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

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

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就业指导

前言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被提及一个很热的高度,在这种高度下,各种职业规划和测评办法和手段的大量使用,利用专业的软件测评,是比较流行和时髦的一种做法,但是也出现了完全一味的以某个测评结果为依据,不加判断,不考虑信度,导致毕业生盲目的职业规划和指导,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只有正确的认识职业规划,合理的利用测评结果,才能做好职业规划。

1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测评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强调人职匹配。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个人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

职业测评是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职业测评是以特定的理论为基础,经过设计抽样、问卷、统计分析、建立常模等程序编制的用于客观、全面了解被试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方面的情况。测评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信度――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效度――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常模――每一位被试都有一个原始分数,通常情况下这个分数没有实际意义,除非这个分数能与别人进行比较,与此相关的标准便是常模。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区别、比较、探测、评估等多项功能,通过职业测评可以实现人适其职,职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

2 高职学生职业测评现状的弊端

通过多年从事就业工作的经验来看,高职学生职业测评现状存在以下弊端:

2.1 对职业测评认识偏差。

职业测评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职业倾向,找到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起点。但同时也应认识到职业测评是一种间接测量,是一种心理素质和特征由样本进行推测的过程,不可能达到完全准确地测定,测评结果只是统计意义上的标准,所以测评结果中推荐的职业主要供参考。过分依赖方法、技术来达到对人才职业的测评,往往在测评某些素质的同时,遮盖了另外一些似乎无足轻重的素质。一劳永逸想通过职业测评来控制并解决人的发展和事业发展问题,必然引起职业测评的不健康发展。

2.2 测评队伍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职业测评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操作过程和结果解释中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是保证测评结果不被滥用、确保测评意义的前提。

职业规划及职业测评对于高校来讲是一个全新的业务和行业,大部分就业人员对于职业规划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出现了过分依赖于测评软件的情况,对于大学生没有进行适当的辅导和指导,盲目的认为依据测评结果就业可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陷入到测评的误区中,导致学生也不能够客观的认识自我,为自己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3]。

2.3 学生不了解职业测评或者对其不感兴趣

学生本身对职业测评也不甚了解,以某校为例,毕业生2000余名,学校要求学生用测评软件参加测评,并进行了动员和宣传,实际参加测评人数不足1400人,而参加测评的毕业生也有约10%的人对测评也是完成任务,测评的数据可靠性值得商榷。这些问题造成了测评软件的滥用。

职业测评仅仅是一个工具,用得好会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则可能误入歧途。所以清楚地了解这些测评、掌握恰当的使用方法、以良好的心态看待测评结果是进行测评前必要的准备工作。更需要说明的是,再好的职业测评也只是给出一份准确的分析报告,并不是“盖棺定论”式的准确结论,进行测评的目的不应是为了测评而测评,也不应是为了得到一个与个性匹配的职业名称而进行测评,测评的结果,主要是指导进一步探索、激励后面的学习和提高[4]。

3 正确进行职业测评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和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职业规划和职业测评

通过就业指导课、宣传板报、广播、网络、职业规划竞赛等手段对大学生来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一方面,让他们充分了解职业规划及职业测评,有兴趣参加职业测评活动,从而提高测评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积极的引导他们对测评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使他们能够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3.2 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习

学高为范,身正为师。要正确的引导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也需要提高,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3.3 采用合理的方法,多手段的进行测评

职业测评始终强调客观、真实,因此采用合理的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测评是非常重要的。

3.3.1 选择具有良好效度和信度的标准化测评工具(如世界或国内知名的心理测验),并保证测验内容、施测条件、评分规则、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3.2 结合谈话、调查、问卷、观察、肢体测试等方式,多手段的进行测评。测试的实施与解释应与专业职业咨询人员或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实施,尽量避免人为的误差。一次测试不要超过三个。测验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凭第一印象完成。测验以个人测验为佳。测验结果只是一个参考,测验结果与个人的特质有明显不同时,有必要持怀疑态度。测评结果保密。

参考文献

[1]王天哲.大学生职业规划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

[2]曹建斌.职业规划之重要性个性化指导的研究[J].北京:教育与职业,2011.20.

[3]黄敏.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和对策研究[J].北京: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

[4]朱若霞.做完职业测评后,她更加迷茫?[J].北京: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22.

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一、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胜任能力定位的基本立足点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纵观当今世界,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化的人才,学生不仅要熟悉国内的经济环境和财务管理规范,还要了解国际经济环境和规范,能将国内外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明确其差异所在。知识经济要求学生扩展知识面,能将财会知识与经济学、金融、法律等知识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去了解经济现象,寻找解决办法,提高其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学生掌握网络技术,提高信息分析技术与能力。总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胜任能力定位,必须紧随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

(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学生的胜任能力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紧密相关,根据目前的就业趋势,财务管理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毕业生就业与会计学专业具有同质性,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能够在就职初期胜任会计岗位的相关工作。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必要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并具备现代经济、金融、管理、法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等营利性组织和行政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工作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会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生源特点

由于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原因,如学校知名度不高、教师队伍水平不强、就业前景不乐观等,在吸引生源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优质生源会凭借自身素质优势进入教育质量相对较高的985、211院校,而相对较差的生源会选择教育质量一般的地方本科院校。近几年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明显,由于很多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大学四年内的学习质量很难有较大的提升。课堂教学中,面对参差不齐的生源质量,教师很难进行准确定位和因材施教。加上一些学生考上大学后,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浮躁、厌学现象在校园内司空见惯,这些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也对学生专业胜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

地方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毕业生大多在本地区就业。以2012―2014年为例,我校每年吸引了占35%―42%的外省生源的毕业生来浙江工作,吸引了超过本地生源3―4倍的毕业生来嘉兴工作。从就业的去向情况,企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考上公务员和研究生的人数基本稳定在毕业生的10%左右。另外,进入会计或税务等事务所、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的毕业生占2012―2014届财务管理专业全部就业人数的10%强。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但一些单位对学生的专业性要求不太强,它们希望录用的学生既能从事财会工作,还要一专多能,帮助企业从事一些管理工作,如人事管理等。在专业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岗位适应快,动手能力强,并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因此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胜任能力总体要求应该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财会理论知识,熟悉中小企业财会实务,能熟练运用财会信息参与企业管理决策。

二、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胜任能力框架构建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一个合理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胜任能力框架,应该包括以下四个基本部分: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一般工具应用能力、财务管理基础能力、财务管理应用能力。在上述基础上再对每一个具体的能力要求细化其培养目标,如财务应用能力下的财务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对企业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发展前景作出分析评价,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

三、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胜任能力评价测试

(一)评价的方法:常规笔试+综合能力测试

评价方法采用分项考核的方法,即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测试方法。除笔试外,主要通过面试(口试)、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分析报告等方法进行考核。

日常的课程测试主要分为形成性和终结性两种测试。形成性测试主要包括随堂测试、单元检测;终结性考试即为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其主要功能是反馈和矫正。终结性考试在内容分项考核的前提下,实行百分制或等级评价。

面试一般安排在大四进行,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每组5―6人,针对教师事先准备的财务管理综合案例展开讨论,讨论他们自己形成的答案,并就“正确”的答案达成共识。几位评委老师在旁边充当观察者的角色,根据每个参与者的表现进行打分。具体可采用如下流程:

1.自我介绍阶段:由每个学生进行1分钟的个性化自我介绍,以测试学生的仪表仪态、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值为20分。

2.案例讨论阶段:小组现场抽题后,进行讨论并形成答案,最后由小组代表作总结发言,其他成员可以补充。主要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测试学生在组织、合作、语言表达交流、心理素质、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表现,分值为60分。

在案例讨论阶段,“同伴教学法”可以作为面试过程评价的一种有效补充,它是用于检验学习者及其同伴对于案例内容的掌握与分析的一种教学策略,简单却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参与。在小组充分的讨论、辩论过程中,形成小组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评价结果可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每个等级事先规定一个比例,避免搭便车的情形出现。

3.案例答辩阶段:由测试教师针对案例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热点现象向学生随机提问,以考察学生对经济领域敏感信息的猎取与解读,考查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以及针对特殊情境的应变能力,分值为20分。

(二)评价的标准:主要针对综合能力测试拟定

1.日常课程测试。日常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到课率、案例分析报告、习题完成质量、期中考试等内容,一般占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通常采用闭卷考试,也可采用开卷考试、论文等形式。

2.分析报告。实验(实训)报告成绩分为优秀(A)、良好(B)、中等(C)、及格(D)、不及格(E)五个等级,由各指导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验(实训)态度和实验(实训)结果等确定。

3.综合能力测试。由负责测试的老师现场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后,从个性化自我介绍、案例讨论考核、案例答辩考核三个方面10个指标分别打分。测评教师的所有分数相加后除以教师人数得出的平均分,即为该学生的实际测试成绩。另外,学生互评成绩可以作为教师测评的补充。

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数据 监测平台 评价

一、传统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大多数学校和区域,教学学业质量监测工作仍然在使用较初级的评价工具――办公软件来收集、分析处理全地区的考试数据。其问题与弊病表现在评价方式上为方式单一,缺乏具体、操作性强的评价手段与工具,评价结果多数用于学校、教师排名,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等;在评价内容上体现为内容比较片面,往往缺乏系统性,因而所获得的信息也比较有限。由于办公软件本身功能的局限性,完全依靠办公软件做评价手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简

办公软件只能够计算出少数简约宏观的指标,如“平均分”“及格率”“上线率”“分数段”和“排名”等,不能实现某次“终结性评价”需要全面呈现的主要指标和图表,例如“偏度系数”“峰度系数”“分数频率分布正态检验图”“中位数―四分位数描述图”等。

2.单

办公软件大多只能在计算机的单机使用,无法通过网络实现全区考试数据自动收集和分析结果共享;在不进行VBA编程的情况下一般只能计算单次数据,不能像数据库一样存储历史数据,不便于追踪学生和团体发展变化,如“学生和团体多次考试标准分变化图或变化表”“学生和团体两次考试评价表”“学生和团体多次考试N评价”等。

3.粗

办公软件呈现的分析结果只适用于“粗线条”地反映全区宏观情况,难以实现“教学过程评价”中面向基层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多种精细化评价方法,难以针对试卷命题质量、试题小分和知识点做出详细的分析。如下文提到的“学生试题分析报告”“双向细目表分析与诊断”“S-P表分析与诊断”等。

4.浅

办公软件不能容纳复杂的教育统计、测量的数学模型,难以深入挖掘海量学生成绩数据背后的信息,实现多范围、深层次的教学质量系统、客观、科学的衡量与诊断。如“测验信度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相关分析”“假设检验”“线性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二、基于大数据的区域质量监测平台

基于以上原因,教育行政部门很难依据现有的评价进行有效的决策和资源分配,学校领导也很难通过现有的评价促进学校内涵的全面发展,因此,整合各类平台,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撑下建立一个覆盖全区学校、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手段具体、操作性强的学业质量监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丹徒区学业水平监测平台由试卷命制系统、阅卷系统、学测分析系统、数据反馈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见图1),对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更加深入地发掘和分析,获得教学质量及学生发展状况真实、全面的评价信息,把评价结果以丰富的形式向教学第一线进行反馈。区教师发展中心紧随大数据时展步伐,以区域性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形成了命题――阅卷――数据分析――质量反馈四位一体的区域质量监控平台。区域分析运用“绝对”评价和“相对”跟踪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用标准分跟踪每所学校的质量变化,采用雷达图直观反映区域内学科分学校发展和学校分学科发展。

1.制度保障是质量监控的基础

组成一个覆盖全区的学业质量监测和增值评价的网络服务平台,要构建包括教育局、教研部门、学校、班级、学生评价等多级信息共享的评价模式;以全面、快速、准确地反馈考试信息和评价标准来贯彻和落实教育部门的管理目标,大量学业测试信息和评价量规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及时反馈,使学校及教师能及时了解教学中的问题和缺陷;全面采集学生入校以后历次考试或测验的数据,组成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相对庞大的海量数据库;采用教育测量、统计和评价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实施全面的监测、管理与评价;通过挖掘海量学生成绩数据背后的信息,实现多范围、深层次的教学质量系统、客观、科学的衡量与诊断,充分发挥考试评价改进教学过程的作用。学测平台除了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发展中心提供十分详尽的全区宏观数据分析及学校、班级和个人的考试分析信息之外,还能供辖区的全体学校使用,为学校提供详尽到班级和个人的考试分析结果,可以使发展中心和学校对教学的“研究、指导、服务、管理”从学校层面扩展到班级和每个学生。

(1)建立校、片、区三位一体的监控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监测平台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提升区域平台区域应用的效度、广度和深度,教师发展中心于2011年成立了质量监控组,逐步构建校、片、区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首先,结合每学年的教学要求,制定《区域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每次质量监测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工作要求,有效推进网络监测平台的建设。其次,通过QQ、微信等手段建立以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为基础的区域信息员组群,为网测平台的使用进行技术咨询和应用保障。最后,每次监测前开好各学段的考务培训会,保障质量监控从制卷、阅卷、分析各阶段都能顺利进行。

(2)加强学科研训人员的常态培训

学科研训员由于统计知识的缺乏,对监测平台的使用有一个缓慢接受和认可的过程,但监测平台在区域范围的推广离不开学科研训员的使用和推进,所以对学科教研员的常态培训必不可少。在推进过程中,发展中心采用学科突破、全面推进的策略,不断总结研训员使用平台的经验,让其他学科有样可学。对信息技术能力强的个别学科进行个别辅导,鼓励该学科在应用上先行,并在研训员会议上进行交流,同时加强技术对话保障平台培训到位。在每次监测结束后,精选1~2位学科研训员进行学测分析报告,其他学科研训员进行点评分析。从实践效果来看,学测平台的推进离不开研训员的认同和理解,只有提高研训员学测平台使用的积极性,才能使学测平台的使用常态化、自觉化。

(3)完善基于监测平台的常态应用

教学质量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学习内容、对象、教师等条件的变化,教学质量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通过学测平台累积的大数据,实现了对区域质量监测数据动态、持续地跟踪分析,这就要求区、片、校三级部门,在每次质量监测后的最短时间,利用学测平台根据各自需要进行相应的分析。这样,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发展地了解辖区内学校的变化情况,实施定点教研,改进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片区学校通过学测平台可以了解一段时间内片区内学校在学科及班级教学质量方面的变化;学校通过监测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教师在某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并针对学生的学科平衡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和个别辅导。

(4)注重基于监测平台的评价反馈应用

“理论的价值在于启发、唤醒、提出问题进而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学测平台中数据分析结果的使用,有利于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发展中心把握区域教育质量现状,也有利于学校和研训人员通过监测评价反馈转变教育教学习惯思维、变革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从而完善教学管理、创新教育方式,并指导学校教师和发展中心研训人员采取有效的教学实践和指导,充分发挥教育监测理论、统计理论对提升教学质量的价值。根据学业测试的不同要求,参与区域学测平台反馈的人员有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及各学科研训人员,在评价反馈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区域学校及学科的发展情况跟踪比较反馈,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这样既构建了以学校为基础的绿色评价体系,又能有效提升学校依据学测平台实施教育质量监控的能力。

2.多维度学业诊断是监测平台的基础

区域质量监测平台是一个集阅卷、分析与评价、反馈一体化的系统,是一个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质量监测平台,通过不同阶段监控所积累的大数据,对学生从入校到离校不同时段的变化进行多维度跟踪评价。区域、片区和学校相关人员通过查阅学校及学生历次监测数据及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的各种分析报告,精确了解学校及学生多次测试反映出的发展动态,从试卷命制、阅卷安排、试卷分析、监测分析等多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改善学校及个人学习状态,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多维度的学业诊断,促进教学反思。

(1)分析指标细化,科学利用数据

学生监测数据是区域监测平台最重要的数据,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已经形成区域学生质量监测的大数据平台。依据统计学理论,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改变过去注重学生三率一分(及格率、低分率、优秀率、平均分)的简单评价为注重学生发展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区域学测平台在除了包含常规的统计分析项目,如平均分、四率、分数段等传统数据之外,需要全面应用教育测量、统计和评价学的理论,包含了标准参照评价与常模参照评价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如建立测验质量监控常模、导出分数、分数数据分布状态和趋势的描述等。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用十分丰富的测验量表、统计表格和Flas图形等手段来展现各项数据,使通过测量所得到的信息更加丰富、全面、系统和准确,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例如,根据教育测量原理建立的“常模表”(测验量表)是对某次测验分数的详细解释,用来作为测验的比较标准;在表中,我们可为某个被试的原始分数找到它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根据“正态化分布常模”中的正态化标准分,利用团体标准分内部差异比较图可以比较出某学校内学科之间的差异,如图2所示,语文、数学是该校的优势,水平在全区平均值(图中零平面)之上,英语、物理学科是该校的薄弱环节。

(2)合理分析试卷,促进试卷命制

区域学业监测平台试卷命制系统为区、片、校进行学业监测试卷命制提供服务。区域研训员及片区和学校教师事先定义每道题或每个得分点的属性,通过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利用双向细目表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学测平台中的现有题库,在“一命二审”的基础上形成某一阶段的检测试卷。学测平台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试卷进行试题指标汇总、试题指标统计、试题选项分析、试题选项统计、试题得分分布与比较、平均分数、难度指数分布、难度指数、难度指数、分组难度指数、团体得分率统计和比较定位;对区分度指数进行分析,并给出试卷分析报告。例如:系统为全区每个学生的各学科都生成了一份双向细目分析与诊断表。它是一种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与评价的工具,可以细化到对每个团体和学生个人的“考试内容(组块、小题)”以及“考查目标(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得分或得分率水平做出全面的分析,并且把学生与学校、班级的水平进行比较。

3.发展性评价是学业监测平台的优势

教育评价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采用多种方式构筑学生评价体系。区域学业监测平台采用经典教育测量法对学生学业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历次学业测试积累的大数据,利用教育测量原理建立每次考试的“正态分布常模”,使不同考试或学科的分布形态都成为完全相同的“标准正态分布”;原始分转化为导出分数(百分等级分数、正态化标准分数Z和T);以导出分数作为一把“标尺”,在不同考试分数或学科之间建立一系列“等值关系”,为它们之间的精确比较奠定基础;利用导出分数可以较为精确地描述学生在总体常模中的位置,即学业水平的发展变化趋势。

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景观 教学模式 公共虚拟实践 评价体系

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创新性兼具的课程,但在目前传统的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仍存在严重脱节问题,与社会实践、环境背景无紧密联系;学生完成作业还只是解决基本的绘图、平面布局、小品细节造型等简单的设计层面问题;传统的授课教学、统一标准的考试、单一的评价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师、学生二元对立的状态,设计的评价与社会实际评价相脱离,这些都造成了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呆板、滞后,学生设计实践中能力不足等情况,难以适应社会实践及社会需求。

为进一步完善和革新环境景观设计教学理念及内涵,教学研究采用公共虚拟实践评价的方法,具体教学模式为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由教师或学生共同选择特定地段,布置相应的设计任务指导书,学生对特定地段进行全方位调查分析,依据使用者与环境背景的条件进行多方位尝试设计,并对设计结果的使用预期进行系统性问卷、访谈反馈,最终根据学生、教师、被调查者三方面综合评定,给予学生成绩的教学实践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来源于国外公共政策的制定策略,将调研、设计与评价三要素相结合,对于观察、记录、问卷、访谈所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得到设计实施评价分析报告。对于环境景观设计教学来说,这是一种具有突破意义的教学模式及重要的研究方法。

一、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方法下的环境景观设计教学模式革新的意义

将该方法引入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旨在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背景,并将带来重要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应用意义:

(一)突破学生单独设计作业形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团队合作意识与组织效率。在传统的景观设计课程中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设计题目。往往学生个体设计中没有交叉、交流,大多也只停留在绘图技能上,没有形成设计的合力。在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方法的景观设计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相互研究调查、评价与修改,这样可以真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得学习团队的组织更加深入,更加富有效率。

(二)转变象牙塔式的设计学习,实现教学与社会现实接轨。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我们的传统教学也始终提倡设计作业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但采用实际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并不代表设计教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很多时候,学生在进行实际项目实践时,其设计思想、设计目标与创作方法与平时课程设计并没有太大区别,也没有更多深入实际环境进行真实的调研认知工作,设计内容目标受制于甲方的意愿及项目任务书,设计过程中还有以个人自我审美、自我欣赏的成分渗透。针对这些状况,在教学中导入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的方法模式,更多引入实际地段、实际项目或者竞赛项目时,注重题目的选择,如一些提倡旧城改造项目、大型环境景观场地等具有公共性的项目,并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了解使用者,尤其是生活在其间的普通大众对环境景观设计的认知和要求,加深学生对环境景观设计的社会性、工程性、复杂性的理解,转变学生在设计学习过程中假、大、空的思维观念,真正把关注民生、社会和谐的理念融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

(三)从实践出发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建构理论课程的纵向体系框架,确立理论课与设计课的交叉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理论课的学习与设计实践紧密衔接,整合各单元内“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的关联互动以及有机协调性,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指导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去,并在设计中反思自己的理论运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解决理论课程学习枯燥、脱离实际的问题,同时对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给予有益的拓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力转化,掌握理性设计的景观设计教学工作方法。

传统的景观设计课程中,学生往往留意总平面布局、造型、构图等,通常教学中所学习的大量设计理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生态建筑理论等内容,在平时大量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没有融入实际的设计创作中去。其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与学生都将作业评定标准大部分局限于方案的形式问题,制图与图面效果的问题,而忽视理论课程。因此,本教学研究在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方式的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强化,最终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设计课程分为调研与策划、参与型设计、反馈与评价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根据设计题目,教师可以进行理论的传授,通过分时段理论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

(四)利用对现实背景的调查研究,构建学生在不同文化语境下设计中价值体系与设计思维的培养。文化类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由科学、艺术、伦理、宗教和哲学等系统的和其他非系统的如风俗、习惯等文化形式、因素所形成的具有复合性、整体性、动态特征的文化有机结构的感性表现。其与人构成某种互动关系,从而成为其特定的“文化――精神”空间。文化类型是在环境空间设计中创造的基础,通过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创造性进行控制和导向。文化类型以其具体的存在形式,由各种思想、观念、观点和方法凝聚成无形的综合体,对空间设计者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1.不同的文化类型给不同的设计思维提供不同的精神补给。2.不同类型的文化对设计者设计思维活动的内容、方法有具体的制约。3.文化环境对设计者有隐形的引导作用。4.文化环境为设计思维的评价体系提供参照系。因此,在研究现实环境因素时,还要从文化精神层面的分析调研,进而影响到设计创作的价值评判。

(五)考核评价体系突破教师――学生的单向模式。传统的环境景观设计教学主要是学生绘图,教师根据学校的评分标准、教学与工程经验等,联合对学生的成果评分。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中,教师的个人偏好以及对学生的印象等等主观因素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成果评定,甚至于影响学生对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兴趣。而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的方法的设计课程教学中,评价的结果来自于教师、学生、项目预期使用者,他们对设计的评定综合分数才是学生作业的最终成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设计的社会综合认识,而不是仅仅以一个人的评判为准则,体现出了设计的社会性问题。

二、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教学问题

(一)教学中学生由被动改为主动,从设计任务书开始进行有效的调研与策划。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教师提出设计任务指导,提供实际项目或设计竞赛供学生选择,题目一般为大型公共场地、绿地、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更新等具有公共性与社会性的题目,这个选题很重要。例如,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2009级在大四的环境景观设计中,选择以城市中心广场、街心花园或社区活动中心等为题目进行调研,这类题目都属于公共性及社会参与性极强的空间。同时教师向学生建议不同的设计主题方向与设计场地,让其根据自身兴趣与要求选择设计方向与地点,并进行调研工作,根据调研结果,学生完成调研报告,并自己拟定设计任务书,经教师批准后开始进行设计。

(二)让参与型设计成为主导。设计选题及设计任务确定以后,教师开始分专题进行理论授课,学生开始设计。导入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模式教学,设计阶段演变为公共参与型设计,学生设计不能仅仅凭自己的出发点想象,设计工作成为一种设计协调工作,将教师意见、同学观点以及公众意见引入设计内容。在公共参与的设计阶段,组织小型研讨会、现场展示等多种交流环节,在设计者表述自己观点后,让使用者、学生及教师充分发表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一种良性促进,鼓励学生对主题挖掘得更深、思维更开阔,设计更能体现其公共价值本质。

(三)多元评价与反馈系统的建立。在设计阶段结束后,教学进入评价阶段,进行成绩综合评定。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的模式下,评定分数的构成分三个部分。首先是教师评分,依据设计作业的创意理念、功能使用、技术制图等综合方面进行测评。其次是学生交叉打分,学生依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或关注点,从作品的原创性、设计表达的准确性及所依托的设计理念等方面来评定设计作业的等级。最后,要依据预期使用者的意见,一般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了解他们对于设计的意图是否合理、设计是否可行、是否解决了所存在的社会问题、设计是否有需要改进及如何改进等等,诸多因素最终形成一个评价等级,与前两个评价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得到一个分数。

三、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特色

在实施新教学模式时也要改变相应的授课方式,以促使教学有效地展开。

(一)倡导有效性分阶段针对性理论授课。传统的环境景观理论教学授课时间多集中于开课前期,时间相对较短,内容大多属于方案技法等基础性单一内容。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的教学模式下,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理论课时,在布置任务书时,根据功能类型进行授课;在调研的时候安排环境社会学、环境调查学等类型的理论知识;在设计阶段安排生态、节能、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包括在评价阶段讲授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评价学知识等内容。

(二)多手法模拟真实场景。图示思维方式的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考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通过图形使之外向化、具体化。现代模型制作偏向于运用软件制图,但在方案讨论阶段容易变形,尺度失真,因此在教学中,尽量采用真实的草模、粗模进行方案的推敲及修改。在设计早期,可与预期使用者及评价者进行直观沟通交流。在设计过程中对模型进行不断完善,到评价时最终完善,模型既是设计过程的表达也是设计结果的展示。

(三)封闭单一转向开放多维的课程探讨。在设计过程中,组织研讨、对话等,把设计纳入公共评价体系当中去,引导学生带图纸或模型到现场,与预期使用者进行设计交流,将使用者意见融入设计之中,甚至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设计理念、设计过程,获得网评,收获更多的设计意见。通过展示、讲解、评价设计,可以锻炼学生良好的构思能力、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

结语

在导入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教学方法后,环境景观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任务设置――设计――评价”转变为“任务调研――总结策划――集体参与型设计――综合评价”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使学生由被动改为主动进行有效的调研与策划,教学设计过程中参与型设计成为主导及建立多元评价与反馈系统。授课方式及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对应调整。总之,在该课程教学模式革新的过程中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使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状况结合这一贯的空口号具体地付诸实践,并提出具体结合的方式。由传统的封闭模式转为新的开放模式,使当代环境景观设计课程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注:本文为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度校级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原标题为《基于公共虚拟实践评价体系方法下的环境景观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董黎.当前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M].中国建筑教育,2010.

[2]田利.价值体系与建筑设计思维[M].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学生心理测评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慕课(MOOCs),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从2011年底开始风靡全球,世界各大高等院校纷纷投入其中,迎接“未来教育”的曙光。北京数字学校(BDS)作为打造北京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新模式的载体,要顺应大势、立足基本、谋求发展。

从基础教育视角来看慕课

2013年,一些中小学校也开始探索和研究慕课,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慕课,来发展基础教育界的慕课呢?

正如一位校长所说:慕课从草根开始,从细微的教育技术开始,引起教学模式、学校形态、教育形态的连锁反应,进而倒逼传统教育进行改革。改变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交互技术,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慕课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模式。

但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慕课学院2013年10月份调研的数据:参与慕课学习的人群80%以上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高中生很少,初中以下几乎没有。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领域学生基本上是未成年人,在网络学习的自主性、自律性、学习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第二,基础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或社会教育,课程形态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有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中小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度过,师生在眼神与眼神的交流中不断碰撞火花,不断潜移默化,不能放弃课堂这个教育的主渠道,而采取自主网络学习。第三,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在集体生活中不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生活中实现情感生成,慕课在这些方面是不具备条件的。

所以,对于慕课,我觉得要用扬弃的态度去看待,既不要追随资本,跟风式强行将慕课大规模在基础教育推行,也不要对慕课置之不理,不去接受其给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在马云豪言“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要改变金融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在社会资本对在线教育爆发式投资,用互联网包围基础教育的时候,你是否有兵临城下的感觉?我们这些基础教育人,作为信息时代的“移民”,要向信息时代的“土著民”学习,要以主动变革者的姿态去接受新技术、新媒体,充分理解互联网变革的内涵,培养互联网思维,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学习慕课在优质课程资源供给方式、多渠道互动、教与学方式变革、专题教育、个性化评价与考核、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的优点。

北京数字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为进一步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实现质量提升、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改善和丰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缓解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出路,必须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转变发展模式,关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结构三方面的有机协调。教育信息化手段和思路,是构建北京(世界城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新模式的中坚,以“融合创新”的思路积极深入研究,提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背景下“实际获得公平”的理念,推动从机会均等向实际获得均等迈进。北京数字学校提供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实际获得的均等,即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无需时间等待、无需自身能动就能直接获得的公共教育服务。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构建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环境。

2012年,北京市教委创新体制机制,成立北京数字学校,依托教育信息化,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北京智慧学习环境,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模式,实质性地推进“实际获得”公平,打造首都教育的新品牌,在建设世界城市和智慧城市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两年的建设,北京数字学校初具规模,在电视和网络两个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一是提供无处不在的学习通道。在校园网络环境,家庭电视、网络环境,公共场所歌华飞视、WiFi环境下,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访问数字学校网站、电视平台,数字学校APP、微信公众账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登录数字学校学习和参与活动。

二是提供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建立以“用户参与和个性化应用”为核心的交互式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学生和教师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关注社区活动,参与群组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撰写便笺、日志、微博等进行社区交流,可以看到数字学校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推荐课程,参与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教学活动。数字学校拥有实名学生用户120多万人,经常参加活动的60万中小学生建立了个人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实名教师用户8.8万人。月浏览量保持在300万次以上,其中郊区县的访问量占了六成。

三是提供丰富、多元、精品的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数字化名师课程。目前,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上已经有27个学科14000多节数字化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在北京市的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名校、名师课程,可以自主进行学习;链接一些来京务工随迁子女较多省市的课程,方便在北京接受基础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回原籍进一步学习时,可以跟得上当地的教育进度,也帮助外地转学而来的学生,尽快适应北京的学习生活;扭转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提供网络英语口语和听力自主学习平台;为远在国外的北京学生提供义务教育服务,弥补中文教育的不足。

四是提供家庭教育、育儿指导信息推送服务。每周为学生和家长的手机终端推送彩信、微信信息,为中小学生提供与学生课堂学习同步的学法指导,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提供“伴随成长 家长学院”家庭教育指导,为学龄前家长提供“伴随成长每周一信”的育儿指导。社区学前儿童早期家庭育儿指导信息共汇集了0岁~6岁学前儿童早期教育家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5000余个知识点,按照“生理发育”、“心理发育”、“护理保健”、“营养饮食”、“合格家长”等8个类别进行分类,按照一年52周,6年312周对应年龄阶段。形成了每期3000字~5000字,多张配图,共计312期彩信,120余万字,2300余张图片的完整指导内容系统。每周一,按照每一个孩子的对应年龄段发送,所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会收到一条与自己的孩子成长年龄完全同步的教育指导建议。目前,已覆盖北京市多个区县近20万学龄前儿童家庭,并取得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和赞誉。

五是选择112所中小学校,开展基于区域和学校的深度应用,从七个方面开展应用模式研究。城里名校和郊区县学校结成协作共同体,探索利用北京数字学校在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师资培训、学校管理、德育活动等多个层面的协作,开展名师同步课程资源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教师教研的深度融合试点。

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基于名师同步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形式(如翻转式课堂、问题解决型课堂、研究型课堂、思维发展型课堂、学习能力提升型课堂)。整合学校各类资源,提升数字化环境下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对12所实验校共351名教师进行了教师学习力测评分析,找出了教师自身在学习能力方面的欠缺。实验校教师在语文、科学等14个学科开展了教学应用探索,形成了60多个教学应用案例(含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和评价分析报告),其中案例资源视频超过100G。教师们感受到名师同步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很强的支撑性作用。

数字教研研究:16所试点学校参与,探索名师同步课程在学科教研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开展了集体听课、评课,提交60节教学应用案例,137位参与该项目的教师对学科(教研)应用实践的反馈和评价(包括观看名师同步课程节数、观看频率、观看途径、观看时间;集体评课频率;观看视频后修改原有教案的比例;专业水平提高;个人教学的收获;参与学科教研的态度;建议等)。调研结果获得了试点学校教师的高度认可,以名师同步课程作为一个重要资源开展集体教研活动,结合名师同步课程开展了学科教学应用实践。

校际合作研究:16对城乡合作学校,依托北京数字学校网上学习平台,将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多元化学习体验方面充分应用数字小学平台开展多元化的研究与应用活动;组织学校教师参与全国性的校际协作与研讨活动,与来自上海、广东、辽宁、山东等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网上互动与协作,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教与学方式变化方面有了深刻认识和实践体验。

北京数字学校未来发展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北京数字学校作为北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承担着教育深化改革的责任,在信息化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勇敢肩负起相应的责任。

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框架。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数字化教育品牌。拓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新方式,让广大受众可以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优质的教材教辅、作业、考试评价系统,促进减负增效。建设开放、多元、高效的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与个性化高端教育服务融合运行,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发展框架,总体来说是一套机构(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数字学校管理办公室)、两个平台(网络平台、电视平台),三种模式(课堂教学模式、虚拟课堂模式、个人自主学习模式),四个机制(系统建设合作机制、课程开发机制、市场运营机制、评价考核机制),五类服务(为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和教育管理者五个群体服务)。

在云计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决定e-Learning发展的现在,我们要学会向市场学习发展模式、向用户学习发展内容、向社会学习合作方式,找到关键环节和切入点,在转型中实现创新,在开放中获得动力,在融合中凝聚力量。

1. 转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三爱教育活动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将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审美和人文素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北京数字学校就顺应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新的形势,进一步转型,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拓展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内容。

(1)课程内容由学科知识向拓展性课程发展。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全面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在学科知识内容全面丰富的同时,开发、引进自然科学、科普知识、艺术、体育等课程和资源。

(2)课程形态更加丰富和精细化,朝向深度学习迈进。结合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课程形态更加多元。比如混合式教学,课前提供给学生知识点讲解的视频和思考的问题,学生自学并按照设定问题进行思考,搜索资料,带着问题来上课,课上研讨、合作、解决问题。

正如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在谈到慕课时提到:慕课,改变清华附中教育。他认为慕课之后,教什么、何时何地教、谁来教、如何教都发生了改变。结合学校实践的翻转课堂,他提出“课堂,重在启发,走向深度学习”,翻转回来的课堂教学,重点不再是一般性知识的传授(侧重记忆与理解),而在于质疑、表达、合作、实践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3)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深加工、重组,形成分难度的知识网络体系,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学科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知识内容的碎片化处理,以微课作为基本学习单元,按学业标准等级,开发相当难度的微视频、微作业、微教案等资源,建立1-4-N(1个知识点,4个学习程度等级,每个等级配套N种学习资源)的知识网络体系。同时,研究主题资源网络体系,建立跨学科、跨学段、跨系统,具有相同主题的资源。比如,关于生命的专题教育,既可以有文学对生命的描述, 也有生物对于生命孕育过程的介绍,还有地理、历史、化学、物理、体育等对于生命不同角度的阐述,更有学习活动中学生、教师、家长参与其中产生的思考、启迪和感情升华生成的教育资源。

2. 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还提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北京市早于2012年就已经提前进行试点,北京数字学校已经进入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进入大规模服务阶段。移动互联网通过把人和网络实时链接,拥有比互联网更快的加速度,更低的参与成本,这些变化都是数量级的。

开放,是这一切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基础,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北京数字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1)进行北京数字学校顶层设计,做好区域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中小学校开放,实现中小学校与北京数字学校的有机衔接。启动建设17个区县数字学校分校、100所名校课堂建设。

建立“市、区、校”三级打通和“政府、社会、个人”共建共享的课程开发模式,实现课程相互流通和共享共建。市级负责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规范化课程建设,区级负责本区域网上课程建设和运维管理,学校负责本学校网上课程建设。引入市场机制,给社会开放接口。

为个人、学校搭建发展的平台,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教师乃至有专长的学生可以自由开设课程,分享学习成果,浏览者重点关注课程质量、互动讨论、体验、答疑等服务,以追随者、粉丝关注人数、评价鲜花数、参与度为主要评价依据,设置“最受欢迎的网络教师”、“最勤奋的网络学习者”等荣誉,提供展示的舞台,引导课程建设向“高质量、优服务、强互动”方向发展,打破传统权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自下而上的“市级课程资源共享、个人二次开发创新、试点应用后再开放共享”的课程建设机制。

北京五中校长张斌平提出的,希望北京数字学校给予学校网络空间和发展空间(管理的自主权),学校建立优秀团队,把自己的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出来,开设专题课程、选修课,通过市级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可以作为区域或者全市学生都可以选修的课程,学生在线学习并通过测试和认定,可以获得市级认定的学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学校通过申报、评审通过后可以承担开设选修课的任务。

(2) 建立开放的活动服务平台、宣传平台和应用管理体系。

为市区教委、中小学校、校外单位等部门提供开放的接口,在北京数字学校门户网站上开辟区县分校和学校子站点,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理念的宣传,中高考的考前辅导宣传,区县和学校办学特色宣传等信息。建立全市各区县、中小学校信息库,汇聚区县和学校的基本信息、政策、办学特色、宣传片、特色活动视频等信息。

(3)建立开放的运行服务、系统合作、评价考核机制。

考虑绩效评价制度,按目标要求建设,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试点推行市场运营机制,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免费,个性化的定制需求等增值服务引入市场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实行开放的网络对课程以及提供的服务进行量化考核。

3. 融合

201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强劲发展,形成横向延伸、纵向深入、跨界融合发展的态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北京数字学校也将吸引多方跨界的优质资源,实现融合发展。

(1)实施“合纵连横”发展战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纵向打通学段和科层的壁垒,实现学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衔接,市、区、校三级课程和教育资源扁平化管理;横向打通优质教育资源在系统、区域、部门和学校间传播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的横向流动和融通。

积极与国内外参与慕课的大学联络,力争能够实现北京数字学校与大学慕课平台强强联手,在大学先修课程、科普课程、拓展性课程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让学生们直接从北京数字学校网站就可以学习国内外大学课程。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与北京数字学校联手,在“翱翔计划”上进行合作,将科研重点、难点、突破点的内容,以微课的形式通过网络共享给更多的学生。在“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的“可降解塑料”研究中,东直门中学校长薛丽霞和几所协作体中小学校谈到了融合,协作体学校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团队,有从物理领域研究,有从化学领域研究、有从环境保护课程深入,有在班会深入讨论,协作体整体以融合的方式渗透了三爱教育、德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等。

(2)实现课程与活动的融合。将课程融入活动,将知识融入生活,将德育、美育和体育消融在日常活动组织中。例如:最近北京数字学校组织的“数字寒假,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就将阅读经典著作、吟诵古典诗词,亲子共同品味书香,与动手实践写对联、剪窗花、捏面人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在动手中传承传统文化;将走出北京游学写游记,与英语口语阅读提高听说能力相结合,培养有知识、有胸怀、有人文素养、有国际视野的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