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难点是: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案。通过对食物链,特别是与人有关的食物链的分析,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建立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意识。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了2个“分析活动”和1个“方案设计”3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儿时“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导入新课,利用游戏“谁吃谁”的活动,建立食物链的概念,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归纳出食物链的特点,达到了“做中学”的目的。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分析食谱中的生物,连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一方面巩固食物链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也处在一个个复杂的食物链中;通过“我请大家吃大餐”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3部分是指导学生设计一个生物防治的方案。通过展示我国生物防治取得的成果,激发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法的热情。通过搜集各种资料,设计一个生物防治的方案,组内进行自评和互评,进行修订,评出最佳方案。并设置课后拓展:请学生课后点击相关网站,查阅资料,搜集生物防治的各种方法,为当地农田主要害虫(如:棉芽虫、菜青虫、稻飞虱等)设计一个可行性生物防治方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造福于家乡。
课前准备
1、学生游戏道具:印有各种生物头像的彩色图片,制作成头饰。
2、用于制作食物链的卡片和针线。
3、课前搜集松毛虫天敌的资料和生物防治的方法的资料。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1:观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配乐朗诵,并配上动画)
我国西汉时期刘向的《说苑》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展示课件2:一群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视频)
提问:
1、第一画面描述了怎样一个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通过观看两个画面,说说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捕食关系、吃与被吃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展示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尤其是课件2,让学生回想起孩提时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悟出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二)新授:
1、食物链
【学生游戏活动】:谁吃谁?
请几个学生上台戴上印有不同生物图片的小头饰,来扮演各种生物,并在“人群中”迅速找到“自己”喜爱的食物。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学生完成每组活动后,请下面的学生按上面学生的活动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并请学生上黑板写出各条食物链。)
注意:一定要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并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动物。
第一组:鼠、粮食、猫(粮食鼠猫)
第二组:青菜、鸡、蜘蛛、鹰、昆虫
(青菜鸡鹰;青菜昆虫鸡鹰;青菜昆虫蜘蛛鸡鹰)
讨论:(1)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在一起,像什么?(食物链)
(2)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
(3)在食物链中,连接各种生物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被吃关系)
第三组:青草、蛇、蚱蜢、鹰、青蛙(青草蚱蜢青蛙蛇鹰)
如果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又增添了一种生物——公鸡,那食物链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会有怎样的变化?请一位同学上来扮演公鸡,并寻找“自己”所在的食物链的位置。
(青草蚱蜢鸡蛇鹰;青草鸡蛇鹰;青草鸡鹰;青草蚱蜢鸡鹰)
师: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以,存在的食物链也会有很多条。每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环节越多食物链越复杂。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谁吃谁”的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游戏的不断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悟出食物链的概念。)
【小组分析】:通过分析以上几组游戏,相信同学们对食物链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大家结合屏幕上显示的这几条食物链和讨论题,总结一下食物链有哪些特点?(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1)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绿色植物和动物)
(2)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生产者、消费者)为什么?(生产者:可以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消费者: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要从外界获取)
(3)从屏幕上的这几条食物链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起始端均为植物,第2、第3及以后的环节均为动物)
(4)第2、第3环节的动物有何不同?
第2环节的动物大多为植食性动物,第3环节的动物大多为肉食性动物)
(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鸡既可以位于第2环节,又可以位于第3环节,说明什么?(说明鸡既可以吃植物,又可以吃动物,是杂食性动物。)
学生总结食物链的特点:①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
②位于食物链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③位于食物链其它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教师将完整食物链的特点展示在屏幕上:
生产者消费者(植食性动物)消费者(肉食性动物)消费者(肉食性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新旧知识贯通;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学生活动】:下面请各小组将P74农田中的生物制成卡片,并将卡片用针线将各条食物链串连起来,看哪一组的同学连的又快又准。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将这些“链”小心地夹在笔记本里保存好,下节课还要用到。)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安排目的是对食物链知识的巩固,其实是一个课堂练习。通过手工制作加深一次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准备教学用具。)
超链接到课件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请一学生上黑板画出一条符合诗意的食物链。
(树蝉螳螂黄雀人)
师:可见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联系。那人类参不参与这种食物链关系呢?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人的食物从哪里来呢?
展示课件3:丰富多彩的食物(图片)以及学生在食堂用膳的情景。
【学生探究】:我请大家“吃”大餐
师:请每一位同学为自己选一份午餐食谱,分析每种食物分别来自哪种动物或植物。对于动物,请接着写出它们的食物,别忘了把自己的名字写上,然后用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你能发现些什么问题呢?你这顿午餐从哪几条食物链中获了物质和能量?写出你午餐所涉及的食物链。请学生上台通过实物投影,汇报展示。
学生总结:我们发现自己处在食物链的最高位置。
师:非常正确。人类是食物链中的最高阶层,应当属于消费者。
讨论:从食物链角度考虑,人会受到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吗?
展示课件3:生态农业图
人与动植物之间有着复杂的食物联系。人的食物种类很多,因此与人有关系的食物链,实际上要比我们画的复杂得多。
通过大家所画的食物链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一环扣一环,相互依赖生存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生物受到影响,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我们人类自己。因此我们应该要对它们加以保护,其实也是为了我们人类自身更好的生存。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件1食物链的描述,认识到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也处在复杂的食物链中;通过“我请大家吃大餐”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天敌与农林害虫
展示课件4:(视频)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啄木鸟;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猫头鹰;稻田里的青蛙;庭院里的猫的捕食行为。
讨论:(1)请找出画面中的食物链并表示出来。
(2)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天敌?
师:科学家从生物的食物链中得到启发,想出了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法。
展示课件5:展示生物防治农林害虫的成果:“森林医生”啄木鸟;“农田卫士”猫头鹰;松毛虫、金龟子等害虫的天敌灰喜鹊;防治棉蚜虫的七星瓢虫等等。
想一想:用生物防治农林害虫有什么意义?
讨论:小红家菜园里的青菜上长了许多菜青虫,小红把家里的几只老母鸡放在田里去,用母鸡来防治菜青虫。你认为这样的方案可行吗?为什么?
师:那么,在设计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方案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学生查阅信息库中“天敌的选择”)
提示:设计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方案,不仅要选择有效天敌,还要充分考虑这些天敌的饲养,以及这些天敌放飞的时间和方法有的时候还要考虑怎样回收天敌以便下次防治时再利用。
师:根据天敌选择的原则,请各小组选择一种松毛虫的天敌,并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来防治松毛虫。
学生分工合作,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和信息库的资料进行整合,设计出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方案,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评选出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生物防治取得的成果,激发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法的热情。设计一个生物防治的方案,这是对食物链知识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小结
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水产业食品安全管理发展战略。
一、典型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发展趋势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都是在反复经验总结和教训吸取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形成的;并且现在的监管机构体系亦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其大致的历史发展脉络基本是遵循着“统分统”的模式。即20世纪初期的单一监管阶段到20世纪中期的分工监管阶段,再到20世纪末期的统分结合监管阶段。可以看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同时也是走向整合的。
(一)监管体系结构趋于统一。近年来,为提高食品安全治理的效率,许多国家对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改革大体上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将过去分散的管理部门予以适当统一,从过去重视食物链的重点环节监管转变为现在的加强食物链的全过程监管;二是对传统的分散的管理部门予以适当协调,从以政府部门监管为主转变为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食品安全监管正呈现出从过去多头监管向现在的集中统一监管;各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越来越趋向于走兼并、垂直、高效的管理模式,强化监督管理和科技投入;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加强对消费者进行宣传教育,倡导由政府、企业、学术界和消费者共同保障食品安全的新型监管模式。
从目前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各国正在逐步走向相对统一。当然,统一的内涵有所不同,有的是监管机关的统一,有的是监管要素的统一,有的是监管方式的统一。无论是哪个层面的统一,都是为了避免多头监管或者重复监管,提高行政监管效能。
(二)食品安全可追溯性和召回制度。欧盟颁布的178/2002号法令中对有关食品的可追溯性、防止有害食品进入市场、食品业者的义务及进出口商的要求进行了规范。其中,把食品的可追溯性定义为:“对一种食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各阶段的踪迹均可追溯查寻”,即食品在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都可以找到踪迹。可追溯性规范的根本目的在于,尽可能多地获取食品生产中的一切信息,当产品出现问题时,明确各生产者应负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投机主义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召回制度则是为了避免已经流入市场的缺陷食品造成对消费者更大的危害,其更多地使用在国际贸易上,只要发现有批量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并有可能对大众造成危害,生产经营企业就有义务将食品召回。召回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负有食品安全责任的企业受到应有的处罚,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可以看出,可追溯原则和召回制度是相互支持,相互连贯、共同发挥作用的,是一个明确责任,违规必惩的连续过程,是以技术的手段和法律的武器相互配合的过程。
(三)全程化管理。欧盟制定的《食品安全白皮书》的指导原则指出:食品安全政策一定要建立在一个综合、完整的途径之上。食品安全要纵贯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横跨所有的食品部门,在各成员国之间,在欧盟的内外部,在国际和欧盟的决策机构以及在政策制定周期的所有阶段。《食品安全白皮书》强调指出,食品安全保障的各项主要内容一定要构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以往的食品安全监管往往只注重食物链的某一环节,以整个食物链为监管对象的全程化管理,强调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存在缺陷,都可能导致整个食物链安全的崩溃,因此必须对整个食物链,尤其是源头进行强有力的治理。一方面治理要延伸到食物链的最前端──种植和养殖环节,甚至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生产环节,主张通过强化食品消费前各生产经营阶段安全保障的密切联系来实现对食源性疾病的全面预防;另一方面治理要延伸到食物链的最末段──消费,主张对消费者的食品储藏、制作和消费活动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二、我国水产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分析
(一)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方面对水产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是在水污染方面。随着工农业的蓬勃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百川归海,海洋环境不同程度地被污染,尤其是近海环境。有的近海沿岸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有的微生物超标,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近海水域富营养化较为普遍。因此,水产品安全受到很大威胁。尤其是很多海洋生物对某些低含量物质具有富集作用,导致有些水产产品有害物质大大超标,造成水产食品安全隐患。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尤其农田施肥、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导致大量氮、磷物质进入水体,在一些舒缓的水体中,短时间内可导致富营养化。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水体生态系统紊乱,藻类通过生存竞争取得优势,迅速增长,恶性繁殖,占据了其他生物生存空间,造成水中溶解氧急剧变化,使鱼类等生物缺氧死亡,水生态进一步恶化。我国太湖、巢湖和滇池,沿湖经济发达、城市密布、人口集中,水污染严重,全湖为V类或劣V类水质。三大湖泊时常出现蓝藻暴发,严重影响沿湖城市和乡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和食品安全。
(二)社会环境因素
1、市场失灵。首先是外部不经济。食品市场上非正规厂商给消费者和正规厂商带来的外部不经济。具体表现在,由于非正规厂商生产和销售的伪劣不合格食品,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食用,并给消费者带来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和不安全感。同时,这种心理负担与不安全感还通过多种途径传递给其他消费者,这种非正规厂商的伪劣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的恶劣印象,就会影响正规厂商产品的销售,从而出现外部不经济。其次是不完全信息。对于食品这个特殊的产品而言,由于食品属于后验性物品,即只有通过消费之后才能确切了解食品的品质,也给了生产销售厂商运用各种手段欺瞒哄骗消费者购买不安全食品的机会;并且因为消费者不能事前辨别食品的优劣,很可能出现“逆向选择”现象,体现为消费者会选择价格较低的不合格产品,而正规厂商则会因为产品的滞销而被挤出市场。最后由于在市场机制下,非正规厂商没有披露其产品品质的动机;市场上也没有能够充分担当有偿的信息披露者的角色(或者相对于价格而言,消费者获取这些信息的成本很高),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力量来完成信息披露。
2、经营模式。由于农业的自然生产特殊性,家庭农业的组织管理结构是我国占主导的农业组织形式。作为大农业的一部分,水产养殖具有一般农业的技术和经济特征,也主要是小规模的家庭经营。虽然养殖家庭经营具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在每季的养殖过程中也难以切换生产品种,但是如果没有针对具体加工企业(或贩销商)的专用资产投入的话,养殖的资产专用性的并不在销售对象上体现。再加上初级水产品交易的市场化倾向,养殖户很容易更换销售对象(如果价格合适的话)。由于养殖产品往往是信用商品,易于更换销售对象,这使得养殖户具有忽视产品质量安全的冲动和条件。
三、水产食品安全管理发展思路
[关键词]生态链 工业生态链 信息产业集群
[分类号]G201
1941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Lindeman)在研究赛达伯格(Cedar Bog)湖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时,提出了食物链的概念,所谓的食物链(food chain)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序列。食物链概念的提出,大大地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链理论又是在分析、总结生态学中的食物链理论思想的基础上而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快速发展,生态学中的食物链理论在农业、林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食物链理论的基本思想正逐渐向环境、工业、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渗透,这也就是说,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不单单是以往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主要是在一定的区域或流域范围内,由自然、社会和经济耦合构成的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强大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自然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与描述复合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份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更无法满足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链和生态链网的提出,是对食物链、食物网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及推广。因此,利用生态链、生态链网对信息产业集群复合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更广泛、更通用的含义。
1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相关概念界定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我国要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加快相关技术在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业,使我国制造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的提出正是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要求、综合考虑环境影响与资源效益的产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信息产业中的体现,是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升中国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1.1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概念界定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作为由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经济子系统共同构成的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其内部众多的生态主体(信息企业个体、信息企业种群)之间依据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以及工业科学、环境科学等原理,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而设计与建立的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梯级利用以及污染处理的链状序列,并通过不同层次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协同,形成环环相扣的依存关系,这就是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
在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作为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中最原始的投入要素,经过某类信息企业种群加工以后产生初级信息产品,再有另一类信息企业种群以这种初级信息产品作为投入要素进行再次加工,这些企业的产品又作为投入要素被进一步深加工,如此过程环环相扣,最后产生最终信息产品为消费者使用。这个过程就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产生作用的结果。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既是一条物质循环利用链和能量梯级流动链,又是信息产业生态价值链与生态供应链的集合体。用“生态”两个字来诠释信息产业集群内部的这种链条关系,主要在于信息产业集群内部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着共存共赢、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关系,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角色缺失,都将损害到信息产业集群系统中其他角色的收益,这就如同自然界形成的天然食物链所存在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系。
1.2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网概念界定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多条生态链,一家信息企业可以同时处于多条生态链之中,这样就使得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生态链相互交织,构成复杂的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网。具体来看,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网的构成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共同实现:首先,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若干个信息企业种群通过产品、副产品、信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流动建立联系,形成主体生态链网;其次,每类信息企业种群又吸附大量的中小信息企业个体,这些中小信息企业以该类信息企业种群为中心、以产品流为主线形成信息产品或信息服务生态供应链,即子链网;再者,围绕在各类信息企业种群周围的部分中小信息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生态价值链或生态供应链关系,彼此之间又通过各级链网交织在一起。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存在着信息企业种群类型多样且单个企业种群均涵盖一定数量信息企业个体、公共回收体系与企业化回收体系并存的模式,因而信息产业集群内不同信息企业种群之间的生态价值链、生态供应链以及废物代谢链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错综复杂的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网。
2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特点
研究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的特点,对于深入认识和把握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及其规律性,更好地推动信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与深远的意义。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2.1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的各个环节存在着附加值差异性
在信息产业的生态价值链不同环节(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环节),其增加值和利润空间是不同的。总体上看,信息产业生态价值链增加值遵循“微笑曲线”的分布规律。“微笑曲线”最早是由宏基集团的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其中间是制造环节、左边是研发环节、右边是营销环节。在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中,高附加值更多体现在设计环节和销售环节,也即“微笑曲线”的两端,处于中间位置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该理论非常现实地指明了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未来的发展策略及发展方向,在附加价值观念指导下信息产业集群只有不断向高附加值环节移动与定位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因此,结合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的这一特性,国内信息产业集群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建立在对自身生态价值链环节清醒的认识之上,这种认识既包括信息产业集群自身生态链涵盖具体环节的认识,也包括信息产业集群自身生态链各个环节侧重点的认识,只有如此,国内信息产业集群才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巩固并扩大生态链上优势附加值环节,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在生态链高附加值环节上的突破,进而实现信息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和科
学发展。
2.2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的各个环节对要素条件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
不同的环节,对于技术、人力、资本、规模等要求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区位偏好。以信息产业中的半导体行业为例:设计环节是技术密集性环节,注重的是高层次科技、技术和工程人才,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地;晶片制作环节是资本密集性环节,注重的是规模,并需要洁净的环境以及纯净水的供应等,往往也集中在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而装配和包装环节则是劳动密集性环节,需要的只是普通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劳动力低廉而又丰富的东南亚地区。
2.3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具有循环经济的特性
循环经济是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与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最有区别的特点,也是当今提倡节约型社会的最好范式之一。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上的企业种群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共存共生的连带关系,在信息产业集群生态链上,不仅是一个企业的产品会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甚至一个企业的废物也会在其他企业中得到循环再利用,从而为整个信息产业集群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具有开放性
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是开放的,即每个企业都与产业集群生态链上下游企业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换;另一方面,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与成长过程中不断接纳新的信息企业加入生态链,并淘汰掉生态链上落后的企业。
2.5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具有协同进化性
关系密切的生物,一方成为另一方的选择力量,因而在进化上发展了互相适应的特性。这种互相适应的现象称为协同进化,协同进化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共栖、共生等现象都是生物通过协同进化而达到的互相适应。产业集群协同进化强调通过不同企业种群问的相互协作来提高对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增强彼此间的生存能力。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上的企业种群之间也采用了协同进化的方式来建立相互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以提高信息产业集群整体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
2.6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具有层次性
位于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的任一条生态链上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它们在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企业在信息产业集群生态链中所占据的生态位是具有层次性的,主要表现为上、中、下游不同的位置关系。从系统角度来看,信息产业存在着标准制定――设备开发――终端产品的上、中、下三个技术层次,三个层次之间技术衔接紧密,设备和终端产品都是在一定的标准之下进行开发的,每生产一台设备或产品都需要付给标准持有企业一定的标准使用费用。从环节角度来看,信息产业存在着芯片――组件――整机组装的技术层次,芯片技术是产业链技术的核心,组件是根据芯片的性能和参数进行开发,其技术与芯片技术具有上下游关系,整机组装环节技术含量则较低,主要是解决器件的筛选和零组件的匹配问题。
3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的类型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的类型,既可以依据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的活动内容来划分,也可以依据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类型来划分(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类型不同,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上企业间的链接关系也不尽相同),还可以依据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的构成要素进行划分。依据不同角度,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可以划分成多种类型,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位于不同划分角度下的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类型之间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上互相融合的特征。
3.1 根据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的活动性质来划分
依据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的活动性质来划分,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被划分为物质循环生态链、能量梯级流动生态链和污染处理生态链三种类型:①物质循环生态链,是指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生态主体即企业成员之间,由于进行物质传递、供应、副产品交换而建立起来的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②能量梯级流动生态链,是指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生态主体即企业成员之间,依据能量的品质差异,进行能量梯级利用而建立起来的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③污染处理生态链,是指在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依据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原理,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设计与建立的使污染物得到降解、净化、削减或再利用的链状序列。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生大量重金属、有毒溶剂和废液,例如,1993年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公司曾对制造一个典型的计算机工作站所产生的废物进行分析:生产一台25kg重的计算机会产生63kg废物,其中22kg有毒,如废切屑液、废清洗剂、废机油、碳粉盒、报废环氧树脂、报废锡膏、废铁屑、废零部件、废溶剂桶、废涂料、烤漆废气等。
3.2 根据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各生态主体间产权关系来划分
依据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各生态主体即企业成员问的产权关系来划分,可以将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划分为多源控制型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和单源控制型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两种类型:①多源控制型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是指存在于自主实体型生态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的企业链接关系,包括多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信息企业,其内部产业链的存在与否、链接模式、交易物质是由多家信息企业共同决定的,交易内容和方式若不满足其中一家企业的要求,整个信息产业集群生态链的存在与稳定运行就会受到影响。我们把这种由多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信息企业构成的生态链称为多源控制型生态链。②单源控制型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是指存在于复合实体型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的企业链接关系。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链条上各企业成员同属于一家大型公司,该生态链的结构、存在与否、物质流类型、种类等全部由一家大公司内部决定,各节点企业无权作出单独决定。
3.3 根据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生态链的构成要素来划分
根据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可以将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划分为:①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供应链,指在信息产业集群中,通过对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②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价值链,指在信息产业集群中,由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环节所组合而成的链状结构。生态价值链侧重于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上的价值创造过程。
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供应链和生态价值链共同存在于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体系中,广义上的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价值链包含了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供应链。
关键词:生态需要;物质内容;环境内容;生态内容;空间内容;社会内容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8-0018-05
人具有物质、精神、生态与社会四性(杨文进,2002),由此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四种需要。然而长期来,人们却只关注了其中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在实际上是受到关注的,但却还没有在理论上得到充分的反映),而忽视了生态需要,由此反映传统的经济理论是不完全的。要使经济理论真正反映人类的需要,就必须将生态需要纳入经济分析的范围。本文不研究生态需要的全部内容,仅就生态需要的构成等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生态需要的构成
生态需要就是人类为了获得包括持续生存和满足发展需要等方面内容在内的最大福利需要而产生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生态需要可分为广义生态需要与狭义生态需要(刘思华,2001)。由于人本质是生态的,因此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都可以被包含在广义性的生态需要中。狭义性的生态需要则是除传统经济学研究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部分社会需要,如政治需要等之外的那些需要。由于四种需要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重叠部分,因此即使是将研究对象严格限制在狭义生态需要方面,在实际中也会与其他几种需要发生交叉。同时,由于本文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生态需要的,因此在将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需要转换为经济性生态需要的时候,两者间将发生一定的差异。
生态需要的内容构成,应该根据它满足对象的属性来确定。就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生物来说,其具有物质需要、环境需要、生态需要、空间要求、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等,因此生态需要也可以被划分为物质性生态需要、环境性生态需要、生态性生态需要、空间性生态需要、精神性生态需要、社会性生态需要等。人的生态需要就是这些不同性质生态需要的统一。
二、生态需要的物质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物质内容或物质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物质生态产品来满足的生态需要。从理论上讲,人类的一切生态需要都可以归结为物质需要。因为世界就是物质的,即使精神的需要及其满足也是通过物质媒介来实现的,如优美景观给人们心情和精神上的满足,是由物质组成的景观而产生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产生的心理愉悦,是由物质组成的社会环境所产生的,所以不存在绝对离开物质的需要。不过这里的生态需要物质内容,并不是这种包罗万象的生态需要,而是指狭义生态需要中属于物质需要的内容。由于维持人们物质需要的主要内容,如食、住、行、享受等,属于传统的物质消费或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同时这里又将狭义的生态需要划分成了物质需要、环境需要、生态需要、空间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这里的物质需要内容的范围是非常狭隘的,也就是人类基本生存要求的空气、淡水、各种微量元素等有限的几种。尽管数量有限,但这些性质的生态需要的重要性却是非常大的,它们是保证人的再生产最基本的条件。一旦缺少它们,或者它们的质量被破坏或达不到基本要求,就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如果以某种质量的空气与水作为一种正常标准,如空气与水的洁净度,以衡量该社会在物质生态需要方面的满足或富裕程度,那么一个社会的空气与水质量如果高于该标准,也就反映了该社会在物质生态需要方面处于比较富裕的状态,如果低于该标准,则反映该社会的物质生态需要处于贫困状态。
三、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或环境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环境性生态产品来满足的生态需要。由于本文中生态需要的内容划分得比较具体,因此这里的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显然要小于环境学中的环境内容。如属于生态需要中的生态内容,即微生物等方面的内容就不属于环境方面的内容,而是属于生态方面的内容。这样,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主要是大气和水的循环、地壳的稳定性、阳光、气温、土壤、电磁场、声音、绿色植被、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进行,需要稳定的环境为基础,如果环境不稳定,如经常发生地震、海啸、台风、气温剧降剧升等,都会使生产与生活无法正常进行;或者环境被严重污染,则不仅严重影响生产与生活,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当前世界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环境被严重破坏,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环境需要,成为当前各国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在衡量人民得到的环境满足程度方面,也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反映。如空气、水的洁净程度,大气和水的含氧量,二氧化碳和氧化硫的含量,气温和水温的高低,臭氧层的完好程度,酸雨的浓度与范围,绿色覆盖率,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优美程度等等。
四、生态需要的生态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中的生态内容或生态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生态性生态产品来满足的需要,如食物、保证人体健康所需的微生物条件等。从理论上说,生态需要中的环境内容与生态内容之间是很难严格区分的。相对于人这个中心来讲,人类周围的一切生态内容也都是环境内容,而反过来讲也是同样成立的,如在生态学中,环境因子就与生态因子时常相互混用,说明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同样在环境学或生态学中,有些人往往把环境因子单纯理解为物质周围的理化(非生物)因子,而生态因子则既包括非生物因子,也包括生物因子。有的学者把环境因子分为三类,即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这里,我们采用后者的三分法,同时将生物因子限定为单纯的生物因子(陈天乙,1995)。这样,生态需要的环境需要,主要反映人类正常生存所必需的非生物因子,如空气、水、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景观等。生态需要中的生态内容,则主要反映保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物条件,如人类与其他各级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捕食”与“寄生”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必须保证人类得到足够的食物,而且必须保证生命之网的延续。
从食物链的关系看,人类与被“捕食”对象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所有生物中最复杂的。因为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命与它们的被捕食对象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即使是杂食动物,如熊等也都是如此,而人类由于所谓文明的发展,则极大地改变了这种关系。就地球上的生产量与人口数量的关系讲,曾有人预测地球对人口的最大承载量是1000亿人,但这显然只
是单纯的生态学意义上的人口数量,它意味着这时人类在食物的品种、食用方法等各方面都没有选择――只能直接食用最初级的微生物,而不可能像文明人那样对此进行各种程度的转换和再加工。然而人类的文明正是体现在这种对初级食物的不断加工上,并以加工的深度来反映或衡量人类文明的进化程度的。如当今社会衡量人们富裕程度的指标,就不是人们直接食用了多少热量、蛋白质,而是以被生产人们食用的食物中所含的最初级热量和蛋白质来反映的,为生产一定能量和营养食物所消耗的初级生产物越多,人们的富裕程度就越高。如富裕国家或富人,不仅用谷物类粮食来生产肉类,而且以肉类来生产所谓更高级的肉类,这种生产的过程越长,为生产一定量供人类直接食用的食品所消耗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就越大。这种情况说明,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与生态学的基本原则要求背道而驰的。所以就单纯的食物链关系看,地球能承载多少人口,取决于人类文明程度决定的食物结构及其质量,如像东方传统社会那样主要以谷物为主,那么地球能够承载的人口就会较多,而如果像当代西方社会这样,主要以动物蛋白和能量为主,那么地球所能承载的人口就少。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是食物链中的生态学比例,而是生命之网的健全程度。如果真像那些乐观派预测地球能够承载1000亿人口那样,当人口达到这个数量时,那时不仅陆地上的每寸土地都挤满了人,将没有其他任何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而且挤满了人的海除了微生物外,也难以有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届时生命之网完全破裂,而只留下人类与微生物的地球,还能保证人类的持续生存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即使是微生物的生长也依赖于比它们高级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和死亡,没有了这些制约和养育它们的其他生物,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微生物也是难以存在的。所以,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生态需要中的生态要求不仅要保证现有人口持续生存的食物供给,而且要保证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条件,即维持整个生命网络正常存在的一切生态条件,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灭绝的速度必须低于新生物种产生的速度、各物种之间的比例必须保持生态学的要求等。
人类在生态需要的生态内容方面的满足状况,可以用物种的多少、物种的灭绝速度或灭绝率、新物种的产生率、不同物种间的数量比例、人类个体的微生态环境等指标来衡量。由于物种的多少及其状况,是与非生物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的,因此环境需要与生态需要,是人类生态需要中最重要的内容。
五、生态需要的空间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空间内容或空间性生态需要,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正常生产与生活所需的空间条件。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能量在通过营养级时将逐级减少,一般每经过一个营养级,能量就要减少90%,即后一营养级的贮能(或生物能)只等于前一级贮能(生物能)的1/10。这说明,每一种生物要保证自己以及物种的延续,都要以一定的活动或生存空间为前提条件,如果小于该数量,该个体或物种将不能持续生存,或者讲空间的大小决定了每种物种所能拥有的最大数量。
人类作为一种最高级同时也是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物种所要求的空间容量是比较大的。同时人类作为一种“杂食动物”可以占有4个营养级,因此在这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弹性。由于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食物链中的生物,而是一种具有高度文明和社会性的物种,更主要的是,人类追求经济发展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要使地球供养更多的人口,而是要使已有的人口生活得更加幸福,因此在空间方面,不仅必须保证每个人有足够的食物供应,而且必须保证每个人有除食物生产外的生活、学习、锻炼与娱乐空间,否则人就变成了单纯的食物链中的一环,与人类追求幸福而推动文明进步的努力不相一致。这样,生态需要的空间要求,除了食物链要求的食物生产空间外,还包括满足符合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相适应的居住空间、工作空间;满足社会交往的各种活动场所,如各种公园、游乐室、博物馆、文化场馆、体育场馆、娱乐场所;满足人们对自身自然本性认同的各种活动所要求的空间,如森林公园、江河湖海等;满足人类对自身疾病治疗所需要的空间,如医院等;满足人们学习提高的学校、图书馆和各种学习场所;满足人们出行和社会交往及提高效率的交通网络等等。正是这些需要,使人与其他仅仅作为食物链中一环的生物区别开来。
随着文明的深化,人类对非食物生存空间的需要是不断扩大的,这种扩大会减少可用于食物生产的空间。虽然在技术进步中,这并不一定导致食物生产量的减少,但要承载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对食物生产环节加深和非食物生产空间不断扩大的人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需要的空间要求与有限的空间供给之间的矛盾会日益突出。
人类在生态需要空间要求方面的满足程度,可以用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水面面积、人均道路面积、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床位、人均文化学习娱乐锻炼场所面积、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六、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或社会性生态需要,是指必须由人类生产的社会性产品来满足的这部分需要。因为人不仅是一种生物,而且是具有高度社会性的群体,所以除了生物特性所产生的生态需要外,还有对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生态需要。
这里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是排除了上面自然性环境内容、物质内容和空间内容后的社会需要内容。从理论上讲,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同其他大部分内容一样,都可以作为环境需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上面分析的生态需要的一些内容,如空间内容、传统消费经济学中的物质内容与精神内容中的大部分等又都属于生态需要中的社会内容。因为不仅今天人类消费中的绝大部分产品,都已不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而是经过人类劳动反复加工后为满足一定社会生产关系需要的产品。如今天人们的吃、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除了满足生理的需要外,还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需要功能,如精、美等,都是一定社会需要的产物,是为了衡量人们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要。所以生态需要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也正是这一点,就理论上来讲,只要人口得到控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可以在保持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实现的。虽然从长期看,任何一个大于零的指数增长,其结果都具有变得无穷大的趋势,如果就现有的经济成果与自然资源消耗量的比例看,即使考虑到技术进步,但只要自然资源的消耗具有大于零的指数增长,经济的增长就不可能是长期持续的。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增长率就不能大于零。这只有在控制人口增长,同时改变单纯的追求物质产品数量,从而改变消费结构才有可能实现。而这一点是能够做到的。一方面人们在达到一定生活水平后,确实会由产品数量转向产品质量,从物质消费转向非物质消费,而经济增长本身又无非是一定社会交易量值的
增长,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增长又无非是在一定存量资本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率,因此这种货币量值的经济增长是可以实现的(马克思,1975;杨文进,2002)。
为了避免重复,这里将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限定为非物质内容的那部分社会需要。非物质的社会需要的内容主要有:社会地位与社会尊重的需要,保证个人能力发挥、生活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制度需要,良好的家庭、朋友、同事之间关系的需要,保证心理健康的社会需要,社会保障的需要,公平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等等。我们知道,在消费层次理论中,除了第一层次属于比较单纯的生理需要外,其他各个层次中的绝大部分需要都属于这里的社会性需要,而且层次越高的需要这种性质越明显。这种情况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物质的社会需要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
一个社会的人们在生态需要的社会性内容方面的满足程度,同样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反映,如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社会公正性程度、社会事务的公众参与程度、法制完善程度、家庭观念、人际关系认识等等。
七、生态需要的精神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精神内容或精神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精神满足产品而产生的社会需要。要注意的是,精神满足产品不一定是精神产品。因为精神需要的大部分虽然是由无形的精神产品来满足的,但也有相当部分是由物质产品和自然产品来满足的,所以精神满足产品不等于精神产品。
虽然我们将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三类,但从直接感官来讲,人的满足不是通过生理就是通过心理或精神来实现的,同时生理的满足与心理的满足又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如人感到饥饿时,人的精神或心理也都会处于非常不愉快的状态;同样心理状态不好时,也会使生理状态低下,如人因各种社会原因而情绪不好时,会使人的生理发生紊乱,引起疾病或者食欲不振等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大部分社会性的物质需要、环境需要、生态需要、社会需要等对人的幸福的影响,都是通过精神满足实现的,所以精神需要与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讲,精神需要在人的生态需要中占有最突出的位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的重心由物质转向生态与第三产业,精神需要在整个需要中的比重会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单纯的取得货币收入的劳动时间在不断减少,但由于社会竞争程度的加强和社会发展对智力依赖程度的加强,人们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的紧张程度却是不减反增的,结果因精神需要得不到基本满足所产生的精神疾病大量增加。这种情况不仅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阻碍作用,而且会产生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这说明,加强生态性精神需要的满足,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福利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社会的人们在这方面满足的程度,可以用人均旅游时间、旅游休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和金额、用于宗教和社会活动的时间、参加社会性活动的时间等来衡量。
虽然就一般性质来讲,可以对生态需要进行这六个方面的划分,但在实际中,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互重叠,如旅游既是精神性需要,又是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生态性需要和空间性需要等等,正是这一点,产生了生态需要研究上的困难。
八、生态消费及其界限
如同任何一种需要的满足,是通过对这方面产品的消费来实现一样,生态需要的满足也是通过生态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因此也就必然存在相对应的生态消费。
所谓“生态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消费,就是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以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过程,即仅仅指对消费生态产品的过程本身;广义的生态消费,则不仅包括消费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过程,而且还包括这种消费本身在数量和质量上必须符合人的生态要求和环境的生态要求,即在质量与数量上既不少也不多于人的正常生理与生态需要,同时还包括生态产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及生态经济的要求相一致,因此不仅满足人的生态需要,而且实现人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公园;自然;趋势;
Abstract:To the emerging park type, the Necessity of ecological park’s building and the Eco-efficiency, social-efficiency, aesthetic effectiveness after the building have been recognized. But the conception, conno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ecological park have not been unified yet, so we write this paper to elaborate the ecological park’s conception, connotation, origin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we hope it can advance the research of ecological parks.
Keywords:ecological park; nature; trend;
中图分类号: G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许多城市,绿地建设速度大幅度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的转型过程中以及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在环境和资源等很多方面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种新型的公园类型——生态公园的建设应运而生。对于生态公园,我们应该从其概念到内涵、从其起源到发展趋势来逐步认识。
一、生态公园的概念
虽然目前生态公园的建设正在积极开展,但对于生态公园概念的理解,不同人的观点不同。
张庆费等(2002年)认为城市生态公园是利用市区的荒地或废弃地以及城郊地区,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自然植被的结构和过程进行公园绿地设计、建设和管理,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性,构建多样并具地域特色的生境类型,并利用管理演替(managed succession)技术 ,促使公园形成以潜在植被为基础,与野生动物友好共存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逐渐达到自然、高效、稳定和经济的绿地结构【1】。
周波等(2003年)认为城市生态公园是自然化的公园。即依据生态学原理设计建造公园,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性。构建多样并具地域特色的生境类型(景观异质性),充分利用城市生物多样性,形成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逐渐达到自然、高效、稳定和经济的景观结构【2】。
谢佐桂(2004年)认为生态公园就是在满足公众游览、观光、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顺应(或恢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充分考虑和利用生物之间的空间需求、生存竞争、食物链等【3】。
通过对上面的情况进行综述,笔者这样理解生态公园:生态公园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和模仿自然界中的植被结构,建成的能够最大限度恢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且能够满足人类提供休闲游憩兼有较好地域景观特色的绿地系统。
二、生态公园的内涵
对于生态公园的内涵,可以从其整体性、多样性、过程性三个方面来理解:
1.整体性。现代生态哲学把原来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论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设计中把人与自然环境做整体考虑。同时,又注意把设计区域与周围环境做整体考虑,使其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这样形成的城市生态公园不再一是个封闭的、孤立循环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动通过城市、市域层次结构最终纳于地球整个循环系统中。基于这种认识,生态公园的建设不再局限于运用生态学原理构建植物群落或如何改善生态公园的环境,而是以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为目的,分层次整体考虑。
2.多样性。现代生态哲学认为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存在都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这提示我们不要仅仅从人类的角度评价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公园的营建要根据基址的环境来进行,而基址环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影响,不同基址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所建立的生态公园也就表现出了多样性。对于这里多样性的理解不仅仅局限在生物多样性此外,还包含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等。而这种多样性正是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反映。
3.过程性。生态公园的物质环境建设是一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舞台,而在这个舞台上展示的是生物群落的演替以及与人之间的互动。这个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触而就。而这个过程正是生态公园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过程,所以从生态公园的环境建设的完工到其真正发挥生态效益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生态公园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生态公园的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生态学这门学科建设,“生态学”(Ecology)源于希腊文中“Oikons”,其在科学上的意义于19世纪60年代被提出,后来最终形成其科学含义即“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发达的国家:美、英、日三国先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由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的关注,并开始反思关于环境的问题。而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学逐渐被引入到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来,在城市环境中的公园建设也逐渐引入生态学的概念。
世界上最早利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生态公园建设的国家是英国,早在1977年,在伦敦塔桥附近建造的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其原址为停放货车的场地上,通过栽植适宜植物品种和植被的自然演变,最终形成了生物多样性,无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逐渐增多,到1984年,在此发现的蝴蝶就达21种【4】。之后,伦敦开始了一系列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尝试,先后在废弃地、市中区建筑密集地区等建造了10余个生态公园,其中包括1985年建成的Gamely Street Natural Park 。这为生态公园的建设内容、建设程序和设计模式提供了参考价值。
此后,世界掀起了一场生态公园建设的,各地纷纷出现生态公园成功建设的范例,
至于生态公园的分类有许多种,应用比较的广泛的是把生态公园分为:保护型、修复型、改善型、综合型四类4。而笔者比较倾向于下面这种分类方法:
1.以城市废弃地再利用为特色的生态公园:如加拿大多伦多外港区汤普森公园(1989年)、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园(PeterLatz 设计1994)、中国广东中山岐江公园(俞孔坚等设计2000)这些公园原来都是工业废弃地,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设计,改造成了良性循环的动态生态系统。而建成的公园在很大程度上都保留或强调了原来废弃设施的自然特征,并且把其塑造成具有纪念意义的公园雕塑,在不改变原来基质的基本情况下,通过合理引进动植物种类,既给人以历史感,又改善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为该区域的更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2.以保护和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生态公园。如日本京都的梅小路公园(1996)、德国卡塞尔市的奥尔公园(米勒设计1981)加拿大多伦多市Tommy Thompson。这类公园都是建立或大或小的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保护,利用残留的自然资源和人工系统,恢复和保护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向公众展示城市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义,起到宣传和保护的意义。
3.将技术、艺术、生态结合起来的生态公园。典型代表公园是:美国华盛顿州Renton的水园、中国四川成都活水公园等。二者都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处理,同时把艺术手法引入到设计中,体现出了独特的美感和自然系统的组织性与能动性。
4.生态与文化相结合为特色的生态公园,这是生态公园发展趋势。从整个设计发展趋势来看,设计更注重文化的进入,目前整个设计界也比较公认没有文化设计是没有活力的设计;只有有文化的设计,才更具有活力和建设意义。主要代表为日本名古屋2005年世博(Expo)生态公园,其中除了自然保护区外,还建有生态村、文化艺术交流馆、生态剧场等文化设施,从而达到将生态保护与本土的文化相结合。1998年建成的韩国首尔生态公园,也是在建设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的文化内涵。
我国生态公园的建设中也已经有所起步,在各大城市的建设规划中,生态公园建设已被提上日程。那么如何构建生态公园成为当前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四、生态公园建设的方法及措施
1.用生态学原理指导生态公园建设。生态公园与一般性公园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其“生态性”,而这种生态性的形成是依靠生态学原理指导建设的。从生态学的体系来看,这种生态性应该满足三个不同层面的标准:①.对宏观尺度而言,它的生态过程、能源和物质的使用是有利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的。②.对于中观尺度而言,它的环境建构是符合生态原则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合理性的特征,具有自我演替发展的能力。③.对于微观尺度而言,它的具体空间和实体形象能充分考虑到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个体的互动关系,能唤起人对于生态意象的文化体验和美学感受【2】。
2.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生态公园建设。空间是生态公园表现的形式,空间图示的语言是生态公园设计的主要表达方式。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其研究核心是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5】。景观生态学中可以应用的理论主要有: ①“斑块—廊道—基底”模式及相关理论、②景观格局理论、③关于物种—面积关系的理论、④尺度与等级理论。
3.把文化融入生态公园设计。
生态保护并非生态公园的唯一目标,为人提供适宜的文化活动场所也同样重要。生态公园应表达出与其生态内涵相一致的形式,能够为人所理解和接受,给人以潜在的文化熏陶和直观的美学享受,所以要把文化融入生态公园的设计。文化也具有多样性,它不仅仅是指历史文化,还包含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其它文化等。
4.体现地域特色的植物群落特色。
生态公园目的就是通过生态学原理的指导,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来保护和改善环境,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生态效益。而要想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就要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物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引进外来的适生树种,体现地域植物群落的特色。
生态公园的理论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领域,对它的理解深度也会因人、因地有所差异。本文主要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内涵、起源、分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生态公园的解析,进一步推进对生态公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庆费 张峻毅城市生态公园初探生态学杂志2002,21(3):61~64
[2]周波 娄裔琳 金丽 崔欣城市生态公园生物学教学2003年(第28卷)第11期54-55
[3]谢佐桂 杨义标 王勇进试论“生态公园”建设与管理广东园林 20044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