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普工作考核细则

科普工作考核细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普工作考核细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普工作考核细则

科普工作考核细则范文第1篇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努力把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考核主要依据和目的

(一)考核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应急管理工作文件;《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

(二)考核目的:强化镇乡、园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理顺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强化应急联动机制,促进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不断提高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考核范围和对象

各镇乡、园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四、考核主要内容

(一)体制机制建设。包括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专项工作机构建设情况,落实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责任制等情况。

(二)值守应急和信息报送。值守应急包括值班人员配备、设备配置,值守工作规章制度、值班台账,领导批示流转和落实等情况;信息报送包括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动态信息和预警信息,各镇乡、园区,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实际成效、典型案例、工作建议,市应急办约稿要求报送的信息等。

(三)预案体系建设。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重大活动预案和基层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演练及动态管理等情况。

(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包括应急平台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情况。

(五)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包括风险源排查与数据库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事件善后处置以及建立信息与舆论引导机制等情况。

(六)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包括基层综合性救援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情况。

(七)基层应急管理。主要是深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的情况。

(八)科普宣教。包括组织应急知识技能培训,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在政府门户网站建立应急管理网页等情况。

五、考核办法

(一)应急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实行年度百分制(考核评分细则详见附件2、附件3)。

(二)各镇乡、园区,各有关部门要对照目标考核评分办法做好自我考核工作,自我考核情况于年12月5日前报送市应急管理办公室。

(三)考核采取平时抽查考核与年度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由市应急办负责汇总,报市政府审定后公布。

六、考核等级

各镇乡、园区,有关部门年终考核评分前五名为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考核结果折算计入年终综合考核。

科普工作考核细则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坚持“党委领导、科协牵头、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整合优化科普资源,通过开展一系列科技培训、科技入户、科技示范等科普活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宜城市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由市委组织部领导,隶属于市科协,与市科技馆合署办公。工作队组成人员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选配。工作队队长由市科协主席余照强兼任,副队长由市直涉农部门所组建的专业科普服务工作队队长和市科协分管科普工作的副主席马安学兼任,工作队办公室主任由市科技馆馆长冉文荣兼任。各专业科普服务工作队长由各涉农部门分管科普工作的领导兼任。各镇(办事处、区)相应成立农村科普服务小分队,分队长由镇(办事处、区)分管科普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担任。

宜城市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网络一大批为农村科普服务的科普工作者。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组织一批可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的市属学会专业科技工作者,网络一批农村科普志愿者、科技中心户、科普宣传员、专业技术协会会员、农业讲师团和农村党员科技连锁店成员,参与到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中来。

(二)整合科普资源,增强农村科普服务能力。巩固“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成果;利用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村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点开展科普服务,实现效能的最大化;充分发挥现有科普场(馆)、科普橱窗、科普画廊等科普阵地的作用,提高科普场所的利用率。

(三)组建专业科普服务队,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市直涉农部门,要立足各自职能职责,结合农村科普实际需要,组建专业科普服务队,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农业部门要组建农业科普服务队,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科技服务;医疗卫生部门要组建农村医疗服务队,给农民送医送药;文化部门要组建文化下乡服务工作队,为农民放映科教电影、提供科普图书资料;组织人事部门要组建农村科普人才服务队,为工作队储备农业科技人才,给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司法部门要组建农村法律服务队,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教育、畜牧、林业等部门也要组建相应的农村科普服务队。通过组建这样一系列专业科普服务队,搭建矩阵式的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给农业生产、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开展大规模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队(包括各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要在科技培训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新突破。在培训手段上,由行政推动与市场拉动和农民需求相结合开展培训;在培训方式上,由以会代训与立体、多功能培训相结合开展培训;在培训方法上,由单纯技术培训转向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相结合开展培训,由培训农村党员带动培训农民;在培训载体上,由单一的封闭式的培训转向开放性、综合性、全方位的培训,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培训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

(五)开展大规模的农民科技示范活动。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选和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围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断壮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科普示范乡镇、村的创建和科普示范户、科技中心户与科技示范明星户的评选。

(六)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科技服务。依托新闻媒体、群众性科普活动、重要农时季节、基层农技协组织等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七)开展大规模的科普宣传。采取科技下乡、科普集市、科技入户、科技110等有效形式,组织科技工作者携带科普图书和影视资料等深入村组,开展现场指导和咨询、播放科普电影和录像、举办展览等科普宣传活动,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八)培育长效工作机制。农村科普服务队要围绕市场,在服务“三农”中形成以工作队(小分队)为龙头,以专业科普服务队为抓手,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化教育学校、党员科技连锁店等科技培训阵地和科普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市属学会专业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科普宣传员为骨干的工作格局。同时,发挥农村科普工作队的主导作用,依靠农业科技专家,支持协会发展,带动产业开发,创立产业发展品牌,形成品牌挂靠企业、企业联系基地、基地带领农户占领市场的长效工作机制。

(九)明确农村科普工作服务队、农村专业科普服务队与农村科普服务小分队的职责关系。农村科普工作服务队担负着指导、协调、监督基层科协、农村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农村科普服务小分队工作的重任,工作队要结合实际,制定周密科学的工作计划,对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的工作要实行跟踪管理。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要严格按要求完成市科协和工作队安排的工作任务,每年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开展有特色有创新的科普服务活动4次以上,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活动内容和目标

(一)紧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扎实开展“三培养”活动。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努力实现把科技致富能手培养成科技示范户、把科技示范户培养成科技中心户、把科技中心户培养成科技致富明星标兵的“三培养”目标,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农业得到发展、农村得到繁荣。

(二)突出“三服务一加强”的根本任务,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的大型科普展览活动。“三服务一加强”就是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要组织动员各专业服务队和小分队,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等时机,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你我共繁荣”系列主题活动,力争活动面一年内覆盖全市60%以上村组,两年内覆盖80%以上村组,三年内覆盖率达100%,以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节约水资源意识、保护耕地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培育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做到有产业的地方就有合作组织,带动会员农户和农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一根本大纲,着力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实施细则》,指导农村各类科普教育活动。2007年,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要结合农村党员科技传播行动计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科技入户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培育“1111”工程,即:1000个科技示范户,100个科技中心户,10个科技示范标兵,辐射带动10000个农户。同时,着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以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民工转移。

(四)树立科协工作品牌意识,培育发展壮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工作服务队,要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相关科技专家,从品种、技术上严格把关,从市场上提供信息服务,从2007年开始,用两年时间,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培育有特色的大产业、大基地。流水、板桥店重点发展西瓜、食用菌产业,建设一个10000亩西瓜科普示范基地;王集、南营重点发展油料产业、麦冬产业和山药产业,建设一个10000亩油料、一个5000亩麦冬和一个5000亩山药科普示范基地;郑集、孔湾重点发展蔬菜产业,基地面积达20000亩,以此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保障机制。市委成立由市委副书记陈乐一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鲁大全和市政府副市长尚瑾同志任副组长的宜城市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领导小组,负责对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的领导和引导。市直涉农部门和各镇(办事处、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将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方案周密细致,任务具体明确,措施过硬有力。

(二)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市委将把各专业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和科普服务小分队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部门年度实绩考核,重点考核科普在本部门、本地经济发展方面的服务程度和农民受益程度等。各地小分队要根据市科协和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工作规划和工作目标,确保任务按时按质量完成。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楚都科普明星镇”评选活动,以此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科普工作考核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趋势;区域科普能力;科普事业

1 区域科普能力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1 概念

所谓科普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当时的科普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科普生产要素综合投人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科普产品或服务产出能力,即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方面的产品或服务的产出能力。区域科普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区域提供科普产品或服务的全部组织和基础设施的综合平衡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期内,区域提供科普产品或服务的全部组织和基础设施在科普资源供应充分、科普人员配置合理、科普组织功能正常、科普基础设施有效运转和科普制度环境不断优化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年科普产出与绩效。

1.2 研究意义

区域科普能力研究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科普能力研究的理论意义;二是区域科普能力研究的实践意义。

区域科普能力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包括:一是区域科普能力建设的需求因素认知。从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组织形成来看,中央政府的全力推动是其中一个核心的因素。因此,相对而言,地方政府对科普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就显得不对称。这形成了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普事业发展上的主动性、创造性严重不足的现象。这表明,长期以来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基本忽略了区域科普事业发展的需求推动力量。而区域科普能力则特别强调区域科普能力建设的区域需求因素,第一次强调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普事业发展的核心与主导力量假设,企图全面厘清区域科普事业促进发展的需求因素。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二是区域科普能力建设的供给因素。三是建立科普学科的目标,有利于科普理论深入研究和科普学的完善。四是解决科普市场失灵,优化和改善地方政府科普公共行政管理环境,提高地方政府科普公共行政管理职能和绩效。五是创新科普管理体系。其一,要摸索走出政府科普角色的“缺位”与“越位”并存的被动局面的路径与政策手段;其二,要建立地方政府――社会――公民互动型科普能力建设机制的创新机制与目标;其三,区域科普能力建设与区域自主创新高度统一的内在机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第八部分“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的第9节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区域科普能力研究的政策意义主要包括:一是合理配置区域稀缺科普资源;二是有利于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科普组织的自我调节和良性成长;四是有利于地方科普管理水平提高;五是有利于科普事业发展质量提升;六是有利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七是区域科普能力是区域科普政策和区域科技政策创新的重要目标。科普政策是科技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制定并实施的促进科普发展的方针及实现这一方针的行为准则、规范、行动体系等,它一般包括确立科普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变革和调整科普的建制(组织、机构、制度等)及其布局、配置和分配科普资源、培养科普人才、规范科普活动和科普研究、促进科普研究成果的应用以及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它是一系列法令、法规、条例、路线、方针、战略、规划、计划、谋略、措施、办法、方法等带有规范性的文件的总称。区域科普政策既是区域科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科技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多数沿海发达城市而言,经济政策的权重远高于科普政策和科技政策。科普政策的地位亟待提高。因此,沿海发达城市要借助区域科普政策和区域科技政策创新,率先建立起区域科普能力提升的新优势。当然,由于当前区域科普政策单独设计和操作的条件还不成熟,可以借助其它相关政策体系进行科普政策设计与操作。

2 我国区域科普能力建设的趋势

2.1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科普能力必须以载体为依托,如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专用设施。统计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时,国家或地区进入科普基础设施如科技馆、博物馆建设的发展阶段。根据科技部对30514个县及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科普工作的统计,科普活动场所和设施在不断健全。近年来,我国科普场所建设速度加快,2005年全国共有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科普场馆704个,其中科学技术博物馆(包括科技类博物馆、天文馆、水族馆、标本馆,设有自然科学部的综合博物馆)185个,专业科技馆265个,青少年科技馆站254个。全国共有省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1282个,共建有长度在10米以上的科普画廊6万多个,城市社区科普活动室超过3万个,农村科普活动场所近12万个,科普宣传专用车640余辆。但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科普能力提升的需要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张明生(1999)提出,我国科技馆设施存在着建设规模缺乏依据,展厅面积严重不足,场馆建设与科普展品建设不配套,性质不明确,展教功能不突出等问题。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和建设部《关于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2003年4月22日)提出,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设施之一,要大力加强各级科技馆的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要力争在“十五”期间建设一个综合性、现代化和有地方特色的科技馆;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地市和县在地方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可自愿建设以举办展览等科普活动为主要功能的、规模适度并体现当地特色的科技馆。这要求避免内容和功能趋同的重复建设。这还包括了广泛意义上的科普基础设施。科普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一直是影响区域科普事业发展和区域科普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区域科普能力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区域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点。当然考虑到科普基础设施在区域科普能力建设中的独特地位与功能。不同地区区域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有必要采取“错位经营”的差别化战略,奠定不同地区区域科普基础设施的比较优势特别是竞争优势;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和集成不同地区区域科普基础设施资源,提高不同地区区域科普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经营水平,提高区域科普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科普能力。作为我国区域科普能力建设先行的地区,截至2005年,上海市已建成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50家,场馆面

积达120万平方米,年均参观人数达500多万人次。“十一五”期间,上海还将建设和提升改造30家专题性科技场馆。2010年前,全市建成40家专题性科技场馆和200个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计划全面“更新”磁浮科技馆。添加诸多高科技互动展项,借助视频、音频技术及大量实物模型,让市民零距离感受磁浮列车飞驰的运行原理,技术特点等。广东科学中心等科普教育场馆实施建设取得了进展,自2002年底起广东省就积极推进科学中心建设。中心总投资达19亿元,计划在5年之内要建成开放,成为一流的科技教育基地。

2.2 各级政府对科普事业的政策设计和政策操作力度加大

逐步完善科普政策法规体系。是各级政府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广东省大力开展《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的科普专题战略研究工作,并在方案中专门设立了“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专题。2004年10月,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细则》。为与国家出台的《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办法》配套,上海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上海海关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共同制订了《上海市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该细则规定,上海的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台、地震台等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科普场馆的门票收入可以免征营业税。上海市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科协、工会、妇联、共青团、中国福利会组织开展的科普活动,其门票收入也免征营业税。上海对综合类科技报纸和科技音像制品在出版环节的发行收入,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办法。科普基地以购买自用科普影视作品播映权的形式进口拷贝、工作带,免征关税,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以其它形式进口的自用影视作品,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而科普基地向境外单位转让播映权,免征营业税。为了形成科普资源社会化集聚的新机制,《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规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科普教育基地的捐赠,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2.3 科普宣传能力成为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公众理解科学阶段是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发达国家科普经历了传统科普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和科学传播阶段三个重要阶段。我国目前科普事业进入到了公众理解科学的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政策问题、科学伦理问题和科技发展环境问题等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相比传统科普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更强调科普的对象“公众性或全民性,科普内容和方式不再是单向和被动模式,理解科学价值目标高于知识获得价值目标,科学的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受到更多的重视,科普受众思考的独立性、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和科学思想的内化等成为这个阶段科普的本质功能。雷绮虹(2005)提出。对于公众来说,理解科学可以促进自身适应由于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更有能力参与科技问题的讨论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对科技事业更理性地支持。这说明了科普宣传能力在科普能力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国家层面分析,科普宣传能力建设一直是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科普教育(SCIENCE EDUCATION)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各界的共识。1994年克林顿政府的《为了国家利益的科学》,就明确提出“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美国应成为科学知识普及的社会”。英国政府20世纪80年布的《英国:公众理解科学》报告,强调“公众对科学技术更好的了解是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倡导全社会关心科普教育。

从地方层面分析,科普宣传能力建设也是区域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广东省开展了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科技强省”为主题的第十三个“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从2003年开始,广东省科技厅编印了《广东科普通讯》内部刊物,及时通报广东省科普工作的重要情况与信息。加强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加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宣传力度,介绍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建设和发展情况,广东省科技厅还组织了《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宣传画册的编辑出版工作。苏州市出版了《科普动态》,强化区域科普宣传能力建设。自2003年浙江省绍兴市实施科普工作“三普三味”以来,加强科普宣传能力建设,注重多管齐下,营造强大声势,通过讲座、咨询、宣传等多种形式,借助科普画廊、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活动日以及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电台等多种载体,立体化、广覆盖提高科普宣传能力,区域科普事业的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区域科普事业开放性机制初步建立。2003年,绍兴市成立了城市科普讲师团。2004年,成立了绍兴市科普文艺宣传队。同时,绍兴市科协把科普网站建设列入对各地科协的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召开全市科普网站建设现场会等来促进全市科普网站建设。目前全市6个县(市、区)已建好科普网站2个,科协网站1个,科普网页2个。还有1个县科普网站也准备在2006年科普日期间开通。绍兴市科协获得了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浙江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4 科普投入社会化的制度性规定及的建立与完善

这是指区域科普能力的形成机制、提升机制和维护机制的社会化路径和社会化政策体系。这在区域科普能力建设的投入机制、社会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机制等方面都有很多体现。根据科技部对30514个县及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科普工作的统计,我国科普经费投入社会化机制正在形成。2005年全国科普经费筹集总额为24亿多元。其中,政府各级财政拨款占总投入金额的65%左右;自筹资金占比为25%;社会捐赠占比1.9%,其它占比近8.33%。一方面,区域科普能力建设与区域科普事业一样也是一项社会事业,另一方面,区域科普能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因此,社会性(化)就成为区域科普能力建设的内在性质。上海科技馆尝试用市场化的手段来经营这种公共产品获得成功。上海科技馆通过实践“让公众理解科学”理念来推动科普受体的成人化和社会化。这是上海科技馆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上海科技馆的观众60%以上是成年人。该馆潘政馆长认为,要推动科技馆的科普受众群体的成人化和社会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市民的精神需求。因此,上海科技馆的“目标顾客”不应当局限于某一群体,而是面向所有公众,让所有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的人们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感兴趣和想得到的东西。上海市科普基金会的成立,开辟了科普资源集聚社会化的有效通道。该基金会通过向国内外社会各界募集款物,吸引民间力量投入科普事业。它属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原始基金400万元,由上海市科协等6家单位出资。广东省社会投资建设科普设施及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的局面也正在逐步形成,由企事业投资建成的具有科普功能的大型场所,共计投入资金超过25亿元。此外,广

州市还引入外资,在南沙建立了科普馆。借助科普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推动科普资源配置社会化的重要条件。《上海市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规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通过国内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向对公众开放的科普基地提供的捐赠,可以根据国家税法规定,用于抵扣所得税。《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强调通过创新思路来解决由于体制分割导致的社会科普资源分散的突出问题,以期形成促进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科普资源开发的同时,借助“交流、合作、共建”等机制提高社会科普资源的共享能力,形成社会科普资源集成的“大科普”体系。《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中小学校可以结合二期课改,建立科技场馆和学校教学课程衔接的有效机制。另外,借助科普基地为研究型课程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学校和科技馆两者的互动水平。上海建立10个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社,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免费公开自己的“头脑风暴”成果,如科学商店、医疗健康咨询、法律问题解答、环境质量检测等。“十五”期间。上海已初步形成10多万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这种形式也大大提高了区域科普能力建设的社会化水平。北京“索尼探梦”成为我国科普事业国际化和企业化的成功探索。世界第一家“光与声音”的科学馆――“索尼探梦”,自2000年开馆6年来,应用了索尼在数码、IT、音视频等领域的顶尖技术,让参观者尽情体验世界尖端数码科技所展现出的无穷乐趣。“索尼探梦”相继被评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活动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为以“神奇・感受”为特色的体验型科普场所,“索尼探梦”已成功接待了超过50万名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观众。这标志着探索中国科普教育事业企业化水平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将推动索尼在中国公益事业的全面发展。

3 研究结论与启示

研究表明,先进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区域科普能力具有可行性。沿海发达城市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对区域科普能力提升进行了如下成功的探索;一是要将区域科普能力提升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和议事日程中来;二是地方科协在迅速提高区域科普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作为空间;三是要针对科普事业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异,及时制定出地方科普事业发展和区域科普能力提升的制度安排、优惠政策及其具体实施意见。四是要及时制定区域科普的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纳入区域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高区域科普事业发展的连续性。五是建立科普项目社会化、企业化和产业化的扶持政策体系,形成面向科普研究、科普创作、科普宣传人员的专项激励政策。六是加强科普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政策与法规建设。

参考文献

[1]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全国科普工作统计培训教材[M].2005.

[2]亢宽盈.2005年中国的科普政策[EB/OL]..

[3]张明生.我国科技馆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通报.1999(5).

[4]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3―04―22.

[5]王卉.紧迫需求下的科普事业[EB/OL].?id=59708.

[6]刘霁堂.旅游科普――现阶段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科技论坛,2003(2).

[7]赵立新.企业科普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定位[J].决策咨询通讯,2003(2).

[8]唐勇.美国大公司为何热衷科普事业.oil.省略/zgsyb/system/2006/12/19/001039580.

科普工作考核细则范文第4篇

一、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开展学习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深对实现中医药科学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在推进中医药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发挥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的功能和作用,积极与省级各部门、各有关厅局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努力形成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工作机制和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医药情况的调研,做好中医药发展的整体规划,科学制订贯彻《意见》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方案,部署落实各项重点任务,为今后我省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工作基础。

二、不断加强中医“名院”和重点中医院建设,进一步夯实中医药发展基础。按照《**省中医“名院”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省中医“名院”建设项目管理细则》的要求,对建设单位进行中期评估。在此基础上,推荐一批中医“名院”成为全国示范中医院创建单位。按照建设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建设标准》,重点针对县级中医医院,启动一批中医医疗机构建设项目,统筹省级财政和中央拨款,每年重点支持5-8家单位,滚动建设。加快国债中医药项目建设进程,确保建设质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三、努力提高中医“名科”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服务。加强国家、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示范中医科的建设力度,通过专科协作组等形式,明确建设重点,提升建设成效。积极发挥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注重创新发展和绩效管理,争取1-2个中医药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按照“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做好对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等中医“名科”建设项目的中期评估考核工作。推动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建设,通过调整布局、优化资源等,引导中医医院集中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的服务科室、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巩固和发展临床特色,提升规模效应,浓厚中医药氛围。开展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建设,提升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能力和使用率。全面实施《**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加快诊疗规范的推广和临床应用,增强中医药诊疗行为的规范性,使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

四、持续加快科技进步,着力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认真制定实施计划,集聚优势研究资源,搭建研究创新平台,集中学科联合攻关,建立健全有利于基地建设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力争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防治重大疑难病和传染病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高水平、开放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平台、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充分发挥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省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对中医药等级实验室、研究室的指导和考核。开展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验收及新一轮申报启动工作,开展中医药二级实验室的遴选工作;规范省中医药优势病种研究推广中心、省中医“治未病”研究中心、省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推进中医药科技工作的有序开展。扎实推进中医药科技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工作。规范开展中医药科技成果奖励工作。认真做好科研项目招标、立项工作,按照定向招标、顶层设计的模式,重视重大疾病的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力争在若干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切实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努力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进一步扶持畲族医药的研究与开发。

五、切实重视人才培养,持续提升中医药队伍素质。一是充分发挥省名中医研究院的作用,加强对国家和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实施省名中医系列学术讲座计划,强化对省名中医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完成第一批省级中青年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考核工作,启动第二批省级中青年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培养项目。开展新一轮省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二是切实加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培养项目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工作要求,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培养成效。三是全面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发挥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骨干单位的作用,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努力培养出一批基础较扎实、临床能力强、知识结构优化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四是继续开展西学中人才、农村中医骨干和乡村医生大专学历教育等多样化、多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培养质量。五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培养一批以中医药服务为主要手段、掌握全科医学知识的社区中医药人才。六是启动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考试和培养工作。

科普工作考核细则范文第5篇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前沿阵地上的先锋,是班级管理的舵手和学生眼中的旗帜。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和工作作风决定着班级的个性,班级良好个性的形成对学校德育工作水平起着水涨船高的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始终保持了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连年稳固了百分之百的遵纪守法率,已经形成的常规管理、团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都在张家港市的相关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这些成绩无一不与学校班主任队伍作用的充分发挥唇齿相依。无论是在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宏观上,还是在规划班主任日常事务的微观上,我校都遵循了这样一条管理思想:即密切联系时势的新情况和学校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把虚事向实里做,把实事向细里做,把细事向勤里做。

一、             虚 事 实 做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这项工作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实施正面影响的工作,因为实施影响的标的是无形的、抽象的,所以其工作的特点也往往是务虚的多、说教的多。但是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正随着时代节奏的多变而波动。校园的围墙内那似乎已经老套了的道德说教好像失去了它原有的教育力量,而校园“外面的世界”却更多地吸引了学生们萌动着的心灵。铺天盖地的绵绵情歌、哗众取宠的搞笑剧作、利欲熏心的声色场所、无所不包的网络世界等已经在客观上冲淡了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对象,思忖新的环境,必须要采取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有效地收揽在课堂、集中在校园;必须要把德育这无形的、务虚的工作实在化、具体化。

 “虚事实做”,主要是班主任工作要实在化、具体化。我校在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工作能力养成、主要工作内容的定位和工作成绩的考核上,主要从“十项评比”、“活动组织”、“宿舍管理”、“公物保管”、“遵章守纪”、“资料建设”、“师德规范”、“安全防范”等八个具体方面着手,赋予了班主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内容。比如

 

 

我们把活动的开展作为德育“虚事实做”的重要载体之一,每学期都分阶段举办大型的德育活动,基本上保证了每个月都有重要活动,确保班主任每个月都有一到两个工作的重点。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都通过科普周宣传、广播操比赛、运动会、星级宿舍评比、家长会议、大合唱比赛、冬季三项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为抓手,把学校德育的氛围营造得热烈而浓郁。班主任老师们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共识:实实在在的德育活动能够较好地凝聚人心、优化班风,既能对同学们的思想道德进行有效地潜移默化,又能为同学们提供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增进了解建立友谊的舞台,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

二、实 事 细 做

“虚事”化为“实事”之后,关键便是做的问题了。如何去做?我们要求班主任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要着眼于“细、小”二字。细处着眼,严字当头;化大为小,以点带面:这是我们实施“实事细做”的指导思想。比如在校园常规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十项评比”制度,它包括“勤学、清卫、公物、排车、两操、板报、宿舍、就餐、胸卡、礼仪”等十项内容。每项内容下面还进一步细化,形成四至八条的考评细则。仅就“公物”一项为例,我们的考核细则有如下六条:(1)桌、凳、门、窗、玻璃一例损坏分别扣1分;(2)夜自修后,电源一次未关、门窗一次未关或未锁扣1分;(3)宿舍内部水龙头一例损坏或一次未关、下水道一次堵塞扣1分;(4)卫生包干区的公物、绿化管护区的绿化一处破坏扣1分;(5)教室、宿舍开无人灯、晴日灯一次扣0.5分;(6)期末总评中,公物零损坏、财产零浪费的班级加考核分50分。我们要求学生会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在日常工作中,从十项内容的各条细则上对班级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微观的检查评比,其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

 我们对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实施了以星期为单位、按月份为阶段的且与经济报酬和奖励评优密切联系的量化考核方案,从而在制度上能够有力地引导班主任工作向细处着眼,有效地调动了班主任从严从细地抓好小事的积极性。各项工作都细化了以后,我校的学生会和班主任工作起来就显得特别有事可做,更显得特别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 事 勤 做

在所有的工作当中,最不能认为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大概要首推学校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当前新形势下的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多边地接触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芜杂的意识形态。这使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趋于更加不稳定的状态。很多班主任不无疑惑和苦恼地总结了他们的教育感受:一个平常表现良好的同学何以一时糊涂,出人意料的犯了错?一个默默无闻的同学怎么竟也在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个犯了错后刚刚当面作了深刻反省和强大保证的同学何以转过身去却又故态复萌?实际上,形势的变化必然致使学生处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因此,只有反复抓、抓反复,严而细、细而勤,我们才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不留管理漏洞和管理死角。如此看来,寻求德育实效除了勤字而外别无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