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水养殖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teve”为你整理了这篇渔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台州是全国主要渔区、浙江渔业大市。全市有25个海洋渔业乡镇、157个海洋渔业村,拥有海洋渔业户口73578户,海洋渔业人口227414人,其中传统渔民32032人。据2018年度台州渔民收入与支出情况调查,调查样本户数100户,其中海洋捕捞60户、养殖40户,家庭总收入2556.53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2006.3万元、工资性收入438.51万元、财产净收入0.32万元、转移性收入30.62万元;渔民人均收入26500元,同比增长8.26%。
一、台州市渔业系统扶贫政策
(一)关于渔民转产转业。2014年在全省“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启动后,我局在台州市海洋与渔业综合管理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专门安排100万元用于大陈生计渔民的转产转业,着力增强生计渔民的自我造血能力。
(二)关于渔民养老保障。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3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海洋捕捞渔民养老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浙人社发〔2016〕65号)的文件精神,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3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海洋捕捞渔民养老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台人社发〔2016〕140号),并在台政办函〔2018〕74号文件、台政办函〔2017〕69号文件、台政办函〔2017〕92号中对海洋捕捞渔民养老保障工作进行强调,全力督促推进渔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温岭、临海、三门、玉环等地均出台相关政策。全市参保渔民总数约3.6万人,同比增长10%,参保人数、险种、保障水平均走在全省前列。
二、台州渔民收入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渔民收入不断增长。渔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41.7元增加到2013年16850元,增幅为403.08倍,平均年增长18.71%。分析35年来的渔民收入变化,大体可分为6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1983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41.7元增加到189元,平均每年增长35.27%,是我市渔民收入增长的启动阶段。第二阶段为1984年—1992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356元增加到2217元,平均每年增长25.69%,是我市渔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第三阶段为1993年—1995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2934元增加到6547元,平均每年增长49.33%,是我市渔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第四阶段为1996年—1999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6456元增加到7675元,每年仅增长4.05%,是我市渔民人均收入增长趋缓阶段。第五阶段为1999年到2003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最高的7675元连续下降到6976元,每年减少2.36%,是我市渔民人均收入滑坡阶段。第六阶段为2003年至2018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从6976元增加到26500元,平均每年增长9.36%,是我市渔民收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三、渔民收入增长趋缓的原因
渔业是弱质产业、渔民是弱势群体,与城镇居民和农民横向相比,渔民收入增长趋缓。从表面看,造成渔民收入增长趋缓是渔业内部多年矛盾的积累形成。
(一)海洋捕捞产能严重过剩。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渔民转产转业步履艰难,我市海洋捕捞产能严重过剩。据年报统计,2018年,全市海洋捕捞生产渔船4895艘、67.16万吨、99.73万千瓦,平均吨位137吨/艘,平均功率204千瓦/艘。与此同时,国家虽然实施了捕捞渔船控制制度,但违反国家“双控”政策,违规建造海洋捕捞渔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导致涉渔“三无”、“三证不齐”渔船不断产生。加上“大机小标”、船证不符现象较为普遍,不仅使海洋捕捞渔船控制效果大打折扣,也进一步加大了海洋捕捞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近几年来,渔获物运销船和水产冷藏船快速发展,从延长海洋捕捞渔船生产时间和提高捕捞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以及捕捞社会分工的角度看,有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但也进一步放大了海洋捕捞强度,强大的捕捞能力与有限的渔业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东海无鱼”几成事实。渔业资源是公有资源,渔民往往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出发,安排自己的作业结构和作业方式,导致选择性差、对资源破坏较大的拖网、张网作业比例过高,而围网和钓业等选择性作业的比例过低,作业结构极不合理,“公地悲剧”发生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业时间减少,因资源衰退,2018年起我国各海域全面进入史上最严的伏季休渔期,伏季休渔期比往年延长1个月,单位时间、单位功渔获物量呈现递减态势,如单位能耗渔获量(每kw功率年捕捞量)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1.3t/kw,下降到目前的0.7t/kw,下降幅度高达46.15%。二是部分经济鱼类消失或渔获量减少。由于敲罟作业的影响,大黄鱼资源早已枯竭已成为不诤事实。近年来大规模发展大型灯光围网作业,继大小黄鱼、墨鱼资源枯竭后,带鱼资源也开始衰退。三是渔获物营养级逐渐走低。捕捞渔获物营养级已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3.5下降到1990年的2.8,1991年后有所上升,但基本维持在3.0水平。四是渔获物日趋低龄化、小型化。渔获物组成由以原剩余群体为主,转变至以幼鱼和低龄鱼为主。
(三)渔业发展空间不断缩小。新一轮沿海开发的浪潮,许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养殖滩涂被围垦或其他海洋开发项目占用,海湾面积不断变小。城市化、工业化迅猛推进,一些企业将海洋或内陆水域作为天然的排污场所,使得渔业水域不断恶化,隐性减少水产养殖面积;一些大中型水库成为城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丧失了水产养殖功能。受航运业快速发展和、海底管线的大量铺设以及中日、中韩协定水域的渔船逐步退出,海洋捕捞的作业渔场也在缩小。受海洋督查、环保督查整改要求的影响,我市的养殖空间特别是海水养殖空间大幅压缩,一些规划外的滩涂、围塘养殖都将在近期内逐步清理,如至2018年三季度,温岭海水养殖面积减少1.5万亩,同比下降17.5%。随着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全面铺开,海上的紫菜养殖、滩涂养殖和围塘养殖缩减显著,养殖业将面临着养殖空间大为缩减的困境逐渐显现。
(四)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不乐观。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产业在重要海洋生态区域布局,产业布局与环境承载力不相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局部海域生态功能退化,季节性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灾害时有发生,海水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受围涂造地、港口建设、倾废排污等的影响,港湾淤积、海岸侵蚀现象频现,自然岸线保有率接近极限,鱼、虾、蟹和贝藻类产卵场、育肥场及越冬场逐渐减少,海域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2017年台州市海洋环境公报》显示,全市近岸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比在11-29%之间,海水中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如椒江口滩涂养殖区及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的数量和密度与199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9.7%和69.8%。
(五)渔业生产成本直线上升。渔业生产成本直线上升。燃油成本快速增长,生产物资也普遍上涨。劳动力成本保持高位运行,普通船员工资伏休后上升到1.2-1.3万元/月,对渔民的增收产生一定的困难。水产养殖成本方面,除饲料、人工成本上升外,养殖塘租金不断刷新,这也提高了养殖成本和风险。
但从深层次分析,制约我市渔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为:
(一)渔业经营体制机制不完善。一是渔区改制已久,渔船股份合作制的规范化工作不进反退,影响正常的渔业生产。二是渔船股份合作制承担无限责任,老大权力过大,又没有任何法律加以约束,经营单位小散弱,组织结构松散,渔船股份合作制制度本身存在着诸多缺陷。三是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较低。渔业龙头企业不强,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些发展规模偏小,自我发展能力较差,没有真正结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二)渔业现有扶持政策不协调。渔业柴油补贴政策和转产转业政策作为近年来中央出台的两项重要的支渔惠渔政策,其设立的目的、政策定位、受益范围各不相同,政策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在实践中由于渔业柴油补贴政策的实施,使每艘机动渔船每年可拿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补贴资金,造成减船转产“不划算”,渔民和企业想方设法保留渔船以获取高额补贴。
(三)渔民转产转业举步维艰。由于渔民文化素质和渔区的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过多的渔业劳力只能长期滞留在海洋捕捞业上,争夺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同时,单一的渔民弃船转产转业收效不太明显,特别是部分年老和文化素质较低的转业渔民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新的就业岗位,往往又重操旧业。
(四)渔区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台州渔区大多数处在偏僻的海岛和边远,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祖祖辈辈渔民以海为生,以捕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渔区还远未完成工业化、城镇化。
四、促进渔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促进渔民增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着眼于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又要促进产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既要眼睛向内要潜力,又要跳出渔业求发展。为此,我们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促进渔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渔民增收的体制机制。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渔业领域改革,建立渔民增收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渔业生产力。要积极推进养殖权、捕捞权制度的落实,保障渔业生产者依法享有长期而稳定的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维护渔民的合法权利。要加快新型渔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进一步扶持壮大渔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渔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民专业、供销、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鼓励渔民、渔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加工流通企业等开展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有效的对接。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饲料、种苗产业、病害防治技术的解决,推动近海渔业资源基础调查和评估研究工作的深入,为海洋渔业科学发展和渔民增收提供支撑。
(二)完善渔业产业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完善和落实支渔惠渔富渔强渔政策,促进渔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保护传统生计渔业的基础上,引导工商资本加快进入水产养殖业和远洋渔业,提高产业开发能力和素质,促进渔民在发展和壮大产业中增收。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调整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标准,重点提高拖网、帆张网等收费标准,减免钓具等作业类型的资源费。通过实施政策“组合拳”、多管齐下,为渔民增收提供“正能量”,同时通过补贴的治标,为促进渔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治本赢得时间和奠定基础。
(三)推动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运用政策推动和依靠科技创新,坚持内涵挖潜和质的提高基础上推动外延拓展和量的增长,积极拓宽渔业发展空间,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发展渔业产业中促进渔民增收。一要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按照产业做精、层次做高、规模做大、实力做强的要求,加快发展高标准生态型围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培育创新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大力推广循环水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环保装备的应用,加快推进原有设施养殖的生态化改造。二要积极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在加快沿海围垦区的高效设施养殖开发的同时,要重点放在发展浅海贝藻类和大型深水网箱、围网养殖,积极推广农渔结合、生态循环的农作制度模式和浅海立体养殖的碳汇渔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展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助推“五水共治”。三要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抓住国家加大对远洋渔业的支持力度的政策机遇,加快远洋渔船的建造,尽快实施远洋渔业项目,推动我市过洋性和大洋性渔业发展,实现远洋渔业新的突破。
一、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86.1亿元,增长17.9%,其中:第一完成增加值18.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4亿元,分别增长5%、20.3%和23.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26.1%,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3.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夏粮总产达1.1亿公斤,与去年相比,增产1055万公斤。果业生产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上半年实施平衡配方施肥果园达到16万亩,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顺利推进,上半年新发展各类畜禽饲养场82个,磊磊乳品成为伊利集团最大的奶粉合作伙伴;鼎立种鸡成为目前胶东半岛最大的蛋种鸡苗供应商。生猪生产恢复较快,上半年存栏生猪达到33.4万头,出栏生猪33.3万头,其他蛋类、奶类也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6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26.9%;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9%。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增长36.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可达13.6%。企业技改和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组织方圆、富尔达、东源风电3家企业提报全省重大产业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组织黄海水产、海富生物2家企业上报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材料。服务业迅猛发展,对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不断提高。旅游业总量不断膨胀,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增长31%,全市旅游总收入5.2亿元,增长33%。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针织毛衫原辅料暨机械设备展销会、第三届中国*沙雕艺术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樱桃节等会展节庆。物流业蓬勃发展,依托临港、核电等产业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了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转基地。上半年,交通货运周转量达到36227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持续攀升,*港货物吞吐量22万吨,同比增长80%。餐饮业档次和品味进一步提升。在重点引导海景、海怡和观海等餐饮龙头改善服务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京海酒店、海福莱大酒店、海洲湾生活广场、荷兰街等新区高档酒店和特色餐饮群项目建设进度。
二、全力以赴抓好全市重大工程的立项工作。
围绕市里确定的重大工程以及需省级以上立项的重点项目,我局靠上去做工作,努力保证了各类项目顺利审批和立项工作。
一是亚沙会场馆立项工作。年初,我局安排人专人到*市发改委学习了全运会运作方式,并向市政府提出了立项投资等方面的建议,目前,已请*工程咨询院编制完成了《第三届亚洲*运动会比赛项目区和亚运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是*路(*段)立项核准工作。年初,经我局与*和省发改委沟通汇报得知,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审批权限在国家发改委,需经历批复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三个阶段,为加快工程立项审批进度,我局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汇报工作,取得了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国家发改委同意将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立项。3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破例对我市*路项目组织了专家评审,5月初我市项目审批所需资料即全部上报至省发改委,6月份又协调青岛方已经为我市出具了支持性文件,不仅为全市节省了大量的审批费用,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在省内创下了同类工程审批速度之最,7月10日,*公路(*段)正式通过省发改委核准。
三是抓好新建重大项目的省级以上立项。对全市新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并超前介入,与业主一起研究政策,积极为其准备审批材料、提供政策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地争取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予以灵活变通,满足企业需要,并争取年内取得实际性进展。
二、创造性地抓好全市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一是着眼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努力加快全市“一片两带”规划工作进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一片两带”产业发展的定位,我局积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全市各镇区(街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在掌握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又邀请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及*市发改委长规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工作,目前初稿已形成,预计7月份可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针对重点经济工作,积极抓好了全市海洋经济规划工作。组织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30余人次来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完成了《海洋经济规划》初步方案,待初稿修订完成后,即可进行专家评审并定稿。
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做好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工作。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对编制全省《黄金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泥行业循环经济利用余热发电规划》以及《*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四是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的意见的基础上,编订、印发了《20*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鼓励服务业膨胀发展、培植服务业骨干企业、关心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良好环境。我局组织人员制定了《*年*市服务业发展意见》,《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科学的统计、调度机制,目前,正根据《意见》要求,对全市物流业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发展意见。
三、高标准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工作
一是积极抓好*市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市级重点项目关系到*市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目前,我市共有*核电、*路、核电设备制造和隆和通生物科技4个项目列入了*市重点项目调度,上半年均达到或超过了*市考核要求。随着维蒙特钢结构、海霸能源电动车、金海螺商业广场、来福士海洋工程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将争取更多地项目挤进*市重点项目盘子,列入*市重点项目调度。
二是全力抓好*市内重点项目开复工及招商情况的日常调度。局内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副科级单位,对列入全市“双重点”的57个加工制造业项目和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实行了周调度制度,认真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加快工程进度,为市领导决策当好了参谋。
三是多渠道抓好全市重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信贷资金等项服务工作。为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市发改局灵活把握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为保证全市重点企业合理运用当前政策杠杆、节省流动资金,我局安排了各科室人员主动深入重点企业,先后向比艾奇电子、明玮包装、华源公司等8家企业介绍了当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为今后企业向上进行政策性资金争取打下了坚持的基础。目前,已为核电设备制造办理了采购进口设备免税金额130余万欧元;为*美丰机械办理了采购国产设备退抵税金额100余万美元;积极争取将隆和通生物化工列入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向省、市各级金融机构推介我市重点企业23家,拟申请银行贷款19.87亿元,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项目信贷资金需求。
四、多渠道抓好上级政策和资金争取工作
1、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密切配合*市合作办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重点发展领域,围绕核电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多个方面,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华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了*-温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宁波产业招商推介会,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包装推介,搭建引资平台,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注重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注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镇区街道和相关企业,围绕我市优势产业提报项目,坚持做到了筛选编制一批、上报储备一批、争取到位一批。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已到位国债资金80万元;“里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南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淮委评审,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列入明年计划。另外,正着手争取看守所建设、乡镇卫生改造等各类社会事业类项目,力争年内列入省级计划盘子。
3、争取了证券公司在我市设立营业部。为进一步拓展全市证券业务范围,我局在市发改委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先后与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接触和商谈,目前确定由齐鲁证券公司来海投资设立证券营业部,6月15日经齐鲁证券公司董事会正式通过并下发文件,同意在我市设立证券营业部。
4、积极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我局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富尔达集团、黄海水产、通源科技等公司参加了*市企业上市融资现场会议,并积极做好省证监局工作,帮助他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能够在创业板上市。
5、认真抓好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狠抓调查研究,围绕全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经济等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等调研,制定了一片两带、海洋经济、服务业等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市领导当好了参谋。
今后,发改部门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地估计困难和挑战。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改进之处: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全市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工作。受土地、信贷等政策制约,我市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上均出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后的项目建设;
二是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工作亟需加强。*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我市争请项目数量较往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不够,提出和包装项目的能力不高,对上级政策信息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亚沙会的资金争取方面,还需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扶持。
三是深入基层调研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乡镇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没有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分析问题抓不准重点,挖掘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更是远远不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克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各个层面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围绕我局承担的*市考核项目,集中1-2个月的时间,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年终考核奖分、不扣分,力争年内各项工作考核进入*市前三位。
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立项工作。跨海大桥立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在重点抓好亚沙会场馆立项的同时,加快筛选出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工程、大项目,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掌握政策,主动与项目单位对接、提前介入,确保在全市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上不出纰漏,进而做出成绩。
一、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86.1亿元,增长17.9%,其中:第一完成增加值18.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4亿元,分别增长5%、20.3%和23.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26.1%,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3.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夏粮总产达1.1亿公斤,与去年相比,增产1055万公斤。果业生产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上半年实施平衡配方施肥果园达到16万亩,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顺利推进,上半年新发展各类畜禽饲养场82个,磊磊乳品成为伊利集团最大的奶粉合作伙伴;鼎立种鸡成为目前胶东半岛最大的蛋种鸡苗供应商。生猪生产恢复较快,上半年存栏生猪达到33.4万头,出栏生猪33.3万头,其他蛋类、奶类也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6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26.9%;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9%。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增长36.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可达13.6%。企业技改和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组织方圆、富尔达、东源风电3家企业提报全省重大产业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组织黄海水产、海富生物2家企业上报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材料。服务业迅猛发展,对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不断提高。旅游业总量不断膨胀,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增长31%,全市旅游总收入5.2亿元,增长33%。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针织毛衫原辅料暨机械设备展销会、第三届中国沙雕艺术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樱桃节等会展节庆。物流业蓬勃发展,依托临港、核电等产业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了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转基地。上半年,交通货运周转量达到36227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持续攀升,港货物吞吐量22万吨,同比增长80%。餐饮业档次和品味进一步提升。在重点引导海景、海怡和观海等餐饮龙头改善服务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京海酒店、海福莱大酒店、海洲湾生活广场、荷兰街等新区高档酒店和特色餐饮群项目建设进度。
二、全力以赴抓好全市重大工程的立项工作。
围绕市里确定的重大工程以及需省级以上立项的重点项目,我局靠上去做工作,努力保证了各类项目顺利审批和立项工作。
一是亚沙会场馆立项工作。年初,我局安排人专人到市发改委学习了全运会运作方式,并向市政府提出了立项投资等方面的建议,目前,已请工程咨询院编制完成了《第三届亚洲运动会比赛项目区和亚运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是滨海路(段)立项核准工作。年初,经我局与和省发改委沟通汇报得知,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审批权限在国家发改委,需经历批复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三个阶段,为加快工程立项审批进度,我局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汇报工作,取得了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国家发改委同意将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立项。3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破例对我市滨海路项目组织了专家评审,5月初我市项目审批所需资料即全部上报至省发改委,6月份又协调青岛方已经为我市出具了支持性文件,不仅为全市节省了大量的审批费用,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在省内创下了同类工程审批速度之最,7月10日,滨海公路(段)正式通过省发改委核准。
三是抓好新建重大项目的省级以上立项。对全市新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并超前介入,与业主一起研究政策,积极为其准备审批材料、提供政策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地争取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予以灵活变通,满足企业需要,并争取年内取得实际性进展。
二、创造性地抓好全市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一是着眼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努力加快全市“一片两带”规划工作进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一片两带”产业发展的定位,我局积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全市各镇区(街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在掌握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又邀请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及市发改委长规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工作,目前初稿已形成,预计7月份可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针对重点经济工作,积极抓好了全市海洋经济规划工作。组织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30余人次来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完成了《海洋经济规划》初步方案,待初稿修订完成后,即可进行专家评审并定稿。
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做好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工作。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对编制全省《黄金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泥行业循环经济利用余热发电规划》以及《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四是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的意见的基础上,编订、印发了《20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鼓励服务业膨胀发展、培植服务业骨干企业、关心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良好环境。我局组织人员制定了《年市服务业发展意见》,《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科学的统计、调度机制,目前,正根据《意见》要求,对全市物流业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发展意见。
三、高标准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工作
一是积极抓好市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市级重点项目关系到市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目前,我市共有核电、滨海路、核电设备制造和隆和通生物科技4个项目列入了市重点项目调度,上半年均达到或超过了市考核要求。随着维蒙特钢结构、海霸能源电动车、金海螺商业广场、来福士海洋工程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将争取更多地项目挤进市重点项目盘子,列入市重点项目调度。
二是全力抓好市内重点项目开复工及招商情况的日常调度。局内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副科级单位,对列入全市“双重点”的57个加工制造业项目和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实行了周调度制度,认真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加快工程进度,为市领导决策当好了参谋。
三是多渠道抓好全市重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信贷资金等项服务工作。为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市发改局灵活把握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为保证全市重点企业合理运用当前政策杠杆、节省流动资金,我局安排了各科室人员主动深入重点企业,先后向比艾奇电子、明玮包装、华源公司等8家企业介绍了当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为今后企业向上进行政策性资金争取打下了坚持的基础。目前,已为核电设备制造办理了采购进口设备免税金额130余万欧元;为美丰机械办理了采购国产设备退抵税金额100余万美元;积极争取将隆和通生物化工列入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向省、市各级金融机构推介我市重点企业23家,拟申请银行贷款19.87亿元,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项目信贷资金需求。
四、多渠道抓好上级政策和资金争取工作
1、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密切配合市合作办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重点发展领域,围绕核电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多个方面,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华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了-温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宁波产业招商推介会,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包装推介,搭建引资平台,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注重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注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镇区街道和相关企业,围绕我市优势产业提报项目,坚持做到了筛选编制一批、上报储备一批、争取到位一批。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已到位国债资金80万元;“里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南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淮委评审,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列入明年计划。另外,正着手争取看守所建设、乡镇卫生改造等各类社会事业类项目,力争年内列入省级计划盘子。
3、争取了证券公司在我市设立营业部。为进一步拓展全市证券业务范围,我局在市发改委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先后与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接触和商谈,目前确定由齐鲁证券公司来海投资设立证券营业部,6月15日经齐鲁证券公司董事会正式通过并下发文件,同意在我市设立证券营业部。
4、积极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我局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富尔达集团、黄海水产、通源科技等公司参加了市企业上市融资现场会议,并积极做好省证监局工作,帮助他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能够在创业板上市。
5、认真抓好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狠抓调查研究,围绕全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经济等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等调研,制定了一片两带、海洋经济、服务业等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市领导当好了参谋。
今后,发改部门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地估计困难和挑战。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改进之处: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全市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工作。受土地、信贷等政策制约,我市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上均出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后的项目建设;
二是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工作亟需加强。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我市争请项目数量较往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不够,提出和包装项目的能力不高,对上级政策信息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亚沙会的资金争取方面,还需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扶持。
三是深入基层调研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乡镇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没有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分析问题抓不准重点,挖掘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更是远远不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克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各个层面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围绕我局承担的市考核项目,集中1-2个月的时间,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年终考核奖分、不扣分,力争年内各项工作考核进入市前三位。
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立项工作。跨海大桥立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在重点抓好亚沙会场馆立项的同时,加快筛选出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工程、大项目,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掌握政策,主动与项目单位对接、提前介入,确保在全市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上不出纰漏,进而做出成绩。
为此,数名专家带着对滨海新区开放开发的思考和问题,对天津市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了调研,与长期参与新区建设、规划的资深官员对话和交流。通过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结合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对滨海新区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有了真实而深入的认识。
高调出场的天津滨海新区无疑是个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中极具冲击力和想像空间的热点,数位专家在第一时间梳理了其中的商业机会和挑战,这也是呈现在公众面前的第一份全方位系统研究天津滨海新区竞争力和投资环境的调研报告,堪称“第一调研”。
一、滨海新区具备开发开放的基础
1、区位条件较好
从国际经济合作角度看,滨海新区地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位置,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与韩国首都首尔直线距离仅900公里。同时,滨海新区又是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是中国与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资利用的出海口。
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新区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新区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11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是我国西部、北部地区走向世界重要的出入口岸,拥有东北、华北、西北辽阔的“三北”辐射空间。
2、拥有必要的资源
土地资源充足。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新区有1214 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的荒地、滩涂和少量低产农田、盐碱荒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适宜耕种的重度盐碱地,可作为生态和建设用地的空间很大。这在国内大中城市中亦不多见。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98亿吨,其中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2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地热2000万立方米;原盐年产量240多万吨。
人力资源有一定优势。滨海新区依托天津市,教育科研实力雄厚,拥有43所高校,230个学科专业,24万多在校生,每年约有4万多名本科以上毕业生。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30余所,18万多名在校生,每年有约6万名毕业生。159所科研院所,8个国家级的实验室,27个国家级、部级测试中心,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线工人可就近从具有50万人口的塘沽区招聘到。
3、具备产业基础
滨海新区已经有10余年的建设,还包括拥有20年发展历史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具备相当好的产业基础。
滨海新区的现有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增长速度较快。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10年平均比重达到了67.9%,其次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10年平均比重为30.9%,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构成中只占很小比重。
从增长率来看,工业增长率10年来平均在21.8%,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增长率10年来平均保持在16.1%。
从行业来分析,滨海新区集中有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海水养殖产业、远洋捕捞、石油钢管和优质铜材、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新型冶金工业等门类齐全的行业,发展基础良好。
4、发展快,潜力大
滨海新区建设作为天津市的地方发展战略,已经取得初步成功。天津市在总结开发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94 年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阶段性目标。其基本构想是以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为骨架,现代工业为基础,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商贸、金融、旅游竞相发展,形成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面向新世纪的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经济新区。力争到2003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外贸出口总值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
到2002年底,滨海新区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天津市的40.2%,外贸出口达到天津市的62%。
十几年来,滨海新区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12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609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0.6%,比天津市增速高近8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高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由1994年的108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693亿元,年均增幅18.4%,比全国增幅高2.2个百分点,比全市增幅高3.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2005年达到2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2%,占全市的比重为76%。外贸出口2005年达到1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8%,出口额占全市的比重超过2/3,增幅也比全市要高3.4个百分点,比全国水平高6.4个百分点。
从未来发展看,滨海新区建设确立了新的目标。将坚持市区、滨海地区、农村整体开放的方针,以加快发展现有的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重点,抓紧建设以出口加工和国际贸易为主的滨海开发带,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沿海河开发带,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沿高速公路开发带,以金融、商贸和信息等第三产业为主的市中心区,以经济开发小区为支点的农村开放区域,通过各开发开放地带的辐射与联合,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老企业的改组、改造与发展,形成全市、全面、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围绕形成的产业集群和新的优势产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基地。全面提升科技资源集聚、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三大功能,不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建设高效率的创新体系和开放型、国际型、创新型的研发转化基地。
充分发挥海港、空港和保税区的优势,提高海空港等级,拓展功能,增加航线,建成企业集聚、市场活跃、配套服务齐全的国际运输集聚区。发展进出口和转口贸易,建设30平方公里的保税港区,建成我国北方国际贸易最大的集散地。
加快物流设施建设,构建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六大物流基地,配套建设集散、中转、存储和加工配送中心,形成多层次、开放型、社会化物流配送系统。进一步拓展物流市场,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建成国际化的物流中心。
二、基础不等于独具优势,更非核心优势
1、环渤海区的优势仅是共有的基础条件
环渤海地区在中国经济布局中具备战略地位。位于东北亚中心,面对“三北”,可以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整个东北亚。可发展成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纽带,建设成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天津滨海新区更是环渤海地区的地理中心,但要成为经济中心,其拥有的条件和基础并非独具,周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同样拥有这些条件,有些条件甚至要比滨海新区更好。
因此,有利的基础条件,不等于滨海新区就具有特殊的优势,可替代性还是相当强的。
2、与区内竞争对手比较并无突出优势
具体来看,从区位条件来比较,与周边大城市,如沈阳、青岛、大连相比,滨海新区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滨海新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
与之相比较,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同样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4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的沈阳,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交通网络便捷发达,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拥有国内航线近百条、国际和地区间空中航线16条,海上国际客运航线4条,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青岛具有购物辐射全省、旅游辐射全国的条件,飞机到韩国、日本只需1个小时,发展新型流通业态的区位优势明显。2004年青岛港口吞吐量达到1.6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4万标准箱,位居中国港口前三名,已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成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具备了发展大型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的经济基础。
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是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大连周围环绕大连港、大窑湾港、北良港等六大独特的优良港口,港口资源丰富,吞吐量在东北亚首屈一指。
在资源方面,滨海新区与周边大城市相比各有千秋,总体上同样没有优势。滨海新区依托天津而具备雄厚的教育科研实力,人力资源有一定优势,自然资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原盐、土地等,相对贫乏。与之相比较,沈阳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油及天然气、铁、铝土矿、硅石、粘土、石灰等。2002 年末,沈阳共有高校24所,在校学生202308人;中专46所,在校学生16021 人;职校95所,在校学生55233人;高职4所。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1305人,其中高级16889 人,中级61603人,初级74246人。青岛全市共有耕地42万公顷,森林覆盖面积25万公顷,沿海滩涂3.8万公顷,浅海水面5.8万公顷。青岛地区矿藏多为非金属矿,已发现各类矿产44种,已被开发利用的有27种。优势矿产资源有石墨、饰材花岗岩、饰材大理岩、矿泉水、透辉岩、金、滑石、沸石岩等。全市海岸线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
从产业结构和表现出的增长能力来比较,滨海新区及其依托的天津市,对沈阳、青岛、大连等城市没有明显的、独特的优势。周边的这些城市,产业结构都具有良好的基础,发展也都表现出稳定向上的趋势。
沈阳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近年来(2000~2003年)的平均比重达到了49.2%,其次为第二产业,近年来的平均比重为44.8%,而且比较稳定,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构成当中只占很小的比重,而且逐年下降。从平均发展速度上来看,工业在“八五”期间的增长率平均在16.1%, “九五”期间的增长率平均在11.3%,2001~2003年的增长率在15.4%,增长比较稳定。整个沈阳的产业结构显示出了一种三、二、一的情况,结构比较合理,发展潜力较大。
青岛的产业结构为以第二产业为主,近年来(2000~2003年)的平均比重达到了50.2%,工业占了主要的优势地位。其次为第三产业,近年来的平均比重为39.5%。农业也只占很小的比重,并且逐年下降。据统计,2003年青岛工业产值达到2559亿元,比1983 年增长23.6倍,年均增长高达17.4%。强劲的增长显示了其发展潜力。经过20 余年的改革开放和不断进行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青岛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行业门类比较齐全,发展基础良好。
从大连的产业基础看,结构比较合理,发展潜力较大。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均衡,除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构成当中占了很小的比重(约9%左右)外,分别占到了45%左右。工业近年来(2001~2003年)的增长率平均在13.5%, 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平均在12.5%,增长比较稳定。
从发展来看,滨海新区与周边大城市在目标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措施上差别也不大。
沈阳以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为主线,坚持改革开放和工业立市方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外资和民营经济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得到拓展优化;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软环境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沈阳“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资源环境,也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青岛与19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西海岸,背依环渤海经济圈,是构建“大青岛战略”的核心区域,极具发展潜力。青岛立足自身优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初步形成了家电电子、石化、机械制造、新材料、仓储物流、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产业发展导向,即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增长方式集约化,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以园区、大集团和名牌产品为特色,以电子信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车辆船舶、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为支撑,突出发展家电电子、车辆船舶行业,利用高新技术促使纺织、服装、钢铁、建材、机械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全面提升青岛市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努力形成工业发展新格局。
大连的发展方向为基本确立起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地位;在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会展业、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在城镇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扩大开放等方面再上新台阶。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东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强化服务全国的意识,确立为所有投资者服务的宗旨,通过契约关系和互利互惠的经济手段,统筹规划、协调开发优势资源,相互配合建立区域性大市场,集约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按照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以降低交易成本、降低无序竞争损失为基本原则,加强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开放型特色经济。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跨地区、部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和协作,吸引更多的内资通过与大连科技、信息、人才、旅游、环境等优势资源的结合,不断增值;吸引更多的内地产品利用大连已形成的营销网络、会展功能、口岸优势走向世界,增强综合竞争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在参与方式、内容、主体、组织上大胆创新,在发展和服务中实现双赢,强化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
三、用足用好政策,将基础转化为真正的优势
1、独有的,才是核心的
带着对滨海新区优势和不足的种种疑问,我们开始了调研。随着交流和沟通的不断深入,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滨海新区的独特优势,是国家决心改变北方地区改革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大战略,是国务院(2006)20号文《国务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赋予滨海新区开放开发“先行先试”的特殊支持政策。
与我们交流的资深人士,都高度评估20号文对于滨海新区的特殊意义。
从20号文分析,新区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其中的特殊政策,许多是中西部、东北都不具备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只给了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而20号文所给予滨海新区的许多政策,似乎还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20号文对滨海新区的发展和将要产生的对周边的带动作用充满期待,未来的国家支持将会源源不断。表现在优惠政策的制定,出发点与以往不同的,特别强调“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要将滨海新区建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窗口”。由滨海新区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整个环渤海经济带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与浦东呈南北呼应态势,应该是分别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发展区域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难题。体现在对滨海新区提出配套改革的具体要求上,就是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相结合、解决当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相结合,不断拓展改革的领域,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具体来看,20号文对滨海新区的政策支持,主要亮点有:
1,强调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2,鼓励进行土地管理改革,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土地收益分配的改革。
3,给予天津滨海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创新的政策空间,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给予其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制度创新的政策空间。
4,给予天津滨海新区财政税收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加速折旧的优惠;在此方面的特殊之处为,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内资企业予以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优惠,对中央财政在维持现行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予以专项补助。其中对内资企业的优惠和中央对滨海新区的专项补助尤其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2、用好了,才是有效的
发展需要资金和项目,“十一五”新区仅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5000亿元。而这方面新区获得的直接支持不大。改变直接给钱、给项目的普通模式。深圳从香港吸引7000亿元,浦东从中央获得7000亿元的支持。
调研中我们获悉,新区将每年获中央财政返还支持10亿元。但是,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天津的领导班子非常明确,突破资金制约的重点是需要新区用好政策,通过国家在改革、创新、试验等方面给予的独特的优惠支持,吸引、筹措重组的发展资金。
很多政策支持带有试验性质、创新性质。掌控风险、获取利益,才能充分利用好政策支持。比如金融改革试验,包括离岸金融试点,市政债券、土地债券等,都富有机会。
3、“短板”的弥补迫切需要用政策去推动
市场观念和氛围相对落后,计划体制对经济、社会各层面的影响仍然较大,是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这也是我们在调研之前,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新区人对此同样有很深的感触。问题已经很清除,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显然已经成为天津、新区各方的共识。
从滨海新区本身来讲,原有的管理体制确实不太适应滨海新区新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
中国“北部问题”的实质就是市场力量不足。包括环渤海地区,大部分北部地区受计划经济传统影响较深,对外开放的程度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化程度低,人们的思想观念、企业的市场经营意识,远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事实上,前20多年的对外开放触角在这些地区并没有深度潜入。在北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环渤海地区,选择滨海新区,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市场意识的提高,营造出非国有经济蓬勃发展的环境,显然是《国务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重要考虑。对于滨海新区而言,用好中央给予的政策,广泛吸引各种市场化的资金、项目,包括民营的、外资的,在鼓励和支持非国有经济上给北方地区闯开一条路子,带个头、示个范,就是一个伟大的成绩。
20号文专门提出,滨海新区要“推进管理创新”。滨海新区在管理体制上的现状,在新的发展阶段,也有必要统筹规划,形成有利于新区再上几个台阶的良好环境。目前,滨海新区现行的管理体制――管委会,不是一级政府,而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新区范围内包括天津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三个功能区和塘沽区、大港区、汉沽区三个行政区以及东丽区和津南区的部分乡镇。隶属关系复杂,甚至不同的行政、功能区之间,连作息时间都不一样。功能区有钱没地,行政区有地没钱,新区内自身的资源都还没有有效配置。如何借国家战略的东风,将新区的管理体制创新、整合,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将是新区战略转型之初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新区展现了令人乐观的动向。比如最近新区范围内27家银行支行,首先进行了整合。改变了管理分散、业务重复等问题,运作效率有望提高。
四、乐观看待新区和周边大城市的发展
1、新区的软硬件环境颇具吸引力
1,经过20年的经营,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较高水平,获得国家大力支持之后,新区建设还将继续投入巨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还会更加完善,竞争力完全可以与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等相媲美。一个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面貌正在展现。
2,产业群落、聚集效应已具相当规模,新区对国内外资金、项目的吸引力即将迸发。新区的产业基础,从工业产值看,与浦东不相上下,已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建立起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一大批国际知名的企业落户新区。
3,投资的基础环境相当好。新区工商注册等行政管理实现一站式服务,投资开办企业,最快三天即可办完全部手续。
4,一批大项目涌入的示范效应:100万吨乙烯,航天和航空等。
2、面临新一轮高速增长
滨海新区在没有国家支持的情况下,取得了相当好的发展业绩。新区20年来艰苦创业的亲身经历者深有感触。前有天津开发区,后有滨海新区第一发展阶段,天津在没有国家特殊支持的情况下,将新区发展到了目前的规模,表现了新区的发展能力和干劲。有个说法,天津开发区没有得到国家一分钱,靠3.7亿元贷款起家。深圳的发展,得益于开政策先河,吸引了从香港过来的7000亿元资金、项目,支持起了深圳前期的快速发展。浦东则是国家直接扶持的模式,以种种形式获得的国家支持,也差不多是7000亿元的规模。
现在,轮到天津滨海新区充当国家发展战略的领头角色,中央又提供了超出期望的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速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滨海新区在实现第一阶段发展目标之后,面对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全国各地的发展新形势,天津对滨海新区的继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希望争取得到更多的国家支持,争取让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地区的一个发展亮点和龙头。
天津市原来的想法,还只是借“十一五”搞个规划,请求中央给批一下,要点支持。但报告递到中央后,国务院开会讨论后决定,不批复。因为中央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也在思考许多问题。于是,滨海新区开放开发战略的出台水到渠成,中央决定将原滨海新区的地方发展战略性质上升为国家战略层次。这样,如果只是批复天津的报告,中央就显得被动了。因此,中央改为专门为滨海新区发展问题发一文件,那就是国发(2006)20号文,对天津的支持力度比天津市原来期望的更大。
发展要钱、要资金,国家今后每年会给天津10亿元财政返还,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十一五”期间,天津的投资规模可能达到50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规模1200亿元以上,中间的资金缺口不能说不大。但是,利用好国家赋予的政策优势,解决的途径、办法就多了。渤海产业基金,成为国内获批的首支产业基金。渤海银行,成为10年来国家首支批准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渤海新区还在积极筹划离岸金融中心等金融改革试点,争取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市政债券、土地债券等也进入了新区改革试验的视野。优越的政策支持、良好的发展基础、充满发展激情的新区人、进取的领导班子,滨海新区想不高速发展都难!
况且,中央今后在国家级大项目的布局上,将充分考虑滨海新区的需求。这在100万吨乙烯项目、在空客总装厂项目上,已经表露无遗。据悉各部委、地区对新区的项目安排,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类似浦东那样,每个省给块地皮,利用各地资金共同开发的情况,在滨海新区也大有可能出现。
滨海新区从目前来看,可能与南方的同类区域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我们再三提到的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但是,我们面临的下一个年代、下一个十年,现在存在的差距会换一种方式让人瞩目,那就是惊人的发展速度,包括滨海新区的民营经济。
滨海新区的最新规划,目前仍在修改之中。在上报国务院的版本中,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要翻一番,相当于年均增长15%,2020年滨海新区的地方生产总值将达到1万亿元,以2005年为基数,每年需增长13%,这两个数字都远高于全国的增幅。从新区以往的发展业绩和未来的发展条件来看,这可能还是一个保守的规划。
3、新区开发开放还将直接刺激、加快周边大城市的发展
沈阳、青岛、大连等同样处于环渤海湾区域的大城市,与天津、与滨海新区有长期的竞争、竞赛背景。而且,这些城市争取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的话语权较强,发展基础相差不多,条件较好,近年的增长也都较快。新区加快发展的示范效应,产生刺激作用最快的,将是在这些大城市。相反,对紧邻的周边地区,以及发展基础相对较差的“腹地”等区域,滨海新区的所谓“溢出”效应将会较弱。
我们认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环渤海相关地区的经济推动,将呈现出一个梯次扩散的格局。
首先,力度最强的当然出现在新区本身,可以期望即将出现高速发展。
其次,是对周边的中心城市发展有直接的激励和推动,开发开放的进程也将明显加快,包括天津、北京、沈阳、青岛和大连等。
再次,才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积极影响向周边一般地区、向腹地延伸的全面“溢出”效应,其中,也包括前述大城市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成规模地出现,尚需时日。
五、预计各个行业受益不均
如前所述,国家的扶持政策是滨海新区加速发展的最大优势。但是,滨海新区的各个行业受政策的利好影响将会不同。我们认为,那些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意图、市场扩张较为容易、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而那些具有垄断地位、资金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的业绩上涨可能会挑战人们的想像力。
1、细致把脉国家意图
滨海新区对天津仅仅是一个三个行政区与三个开发区的联合体,但对国家来说则代表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尝试。
解读国20号文,我们发现国家的战略是“以点带面”:探寻新增长模式和发挥滨海的区域带动作用。
所以,那些代表新发展观的朝阳产业应该会受到国家的扶持,比如与自主创新、环境保护工程、新型材料等相关的产业。从这个角度讲,传统的资源引导行业理应不会受到国家的重点青睐。虽然滨海新区与深圳、浦东一样都要追求更高更快的发展,但国家对滨海新区的规划是让其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发生改变。
天津滨海同时连接华北、西北和东北,因而充分利用其自身地理优势帮助三北地区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促进物流运输,也在国家的战略考虑之中。这不仅有利于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北方的开放窗口、重要的国际航空中心和物流中心,也会降低区域发展的成本,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于是,航空、港口、运输、公路等行业有望是这一战略规划的直接受益者。
2、基础也会决定行业业绩
单有国家铺路搭桥,行业自身发展跟不上也不会成为此次规划的受益者。行业自身的发展基础以及行业扩张的可行性,将决定哪些行业会从潜在的受益者成为实际的受益者。这个基础既包括产业自身的发展景气程度,也包括在产业链的位置。
经过10余年的发展,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由于滨海新区在一两年内会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所以这七大支柱产业整体上在滨海新区的起跑中将会起到领跑的作用――消费类部分不会如投资类部分表现出色。而消费类行业则并不符合目前滨海新区的发展阶段,因为根据城市化阶段论,滨海新区目前还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大量人口聚集的城市化发展轨道。
投资于该七类行业偏向受投资拉动的公司,尤其是龙头公司会有较大的盈利预期,而中小型的自主创新企业应该摆脱不了其风险较大的宿命。特别是滨海新区从事基础设施的诸如房地产、公路、建材等行业的业绩有望整体上升。当然,行业本身的利润率和供需格局将会影响业内企业借新区开发进一步的拓展业务。
3、垄断企业优势
垄断型企业将有望先拔头筹,在短期内独占新一轮开发开放的先机。但从长期看,市场的发展和壮大会使得滨海新区内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渐建立起来,而且发挥重要作用。那些能够凭借已有的实力,加强自主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的垄断型企业则有望继续保持垄断定位不变,甚至加强自身地位。相反,靠垄断坐吃山空的投机者估计会在新一轮开发中遭遇困境,甚至举步维艰。
像天津港这样的公司就会被看好。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完成包括获国家专利的科技项目500多项,其中21 个项目分别在部、市、集团公司级获奖,创造经济效益近2亿元人民币;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津港成为国内外第一家采用“双箱和边装边卸同步作业”的集装箱码头,又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堆场集装箱三维动态实时模拟控制中心”的集装箱码头。
4、政策落实资金先行
国家每年投资10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滨海新区的建设来说是杯水车薪。那些能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关系的企业将居于有利地位。所以,能够通过银行、股市等直接或间接渠道融资的企业将被看好。同时,天津被定位为北方开放的窗口,吸引外资也是企业增资的重要渠道。
从目前来看,这些主要的融资渠道都已经打通。今年5月8日,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控股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正式签定了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0亿元短期贷款合同;5月23日,第一笔资金已经到位。今年1~5月滨海新区共有281家企业增资,增资额为9.12亿美元,占当期直接利用外资总量的28.66%。像泰达控股这种直接控制渤海银行的超大型企业在滨海新区显特格外耀眼。
5、行业关注程度及关注理由
显然,那些能得到国家直接扶持、本身存在市场扩容机会、垄断性较高而且融资渠道顺畅的行业非常抢眼。但是事难万全,我们综合各个行业(CSRC分类)的情况,给出行业的关注程度及其理由。而基础设施和贸易物流两个产业有望在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大量的投资迅速扩张,而且其本身风险较小,对滨海新区自身的产业发展敏感度相对较小,而应该重点关注。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开发深圳、浦东之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受政策扶持的行业即便业内公司的基本面暂不看好,也同样值得期待。因为政府不会允许自己的战略意图在新的形势之下不被实现。相反,占滨海新区GDP比重较小而且非处于开发初级阶段的行业,如农业、消费类、文化类行业则不应受到关注。
六、谨慎看待新区的全面“溢出”效应
1、民营经济基础差
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成果要“溢出”到周边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要实现龙头地区、城市的带动效应,我们理解,需要“龙头”一是成为资金、人才聚集的热点;二是为周边区域提供简便易行的示范效应。所谓示范效应能够产生作用,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比如彼此条件差不多,他行我也行,照葫芦画瓢。但是科技研发之类的模式,就很难模仿、推广,这是北京对周边带动作用很小、甚至是吸纳榨取的原因。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如果还是国家资金、外商资金堆积促成的,没有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来配合,其对周边的可全面推广的示范效应就相当有限。毕竟周边的欠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的基础还是比较差的。
从目前来看,天津,包括滨海新区,民营经济的基础都比较薄弱。尤其是与浦东和江浙相比较,滨海新区的民营基础相当薄弱,在地方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对GDP的贡献,所涉及的行业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以工业企业的个数为例(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上的私营企业在整个工业企业中只占有5%(1999)、8%(2000)、10%(2001),到2004 年时,才达到了20%左右。而行业分布,也主要是集中在物流、商贸和建筑三大行业。
与浦东相比, 2005年浦东民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同比增长13%。民营企业外贸出口47亿美元,同比增长63%,是新区外贸出口平均增速的4.2倍。浦东的民营经济目前主要分布在六大行业,企业单位数最多的是商贸业,其次是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与房地产业。
江浙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民营经济。以浙江为例,浙江的民营经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个体私营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1978~1990年,个体私营经济的比重上升了10%;在工业中,个体私营经济上升了5.5%。从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1997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50多万户,比1992年增长36%;私营企业9.2万户,比1992年增长7倍。1990~1997年,个体私营经济占GDP比重从15.7%上升到33.7%。到了2002年,浙江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5375.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9%,按现行价格计算,1979~2002年,全省GDP的增量中有69.1%的贡献份额来自于民营经济。
2、竞争加剧、后发劣势
新区在政策支持下,取得迅猛发展基本可以肯定。而整个环渤海地区要在新区开放开发的带动下,经济发展再次腾飞,重返多年前北方作为重要产业基地的地位,面对的竞争环境要比当初浦东开发时激烈得多。
滨海新区的定位,20号文中有“对外开放的门户”的功能赋予。应该说,还是要走外向型经济的路子,要发展面对世界的制造业。中国现在已经被冠以“世界工厂”的帽子,主要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已经相当发达的加工制造能力。环渤海再走这样的路子,涉及到与两个“三角”的竞争,无论是在引资上,还是在市场上。发展的黄金时段显然已经为前两个三角占据了,后发者如环渤海,要把滨海新区的全面、成功扩散至周边地区,难度增加了,时间上可能也会更长一些。
与浦东为代表的长三角开放之初相比较,浦东及其所代表的长三角之所以能在上世纪90年代高速发展,GDP年均高速增长,和这种开发区模式有密切的关系。开发区模式的特点就是政府强力引资,从而实现超常规发展。招商引资一贯就被视为浦东发展的“生命线”。投资,特别是特大型项目的外商投资,对浦东发展尤为重要。以浦东为例来说,现在对GDP发挥顶梁柱作用的,都是1995年以后跨国公司投资的特大型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通用汽车、华虹、NEC、克虏伯、柯达、索尼等,平均投资超过10亿美元。这样才实现了从1990年的60亿元起步,到2002年的1251亿元,1990~2002年,浦东新区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19.6%的年均增长速度的发展。而在浦东开发开放过程中,政策实为第一推动力。在中央的支持下,当时浦东新区不仅有全国各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全部优惠政策,而且在第三产业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浦东特有的新的开放政策。例如允许外国企业在浦东新区开办百货商店、超级商场等第三产业;允许外资在整个上海范围内开办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允许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为浦东开发开放自行审批发行人民币股票和B种股票;允许在外高桥设立中国开放度最大的保税区,也就是自由贸易区。在这个区域里,实行免关税、免许可证、允许设立内资、外资国际贸易机构,从事国际转口贸易,以及设立保税生产资料交易市场等优惠政策。正是在中央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在浦东新区率先进行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建立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外贸公司和零售商业企业等试点,把对外开放扩展到金融、贸易、电讯、会展、旅游以及律师、会计、咨询、教育、医疗等服务贸易领域,建立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外贸公司和零售商业企业等试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另外两个地区则选择了以发展乡镇企业、家庭私营工商业为突破口,选择了走内向资本积累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两种。“苏南模式”主要是以地方政府和社区政府为主要推动力量,以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为主体,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温州模式”则是以私人企业为推动力量,以家庭私营工商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民营经济。
而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的发展则主要依靠的是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是珠江三角洲各地市经济发展中最普遍的特征。从“三来一补”起步,推动工业化,改变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收入构成了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资金源泉。
而滨海新区与浦东为代表的长三角相比,在政策方面,和主要的大项目带动的投资方面已经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许多优惠政策和大量的项目已经被深圳和浦东所采用,滨海新区在相对滞后的发展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而在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面,滨海新区采用“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又存在着一定条件的局限。而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发展加工贸易的经营模式因其对国民经济存在的不良影响逐渐显现、增加值偏小等等方面的缺点,也不宜采用。
此外,滨海新区与当年深圳和浦东开发的起步不同,滨海新区开发是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启动的,其发展模式不能再纯粹以追求GDP 为目标,必须遵守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3、试验到可推广需要过程
从调研中了解到,前面我们所列举的这些“溢出”阻力,中央和天津都有清醒的认识。滨海新区将尝试多种改革试验,从中摸索出适合北方地区情况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出与深圳模式、东莞模式、苏南模式或者温州模式都有所区别的新的发展经验。
滨海新区首先会把其他地区以往改革开放的好经验拿过来借鉴,根据北方地区的市场基础、市场环境等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移植。但是,还有许多问题,蕴含北方地区目前的一些特殊因素,可能需要新区充分发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功能,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新的解决道路,最终达到促进南北经济平衡发展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