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蜜蜂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也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学习蚂蚁,单只搬运;也不应学习蜘蛛,只知道从肚中抽丝;我们应学蜜蜂,既采集,又酿蜜,采集许多花,精心酿出甜美的蜂蜜。由此引申,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想到了我们的教师。根据教师的表现不同、特性差异,不也可以分为蚂蚁型教师、蜘蛛型教师、蜜蜂型教师三种类型吗?
蚂蚁型教师:顾名思义,即像蚂蚁那样整天忙忙碌碌、机械单调地搬运东西。其劳动的本质特点是:搬运的东西不是自己劳动的结晶,而是现成的,只是把现成的东西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类教师的工作特性与蚂蚁的劳动特性有相同之处。在教学理念上,忽视新课标理念倡导的“学生本位”,一味强调“知识本位”,“搬运”“死的”知识的条条框框,不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是进行自我思考、科学设计,而是一味地上网查找或翻阅教参,把上面现成的“果实”搬运到自己的教案上;在课堂教学时,从来不顾及课堂的即时生成,而单纯地把教案上的“东西”照搬到课堂上;更有甚者,连常规类的“计划”、“总结”也“搬运”拼合别人的东西。
蜘蛛型教师:这类教师像蜘蛛从肚中抽丝一样,过分强调从内“排出”,而很少“吸纳”。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也认识不到“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墨守成规,我行我素,以陈腐的旧知识、老思想从事着新教育;说话时,老是那几个词;办事时,老是按着习以为常的旧思路来执行,缺乏创新精神,更无开拓意识。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这类老师若不改变意识、扭转观念,“跑”得快一点,将会真的跟不上时展的滚滚车轮!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做好备课工作。俗话讲:教学是一门艺术,备课是一门技术,要想掌握好备课这门技术,没有长期的实践和潜心的研究,是不可能达到的。针对如何备课,本人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基础教学工作,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见解。
备课不是单纯的“背课”,备课包含着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案讲稿等等全方位的准备。备课不是一次性的劳动,而是反反复复修改,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备课工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备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总的规划,是人才培养的全貌。教师首先应该了解这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白代好这门课程对于培育人才的根本作用是什么,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所代课程的宗旨和原则,并在授课过程中始终贯彻这一宗旨。
二、备课程标准
许多青年教师备课不看课程标准,这是不对的。课程标准阐明了这门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教学基本理念,以及每一章的目的要求、讲课时数、重点难点,同时还包括了要求学生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它是备课的总指导。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理念是贯穿全课程的核心思想,是教学内容取舍,方法手段采用等的重要依据,任何脱离课程标准的授课内容都是违背教学要求的,是不允许的。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中对本门课程的具体描述是备课不跑题,上课不做无效功的重要前提。
三、备教材
教材是备课的主要依据。教师在反复研读完课程标准后,就要钻研教材。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就是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经过“熟”、“透”、“化”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熟”,所谓“熟”就是熟悉教材,熟悉教材的整体框架,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熟悉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主要概念。只有对整部教材的基本思路熟悉,才能做到层次清晰。第二阶段就是“透”,针对第一阶段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广泛收集资料,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进行钻研,将重点消化,将难点突破,将疑点消除。突破此阶段,就进入第三阶段——“化”,所谓“化”就是在“熟”、“透”的基础上,将教材的思路转化为自己的思路,将教材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将重点难点转化为自己理解和钻研的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脱离教材,将课程讲活,讲精彩。
此外,由于教材受篇幅的限制,比较精简扼要,内容多为结论性的东西,特别是书中的难点,如果不查阅原始资料,不多看几本参考书,就搞不清其来龙去脉;同时,教材还受时间的限制,不能跟上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收集和阅读一些资料,就无法发现新知识,补充新内容,讲课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阅读和收集文献资料是备教材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收集和阅读范围包括与教材相关的其它一些经典教材、最新的技术书籍,以及通过互联网搜索的相关资料,从中提炼出对授课有价值的材料。
备教材的过程好比蜜蜂酿蜜,蜜蜂将无数花朵中的甜汁先采集储藏在蜜囊中,然后吐放在蜂巢里,晚上再将这些甜汁吞入胃中,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将甜汁转化为蜜,最后再吐出来形成蜂蜜。
四、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备课的最终落脚点,不研究授课对象而备课,等于无的放矢。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针对实际设计出最佳的教学设计,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引导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不了解,教学就很难成功。
由于学生是不断变换的群体,因此备学生往往是最难把握的。采取的办法主要有:开教学准备会、填写调查表、找个别学生谈话等方法展开调查,通过这些方式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和知识基础,以及学生们对此门课程的认识程度。
一是摸清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思想认识。例如对开设此课程的看法,对此门课程有无兴趣,学习此课程的动机是什么,以及对教学的希望和要求。
二是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逻辑思维水平。学生的学历水平是怎样的状况,学习过哪些相关知识,上过哪些先行课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什么样的层次,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才能获悉。
三是摸清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是对教师备学生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教学中要以多数人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兼顾个别学生的需求,既要照顾个别,又要注意整体,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只有备好了课标和教材,讲课才能深入,只有备好了学生,讲课才能浅出,深入浅出教学才会成功;如果没有掌握课标和教材的实质,讲课就会浅入浅出,不了解学生,讲课就会深入深出;如果两者都不甚了解,讲课就只能浅入深出了。所谓浅入深出就是把简单的问题说得很复杂,难以让学生难以理解,这是教学之大忌。
五、备教学设计
在做好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就要着手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自己对这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起点分析、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计划等。教学起点分析包涵了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对教材的看法,以及自身应对教学工作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教学实施计划是结合课标制定的固定的课次授课计划。从本质上看,教学设计实际上是教师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后的一次综合性的总结,是教师自身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一种教学设计理念。
六、备教案讲稿
前几项是从整体上的备课,而教案是教师以章节或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熟悉、吃透教材后的总结成果。通过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思考的各种教学活动,经过深入细致的推敲,使之条理化,明确化地体现于教案之中,教案编写的好坏,不仅标志着教师备课的质量和程度,而且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教案还是重要的教学文件,是教务部门进行教学管理检查的依据。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教案的编写工作。
教案编写每个学校都自己的模板,通常包括此次课的教学题目、学时、方式、对象、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后记。其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包含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三大块。教学过程应简明扼要地列出授课章节的框架,每项内容的讲授时间,注明重点及难点,针对重难点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应该将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凝练出来的思想融入体现在教案之中,这是教师最为细致入微的工作,是备课成果的最终体现。
讲稿是教师将教案内容编写成的具体的稿件。讲稿通常包含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语言,主要使用口语形式,更类似于演讲稿,但又不同于演讲稿。撰写讲稿有利于教师进一步熟悉上课内容,增强上课自信心,避免出现冷场情况,促进教师的临场发挥。
七、课后备课
课前备课容易被多数教师所接受,而课后备课往往不受重视,他们认为时光不能倒流,过去的没有办法重来,不愿对上过的课再花功夫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时间一久,在教学过程发现的问题会逐渐被淡忘,而这往往失去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大好时机。课后要及时进行再备课,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多一份思考就多一份提高,反之,不愿对上过的课再次作深入思考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和提高。这些宝贵的资料,是教师分析、研究自己的基础,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艺术的形成,常常就是在这种日积月累中实现的。
总之,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备课包括了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教案讲稿,以及课后备课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依存,互为递进的关系。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做好备课是教师站好三尺讲台的基本功,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就必须将备课工作做到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王云,张旭涛,吴巧云.从“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来谈如何备课[J].中外教育研究,2009,(10).
[2]邓宏军,何振华.临床教师如何备课、撰写教案和讲稿[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5).
[3]王平忠.有备无患:谈如何备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5).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面的教育。但是,如果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往往给学生们一个印象:生物学知识靠死记硬背,事实上,生物学知识是人们实际经验的结晶。有好多好多的知识是可以通过自己做小实验总结得来。而学生对这方而的情况是缺乏能力完成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手、脑、口等解放出来,这就是老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而在这一切之中,关键是要在教学中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思想,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总揽教学。
二、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注入式教学则让学生对知识无所适从,成为学习的容器。因此,启发式教学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历经数年而不衰。同时,启发式教学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实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研究启发式教学对搞好生物教学是很必要的。
三、研究方法
从组织教学、备课、上课、辅导、试题测验、思想交流等方面体现启发式的教学思想,特别是在教学中体现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在:组织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启发学生的思维;备课时,要尽可能地把一些“活”材料备到教案中;上课时,要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辅导时,要启发学生质疑;出题时,要出一些考查综合能力的题目,与学生谈话时,也要具有启迪学生思考的作用。
四、实施过程
1、组织教学中的启发性
组织好教学过程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组织教学中的自发性就是要使学生自觉地寻找学习的材料,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达到解决的目的,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如为了讲苔藓植物有直观材料,我特地启发学生们:这种植物我们是见过的,只是我们没有留意。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它有多高呢?哪位同学能够采到它呢?同学们在课前想想办法!经过这样提供线索式的启发,结果有好几个同学采来了实物标本,其中有的标本还带有孢蒴,植物形态很完整。我进一步启发学生:你们是在哪里采集的呢?有的说在湿砖上;有的说在水沟旁;有的说在家里的盆景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生活环境的学习内容之中去了。学生学起来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已去准备材料,想办法去思考问题,启迪思维,这种组织教学就具有启发性。
2、备课中的启发性
备课时也要围绕启发式教学来进行。教学时才能体现出启发式教学的内容,备课的时候就要把怎样让学生想办法、找问题、去思考、去观察的内容考虑进去。如引入教学内容的启发式教案可以这样来书写:同学们先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蜂巢的教具)接着启发:为什么蜜蜂要筑蜂巢呢?蜂巢的大小是否相同呢?蜂蜜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很自然地进入到蜜蜂内容的学习了。
3、上课中的启发性
上课是最能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无论是引入课题、提问、讲授、谈话、阅读、分析、归纳、讨论、问答都可以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给学生点明关键、寻找线索、营造环境、自发思路,有步骤、分层次,一环扣一环地实行启发式教学。如“叶的形态”启发式教学过程可如下进行:先让同学们看棉花的叶,思考叶的组成有哪些?启发思考谁是叶的主要部分?(叶片)叶片从宽度、厚度上来看有什么样的特点?(扁平而宽阔)这对叶的功能有什么样的好处?(便于接受阳光的照射)这表明叶片与其功能有何关系?(相适应)[这是第一层次]进一步观察棉花叶与月季叶,看一看每个叶柄上叶片的数目是不是一样,转入单叶和复叶的学习。展示棉花叶与月季叶,问哪是单叶?哪是复叶?学者的概念,紧接着比较复叶与枝条之区别。[这是第二层次]继续观察柳的叶、丁香的叶、夹竹汐的叶在茎上的排列次序,转入叶序的学习。接着观察叶的排列情况有无完全重叠的现象?引人叶镶嵌的概念,表明叶具有向光性。[这是第三层次]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地启发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归纳、去总结,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
4、出题、辅导、谈话中的启发性
出题时要出一些具有启迪思维的练习题。如讲了根的形态后,为复习根系可出这样的题:画出杨树的根与小麦的根在地下的生长情况?(学生就要思考画成直根系还是须根系的问题)辅导时要启迪学生思维,如讲了“排泄”后可启迪学生思索: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就要联系尿的形成过程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方面的知识。谈话时要抓注问题的关键、学生的思想顾虑及其不足之处,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分析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下决心去加以改正等。
每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爸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做教师的妈妈总是回来得很晚。她要上晚自习,改作业,写教案。我做完了作业,整理好书包上床睡觉了,可还不见妈妈的身影。早晨,我睁开眼睛时,妈妈早已上班走了。妈妈多像一只在花丛中劳作休息的蜜蜂啊。
有时候,妈妈会站在穿衣镜前喃喃的说:“哎,老喽!”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妈妈,在女儿心里,您永远是最年轻、最漂亮的。有时候,妈妈会看着我叹息:“哎,如果你是个男孩子就好了,这样我老了,就有人陪我了!”我听了心里虽很伤感,但还是安慰妈妈说:“妈妈,您放心吧,我将来不论多忙,也一定会陪在你身边!”
妈妈也是望女成凤,所以,她对我的要求很严,除了要求我把功课学好外,还希望我有专长,所以,每天放学我写完作业,就学弹钢琴,学古筝。虽说我也喜欢,但是,觉得太累,就想放弃,妈妈告诉我:“做什么事一定要有恒心,耐心,更要用心。”
妈妈生活朴素,平时穿的衣服也很普通,她更不会随意浪费东西。她也很坚强,像得了感冒,我给她买回药,她也不吃,说什么,感冒了睡一觉,出身汗就好了,没必要吃药。妈妈也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我看见妈妈太累了,就会主动帮她做家务,整理屋子,打扫卫生,倒垃圾,买东西,妈妈回家后问候一声,节日给她做个贺卡,妈妈都高兴的不得了。
妈妈,您的白发是否还会增加?脸上的皱纹是否还会增多?但我明白,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您的影响和教诲,妈妈!
妈妈,不管怎样,您永远是女儿心中的太阳!我要永远做你怀抱中一朵美丽的花。
智慧型教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愉快学习的重要条件。目前,教学领域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教学,这种教学容易造成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形成厌学心理,使他们在学习上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兴趣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并为之进行探索研究。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成绩的关键。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1.开端引趣,激发欲望
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火力点一样。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开头引言激趣:“同学们,你们去过小兴安岭吗?”生:“没有。”“想不想去?”“想!”“那老师今天带你们去游览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吧。”同学们兴趣盎然,都想去看看小兴安岭。
2.巧用游戏,学玩结合
学生普遍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玩结合。我们在备课、讲课时要挖掘教材中的游戏因素,设计教案要考虑游戏性,这样做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帮助。比如,我在语文课上组织分角色朗读,学生胸前戴着角色人物的卡片,边表演边朗读课文,大家全情投入。
智慧型教师能够果断处理突发事件
当教学过程中发生偶然事件时,教师应该认真分析事发原因,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真切、自然地去肯定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使学生自觉改正错误,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达到教育全体学生的目的。对于比较尴尬的突发事件,有智慧的教师能够采取幽默风趣的态度及方式进行处理,并善于确定自己言语和行为的适当界限,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有一次我正在上课,一只蜜蜂突然飞进教室,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去。一个动作灵敏的学生站起来拿着书开始追打蜜蜂,引得同学们笑声不断。我迅速让靠窗户的同学把窗户开大,让蜜蜂飞出去,不失时机地幽默了一下:“看来连蜜蜂都想来参加7我们的学习了,可见学习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吧!”一番话下来,学生在会心的笑声中继续上课。还有一次,我正在黑板上写字时,没有注意到脚下的台阶,差点摔倒,几个成绩不好又调皮捣乱的学生在座位上大笑起来。我既尴尬又生气,真想把嘲笑我的学生撵出教室。冷静之后我装作不在乎地说了一句:“巨人总是朝上看的,所以不太注意脚下。”学生都笑了,课堂又恢复了平静。
智慧型教师善于运用情感感染学生
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能够在教书与育人的过程中,运用情感艺术的力量。他们所着眼的是对学生真、善、美心灵的塑造,以及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他们是以知识学习的过程为依托,引领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感悟人世间的真、大千世界的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善。学生的心灵就这样一点点地被感化,一个大写的“人”正一天天占据他们的整个内心深处。“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喜欢你,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你所教的科目。
我现在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和我关系都很好,这与我平素关爱他们是分不开的。初三学生由于学习很紧张,心理压力大,他们内心深处更渴望老师与家长的关心。作为初三年级的班主任,我在班里就提醒他们:现在学习虽然很累但也要注意用脑科学,多吃点鱼和香蕉可以增强记忆力,适当吃点巧克力也可以补补脑,但不要吃太多的巧克力,以免吃多了上火……每次说完这些话,学生脸上都露出了微笑。我能感觉到学生对我说的话很信服,知道我是在关心他们。
上课或做试卷时,有些孩子会控制不住打盹。有的教师直接对学生大声喝斥,有的教师可能从后面猛地抽掉椅子。那样做会适得其反,学生反而会忌恨老师。我的做法是不直接去训斥他,而是采取了这样的措施。第一种是静静地走到睡觉学生的旁边,轻轻地拍他的肩膀,先问他是否病了,再告诉他“快学习呀,别人可都在使劲儿学习呢,你可不要落后啊”。他听到这些话后,往往会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第二种措施是我先大声喊他的名字,打趣地说:“某某写字离桌面远一点,别还没等考上大学先变成‘小四眼儿’了,如果近视了考大学报志愿时该受限制了。”这么一提醒,孩子就会惭愧地挺直身体坐正了并认真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