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文化站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来,我镇文化广播站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真抓实干,务实创新,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阵地职能,围绕各时期的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现就兴隆镇广播电视站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宣传工作
围
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特别是“十七大”精神和灾后重建工作,举办了专栏节目。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我镇各项事业建设发展成就为了使党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积极向上级党报、党刊、电台投稿,大力宣传发展建设中的兴隆镇。
二、事业建设
重视灾后重建工作,认真整改广播主、支线,更换老化陈旧杆线,全镇有3个村有广播室,共有60个25w的高音喇叭。根据广播电视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上级主管局的支持,在广播村村通的基础上,同时为了保证村广播电视正常播出,我站及时到村维护线路。
三、行业管理
全年能够按时完成各种报表、统计、总结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无迟报及漏报现象。无播出事故及责任事故,播出稿件按文书档案装订成册。
四、存在的不足
1.由于我镇事业编制严重缺编,无1人专职从事农村广播电视工作,影响广播电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目标。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标准不低于2500平方米,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不低于500平方米,村文化室建设标准不低于20平方米。用三年时间,全面解决620个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问题。少数瞒报、漏报的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不达标文化站也要同时完成。今年,乡镇文化站建设已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农村十大工程和新五件实事之一,省财政为此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建设50个无房文化站和150个面积不达标文化站给予补助。努力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组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十一五”期间,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有分中心、乡镇有基层中心、50%以上的行政村有基层点;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长效机制,对重点项目和产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组织实施“送科普书籍、送戏、送电影”下乡工程,“十一五”期间,安排专项资金,每年为经济薄弱地区乡镇送书1万元,送演出4场,送电影每村每月1场。
积极探索建设综合性乡镇文化站。根据中办27号文件精神,在全省建设综合性乡镇文化站。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由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兼任站长,同时配备管文化的专职副站长,可以先在一、二个市试点。当前,迫切需要调整经济薄弱地区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将乡镇文化站改为县、乡共管,明确乡镇文化站编制内人员经费和业务活动经费由县财政统发,从业人员必须经文化部门考核,持证上岗。这是因为乡镇文化站人、财管理权下放到乡镇,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力度明显弱化。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思路和项目,都是由乡镇说了算,以致一大批文化站,包括“九五”、“十五”期间省财政扶持建设的文化站被乡镇变卖或挪作他用。目前,乡镇一级可用财力不够,经济薄弱地区不少乡镇赤字运行,文化站长生活待遇难以落实。只有调整管理体制,才能保证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基本经费得到落实,干部配备、使用和交流得以正常进行,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薄弱地区乡镇文化站长的生活待遇。
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文化领域新增加的财政投入应主要用于农村。省财政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市县财政也要作出相应安排,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要。省财政原定“十一五”期间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扶持经费为无房站(新建)每个30万元,不达标站(改扩建)10万元,分三年共投入资金8420万元,虽已超过“九五”、“十五”的扶持力度,但还不能满足当前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需要。从对各地调查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待扶持乡镇均因财政拮据、市县两级财政根本拿不出配套资金,只有通过贷款或拖欠工程款来建站。文化站往往建不起来,或因无力还贷而被变卖、出租。原“九五”、“十五”期间扶持建设的文化站阵地流失,这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建议我省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扶持力度,解决经济薄弱地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主要资金。此外,扶持的范围也需要扩大。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全省乡镇文化站建设的空白点,建议将财政扶持范围扩大到苏中、苏北一般地区,包括部分管辖乡镇较多的新建城市区。
市政府确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学习省政府会议精神,传达市长的重要批示,检查调度镇文化站、文物普查等基础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部署全市基层文化工作的具体任务。上午,大家参观了市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刚才,局长通报了我市基层文化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今后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加快文物普查进度,扎实做好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
开展文物普查是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基础性工程。月9日,省政府在召开了全省文物普查暨乡镇文化站建设调度会,检查调度了全省文物普查和乡镇文化站建设的进展情况。孙市长在“关于市区具有文物价值建筑物的处置意见”上明确指出:“没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而这些需要保护的、有文物价值的东西恰恰是我们惟有的文化载体,要保护住。”并请民政、建委、旅游、财政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最大限度保护这些宝贵的、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第三次文物普查开展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并顺利转入第二阶段的实地调查。截止月底,全市财政到位经费85.8万元,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196处,是全省普查资金到位率、实地调查启动率等达到100%的几个市之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也要看到,普查质量有待提高,进展还不平衡。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实地调查的时间即将过半,任务艰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文物普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措施,切实做到四个到位,确保整个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一)普查经费要到位。文物普查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从前段工作情况看,市直及各市普查经费到位情况都比较好。下一步要继续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将文物普查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足额核定,及时拨付。在做好经费保障的同时,要加强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原则,专款专用,合理安排,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人员培训要到位。普查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经过专门培训,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工作人员。要重点抓好普查队伍的配备,选调精通业务、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各级普查机构。同时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为普查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参加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确保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普查队员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深入细致的作风,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责,确保整个普查工作的高水准。
(三)质量控制要到位。质量是普查的生命。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按照全省统一的质量控制要求开展工作,加强质量评估和督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普查的时效性、准确性、科学性。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料信息,将国土、建设、水利、宗教、测绘等部门的资料有机整合起来,建立统一的技术平台,为实现文物工作的数字化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要制定好工作预案,应对好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尽量消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四)长效保护要到位。要根据普查进展,及时认定公布新发现文物,及时确定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纳入保护体系。要坚持所有建设工程必须实施文物调查和文物勘探的原则,切实落实好保护措施。要把普查成果的应用和日常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梳理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着重在制度上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把普查成果作为文物管理的重要基础性资料,作为制定和完善文物保护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同时,要在普查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完善文物保护整体规划,使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普查工作。区、高区、经区没有文物机构,普查工作由市直普查组组织实施,要主动协调好所辖各镇(办)文化站,积极配合市直普查组对各乡镇进行普查。鉴于基本建设和旧村改造步伐加快造成文物保护的紧迫性,各市区要对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择要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公示为控制保护文物,以便使存留的文物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二、全面加快乡镇文化站建设,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国家“”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是构建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市自今年启动这项工程以来,各市区积极行动,加快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已建成29个乡镇文化站,其中:荣成12个,文登7个,6个,区2个,经区2个,达到800平米以上的7个,500-800平米的20个,300-500平米的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
不容忽视的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同志在认识上还存在差距,没有真正认识到这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的在做表面文章,被动硬付;还有的乡镇在观望,没有正式启动,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今年省年度考核已将完成50%的文化站建设目标纳入范围。尽管目前我市文化站建设进度较快,但是建成的是否都达到标准,还需要文化部门牵头组织验收。现在距年终只有1个多月的时间,各市区要对照目标及建设标准,措施再强化,内容再完善,进度再加快,全面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进程,确保都达到标准要求。
(一)分解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各市区要根据中央和省里的部署安排,科学分解建设目标,层层落实建设责任。刚才市政府与各市区也都签订了乡镇文化站建设责任书,要切实将建设责任落实到部门、具体到个人。各级文化和发改部门要承担乡镇文化站建设的主要责任,此外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支持的良好局面,确保顺利完成今年建设任务,确保年实现全部建设目标。
(二)搞好统筹规划,分批分类实施。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体筹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需要提升、改建、扩建、新建的文化站作统一规划,科学安排,分期分批实施。同时,对文化站的建设风格和形式可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尽量做到既统一又有特点。要坚持节约、实效的原则,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状况、覆盖人口数以及文化站主要功能等因素,合理调整建设规模,整合利用好现有设施,并因地制宜,把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与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及闲置房屋的改造利用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要保证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人员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奖励补助机制。要注意发挥好政府引导资金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要落实好文化站人员和公用经费、专项业务和事业项目经费,保证每年日常活动经费不低于5万元。政府已经出台了文件规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文化站建设给予资金扶持。对文化大院建设的奖励补助政策和标准,由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自行确定。
(四)加强评估考核,促进健康发展。要加快建立重要文化建设项目管理和监督制度,制定科学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和考核标准。通过对设施建设、日常运行以及队伍管理、服务方式及效果等方面的评估,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三、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向纵深开展
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书下乡等文化工程,都是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前一阶段,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还需要在贴近百姓,提升服务功能,共享信息资源,开展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要认真履行为农村服务、活跃农村文化市场的责任。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办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就近便捷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让农村老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使之真正成为加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维护广大群众文化权益的民心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籍保护等工作,要在抢救、保护的基础上,搞好开发利用,变文化资源为发展资源。各级文化部门处在文化建设的第一线,要抢抓机遇,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全面营造文化建设良好环境,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是今年文化工作的主题。加强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树立抓发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增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和责任意识,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促进各级政府文化建设职责的落实。
(二)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省和市的有关文化建设政策规定,确保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各级政府要重点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项目的经费;在艺术创作方面,要重点完善经费支持和激励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要重点落实企业税费优惠、投融资、企业用地等政策,扶持培植龙头企业;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要重点完善社会保障、人员安置等政策,健全加快文化体系改革的政策。
(三)切实增加文化建设投入。公共财政是支撑文化事业发展的主体。要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使文化建设的投入每年都有较大增长。要制定和落实各级政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加大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重要公益文化活动支持力度,要针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籍普查等工作,分别设立专项经费。
一、总体完成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1.免费开放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2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免费开放,完成目标任务的100%。2.建设贫困村文化活动室。推进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建设,配齐39个本年度脱贫村文化室有关设备(其中已完成29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设施配送,10个为非贫困村文化活动室设施配送)。目前土建部分已完工,已完成39个文化活动室设备配送任务,完成目标任务的100%。3.户户通。向1326户未通电视贫困户配置电视入户接收设备(其中2019年1185户,2020年141户)。已完成1326户配送安装任务,完成目标任务的100%。4.新建厕所。新建1座厕所,位于镇村。主体施工已完成,完成目标任务的100%。(二)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免费开放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2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拨付170万元;已完成资金拨付任务的100%。建设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已拨付195万元,完成资金拨付任务的100%;户户通已拨付26.52万元,已完成资金拨付任务的100%。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信号调试难问题。全县范围共性存在农牧民用户无广播电视安装、调试技术的短板,严重存在广播电视信号调试后再次导致广播电视无信号问题。因我县许多乡镇属于牧区乡镇,冬夏牧场迁徙、通讯信号不通,加之,户户通设备具有位置锁定功能等原因,普遍存在广播电视e04授权丢失、无信号等问题。用户需加强学习设备使用说明,各乡镇需加强广播电视常识宣传力度。(二)民生工程配套政策有待完善。如基层文化站、农家书屋等管理运行较差、缺乏专职或兼职人员,难以很好发挥惠民效应。(三)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匮乏。我县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公共文化工作的需要。文化工作单位缺乏稳定的专业化队伍且待遇偏低,人员能力和素质难以适应新时期基层文化建设的开展,尤其是基层文化站发展参差不齐。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调查;大别山连片特困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4-0964-05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Clustering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 in
Dabie Mountains
LIU Han-cheng,CHENG Shui-yuan
(Business College,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Huanggang 438000,Hubei,China)
Abstract: Clustering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 is not only economically poor, but also culturally poor. Culture poverty will affect economics poverty to some extent.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specially on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Dabie Mountains, in Huanggang through informal discussion and field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Measures of offering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survey; clustering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 of Dabie Mountain
党的十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了更为合理的框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连片特困区。连片特困区多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库区。随着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解决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落后问题,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连片特困地区不仅仅是经济贫困,更是文化贫困,且文化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贫困[1]。文化扶贫的效应虽不像经济扶贫那样突显,但文化扶贫的影响是深远的。实施文化扶贫计划,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一个有形载体,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2]。因此,对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而言,只有将经济扶贫和文化扶贫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状况。对此,课题组重点对黄冈大别山区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实地考察总结了大别山黄冈市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特点、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以期为各级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1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特点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1区(黄州)、2市(武穴、麻城)、7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1个县级龙感湖农场,面积1.74万 km2,总人口730万人。近年来,黄冈市文化部门在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下,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现已呈现三大特点。
1.1 县域文化“一县一品”
“一县一品”是指基于县(市、区)行政区划,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一个县(市、区)或同一种特色文化区域,在一定时期内重点培育和推出一个文化品牌[3]。近年来,在湖北省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及省文化局的大力扶持下,黄冈市成立了“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宣传部门亲自督导,各级文联协调落实,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为推动黄冈市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县一品”的格局,如黄州区的黄州农民画、团风县的团风农民画、黄梅县的佛教禅宗文化、蕲春县的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节、麻城市的杜鹃文化旅游节、英山县的毕文化园、红安县的将军文化、浠水县的闻一多文化艺术节、罗田县的万密斋医药文化、武穴市的匡山四杰等文化品牌。“一县一品”的形成,为各县农村文化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1.2 乡镇文化“一乡一特”
英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文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繁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山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得到了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大力扶持,被列为省文化厅对口帮扶联系点,省文化厅情系英山,文化厅领导多次亲临英山检查指导工作,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普查、送戏下乡、纪念馆免费开放等专项扶持补助资金达400万元。目前,英山县乡镇文化呈现出“一乡一特”的局面,如杨柳湾镇的群众性文化、金家铺镇的思想道德文化、红山镇的茶文化、石头咀镇的广场文化、孔家坊乡的乡村影院文化。石头咀镇、金铺镇、雷家店镇等几个乡镇整合文化站的有利资源,召集农村文艺人才,集资添置设施设备,组建了“映山红”农民黄梅戏剧团,把精彩大戏送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深受农民欢迎。
1.3 村级文化“一村一法”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农民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难以根除。因此,推进贫困山区扶贫开发与农村文化建设,还必须着力培育“有文化,有品位,懂文明”的新型农民,让农民在农村文化活动中当主体、唱主角[4]。目前,英山县在村级文化建设方面大多做到了“一村一法”,如英山县石头咀镇周畈村通过实施“五个一”,即一个场地、一支队伍、一套节目、一批经费、一个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金铺镇龙潭河村的腰鼓队、篮球队、龙舟队、舞蹈队常年开展活动,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说顺口溜、说鼓书、作打油诗,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好人好事,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红山镇张畈村全力打造大别山民俗文化旅游度假村,度假村依托特色鲜明的山水结构,突出人居本位,提升旅游形象,完善空间秩序,彰显山水主题,突出文化旅游,打造品质园区,同时将建设仿徽派古建筑商业步行街,同时设置旅游接待中心、戏院、文化展示中心、运动中心等其他旅游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把秀峰山庄,乌云山茶叶公园串联起来,形成集旅游商业、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
2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
目前,黄冈市农村文化建设氛围逐渐浓厚,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乡村文明风尚显著提升,概括起来有4点经验。
2.1 领导是保证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2013年印发了《湖北省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意见,黄冈市委、市政府相应制定了《黄冈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要建设一批各具文化内涵的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名景,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黄冈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以“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以“青山绿水、四季分明”为特征的大别山绿色旅游、以“厚重历史、多元文化”为特点的古色文化旅游交相辉映。县乡(镇)两级政府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出了“围绕发展抓文化,抓好文化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有效促进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2.2 阵地是基础
2011年以来,黄冈市文化系统抢抓省市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村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有4 388家农家书屋、124家乡镇综合文化站,11家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文化场馆公益性管理和免费开放活动质量不断提升。如黄梅县兴建了黄梅戏大剧院、黄梅县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对全县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改扩建,所有行政村都建有农家书屋,建成了200多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服务点。红安县现有4个乡镇文化分馆、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98个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室50个。红安县的城关镇和杏花村已办起了22个村级图书室、18个电脑室,有30个村规划了健身场,已建乒乓球室18个、篮球场12个。英山县的金家铺镇27个村成立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开展了“文化中心户”和村级图书室建设,实现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场所全覆盖。
2.3 活动是载体
近年来,黄冈市文化系统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2年,黄梅县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体承办群众性文化活动共计150场,如濯港镇国庆节期间举办了广场舞大赛,参赛队伍达90余支,参赛人数1 200多人;红安县华家河镇华家河村组建了一个业余楚剧团,现已演出1 000多场,演出地点遍及全镇36个村,深受群众欢迎;华家河村也因此被称为“荆楚第一楚剧村”,而过去比较严重的赌博现象在该村已基本杜绝,剧团的农民也通过演出走上了致富之路。英山县金家铺镇利用节假日,举办全镇舞蹈比赛、文化广场专演、送戏、送电影下村等活动;同时还通过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入手,大力开展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村风为主要内容的“十星级文明农户”、“文明家庭”、“十佳婆婆”、“十佳媳妇”、“十佳道德标兵”等评比活动,呈现出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2.4 队伍是关键
黄冈市各级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选拔培养出一批批农村文化队伍。如红安县组建了农民管乐队23个,皮影戏队6个,牌子锣鼓队18个。浠水县自发成立了一些民间文艺团体,如洗马镇的民间说唱团、散花镇的夕阳红艺术团、团陂镇的民间楚剧团等。英山县杨柳湾镇文化站先后培植了宋家九重阳农民演唱队、农民舞蹈队、胡家墩农民演唱队、女子舞龙队、三门河农民演唱队、河南畈农民宣传队等多支农民业余文艺团体。英山县的金家铺镇龙潭河、龙珠、东冲坳、茶园、夹铺等村都组建了舞龙队、腰鼓队、西洋乐队、篮球队、文艺演出队为主的“文艺五队”,这些文艺队伍通过经常开展民间文化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而且也起到了“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效果。
3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黄冈大别山区农村文化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人才问题
农村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参与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的人必须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人才。目前,随着黄冈市农村文化活动的日益增加,文化从业人员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黄冈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瓶颈。如黄梅县由于多年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文化单位,导致文化队伍出现断层;红安县文化系统在职的194人中只有88个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低。黄冈市委宣传部反映,现在的基层文化队伍很薄弱,存在后继乏人的情况,专业人才老化严重,原来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的,并且付出一定的精力、做出一定成果、培养出感情来的老同志现在都退下来了,而新上来一批年轻人,缺乏专业知识,投入的精力也不够。
3.2 资金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黄冈市所属县(市、区)在文化扶贫资金投入上依然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主要还是用于工作人员的工资,真正用于农村文化自身建设(如发展文艺创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虽然中央、省、市制定和提出了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由于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还是不够,远低于本地经济增长幅度。以红安县“两馆一站”的免费开放为例,根据省文化厅、财政厅文件精神,每年需要县财政配套资金合计50万元,但由于经费难以到位,影响免费开放工作。
3.3 设施问题
调查发现,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在文化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大,而经济落后地区农村文化设施投入不够。从乡镇来看,相当多的乡镇文化站还停留在“一个位子即一名工作人员、一块牌子、一枚章子、一间房”的水平上,有的甚至连房子也没有,文化活动器材更是少见。从村庄来看,虽然近年来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有所加快,但还仅限于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其他村则进展缓慢。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有些村文化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些村虽然配备了一定量的文化设施如图书、电脑、器材等,但由于缺乏管理,无法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3.4 体制机制问题
调研发现,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存在重上不重下的现象,即重视县城的文化机构队伍建设而县以下乡镇只是形式而已。文化系统内既没有工作人员考核机制,又没有招聘制度,文化管理十分混乱,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公益事业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没有积极性,根本谈不上谋发展。乡镇文化站采取“以钱养事”和“免费开放”两套运转体系,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体现不了文艺人才的自身价值,缺乏必要的工作活力和激情。这些不足都让基层文化建设停留在喊口号,写报告,搞形式主义层面上了,文化站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
4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大别山片区文化扶贫还不尽如人意,农村文化建设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因此,需要上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为此,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4.1 完善文化体制建设
一是改革宏观管理体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事业的积极性。以创建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乡(镇、办)、村为抓手,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挂帅,文化部门主管,群团组织配合,社会各界努力,国家、集体、个人齐心参与的大文化格局,积极开拓、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二是改革内部管理机制,重点搞好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三是加快推进以“馆(站)长负责制、专业干部聘任制、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图书)馆、站内管理体制改革,逐步使馆(站)长和业务干部的选聘、考核、奖惩及培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激发内部活力,重新确定乡镇文化站的性质,改革“以钱养事”制度。承认文化站站长的干部身份,恢复文化站人员的事业编制问题,提高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充分发挥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4.2 建立投入机制
一是各级扶贫部门要将文化扶贫纳入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体系中,借鉴整村推进、雨露计划、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专项扶贫模式作出文化扶贫预算安排。二是将农村文化事业经常性投入逐步与城市经常性文化投入接轨,且增长幅度应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5]。三是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一次性补贴力度。对已立项建设的文化中心、文化站,除经费支持外,要优先落实土地指标;对没有条件建设新设施的村以提供旧房改造补贴,或租赁补贴的形式,帮助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一室多用”,实现房屋功能多样化,效能最大化。四要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引导村级集体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将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纳入村级集体经济之中。可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企业、个人投资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拓宽农村文化建设筹资渠道。五要积极探索投入机制的改革。对政府和集体的农村文化建设可采取项目评估,以奖代补等方法,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积极性。
4.3 建立考核机制
一要强化工作考核。要建立文化站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政绩的重要内容,促进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建议各市、县(区)和乡镇(街道)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增加农村文化建设分值,切实保证文化工作有阵地、有队伍、有经费、有活动、有实绩。要将文化投入作为乡镇(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考核评比的主要指标之一,尽快形成县、乡、村三级考核激励机制。二要实施日常监督。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要建立文化督导制度,定期进行文化工作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与工作考核挂钩,确保文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那些挤占、挪用文化站、房等文化设施或重建轻用,只建不管的行为都要采取处理措施,确保农村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三要推动“一创三评”。加大“文化示范乡镇”活动创建力度扩大宣传效应以创建促发展。积极开展评“优秀农村活动室”、“优秀农村文化工作者”、“先进农村文化活动协会”的“三评”活动,通过“三评”调动村级组织和农村文化活动骨干的工作热情,带动农村文化建设。
4.4 建立人才培训机制
一是把培训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中,以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和现有的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农村文化专干、农村实用人才以及农村各类文艺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二是探索农村文化人才培训新机制。通过排练、演出、开班、展览、交流、大赛等形式,培训民间文艺团体、文化大户和文艺爱好者,不断壮大农村文化骨干队伍。三是探索专业人员定点辅导新机制。利用现有文化系统人才资源,采取请进来教、沉下去学等上下联动的办法,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和民间业余文艺团体、民间文化大户的辅导,广泛培训基层文艺骨干。
参考文献:
[1] 杨治钊.农村文化也需要扶贫[J].政协天地,2012(6):48-49.
[2] 徐学庆.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J].学习论坛,2010(4):65-69.
[3] 姚冬梅.“一县一品”产业化经营――漳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探讨[J].福建热作科技,2012(4):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