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强化政府职责,将学前教育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甘肃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学前教育发展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的主导性得以充分体现。各级政府都把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专门成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组,确保计划顺利有效实施。全省进一步实行政府统筹协调、地方分级办园、部门分工负责、教育归口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建设《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多地成立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全面、专业的指导与服务。通过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013年,甘肃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出台《甘肃省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实施方案》,主要从政府职责、经费投入、园所建设、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和发展水平等6个方面进行评估。对督促地方各级政府认真履行发展学前教育职责,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助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扩大教育资源,初步缓解“入园难”问题
甘肃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总目标是:到2013年全省新建、改(扩)建1000所幼儿园,新增幼儿入园园位27万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45%。为实现这一目标,从2011年起,甘肃省开始启动学前教育幼儿园改造建设工程项目,集中建设一批安全、适用的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幼儿教育服务体系。截至2013年,全省在园幼儿为54.98万名,比2010年增加16.25万名,增幅达29.5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6.15%,比2010年提高26.47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入园难”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初步缓解。
三、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甘肃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量呈明显增长趋势,三年累计投入28.6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6亿元,省级财政投入2.54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10.15亿元;农村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10年的37.83%增长到2013年的65.27%;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共计5.5亿元。三年来,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迅速增加,专项经费逐年增长,实现财政投入以地方为主、省级为辅、中央支持的结构转变,并逐步达到向发展缓慢的农村地区倾斜的目标。
全省全面开展贫困家庭子女入园收费减免、补助工作,已拟定出台《关于开展甘肃省学前一年教育资助的实施意见》,资助对象为孤儿和残疾幼儿;父母双残或单残、家庭主要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生活困难的幼儿;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和警察的幼儿。
四、加强规范力度,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
2013年甘肃省教育厅颁布《甘肃省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级政府应统筹规划学前教育,把民办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民办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园或捐资助园,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民办幼儿园向公益性、普惠性的方向发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激励和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五、拓宽补充渠道,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2012年,甘肃省出台《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按标准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补足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优先补充农村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大的同时,确保教师队伍的有效补充、师生比的合理配置,是推动我省学前教育协调发展主要力量。
六、加强培养培训,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甘肃省拥有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院校,如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均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增加了学前教育的招生计划,扩大了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在办好现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全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增设学前教育专业,从源头上促进全省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的逐步完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要求,经区政府同意,特制定本方案(以下简称“三期行动计划”)。
一、重要意义
2011年以来,我区认真实施第一期(2011-2013年)、第二期(2014-2016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持续增加财政投入,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强幼儿园保育教育指导,规范办园行为,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232所(公办幼儿园136所,民办幼儿园96所),在园幼儿48226人(公办17604人,民办30622人),专任教师2440人(公办617人,民办1823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179所、20748人、134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3%,较2010年增加37.3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设定的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0%的目标,“入园难”进一步缓解,学前教育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全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普惠性资源供给不足,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薄弱,城区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特别是老城区幼儿园缺乏,教师数量短缺,幼儿园运转困难,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三期行动计划,是巩固前期工作成果,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推动二孩政策落地,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教育扶贫,从人生早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深刻认识实施三期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保持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切实履职尽责,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期盼。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
充分考虑人口政策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优化幼儿园布局,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支持困难群体和薄弱环节,保障大多数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着力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二)坚持公益普惠。
公办民办并举,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能力,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三)坚持创新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有效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革幼儿园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积极探索共建途径,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四)坚持政府主导。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XX省学前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政府发展和监管学前教育的责任,建立健全确保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充分发挥中央支持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努力办好学前教育。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普及和普惠水平,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按照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城市市区和县城城区每3万常住人口要建设1所以上不少于9个班建制的公办幼儿园的要求,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理顺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立,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办园条件质量逐步提高,办园行为普遍规范,“小学化”现象基本消除,科学保教氛围更加浓厚。
四、重点任务
(一)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
充分考虑二孩政策实施、老城区改造和人口流动等因素,重点加强贫困村、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满足基本保育教育活动需要。
(二)完善体制机制。
进一步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积极破解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普惠程度不高等难题。理顺机关、企事业单位、城镇街道办幼儿园办园体制,建立与公益普惠要求相适应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努力做到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保发展。加大公办幼儿园办园机制的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公建民营等实现形式和渠道,激发公办幼儿园办园活力,形成管理激励机制。
(三)强化队伍建设。
深化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机制、补充机制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改革,依照《关于做好全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的通知》(X编办〔2012〕X号)、《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X教师〔2013〕X号)等文件规定,突出重点,在我区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做好公办幼儿园编制保障工作,依法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合法权益。
(四)提升保育教育质量。
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推进幼儿园质量评估工作。加大学前教育社会宣传力度,促进家园联系,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普及科学保教知识。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健全教研指导网络,推进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工作向农村延伸、向民办幼儿园延伸、向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延伸,整体提升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
五、主要举措
(一)完善布局规划,发展普惠性幼儿园。
1.合理布局规划幼儿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尤其是二孩政策实施后带来人口出生率的变化,制订我区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按照“就近、够用、适用、安全”原则,均衡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城区小区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和标准确保教育用地配建小区幼儿园,农村按照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配建幼儿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
2.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符合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的公办幼儿园,支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扩大公办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康复等机构开办幼儿园,扩大特殊学前教育资源。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其辐射指导作用,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优先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进行改建或增设附属幼儿园。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对未按规定建设或移交、没有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要全面整改,2018年底前整改到位。
3.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制定扶持和规范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意见,逐年确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励和支持的依据,对达不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提升普惠性幼儿园服务水平。
(二)落实主体责任,理顺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
1.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省市统筹,县级为主、乡镇(街道)参与”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县区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作用,共同推进学前教育持续发展。
2.理顺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推动各地理顺机关、企事业单位、城镇街道办幼儿园办园体制,实行属地化管理,通过地方政府接收、与当地优质公办园合并、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确保其面向社会提供普惠。
3.落实幼儿园登记制度。2017年底前,对符合条件的幼儿园,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办法(试行)》完成事业单位登记。
(三)加大经费投入,健全成本分担机制。
1.加大学前教育投入。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按照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要求,建立起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根据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实际需要和我区实际情况,逐步制定公办园生均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补助标准。幼儿园建设涉及的税费,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减免。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资办园。
2.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支持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以及改善办园条件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城市街道、农村集体举办的幼儿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支持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学前教育;鼓励支持普惠性幼儿园接受残疾儿童入园。
3.健全幼儿资助制度。按照中央奖补、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实施的渠道,进一步健全幼儿资助制度,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优先获得资助。
4.适当调整收费标准。按规定程序,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办园成本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对公办幼儿园的保教费收费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支持体系。
1.补足配齐各类幼儿园教职工。对纳入编制管理的公办幼儿园,通过公开招聘、内部调配、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逐步补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培养补充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
2.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公办幼儿园教师执行统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享受规定的工资倾斜政策。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XX省学前教育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切实解决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配足配齐教职工并保障其工资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幼儿园教职工依法全员纳入社保体系。
3.健全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机制。根据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要求,建立区培训中心(进修学校、教研室)和幼儿园联合培训保教人员的模式,以需求为导向,以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为引领,推动区级培训和园本培训,开展新一轮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实施全员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提升保教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师完成培训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晋职、晋级、续聘、竞聘、考核评优及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的重要依据。制定符合学前教育实际,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职称评聘标准。
(五)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和业务指导,规范办园行为。
1.完善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将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评价范围。结合教育部即将制定出台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构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导向,着重加强对师资配备、教育过程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估。落实政府对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的监管责任,加大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力度。到2020年,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管理。
2.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严格落实教育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要求,强化安全管理,规范幼儿园命名、办班、收费、招生行为,严格控制班额,禁止使用幼儿教材,禁止幼儿园教授小学内容,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禁止小学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测试,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积极推动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衔接。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健全幼儿园内部财务制度,加强幼儿园经费使用和收费行为的监管。
3.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配备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定期对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市级一类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及时解决幼儿园教师在保育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业务指导,探索农村乡镇幼儿园和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制定教育计划、指导游戏活动、安排一日生活,提高保教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保教结合,坚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面向家长和社区开展公益性0—3岁早期教育指导。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编制三期行动计划,把三期行动计划的实施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相关部门的年度任务,加大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营造发展氛围。
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学前教育。完善学前教育宣传月制度,集中展示学前教育发展成果,广泛宣传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推进机制。
建立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协调机制,明确教育、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综治、公安、民政、卫生计生、物价、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妇联、残联等部门的任务,着力破解长期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四)加强资金监管。
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健全财务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谁建设、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经费安排使用、项目进展、政策效果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纪行为依法追究当事人和负责人的责任,努力提高财政支持学前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拐杖”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体现。它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观念,使以往“教师对学生的强制传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不完全依赖教师自已获得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课室里面的课桌,带着问题自学。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总结出说明长方体的有关特点的知识要点,如:长、宽、高、面、棱、顶点等。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讨论,对长方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实验、研究及自己学习课本拓宽学生的视野,认识长方体一般特征及判断长方体的方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把学生安排在主体地位,学生没有了依赖性,必然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这样学生动手、动脑、动笔、动口,主动参与获取知识,思维活跃,学习气氛浓厚,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相互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其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多给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触摸实物等方式,引起学生回忆,激发其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分组分别用滚动和拉绳测量的方法量出自己手中的圆的周长,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形象的理解圆周长的意义。通过教具实物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感性意识到圆的周长是与半径或直径长度有密切关系。
这时又一次请同学们测量自己手中的圆的直径长度,学生测量后汇报结果,并将周长不同的圆的周长及相应的直径长度板书出来,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这一结论。紧接着又问:“是不是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呢?”再次出示更大的圆及一条相当于其直径长的红线,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通过这两次实验进一步证实同学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规律、获知识,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深刻、记得牢;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倍增,课堂教学效果就更显著了。
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来源于发现,正如当年牛顿发现苹果落地才发现万有引力一样。学生的创造力来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不能只靠老师也不能局限于书本。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发展。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时,出示一个硬币,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求出硬币的直径。教师只做启发,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结果得出如下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A、量圆上的两点的距离,最大者就是圆的直径。
B、将硬币置于纸上,剪下圆形的纸片,再对折得到直径。
C、将硬币倒置,使硬币靠在桌面上,用一根刻度尺和两块三角尺把直径移动到刻度尺上,两三角尺所夹的长度是圆的直径。
D、用线将硬币绕一周,先量出周长,再算出直径。
1、国家将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二期和三期行动计划,设立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
2、探索初中毕业起点5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推动地方免费培养农村幼儿教师。
3、鼓励各地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各地探索非在编教师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充实教师队伍,国家层面不再出台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
4、二期行动计划中将继续投入近500亿元学前教育经费,(不强调地方配套),用于“扩大资源”和“学前资助”项目。
5、近期出台中央财政资支持学前教育资金管理办法,今年进行资金使用情况抽查。
1、北京西城区:
投入大。一期行动计划投入8.6个亿,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
有保障。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年3600元,二期拟增加到每年7000元。
2、天津北辰区:
生均公用经费公民办同享。公办城市园生均每期300元,民办园生均每期400元,村级幼儿园生均每期1000元。
用人实行“双轨制”。全区招录事业编制教师150人,聘用合同制教师300人。合同制教师进入劳务市场,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由区财政支付给劳务市场,劳务市场再支付给教师(每月3600元),另外绩效工资(不少于800元)由用人单位发放。
3、浙江安吉县:
一个机制:公办园占主体,民办园少量补充。
一个配套:将学前教育(幼儿园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体系中,达标验收(奖励资金额度200-800万元),一票否决。乡镇政府负责幼儿园建设和管理。
一个支持:自聘教师占60%,其待遇达到在编教师70%-80%,采取幼儿园自筹一部分,财政补贴一部分,镇村(社区)补贴一部分三结合的方式。
一个理念:游戏全覆盖,利用农村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有效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幼儿自主学习探究,五大领域的能力目标得到全面发展。
一个成果:形成了一个品牌,接待外来参观,外出传经送宝,举办中外论坛2次,获得基教成果一等奖。
4、河南洛阳新安县:
依托县实验幼儿园成立幼教中心,集团化发展学前教育。对全县辖区内各乡镇建设的项目幼儿园采用直办园、指导园、托管园等三种集团管理模式,整合推广各园先进经验,促进优质园快速发展、保障新建园稳步发展、薄弱园借力发展,实现学前教育的城乡均衡化。
专家们的讲座科学严谨,高屋建瓴,无论是国际学前教育发展形势,高宽课程,脑科学知识,教育质量评价,课程建构,都给了我们更高更远的视野,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一是任何一种国际和国内先进的学前教育实践模式,都立足关注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的形成。幼儿具有与生俱来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是我们成人的过度控制,过度溺爱,过度包办,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和能力,错失了发展的关键期。二是发展学前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责任何其重大。如何有效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温馨、适宜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目的所在,而不是所谓的“赢在起跑线”。
与司局领导的的座谈,让我们更加明晰当前和今后学前教育发展形势和任务。一期行动计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资源总量不足,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的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待遇不高、职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有效实施二期行动计划是我们下步的努力的方向,学前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小组研讨,学员论坛,在互动中交流,分享各地发展经验,畅谈心中困惑与无奈。北京西城区、天津北辰区、浙江安吉县等发展学前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无不说明政府的主体责任落实,财政的投入是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支数量足、素质优的幼教队伍是提升保教质量的关键。我们呼唤学前教育立法,迫切需要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通过多次聆听专家讲座、教育部相关领导政策解读和与来自全国的同学们的经验交流,将我区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先进省市做比较,我对自己的工作工作充满了信心。位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区的北京西城区仍存在总量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时,与之相比,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在班级交流中,本人向来自14个省市的幼教管理同仁介绍了我区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奖补和全区成立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提高保教质量的具体做法,介绍了宜昌市家长进园共建措施。同时,进一步梳理了工作思路,在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期内,围绕教育部提出的“扩总量、调结构、健机制、提质量”的目标,将重点从扩容量调整到强内涵,把加强教师素质提升、提高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对青海、陕西、湖南、河南、重庆、北京、内蒙古和山东等8个省市549名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采用自编的《政府对公办、民办幼儿园扶持与管理评价问卷》进行了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政府扶持园所建设、扶持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规范管理三个维度,采用“不知情”“、非常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和“非常符合”五个选项。在此基础上,通过开放性问题调查园长和教师对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中政府对公办、民办幼儿园扶持与管理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新一期三年行动计划中政府扶持与管理公办、民办幼儿园的政策建议,并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政府扶持公办、民办幼儿园建设维度上的总体情况及差异
1.园长和教师对政府在扶持园所建设维度上的总体评价
在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政府对园所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统计结果显示,在实施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的过程中,政府在增加幼儿园数量、增加在园幼儿数和加强幼儿园安防设施建设等三方面获得的评价最高。87.6%的评价者(园长和教师)认为,幼儿园数量明显增加符合本地情况。在加强安防设施建设方面,有90%的评价者认为非常符合当地实情;在园幼儿数增加方面,有87.7%的评价者认为实施情况较好。评价者认为,生均补助满足现实需求、幼儿园享受财政优惠补贴政策以及重视幼儿园抗震加固投入等方面有所欠缺和不足。而“不知情率”最高的依次是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得到扶持(27.3%)、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数增加(27.1%)和重视抗震加固财政投入(23.1%)。
2.公办、民办幼儿园在扶持园所建设维度各条目上的差异
调查发现,园长和教师对政府在扶持公办、民办幼儿园建设的评价上存在差异。他们认为,公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增加、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数增加、玩教具配备情况改善和形成公民办并举的体制等四个方面得到的扶持情况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在幼儿园受益、生均补助满足现实需求、幼儿园享受财政补贴优惠政策、财政投入满足幼儿园建设需求、重视幼儿园抗震加固财政投入、增加幼儿园专项补助、专项补助满足房屋修缮需要、财政支持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幼儿园图书数量增多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得到扶持等十个方面,公办、民办幼儿园得到的扶持情况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由此可见,政府经过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的试水期,在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中应进一步打破“公办”“、民办”的壁垒,加快落实对民办幼儿园的积极扶持,缩小公办、民办幼儿园在上述方面的差距。
(二)政府扶持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维度上的总体情况及差异
1.园长和教师对政府在扶持教师队伍建设维度上的总体描述
统计表明,87.1%的评价者反映教师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87.1%的评价者认为在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中教师参与培训的数量明显增加;79.6%的评价者反映新教师都接受岗前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在扶持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上,对上述三个具体层面做得比较到位。但在民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和待遇方面却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民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得到落实、幼儿园职称评定机会增多、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相同三个具体层面,非常不符合的比例都在18%以上,且高达28.2%的评价者反映对民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得到落实不知情。
2.公办、民办幼儿园在扶持教师队伍建设维度各条目上的差异
经过进一步统计发现,公办、民办幼儿园在扶持教育队伍建设维度的十一个层面上存在差异。其中,在幼儿园教师数量明显增加、本地区教师的学历得到提高、幼儿园在职培训机会明显增加等三个层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师资数量满足本地发展需求、非编教师工资待遇提高、新教师都接受岗前培训和在岗教师定期接受在职培训等四个层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在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情况改善、民办园教职工编制得到落实、绩效工资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相同和民办教师工资待遇提高等四个层面,公民办幼儿园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
(三)政府在加强规范和管理公、民办幼儿园维度上的总体情况及差异
在加强规范管理维度上,认为“非常符合”排在前三的是收费得到规范和监管(43.2%)、加强对幼儿园的定期年检(39.9%)、加强对幼儿园的指导和监督与加强对幼教机构的监管(32.2%),且认为“不知情”的比率较低。这些数据说明这三个层面在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中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经进一步双侧卡方检验发现,在加强民办幼儿园办园规范和督导检查层面上,公、民办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25.7,P<0.001),说明民办幼儿园办园规范和督导检查仍然存在较大的规范和监管漏洞,亟需在该方面重点加强。在管理体制方面,高达25.7%的评价者反映对于政府建立的联席会议制并不知情。
三、讨论与建议
从调查中可见,目前政府在扶持和管理公办、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对于民办幼儿园的积极扶持方面存在不足。总的看来,与公办园相比,民办幼儿园在各个方面几乎都处于劣势。比如,民办幼儿园在获得生均补助、享受财政补贴优惠、财政支持幼儿园建设需求、抗震加固投入、幼儿园专项补助和配套设施设备投入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公办幼儿园。而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民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缺乏职称评定的机会,导致绝大部分的民办幼儿教师常常处在一个无编制、无保障的尴尬境地。因此,在民办幼儿园不断增多这一现实情况下,扶持和管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使其成为公共学前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政府办园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缩小政府对公办、民办幼儿园之间扶持的差距
当前,政府出台了一揽子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政策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但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在民办学前教育领域政府职责缺失,民办幼儿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也就是说,政府虽然制度上都提及要扶持民办幼儿园,但是实际上没有具体的扶持对策。在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中,政府应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与管理,使之成为普及学前教育战略发展任务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与管理公办、民办幼儿园的信息公开与宣传力度
调查显示,园长和教师对三年行动计划中一些办园体制、政策、举措并不知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教育政策的宣传和公示等不公开、不透明。而政策的不透明导致基层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互不融通,学前教育政策和资讯的传播受阻,妨碍教育政策的落实和成效。为此,政府要加大学前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政策真正为内部利益相关者所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知。
(三)园长和教师的政策诉求应成为政府扶持公办、民办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