可能出现的各种急救情况,训练护士进行应急处理,科室带教采取一对一的情景培训模式,教会护士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判断,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并不断强化训练。如出现失血性休克时,护士如何准确判断病情,按照休克的急救流程,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等等),同时报告医师。如患者突然发生窒息时,应迅速吸痰、吸氧、开放气道,配合医师进行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并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2考核方法
2.1急救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每季度进行急救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急救理论知识考核,满分100分。操作技能考核包括吸氧,吸痰,心肺复苏等操作,由科室考核小组分批组织考核根据操作评分标准,满分100分。科护士长会不定期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抽查。例如检查护士从出诊箱、抢救车以及气管插管箱中取物的时间,要求取物时间控制在10s以内,确保护士对物品摆放位置的熟悉度[5]。
2.2急救综合能力考核:急救综合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等,急救综合能力考核每月组织1次,考核时设置急救模拟场景,护士分批参加考核,急救综合能力考核细则由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制订,以百分制评分评分。依据如下:病情观察能力20分,要求病情变化时迅速作出反应,准确做出判断,应急反应能力15分,要求护士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反应敏捷;急救设施、器械、耗材操作能力15分,要求急救设备操作熟练遵守操作规程;④急救药物知识15分,求掌握急救药物作用,、剂量、用法;⑤急救器械、耗材的使用能力15分,要求熟悉急救器械、耗材存放位置并能正确使用;⑥综合应急能力20分,要求在实操过程中,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判断准确,处置正确,配合默契,整体流畅。
3效果
护士急救能力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经过急救能力培训,我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相比培训前,各项能力考核成绩较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1)成立中医护理专业小组。在护理部领导下成立院内中医护理专业小组,组织结构:组长1名,秘书2名,组员10名。小组人员素质要求:①组长和秘书从现任护士长中选拔,要求中医知识扎实、中医护理技能熟练,且具有丰富的中医辩证施护经验,较强的教学科研和指导带教能力。②组员需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中医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且院级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考核位于前50名,中医护理技术月操作例数超过100次。专业小组职责:①根据国家和医院发展规划,制定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计划,负责院内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证。②参照《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2],结合临床实际,不断修订完善中医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③结合病人治疗康复需求,不断引进和开发中医护理技术,实施前做好调研论证,培训后组织实施,同时做好效果观察和安全性评价。④指导临床中医辩证施护、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工作,定期考核评价。⑤根据需求进行院级中医护理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⑥对中医护理工作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和建议等。
(2)穴位点按推压法资质申请、培训、考核和认定。穴位点按推压法缓解急性尿潴留操作的资质认定,每年6月和12月组织2次,凡符合基本要求的临床护理人员,由科室推荐,填写资质申请表,培训前一个月上报至护理部,由中医护理专业小组对全院申请人员的条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根据本期申请人数制订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中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中医经络理论培训一周10个学时,技能操作培训两周20个学时,循经取穴定位和按摩手法4个学时,该技术系统操作培训16个学时;技能培训采用老师示范指导和学员实操互评相结合,便于强化记忆。
考核评价和资质认定工作由中医护理专业小组,依据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组织进行。①该技术操作规程,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的《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穴位按摩法操作规程制订,内容包括:评估、目标、操作禁忌、告知、物品准备、操作程序、护理及注意事项等。临床实施时需结合骨伤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与医生有效沟通后,合理选择适应症和把握操作时机。②操作评分标准依据管理年和等级医院的评审标准制订,评价细则包括操作者素质要求、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操作后处理、操作熟练程度、理论知识掌握等。③评价内容包括理论提问和限时操作,总分100分。3个评委为一组,评价得分取平均值,分值在90以上人员护理部签发培训合格证书;低于90分者,延长半年认证,重新进入下一轮的培训考核。④新获证人员前两次临床实际操作,需在取得证书半年以上老师指导下进行,并可通过操作视频不断强化学习。以分批培训层级带教,达到该项操作全院的同质化服务要求。2结果全院36个临床护理单元,目前开放床位1269张,2009年1月~2013年12月符合条件申报该项操作认证的护士人数352人,获得资质证293人,通过率83.24%。全院接受该项操作病人次逐年递增,详见表1。
2讨论
2.1以微创传统护理技术缓解病人痛苦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中医护理技术在疾病治疗康复及预防保健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平乐正骨穴位点按推压法,通过循经取穴,以适宜的穴位刺激,达到调理阴阳、疏通水道缓解急性尿潴留的目的,避免导尿减轻病人痛苦,降低侵入性操作引起潜在院内感染风险,同时节约成本,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2.2符合规范化和专业化培训要求中医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和专业化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我院中医护理专业化水平,利于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符合国家《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大力培养与培训护理专业人才,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要求。并依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不断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开展中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事业。
2.3资质认定实现同质服务要求同质服务是JCI国际标准对医院服务的要求,指在同一医疗机构的任何一个部门,具有同种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的病人,都有权利得到相同质量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为了使不同操作者实施穴位点按推压操作时达到同一水准,医院建立保证执行一致性的制度和流程,在培训举措上,加大力度,注重实效,求真务实,打破了以往培训走过场的情形。采用专业小组进行规范化理论和技能培训,采用临床层级带教指导和视频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操作的同质服务。
【摘 要】 目的 通过分析疗养院护士静脉输液考试存在的问题,讨论提高疗养院静脉输液训练的对策。方法分析60人参加静脉输液操作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一针见血率低、操作流程不规范、无菌观念差、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爱伤观念弱。结果此次考试合格率低,疗养院静脉输液训练要树立“实用”思想,进行有效扎实的专业训练,明确静脉输液是每位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提高护士“一针见血”的穿刺成功率,夯实理论知识,提倡疗养院护士静脉训练中的多元模式。结论 加强静脉输液的有效训练,是疗养院护理专业训练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护士;静脉输液;问题;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也是抢救病人必须的一项技能。由于疗养院工作性质主要是健康疗养,服务对象大部分是健康人群,且静脉输液的任务主要集中在门诊,科室静脉输液少之又少,故临床科室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机会较少,但这项技术又是必须掌握的,在抢救某些休克病人(失血性休克)时,静脉通道又被视作病人的生命线,故无论平时或战时,静脉输液做到一针见血已是每位护士必备的技能,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已成为我院护理训练的重要内容。今年9~12月份,全院举行静脉输液、无菌技术、吸氧等13项护理技能大训练,对每位护士进行考试评定,本文对参赛护士在静脉技术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 对象与方法
1.1 考试对象。共计60人,第一批来自本院各临床科及门诊,第二批为聘用护士。先经各科护士长组织训练,时间3个月,最后抽2天时间进行全院护士大比武,全院医护人员进行观摩。
1.2 考试内容。静脉输液,假设给失血性休克病人、颅内高压病人、急性肺水肿病人、肾衰病人、严重烧伤休克病人及小儿病人输液。准备的液体有10%葡萄糖、20%甘露醇、0.9%生理盐水、0.5%糖盐水等。被输液的“患者”均为参加考试的参赛者,即参赛者互相配合轮流做模特。考试内容均由考官临时出题,对参赛者和工作人员保密。
1.3 考核标准。参考1997年第一七五医院出版的《30项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内容制定,100分制,分为25项[1]。
1.4 监考人员计分。监考人员5人,由一名部队医院老护理部主任担任主考官,其余4位由地方医院聘请的总护士长、护士长担任考官。计时计分组由3人组成,3人计时后取平均分值。考前由主考官解释评分标准,计算分数时,去除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值,当场亮分。
2 结果
参考60人,最高分94.5分,最低分51.3分,根据计分标准中的25个项目,以扣分最多的7方面问题进行分析。
2.1 备物不规范。在备物过程中,物品定位不合理是普遍问题,治疗盘内各物品放置零乱,未能定位;取无菌止血钳方法不规范,有污染的倾向;二联瓶内的碘酒及酒面过高;输液卡填写不统一,字迹潦草,输液实际滴速与输液卡记录不符,有明显的造假现象;为赶时间查对医嘱一扫而过,未起到查对目的,检查液体不到10秒。
2.2 操作不到位。输液架高度低于60cm或高于80cm;暴露病人穿刺部位不注意保暖;消毒瓶口太快,瓶颈凹槽处消毒不到位;莫非氏管液面过高或过低,排气时头皮针位置太低,检查排气管内有无气泡时目光未跟随着检查部位移动;消毒皮肤不到5cm,且消毒不均匀,有空隙,棉签消毒到外层时又转到内层;固定胶布及扎血带时跨越穿刺无菌区的有一半人至少有一次,胶布固定不美观。
2.3 专业理论知识欠缺。本次考试中考官还有意设置给不同病种病人输液,病种有急性腹泻脱水病人、烧伤病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糖尿病人、颅脑外伤病人等,输入的液体由护士自己在已备的液体(备物程序中)中选,目的在于考核抢救病人时护士的理论知识及反应能力,这项内容预先没有告知护士。考核过程中近有一半护士选错液体,如有18名护士给有糖尿病史的急性腹泻病人输10%葡萄糖,37名护士给烧伤病人输10%葡萄糖,35名护士给颅脑外伤病人输0.9%生理盐水,反映出疗养院护士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
2.4 查对题意及医嘱不认真。考试中考官有意设置给不同病种患者输液,有三分之二的参赛者在调滴速时未按题意进行,对颅脑高压病人输液选择生理盐水输液的有一半人,三分之一选择小儿成人相同滴速,有近一半人给颅内高压病人输甘露醇时的滴速为每分钟60滴,老年肺心病人输液滴速超过80滴的有近三分之一人。
2.5 爱伤观念差。本次考试时值冬季,要求病人暴露部位时不注意保暖,完成穿刺后不及时将被子盖好。询问需要时语速快,语音轻,未能和霭地面对患者,未用目光交流,甚至背对患者询问需要,或边操作边询问,询问的是患者,可面对是手中的物品。不能及时交待注意事项,如有的护士在询问病人二便时未等病人反馈信息甚至病人还未听懂护士的语意,护士的操作已进入到下一个程序(调节输液架),不能与病人进行互动,明显缺少爱伤观念。
2.6 穿刺成功率低。由于平时训练均为模型,真人操作时找不到感觉,过于紧张,止血带松紧度把握不好,穿刺技巧差,进针手法不准确。造成本次考试一针见血成功率仅为61%,体现了疗养院平时实际操作少的劣势,尽管有三个月的训练,但模型操作与真人操作有很大区别。
2.7处理物品归位不规范。输液结束拔针后,头皮针不经消毒液浸泡就丢入利器桶内,排气针弃入利器桶内前未经毁形,用过的皮条不进行剪三段毁形,治疗盘及治疗车内的物品未及时归位到预设的位置。
3 讨论
3.1 科学组织,制定细则规范化。结合疗养院实际情况(真人操作机会少),平时组织训练要到位抓落实,制定护理岗位练兵实施细则,有详细的日程安排,对组织、管理、操作、考核要有周密布置,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营造一个训练氛围,专设训练场地、电视录像设备,便于将录像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每次训练每一个动作要当成真实操作一样,把每个细节做到实处。要做到操作前征得病人同意,操作中实施边操作边交流,操作毕要对病人的合作表示感谢[2]。平时根据工作需要,各科室护理单元由护士长根据护办规定的内容自行安排时间和项目,做到集训与自训相结合,训练时杜绝为考试而练的指导师思想,把每次操作看成是给真人治疗。
3.2 方法多元化,以点带面促成效。训练中可设小教员集中培训方式,由各护理单元选派一名护士与护士长进行强化集训、演练、观摩及操作的考核,再由小教员在护理单元示范操作,讲解要领,一对一帮带,在训练结束时,由护士长和小教员对护理单元每位护士进行自考,护理办进行统考,对考试不过关的护士重考,并将其考核成绩与年终评分及奖励制度挂钩。
3.3 合理安排,确保训练效果。训练中力求将整体护理、道德规范与准确熟练的护理技术融为一体,争取循环训练考核的方法全面训练考核,对照考核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仔细观看技术操作教学篇。每项技术操作的细节动作小教员示范操作观摩,每项操作反复多次训练,每项训练及时指出问题进行登记,考核人人过关,总结讲评。针对考核中的共性问题 ,再次训练及时纠正,循环往复,不断改进问题,强化成绩,使静脉操作效果真正过关。
3.4 训练中必须树立“实用”思想。疗养院虽然与临床医院有区别,平时输液治疗不多,但静脉输液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一旦需要必须百分百成功。静脉输液是一项技能,非理论知识能涵盖,训练中要讲求实效,不能停留在模拟的模式中,可将真人操作与模型训练相结合,找感觉,门诊治疗任务较临床科相对多,护理部可派各疗养科室护士到门诊轮转,以增加练习机会,每年对新护士安排到地方医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进修,在职护士应有计划地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3]。平时护理部主任及助理员应带领护士经常到地方医院学习,了解地方医院临床操作的最新动态,及时获得输液操作中知识更新点及注意事项,不能总停留在老教材的旧知识面中盲目训练。本次考试中有许多知识是当前地方医院静脉输液中对旧知识的改革,由于疗养院平时治疗任务少,对静脉输液中知识更新点全然不知,而考官却是按地方医院最新评分标准打分,所以本次考试暴露出疗养院技能操作方面的薄弱,在平时训练中有待改进。同时还需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给不同病种的病人输不同的液体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常识,平时可请医生讲解相关方面的知识,以利在抢救病人医生未到场前护士开通静脉通道时不选错液体。
参考文献
1林健.30项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第一七五医院主编,1977,28
2廖容,王琼华.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护理管理杂志,2005,5(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