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结合相关文献,以及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初步情况,设计和编制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背景、农村小学生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家庭氛围三个部分。于2012年4月对临泽县农村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3份,有效问卷100份,统计数据由人工统计。其间与家长面对面访谈8次,接受个别访谈的家长共计30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农村小学生家庭背景情况
(二)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
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据调查,大部分家长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其中有82%的家长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攀比的占73%,有4%的家长认为任其自然发展;也有13%的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2.家庭教育内容方面
据调查,被调查的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面侧重点不同。
(1)家庭智育方面,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的要求在80分以上的分别高达85%,其中分别有45%的农村小学生父母要求子女的学习成绩在90分以上。
(2)家庭劳动教育方面,有20%的家长经常让孩子做家务活或是其他的劳动;有34%的家长偶尔让孩子做家务活或是其他的劳动;有46%的家长不会让孩子做家务活或是其他的劳动。
(3)家庭美育方面,教孩子孝敬长辈,关心长辈的占12%;时常教孩子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占24%;有64%的家长不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以上可以看出,对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美育和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没达到家庭智育这样的高。
3.家庭教育态度与家庭教育方式方面
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就满足,不合理就不满足占50%,与孩子先分析要求的合理性、再决定是否满足的占49%,无条件满足的只占1%;有25%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坚持以身作则;当孩子犯了错时,只有25%的家长与孩子分析原因,找自身不足。
(三)农村小学生家庭氛围的情况
调查显示,有56%的家长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共同语言,缺乏沟通;有78%的家长认为孩子自私,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家庭人际关系情况是相处愉快,互相关心的仅占30%。农村小学合校后大多数都有寄宿部,85%的农村小学生都寄宿,在家的时间仅仅为周五晚上至周日下午和寒暑假。
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庭教育期望过高
据调查结果得知,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教育期望的强弱,与子女学业和品德发展水平呈正比例关系。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偏高,这样在教育孩子上可能会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培训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或缺乏创造性。
(二)家庭教育内容偏重家庭智育,忽视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
由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家庭教育的内容侧重家庭智育。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德育、家庭智育、家庭体育、家庭美育和家庭劳动教育。这几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对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和其他方面的重视程度远没达到家庭智育这样高,在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这几个方面不是全面发展的。
(三)家庭教育态度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所持的态度与教育方式很不科学,存在偏差。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里、在父母子女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着特殊的血缘关系,家庭不是专门的机构,家长也不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在教养方式和行为上存在的一些偏差,会背离正确的教育原则,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违背家庭教育的初衷而彻底失败。
(四)亲子沟通时间少,家庭氛围不和谐
由调查结果可知,农村小学生家庭中亲子关系不融洽,亲子沟通时间少,家庭氛围不和谐。亲子沟通是维持健康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内部氛围的必要保障。但是,农村小学生家庭中亲子沟通出现了重重障碍,严重影响家庭氛围。
四、应对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议
针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一)积极举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科学、系统的教育好孩子,应该积极参加家教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老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对农村小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向农村小学生家长宣传最新的家庭教育资讯,并适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老师与家长要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对家长进行科学家教主题培训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观,加强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
家庭教育目的是进行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家庭教育期望则是家庭教育目的的反映。只有家长拥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目的观,在家庭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才有可能合理。前面提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内容偏重家庭智育,忽视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以目前临泽县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的观还是可行的。
(三)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
上文提到,农村小学生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家庭教育态度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我们知道家长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是行不通的,这样只会导致亲子间发生冲突。因此,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要获得成功,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方法。[5]
【关键词】家庭教育 杭州城郊 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93-02
1.背景与研究目的
国内外相关研究都指出价值取向是家庭教育的关键[1-10]。父母在何种价值观的支配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对于家庭教育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就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的研究课题[10-15]。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体现在注重生理健康及智力的发展、重视学习及人格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职责及决定权也备受重视,随着教育者渐渐认识到孩子情绪及发展深受家庭影响,父母也重视专业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美国家庭子女与父母关系的观察,相关的研究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即美国家长尊重、鼓励儿童自我选择和自主负责,在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美国的家庭教育倾向于个人本位[15-20]。如众多问题上,父母会对子女的选择表示尊重,同时会对子女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最终还是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我国的家庭教育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父母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家长的重视,本研究主要以杭州城郊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为例对该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研究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方式方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2.研究方法与结果
本研究于2012年2月对杭州市城郊地区的小学生家庭教育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问卷分学生卷和家长卷,在小学各个年级随机抽出200个家庭展开调查,共下发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201份(学生卷103份,家长卷98份)。召开抽样家长座谈会4场次,共参加223人,走访家庭87个。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1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家庭教育也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特别是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家长文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都大大改善,家庭教育也从无意识向有意识、从重智轻德向全面育人的方向转变,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也即其价值取向发生了众多变化。
1)家庭教育的目的变得明确而务实,素质教育培养得到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一系列改革,家长们的教育目的也有所改变。家长不再单纯追求文凭,而是孩子的全面综合发展。在被调查的家长中,64%的人认为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为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8%的家长认为,掌握一门技术对孩子很重要,人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身发展,读书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8%的家长选择读书为了经济利益,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还有10%的家长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当问及你认为孩子哪些方面最重要时,64%的家长选择成绩好,考分高;14%的家长选择爱劳动,能干活;60%的家长认为思想品德、个人品质最重要。由以上可见,那种追求成绩和考分,忽视其他素质能力的观点已经渐渐淡出家长们的脑海,也即父母也开始重视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对绝大部分家长而言,把子女培养成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符合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已成为共识。
2)家庭教育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据调查,有80%的家长开始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已经逐渐力不从心。因此,部分家长在工作之余还不忘给自己充电,并主动了解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翻阅相关家庭教育的书刊,有57%的家长参加过较为系统的家长学校培训班。而且约32%的家长有过利用网络寻求家教秘方的经历。由此可见,家长们在实践家庭教育的同时,开始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标志着家庭教育开始走向科学教育的轨道。
3)坚持正面教育、讲求教育方法逐步成为主流。在家庭教育中,肢体暴力惩罚正在被大多数家长所遗弃。当面对孩子成绩不理想或不听话时,70.5%的家长都主张采取谈心的方式,正面教育,以理服人。50%的家长认为父母和子女应平等相处,共同探讨学习、生活、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家长认为,父母应平等看待孩子,允许他们讲出自己的意见,不能随意将父母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强制他们服从。还有一部分家长重视言传身教,重视潜移默化的作用。
2.2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代赋予了人才以新的含义。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的家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处于发达地区的农村,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完善,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教育的误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2)父母的知行分离现象突出。
3)亲子关系冷漠。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4)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3.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针对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
1)对父母而言,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首先,家长在工作之余,多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出符合实际的成长期单。再次,家长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注意家庭中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另外,学校课程和家庭教育面对都是孩子,但是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孩子既属于学校,也属于家庭。这样,在孩子面前,就可能有两种培养目标,一种是学校的,一种是家庭的,由于每个家庭的经历和状况不同,其子女的培养目标与学校的不一定一致,教育目标的不一致容易造成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对孩子的影响也可能产生冲突和抵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建议家长和家庭参与学校课程以缓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家长和家庭应当配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并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去。
2)对学校而言,要大力挖掘并科学利用家庭教育这个有力资源。使学校教育得到更好的延续和补充,以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一方向,学校要积极配合社会各职能部门办好“家长学校”。针对本地区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有重点自我“补课”,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和联系,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使教育有的放矢,便捷高效。为此,学校可设定信息开放日和家长接待日。公布教育最新信息及学校工作的进展情况,欢迎广大家长到学校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于特殊原因而不能到校的家长,学校可以与家长进行书面沟通。因此,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导核心作用,通过个别联系(家访、师访、书面联系等)、召开家长会、举行开放日活动、举办教育讲座、组织家长委员会等具体途径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同时,学校可通过一定的方式指导家庭教育。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的老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学校应当承担指导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工作。学校可以开办家长学校请课程专家和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讲解新课程的理念和家庭教育理念,使家长理解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孩子并与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对于大多家长来说学校所能提供的最重要的支持方式就是为其提供信息支持。这些信息的内容对学校支持家长的参与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向家长提供的信息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指向他们个人的孩子,可以是孩子在学校内所参加的各项学校活动及其表现,家长对于有关的一般信息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学校可以建立校园网站,把学校的政策、学校的课程安排、学校的活动安排、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任课教师的名单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发到网上,家长可以随时上网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以便掌握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在对学校相关信息了解的基础上,家长可以对学校课程安排提出建议,可以走进学校和课堂听课并参与孩子任课教师的教学课程设计。
3)对社会而言,当地政府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首先,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引导文化主流方向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其次,发挥经济优势,使经济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教育优势,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并鼓励创建儿童健康心理询问、家长学校等专门机构。为小学生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积极引进有利于小学生成长进步的图书、音像制品。努力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再次,要完善立法体系,加强网吧、电子游戏等游乐场所的监督与管理。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4-36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咨询室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心理问题,青少年的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包括小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客观地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咨询室的设立等都对小学生保持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三亿多青少年中,徘徊、游荡在普通孩子和犯罪少年之间的是难计其数、五花八门的‘问题孩子’,有的已经表现出行为偏差,而更多的需要心理矫正……”。因此,在新时期还是要正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充分发现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承受能力差
近年来,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稍不如意的事情便无法承受,哭闹、逃学、出走,有的甚至服药或割腕自杀。媒体经常报道这样一些事实,小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在家里受到父母的批评,或者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批评,就选择离家出走。还有的小学生因为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选择跳楼自杀等等。这些事情让人扼腕叹息,本来不是什么大事,考试成绩不好、作业完成得不好,这些可能造成一时的情绪低落,但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不会导致小学生的过激行为。但小学生过激行为的明显增多显示了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隐患。
2.人际交往能力差
部分小学生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际交往能力差的问题。现在的小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护着,小学生从小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和心理。但是,到了学校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里那么多同学,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中宝,这就容易形成谁也不让谁的局面。小学生在家庭中长期形成的长辈都让着自己的情形被打破了,而是要面对一群同龄人,而他们又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同龄人交流。人际交往能力差成为困扰着部分小学生的重要问题,如果任由其发展则可能造成小学生的自闭症等严重后果。
3.学习兴趣减退 焦虑情绪严重
一些小学生还存在着学习兴趣减退、课堂上焦虑情绪严重等问题。一些小学生搞不清楚学习的目的,也不明白学习的方向,他们对学习兴趣不高,有的甚至出现了厌学心理,不愿意去上学,上学之前和家长大哭大闹等。到了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听不明白老师讲的内容,导致情绪焦虑,这又助长了厌学情绪。学生到学校来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一旦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教师和家长都面临着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的问题。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部分归因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从当前来看,父母们一般都要外出工作,还有的要参加各种应酬,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就是尽可能地改善孩子的物质条件。但是,父母的时间是有限的,父母投入到孩子身上的时间就会减少,对孩子关心不够,孩子心理方面的微小变化父母也注意不到,等到发现时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还有些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只盼着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这些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2.学校教育发展缓慢
曾有小学生抱怨,学校里作业太多,回家父母期望提高,自己生活的环境都快让自己喘不过来气了。小小年纪看起来却是心事重重,这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不够是高度相关的。客观地评价,现在学校迫于各种压力,也着手抓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他们一方面又囿于出成绩的冲动,还是希望能够给孩子多布置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回家还有家庭作业。本来应该是天真浪漫的时光,却被埋在高高的作业堆中。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因为方法不当、缺乏针对性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教师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也使孩子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失去最佳矫正时间,导致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
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他们的脑海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新事物既充满渴望与好奇,又缺乏理性的判断力。当前因为网络的普及,一方面小学生有更便捷的途径了解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小学生也更容易接触到充斥着暴力、凶杀等内容的网络游戏,形成一种膜拜心理,扭曲了正常的心理。而且当前城市的钢筋水泥结构、绿地的稀少、邻里关系的淡漠等也都使孩子没有情感释放的空间,也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三、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1.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良性互动
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并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要紧紧盯着孩子的成绩,制造紧张气氛。家长还要多与孩子交流,发现孩子心理方面的变化。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是全面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仅仅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升学率等,就失去了教育本来的意义。同时,要建立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机制,双方及时交流发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建立并发挥心理健康咨询室作用
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要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并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桂林市胜利小学在这方面表现优秀,该校因为心理健康咨询课程成效好、心理健康咨询室、心语广播等作用发挥充分而被评为桂林市心理示范校。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小学都开设了,但成效差别很大。这就要求加大对教师的辅导力度,使教师能够针对小学生的情况更好地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室也要运转起来,一些学校的咨询室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此,要为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高质量的、有亲和力的工作人员,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要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政府要加大对网络的治理力度,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控制和减少小学生解除暴力、性、凶杀等内容的途径。
小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教育,不仅要向其传递书本知识,还要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教会小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如何更好地处理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等。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从保证小学生健康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时刻留意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需要三方的共同配合,特别是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通过常规的沟通机制,来形成有效的合力,共同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1):87
关键词 :家庭教育;小学生;成长;作用
有人将家庭教育比作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课堂”,它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每一个家庭都要对家庭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并协助学校和社会,使得小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石[1],对社会其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是针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着重论述,首先对家庭教育的相关概念以及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然后阐述论述了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最后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实施途径及方法。
一、家庭教育概述
1.1 家庭教育概念。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指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家长通过家庭生活实践和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的具有教育影响意义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地、自觉地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在这个“微型课堂”之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这位教师对小学生的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意义深远的。
1.2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1.2.1 家长对孩子的言传多于身教。
由上述关于家庭教育的概念的描述可知,家庭教育中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然而,当前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时,言传却多于身教,也就是说家长整日地对子女进行说教,大谈做人的道理,条条框框,将得甚多。但是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却不按照这些“大道理”进行办事,这就导致了表里不一,嘴里那么说,但是行动起来却表现得十分让人失望。对于小学生而言,家长的言行的巨大反差会使得孩子不知所措,并不知道是家长“言传”的是正确的,还是家长“身教”的是正确的,这就对孩子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2 家长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在于智育[2]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智育,比什么都要强。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舍得。这主要表现在家长想尽一切办法将孩子送往重点学校进行学习。除了在正常的学校学习之外,家长还给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和特长班,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家长们看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智力教育,应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孩子的智力教育之上。
二、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分析
2.1 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在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中进行,通过家长与孩子的互相沟通、家长的言传身教并利用家庭的环境氛围对孩子实施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2.1.1 家长对孩子的良好的榜样作用。
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一定要考虑到其言行对孩子的心理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孔子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于家庭教育中,就说明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证实,孩子倾向于模仿大人的言行。这就说明了家长的榜样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反过来,孩子又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品德修养,一言一行,甚至神态表情,动作细节,无不对小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示范行为会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3]。2009年,将三个班级中的所有家长召集到学校会议时,对各位家长的一些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分析,作了如下的问卷,实发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数为118份,有效率为99%。
关于班级家长生活习惯的调查问卷
各位家长,为了能够使你们在孩子心目中有一个良好的榜样,现在对你们的生活习惯进行一个调查,希望各位家长能够认真对待。谢谢你们的配合!
1、家长姓名:
2、家长性别:
3、遇到挫折时,你是怎么对待的?()
A.避而远之; B.无所谓; C.勇敢面对
4、您晚上一般什么时候睡觉?()
A.晚上10点以后;B.晚上九点左右;C.不一定
5、您早上什么时候起床?()
A、很早B.正常工作时间C.睡到自然醒
6、周末你们全家会出去玩或是参加活动吗?()
A.会 B.不会 C.偶尔
7、当你在孩子面前犯错时,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A.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教育孩子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B.不会承认错误,在孩子面前应该保持威信
8、您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吗?()
A.有 B.没有 C.偶尔
9、您对孩子的学习关心吗?()
A.不关心; B.关心
通过这样的调查问卷,首先对家长是一个自我提醒,其次就是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榜样作用。
2.1.2 良好的教养方式的作用。
一般而言,可以将教养方式分为四类:(1)民主型。家长对孩子关心、尊重、理解、信任,爱而不惯,严而不苛;(2)溺爱型。家长一孩子为中心,对孩子过度溺爱,对孩子的物质的需求上的满足远远多于对孩子的精神上的需求。这就造成了孩子在家庭中过度“受宠”;(3)专断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格苛刻,粗暴生硬,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家长的简单粗暴使孩子自卑、懦弱、冷漠、逆反,没有安全感;(4)放任型。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不关心,使孩子冷漠、自私,不懂爱和关心,行为放纵,没有责任感和同情心。
2.2 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作用。
在小学阶段,孩子对于外部事物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孩子都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做人道理。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起到补充的作用[4]。家庭教育的补充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家长对孩子在校习得的知识的“辅导作用”。孩子在学校学得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疑问,在孩子放学回家时,家长可以对子女进行课业上的“辅导”,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知识简单所决定的,大部分家长对于小学的“辅导”还是能够胜任的。(2)家庭教育是孩子在校受到的德育的补充作用。小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还会教会学生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会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在孩子回到家中时,一般会在家长面前提及德育的一些问题,家长会对子女进行一些补充。(3)家庭教育能够全方位地影响小学生的成长。
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对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起到协助和补充的作用,还应该注意加强对孩子的全面教育,使学生在心理、品德、技能等方面都能有一个提高和完善。家庭教育还能影响小学生的成长方向,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每个孩子都会对家长的言行进行模仿,都具有家长的特点和品质,一个品质高的、勤奋向上的、热爱劳动和学习的家庭势必会培养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三、家庭教育的实施途径及方法
3.1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人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既是一个人素质的基础内容,也是一个的基本修养的真实反映。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完全要靠家长打从孩子从小时逐渐培养的。家长在对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培养的时候,首先要对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有一个严格的要求。作息时间的严格要求,是孩子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内容。其次,要让孩子养成思考生活的好习惯。思考生活,可以使得孩子能够正确地审视社会,对社会有了很好地审视,就会在社会中能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人际关系。
3.2 加强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可以对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加以正确的引导。家长加强对子女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可以使得孩子不仅能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学习各种学习之外的知识,例如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等。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那么孩子就能够以学习的态度来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包括学习中的问题和生活上的难题。家长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可以通过如下几步:(1)为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2)使孩子养成“学要学个踏实,玩要玩个痛快”的学习习惯;(3)使孩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在学习之中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家庭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小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校教育更是起到了强大的“后盾”之作用。只有正确的家庭教育,才能够促进孩子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家长应该从我做起,为孩子提供优良的家庭成长环境,为培养一代品质好、素质高、有知识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欣.家庭教育的作用及实施方法[J].青少年研究,2003(2).
[2]桑冬平.大学生家庭教育作用弱化成因分析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缺失 对策分析
小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人生阶段,此时个体人生观、身体、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均处在逐步形成和巩固阶段,如得到了良好引导和发展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反之,将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人生道路。与社会个体不同,小学生的社会关系相对较为纯粹,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而朋友关系仅仅处于朦胧阶段,并非重要的人际关系。一直以来,中国教育模式决定了大部分家长均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也即相对于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对学生的影响通常被认为不那么重要,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了,家长完全不用参与教育过程,这种“放养式”的教育在农村尤为多见,尤其是现代随着学生父母进城务工,更加加剧了这种现象。如何使农村小学教育适应新的形势,充分发挥家长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问题分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家长在小学生教育中的角色应是至关重要的,而并非无关紧要,甚至有观点认为,在小学阶段,学校教育应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实际情况是,随着近年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量进城,正是身为小学生父母年龄的青壮年通常把孩子放在农村由爷爷奶奶照顾,造就了大量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部分留守儿童面临情感慰藉缺失、家庭监护缺位、安全保障缺乏、心理健康缺护等突出问题,教育过程中缺乏家长参与,令“家庭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中严重缺失,已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一大难题。
面对农村留守小学适龄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监管,已引起严重社会问题的现状,部分地区尝试全寄宿制,以预防留守儿童被社会不良因素侵害,但在大部分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已十分紧张,几乎不具备多余的人力物力照顾小学生课堂外的生活,从而实施效果不佳。在当前农村小学家长普遍无法直接参与小学生教育,同时教师资源不足,硬件条件有限和教学投入不均衡的客观情况下,如何尽量做到“家长教育”不至过度缺失亟待解决。
2.对策探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加强学校管理、建立有效的学校和家长沟通机制、实施帮扶结对制度,以及丰富校园生活等多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
2.1强化学校教师的关爱在留守儿童生活中的地位
与城市小学适龄儿童通常能够得到家长足够关爱不同的是,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大都不在身边,从而普遍缺乏家庭温暖,甚至造成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不利于未来的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无法发挥正常功能的情况下,学校就变成了留守儿童获得关爱和温暖的重要场所,也即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农村小学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怀,例如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课外辅导,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等。事实证明,对于严重缺乏安全感和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一点点关怀或者一句温暖的话,可能带给其巨大的鼓舞和促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为了促进教师课外时间关爱学生的意识,学校可建立相应制度,必要时刻出台相应激励政策,以促进教师多关爱留守儿童学生。
2.2建立畅通的家长和学校沟通机制
虽然大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均不在身边,无法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的形式沟通学生在校的表现。但在通信工具已极为发达的今天,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建立畅通的家长和学校沟通机制是可行的。QQ或微信目前已在农村中青年群体中较为流行,从而可考虑建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通过群聊的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此外,可通过私聊与个别家长单独沟通,达到实时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的目的,并为及时解决学生在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良好途径。笔者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将所在班级家长联系在了一起,收到了良好效果。
2.3实施结对帮扶制度
结对帮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家长之间的结对帮扶,二是同学之间的帮扶。目前大部分留守儿童学生由爷爷奶奶看管,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定困难,可有效利用建立的QQ或微信群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比如班上有一个学生感冒发烧,但是爷爷奶奶由于农忙没有时间带他去看病,群里另外一个学生家长看到后,主动要求带他看病。此外,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也相当重要。虽然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但小学生同样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如果引导得当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此,笔者有意识地让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同桌,多组织课外活动,多给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机会,这次措施大大加强了班级团队意识,让留守儿童获得了自信,学习成绩也明显提升。
2.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农村小学硬件条件有限,没有钢琴、专业运动场等体育设施,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开发娱乐项目,尽可能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比如农村小学具有的宽阔的田野和丰富的野外教学资源,可充分利用野外场地开展体育活动,比如跑步、跳绳、踢沙包等,野外的树木、花草、动物也可以为丰富语文、常识课等教学内容提供条件。此外,多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缺乏家庭关爱的阴影中走出来。
3.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难题,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参与度,在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均与城市小学适龄儿童存在较大差距,并因此严重影响我国的教育公平基本原则。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赵霞.小学家长学校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高宇婷.农村家长参与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冯仕成.新时期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管窥[J].吉林教育,2015,2.
[4]董晓玲.农村家长参与中小学子女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新课程研究,2016,6.
[5]汤岚.农村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