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医疗发展的现状

社区医疗发展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医疗发展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医疗发展的现状

社区医疗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临终关怀;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30-0127-04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ospice care in communit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SHI Hongrui ZHANG Ying GUO Xiaoyan ZHANG Feng

Nursing College, Changzhi Medical College, Changzhi 04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ospice care in communit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in Changzhi city. Methods Questionnaires whose contents included present situation of hospice care, influence factors and promotion factors, were conducted in 49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stations) in Changzhi city from February to June 2014. Results 15(30.6%)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stations) had carried out hospice care, and 26(53.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stations) were planning to conduct hospice care. 17(34.7%)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stations) had carried out propaganda, and 27(55.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stations) had planned to carry out propaganda. Ideal service places were mainly nursing homes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and implementers of hospice care were mainly medical personnel and families.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in carrying out hospice care, such as diverse service requirements, lack of funding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experience deficiencies, and cognitive deficiencies.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ce care in communities of Changzhi city is not optimistic. Public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unding and personnel investment should be enhanced, and awareness and outreach should be expanded.

[Key words] Hospice care; Communit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Present situation; Influence factors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学的发展,临终关怀倍受重视。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惠及民生,基层医疗单位发展尤为迅速,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服务场所,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老年慢性疾病、难治性疾病向社区医疗机构转移,如何推动社区临终关怀的快速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区医疗的重要课题[1-5]。把握好现状才能更好地开展,这也是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旨在进一步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4年2~6月选取长治市4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调查,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进行。问卷为自行设计,分为社区老年临终关怀实施现状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均进行严格的培训,以现场调查和人员访谈为主要调查方法,保证调查质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102份,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100%。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2 结果

2.1 社区实施临终关怀的现状

15所(30.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已经开始实施临终关怀,有此打算的26所(53.1%),没有此打算8所(16.3%)。17所(34.7%)对所管辖社区的居民进行过临终关怀知识的宣传,27所(55.1%)计划进行,5所(10.2%)没有计划。见表1。

表1 社区实施临终关怀的现状

2.2 工作人员对临终关怀的定位

工作人员理想的临终关怀场所问题回答256人次,理想场所回答为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的46人次(18.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8人次(26.6%),综合医院41人次(16.0%),养老院55人次(21.5%),居家病床46人次(18.0%)。多数(82人次,46.3%)认为临终关怀服务由医务人员和家属共同实施更好,其次为家属(55人次,31.1%)。见表2。

表2 工作人员对社区临终关怀的定位

2.3 社区实施临终关怀的影响因素和促进因素

对开展临终关怀服务面临的困难调查共437人次,主要体现在缺乏经费支持(83人次,19.0%)、政府重视程度不够(82人次,18.8%)、专业知识及专业人员缺乏(82人次,18.8%)等方面。对可促进临终关怀服务的开展措施调查共422人次,主要体现在增强政府行为力度(92人次,21.8%)、制定相关法律法规(90人次,21.3%)、增加服务机构(84人次,19.9%)等。对临终关怀服务内容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主要包括:安静舒适的环境(26.4%)、亲属陪伴(26.4%)、维持一般治疗至患者去世(21.0%)等。 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临终关怀服务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近年来,我国社区临终关怀服务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已经陆续开展,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6,7]。国内学者对上海市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表明,社区临终关怀的发展依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8]。此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临终关怀在区域间发展并不平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临终关怀服务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本次调查旨在为加强社区临终关怀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

3.1 社区实施临终关怀的现状

临终关怀在社区的开展和宣传情况并不乐观。本次调查中仅有30.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34.7%进行过相关宣传。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的社区,被服务的对象较少,多数是在社区进行一般性治疗,并不住院。社区所开展的临终关怀服务主要包括一般诊疗、转诊、健康咨询、心理辅导、健康讲座、慢性病随访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可以看出随着医疗改革力度的加大,社区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临终关怀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宣传不到位,社区老年人群对临终关怀的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社区医疗机构没有充足的设备、设施等为老年人提供满意的服务;专业医务人员的缺乏和临终关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缺乏[9];没有明确的定位,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等。

3.2 工作人员对临终关怀的定位

目前临终关怀的实施场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并不相同,我国主要以宁养院、社区医院、家庭病床等为主。本次调点访谈临终关怀建设的参与者及实施者,结合本地情况,多数工作人员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和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作为理想的实施场所。选择医护人员和家属为理想的临终关怀实施者。随着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选择就近医疗的家庭逐渐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渐成为重要的医疗服务场所。养老院和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虽然可能更加专业,但经济负担也相应较大。虽然很多医疗机构将医护人员作为临终关怀实施的主导,但由于传统观念等的影响,家属也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家属的参与不仅能够解决被实施者的情感需求,而且有利于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务。

3.3 社区临终关怀开展的影响因素

社区开展临终关怀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次调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认为主要在缺乏经费支持、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缺乏规范的管理、公众的认知不足等方面。促进因素方面基本与影响因素相互契合。虽然政府在新的医改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向基层倾斜,扩大了投入,但由于底子薄、负担重,社区医疗机构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专业知识的缺乏和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临终关怀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这种制约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加强继续教育和基础教育能进一步提高整体水平[10]。本次调查在影响因素和促进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了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内容。与相关报道[11,12]相似,本次调查显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内容需求较多、范围较广。“尽力抢救并治愈”、“条件允许则应用先进手段、药物延长患者寿命”等部分需求已经超出临终关怀的范围,表明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普及临终关怀知识,才能有效促进临终关怀的发展。

综上所述,临终关怀服务在长治市社区开展情况不乐观,亟待加强宣传,需加大经费和人才投入,扩大认知度和服务范围。社区实施临终关怀虽然有自身便利条件,但也存在很多影响因素,但必定是临终关怀发展的重点[13-16]。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争取多方支持,科学管理,相信经过积极的努力,一定能够探索和建立适合本地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郭晶,刘素珍. 我国社区临终关怀研究现状[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3):758-759.

[2] 孙晓峰,孙金海,郭强.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现状及对策[J]. 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84-85.

[3] 王丽萍,李亚洁. 临终关怀态度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4):66-69.

[4] 杜伟华. 浅谈临终关怀所面临的相关伦理问题[J].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158-159.

[5] 辛婵滢. 社区临终关怀护理进展[J]. 上海医药,2014,35(18):38-42.

[6] 钟敏,孙伟,钟宁,等. 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临终关怀认知现况分析[J]. 上海医药,2013,34(8):46-49.

[7] 高茂龙,王静,王进堂,等.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临终关怀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2262-2264.

[8] 袁炜. 上海市社区临终关怀2012年和2013年调查主要数据比较分析[J]. 上海医药,2014,35(22):13-17.

[9] 马娉,苏永刚.中国临终关怀困境及立体化人文关怀模式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44-46.

[10] 何静,徐蓉,陈慎,等. 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知识和态度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3, 13(6):73-75.

[11] 唐争艳,张永爱. 关于西安市社区居民临终关怀认知度及需求现状的调研[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5):681-683.

[12] 钟宁,孙伟,王海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临终关怀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5(31):3589-3591.

[13] 钟惠.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现状,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 吉林医学,2014,35(6):1287.

[14] 李霞,付伟.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人群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及对策研究[J]. 健康研究,2012,32(2):143-146.

[15] 岳林,张雷. 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7-119.

社区医疗发展的现状范文第2篇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要领 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计态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计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事服务 谈互联网与社区卫生服务创新 宕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人文的建设与实践探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队伍建设的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 株洲市井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对策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调查分析 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 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怎样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参考文献

[1] 樊宏.“后医改时代”南京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2):886-906.

[2] 苏振涛.云社区医疗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5.

[3] 赵静.基于物联网发展的智能化社区医疗服务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13.5.

社区医疗发展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区护理 社区护士 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3-0025-03

现阶段,全国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都是以个人和疾病为中心的,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所以,以个人、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全球卫生事业发展的最新模式。以健康为中心,预防疾病、维持和促进健康、减少残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人口老龄化备受关注,而中国这一人口大国更是影响着世界老龄化的进程。美园、瑞典、日本等国家在社区老年护理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模式;我国政府、社会在社区卫生保健、医疗护理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我们通过调查宝山社区护理的需求与供给现状,研究并借鉴国外社区护理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探索适应我国的社区护理发展模式提供线索和依据。

1 国外社区护理现状分析

1.1 美国社区护理现状分析

Hahn统计了美国社区护理中心的模式大致分为3种:①社区诊所;②社区护理附属于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的护理中心;③培养专业的护士企业家,也就是培养护士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可以针对性地管理新建立的健康维持机构和教育机构[1]。

在美同,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参加联邦医保计划,享受免费的医疗保险。这种模式最大的特色就是保险公司担当了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中介”。保险公司受卫生部门委托,管理医疗费用,医院、社区或家庭护理中心再受保险公司的委托,对所有需要健康护理的老人实施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和社区保健,这种模式惠及几乎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2]。

美国专业的家庭护理职业护士、理疗师、家庭护士、医疗社工和精神护工,形成了一个家庭护理的专业圈,以家访的形式完成日常的家庭护理工作。这种新颖的模式被称为是没有围墙的医院[3]。

1.2 日本社区护理分析

日本是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所以日本社区护理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的护理。

日本老年人社区护理包括:①老人福利机构,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运动功能恢复。目前日本老人福利机构有4 000所左右,收留人数有30万人,而这个数字还在增加[4]。②护理访问中心。这种特殊机构派遣护士到老人家庭,在对老人做临床服务的同时,还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目前,家庭访问护理已成为日本国家的一项政策和制度,护理协会已对此开展了专门的研究,并实施教育计划。③老年人综合咨询中心, 24 h提供咨询服务,解除家庭照顾者的精神负担,普及日常健康知识。

2 国内社区护理现状分析

孙耀连[5]对我国护理现状做了简单分析:①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仍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模式仍停留在“院内护理”。②护理人员数量少、学历层次低、知识陈旧,缺乏临床经验和应急知识,尤其缺乏高层次护理人才,这些现状都影响着社区护理的开展。③社区护理设备简陋,医疗环境差,没有完整的团队合作,所有护理工作流程都是一个护理人员单独完成。

3 宝山社区护理现状

3.1 对象与方法

3.1.1 对象

向社区居民等发放问卷。①社区居民:在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选取2 000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1 798份,回收率为89.9%。②社区护士:在宝山区随机抽取30位社区护士。

3.1.2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为:居民的个人信息、病史,对社区服务项目的需求和建议;社区护士的年龄、学历、专业、知识更新情况以及对社区护理的评价。

3.2 结果

3.2.1 社区居民

老年人(年龄≥60岁)634人,占35.3%,中学以上学历1 400人,占77.9%,每两户社区居民家庭中就有一户有老年人,而这些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占21%,预示社区护理有大量潜在的需求人群。有近1/4的居民认为去医院就诊不方便,认为医院一般的服务项目都可以在社区进行(表1)。

3.2.2 社区护士

30名社区护士的平均年龄36.8岁,30岁以下占63.3%,大专学历占16.7%,中专学历占83.3%,护士占93.3%,护士长占6.7%,参加社区护理工作的占70%,参加防保工作的占10%,参加家庭病床工作的占20%。未参加过继续教育的护士占50%以上。

3.2.3 社区护理现状

参加调查的居民文化程度较高,知道社区护理、满意社区护理、接受过社区护理的居民都在50%左右。社区居民普遍希望有社区护理,选择随叫随到的方式占82.1%,愿意在家里接受护理服务的居民占46.7%,愿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护理服务的占49.2%。在技术、服务态度、提供方便、价格的选项中,对于影响社区护理质量的首要因素,居民认为是技术水平,而社区护士认为是态度,其次才是技术。认为价格合理为重要因素的,社区护士占3%,居民占20%。

4 结论

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年人(年龄≥60岁)已达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4%,而上海的老年人(年龄≥60岁)约为240万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达30多万人。专家预测,到2015年,上海的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400万人,平均每3个上海人中,就将有一名老人,届时各种慢性疾病将越来越多。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护理来满足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刻不容缓。

4.1 面临的状况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目前社区护理人员存在着素质低、技术水平不达标、服务质量差、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而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知晓率和认可程度都较低。

社区护理需求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社区护士数量不足。上海市统计数据表明,全市社区服务点的工作者共计2 336名,其中社区护士516名,占护士总数的1.8%。②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低下。③社区护理的服务内容太少,只满足了居民的小部分需求。社区护理要摒弃原来“以疾病为中心”的形式,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服务要以居民需求为中心,进行特色化的社区护理服务。目前,社区护理还远远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很多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然存在偏见,习惯看病依旧到大医院。

4.2 对策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具有贴近居民、价格低、服务多样化等优点,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欲望强等特点。

针对上文分析的现状提出以下对策:

1)社区医疗保健服务采取“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让服务走进小区。①将设备、健康宣讲带进小区,包括定期开展体重、视力、血压、血糖、骨密度检查等项目的全民健康普查,定期在小区里开展健康讲座等。②社区护理家庭化,开设更多的家庭病床,对病人进行护理诊断和康复训练等。③社区护理与医院护理合作,出院病人与社区建立家庭护理关系,社区护士可以直接深入病人家庭进行护理,或通过电话联系等形式指导家属护理病人,使病人得到系统的照顾和呵护。

2)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①增加社区护士数量。②分层次培训。还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基础上,培养基础护理、健康咨询等各方面人才,满足居民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需要。③改革护理教育。在护理院校中增加社区护理的科目,并增加社会学、人文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强化人际交流、沟通的技巧。④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对于学历、技术、工作年限、职务不同的护理人员,需要分别针对其专业特色和自身特点进行分类培训,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确保护理质量和团队合作性[6]。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为维护老年人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必须发展和完善社区护理。尽管老年社区护理还存在不足之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过政府、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努力,老年社区护理工作定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Hahn JA. A strategic vision for nursing practice[J]. J Nurs Adm, 2001, 31(11): 517-519.

[2] 刘雪琴, 李漓, Keela H. 美国老年护理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护理的启示[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2): 950-952.

[3] 兰脆霞, 刘珍华, 黄亚聪. 美国护理产业化对我国社区护理的启示[J]. 全科护理, 2008, 6(11): 3074-3076.

[4] 王秀华. 日本老年护理的特色[J]. 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1): 74-75.

[5] 孙耀连. 社区护理探讨[J]. 大家健康, 2013, 7(1):101.

社区医疗发展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双向转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

一、基本医疗保险视角下双向转诊的实施现状分析

(1)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现状。2009年12月,《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暂行办法》颁布,提到了关于统一医疗保险政策问题。2011年杭州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合并共称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杭州市双向转诊实施现状现状。杭州市双向转诊以“职能部门”和“专家顾问团”为基础,确定转诊流程“职能部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级大型医院指定人员组成,负责双向转诊的具体业务衔接。实施的总体情况如下: 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转诊总体情况:门诊总人次160383,下转上9068例,占5.65%,上转下46例,占0.03%。表明在现行的转诊中,一般是以下向上转诊为主。

二、数据分析

(一)患者定量分析

(1)患者的选取

本次调查共选取滨江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城区御跸社区卫生服务站、浙二医、邵逸夫医院150名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6份,其中男性82人,占56.2%,女性64人,占43.8%。

(2)双向转诊的决定权

在对双向转诊的决定权的认识上,57.5%的患者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应该属于医生,而 22.6%的患者则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在医疗保险机构,只有19.9%的患者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在自己。

(3)医疗保险的倾斜对患者

从表中和图中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倾斜会促使一部分患者首先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其比例为35.5%。说明现有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对促进双向转诊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4)患者不愿意下转的原因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患者不愿意下转的原因主要是不信任社区医疗水平以及认为转诊手续麻烦,分别占56.2%和51.5%。认为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相差小也占了较大的比例,为37.7%。而社区没有开展家庭病床对转诊影响不大。

(二)医生定量分析

(1)医生的选取

本次调查共选取滨江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城区御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二医、邵逸夫医院75名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9份,其中男性42人,占60.9%,女性27人,占39.1%,社区医疗机构医生33人,占47.8%,综合医院医生36人,占52.2%。

在目前双向转诊转诊路径的畅通程度上,超过55%的医生认为目前的转诊渠道不是很通畅。说明转诊中间的过陈红光有待加强。

(2)医疗保险对双向转诊影响程度分析

认为基本医疗保险对双向转诊影响程度非常强的占11.59%,比较强的占30.43%,一般的占37.68%,不强的占20.29%。由此可知,基本医疗保险对双向转诊的作用比较强,但还有存在着提升空间。

(3)双向转诊运行不畅的原因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超过70%的医生认为缺乏明确的转诊标准和患者对社区医疗机构不信任是双向转诊运行不畅最主要的原因。基本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不够和患者对双向转诊缺乏了解也是双向转诊运行不畅的重要原因。

三、研究主要发现

(一)基本医疗保险和双向转诊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1、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保资金。实行双向转诊,可以降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支出,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2、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病人合理分流,从而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

3、加强医疗机构合作,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任何一所医疗机构都不可能单靠本身来满足居民全部的卫生需求,必须经过转诊来加强医疗上的协作。

(二)基本医疗保险和双向转诊的结合存在的问题

1、目前,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较少。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部分病人下转到社区治疗,制约了双向转诊的开展。

2、基本医疗保险只是简单地规定报销比例的差异,并没有对双向转诊制度进行程序或者规范的制度的设计,造成无法正常转诊,或只是形式上的转诊。

3、患者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在本次调研中,56.2%患者因为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愿意在此进行首诊或者下转。

4、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引导力度不够,对参保人缺乏约束。由于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往往选择大医院。

四、政策建议

(一)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将更多富有社区卫生服务特色的服务项目,例如家庭病床、康复医疗、上门诊疗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通过拉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的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引导参保人选择社区首诊,并实行其他优惠政策,尽量减少转诊方手续,为患者提供方便。

(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础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增加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治疗的硬件设施,提高基础医疗服务水平。另医疗保险部门通过定点医疗就诊的方式,改造或淘汰不满足条件的定点医疗服务机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

(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对患者的约束力和引导力度。应通过媒体的宣传、健康加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参保人的约束和引导力度,使得参保人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是随意流动,而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而有序的流动。

参考文献:

[1]刘梅,陈金华,彭晓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实施双向转诊的意义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4,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社区医疗发展的现状范文第5篇

学生回家乡自行联系当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进行实践活动,学生返校后,必须交回在本社区或乡镇卫生院(站、所)签章及部门领导进行成绩评定签字的实践鉴定考核表一份。实践内容与要求包括:

1. 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或以后发展的方向,到相应的城市社区或农村乡镇卫生院(站、所)进行医疗实践活动,其中在药房和治疗室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半天,每天不少于6小时。

2. 总计诊治疾病不少于20人次。

3. 书写门诊病历不少于10份、医学留观病历不少于3份。

二、实践调研报告内容

城市社区或农村乡镇卫生院(站、所)医疗实践活动结束后,必须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医疗活动调研报告1份。每位学生必须认真、如实的完成。调研报告须经当地有关部门签字、盖章并给出相应的评语,学校才给予成绩评定及获得的学分。各班组织对本班调研报告进行评分,并按本班级学生人数的10%推荐优秀调研报告到学校进行交流。

医学本科生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医疗实践调研报告提纲如下。

要求:(1)每份调研报告的内容为1项(下列4项,任选1项);

(2)每份调研报告立题要新颖,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一定要以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说明问题。

1.了解本社区或乡镇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收入结构与疾病谱的关系;xx年本地区前10位常见病与多发病(一一列出病名)的发病原因以及与人口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收入的分组对应关系,本社区或乡镇疾病的防治方法和效果,你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2.了解本社区或乡镇卫生资源结构与现状——包括组织结构与现状,人员年龄、学历、执业资格、医学技术职称结构与现状;本地区卫生区域规划及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及其本地区解决问题的办法,请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其对策。

3.城市社区或乡镇卫生院(站、所)在治疗本地区常见病与多发病(一一列出病名)中:

(1)中医就诊率(含就诊原因)、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各为多少?

(2)平均治愈或使其好转1人次的医疗费用为多少元?(本社区或乡镇每人年平均收入为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