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Currently, evalu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 new study hotspot in our academia. Providing a review of existing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defines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s connotation and clarifies such integration’s several principal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principles, it builds an index system on the evalu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patial, population, economic, social and living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Here also describes major methods and basic processes of index weighting, data standardization as well as general evaluation in detail.
Key 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indicator system;general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5-16(7)
党的十以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成为一项重大国策。近年来,国内学界的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许多学者不再局限于城乡之间应然关系的论争(例如城乡孰为本末问题),而开始转入对如何认识并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技术性讨论。目前,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已成为国内学界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这类研究来说,如何选取和构建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城乡一体化评价的研究进展
从既有研究来看,对城乡一体化测量指标的选取方法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城乡一体化看作城镇与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等多领域、多层次的相互融合并趋于一体的过程,为准确地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需要对各领域进行指标设计并构建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杨荣南(1997)的研究较早且具有代表性,他从经济、人口、社会、生活、环境生态等五个维度,选取了24个二级指标进行测评。顾益康等(2004)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为一级指标,以42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任平等(2006)从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两个方面来评价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情况,进而对城乡一体化程度作出判断,其中空间联系分为自然基础、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等3个子系统和9个因子,功能联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联系、环境条件等3个子系统和13个因子。陈国生等(2009)选取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为一级指标,地区GDP与全市GDP之比、经济密度、农村恩格尔系数等19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指数评估体系。曹志刚等(2009)将一级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制度发展、城乡发展、生态发展、文化发展等,再选取20个二级指标测评城乡一体化水平。采用此类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学者们选取的一级和二级指标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另一思路认为,测评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大部分指标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或交叉关系,因此可以“精选”具有概括性与解释力的若干指标来进行测量。岳丽萍等(2006)以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值等四项指标对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判断。孙小素(2007)选择城乡收入比、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城乡生活消费支出额比、城乡人均住房面积比、城乡百户居民电视机拥有量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市人口比重7个指标测评城乡一体化进程。魏亚蕊等(2008)利用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四个指标对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程度进行测算。
可以看出,以上两类选取指标的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类方法的优势是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并有助于发现城乡差异的具体成因。但是由于所选指标多,容易造成互相交叉,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合理性。此外,由于学者们选取的指标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第二类做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且较为常用的指标,能够满足考察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需要,同时数据可得性高,处理简便,便于对不同区域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但是因为指标较少,难以详细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状况。总而言之,国内学界对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相关研究成果之间缺少交流、批判和合理借鉴,尤其是大多数研究中构建的指标体系都不尽相同,远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和计算方法,直接影响到相关研究成果难以形成有效积累和深层讨论,所以可以说目前关于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2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
城乡一体化是在国内城乡二元对立的现实格局下提出的重要概念,尽管国外相关研究中缺少与城乡一体化直接对应的概念,但国外学界针对产业革命后出现的城乡分化问题进行研究并创立了城乡互动和城乡融合等诸多理论,例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赖特的广亩城理论、城乡边缘区理论以及的城乡关系理论等,这些理论对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借鉴国外相关理论资源,并依据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城乡建设实践,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不断进行完善。在总结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镇、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镇、乡之间在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为准确理解城乡一体化内涵以构建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把握以下方面关系:
第一,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城乡一体化涉及空间规划、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杨重光(2008)认为,城乡一体化包括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交通信息、市场结构、政策措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的一体化过程。单纯某个或几个方面的城乡互动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在理论探讨和实践发展中必须把城乡一体化看作一个整体,提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多部门的统筹谋划,推动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城、镇、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城乡一体化的“城”包括城和镇,所以城乡一体化必然意味着城、镇、乡的一体化,强调镇的地位重要性是因为镇是沟通城乡的必要环节和纽带,要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首先要推动城镇与乡村的一体化,任何越过城镇的“蛙跳式”城乡联系都是难以持续的,只有发挥建制镇和集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才能逐渐缩小乡村与城镇的差距,最终实现城乡的一体化目标。另一方面,城、镇、乡应该互为发展空间与重要依托,在既有城镇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城镇的空间扩散和均衡布局,完善与新农村建设内在相关的城镇“点-网”式结构,围绕中心城镇形成增长极,打通城乡资源双向交流的通道,扩展承接容纳城乡资源的结节性空间,促成城-城、城-镇、镇-乡之间的有机联系,特别应注意避免陷入城乡低水平均衡发展和资源分散化配置的泥沼,力促城乡共同的协调发展,重建城乡共生的和谐关系。
第三,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城乡一体化必须在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把城市和乡村转变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但是城乡一体化不是单纯的乡村城镇化,也绝非完全取消城乡差别的城乡“一样化”,而是推动城乡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就是说,乡村与城镇相比并非完全处于劣势,应看到乡村地区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是与城镇的比较优势,需要认真甄别和客观对待。例如,乡村地区与城镇相比,在基础设施、经济发达程度、社会生活发展水平等方面相对落后,但在居住面积、生态环境、矿产资源以及乡土文化等方面则可能优于城镇或独具特色,对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加以考虑。
3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评价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必须构建一个明确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准确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综合性原则。针对城乡一体化的系统性特点,所选取的指标应涵盖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从而比较全面地反映城乡关系的总体状况,并且在对城乡一体化测评时必须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判断。
第二,针对性原则。首先,城乡一体化反映的是城乡关系的现实状况和客观水平,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该主要从城乡关系角度来考虑。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能够直接反映城乡关系的相对指标,而应避免选择那些只能单方面反映城市或农村发展状况的指标,避免选择那些只反映区域内平均水平而掩盖城乡差异的指标。其次,所选取的指标应能合理反映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现状,体现城乡各自发展特色,特别应避免忽视农村优势的“城市倾向”导致指标选取不当。
第三,独立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之间应相互独立,不能互相替代和互为解释。同时,独立性原则还要求每一项所选取的指标都能够反映城乡关系的某一方面特性,不能含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同时,某一方面特性,尽可能用少而精的指标来反映。当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联系要求所选取的指标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要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多角度反映城乡一体化水平。
第四,可比性原则。可比性是对指标体系合理性的一项基本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对某一个特定区域内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用于不同区域城乡关系的横向比较。因此,指标和资料的口径和范围应尽量与常用的指标体系相一致。此外,这些指标不能太“大”,否则要么无法获得相关数值,要么无法准确反映城乡关系。这些指标也不能太“小”,否则过于琐细从而增加不必要的研究难度,并降低结果的可比性。同时,因为城乡一体化水平往往因地因时而不同,所选取的指标及赋予的权重等都应尽量适应这种动态变化,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保持相对稳定。
第五,可行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该是可以度量的,数据具有可得性,获取途径主要有来自各地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等权威部门的相关数据,在缺乏统计数据时可获取相关的调查数据。一般来说,数据的可得性和权威性越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比性和可行性也越强。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简释
依照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以及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参照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再结合有关专家意见,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为五类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见表1。
3.2.1 空间一体化
空间一体化既是城乡融合的外在地域表现,也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空间一体化水平是指城乡在地理空间上的关系状态和交融程度,理想的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为多(城镇)节点的网络型区域连续统(Regional Continuum)。包括以下指标:
本文构建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仍然是一种客观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城乡一体化还应该将城乡居民对本区域城乡关系的主观心理认知纳入评价范围,因此还需要从主观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更加完整的评价和认识。但是对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主观评价往往存在着明显制约,如调研难度大、区域文化差异影响主观认知、调查结果缺少可比性等,难以进行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此外,受时代变迁与心理变动等因素限制,很难对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城乡一体化状况进行纵向比较。考虑到诸种局限,本文未对主观评价指标进行讨论。我们认为如何克服主观评价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将主观与客观评价结合起来,构建更为科学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将是今后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2).
[2] 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3] 任平,周介铭,张果.成都市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4] 陈国生,陈威.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评估体系探讨――以重庆市为例[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5] 曹志刚,吴国玺,隋晓丽.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9,(8).
[6] 岳丽萍,白永秀.陕西城乡一体化水平判断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7] 孙小素.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统计监测方法探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4).
[8] 魏亚蕊,高建华.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程度测算与建设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08,(8).
[9] 杨重光.城乡一体: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特色[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10]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认识误区 发展 思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实践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问题也凸显出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述,但总体感觉深度不够,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够清晰,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这些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发端于19世纪中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自发迁移到城市,是由工业“积聚效应”引起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分工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这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是忽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发展和经济基础上的区别,盲目地把农民转非变为市民,把农村变为城市,不是简单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这种认识不仅曲解了城市化,更曲解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一体化。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农村建设。纵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报道,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农村大力支持,帮助农村修路盖楼,解决农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乡一体化,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措施,这显然是片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城乡一体化包涵新农村建设,是整体和局部。城乡一体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城乡一体化是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是“乡”,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乡”,应该通过提升“乡”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分工优化,协调发展,而不能用新农村建设代替城乡一体化。
误区三: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这个观点主要体现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将城市建设照搬照抄到农村,只要是城市有的,农村也一样复制,修大马路,建大广场,盖高楼,追求外在形态的一样化,而农民的生活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是增加了不少负担。这是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和做法,是一种形式主义。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由于我国长久以来非均衡发展形成的,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城乡一样化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并不是乡村仿造城市、乡村看上去和城市一样就是城乡一体化。现阶段,城乡并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乡村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优化变迁会渐进地发展为城市。城乡外在形态的一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的但不是必需的,更重要的是城乡权益地位、文化、社会等内在差异的缩小和趋同。
误区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抑制城市、发展农村。对城乡一体化还有一种较为典型的误解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势必要城市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抑制城市的发展,城市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扛着沉重负担等,相应地在城乡一体化措施上只注重如何发展农村而基本不关注城市。这显然是有问题的。现在确实是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但不能割裂城和乡来谈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城市发展了才能给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乡村发展了,粮食充足保障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增多了,就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城乡一体化(rural-urban integration)的定义,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笔者认为这个定义还是比较准确的。它站在城和乡两个系统的角度,指明了二者的普遍联系和协调发展,并指出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新型城乡关系。但是,它没有说明由乡到城的发展转化,没有揭示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存在不同阶段和目标、是一个城乡逐步接近的动态过程。
社会学者、经济学者、规划学者、生态环境学者等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社会学和人类学者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结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承认并适度保持城乡并存为基础,以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及其弊端为出发点和目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系统的辩证的科学思路和方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变革创新,在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稳定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政策措施在城乡之间平等一致、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发展成果在城乡之间平等共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和结果。
(二)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1.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城乡一体化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城乡一体化是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在大家所谈的城乡一体化大多是城乡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后所呈现出的状态。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只是城乡分离、对立仍占主导地位时的一体化,现阶段采取的城乡一体化措施可能就不适用于来推进未来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必然促使城乡关系发生由分离对立到相互促进转化再到趋同融合的渐变。认识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可以指导我们在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2.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观点也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所谓“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使城乡逐步接近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连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有因果关系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跨越”。
3.城乡一体化的系统性。城乡一体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景观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系统,是一项涉及社会深刻变革、利益重大调整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所以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看待城乡一体化,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多样性。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的中国,不可能有统一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即使在省域范围,也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可能套用一个模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城乡一体化模式必定是多样性的。各地只能在大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指导下,因地制宜,科学创新,走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和道路。
5.城乡一体化指标的相对量化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种结果,是一种城乡状态。制定或评价某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成果,可以设计出规划建设一体化指数(指标),产业发展一体化指数(指标),公共服务一体化指数(指标),社会管理一体化指数(指标)等多个指标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村内道路铺装率,排水管道覆盖率,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比重、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等更多的指标,但这些指标只能是相对的,是与一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到某一阶段必须要有对应的指标和目标;但是,城乡一体化更多的是定性的、描述性的,城市与乡村、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在政策、文化和文明、地位以及身份的实质平等、社会心理等方面是否一体化是不可能量化的。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须关注的问题
一是要重点关注农民增收问题。在现阶段,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深化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起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多元化多形态的都市现代农业和适合区县功能定位要求的各类产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来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鼓励农民创业;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农民社保、医疗、救助等水平,使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要重点关注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泛泛来讲,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议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一元化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与非农的户口性质差别,实行以居民身份证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消除由于我国居民身份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权益的不平等。二是研究探索流动人口管制制度。人口是随着就业和福利在流动的,应该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解决因人口流动产生的在能源、交通、就医、就学、就业、居住、治安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要重点关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问题。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所要求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包含的水、电、邮政、市政、公共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生态等基本都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范畴,都需要大量的建设和运营资金。这些资金怎么解决?按照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是政府;准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承担部分成本,受益人承担其余的成本。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公共产品一直由国家承担,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企业提供,而在农村却由农民自己解决,所以也就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乏和滞后。因此,加快推进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体化,必须重点关注资金问题,实际上也是可操作性的问题。在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完全由财政投入并且还要加快一体化进程,应该还存在难度,需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戈.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反思.农机化研究,2005(2)
关键词:辽宁;城乡一体化;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21-02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也是政府部门的政策侧重点。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体现的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适应,是社会领域的一次变革。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式,在思想观念上是一次有益而大胆的更新,同时也是政策上的一次巨大的变化。城乡一体化解决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思路问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也是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一次有益调整,对城乡产业布局和城市与农村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发挥重要的作用。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
当然,当前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还有不同的解释。社会学认为城乡一体化发达的城市与发展落后的农村之间的一次融合,他们能够打开壁垒,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无差异发展。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城乡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工业一体化上,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工业一体化”,通过工业的一体化来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规划学者的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的从空间上解决城乡之间的统一布局和统一部署,以交通为纽带,以产业链为方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共赢式发展。另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进程本质上是城市与农村在生态环境层面的一次融合,城乡一体化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城市与农村的有序发展。
二、辽宁城乡一体化的背景及问题分析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国家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高度重视。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明确指出,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通过分析发现,国际上典型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的时候,就是城乡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最好时期。到2012年,辽宁城市化水平已经高于60%,结合国际经验,我们认为辽宁省在此时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最佳机会期。但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辽宁仍然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农村地区的工业发展缓慢,尤其是轻工业发展,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工业数量少,产值所占比重较低;其次是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交通等公共服务与城市差距明显,不能促使要素的快速流动。第三,作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的行政一体化程度非常低,难以从行政的角度协调各自的发展规划,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土地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存在各自为政,低位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辽宁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辽宁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要促进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的活力,减小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扭转原有的农业反哺工业的一贯做法,要做到工业补贴农业,利用城市的优势资源,扩大对农村的支持范围和支持力度,使城乡之间平等享有改革红利。
(一)农业生产主体地位不变。
辽宁省农业资源相对丰富,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并不是要求农村摒弃原有的农业生产,反倒是要求农村快速发展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强综合生产力,确保粮食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在保证农村农业生产主体地位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投资力度投资基础设施,诸如公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全面改进农村的生活条件,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党的十中明确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这一创新性提法,为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化经营奠定了政策基础,为农村土地的市场化和大规模高效生产提供了保证。土地的市场化流转,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这一制度,依法维护农村居民的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以耕地保护为基本前提的情况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农村土地的经营体系的形成,有助于辽宁省内城市与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的快速缩小,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长效发展。
(三)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从要素和公共资源两个层面加以解决。以劳动、资本、土地等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进行交换的时候,要做到公平交换。劳动要体现同工同酬,资本要体现资本价格一致,土地要保证农民平等分享有土地增值收益。允许进城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继续完善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构建适合辽宁农村发展的产权流转交易场所,允许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的公开、公正流转交易,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十六大以来,随着辽宁省城乡一体化政策的逐渐推进,辽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了不断地加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已经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百分之百覆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雏形已经形成。
(四)完善和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的机制体制是当前辽宁省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关键环节,而产业协调与融合、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地域差异化竞争等问题的解决是重中之重。
在城市管理方面,鼓励创新,提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完善的人员流动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力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
四、结论
本文的分析表明,辽宁省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要保障城乡之间平等享有改革开放的红利,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资源的平等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还要进一步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完备,为农业工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促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村的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和渠道,完善农村的产权制度。
参考文献:
[1]赵维良,赵东霞.辽宁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及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14.
[2]刘芙,金春梅,唐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辽宁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3,(2):22-23.
[3]常春芝.辽宁沿海经济带城乡一体化评价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1):63-67.
[4]蔚广森.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7):21-22.
[5]张荣.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J].江苏农村经济,2014,(4):42-43.
[6]杨茂保,张永杰,付秋兰.农民市民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9):4-5.
[7]张秉民,何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J].法制与社会,2014,(11):201-202.
收稿日期:2014-04-18
关键词:城乡公交 一体化
一、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指根据城乡旅客运输发展的客运要求,为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现有的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原来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要求,以达到城乡客运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方式等方面协调发展。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人员流动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客流量的与日俱增。如何解决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加快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进程,建立起沟通城乡公众出行的交通组织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探讨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期推动西宁市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西宁市作为青藏高原区域中心城市的科学发展。
二、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必要性
西宁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不但给广大群众带去了便捷的公交出行,更是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出行成本,基本实现了改革成果与老百姓共享的目的。市区至三县已相继开通了公交车,湟中县除少数几个山大沟深、尚不具备通车条件的乡村外,公交覆盖率达95%以上,年节约群众出行费用近8000万元;湟源县率先城乡公交全覆盖,年节约群众出行费用近270万元;大通县县城至西宁方向公交全覆盖,年节约群众出行费用近320万元。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性亏损严重。公交票价普遍偏低,运行成本逐年上升,营收成本倒挂现象凸显;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配套的回车场、公交停车港湾、站点等比较匮乏;三是公交优先发展的相关政策尚未触及城乡公交。政府引导力度大,优惠政策扶持少,没有呈现出“公交为大家、大家办公交”即政府、企业、群众合理负担的良好态势,长此以往,随着企业亏损加剧、车辆老化,群众的安全出行和公交的连续服务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三、西宁市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现状
2008年以来先后开通了西宁市至湟中塔尔寺、鲁沙尔、上五庄、多巴镇、晋家湾、鲍家寨公交专线,多巴至湟源、多巴至鲁沙尔镇公交专线,西宁至大通、西宁至湟源等公交专线,同时,还开通了西宁至大通、湟中、湟源三县的高速快客线路,满足了不同群众的需求。西宁至四区三县共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5条,线路全长约423公里,运营车辆数为311辆。三县又开通了46条以县城为中心的公交专线。四区三县50个乡镇(其中23个乡、27镇)已全部通车,全市931个建制村已有835个村通达客运班线车(包括农村小中巴),投入车辆541辆,其余96个建制村因道路限制暂不具备通车条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市的城乡公交网络初具规模,形成了以西宁至湟中、西宁至湟源、西宁至大通县城为主干线网,以多巴镇、鲁沙尔镇、湟源县城、大通县城为次中心节点的城乡公交网络,全市(含三县)公交线网覆盖率达90%,解决了近150万农村群众的出行问题,深受群众的欢迎和高度评价。
四、对西宁市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明确公益性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明确公益性质,是发展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基础。统筹发展城乡公交客运发展公交客运,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经济、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是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支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2、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用地,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停车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的改造建设,强化以“公交优先”为重点的交通组织管理,全面推进公交路权优先。完善“政府投资、企业化运营、有偿使用”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办法。同时,深入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建成城乡一体的公交IC卡系统(目前仅湟中县使用)。
3、建立城乡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统一政策法规,是统筹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坚持体制改革与立法相结合,打破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政策二元结构,在政策、规费征收、公共资源共享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体系。通过研究原交通部和原建设部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城市客运、道路客运的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尽快出台符合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客运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化体系框架;逐步建立统筹城乡交通适用的道路、车辆、站点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4、积极培育市场经营主体,规范市场秩序
鼓励多种经营模式,有条件的客运企业发挥品牌优势,利用股份制改造、收购、兼并、联合、合作等方式,整合农村客运,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排班、统一定价、统一结算”的公司化经营管理模式;鼓励有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农村客运企业之间的联合与适度集约,逐步实现农村客运的经营规模化、服务标准化;根据当地需求特征和运力投放情况,对黑车采取合法化、规范、打击等方法,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1]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建设问题分析 杨浩 北京交通大学
[2]统筹城乡客运发展问题的对策 解晓玲 祝昭 郭占伟 《道路运输》2010年第10期
关键词:大城市;公共交通;公交体系;公交系统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5-0093-02
1 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不仅让农村中的大量劳动力转向城镇,让城乡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城乡间的人员流动也正在不断地增多,进而出现了客流量大增的现象。同时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市问题也正在日益显现,例如城市污染、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的增多,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乡间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城市人口增多和流动性比较大,农村人口减少。20世纪末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缩短了城乡间的公路客运,这在很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间居民的出行及流动。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间及城市间的物流及客流的增多,原有的公共交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原有公路管理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城乡间的运输方式发展不协调,管理体制表现为多头领导及交叉。城乡间的道路建设及使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在城乡间的短途客车与城市间的公交形成不公平的竞争,在城市间的车辆缺乏一个统一调度、统一规划,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间的客流不断增多,但是城乡间的短途客车却人为地分割了市区与城镇间的频繁交通联系,已经严重制约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现代大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发展理念由此酝酿而生。
2 有关概念与内涵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大城市的命脉,这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关系到城市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公益事业,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人们理论认识的发展,国内的很多城市根据自己城市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城市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大公交体系、城乡公交统筹、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快速公交系统等理念引人关注。
2.1 大公交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大公交及大公交系统这些概念在近几年出现在一些论文、杂志及研讨会上,同时在网络上也出现了这些概念,对这两个概念不同等人有不同的见解,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两个概念学者们并没有给出权威的界定,在一些刊物及杂志上对大公交的定义为公共交通中的主体地位,能够为城乡提供经济、方便、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更好实现城乡间的交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不断深入,在大城市发展大交通、大公交已经成为大城市区域公共交通发展的大趋势,对于大公交的定位主要是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的主要地位,能够为大城市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在大城市中能够建设一个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系统,更好地实现城乡间的结合。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公交系统能够更好地确保城镇发展对公交系统的
需求,结合学者的研究和当前大城市在构建大公交系统的实践,对其定义为它是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确立了以人为本、公交系统优先发展的理念,运用先进技术及社会的综合资源,建立一个经济快捷、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公共交通体系,更好地实现城市内及城市间的公共交通系统。关于公共交通系统的内涵主要包含了几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公交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其核心就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满足城市的发展。第二,大公交系统包含的内容非常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公交车、轨道公交、出租车外,还有免费的自行车、缆车及水上渡轮等,为了人们更便利出行。第三,大公交系统的发展有利于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第四,大公交系统具有很强的辐射性,能够辐射周边村镇及城镇。第五,要与城市的对外交通系统进行有效的对接,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2.2 有关城乡客运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城乡客运有一些相近的提法或者说法,这些提法主要有城乡交通一体化、客运一体化、农村客运公交化及城乡道路一体化建设,在这其中有一些比较常见的概念,例如城乡公交统筹、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等概念,同时提出了一些内涵比较相近的容易让人产生混淆的概念,这就需要同一概念,更好地为大公交提供学术支持,随着城乡道路设施不断完善,我国城市道路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对其相关研究也正在不断增多,尽管出现了很多概念,但是通过对这概念进行分析,基本都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第一,概念背景相同或者相近,这个背景主要是城市的快速发展,都为了更好地对客运体制改革及打破城乡客运二元结构为出发点,更好地服务城市交通。第二,指导思想相同,城乡客运的融合,主要是围绕城乡遵守统一法规、统一规划及统一管理的方式。第三,目的相同,都为了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给人们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工具。
对城乡客运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好地让居民享受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资源。对城乡客运的改革应该是以公共交通理念为指导思想,使用城乡公交一体化或者公共交通这些概念来概括城乡客运更为贴切,城乡公交一体化主要把城市的公交设施与乡镇的诸多客运设施相结合,让其有机结合,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实现旅客有序乘坐,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最终达到居民出行方便,更好地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2.3 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
TOD模式就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英文为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这是一个交通布局紧密、功能混合的一个社区,在这样背景下,建立一个公共交通枢纽,经过合理的布局,让更多的人乘坐公交,减少私家车的出行,这种模式经过不断的实践,TOD主要由一个概念转为特殊的用地单元,这种模式与传统的小公交为导向的城市交通理念有一定的区别,这种模式能够积极引导城市合理拓展,能够对私家车及小汽车的使用起到正面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出现了非常快的发展,针对大城市大战的趋势,公共交通作为民生的基础,要把城市的规划和公共交通的发展进行结合,在城市里构建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系统,这也是我国城市对城市公共交通实现的一种重要途径。
2.4 快速公交系统
BRT是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其英文Bus Rapid Transit,缩写为BRT,这种系统主要是来源于巴西的快速轨道与常规公交之间的一个新型的公交系统,这种系统能够承载大量的运量公交方式,被形象地比喻为地面上的地铁系统。这种公交系统主要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结合智能交通技术和运营管理,在这个系统中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能够更好地实现轨道交通与普通交通的无缝隙结合,已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城市客运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的基本特点就是高效率、高品质、低耗能。低污染及低成本,这些特点符合时代的标准和发展趋势,这种公交系统能够更好地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这种公交系统已成为国际上普遍推行的新型公交方式,在我国这种方式已经被相关部门重视,在一些大城市已经被应用,例如在北京、广州、郑州、厦门等等。
3 大公交概念的内在联系
通过上面对公交概念的概述,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概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些概念是在城市空间迅速发展中出现的,同时也是在公交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大及城乡间关系往来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公交的需求也正在增多,这样就促使我国公交系统的大发展,特别是促进BRT的诞生。同时,公交系统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公交系统的快速发展正是基于TOD模式,这位城市发展理念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国际国家的分析,我们能看出TOD是城市发展的模式,BRT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快速公交模式的发展正是这两种模式的结合,并且更好地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
大公交系统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关于城乡一体化是大公交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为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成熟,大公交系统在城镇化的发展中的作用日益体现,能够更好地利用先进技术和各种公共资源,能够建立起一个安全经济、高效快捷的区域公共交通系统,更好地促进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大公交系统是城镇公交一体化的建设的最终目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
针对我国大城市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趋势,也是环保发展的趋势,为了保障公交系统的高效和服务质量。高效的城市公交系统是需要有快捷的交通方式,高服务质量能够让居民出行,更好地使用公共交通服务,能够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同时我们更要保障公交系统价格优势,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支持,更需要市场杠杆起作用,发挥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系统中的主体作用。大公交系统的发展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城市的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符合城市用地发展,大公交系统的发展还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城市公交系统,运用新的管理方式更好地用好促进到公交系统发展,鉴于此,未来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基于TOD模式和BRT支撑的大公交系统的构建。需要强调的是,各个不同的城市要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人文背景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大公交系统。
参考文献
[1]顾尚华.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的发展模式浅析[J].交通与运输,2005,(4).
[2]张石石,高志刚,刘海洲.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体化换乘协调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1).
[3]赵红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J].陕西建筑,2000,(3).
[4]李晓华,林宇凡.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合理换乘方法[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5).
[5]王欲敏.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方式分板[J].交通标准化,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