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质量就业奖励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食品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
1、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发展前景为导向,以当地农产品资源为依托,以加大招商引资为途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实现产业规模化为目标,尽力培植龙头骨干企业,着力优化产品结构,极力推动科技创新,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竭力打造优势产品树形象,全力引导食品产业集聚配套,促进食品产业做大做强,使发展成为省乃至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2、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目标:2011年新引进食品产业企业8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到2015年底,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60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家,其中投资过亿元的10家。
(2)经济效益目标:到2011年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创税达到600万元;到2015年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创税达到12000万元。
(3)质量品牌目标:所有入园食品企业,在正式生产前须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重点企业通过HACCP认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到2011年底,新创立1个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到2015年底,建立县食品检测中心,再创立4个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或省出口名牌产品,争创1个中国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
(4)环保达标目标:至2015年,食品产业产品单位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低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废水循环使用率达95%以上,入园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双达省标。
(5)产业配套目标:到2015年底,建成农产品供应基地40个,引进大量产业配套项目,形成食品原料供应、深加工、研发、包装和流通一条龙的产业配套格局。
二、食品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3、发展方向
把握未来食品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农产品种植条件,建设发展农产品供应基地,并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引进食品深加工企业,发展有特色的食品产业。
4、发展重点
构建以特色食品为主导,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为重点,集食品研发、生产、包装、流通和销售为一体的食品产业体系。
三、食品产业发展政策与措施
(一)加强基地建设,确保食品原料供应
5、鼓励发展“公司+基地”模式,确保原料供应。依托现有特色农产品资源,凡建立与园内食品企业配套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各类专业合作社,予以政策扶持。自2011起,凡县内获得省级以上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原料生产基地或各类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原料销售给县内工业园区内食品企业,当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以正规发票为依据,经食品产业发展办公室认定后,分别给予2万元、4万元、6万元、8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搭建承接平台,建设食品产业园
6、规划建设食品产业园,提供良好发展平台。根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食品产业的现状,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精心规划2000亩“食品产业园”,并按照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建设食品园。2011年4月份,做好食品产业园的选址、规划、论证工作,启动产业园的征地平整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015年底全面完成食品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7、对食品企业入园严格把关,入园条件如下: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
B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
C固定资产投资每亩≥50万元或年亩均纳税≥3万元。
(3)符合建设规划要求,房屋建设的结构必须为砖混或框架结构,行政办公室入生活设施用地面积≤用地总面积的7%,厂房占地面积≥用地总面积的40%,容积率≥0.6,厂区绿化面积≤用地总面积的20%。
(三)加大招商力度,促进食品产业集聚
8、全民招商:凡新引进食品企业入园的第一引进人,按引进企业(生产企业)自纳税之年起所缴增值税的6%,在连续奖励5年的基础上,再延长1年的奖励,一个企业的引进人奖励总额累计不超过50万元。
9、团队和单位招商。自2011年起,对于新引进的食品产业类项目的单位,按实际验资数的130%(招工抵资除外)计算各单位年度招商引资进资数,当进资数达到单位年初下达总任务数的40%以上另奖励引资单位2万元。
(四)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食品企业做大做强
10、新引进企业的税收奖励:
①国税:
a、增值税:根据企业实际上交税收的金额大小,分段提高税收奖励比例,年实际上交税收低于100万元的奖励25%,年实际上交税收100万元—200万元(含200万元)的奖励26%,201万元-400万元(含400万元)的奖励27%;年实际上交税收401万元-600万元(含600万元)的奖励28%,年实际上交税收601万元-700万元(含700万元)奖励29%;年实际上交税收701万元以上的奖励30%。前五年按上述比例进行全额奖励,后五年按上述比例减半奖励(即“五奖五减半”)。(在每月兑付企业税收奖励时,先按企业实际上交增值税的25%进行奖励,待年终结算后,再根据企业全年缴纳增值税总额进行分段计算剩余奖励。)
b、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五年全额奖励,后五年减半奖励。
②地税:按各税种(正税)地方实得部分前五年全额奖励,后五年减半奖励。
11、对当年有出口业绩的外贸出口企业实行财政补贴,以海关统计为准,企业新增出口值按每出口1美元补贴0.04元人民币,原基数按每出口1美元补贴0.02元人民币。
12、外资企业注册资本达到200万美元以上(含200万美元),且当年外汇进帐达到注册资本的40%的,企业注册费和验资费由县财政分别补贴50%。
13、企业台阶奖:对年销售收入首年过0.5亿元、1亿元、2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8万元的奖励。
14、对于投资5000万元以上或国内知名企业或对食品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等重大项目的引进,采取“一事一议”,实行更优惠的政策。
15、单位招工:各单位每直接输送1名新员工进入食品企业,并在企业务工满3个月的,经工业园区和劳动就业局验收并建立用工档案,由县财政按每人50元给予奖励,并抵该单位4万元招商引资任务。鼓励各单位到外地开展招工工作,凡新招入县外人员进入食品产业园企业务工,且在企业务工满1周年,经工业园区和劳动就业局验收并建立用工档案,由县财政按每人2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并抵该单位5万元招商引资任务。
16、县劳动就业局建立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培训食品类员工,县政府统筹再就业培训经费按每人300-500元分不同技能工种给予培训基地一次性补助。
17、凡通过ISO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的企业,每个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凡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的项目,按有关规定进行项目资金配套;凡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的,县财政再分别给予相应等额奖励;凡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县财政奖励企业20万元。凡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管理奖、中国出口名牌产品等国家品牌的,县财政一次性奖励30万元;首次获得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省出口名牌产品的企业,县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
18、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对入园的老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实际投入技改资金达1000万元以上的,由受益财政按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企业一定的贷款贴息,单个项目的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
19、支持食品企业研发机构发展。对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给予一次性500万元、100万元的配套资金扶持。鼓励食品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凡获得国家食品类发明专利者,县财政奖励2万元,对于自主研发或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国家新食品产品并投入生产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奖励。
20、支持食品企业上市。食品企业上市,采取一企一策,制定扶持政策。企业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本县食品企业建设,从上市辅导期到上市三年内,以上市辅导期上年为基数,按其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全额给予奖励,并在五年内按技改实际投入的10%给予技改补助。
21、鼓励项目扶持资金向食品产业倾斜。奖励办法按争取扶持资金的2%计算奖励申报单位。
22、鼓励各商业银行贷款向食品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奖励办法:以各商业银行对食品企业上年贷款额为基数,县财政按照其贷款增量部分的千分之二给予奖励。
23、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加强对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产业招商进展的调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时协调解决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困难。
24、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企业办理各项手续的费用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执行。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部门或专业优势对企业进行引导扶持,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对破坏发展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最严厉的问责。
25、严格兑现奖惩制度。制定可行的食品产业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严肃考核,奖惩分明,坚持奖惩长效机制。
26、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管理体制,各相关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确保食品生产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四、食品产业发展组织保障
同志们:
刚才,X做了很好的发言,X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成,请大家抓好落实。X同志通报了2019年度全市烟叶工作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受表彰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祝贺,向奋战在烟叶生产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问候。等下X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巩固烟叶产业地位
2019年我市烟叶完成X万担收购任务,为计划数的X%,是近X年的最低值,相比20X年的最高峰时期X万担下降了近X%,我市连续X年没完成上级下达的烟叶生产收购任务了,烟叶产业到了下大力气抓的关键节点。若今年生产形势得不到扭转,按照烟草行业新一轮生产布局调整政策,宝贵的烟叶生产计划将被调剂到其他产区,直接影响我市农民稳定增收,影响脱贫成效巩固,影响市县财税收入,影响我市今后向国家烟草局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因此,各级各相关部门对发展烟叶产业的认识要再升温、再提高,把抓烟叶发展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巩固脱贫成效的高度上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采取得力措施,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种烟收入是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烟叶产业是我市群众脱贫的重要当家产业之一,201X年至201X年,全市累计收购烟叶X万担,年均实现烟叶税X亿元,实现烟农总收入X亿元,户均收入从201X年的X万元提高至201X年的X万元,累计带动全市X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烟农实现稳定脱贫,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烟叶税收是增加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烟叶产业是目前国家唯一继续征税的农业产业,每担烟叶特产税约X元,全部为地方财税收入,加上正在改革中的增值税中央与地方一半分成政策,每担烟叶给地方财总增收在X元左右。近年来我市烟税地方收入年均保持在X亿元左右。全市烟草系统每年实现含所得税在内的税金X亿元左右。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从201X年起支持我市异地办烟厂,每年给予我市X万大箱以上的专项生产计划,作为我市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201X年入库税收X亿元,已累计入库X亿元,年均促进财政增收X亿元,有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烟叶发展是引领现代农业的重要示范。烟叶产业在全市率先实行烟田土地整理、标准化生产、烟农合作社建设等,以X为代表,积极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带动烟农实行土地流转、隔年烟稻轮作、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生产,为全市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良好示范。
(四)烟基项目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工程。自20X年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以来,烟草行业围绕我市X万亩基本烟田配套建设目标,累计投入烟基建设资金X亿元,平均每年投入X亿元以上,建成水池水窖X万立方米,新建及整修小塘坝X万立方米,修建沟渠管网X公里,机耕道X公里,开展土地整理X万亩,提升了烟区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投资X亿援建的X水源工程项目,可有效解决X万亩农田灌溉及部分地区防洪抗旱、生活用水等问题。
二、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完成烟叶生产任务
(一)要明确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年我市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是:烟叶种植X万亩以上、收购烟叶X万担以上。在稳定X县烟叶收购分别在X万担和XX万担以上的基础上,要千方百计确保X个烟叶种植规模较小的县烟叶收购分别达到X万担、X万担以上,防止被国家烟叶生产计划布局调整政策淘汰。要以X在X县建设开发单元为契机,大力实施高端卷烟原料定制化生产,提高高等级烟叶的供给规模。
(二)要落实烟区规划。各产区必须预留一定田土空间实行烟稻轮作或烟田轮作,不能再走“打游击”“过山瑶”“产业争地”无序竞争的老路;必须要立足我市已有产业规模和发展前景,突出抓好烟区产业发展规模和产业规划布局,建立相对稳定的烟叶“根据地”。在产业规划布局上,以县市为单位,从种烟传统、地理气候、土壤性质、基础设施、烟农队伍、政策措施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划定适宜种烟保护区域,出台可操作可调控有效率的烟田保护区管理办法。保护区域内,明确烟叶种植特色乡镇、专业村,依法依规整合各相关部门资金、资源,统筹规划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优先支持和发展烟叶产业,优先支持贫困户种烟。对基本烟田进行政策性保护,鼓励烟稻轮作,原则上林、果、茶上山,不引导、不扶持、不发展与烟叶生产有冲突的他产业项目,为烟叶产业发展“腾笼换鸟”。
(三)要强化政策激励。受国家控规模压库存影响,烟价还处在黎明前的黑暗,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拥有烟叶计划资源。当前考验的是大家的坚守能力,当前用行政手段稳定烟叶生产是无奈选择。烟叶产业同属于大农业范畴,是扶贫重要产业,各项政策帮扶措施要与其他农业扶贫产业同等对待,甚至优待。各县市要想千方百计依规整合扶贫开发、国土整理、农田水利、农田整治、产业发展、东西部协作资金等,依规支持烟叶生产加大投入,重点投入土地流转、土壤改良、密集烤房建设、合作社建设、烟叶种植保险补贴等领域,激发生产动力和活力。要结合实际,出台类似支持猕猴桃、茶叶、油茶等产业发展的奖补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烟农种植的补贴力度。市人民政府已明确要求,从2020年起,由各县市自筹资金,按每担烟补贴X元;鼓励烟稻轮作,对烟地流转、烟稻轮作每亩可再补X元,烟叶收购后兑现,坚持补贴三至五年时间,以充分调动烟农积极性。同时,要统筹各项保障政策,在合作社税收减免、保障生产用电、烟农贷款贴息、生产用地优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烟叶生产环境。要加快实现育苗、烘烤工厂化、烟地深耕机械化、烟基工程配套化、服务体系专业化“四位一体”模式,努力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烟叶生产体系。
(四)要强化责任担当。烟草部门要充分发挥抓烟促烟主力军作用,最大限度地争取加大投入,最大限度地保姆式服务好烟农生产,最大限度地抓好烟农技术培训指导。要合理划分烟叶生产责任片区,每个片区明确一名烟叶技术员保姆式地指导好烟农生产。要加快优质烟叶品种的引进与应用,狠抓先进生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建立健全烟叶病虫害、气象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帮助烟农做好抗灾减损、保险理赔和灾害救助,全面提高烟叶产质量。要加快技术革新,加强烤烟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着力解决好制约全市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品种、单产、结构等瓶颈性问题,全面提高烟叶产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积极推广有机肥入田、绿肥压青、绿色防控、清洁能源烘烤、地膜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促进烤烟绿色生产,探索并推动烟叶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X生态优势,完善X型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充分彰显品质特色,打造“性价比更优、安全性更好、可用性更强”的山地生态烟叶品牌。烟草部门要狠抓烟叶收购流程规范执行,提升服务意识,最大限度维护烟农利益,确保烟农高高兴兴种烟、欢欢喜喜卖烟,满怀信心再种烟。
(五)要加强风险管控。受巨大利益趋动,近三年,仍有少量外地低次等烟叶流入我市,严重影响了烟叶市场秩序。要不断巩固完善卷烟打假打私和烟草市场综合治理协作机制,严格落实“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办案、经费保障、培训宣传”五个要求,深化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配合,汇聚烟草市场打击治理合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切实维护零售商、消费者、烟农合法权益,营造群防群治、齐抓共管良好氛围,为全市烟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三、狠抓当前工作,实现烟叶生产良好开局
今年烟叶生产任务很重。当前,正是2020年烟叶生产发动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抓住关键节点,早谋划、早决策、早发动、早实施,坚决把市分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抓好烟叶生产开局工作,为全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何益群为召集人的两烟工作领导小组联系沟通机制,市委明确由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书记、副市长具体抓,各县市班子要认真落实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协作抓的工作机制,健全推动工作落实责任体系。要加大各级烟办人员配置和经费支持,强化乡镇抓烟责任,推进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主动配合烟草部门工作,形成政府、烟草公司、职能部门凝心聚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推动我市烟叶生产恢复性发展提供强大组织保障。
(二)要加大推进力度。从当前生产发动情况看,大多数县出台了2020年产业扶持政策,加大了干部入村进户、点对点宣传力度,会议发动、政策激励作用明显,预约种植面积增幅较快,但也有个别县尚未明确相关政策,入户入村发动宣传不够,工作比较滞后。各县市要对照会议要求和工作任务找差距、补短板,迅速推进工作落地。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宜烟种植区规划,将2020年年度烟叶收购任务分解到X县市,各县市将任务分解到乡镇、到村,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完成目标任务。X月底前各县市要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并备案。二是由市烟办、市烟草局牵头,以市政府名义尽快出台关于推动X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对全市烟叶产业工作的指导。三是把烟叶种植技术培训作为“千名农技干部下基层”和贫困劳动力转业就业培训内容,年内完成X人次左右烟农培训任务。四是加快X复烤厂易地改造项目建设,确保到2020年X月底前完成新址搬迁。五是加快国家烟草局援建的X座水源工程建设,已完工的古丈古阳河、永顺中秋河水库,要尽快组织竣工验收;正在收尾的X水库,要加快进度及早完工,其它项目也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力争年底全部投入使用。
一、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践行高职教育职能之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的四大社会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在四大职能中,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是首要职能,发挥着主要的基础作用;科研服务是次要职能,发挥着重要的动力作用;社会服务是教学、科学研究的延伸,发挥着联系社会和学校的作用[1];文化传承是实现前三项职能活动过程中对优秀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四项社会职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必须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做基础,强大的科研实力为高质量、高水平教学提供智力支撑,良好教学质量与较强的科研实力是提供优质社会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能够为教学和科研补充新的内容,提供新的资源,激发新的思路[2]、增加新的活力。因此,科研工作是践行高等职业教育四大社会职能的需要。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其综合实力主要观测内容为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行为的影响者,其业务素质直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而科研工作又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具体体现,强大的科研实力为教师高质量高水平教学提供智力支撑,对教学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学院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引导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教师要提升教学水平,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工作,过好教学关、科研关、社会服务关。这是职业院校教师所应该基本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三)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任务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还要承担与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创新与发展相适应的科研任务,尤其是要承担地方中小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革新、工艺设计的研究任务,为地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以更好地彰显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通过产学研结合,把高职院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实现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学术水平、职业知识与技能、师德师风等三个方面,教师要在职业领域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强化学习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在长期工作与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提升学术水平、提高职业技能必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并且通过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来实现。同时科学研究也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有助于及时更新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了解职业发展的动态,掌握行业最新的研究进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科学研究运用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不足
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骨干校三年建设目标要求,多数高职院校立项建设时期,强力推进学院建设的科研工作,为了完成立项建设规定的科研工作基本建设任务,达到验收通过的基本标准,在三年建设期间,为了追赶建设进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科研数量、轻科研质量,重完成任务、轻过程管理”的问题,骨干校验收通过后,大有“松口气、歇歇脚”之意,对骨干校立项建设中科研工作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尚未进行认真反思,对科研工作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滞后且有偏差。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少数中层管理干部甚至院校领导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教师设计好、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行了,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抓好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就够了。对于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对开展科研工作对实践教学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认识模糊,对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服务、科技创新工作对行业企业以及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的认识不足。
(二)立项规定致使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学院属省市共管、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地方高职院校,在教科研立项上,一是经费支持多以省属高校为主,地方高职院校以指导性项目(只立项,不配备相关经费)为主,即便是个别项目立项也只有少量的经费支持,学院没有配套经费。二是因为是地方职业院校,在立项的数量上也有项目类别与指标限制,地方院校与省教育厅管理的院校之间在立项的数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三)教师队伍原因致立项不多且成果少。一是专业师资队伍中缺乏一批在省内或地方行业企业中具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即便是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建设的专业也是如此。少数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有的无心于科研工作,因为各种原因其专业领军人物的作用发挥极其有限;有的靠单打独斗,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各专业没有形成适度规模、技能互补、资源共享的科研工作团队。二是整体上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有欠缺,科研的能力与水平亟待提高。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科研立项级别不高,省教育厅、科技厅、社科院的项目立项不多,国家级项目更是鲜有突破。
(四)科研经费不足且奖励支持有限。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上打折扣,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十分有限,致使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投入捉襟见肘。以本院为例,与省内的其他四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比,不仅学院科研经费总量低于省内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平均水平,而且人均经费也低于同类院校的人均水平,即便是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省内职业院校其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略高于本院的经费投入,由于经费有限,学院对科研工作的奖励力度小,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五)对教职工科研工作绩效考核不到位。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类、分级考核的意见,高职院校均制定了关于教职工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以本院为例,考核实施办法中对各类各级岗位的教职工明确了教科研工作量考核的质量、数量要求,但在考核中由于所占比重较小、对教师考核结果影响不大,致使此项内容的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核激励与约束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体现,由于对教职工实际利益影响不大,教职工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
(六)科研成果转化少且科研效益低。一是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对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结题等过程进行管理,而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尚无明确的奖励支持办法,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展的实用新型技术类科研项目少且与企业实际需要关联度不高,导致科研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低。这既不利于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而且还造成学院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
三、强化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科技工作认识
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树立“特色兴校、人才立校、科技强校”的新观念,摒弃科学研究“可有可无”的观念,把科学研究工作当做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高对科学研究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科研观,充分认识教科研工作对提高学院办学质量、扩大学院影响力、提高学院知名度、增强社会满意度、提升整体办学实力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把握教科研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制订学院科技工作与社会服务规划,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积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使学院科学研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力资源,成为推动产业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
(二)培育队伍,提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学院科研部门要有计划地在专任教师中开展科研工作的专题培训、知识讲座以及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了解和掌握研究课题申报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巧,了解和掌握研究课题申报材料的准备和撰写、课题论证和研究方法、开题结题的方法和技巧。要充分利用各教学系企业教师工作站平台,建立起以平台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和服务团队,实现校企互融,产学研结合,形成有专业技术知识背景支撑、技能互补、规模适度、资源共享的科学研究团队,开创学院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新格局。加强与企业联系,聘请省市企业行业有影响的专家举办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讲座,通过讲座,了解职业发展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分析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现状,解剖中小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研发的成功案例,探索与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新思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三)争取政策,加大科学研究经费投入
争取院校领导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以本院为例,根据省内其他四所骨干校科研经费投入标准,按每年科研经费实现10%的增速标准预算,三年内达到省内骨干校科技经费投入的平均水平,确保科学研究经费足额预算到位。高职院校要争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经费支持,建立学院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平台,与生产性企业、科技公司(科技咨询、科技开发与应用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修(制)订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奖励办法,推广科研成果,做好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工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加强与省市职能部门联系,落实好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科技成果大转化等工作,争取科技资金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获得各级政府部门、基金会、协会的资金支持,组织精干力量,组建高效团队,积极申报省市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社科联、行业协会的项目,争取获得更多立项及资金支持,以解决学院科学研究经费不足的困难。
(四)完善制度,强化科学研究绩效考核
一是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改变教师科研评价方式,将对教师科研成果定量评价方式调整为定量与定性、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要考核科研数量,也要对科研论文质量、研究课题的理论价值及社会效益、技术服务的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确保科研工作评价制度的科学性。二是完善科研监管制度,严格研究课题立项论证工作,改革立项论证方式,聘请校外专家对研究课题的学术价值、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研究课题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严把课题立项论证关;实施第三方评价制度,对结题的科研课题实行匿名评价,严把结题评审关;加强立项研究课题的管理,及时准确掌握研究课题的进度与资金使用情况,强化对研究课题的动态管理。三是完善科研激励与约束制度,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人员分类分级聘任要求与岗位工作标准实施考核,实施科研工作绩效考核一票否决制;健全与完善学院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技术服务的奖励政策,利用激励政策引导广大教师投身科研工作。
结语: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要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要针对科研工作中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团队和制度建设,稳步推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以期取得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论加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职能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3):13.
关键词:职业教育;“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2-0010-04
“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江苏省推出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校本教研形式和教学评比制度。“五课”是指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以下简称“五课”教研)。“两课”是指研究课、示范课(以下简称“两课”评比)。每年的“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分上半年文化课和下半年专业课评比两个阶段进行。该制度自2010年实施以来,对于江苏职业教育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制度设计的背景分析:从理念到制度
(一)理念引领:突出战略
作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的一项制度设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职业教育教科研坚持以“探索规律、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为重任,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工作和制度创新。从制度制定的依据来看,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理念。
1.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方针。职业教育同样面临着“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的工作要求。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看,提高质量应成为发展的主题。江苏省政府转发的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194号)也提出“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策应国家、省政府关于教育质量提升的要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江苏教科院职教研究所)设计了在全省职业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下同)组织开展“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制度并在全省试行。
2.坚持以科研兴教为理念的职业教育战略观。
教育发展是追求教育质量的社会行动,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是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所追逐的,又是学生及其家长所期望的,也是政府所乐见的。要形成满意的教育质量,必须坚持科研先行的决策方法,坚持科研伴随的工作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抓科研就是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科研”的理念,并充分发挥科研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
3.坚持以师能提升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质量观。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促进职业教育师资教学能力的提升,因为师资队伍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应首先得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特别重视。江苏开展“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就是立足基层职业学校,放眼江苏职业教育全局,将与教学相伴共生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支撑。实践也表明,只有建设起一支知识全面、技能一流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成就有吸引力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二)制度设计:强调顶层
抓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先抓职业教学制度的设计。应该说,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就是从全面提升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局高度,统筹兼顾到省、市、县职业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从而确保了制度可实施、可操作的顶层设计要求。
1.在“约束”与“激励”间寻求平衡。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科研管理手段和制度,“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也在约束与激励间寻求适度的平衡。其约束性的规定有:一是“五课”教研以职业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并把“五课”教研作为教师教学评优的重要指标,带动教师全员参与。二是“两课”评比是在全省职业学校普遍开展“五课”教研的基础上,一年一次常规性评比。按照市遴选推送——省专家评比——结果认定与成果推广的流程组织开展。其激励性的要求有:一是市级“五课”教研中的优秀教师将作为省级“两课”评比参评人。二是获得省级示范课荣誉的教师纳入江苏省职业学校品牌教师人才库。
2.在“封闭”和“开放”间寻求平衡。
制度的执行需要制度的实施具有闭合性,但江苏的“五课”教研首先在强调基于学校开展教研的同时,还针对职业教育的开放性特点,提出“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在校企合作中不断丰富‘五课’教研的内涵”。其次,在推选各市参加省“两课”评比人选时,“各地可通过现场观摩、课题研究、专题研讨、专家评议等手段,以及市县交流、校际互动、成果推广等方式”开展校际、县(区)际间的交流。第三,凡“两课”评比中获得示范课的教师,其相应成果将通过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网。并且,江苏教科院职教研究所还有选择地组织部分优秀选手开展全省教学展示活动,这也进一步放大了“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教研效用。
二、制度执行的现实描述:从理解到落实
(一)制度的理解:基于认同
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的逻辑起点与归宿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制度的相关主体学校、教科研部门、教师而言,“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也从不同的维度满足了不同主体的多元需求:学校要质量、教师要发展、教研部门要执行制度。
1.“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指向打造有效课堂的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质量得以形成的主渠道、主阵地。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巩固等关键环节来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因此,课堂要高效,教师首先要认真备课。课堂要有活力,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要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就需要教师同伴及专家的听课与评课,在诊断性和发展性评价中促进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面向学校教学常规的教研活动。
就学校而言,“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校本研究活动,所以“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既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又是基于改进教学行为方式的行动研究。就地方教研部门来看,“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不仅是教研部门组织开展的一项教研活动,也是教研部门服务和指导职业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着力点。聚焦课堂,开展课例研究是校本研究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具体形式。
3.“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面向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活动。
提升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在课堂教学层面落实课改的理念,并深化课程改革的成果。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就是要引导职业学校教师坚持在岗锻炼和校本研究。实践也证明,没有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研究,没有教师个人对教学现象和问题的锐意探究,就不可能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制度的落实:归于执行
制度只有通过执行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制度。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之所以是一项有效的创新制度,主要体现在制度能被有效执行。
1.活动的常态化。
“五课”教研是以职业学校为单位,基于学校教学实践,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展的校本教研。职业学校已将常规教学与研究“合二为一”,并通过定期研究与交流活动来巩固。“两课”评比则是由江苏教科院职教研究所牵头组织的常规性(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的省级评比活动。由于既“顶天”——以江苏教科院职教研究所牵头,又“立地”——以江苏职业学校为单位,从而确保了“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有效开展。
2.执行的组织化。
由于县、市、省等三级职教教研机构的教研力量比较薄弱,为确保“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有效推进,三级职教教研机构都建立了“一体两翼”的职教教研网络,也就是以不同层级的职教教研机构和各类以学科(或者专业)中心教研组为载体的教研共同体,江苏目前共设有14个省级中心教研组。各县(区)、市也参照设立了若干中心教研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两翼”齐飞,确保“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在不同的层级有运行平台。
3.考核的激励化。
各职业学校针对“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工作制定了考核奖励办法,以此激发和推动教师参与“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积极性。一是在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中突出“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考核占比。二是对参加省、市、县(区)“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获奖教师及教师团队给予金额不等的专项奖励。三是省、市、县(区)等上级教育机构都对下级教研机构以及基层职业学校提出了“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参赛和获奖的目标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江苏出台的一项教科研管理创新制度,除了制度本身设定的省级“示范课”、“研究课”等荣誉奖励外,一些与职业学校教师相关的荣誉评审以及职称评定制度中皆有与之配套的政策支持要求。《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就明确提出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相当于省级“示范课”)的教师才可以评为正高讲师。考核后的物质和荣誉奖励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学校以及各级职教教科研机构参与“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工作动力。
三、制度运行中的完善:从质疑到重塑
(一)质疑:从问题出发
1.对制度有关规定的质疑。
(1)参赛项目设计不尽合理。江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共22个组别。首先是两大组别间有交叉。譬如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师,同时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类评比。其次是有些课程分得过细。譬如德育课程,分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4门,虽然每门只有1人,但一次实际上有4人参赛。第三是项目参赛选手数的设定不科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每市每门课程推送3人;专业课程的教师,每市每类专业推送不超过3人。显然,就职业学校教师数量看,公共基础课程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活动省级“研究课”和“示范课”的几率以及获奖选手的含金量不等。
(2)参赛选手资格规定不尽周密。一是选手参赛要求。虽然文件规定同一年度一个教师只能参加一门课程的比赛,但有的学校为了得奖,获奖教师连续参赛,成了竞赛专业户,似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之倾向。原则上连续两年获奖的选手,不得继续参赛。二是选手的年龄未作适度限定。虽然制度要鼓励年轻教师脱颖而出,但对获得“示范课”的教师要作适度的年龄要求,因为文件规定“示范课是指已形成教学模式,具有全省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品牌课”,年轻教师过早地获得“示范课”的称号,不利于其今后的专业成长。
(3)获奖奖项名称设计不尽科学。江苏“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奖项分别是“示范课”和“研究课”。制度就奖项的质性进行了界定,示范课是具有全省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研究课是具有一定研究与推广价值的特色课。但是,就目前各类比赛结果的设定看,还是用名次奖和等级奖来表述比赛结果较为合适。
2.对制度执行的工作质疑。
(1)“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项目有偏废。对于参加“两课”评比的“五课”教研,省级关注的是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最为关键的一环“上课”是由市级教研机构完成的。报送的上课视频,是包装之后的“作秀课”,而且为了节约时间和组织成本,以“说课”及答辩为主,对最能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上课”关注不够。
(2)“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评分标准不一。虽然江苏“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制度对评比的要点进行了规定,但设定的22个组别评比操作细则各有不同。不仅评分标准不一,而且公开不够,缺乏对职业学校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3)“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评委遴选不够。江苏“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是以省14个教科研中心教研组为运作平台的。评委人员的组成选择度不宽,影响了评比结果的可信度。少数承担过评选工作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对“五课”教研“两课”评比进行解读,不利于标准的执行。
(4)“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成果推广不力。按照制度设计的要求,“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成果将通过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网。但由于工作量过大,省级教科研部门未能及时通过网络学习资源的共享让职业学校教师获得成果的辐射与提升的机会。
(二)重塑:以完善为目标
1.评比制度的设计要完善。
(1)评比制度顶层设计的再构。目前江苏职业教育可以分为高职(重点是五年制高职)与中职。因此,“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应分为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中职两个大组。由于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中职的文化课全省是统一的,因此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中职的公共基础课程可以合并进行。全省共13个市,按市教师数测定参赛选手后,统一参赛“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上课”比赛,同时兼顾“说课”与“答辩”,这样可以展示参赛选手的实际教学水平,同时获得“同题异构”的教研目的,比目前的“纸上教案”,作秀式的“上课视频”,“嘴皮上”的教学策略要真实、有效。
(2)组别的设计与参赛选手数的确定。评比项目依旧分为两大类,即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上文述及的德育课程4个组别合为一组。专业技能课程改为专业课程,其组别的设计应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的大类为组别。原公共基础课程中的计算机基础归入专业课程中的信息技术类参赛,因为任教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也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各学科参赛选手数,应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教师管理数据库中的各类教师总数测算后确定。
(3)项目报送的材料不宜太多。根据苏教科院科[2010]11号和苏教科院职[2011]20号文件要求,参评教案不少于2个完整教学单元(如项目、模块、话题等),教学时数不低于8个课时,从而导致教师参赛准备时间太长,报送资料内容过多。访谈调查“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获奖选手,普遍反映参加了一次以后不想再参加。此外,拍摄“上课”视频,同样耗时费力,与评奖联系不大。
(4)评比奖项设计需再界定。“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奖项分别是“示范课”和“研究课”。从名称看,为便于对外宣示和让社会公众理解,可以改成等级奖或者将“示范课”改成“精品课”,将“研究课”改成“特色课”。
2.制度执行的活动要完善。
(1)评委的确定。建议建立评审专家库,确保竞赛评比的公正性。参与评审的教师本身对基础学习就有指导示范作用,而不是集中在少数专家评委的个人权威上。
关键词:创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
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为此我们烟台职业学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区域融合,深度合作,共建共益”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一、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
1.区域融合,建立专业建设的动态机制
烟台是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也是山东省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的骨干城市。近年来,烟台经济发展迅猛,包括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黄金在内的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汽车、船舶、电脑、手机等六大产品集群,发展势头非常好。据统计,烟台市各类企业2.9万多家,入驻的外资企业达8100多家,每年中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达到8-10万人,其中大专层次的技术人才需求在3万人左右。迅猛发展的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强劲的需求,我院抓住机遇,制订了《专业建设规划》和《服务烟台制造业行动计划》,针对汽车产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后在制造、维修等方面急需人才的状况,增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根据烟台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适时增设了船舶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专业。2005年,当韩国大宇集团在烟台投资15亿美元兴建大宇造船厂项目尚处在厂区建设阶段时,学院就增设了船舶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三年来,我院新增设20多个专业,形成了专业与产业的联动机制,为烟台的经济发展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同时,学院还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立足学院实际,制订了《关于加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的意见》,确定了机电一体化、会计、电气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食品检测及管理、软件技术等6个重点专业(群)和数控加工技术、革制品工艺与设计等4个特色专业,突出重点,打造品牌,彰显特色,带动其他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2004年,机电一体化和会计两个专业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专业,2007年,服装设计专业被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山东省纺织工业办公室评为“十五期间山东省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2.深度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机制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2004年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随后又在16个系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就业科,采用订单教育、合作建厂等多种形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通过订单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28个企业冠名班,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和订单人数,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根据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开设课程,利用双方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师资组织教学,企业参与教学和考核的全过程,不断修订教学内容,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比如:2003年与惠丰电子公司组建了“惠丰电子”班,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面向职业岗位的教学计划,增加“惠丰”课程,融入企业文化,实践教学任务由惠丰公司派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并按计划到惠丰公司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同步提高。该班35名学生有32人一次被企业录用,如今大部分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其中4名学生被提拔为中层主管。
二是通过“以岗定教,学做一体”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内设厂、在厂内设校,使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实践,如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我院投资200万元建立了ASEP项目,采用“2+1”模式,前两年的所有实践课程都在厂内进行,引入9门课程由通用技术人员讲授,第3年到公司进行生产实践。烟台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数控技术中心投资130万元的一套快速成型机,用于实训教学和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广州正宜鞋材有限公司投入600万元在校内建设“正宜革制品生产实习车间”,已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这种校内生产型基地的建成和校企紧密型合作项目的建立,构建了“以岗定教,学做一体”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行为引导”、“一体化教学”等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实施了“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和“学校教育教学+企业顶岗实践”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制订和优化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通过教师下厂锻炼、学生顶岗实习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脱产顶岗和暑期锻炼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下厂锻炼,提高自身操作能力和实践水平,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对学生在工作岗位的表现进行评价鉴定,反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自行开发的《PLC液位和温度控制系统》、《数控综合实训》等课程就是在教师实践和学生顶岗实习中得到优化的。
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成功实现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嫁接与置换,目前已开展了“数控工艺员”等40余种证书的考核和鉴定,学生的双证率达到94%。课程建设质量明显提高,已成功建设12门院级精品课程和80门优质课程,《V-B程序设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PLC应用技术》等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共建共益,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基地则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媒介和依托。我们通过加强生产型基地和紧密型基地的建设,发挥基地对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校内生产型基地建设。积极拓宽办学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努力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路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和科技服务工作,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烟台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我院数控技术中心投资130万元的一套快速成型机,用于实训教学和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广州正宜鞋材有限公司投入600万元在我院建设“正宜革制品生产实习车间”,目前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校内生产型基地的建成和校企紧密型合作项目的建立,构建了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行为引导”、“一体化教学”等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二是加强校外紧密型基地建设。紧密型基地是我院与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建立的互相渗透、为人才培养服务,双方互惠互赢、具有紧密合作关系的校外基地。为了加强该项建设,我院出台了《紧密型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制订了紧密型基地的建设标准、申报程序及考核奖励办法,落实合作项目,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目前已建立了36个深度合作的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生产性实习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的需要。同时,开展了优秀紧密性基地评选活动,评选了“烟台婴儿乐集团生产车间”等十大优秀基地。
三是发挥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教师和学生在基地直接参与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和服务,推进“订单教育”、“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2004年,电气工程系和南洋电器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烟台职业学院南洋电器生产研发中心”,研发不同型号的配电箱,组织学生进行装配和生产,调试合格后直接进入市场。与企业科技人员组成科技研发体,加强横向合作,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计算机系刘广涛老师参与了烟台威尔数据有限公司新一代身份识别系统的开发,王枚老师的两个科研项目通过省科技厅鉴定,并申报了两项专利。面向现代制造业的“薄片冲压机取件机械手的研制”、“车辆安全控制器”等5个课题,2006年通过省级认证,其中3项获得国家专利,2007年在生产中应用,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生产型基地和紧密型基地的建设,促进了教学、科研质量的全面提升,带动了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体会
1.强化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创新高职教育人才模式的关键
技能型师资短缺已经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人员互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专兼互动,推动校企结合,推动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首先派教师定期去企业培训、实践,形成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请有实践经验高水平的技术实用型专业人员来校上课;同时学校还要为兼职教师兼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积极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2.强化管理,是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健全规范科学的管理规章。按照“统一、合理、规范、科学”的原则,理顺并健全了干部人事、教学科研、实验实训、校企合作、紧密型基地建设、学生管理、财务后勤等方面管理规章;按照“令行禁止”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实施各项新规章,并对实施情况全面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聘任、兑现待遇。
突出“过程考核”,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遵循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按照“系统性、协调性、反馈性、促进性”等原则,对教学质量的决策与指挥、运行与管理、评估与反馈、信息管理与监控等系统,实行“全过程监控”和“全要素管理”,有效地促进了高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作者单位:烟台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