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气自动化的前沿技术

电气自动化的前沿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自动化的前沿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气自动化的前沿技术

电气自动化的前沿技术范文第1篇

运行管理、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除了满足变电站运行操作任务外还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DCS)。过程控制单元(PCU)由主控模件(MCU)和智能I/0模件组成。PCU直接面向生产过程,接受现场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电气量、开关量、脉冲量等信号,经运算处理后进行运行参数、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和打印以及输出信号直接驱动执行机构,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和连锁保护等功能。

2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其智能、便捷、节能、降耗的特点,已与建筑设计逐渐融合,形成新型的智能化建筑,引领着建筑行业向高新领域发展。在智能化建筑中,先进的电气设备和繁复的布线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些设备和线路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办公、网络、保安等自动化操作,大幅减少了人力上的投入,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化,现代城市的用水量急剧增加,污水量也相应了增加了,为了有利的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近些年,国家加大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控制水体污染,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为了实现污水处理的环保性,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污水排放量,在很多污水处理厂选择了使用电气自动化处理线,电气自动化控制污水处理线可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可以降低处理的运行费用,提高处理效率。因此,让污水处理厂实行电动化处理过程,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能取得明显的收益。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采用的是当前工业界最为流行的工业自控模式,这旨以开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借助于PLC模块来实现的。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遵守着尽量少用人值守的原则,还要注重系统的可靠性、先进性、灵活性与实用性。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工业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要可靠,尽量做到系统硬件简单,但性能优良;先进性则是指其技术应符合当前自动化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前沿技术要求;灵活性则是指在系统的升级、维护、扩展等方面要灵活度高;实用性则是指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能力要做到适应性强,实时性强。

4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的前沿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PLC;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

1PLC的概述

PLC是可以通过编程逻辑控制的一项技术,也是为了电气自动化应用而产生的一个电子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系统、现场总线三项技术组成。PLC在电气自动化方面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实用性,控制效果良好。PLC通过操作者输入指令,在内部程序中进行控制、计算、逻辑运算等指令运行,同时使用的是可编程的存储器,输出到工程使用的生产机械中达到一种控制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环境,PLC新增了一些新型功能,如可以进行通信增强、温度控制、位置控制等,大大提升了运行速度和工作效率,对电气自动化工业的生产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4]。

2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

2.1 操作性高

PLC技术主要优势是操作性相对较高,不仅可以支持语言互译类的程序管理,还可以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进而使用户掌握语言结构与操作模式,保障程序的应用效果。并且,PLC技术有着自动翻译功能,让用户的后期使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因为PLC能够对程序进行互译,所以在进行技术编程过程中,可以通过集中简化系统的整体结构使程序处理难度得到降低,进而使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应用PLC技术时,需要依据国际统一标准通信,为具有差异化的厂家在PLC技术更换中提供保障,进而使处理效率与实践水平得到提高。

2.2 安全性及可靠性强

高可靠性是工业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必要因素,它对于设备整体的使用寿命以及工厂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由于PLC内部采用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并且电路加工过程中采用了严格工艺,使得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具备很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PLC控制系统解决了线路接触不良的问题,整体设计中保持了简单可靠的设计方式,通过较少的输入与输出来满足工业控制需求,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其可靠性。例如:控制系统中的断电保护功能,能够使PLC系统在断电时启动数据信息保护以及恢复功能,降低了数据丢失风险。

2.3 具有较高性价比

PLC具有较高的性价比。PLC体积较小,占用场地面积较小,所投入的辅助配套设施较少。PLC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能够降低企业停工以及维修所带来的损失,并且PLC结构简单,后期维护等简单方便,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其功能强大、适配性强,对于不再使用的PLC控制系统可以移至其他设备上,复用性较强,能够带来附加价值。

3PLC在电气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3.1 数控系统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合理应用PLC技术,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功能得到不断完善,不仅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存储量,还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反应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强化电子设备的智能化水准。在数控系统当中应用PLC技术,能够使PLC的优势得到充分利用,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为能使工业生产质量得到提升,要对数控系统进行充分分析,提高数控技术的灵活性,通过PLC技术可以很好对数控系统内部进行改善,进而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随着我国工业水平不断提升,对于产业结构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因此,不仅要使工业生产规模得以扩大,还应该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数控机床能够通过PLC技术提高加工信息传递工作,使信息输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能够对数控机床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进而确保数控机床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使其各个功能都可以发挥效果。

3.2 控制开关量

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开关控制的内容相对较为复杂,同时任务量巨大。一旦对开关量无法调节好,就会使电气开关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通过应用PLC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利用PLC来控制开关量,能够使电气自动系统开关量的逻辑性与时序性得到提高,进而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比如计算机能够结合相关的控制系统来对信息进行反馈,同时能够判断机床工作状态的稳定性,通过核算以后,如果没有误差就可以让机床继续生产。

3.3 顺序控制

在控制实践中,电气自动化控制中PLC大多都是在顺序控制方面应用实践,主要是用于顺序控制的编程设计。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能全面提升电气控制效率的应用技术就是PLC顺序控制,其中生态效益评价是控制效率的重要参照指标。在新时期节能减排时代背景下,高效率以及投入成本较低等自动化控制是目前行业发展趋势。在此类发展趋势中,PLC顺序控制应用价值能有效显现,PLC顺序控制能有效替代过去传统电气控制系统机电控制,有助于电气设备运行实现独立化、自动化控制。例如在目前各类食品加工行业发展中,由于食品加工生产车间具有较长的生产线、生产工序以及控制点分散度较高,控制复杂。通过PLC设定传感器、主站、远程IO站等设施,相关技术人员要在监控室对完整的生产线进行全面监管,能有效提升生产设备应用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此外,PLC顺序控制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能源消耗、投入成本以及人工配备。

3.4 闭环控制中的应用

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闭环控制系统来说,其中涵盖了机器启动系统与现场手动系统两个环节。在闭环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用PLC技术能够使闭环控制的功能得到全面发挥。例如在实际工作中,PLC模板在动力机开机状态下,可以参照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正确访问,并随着判断是否执行关闭或启动的指令。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合理应用PLC技术非常重要,通过PLC技术与闭环控制有效结合,能够使闭环控制系统功能性不足问题得到解决,所以,闭环技术是现阶段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受重视的应用部分。

3.5 集中控制

目前,许多行业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由设备和中央…PLC…系统构成。其中,表示中央集成功能的是PLC系统,通过顺序控制来实现对各类设备的运行。因此,PLC系统的成本很小,效率很高,所以运用广泛。PLC技术可以按着编程的数据参数来分析并控制计算机,通过对计算机实现终端集成的控制,然后连接系统来共同实现监控、通信、显示等操作。这也是目前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还能对程序逻辑的一些管理操作分级进行。

3.6 电力系统

在电力系统当中有许多用于辅助系统,如水处理系统。对于此类系统而言,相关工艺流程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顺序控制,且要做好开关控制工作,同时要完成相关的辅助控制系统。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理念的大力宣传,使许多工业企业的生产理念得到了巨大转变,坚持贯彻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将节能减排作为最终生产目标,同时对辅助控制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大部分大型工业企业都已经通过PLC技术作为辅助系统,不仅能对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还能使用其中的通信系统。如输煤系统主要是由主站层以及远程的IO站所组成,其中的主站层主要由PLC系统以及人机接口组成,主站层是通过光纤通讯的总线来实现和远程IO站之间的连接,进而对工作环境改善。

4PLC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取得了较为广泛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企业生产与发展节省更多人力物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是,还有一些缺陷,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现阶段,想要使PLC技术应用优势得到进一步提高,应对其应用覆盖范围进行拓宽,相关技术部门需要重视技术的应用整合与技术的运行维护工作,进而将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创新与应用实践做到位,确保PLC技术能够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得到稳定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过当中,为了使PLC应用效果得到进一步发挥,还要对PLC的各项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电磁波干扰等问题。通过技术创新使PLC技术抗干扰能力得到增强,推动其可以适应不同的操作与应用环境。为了使PLC技术综合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需要确保PLC朝着高速化、大容量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为了使PLC技术符合市场发展需求,要重视搭配新型联网通信技术应用构建智能模块,对编程语言进行拓宽,进而实现快速检测与电气设备故障判定等,推动电气自动化系统朝着更为安全、精准、高效、稳定的方向发展。要积极培育更多与操作相适应的技术操作人员,做好完善的知识储备,全面优化PLC技术操作。掌握更多前沿技术,为PLC电气自动化控制优化提供有效支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PLC,能全面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控制效率,扩大企业经营效益。随着各项生产要求逐步提升,在PLC技术应用中要注重对电波等干扰性要素集中分析,整合各项先进技术应用,强化电气控制成效,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波.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OL].

[2]冯威,许振周.PLC技术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运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8 ,49(15):198.

电气自动化的前沿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逐渐发展,其中建筑电气工程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其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的高低。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改善,这就对居住环境、建筑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是越来越细致,需求的个性化特点也开始逐渐凸显。传统的电气工程施工对象包括控制装置、相应的电缆、变压器、照明装置、发电装置等等,此外,施工后的后期维护和维修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内容。

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需求,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大范围应用也是应运而生。电气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高科技技术,内容包括GPS系统、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以及专家系统等。从应用的方法和研究的对象来看,这门学科的复杂性和交叉性比较明显。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方面的应用将改变原有的工程作业模式,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也是巨大的。

二、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通过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实现对建筑中的现场控制器包括配电、中央空调、排水、照明以及电梯等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控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设备的合理运用。

1 能够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控

在比较大型的建筑当中,由于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功能方面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导致了电气系统组件会非常多,庞大的系统组件数目往往会导致故障发生,并且较大的数目又会导致工程人员无法及时有效的找出问题,这就给楼层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在采用智能化系统之后,通过“采集――处理――反馈”的应用模式,能够实现对楼层的各个系统进行全方位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监控,保证了将信息反馈到控制中心的及时性,同时可以有效地将控制机指令下达到子系统当中,进而达到了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实时监控和采取有效的管理。

2 输出控制指令及时有效

通过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根据控制指令及时地对终端的操作和执行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和信号,以达到控制目的,在智能建筑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功能,将智能化的概念应用到设计当中,首先需要的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电子信息技术的控制系统,并完成与设备的有效链接,这样就能较充分地将数控体系的准确性和调节性利用起来,建立一整套的楼层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

3 联动性能的加强

楼宇的智能化可以大大加强自动化设备之间联动性能。智能化技术可以将楼宇中的安防、消防以及通风照明等自动化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其联动性能的充分加强,实现了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资源和信息的优化配置,在需要进行控制和响应的视乎也能做到联合互动。

4 安全性能增强

智能化在楼宇的安全方面贡献将是巨大的。首先电气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而且随着自动化设备的逐渐普及,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正在进一步凸显。设备本身的问题、操作不符合规范甚至是周边环境条件的不利变化都是安全风险的导火索,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而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就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因为智能化系统将全面提高监控的强度和范围,并能够采取遥控模式来对险情做出及时的报告和反馈,从而降低伤害风险。

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形式

1 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应用

电气化操作在电气自动化方面一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而电气控制又处在整个的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内,通过电气控制的智能化,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于加快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都是有利的方面。

2 在故障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在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控制的同时,通过智能化检测功能就能够较好的反馈出故障问题的原因和所在。电气工程因其运行的长时性、线路的复杂性以及故障的突发性和隐蔽性,故障的发生是很普遍的并且很难发现其中的原因所在。在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中,通常检测的时间较长、准确率也不是很高。而通过智能化的应用就可以很清晰且快速地判断故障所在,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3 在优化设计方面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可以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优化发面发挥作用,包括智能化技术的遗传算法以及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模拟的是生物遗传学方面的规律,对设计的优化进行“一代一代”的搜索,以确定最为优化的基因配置。而专家系统则是在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增加机器的学习样本,并试图利用原有的经验和新的学习体系实现对新问题的解决。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配合使用来实现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

四、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虽然智能化技术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避免因为过分追求技术上的先进,导致使用的不当。首先便是经济方面,由于智能化技术包含了当前较为先进的前沿技术,其开发和使用成本一直是困扰智能化技术使用的瓶颈之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智能化技术的使用范围和程度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其次是设计方面,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脚踏实地,从实际需求出发,不过分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合理对待系统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性,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降低施工的难度,从而实现减小运行管理成本。

结语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智能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进一步的促进了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发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优质舒适生活的进一步向往,同时也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智能化在建筑电气方面的应用前景会很广,随着智能化系统的完善,在不远的将来一种全新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会由智能化带到我们眼前。

参考文献

电气自动化的前沿技术范文第4篇

(一)深化“校企互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了“机电技术+人文素质、实践为主+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获2011年度全国机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同时,完善了机械CAD、自动生产线调试与维护两门区级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网站,完成了PLC工程技术及应用、机床夹具应用技术两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并通过学校验收,开发了自动线调试与维护、PLC工程技术应用、维修电工技术等5门课程与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与企业共编《SMT实训实训指导书》等校本教材7本。本次科技项目的合作,使教师主持的课题更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走产学研相互结合的发展道路打下良好基础。

(二)打造理论和技能过硬的“双师型”区级教学团队和区级名师

目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团队共有专任教师10人,固定企业兼职教师8人。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该校不只是满足于取得技能等级资格证书,而关键是着力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专业能力结构性调整和优化,为教师参与生产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创造条件。2011年4月,派出3名骨干教师到富士康科技集团参加SMT专业技术讲师培训班学习,参与企业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检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很大提高,并获得富士康科技集团颁发的SMT专业培训讲师聘书。为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知识结构和行业新技术,先后选派专业带头人诸小丽教授等参加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举办的电液伺服与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中高级培训班和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师资培训班学习,聆听行业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们对行业最新技术的介绍,开阔了眼界。同时选派2名骨干教师到通用电气公司学习企业课程,掌握自动化的前沿技术,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技能水平。经过近2年的建设,团队多名教师获“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诸小丽教授荣获“广西第五届教学名师”称号。

(三)形成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训中心的实践基地体系

2011~2012年,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别与广西桂网电力试验公司、南宁智能电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协议,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中,合作企业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为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顶岗实习场所,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生产组织,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树立实践观念,增强职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打造品牌特色专业,2011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通用电气GE智能平台合作建成了自动化系统集成实训中心,可将PLC技术、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组态技术、步进伺服技术等融合为一体,真实展现工厂自动化现场实际加工过程,具有现场化、网络化、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不仅能满足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学生进行专项技能实训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师生进行科研、创新等活动的需要。

(四)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深化教学改革

实现课证融合,即操作技能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将CAD绘图员考证、维修电工、PLC设计师等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实训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接近50%,毕业生的双证率在95%以上,使学生知识能力与职业技能要求“零距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校生约800人,每年学生的就业率均超过95%。

(五)初步建成机电特色专业网站

建立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核心课程如自动生产线的调试与维护、CAD应用技术、PLC工程及技术应用、机床与夹具的电子教案、习题库、教学视频、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源。

二、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电气自动化的前沿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课程设置 能力培养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社会技术人才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规格和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采用比较多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这种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学术性强,理论性课程比例较重,实质的职业技术内容(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不足,仅满足于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灵活性较差。二十一世纪的高职教育明确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多证书”的教学思路和“以能力为本”新的高职课程观,因此对五年制高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面向制造业,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专业生产的相关管理,取得维修电工或无线电装接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掌握本专业的理论体系,能更快地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在于突出以下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

(1)掌握相关电气基础知识,具备识读一般电气图样的能力;

(2)熟练掌握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具备触电急救及电气(线路、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的能力;

(3)掌握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的相关知识,具备选用和检测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质量的能力;

(4)掌握企业常用电机的相关知识,具备选用电机的能力;

(5)掌握电气测量及常用仪表仪器的相关知识,具备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及选择测量方法的能力;

(6)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的一般知识,具备按图制作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

(7)掌握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的一般工艺知识,具备维护、维修电气设备的能力;

(8)掌握维修电工中、高级或无线电装接工高级操作技能,通过考核取得一个工种的高级工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9)了解电气控制的前沿技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10)了解相关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11)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1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13)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4)具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制造类企业电类产品生产一线的操作,低压电气维修,电子产品的装调等工作;也可从事电类产品生产一线的相关管理、班组长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从事电类产品的工艺设计及营销、用户服务等工作。

二、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设置

在高职教育中,如果不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实现高职教育目标是一句空话。新型课程构架应打破原来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特点,重新规划,整合课程。就课程类别上讲,应分类为公共文化类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和选修课类课程等。公共文化类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和选修课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应控制在0.4∶0.5∶0.1,甚至可以达0.3∶0.6∶0.1,以强化实践环节。

1. 公共文化类课程设置

首先高职公共文化类课程应体现功能化特点,要以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过去以加大文化课比重来“夯实基础”的做法,使文化课为职业能力服务。文化课为专业课教学服务,既要“必需”又要“够用”。因此电工电子专业的公共文化类课程应包括德育类的职业生活与政治经济、职业生活与哲学、法律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学、马列、哲学和语文、数学、外语、物理、计算机基础理论、体育与健康等,在内容上应进行精简,并辅以讲座、报告、调研等方法完成教学要求。

2. 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设置

专业课应体现复合化、实用化的特点,在原来的课程构架内,按照凝练主线、有机复合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电工电子专业,专业核心教学把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工工具、材料、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技术、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整合为电工技术基础,并安排电工工艺与操作实训;把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电子仪表与测量技术、电子元件的选用与检测整合为电子技术基础,并安排电子装置工艺与操作训练;把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基础、电力拖动技术整合为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并安排直流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训练和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训练;安排传感器与PLC应用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把电器设备维修技术基础、钳工技术、典型机床电器维修、典型电子产品维修技术整合为电气设备故障处理与维修技术并安排1∶3的技术训练;安排企业供电系统与安全用电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中级、高级技能训练;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实训课程等。

3. 选修课程设置

选修课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自主决定选修课的课目与教学要求,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选修课的成绩评定以学习过程的评价为主。

(a)人文素养类

中国历史概论、中国地理概论、新闻采访、中国革命史概论、中国名著欣赏、外国名著欣赏、创新与创业、职业生涯、公共关系理论与技巧、音乐欣赏、礼仪规范教程、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书法、环境保护、心理健康教育。

(b)知识拓展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论、电机调速系统、单片机接口技术、电子CAD软件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数控技术基础、现代物流技术、企业管理与营销、管理心理学、多媒体与图形处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c)操作技能类

计算机中级应用教程、印制电路板制作技术、电动机维修技术、电冰箱维修技术、电视机维修技术、小家电维修技术、照明电路的敷设安装技术。

(d)健身强体类

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少林武术、太极拳、健美操、体育舞蹈、跳绳、踢毽子、健美训练、形体训练、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

三、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内容调整

课程构架确定后,课程内容的筛选、确定是保证新课程体系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课程内容的确立应具有以下特性:

1. 针对性。即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课程内容是否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是教改成败的关键,严格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筛选是提高针对性的关键。应使学生学所用,所用即所学。

2. 实用性。即专业课程与实训课程按照生产实际需求流程、情景及职业特点进行整合。体现职业教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体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互动和密切联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缩短适应期,提高适应能力。

3. 时代性。即课程内容要紧跟职业的发展需求和技术的进步,也就是要体现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潜力。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包含传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要更多地融入现代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内容不能再几十年一贯制,而应不断调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