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医学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会融入;社会行动;弱势群体
作者简介:陈成文,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1)
孙嘉悦,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275)
尽管社会融入问题已为众多学者们所关注,但由于受概念的复杂性、条件性和暧昧性的限制,使得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持的研究视角不同,对社会融入的理解、界定也就不同,加上社会融入主体、内容及过程本身的复杂性,社会融入的概念和内涵呈现出的复杂性与多重性,因此,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融入这一问题,尚未有一个准确和全面的定义,对社会融入的界定形成诸多不同的看法,甚至将社会融入又等同于社会融合、文化适应、市民化、同化等概念,可以说,国内外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仍然是一种众说纷纭的局面。本文旨在通过对以往概念的总结和分析,界定出一个抽象的、客观的、具有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社会融入概念。
一、关于“社会融入”研究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1. “社会排斥论”——基于社会参与的视角
西方学者对社会融入问题也关注得非常多,其中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对失业者、单亲家庭、残疾人、老年人及青少年等的社会融入进行了较多研究。1995 年欧盟基金会将“社会排斥”定义为“它(社会排斥)意味着这样一个过程:个人或群体被全部地或部分地排除在充分的社会参与之外。” [1 ]Burchardt等学者也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人生活和居住于某个社会,但他(她)并没有参与到这个社会公民的正常活动中去,那么这个人就是被社会排斥者,社会成员在消费、生产、政治、社会互动中参与不足或不参与都可能被认为是社会排斥的存在 [1 ]。该视角认为社会排斥具有多个层面的特点,它包括制度层面、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关系层面、空间层面上的排斥。社会排斥理论认为,社会排斥是全部或者部分被排除在决定一个人与社会融合程度的经济、社会或文化体系之外的多层面的、动态的过程 [2 ] (56)。部分学者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定义社会融入(Social Inclusion)是“指通过缩小差距,降低最弱势社区与社会之间的不平等,并确保支持能够传递到最需要的群体。社会融入意味着积极促进参与机会,无论在工作、教育还是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ESFP,2007) [3 ]。该视角认为社会排斥对于这些群体是一种客观事实,并一直存在于他们的生活当中。Jed Boardman等人从社会融入着手对精神健康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对社会排斥概念的总结和扩展,认为社会排斥和社会融入是一对具有道德和政治内涵的概念,尤其关乎到人民的公民权、正义和人权问题。社会排斥是指“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能力或者无法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当中的关键领域,个体的行为受到约束,而并不是可以由他们自己进行行为选择。” [4 ]社会融入就是通过社会的帮助使那些资源缺乏、有需求、有困难、不能够顺利进行社会参与的群体恢复其自由的公民权、公正分配的正义和人权,消除社会对他们的歧视。Rachel Merton等同样认为社会融入对精神健康的恢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观点认为,“社会融入是能够参与并且能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社会、心理和政治领域做出贡献。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有个人的能力并参与到工作中或成为其他社会角色。” [5 ]这两种观点都是从社会排斥和参与的角度进行定义的,其针对的主要对象是精神病患者和学习能力低下者等弱势群体,他们认为社会排斥是导致社会融入问题的关键原因,而社会参与是帮助他们恢复社会融入的重要内容。以上几种社会融入概念所研究的对象较为狭窄,都是从社会排斥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而融入虽然和排斥是相对立的概念,但融入所包含的范围更为广泛,排斥是来自外界的影响,而融入既包括外在的融入,也包括自身对社会的认同感、尊严观和满足感等。我国学者刘建娥(2010)也从社会排斥和参与的角度对社会融入进行了定义,认为“社会融入”是指特定社会中的个人与群体,通过结构调整与主体自我适应,能够享有就业、民主选举、政策决策、社会服务、城市文化生活等基本的经济、政治权利与广泛的社会权利,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逐步融入主流社会 [6 ]。这种定义从平等和参与的角度概述了社会融入,但主要强调的是主体的主动性,而忽略了外界环境的客观性。H.Entzinger等人认为,移民的融入不仅仅是移民个体或群体自身对于流入地社会的同化与适应,同时也包含着流入地社会自身在面对移民群体时发生的变化 [7 ]。
2. “社会融合论”——基于社会公平的视角
社会融入概念可追溯到社会融合概念,很多人将社会融入就等同于社会融合,其实不然。社会融合是起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以及帕森斯和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吉登斯的社会整合理论。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含义大体相同,它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8 ] (102)。斯高特(Scott,1976)认为社会融合(Social Integration)应分为情感融合和行为融合,Park(1928)和Burgess(1921)将融合定义为“个体或群体互相渗透(interpenetration)、相互融合(fusion)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共享历史和经验,相互获得对方的记忆、情感、态度,最终整合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生活之中”。之后社会融入概念逐步取代社会融合概念,并成为欧美社会政策领域研究的主要议题。2003年欧盟在关于社会融合的联合报告中对社会融合做出如下定义:“社会融合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它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和机会,他们能够全面参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享受正常的生活,以及在他们居住的社会认为应该享受的正常社会福利。社会融合要确保他们有更多的参与生活和获得基本权利的决策机会。” [1 ]Amartya Sen认为,共融社会或融合社会(inclusive society)是指这样一个社会:社会成员积极而充满意义地参与,享受平等,共享社会经验并获得基本的社会福利。他认为融合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广泛共享社会经验和积极参与,人人享有广泛的平等,全部公民都享有基本的社会福利 [9 ]。Cameron Crawford认为,社会融合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社区中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层面上平等地受到重视和关怀;二是在家庭、朋友和社区拥有互相信任、欣赏和尊敬的人际关系 [10 ]。Jackson和斯科特Scott认为,社会融合视角明确要求社会有义务确保让每一个公民意识到他们自己潜能的条件。对所有公民来说,一个真正的共融社会应该在物质环境和发展结果上有更高的平等地位 [11 ]。我国学者也对社会融合做出了定义,任远(2006)认为“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 [12 ]杨聪敏(2010)认为“社会融合是指移民的原文化与流入地文化融合到一起,互相渗透,形成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意的社会文化体系。” [13 ] (96)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社会融合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一种状态和目标,其宗旨是为百姓谋取福利和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最终达到一种互相融合和平等的结合状态。
3. “移民融入论”——基于市民化的视角
移民的社会融入是西方移民研究的重要内容。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移民人口和外来人口,可以说是从人口社会学中的人口流动方面来界定的。西方关于移民的社会融入研究主要试图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来概括、描述移民进入到新的国度或新社会之后的融入状态与融入过程,国外研究主要集中讨论移民社会适应及农民市民化问题 [7 ]。经典城市社会学关注移民城市适应问题,帕克强调了移民在城市适应中的竞争、冲突、适应和同化过程(阿兰·库隆,2000)。Goldscheider(1983)认为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优劣与移民的能动性紧密联系。此外,大多数视角都是从农民市民化角度讨论城市融入问题的。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论文发现,我国学者对社会融入的概念解释对象主要针对于我国的农民工群体,而对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主要集中在他们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后的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或文化层面的融入。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融入这一概念,归纳起来,现有的研究主要有现代性、社会化、社会整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网络五种理论视角 [14 ]。现代性视角强调农民进入城市后现代性的转变过程并由此获得现代性特征(周晓虹,1998;蔡志海,2004);社会化视角,认为农民工到城市后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进行再调整,以更好适应新的城市环境(朱力,2002;田凯,1995);社会整合视角认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城市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社会整合过程(朱力,2001;李强,1995;张春龙,2000;郭星华,2004);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视角认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他们获得新社会位置和社会地位,实现向上流动的过程 [15 ],王春光等人用“半城市化”概念阐述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状态等(李培林,1996;李强,2000;王春光,2003;刘传江,2004;孙立平,2003);社会网络或社会资本的视角认为,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和网络关系对他们有效融入城市社会具有重要影响(杰、童星,2004;曹子玮,2003;刘林平,2001,刘传江、周玲,2004)。还有学者认为“社会融入是移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渗透、相互适应,并最终形成一种彼此认可的文化生活的过程”。郭星华(2011)等人认为关于城市适应有四种理论视角,即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其研究的主体也是农民工,同时认为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从文化冲突到文化适应的过程 [2 ],根据这四种理论视角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归结为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杨菊华(2009)将社会融入界定为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四个维度 [16 ];丁宪浩(2006)认为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指农民工为流人地社会真正接纳,成为流人地社会的“全权公民”,享有与流人地户籍居民一样的权利,承担一样的义务;流人地户籍居民和农民工双方基本消除身份差异意识,都将对方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建设现代化的合作伙伴,共享发展成果的平等公民 [17 ];总体来说,以上这些概念都是从移民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的,目前在中国的研究对象则主要是农民工群体,大部分学者对社会融入的关注和定义也只是针对这一群体,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性。
要科学地界定一个概念,本质性、周延性、确定性和抽象性是其四个必要条件。本质性是界定一个概念的关键,是其周延性与确定性的基础,并决定着周延性与确定性,而抽象性则是对本质性的表述要求。上述分析表明,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融入这一概念的界定尚未实现这四个必要条件,对于社会融入的界定尚处于一种模糊状态。那么,如何立足社会学的视野,科学地界定社会融入这一概念,抽象地把握它的本质性,准确地把握它的周延性和确定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要科学地界定社会融入这一概念,其关键就在于抽象地揭示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社会行动理论:科学界定“社会融入”概念的理论基础
要科学地界定社会融入这一概念,其关键就在于抽象地揭示它的本质特征。滕尼斯认为社会的本质实际上是指构成社会的本质要素,而构成社会本质要素有三种类型:即社会关系、社会集合体和社会集团。在这三种要素中,社会关系是基础,其他两个要素是社会关系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8 ]。那么,在社会关系主要是由社会行动构成的,社会融入实质上也就是社会行动的结果。如果要准确定义社会融入这一概念,其核心就是要研究社会行动,从而找出社会融入的本质特征。
社会行动是研究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国外许多社会学家的理论研究均建构在对社会行动理解的基础之上。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他认为社会是由行动者构成的,要对社会进行研究,首先就要研究行动者,而研究行动者就要研究他们的社会行动,并且社会行动又是构成各种社会现象的最基本要素。韦伯认为,社会行动是这样一种行动,即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 [8 ]。韦伯关于社会行动的界定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要素:(1)行动者主观上以他人行为为取向;(2)几个行动者各自行动意义的取向在某种程度上考虑到他人的行为,于是出现一种社会关系;(3)在长期的关系中存在一种稳定的有意义的内容。可以看出,韦伯认为社会行动是一种与他人相关的行为,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即社会行动具有相关性和社会性。
帕森斯也同韦伯一样,将社会行动的研究作为其全部理论的出发点,他认为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强调行动的目的性、意志性和主体性,并将行动分解为三个要素,即行动的目标、状态(环境因素)和规范取向 [8 ]。行动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可见,帕森斯的行动理论强调了行动者的主体与环境和价值规范之间的关系,周围的环境及价值规范直接影响着行动主体目标的达成,社会行动受环境因素和价值规范的制约。但帕森斯倾向于强调行动受规范制约的一面,偏好于用“规范性行动”或“意志性行动”来描述人类社会行动,认为行动者是吸纳了规范、价值等社会因素,是完全社会化了的主体,人的主观意志是服从于规则和价值体系的。这样就会使行动者为实现目标所做的各种主观努力方面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因此,行动不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还要受到主观能动性的制约,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行动是由手段、目的、规范、条件与主观努力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属性的动作过程。
吉登斯在阐述行动概念的过程中认为,行动不是互不联系的单个行动的总和,而是一种不间断的行动流,他把社会活动看作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是一种持续绵延的行动流,一个我们不断地加以监控和“理性化”的过程,把行动本身看作是一种能动行为。社会行动(能动)的连续性又必然引出社会行动(能动)本身在时间上的持续性。这里的能动性不仅仅指人们在做事情时所具有的意图,而应首先指他们做这些事情的能力和认知能力。社会行动亦分为本能行动、实践行动和话语行动 [18 ]。其中的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是行动者自主性的标志,称它们为反思性,吉登斯认为反思性是人们行动中一个十分明显而且重要的特征 [19 ] (156)。可见,社会行动具有连续性、能动性、反思性、交互性等特征。
三、社会融入:一个社会行动过程
科学的概念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且总处于特定的理论系统之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通过综合国外著名社会学家对社会行动这一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发现,社会融入作为一种社会行动是有其独特的表征和内涵的。以往对社会融入的定义中,首先对社会融入的概念与其它概念混淆;其次缩小了社会融入主体的范围;再次将社会融入的内涵过于具体化,没有抓住其本质特征,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根据以上分析,首先就要弄清社会融入的主体,其次要抓住社会融入内涵的本质特征。
1. 社会融入的主体
根据目前的学术界定义以及现实情况的表现来看,每当提到社会融入这一概念时,其主体或者是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吸毒者、精神病患者、刑满释放人员、农民工、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或者是那些异地求学、工作的群体和移民者。这些群体的基本共同特征就是在社会性资源分配、生活质量或者承受力上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弱势的个体或群体。这些群体可以称为社会弱势群体或社会弱者。由于他们自身的弱势或残缺,导致他们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社会的态度,使他们对社会和自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仇视或破坏心理,引发社会问题。因此,这些群体是当前社会融入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研究这些群体的主要原因。当然,除了这些特殊群体存在社会融入问题以外,作为普通并正常的公民,由于社会性资源的不一致,具体表现为经济利益、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性别、年龄、民族、教育、收入等多方面的差别,或文化上的差别以及自身条件(包括生理和心理)的限制和束缚导致其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社会融入问题,它有可能表现为是生理上的、物质上的、经济上的、政治上的、体制上的弱势等。因此,这些群体也应当作为社会融入概念所要包含的对象。作为一种科学的概念,其概念主体应当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包容性。因此,社会融入概念的主体不应该只是包括现在目前学术界较为广泛使用的移民等特殊群体,还应包括那些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思想上广泛存在的弱势群体,即所有那些在各个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都是社会融入的主体。
2. 社会融入的本质特征
要揭示社会融入的本质特征,就要寻找社会融入这一社会互动过程是由哪些方面组合而形成的同一性。而要寻找这种同一性,关键在于寻找形成社会融入这一特殊社会互动过程的组合特征。而社会互动又是由社会行动组成的,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行动,因此其本质仍然是社会行动。所以要寻找社会融入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就要正确地理解社会行动的本质特征。根据以上的理论总结,我们可以发现,社会融入是区别于社会融合等概念的。社会融入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行动,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是主体与周围环境不断的持续性(间断或断裂的互动并不代表真正的融入)互动(这种持续性互动或者是一段时间临时的互动,或者是很长时间或永久的互动)过程,并且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单纯的与花草树木相关的行为不是社会行为)。根据韦伯、帕森斯和吉登斯等人对社会行动的理论解释可以看出,虽然三人的理论的侧重均有不同补充,但归纳起来社会行动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性。社会性是社会融入的本质属性。韦伯认为社会行动是一种与他人相关的行为,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帕森斯也认为行动者是吸纳了规范、价值等社会因素,是完全社会化了的主体。人作为社会行动的主体,在社会中与其他个体或群体进行互动的过程,也就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因此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包括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只有在社会中进行良好的社会化,才能顺利地融入到社会中去。目前,农民工、刑满释放人员或是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正是由于社会化的缺失或不足而导致不能进行良好的社会互动,从而无法顺利进行社会融入。因此,成功的社会化是关系到人们能否顺利社会融入的基础。
(2)能动性。能动性是架起桥梁的工具。吉登斯把行动本身看作是一种能动行为。这种能动性既包括在做事情时所具有的意图,又包括做这些事情的能力和认知能力。合理的能动性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融入,而实践又是能动性的基础。实践是具有能知和能动的行动者在一定时空之中运用规则和资源持续不断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行动过程,它主要由规则、权威性资源和物质性资源等要素所构成,内在地包含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意识关系这三重关系 [20 ] (98)。社会融入的主体是否能够获得这些资源,以及是否能够合理地运用好这些规则和资源,是其社会融入的关键所在。现在大多数人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缺失这些资源或者虽然拥有这些资源,但却不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问题都是主体能动性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从而导致社会融入问题。
(3)持续性。持续性是能够最终建起桥梁的保证。吉登斯把社会活动看作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是一种持续绵延的行动流,一个我们不断地加以监控和“理性化”的过程。成功的社会融入应该是一种可以保持持续性的社会行动,这种持续性既包括社会行动的持续性又包括社会行动本身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在这种持续性的社会行动中,主体能够合理地利用资源,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并能够维持这种关系的顺利进行。而如果个体或群体在与其他个体或群体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一旦社会互动进行不下去而导致中止或停止,那么其社会行动就是存在问题的,其社会融入过程就是失败的。因此能否保持社会行动的持续性是社会融入的有力保证。
(4)反思性。反思性是社会融入过程中的修复器。社会行动分为本能行动、实践行动和话语行动,其中的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是行动者自主性的标志,因此称它们为反思性,吉登斯认为反思性是人们行动中一个十分明显而且重要的特征。在进行行动时,行动者不仅有其行动的理由和动机,而且还能对自己的行动及所处情境的社会和物理特性进行反思性监控。通过反思性的监控使人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找到更合适的行为来适应社会。社会融入中的反思性则是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用更加理性的行动来适应社会的过程。它能帮助人们修正错误的行为和思想,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
(5)交互性。交互性是连接主体之间的桥梁。交互性是人们在交往行为中一种信息、知识和情感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社会融入的主体能否融入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之所以关注社会融入问题的源头。一般而言,行动者主观上以他人行为为取向,其行为总要考虑到他人的行为,并产生一种社会关系,正是由于在这种社会关系下的互动和交流,才会形成社会结构和社会格局。而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任何互动的不足都会影响着主体的社会融入。因此,只有良好的社会互动,顺利的交流,才能更好使主体融入社会。因此,在一种社会环境中,在这样的社会互动下,虽然主体会遇到各种问题或曲折或坎坷,但主体如果总是能够在所处的环境中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保持持续性,既能维持自身的发展,又能获得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并最终获得成就感、自信和尊严,那么该主体也就真正实现了社会融入。
综上所述,社会行动的社会性、能动性、持续性、反思性和交互性共同构成了形成社会融入这一特殊社会互动过程的组合特征的同一性,并且这五个方面又是社会融入的本质特征。任何个体或群体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均具有行动的社会性、能动性、持续性、反思性和交互性。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来看,社会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这样的界定,既弄清楚了社会融入的主体,又全面地概括了社会融入这一概念的本质性,又准确地把握了其周延性和确定性,也体现了抽象性的表述要求。因而,对于学术界廓清关于社会融入的模糊认识,科学地把握社会融入这一概念,具有全新的理论和现实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匡时,嘎日达.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J].理论视野,2008,(1):47-49.
[2] 郭星华.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ESFP(European Structural Funds Program).Further Information:Social Inclusion. 2007-2013 European Structural Funds Program.
[4] Boardman,J.&Currie,A.&Killaspy,H.&Mezey,G. Social Inclusion and Mental Health.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2010.
[5] Rachel Merton & Jenna Bateman. Social Inclusion-Its importance to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Coordinating Council Inc,2007.
[6] 刘建娥.从欧盟社会融入政策视角看我国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10,(11):106-112.
[7] 梁 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18-20.
[8]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 A. Sen.Development as Freedom,New York:Anchor Books,2000.
[10] C.Crawford. Towards a Common Approach to Thinking about and Measuring Social Inclusion. Roeher Institute,2003.
[11] A. Jackson and K. Scott. Does Work Include Children? The Effects of the Labour Market on Family Income.Time and Stress,Toronto:Laidlaw Foundation,2002.
[12] 任 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87-94.
[13] 杨聪敏.农民工权利平等与社会融合[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
[14] 胡杰成.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12):87-89.
[15]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42-52.
[16] 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1):17-29.
[17] 丁宪浩.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J].调研世界,2006:20-24.
[18] 张广利,王登峰.社会行动:韦伯和吉登斯行动理论之比较[J].学术交流,2010,(7):135-139.
[19]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三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为探索高校青年才俊培养、创新教学体系方法和积极构建本科人才培养研究平台,先后出台了以思考、研究与实践为导向且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的人才专项培养机制。这项机制历经多年、不断改进和提高,时至今日,已逐步成长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研组织和面向未来与全球化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理工科领域和经济学领域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这充分表明了高校决策者们,对于大学未来发展和规划,以前瞻性的眼光,积极谋划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无缝对接。不过,在高校学科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专业由于实用性强、社会需求广泛逐渐成为支配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以文学、历史、哲学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却由于研究经费不足、无法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等原因逐步沦为边缘化学科。如果任由此种事态发展下去,我国在上个世纪提出的面向21世纪、建设海内外一百所知名学府的目标,就会因人文社会科学的短板而难以与综合类高校的名称相匹配,并且,从各个高校设立社会科学研究处,每年主持召开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的年会和论坛的事实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也绝不满足于仅仅在经济类、金融类、自然科学、医学类等几个领域占据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的一席之地,还希望在关系民族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哲学人文科学类学科中崭露头角并向世界各个角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传播“中国好声音”,铸造“中华民族级”学术航母驰骋于世界学术海洋之中,展现出中国人孜孜以求地为开天下太平以尚和、为济天下万民以崇贤和为安四隅八方以化生的终极理念。
二、参与“文史哲”类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文史哲类人文社会科学并不像物化生类自然科学那样能够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可操作性、重复性的实验或可应用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它只能凭借研究者本人所能驾驭议题的能力以及那些分布在研究者周围、为他们唾手可及的媒介平台上的数字化资源,作为自己描绘鸿篇巨制的水笔和画布。其中,水笔勾勒出的线条固然仪态万千、千头万绪且令人爱不释手,然而,画布却在线条之先扼杀了画家本人的创造与狂想,使读者永远只能体会到作者意犹未尽的画卷残片。进而,也免不了,读者对作者不成熟的表现手法与跳跃式的时空变换风格进行“横加指责”。的确,每一本文史哲领域的“孤本”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总是能够找到某一点、某个环节存在的那些诸如论证不恰当、引证不充分等等此类不完满的学术缺陷。读者们总是希望在一本书中了解更多、更为详尽的内容,哪怕是一本刚刚交予出版社付印的新书,也总能发现作者研究的不足。作者也时常感叹自己有愧于他的读者,因而,期望未来此书的再版能够抚慰他们内心中的愧疚与遗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然科学研究,在课题实施的物质性环境中,总能在互联网技术大范围应用的背景下把自己的观察视域放置在云分布的信息领域中,开展以多层次、跨地域和频验证为特征的、在世界范围内的探讨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加入项目研究的参与者都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都是带着自己对于研究对象的理解参与到项目实施和组织的过程中。甚至于,在某些开放性的实验室中,他们并不需要直接与自己的科研伙伴发生某种言语方面的沟通或理解性的协调行动,而只是在自己关注的对象中,根据已经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寻找着那些尚未被开发完毕或有待探索的全新领域。与十七至十九世纪职业科学家相比,今日的参与者,已经不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还需在仪器的选择方面煞费苦心地制备合适的器材去适应自己的科研目标。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总能够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频繁地见到某个领域的专家似乎具有某种神奇的魔力,仅仅凭借一人之力,便可从事复杂程度极高的科研工作。以上诸如此类存在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鲜明特点对于所有人来说并不陌生,也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不应仅仅把实验室建设的成败与否作为衡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的创制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这显然源于对于自然科学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的误解,进而,盲目地设定各种与实验室建设相关的评估指标来量化创新架构的完成程度。这种做法只会加剧人文科学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裂,从而让人文关怀与文化育人的功能与关于人的科学分道扬镳,折射出一种人与人的文化毫无关联的假象。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处在哪里呢?它在于:合理地把握自然科学研究给予我们的启示,即,广泛而有效的技术分工使不同层次的研究者(从本科生到博士生)能够在研究组织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使得一项科学研究能够从研究对象的某个点出发而逐步形成一条渐进式地理论化的线索。其后,作为“研究内容面”的丰富,较低学术层次的研究人员能够迅速地介入到已经成型的“研究共同体”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价值标准之中,帮助原有的学科带头人将新的发现拓展到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各个领域。这种组织成长模式不仅有效适应了不同层次研究人员水平不一的成长现状,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使每个人都能够将自己的研究化为对新研究增长点的贡献。在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之后,文科研究也可以遵从这样一种由点及面的研究方式而不断拓展和完善。
三、面向问题创建文科研究大平台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寻找文科创新研究的点,在这个方面,孙正聿先生一番对哲学的解读或许能够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他说:“我把搞文科概括为8个字:功夫、学养、悟性、境界。没有专业系统的‘功夫’,没有广博知识的‘学养’,没有很高的‘悟性’,没有强烈的人格的魅力和‘境界’,文科是搞不好的。现在存在一个巨大的误解,好像文科人人都能搞。我觉得搞文科是有前提条件的。我把它概括为四句话:一套概念系统,一套背景知识,一套研究思路,一套评价标准。‘概念’与‘名称’是有原则区别的。就像黑格尔所说的,名称不是概念。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你是专业的?因为你操作的是一套概念;他为什么是业余的?他操作的是一套名称,或者说,他是把专业性的概念当作常识性的名称来操作的。”孙正聿先生大概梳理出一条人文科学发展和研究的线索:人文科学的点便是概念本身。它的线便是这一概念在人书写的历史中不断地再现。而它的面只有在研究者本人那里才能实现,也就是“悟”,也就是活着的精神,人,最终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那个通常存在于哲学文本中解读的对象实际上正是自己的外化。“悟”,这个字在这里应用的十分恰当。它的字形结构恰恰表明其指向便是自我的心,准确地讲,也就是自我意识的生成过程。那么,“文史哲”这三个学科,在这个意义上就好比一个人的祈望、实践和对话这三个内容的统一,回答了人的已经完成的历史何以得以显现。人的全部生活史便是一部观念的外化史,便是一部自我实现、自我完成的历史。搞清了这个特征,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个启示:1.没有历史的人是不完满的人。这就意味着参与到文科创新平台研究中的学生,因其阅历的差异,在所能驾驭的问题上必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完满性。2.没有实践生活的人是无法理解人的行为意义的人。这就意味着参与到文科创新平台研究中的学生应当在这里为自己找到一块理解其学习内容的天地。3.没有知行合一的人还只是学习研究的门外汉。不管是语言研究,还是哲学研究,没有人不会同意“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一判断。正是语言符号的物质性力量才把人从他私人体验史中拯救出来而将自己的见解分享给他人,并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寻找到共识,并使所有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迈向一个方向。正是语言的力量,人的理想和人的生活空间才能在现实化的过程中打上属人的烙印,使人在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找到了一个能够建立起“共鸣”与“争鸣”的地方。到此,文科研究的关键性特点已经梳理出来,这就是,人在他生活的时间与空间中以自身为对象而反观那些仅仅以符号形式表现出的逝去的人的事情和未来人的事情。研究的差异不仅仅存在于人的生活史中,还存在于对于他人的事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人以语言的力量组织在一起。因此,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借鉴自然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公共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组建跨学科的大文科创新公共平台。这一平台应当围绕文科研究的关键性特点,合理分布架构层级来适应不同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以四大模块,即,调研数据共享中心、项目实施组织实践中心、材料搜集与译介中心以及跨学科协同性分析作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主攻方向。这一新的平台架构能够使每一个层级的研究者都能够在这个开发性和流动性的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方面,从事调查研究的人员可以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探讨自己研究的理论还有哪些不足和未尽之处,另一方面,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可以对调查出的事实及时进行总结并使之上升为反映时代特点的精神观念。在事实与理论的差异之间,在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之间,研究者能够根据自己研究对象的不同及时丰富或探索出新的研究方法,并且,还能够在平台组织的各个模块中强化自己学到的技术性操作规范与技能。技能是在反复熟习中掌握的,理论是在与事实的亲密接触中被理解的,没有差异就不会有新的解释,新的解释只能是对事实的反映。而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至少,每位研究者都可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理解自己应当掌握的技能并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
四、小结
醒来之后是这么的简单,岂不知睡下以后就更是简单了。900多天,2000多个小时,也都是这么的简单。走进大学校门已是940了,2000小时是我坐在教室里的总计时间。也就是说在我自走进大学校门以来,有1/5的时间是在上课,另有2/5的时间是在睡觉,还有2/5的时间呢,我做了什么?焦躁,急迫,我的灵魂驱使我要去探索。大学生寒假家教实践报告
“生活太压抑了”,“憋屈啊,郁闷啊!”常听某君这样的与我唠叨,我知道,这罪魁祸首就是那个2/5。难不成时间也成了罪过,那还不赶快去再把后羿找来,把那最后的一个太阳也射去算了,那样时间它的意义也就是自然的消失掉了。大学生寒假实践报告
大学生,那是国家的栋梁,民族之希望啊!如今却在那疾呼“压抑,憋屈,郁闷”,恐怕我们这今天的栋梁,也不过是明天烧火的柴火而已了。可见国家之兴亡与民族的希望也都将是牵系在我们身上,如不及时的去反思去解决,则国家将危矣,民族将危矣!
现在我的手上有这样一个《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里面显示,当代大学生中心理处于不健康或是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占50%左右。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向。近一半的大学生都在遭受这2/5的痛苦折磨着,可见这问题的严重性了。大学生寒假实践报告
【关键词】儿童文学 外语学习 视点采择 行为主义
说到儿童文学,人们常常将其与图画书或是讲故事等相提并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指出,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而儿童文学,其定义却不像儿童的定义这样简单清晰。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与划分
虽然儿童文学一直是文学研究者热衷的话题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针对儿童文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Nancy Anderson认为儿童文学指“所有为儿童而创作的书籍,但不包括漫画书、笑话书、卡通漫画书,以及一些非小说类参考读物,如字典、百科全书等”(wikipedia)。
广义上讲,儿童文学指一切适用于儿童的读物。其划分主要有两大依据:著作类型和读者。但《儿童文学国际指南百科全书》明确指出,儿童文学著作类型的界定并不固定,存在很多争议。比如由英国女作家J. K. Rowling创作的《哈利波特》,尽管作品本身起初是为儿童量身定做的,但在市场上却赢得了很多成年人的欢迎。由此可见,不论是儿童文学的定义还是划分,都没有统一的、具体的结论。但是,儿童文学在生活和教学环境中被广泛运用,且承载着多种文化、教育和社会意义。本篇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儿童文学的社会意义,即:外语教学和承载视点采择、行为主义的儿童文学。
二、外语教学中的儿童文学
使用文学原著有利于外语学习者有效地掌握外语,提高其语言能力。多位学者也在他们的科研中多次证实真实文学作品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Chen, 2012)。然而,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文学本身相对较复杂。通常情况下,藏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距离语言学习者所处的时期较遥远,且多数作品篇幅较长。因此在实际学习中,教师经常从作品中节选出一部分或者一些片段,或是对原著中的词汇、风格以及形式进行简化后再在课堂上使用。这样一来,节选的或是简化后的文学作品只能片面地构成一个缺乏真实性的语境,打破了原著中语言的表现形式,对学生语言的掌握带来消极的影响。
多项科研结果证明:儿童文学具有语言简单明了、话题大众广泛、形式易于掌握,以及信息情景化和插图精彩丰富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使得儿童文学成为一种形式丰富且有效的学习工具,尤其是对于初级和中级的成年英语学习者。理论上讲,儿童文学是一种有效的外语学习材料是因为儿童文学作品以简单易懂的信息向读者传递语言的内容和形式。Chen (2012) 也曾明确指出:想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学习者需要在有效的、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中了解并掌握语法形式。同时,研究也证明对于任何一个年龄阶层的学习者,儿童文学都是有效的学习材料。对于那些成年学习者,英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或是第一外语,使用儿童文学作为他们的学习材料可以极大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儿童文学作品,使得阅读不再枯燥无味,学生对于阅读树立一种积极的态度,学生可以在愉悦的环境中、真实的语境中接触、了解、掌握英语最地道的表达方法。Khodabakhshi 和 Lagos (1993)的科研结果证明“对教师和学生双方而言,让学生大声朗读儿童文学作品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同时还兼顾学习乐趣的学习材料”。
三、承载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儿童文学
上文对外语教学中儿童文学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儿童文学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完整的语境,提高学习结果。然而语言早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交流工具或符号,其本身就是一个集合概念。语言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一个民族的特性,语言传递着多种社会意义。
儿童文学与视点采择。视点择选指的是在持有自身视点的同时也能接纳他人不同的观点。在人际相互理解中,在跨文化交流中,视点采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一个具有多种语言、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社会里,视点采择就显得尤为重要(Gaskell,2006)。先前教育学者在研究中发现(Bhavnagri & Samuels,1996),采用儿童文学及其相关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其中包括视点采择。采用儿童文学让学生能够很好的融入故事情节,从故事主人公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为人物思考,感触作品中人物的情绪,理解他们的抉择,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不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搭配一些活动,比如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等,这样学生会以一种更理性、更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和自己不同的视点、不同的文化。在作品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和手势。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跟老师及同伴进行语言和社会的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社会能力,增强学生的包容和接纳,有利于学生具备更好的视点采择。
儿童文学与行为主义。儿童文学的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传递有效的信息。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将抽象的故事具体化的一件工艺品。而故事本身是一个行为主义,是一种文化向导,故事通常对政治和个人层面上的人性有鼓励、吸引、创造和改变的作用(Bruner, 2004)。因此,我们可以说儿童文学从多个方面阐明、体现了行为主义。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就像结缔组织一样,连接着个人与团体、人与社会。儿童文学通常也被认定为行为主义者生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需要读懂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更需要读懂它的世界”。儿童文学“既是一扇窗户又是一面镜子”(Bishop,1990),让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同时也看清自己的世界。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见,儿童文学不再是单纯的为儿童创造的文学艺术作品,儿童文学本身在社会中活跃地扮演着多种角色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不同年龄阶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参考文献:
[1]Bhavnagri,N.P. & Samuels, B. G.(1996)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activities promoting social cognition or peer relationships in preschooler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11(3).
[2]Bishop, R.S.(1990). Mirrors, windows, and sliding glass doors, Perspective: Choosing and using books for the classroom,6(3), ix-xi.
[3]Bruner, J.(2004). Life as narrative. Social Research.7l(3).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开设是教育孩子要从小有一个好的人品,好的人品是要从遵守各种伦理道德做起。今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村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学校领导和老师要加强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融入农村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
良好的品德是一个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为目标,以小学生社会活动为基础。注重农村小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农村小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是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的老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二、加强《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在小学开设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础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并能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认识世界,思考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和探索。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跟教材注重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质疑、合作的学习活动,切实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
如,在教《J识我自己》一课时,根据教材的安排首先让孩尝试、探索和体验;首先给自己画像作为切入点,可能还是第一次,尤其又是画人,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可先让学生看看其它班级同学画的较有特色的画像,这样对孩子会一点启发。让学生知道,画得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画出自己的特点。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简单的头像:哭的、笑的、皱眉的、生气的等,做个简单的辅导。因为学生画自己的确很难,关键是让学生参与。画完后争取每人都在全班展示,说说自己的优点,大家要鼓掌表示鼓励。其次如果学生展示了最能代表自己特征的物品,可以通过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物品,说明这个物品的特征,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物品等进行交流和沟通,达到认识自己的目的。这样是孩子有了一个认识自己与他人的过程。再让学生找找自己的优点;如干净工整的作业、帮助同学、做值日和学生写的作文《我喜欢我》,目的是启发学生摆摆自己的优点。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优点,并启发学生互相提优点。可以组织以下活动:
(1)给爸爸妈妈写“喜报”,报告自己的进步。
(2)给自己设计一颗“成长树”,每片叶子上写一条优点或一个进步,期末如果枝繁叶茂,说明自己进步很快。最后学习别人的长处;教材通过故事、图画说明取长补短的道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教材列举了一些事例,启发学生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感受,认识学习别人长处的重要性。要在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感想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生活,首先要认识自己,懂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能应该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懂得自尊、自爱,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今后更好地做人,更好地生活,更好地融入社会。
又如,在教我与家庭这一单元时,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家庭,树立家庭责任意识为主要内容。懂得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儿童认识社会的起点。通过对家庭及周边环境的了解,让儿童从认识家庭开始,了解自己与家庭的关系及责任,从而体会和睦家庭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
在家庭中,要使学生知道家人爱我,我也爱他们,这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挚感受。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应有的良好品质。学生生活在家庭里,得到了父母和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要使他们懂得自己也应该尊敬、关心、孝敬父母和长辈;感激父母和长辈的关心、爱护,也要为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引导儿童大胆地与家人沟通,以实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关心和理解。
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远亲不如近邻,每一个人都要为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的和睦尽一份力量。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脏乱的环境使人心生你厌恶。优美的环境要依靠大家来创造和维护,特别是注意保持环境卫生,这样才会使居民小区变得美丽,大家愉快生活。使学生懂得家庭、邻居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家庭、邻居之间的关系。引导孩子学会待人处事,从小养成对家人、邻居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