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实践行动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滂沱的大雨挡不住前进的脚步,炎炎的烈日晒不退学习的热情。伴随着风雨和雷电,我们学校2021年暑期培训拉开了序幕。怀着不安与期待,我,作为一名教育人,毅然踏上了征程。经过紧锣密鼓的培训,我的彷徨,我的不安,已消失了大半,我的期待却更胜从前,这是对未来的期待、对职业的期待,我期待着站上讲台,千锤百炼,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英语教师。我对此次培训总结如下:
一.听讲座,学知识,得升华。
7月15日培训启动仪式上,董事长对教育思想,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做出了详细深刻的讲解,让我深切感受到要成为一名高技能、高水平、高业绩的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让我明确了即便前路荆棘丛生,也要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成为一名有位、有知、有为;无惧、无畏、无贪的三高教师的目标与信心。铸师魂,培师德,精师业,借助学校这个大平台,在团队指导合作中不断成长、成熟、成功。在校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电蓄能,整装再战”的专题讲座中,我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平台的重要性;我更为能进入学校,在学校这个强有力的平台上学习成长感到庆幸、感到自豪。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是需要我们保护的群体。“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法”的专题讲座,让我明确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条例,对于我未来的教师生涯有着规范和警醒的作用。“教育部五项管理规定”专题讲座,更给我们今后的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学校作业管理,体质健康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讲座,让我认识了学校教学特色中重要的一环,更让我体会到了学校在教育事业上的真心和用心。
学校特地聘请了谭贤政教授为全体教师带来了关于中小学生职业道德的专题讲座,让我体会到学校在教师成长上的用心,身在此处,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谭教授的语言艺术与班级管理艺术深深地震撼了我,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的东西。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成为我一生的信条。
接下来两天的班主任工作培训专题讲座,让我感受到“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以爱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激励为手段,以发展为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观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细心耐心,科学正确的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注重班主任教育艺术;创建一个温情的班集体。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需要严慈并施,带着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二、学理论,重实践,严要求,备课试讲要过关
三段式,六认真,教师功在课外,利在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师精讲要清晰,学生活动要充分,课后巩固要扎实,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学习给我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作为一名新老师,难免彷徨无措。我该怎么办?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个环节要怎么设计?这个知识点该不该在这里讲解?……在备课和试讲的过程中,我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我的课堂设计有太多太多的缺失与累赘。在彷徨无助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组内成熟教师的不断指导纠正让我安心,也让我一点点成长。尽管我在微课试讲中表现有所欠缺,尽管我成长的道路还很长很长,但是我的确一点点在成长。我相信,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在初中英语组这个大家庭中,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我能稳步飞进,层层递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突出政治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突出思想引领,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突出文化引领,着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有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近年来,通辽市委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一、突出政治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一是强化思政工作领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市委始终把高校思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委会经常研究相关工作,并把驻地高校主要领导纳入市委中心组学习范围。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到高校考察调研和座谈交流40余次,各级领导到高校作形势报告33场次,有力促进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校园进课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强化组织工作基础。坚持地方党委与高校党委协同联动,形成共建共管合力,切实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充分发挥高校基层支部主体作用,大力发展优秀教师和青年学生入党。三是强化骨干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任用干部。制定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县乡挂职、埠外进修、评选标兵等方式,努力打造高素质思政工作者队伍。
二、突出思想引领,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一是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针对高校学生思想多元、思维活跃的实际,制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意见,出台规范外请人员来我市授课管理办法,防止错误思潮渗透。全面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建立课堂讲授、学生讨论、社会实践“三三制”教学模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力实施青年者培养工程,力促青年学生成为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传播者。二是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出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敦品励学,成才圆梦”主题教育活动,组建120名社科辅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基地,开展的“四进四信”主题团日活动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项目。三是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嵌入全程。立足我蒙古族人口最集中和内蒙古民族大学驻在通辽的实际,坚持每年9月开展“守望相助 携手同行”教育月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为高校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效的思政工作抓手。切实强化蒙汉双语教育,并采取指定专业、专场招聘等方式,着力解决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三、突出文化引领,着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一是建好文明校园。制定文明校园创建行动计划,与文明城创建相融合,将科尔沁体育中心、图书馆移交内蒙古民族大学使用和管理。近年来,市财政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资金,积极改善驻地高校教育教学条件。二是树好新风正气。深入开展“德育先导 以文化人”主题教育,修订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意见,加强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涵养师生良好品德。组织开展“桃李之星”“通辽好人榜”等推选活动,支持驻地高校社团创建正能量工作室,积极防范和非政府组织渗透破坏。三是守好网络地。制定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规范高校网站建设,加强各类论坛管理,组建网络思政工作引导队伍,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主动正面发声。组织500余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加入“科尔沁书虫”微信阅读群,通过推广全民阅读,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
关键词:创新能力 知识复合 实践导向
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和部署,提出要将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过硬的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长期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学校认识到人才培养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自觉担当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使命。为此,学校始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上,以知识复合和实践导向为切入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之适应国家、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建设实验班,系统促进学生的知识复合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践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依托学校的多学科优势,在强调专业教育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体系与能力的、身心健康的杰出人才。目前体现在本科教学方案中,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约占60%,选修课约占40%,整体课程框架中包含通识教育课程在内的全校共同课程60学分~8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约6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6学分。近年来,学校开展的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较高,认为其推动了自身的知识复合,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创新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索知识复合基础上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式、方法,经过认真研究和设计,自2003年开始,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从本科学生抓起,循序渐进,先后开设了若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目前,学校共有8个跨学科实验班,在读学生700人,占全校本科生比例的5.49%。
学校在举办实验班的过程中,坚持兴趣导向、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面向全校本科生进行严格的选拔,保证实验班各项教学活动能够得到高水平的开展,使之切实成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在培养方案设计上,立足于优势学科,积极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在满足一般性通识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将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复合型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形成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储备。在教学方式上,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坚持个性化培养和小班教学,引入导师培养机制,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实践型教学和海外交流计划,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实验班着眼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专门人才,如经济学——数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数量分析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未来经济学大师;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旨在培养有全面、系统的工商管理和法律基础知识,从而兼具实务技能和法律素养的高端商务法律人才和管理精英等。
学校及时追踪实验班的运行成效,经过近10年的努力,实验班的开设,加强了学生的知识复合,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塑造了学生的创新品格,一些学术新星已崭露头角。以经济学——数学实验班为例,其学生已在《经济学与金融学年刊》(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国际SSCI期刊以及国内一流学术刊物26篇,在“挑战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种高层次学术竞赛中获奖达32人次。在已毕业的学生中,有80%选择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其中30%选择出国深造,他们相继取得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深造的机会,其竞争能力获得国外一流大学的高度评价。
实验班的创设是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迈出的坚实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也进一步证明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们不仅迫切需要,而且也完全能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面向社会,在实践中培育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源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生、发展,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产生理论创新。因此,学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注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统一。近年来,紧密围绕“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统筹资源,加强设计,建立起本科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的统一协调机制,逐步建立起以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训练体系为重点内容,具备学校学科特色、贯穿于本科教学全过程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类型、整合性的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从2006年开始,学校正式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纳入学分管理环节,其中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环节2学分,社会调查与研究环节2学分,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鼓励和支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1.完善培养环节,强调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历史悠久、组织完善、学生带动面大、成效突出,不断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得到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创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大模式”,成为学校课外教育工作中的一大亮点。2007年~2012年期间,学校平均每年有5,000余名学生报名组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并形成了各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已经成为学生本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学校初步构建起以“全员参与、重在过程”为指导思想,以五类项目(集中组队项目、自主申报项目、委托调研项目、基地合作项目、纵向规划项目)为主体,以四种机制(实践资源整合机制、实践培训辅导机制、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实践评价奖励机制)、四大平台(实践教育研究平台、实践项目开发平台、实践收获分析平台、实践成果转化平台)为支撑的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系。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紧密结合社会形势,服务社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活动。学校每年都有近千支社会调查团队利用暑期、周末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也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2012年,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学校还首次组织了“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在学校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千余名本科生走进农村、走进基层,开展社会调查。二是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等国家级、北京市级集体奖项三十余个,个人奖项近百个,还十余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23年获得“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是结合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大力开展课外学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校连续举办12届的“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成为学生课外学术领域最重要的赛事。 2001年以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在人文社科类高校中名列首位。
2.建设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运行体系,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在2007年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学校建立了包含国家级、市级和校级三级创新实验计划在内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体系,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本科生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平台。2007年~2012年,学校共投入1,116万元(其中学校配套经费571万元)用于各级项目建设,共有330个国家级项目、190个市级项目和402个校级项目投入运行,共有3,755名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受益面逐年增长,其中2012年达到31.4%。“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已成为学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平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不断探索总结,在将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创新工作理念,注重与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充分发挥创新实验计划在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项目实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推广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注重与完善人才培养环节相结合,积极推进创新实验计划与实习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实验教学等实践教学的其他环节紧密配合,构建起整合性的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体系,改变传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状况;注重与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倡导集体学习;注重与培育学生创业能力相结合,鼓励学生结合学校的人文社科特色,开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的创业行动计划设计,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2012年,为进一步推动创业创新教育,结合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特点,学校开始在原有创新实验计划的基础上,创立了相对独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体系,目前,该项目体系已进入运行阶段,第一批项目的申报工作正在开展之中。
5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强化了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认知,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项目实施心得中写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调研让我们积累了经验、拓展了视野、收获了成长。良好的研究能力、勇于创新的体验和习惯会让我们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终身受益。”又如一位学生在项目实施心得中写到:“我们碰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又以实际行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思想在碰撞中绽放火花,火花在耕耘中壮大。”
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还推动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在近4年已经结项的项目中,已有30余篇基于项目研究产生的论文或报告发表在各类核心期刊上,一些成果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教育部和北京市组织的大学生创新论坛和成果展示中,学生完成的项目以其关注社会、服务国家的实践精神、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丰富翔实的调研数据得到了教育部、北京市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得到了兄弟院校广大师生的关注。2010年6月,作为全国高校入选的仅有的两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还参加了第十届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展览,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参观了学生的成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蒋香仙,周平,洪大用.国内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07-08):124-126.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扎实推进《xx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以 “中国梦”学习教育、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为主线,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民俗、文化艺术、礼仪教育、志愿服务、关爱帮扶、经典诵读、体育健身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积极参与中热爱传统、学会感恩、陶冶情操、强健体魄,争当品德高尚、富有理想、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xx人。
二、活动安排
1、我过年——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依托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校外活动阵地,在城乡社区广泛开展民俗展示、传统游戏、书法棋艺等便于未成年人广泛参与、生动有趣的节日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让广大未成年人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健康成长。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系通州区将在“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基地举办“童心闹元宵”主题系列活动;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等单位将在元宵节前举办第七届“全城闹元宵,万人猜灯谜”大型广场活动;江海小记者总站将在非遗工坊组织非遗体验活动;如皋市将举办“‘鸢飞雉皋’如皋郭氏风筝展”,通州区将组织第八届民俗文化灯节,崇川区社区将通过组织写春联、画年画、猜灯迷、写对联、剪窗花等等民俗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和传统习俗的乐趣所在。
2、我感恩——冬日暖阳行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学习宣传美德少年、三好标兵为载体,在未成年人中弘扬尊师孝亲、团结助人、热心公益的可贵品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文明小义工”。各级教育、团委、妇联、关工委要组织动员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村镇)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组织动员小志愿者到敬老院开展送温暖活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行动,传递爱心和亲情,开展感恩教育。市妇联将组织开展“爱心护蕾”困境儿童资助活动和社会妈妈关爱行动,给部分困境儿童送上新年祝福和节日礼物;江海小记者总站将组织开展“义卖报纸献爱心”活动;海安县将通过“巧手有爱”活动在社会上招募爱心人士为孤困、留守儿童编织毛衣,开展一系列的针对孤困、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如东县将开展“向道德模范拜年”活动,组织全县中小学生走进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和最美如东人等家庭,聆听道德故事,争当美德少年;启东市将举办“一路阳光系列讲座”,关爱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港闸区将组织“汇聚微力量,点亮微心愿”志愿活动和“衣公益”公益活动。
3、我运动——阳光体育健身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各类运动场馆向未成年人开放,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走出家门、快乐健身、愉悦身心。各级教育、体育部门和团委要积极动员学校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工作者、青年志愿者主动深入城乡社区,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各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要发挥自身优势,精心设计体育活动项目,吸引中小学生踊跃参加。可通过丰富多彩的亲子运动会、少儿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使孩子强健体魄,享受运动的快乐。海门市、开发区等将组织 “少儿服饰走秀大赛”与乒乓球比赛,通过趣味盎然的运动形式,增强学生体质,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
4、我阅读——书香文化浸润行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组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读书阅览、文化交流活动,让书香文化相伴孩子成长,润泽孩子心灵。各地各部门要依托各级各类校外活动阵地,通过组织经典诵读、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图片展览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读好书、颂经典,做有德之人。全市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站、室)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要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广泛吸引本地及周边地区中小学生踊跃参加实践活动。海安县将于寒假期间开展“我阅读——风雅书香,文化浸润”主题活动;海门市将组织图书馆书香之旅、“亲子共绘‘八礼’,文明伴我成长”亲子涂鸦现场赛等,进一步深化“八礼四仪”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港闸区将举办国学之旅,让中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5、我展示——艺术熏陶欢乐过年。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在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儿文化活动、艺术展演等,充分发挥诗教乐教的滋养作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艺术熏陶中陶冶情操、涵育文明。省文明办、教育厅等单位将于寒假期间在通州“童声里的中国”基地举办“童声里的中国.成长的歌谣”颁奖典礼;省文明办、省科协等单位将2月18-22日在通州区图书馆举办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展;xx电视台《动画城堡》栏目将举办“新年童声会”决赛;启东市将举办“少儿春晚”,以未成年人为主角,以丰富的艺术形式为载体,真实表达孩子的童真童趣和广大未成年人感恩祖国、歌唱祖国的心声;崇川区将组织集邮冬令营,用方寸之间的艺术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港闸、开发区等地均举办少儿专场文艺演出。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广泛发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缤纷的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系列活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真正做到思想重视、经费保障、责任落实,形成市县联动,覆盖城乡,惠及全市未成年人的工作布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社区工作者、“五老”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组织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要善于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阵地等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不断拓展未成年人寒假活动的空间。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观念 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的创新观念、创新能力显得尤其的重要。可以最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大学生的创新观念与能力显得相当的薄弱,远远地落在了世界科技浪潮的后面。这使得我们要有一定的危机感,因为只有我们当代大学生勤勤恳恳的学习研究知识,大胆开创创新能力发展创新观念,我们才能为祖国国力的进一步腾飞创造坚强的后盾。为此,本课题组已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观念状况为目的,向宁波地区广大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以浙江省宁波的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为代表,课题组深入宁波大学、宁波万里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等8所高校进行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90份,有效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93.3%。对宁波及浙江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制定科学的应对政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本调查的特点是:以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反映他们在创新观念、创新能力上的缺乏与对策研究。
本此调查分析采用的为统计软件。
(二)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1.性别。本次调查中,被调查大学生中男性占65%,女性占35%。调查结果显示对与创新、科技、实践等方面的话题,男同学比女同学有更多的兴趣,更愿意参与讨论。
2.学科类别。本次调查中,被调查大学生中文科生占23%,理科生占40%,工科生占37%。调查结果显示理科生及工科生由于专业的原因参与调查的热情高于文科生。
3.受教育情况。本次调查中,被调查大学生中在西部地区接受教育的占13%,在中部地区接受教育的占35%,在东部地区接受教育的占52%。调查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接受教育的大学生对于创新话题更感兴趣、更敏感,不同的教育背景对我们更合理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观念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对自身创新观念的了解
本次调查中,在涉及是否有创新意识的问题时,80%的大学生表示有,15%表示没有,5%表示不清楚。在这样的基础上,有7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能力创新,有8%表示没有,17%表示不清楚。而在接受创新教育上,从数据上看就有点不乐观了,40%大学生表示接受过创新教育,60%表示没有。在涉及创新经历上,有35%的大学生表示有,63%表示没有,2%表示不清楚。可见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观念其实是保持着朦朦胧胧的认知感,因为他们在创新意识上表示乐观,但只有少数接受过较为正规的创新教育,进一步在创新经历上,大学生的经历普遍都显得不够,成逐层递减的状态。
(二)影响创新观念的因素
影响创新观念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进行了调查。
1.学校方面。调查发现,21%的大学生表示学校经常举办创新科技类比赛,23%表示偶尔,17%表示很少,30%表示没有,9%表示不清楚。
在这样的基础上,有2%的大学生参加了机器人智能大赛,30%参加了数学建模,42%参加了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7%参加了软件设计大赛,18%参加了创业大赛,1%参加了全国“挑战杯”竞赛。
2.学生方面。调查发现,有8%的大学生认为学生的成绩对创新观念的影响最大,10%认为是自己的性格,56%认为是自身的兴趣,5%表示是老师的引导,还有21%的大学生认为是学校创新教育。
与此同时,12%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要创新最缺乏的是良好的学术氛围,45%认为最缺乏的是没有获得足够知识层面的支撑,20%认为是实用的技能指导,23%认为是没有创新意识和缺乏创新教育。
从调查中我们得出,学校与我们学生本身都有一定的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创新观念,而且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三、树立创新观念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特此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大学生层面提出以及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制定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法律,为大学生创新观念的培养提供法律责任。“完善的创新法律是社会创新活动的基本保障,这是发达国家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也相当重视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政策和法律的支持。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对学生目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年12月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这为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向社会输送创造性人才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对创新的相关内容加以规定,把各种方针、政策措施提升到法律高度,使创新活动的管理更加规范,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和更强的约束力。依法保障和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活动的发展,这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破除传统创新观念,树立具备创新观念的教育观。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造成了许多大学生思想固着,思维缺乏灵活性、独创性的突出表现。使得他们普遍存在一些缺点:一,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二,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三,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可以认为,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此,政府应要去高校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牢固树立以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真正培养和启迪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世界的能力。
3.督促高校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创新的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面对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子,需要教师去激发、去促进,去为他们的创新思维营造宽松的氛围,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优秀人才。所以政府应慢慢的从各大高校开始,督促高校培养一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并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把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过硬队伍。
4.加强奖励措施,吸引大学生创新。要建立健全各项有关创新的奖励制度,通过制度激励,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的荣誉感,鼓励学生勇攀高峰,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建立大学生创新基金、课题研究基金、创新征文、创新竞赛等,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像2011年《宁波专利资助管理办法》甬科知[2011]4号甬财政教[2011]7号规定的:国内授权发明专利每件资助1.2万元,实用新型专利每件资助1000元,对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50件、100件的本市高校、科研院所,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的奖励经费资助。就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学校层面
1.利用高校的教育特点。我认为高校的教学必须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紧密结合。让科研创新融入课程内容,不断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一方面,要把大学生的科研工作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特长,确立一些重要课题,比如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注重发挥大学生的动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创新热情,在研究中获取知识,不断创新,增长才干,增强本领,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提供一定的支持与保障。
2.发挥社会实践的广泛参与功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实现理论创新的直接途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理解、消化、巩固和丰富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理论创新。学生要有的放矢,像我这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进农村、进车间,深入一线,使自身知识储备有用武之地和实践之所;教师要注重引导,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推动他们在实践中的创新,并把创新实践上升为理论层次,达到新的升华,实现互促互动。
3.采用奖励措施引导。良好的奖励体系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创新的外动力。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培养要贯穿于大学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要把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列入综合评价范畴,在学生年度综合测评中适当增加大学生创新的比重,比如设立专项科研创新奖。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评奖评优等方面的工作上要充分体现和融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提高他们的创新热情。要在学分的设定上,把创新活动列为一项重要内容,使其能充分发扬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大学生层面
1.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素质。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真正吸收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一方面,在大学里面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班级、社团组织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大学里的各种硬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通常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新知识获取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转化的速度猛增。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通过主动创新改造而获得新的知识。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大学校园,还应该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成果。
3.积极参加创新教育和创新研究,提升学习创新能力。虽然我们在日常的课堂中必须按照书本和老师的讲解一步步做,结果也是跟理论的差不多,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可是一般学校都有做创新教育课和创新课题,要想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实现自己课题的内容,我们就必须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自己确定课题方案,有时候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出一些不平常想法并实现,这也是创新。
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学生有能力在毕业之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走出一条前人未走的路,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智力和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光武.思维科学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38.
[2]张义生.思维的分类与求解思维[J].江苏社会科学,2004,(3).
[3]张义生.论直觉思维的思维形式[J].南京社会科学,1998,(12).
[4]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29-157.
[5]孙洪敏,创新思维,中国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