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对策

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又是学校和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对小学生进行不健康心理的预防和矫正,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一、当前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心理承受能力差。

农村小学生是学生群体中最易产生负面心理的群体之一,他们在面对挫折与不顺时,自我调控与自我解压的能力是很难自觉形成的。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一旦出现失败与挫折,就自暴自弃,容易走极端,或沮丧,或失望,有的甚至绝望,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一些学生有过敏倾向,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表现为爱哭、胆怯、担忧、小心眼。有些学生还具有攻击行为,他们在觉得自己吃亏时,往往采取报复行动,或骂人,或打人,有的甚至对玩具有虐待行为。

2.人际交往能力差。

现在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一家四口的小太阳,家里的成人对他的关心、爱护和包容可以称得上溺爱。无形当中,这种溺爱成了自私自利、心胸狭隘的沃土。这让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不善于在集体分享自己的快乐,不会和他们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小孩从小以爷爷奶奶为伴,以致不知道如何和同龄人交流。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小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就开始争吵,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有障碍的,很多小朋友感觉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倾诉交谈的好朋友。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会感觉这个社会很不友好,从而不愿意和别人结交朋友。这种微妙的心理往往被家长和老师忽视,最终成为自闭症、抑郁症的致病因素。

3.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模糊认识。

在农村,相比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广大农村的多数教育者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在教学中,将学生当做没有思想、情感、人格并等待被填充的物体。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是没有平等和民主的主客体关系,彼此缺少沟通与交流,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厌学、缺乏兴趣、情感脆弱、意志怯懦、不能克服挫折、自控能力差、个性得不到健康发展,心理问题增多。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把心理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心理教育的常态化。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各学科中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蕴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相机点拨,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效应,减少或消除负效应,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创造“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潜能发掘、展示的场所。同时,让学生的自信心、团队精神、竞争意识、情绪调控力和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均得到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必须教会小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自强精神。

老师要帮助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受挫折是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使小学生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老师要教育小学生将个人理想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升学、社会舆论、个人成败、荣辱,使小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通过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适度的挫折情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从而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3.调动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教育家长改变溺爱孩子的教育观念。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的一切影响着孩子行为观念的形成。没有了溺爱,孩子才能独立,才能在困难面前锻炼意志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和老师要正确教育孩子。比如家长要教育孩子如何分享,如何与他人交流与合作。要教孩子如何交际:遇到什么情况,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用什么称呼等,这些都是家长要教的。同时,学校老师应该对孩子们进行沟通与合作的教育。教师发现学生有一些异常举动,应该及时和家长联系,向家长说明问题的重要性,使家长积极行动起来,一起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问题。教师经常性的家访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掌握孩子的脾气秉性;家长应该同班主任保持紧密联系,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习表现和心理状态,对于有问题的孩子,积极采纳教师的意见,促使家长改变不良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孩子进行正确而必要的家庭教育。总之,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才能顺利进行。

总之,为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2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感化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努力取得最佳成绩。特别是在课堂学习中注重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您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师这样有意或无意地在教学中改变语言的表述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求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意,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倦。这是符合心理科学的。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要求学生明白掌握的知识,不是简单地传授,或强加给他们,而是让学生从活动中,游戏、故事、小品表演中,讨论中,自己亲身体验、感受学习。让学生从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学习、体验,有机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接受也较快,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活跃、生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愉悦了身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当学生不再把学习看作是教师和家长要求完成的任务,而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探索活动,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本身的快乐。这样,快乐的学习情绪才会在他的生活中弥漫开来,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因此,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心理健康。

三、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使学生轻松学习。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场所,大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的是“所谓健康,不仅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肉体、精神、社会各方面的正常状况”。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除了要保持躯体的健康,也要保持心理健康。然而在高校里,由于大学生接触面的扩大以及与人交往的增多,价值观及世界观存在不稳定性,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杀、凶杀等一些事件呈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管理和教育中,高校辅导员处于主导地位,因为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行为规范管理者,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平时与学生接触密切,对学生的情感状况、在校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比较了解,大部分学生都比较信赖辅导员,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问题都愿意寻求辅导员的支持。

因此,辅导员如何通过自己的工作,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方面指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引导高校学生远离心理疾病,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环境适应、学业、生活、交往、自我价值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方面的压力,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有些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产生后,如果没有可以宣泄的环境与条件,他们把矛盾、困惑、愤怒压抑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界没有统一的定论,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以下几条: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健康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保持完整的统一人格;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参照这些标准,目前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1、适应环境障碍

进入大学后,都要经历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这时期,往往也是心理问题高发时期。首先是学生由于高中紧张的学习以及高中时家长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过分渲染,使得他们对大学生活期望过高,在面对理想的学校与现实的学校、理想的专业与现实的专业的存在落差时,很难进行内心的调整。其次是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差异,比如陌生的地方、不熟悉的人、大学宽松的教学模式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等等,使学生心理压力随之增大。许多学生便提出自己想像中的大学生活与实际不符,使他们很失望,如果这种情绪不及时调整,心情长期处于失落、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就会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心理状态低沉

在工作中,根据对一些班的了解、调查、谈话,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情绪低落、苦闷、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没有自信心、畏惧等一些状态。这些同学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为不愿与人谈话,不愿与班级同学交往,不喜欢跟辅导员交流,班级的集体活动不爱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他们不感兴趣,对学习也抓得不紧,外界的一切变化对他们来说是事不关己,表现沉默,这种自闭的学生如果不加以关注,长期下去,会导致心理疾病,无法适应社会。

3、心理紧张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前途及未来非常关心,从而带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产生较严重的焦虑,导致在校生活及学习的无规律性,使自我个性很难发挥,这种学生表现为对学校及班级的活动过于关注,但是又缺乏适当的表达方式,经常产生失落感及个人挫败感,甚至做出自杀或者伤害别人的事情。

4、交往障碍

家庭教育背景、性格、经历的不同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经验,产生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人际交往退缩、消极、敏感或者个性很强、不合群,很难与人沟通。这类学生除了与同一个宿舍的人熟悉之外,与班级、学校其他人很少接触,在学校遇到认识的人宁愿绕道走,也不愿打招呼,有的甚至不愿与人交往。人际交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孤独、抑郁,阻碍心理健康发展。

5、情感困惑

大学生年龄基本都在17―23岁之间,生理发育已成熟,因此,进入大学后,许多同学便因为好奇或者仿效,开始谈恋爱。 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判断及对情感合理的引导,使得许多同学在与异往时,难以正确对待, 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走向极端。由于恋爱导致的抑郁、焦虑、不安全事件等问题也很突出,从而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6、网瘾问题

进入大学后,相对于高中来说,课业的减少,闲暇时间的增多,如果心理无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同学便会将注意力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中,从而产生网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玩游戏。这类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呆板、精神状态差,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更不愿参加校园活动。

出现上述心理健康问题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这种情况加深。同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是与其他学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因此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给其他人造成影响,比如不遵守纪律、迟到、旷课、打架斗殴等等行为会对班级以及宿舍人造成负面作用。

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综合起来有外在因素及内在心理承受能力因素、目标缺失等三方面原因。

1、外在因素

首先,大学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多,使得学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参加学校班级活动中,个性的发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都变得相对困难,使更多同学对自我价值存在质疑,一旦不能很好地调节与疏导,便会出现自我否定、自卑等心理问题。

其次,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普遍过高,认为孩子一旦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前途肯定不成问题。这种过强的人生压力迫使当代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肩负了实现父辈人生理想的压力,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许多学生的父母都生活在农村,对于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认识,过重的压力及期望促使了子女焦躁、压抑、孤独、忧郁等心理的形成。

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给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带来许多诱惑,一些社会不良因素,如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也会毒害大学生的心理,加上学校周边环境恶劣,网吧、游戏厅等比比皆是,掺杂其中的文化垃圾使大学生深受其害。

2、内在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经济生活条件明显提高,但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他们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弱。

首先,独力性差,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父母在生活、学习方面无微不至地照顾,使他们对社会和学校缺少了解,上大学后,思想波动大,缺乏跟人的交流,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其次,心理承受能力差,当进行大学后,环境发生变化,离开父母独自去处理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与其他同学相比,自己不再是佼佼者时,往往不能很快适应环境。表现为,顺利与受宠成为心理定势,经受不起失败、不能被批评、不能自主,一旦这种挫折感时间长、强度大,他们就会变得自卑、失望、心灰意冷甚至绝望轻生。

3、目标缺失

首先,学习目标缺乏,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没有清晰的认识、定位和规划。由于缺乏学习目标和规划,从而对大学的学习感到无所适从,整日消极度日,人生目标缺少定位,造成学习积极性受挫,逃课、懒散、无心向学等恶习便频频出现。

其次,生活目标缺失,大学生离开了父母,开始独立生活,随大流、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在高校学生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影响了其心理正常的成长,缺少对自己在社会中正确的定位,对人生价值及世界的看法往往会发生偏颇,引起心理疾病。

四、辅导员加强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解非常密切,加强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根据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辅导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要有积极心态,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表率作用

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接触密切,因此必须要有积极心态,以满腔热情、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发挥表率作用。

首先,需要有积极的心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培养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构建健康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和影响到学生,促进其心理健康。

其次,要做学生的表率,要具有积极正面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

再次,要有奉献之心、耐心以及责任心。辅导员工作中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琐事,要完成各个部门下达的任务,没有工作时间的限制,只要有涉及到学生的事情,就要工作,许多事情都是在工作时间之外进行处理。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要求辅导员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在和学生沟通过程中要尽量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和学生沟通,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另外,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影响,因此,辅导员必须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

2、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通过举行班会、组织讲座、单个谈话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给学生介绍心理调试方法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另外,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情况,关注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并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帮助他们远离心理疾病。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良好的同学关系是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班集体是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思想交流的载体。因此,辅导员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活动,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与人交往、展现自我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加强目标教育、明确校纪校规

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生活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及文化活动, 让学生树立大学生活目标,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并且要建立明确的行为规范,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校纪校规,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白什么可以做、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应该做。

5、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增强了,辅导员应该积极探索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与方法,同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多了解学生关心关注的话题,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比如微信、微博、QQ等与学生多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 周磊,吴绵超.辅导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 王小英.谈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

[3] 赵川林,吴兆方.大学生心理健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李勃.复旦投毒案背后的心理症结[J].南方日报,2013-04-23.

[5]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 张政雄.浅析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及其成因[J].世纪桥,2008.2.

[7] 郑华萍,姜丽萍,孙媛媛,郭鹏.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8.4.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4篇

一、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为15%~25%,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数的10%左右。心理问题表现具体如下:

1.新生适应困难

新生在入学之前,大多怀着对大学的美好的憧憬与向往,包括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进入高职院校后,如果不能正视和接受学校的现实,就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实,容易产生不满,抱怨情绪,导致失落感。

2.学习上的困扰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就是: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高度自觉,学会自学。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内容的专业化,深度和难度比以前加大,学习目的和方法较中学有所不同,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

3.人际交往困难

(1)缺乏自信与自卑是阻碍大学生进行交往的首要的障碍因素。(2)胆小害羞,性格内向,孤僻也是阻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性心理基本成熟,他们渴望与异朋友,迫切想得到异性的友谊一以致爱情。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在实际生活中与异往困难,单相思而苦恼,失恋而痛苦。陷于多角关系而不能自拔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学生的第一教师,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教育方式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激励的竞争机制,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往往最先敏锐地感觉到变化和冲击,但由于他们正处在人格和观念的形成期,生理和心理也在迅速的变化,介于成熟和不成熟之间,因社会的变化冲击在他们的思想中引起的波涛也最明显,强烈和动荡。

3.学校环境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由中学升入大学,大多数新生都是首次远离家门,离开熟悉的父母、师长和同学,来到陌生的校园。他们要独立面对学业上的压力,生活上的琐事,还要面对来自不同地方,性格各异的同学,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这些压力使有些学生感到不适应,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尤其是刚入校的新生,如果他们对上述问题处理不当,不能及时求助同学或老师,长此以往,必将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中心,把心理教育纳入高职院校教育计划之中

通过课堂途径,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以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学校要有一支专职的心理咨询员队伍,心理咨询员要运用心理学及其相关的知识及技巧,帮助当事人减轻他们由于内心世界出现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帮助他们学习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习面对困难,分析困难,排除困难的能力,使他们在困惑中学会前进,促进他们自我完善,促进他们自我成长。

2.引导新生认识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学习过程犹如登山,只有不断越过重重障碍才能有希望到达理想的高峰。大学学习进度快,疑难多,学习自主性和探索性大,所以,大学生要根据大学学习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提高学习自主性,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业。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一种团结友爱的,平等互助的交往,在交往中遵循平等,宽容,诚信,真诚互助的原则,要把握交往的尺度,学会交往的艺术。在交往中主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要理解别人的难处,宽容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充满同情,给别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友爱。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和爱。

4.激发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从而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以培养适应社会能力。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社团里的文学写作、美术、书法、棋类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促使内心孤僻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交往,增强合作意识;心胸狭窄学生学会宽容,开阔心境,理解他人,并进行情绪上的自我疏导。

5.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

我们往往错误的认为生活的周围是透明的玻璃,我们可以看清楚外面的世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是巨大的镜子,镜子反射的正是我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已基本建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大学生认识自我应该做到:

(1)不过分的“追求现实”,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2)要善于保持心理平衡,当理想与现实相矛盾时,就要主动去适应现实,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浅谈小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5篇

一、当代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乐于学习、工作;(2)情绪乐观、稳定;(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4)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5)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6)智力正常;(7)人格完整;(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根据这个标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有关资料,本人发现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合作精神。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在家中都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致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自我中心主义”逐渐形成,“一切为我”,从而持有过度的“自尊感”。但同时他们也承载着父母更多的期望,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与之相应的就是缺乏与家长的沟通,缺乏和同伴的交流。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上更是“各自为政”,缺少合作精神,而这一切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

2.关怀品质下降,缺乏感恩精神和责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小学生不懂得感激,认为父母、教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根本没有认识到“我”的发展和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3.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造成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一些小学生,虚荣心强,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

4.自卑。部分小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条件差等原因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低人一等,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5.孤独。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接纳自己。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但是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的提高却落后于身体的成长速度。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等。家长的期望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使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4.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思想产生混乱、情绪产生波动,日久就会形成心理障碍。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属性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实施心理辅导,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知识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教师要积极改进评价方式

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外界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后进生全盘否定。这些都很容易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之称的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作为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鼓励。

3.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转变智育至上的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第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第三,尊重孩子。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

第四,家长要注重和学校的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家长会、座谈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