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养成习惯教育

小学生养成习惯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养成习惯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养成习惯教育

小学生养成习惯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习习惯;课程标准;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一个良好的习惯,一次成功的教育,必将会对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高尚品质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培养小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将伴随学生健康成长,影响一生。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我们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农民出生的父母,由于自己的文化修养所限或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由于周围环境不够适应孩子成长之故,我们的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从不同程度上受到特殊的影响。正如小学教育学所说的: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如:农民平时很忙,精力不在孩子身上任其自生自长,不忙时,有了大把钞票无事可干,经常玩麻将打扑克,这些家长无心去顾及孩子,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在一次教育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时,我问其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时,学生回答说:“我们家昨天下午一放学爸爸、妈妈就和几个人在家打麻将,也不做饭,让我出去玩儿,我说我作业没做,爸爸就说,不要紧,这一次我给你放假,就一次作业没什么了不起的,作业吗,在课堂上听懂就行了,我小时候就不做作业,考试一样考到好成绩。”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些学生大多天资聪明,学习成绩却属于后进者,我们大部分教师颇感头疼,对他们产生厌恶或放宽尺度的方法来对待他们,这样下去将更严重地挫伤这部分小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当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开办家长学校,每学年至少上课两次,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利用家校联系卡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在平时还要多和家长联系,摸清学生校外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

三、为人师表,引领养成教育。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树立师表,蜡炬不成灰。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四、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小学生养成习惯教育范文第2篇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B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要立足长远,但是也要抓住最佳时机,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初期发展阶段,受其成长规律的影响,可塑性强,只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就容易形成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扎扎实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复习的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游等一系列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例如:每年的清明节可组织学生去烈士纪念碑前扫墓,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从而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知道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学习和生活。

二、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

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单靠学校教育是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教育更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依靠学校一个阵地,要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长工作,请求家长在家里也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学生要按时完成,家长要配合学生对作业进行检查,这也是让学生重视作业的一种手段,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1]。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也需要家长的及时监督、培养。相信只要学校和家庭达成共识,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制定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学校需要根据小学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创建分阶段的行为习惯培养目标,细分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需要在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调研后,制定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内容。一般来讲,小学生对道德的认知还处在感性阶段,呈现出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对一些行为并不能完全理解,只是知道父母或者教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么做,只是听从长辈的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逐渐提升,理解事物的能力会大大提升,渐渐走向独立。所以,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需要从不同阶段特点出发,在创建行为规范时,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级特点来逐渐提出要求,让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呈现出序列化特点。在制定培养目标后,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对目标进行正确的理解,督促学生根据养成教育的习惯去做,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氛围,鼓励学生开展自我反省

首先,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氛围。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因此,要全面发挥好校园内宣传工具的重要作用,比如:利用好宣传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道德品质、校风校纪以及校园礼仪等方面的教育,营造校园行为习惯养成的良好氛围,逐渐在校园内打造良好的行为风气。其次,鼓励学生开展自我反省[2]。对于小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家长之间展开通力合作,通过开展训练,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采取反复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是最基本的方式,在家长、教师的全面监督下,让学生做到有耐心、有决心。所以,家长、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的毅力、耐心,并积极鼓励学生展开自我反省。

五、良好的情感体验,促使行为习惯的养成

情感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效互动,小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3]。如: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学生们站在国旗下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得以感染,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契机。国旗下,学生代表们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老师们强调的种种规范,都把各种道理和规范要求蕴含其中。每次升旗仪式完毕,教师都会问他们: “今天讲的是什么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做才是文明行为?”这样“诚实守信”、 “尊重他人”、 “守时惜时”、 “懂得感恩”、 “勤俭节约”、 “遵守秩序”、“勤动手动脑”、 “加强锻炼身体”、 “讲究卫生”等等。这些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的体验中形成了,又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的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师组织学生们把每期用过的废书废纸积累起来,到校园垃圾桶收集废纸,塑料瓶等,然后送到废品回收站变卖。把卖得的钱积攒起来买奖品,奖励给每学月评比优秀的同学。劳动往往创造美好,勤俭节约是美德。教师要鼓励学生时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充分发挥学校的力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养成习惯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加强对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建设和谐社会、合格公民基本素质的大事。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如果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及早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激励功能

怎样在活动中发挥激励作用,在激励的刺激下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我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将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行到底。

(一)开展规范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班级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规范的作用。如果光靠死记硬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条条款款,自然是有口无心,无法落到实处。我利用班会课,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各种活动,具体化,形象化。如:拍手《三字经》、相声《争创文明城,争做文明人》、快板《24字核心价值观》、手语《文明之歌》、歌唱《小学生守则》、脱口秀《文明之花遍地开》……每次活动,都有评分细则,优胜者获奖。通过自编自演将生硬的道德说教改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喜闻乐见。这样利于学生理解,内化,产生共鸣。将要我怎样做,变成了我要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二)开展美化教室活动,发挥育人功能

教室作为校园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室环境,不但可以给人春风拂面的新感觉,还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教学双边的积极性。因此,充分重视教室美化的新功能,会达到相得益彰的教育。教室门口的班牌:“静能生智,博能生辉”,到教室看到黑板上方张贴班训“乐学乐创,绽放光彩”,激励学生以此为目标,创建良好班风。教室后墙上设立,“春桃风采”的展示板块,张贴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奖状。前呼后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其次,教室一侧“桃李精神、桃李争妍”分期展示学生的作文、手抄报、书画等作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珍惜点滴时间,发扬拼搏精神,形成务实、求实的学风。另一侧窗台的花台里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点缀教室,给整个教室环境平添几分和谐、自然、蓬勃向上的气氛。

精心设计墙报,发挥导向作用。每学期结合学校德育处的安排,我班都要精心设计主题鲜明、新颖的墙报。开学初设计“新学期,新气象”;重大节日或历史纪念日设计,如:“纪念胜利××周年”、“祖国在我心中”、“奥运与我同行”……围绕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展开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名言警句是一种理想的导航工具。在美化教室的同时,我要求学生在课桌右上角上,每人贴上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警句,时常激励自己,约束自己,力争让学生成为文明的人。在这种浓浓的教室文化氛围中,既培养了学生品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鼓励了学生的意志,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良好的情感体验,促使行为习惯的养成

情感教育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小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我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学生们站在国旗下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得以感染,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契机。国旗下,学生代表们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老师们强调的种种规范,都把各种道理和规范要求蕴含其中。每次升旗仪式完毕,我都会问他们:“今天讲的是什么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做才是文明行为?”这样“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勤动手动脑”、“加强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等。这些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的体验中形成了,又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的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我组织学生们把每期用过的废书废纸积累起来,到校园垃圾桶收集废纸,塑料瓶等,然后送到废品回收站变卖。把卖得的钱积攒起来买奖品,奖励给每学月操行评比优秀的同学。劳动往往创造美好,勤俭节约是美德。同学们对变废为宝是乐此不疲,这事在他们年少的心灵里烙下深深的印记。

还有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如:“保护母亲河我在行动”、“清明扫墓”、“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等。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水平,培养品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小学时期是情感因素养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情感丰富、脆弱且波动的时期。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小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青少年才能在情感人格和人性等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自然体验到做人的尊严,理解人生的真谛。

三、各学科相互渗透,齐抓共管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家庭中,社会教育中,构建德育教育的网络,使养成教育立体化。与任课老师,家长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到班主任战略枢纽作用。让每一位任课老师在自己班能上课,上好课是我的目标。每周,我都会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组织召开班干部培训会,以各个层面了解到班级动态。及时将违纪行为好在班上通报,并利用校讯通平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建立“学校联系卡”及时与家长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效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们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的养成了。

四、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监督、检查、记载。建立学生操行评比的考评制度,对全班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增加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可以定期评选出“文明小标兵”让他们起到榜样的作用。通过行为规范教育和行为常规管理,做到行为规范教育制度化、行为习惯自觉化,使行为规范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如果学生把道德规范与自己的有关行为进行联系,对照评价,就会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总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发挥教师身教作用,树榜样,做示范;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增强情感体验,促使学生行为规范慢慢养成。

小学生养成习惯教育范文第4篇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概述

行为习惯是指特定动物物种的特征模式,有如下特点:

1.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或行为方式。

2.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3.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

4.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其受益终身,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使一个孩子一直都碌碌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我觉得,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1.要从小处着手,抓细节。学校德育教育体现在我们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抓住这些细节,开展教育。

2.我认为学校德育教育应该生活化。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只有将德育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3.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可以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教育。

4.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镜子。

5.所谓习惯是需要通过多次不断地重复才能养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用赞赏、鼓励的方式面对学生。

三、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儿童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为此我校相继开展了“弯弯腰”“文明礼仪”教育、“五个十”道德体验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语言习惯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要有目标、有标准、要求一致,切忌朝令夕改,各科教师各行其是。这样学生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对坏习惯就自然而然地产生防御的作用。

3.注重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避免单一的说教,批评的教育方法。在上学期,我们学校四年级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的行为展演活动,三至六年级开展了“争做文明礼仪好少年”的演讲比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塑造了小学生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好客、诚信感恩、尊重他人的良好形象。

4.狠抓学生纪律,形成良好习惯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班级纪律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学伊始,班主任老师就应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哪些不能做,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就得及时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违反。

5.用爱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单纯,自制力不强,难免会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教师必须对他们更加呵护,用情感去影响、感化他们。

6.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于律己,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每次只要我发现操场上或楼梯上有纸片的话,我都会主动弯下腰去捡纸片,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同学在和我做着同样的事情,有时候我特别困惑:为什么我们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老是停留在口头上呢?有些事情是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可见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7.利用“国旗下的演讲”进行规范教育

国旗下的演讲,内容丰富多彩,我校每位担任“国旗下演讲”任务的班级都能紧跟目前形势或有关节日、纪念日,进行相关内容的演讲。一是通过英雄人物故事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二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习惯伴随学生健康成长;三是通过纪律法制教育,把纪律要求和法律知识变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四是通过五爱教育,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养成习惯教育范文第5篇

"行为习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行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习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气。所谓养成教育,是指儿童或青少年时期,通过日常生活及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情对他们的言语、行为、态度等进行训练,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做人品质的活动。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例如:按时到校,不旷课是遵守校规校纪的习惯;对人有礼貌,说话和气,不说粗话脏话是语言文明的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是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顺手将倒在地上的凳子扶起来,是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行为习惯;不践踏花草,不翻越护栏,不攀折花草树木是行为文明的习惯;别人与你谈话,不随意打断别人,洗耳恭听,是尊重他人的习惯等等。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还专门写过《习惯自然成》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今天读来仍感觉非常亲切,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对当今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仍有启发意义。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说:"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金,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以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关键,是学生顺利从事学习与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好的行为习惯使人受益一生。因此,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

1.1 注重实践的原则。养成教育必然要通过实践来锻炼。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应的效果。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用结合,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 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伦理道德的核心是明是非、知善恶。而正面教育就是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明白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少年儿童可塑性强,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奠定他们良好的道德基础。

1.3 因人制宜的原则。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由于现实情况错综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及家庭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养成教育非常复杂,决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以求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

2.1 严格要求,疏理导行,强化常规教育。养成教育要从起始年级做起,并贯穿始终。我们可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规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如德育处制定的《钟多镇街道中心小学校学生一日常规》、《钟多镇街道中心小学校学生纪律管理办法》《钟多镇街道中心小学校卫生管理办法》等),然后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它们。要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采取多种教育方法明确认识,激发行动,激励进步,反复训练,循环提高。

2.2 率先垂范、人格影响、言传身教。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教师个体的素质修养、理想信念,以及观念的不同、行为习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人们更是经常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自身要率先垂范,用良好的形象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不断受到熏陶,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中"向师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2.3 发挥班集体的育人功能。一个班级的班风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是极大的。班集体中如果形成了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的集体品质。所以,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加以认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