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和美乡村定义

和美乡村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和美乡村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和美乡村定义

和美乡村定义范文第1篇

摘要:作者针对广西乡村景观建设的思考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乡村景观建设呈现的问题,并对乡村景观建设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广西 乡村景观 建设

乡村除了承担粮食生产的功能之外,也扮演着乡村游憩、资源保护、景观保护、人类文明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等诸多功能,乡村景观建设应是对乡村功能保护和形式美化统筹规划的过程,但是目前很多乡村景观建设盲目追求现代化,忽略乡村功能的首要性和乡村意境的归属感,以牺牲乡村优良景观资源为代价。在这种非理性的乡村景观建设势头下,对乡村景观建设呈现的问题及建设对策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1、广西乡村景观建设呈现的问题

目前广西乡村景观建设呈现三大问题:一是“乡村新圈地运动”大肆侵占乡村土地,威胁乡村生产功能:二是各地乡村政府非理性的“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模式吞噬着传统乡村景观:三是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破坏了耕地、林地、水域等乡村景观资源。

1.1乡村新圈地运动

在“新圈地运动”原指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业大肆侵占城市土地的浪潮。如今“新圈地运动”向乡村迅速蔓延,呈现一种乡村新圈地运动趋势,我认为,乡村新圈地运动概念可定义为,以房地产业、工业为代表的非第一产业侵占乡村土地的现象。表面上乡村新圈地运动引领了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中国乡村众多的人口,有限的资源和几千年不断的开垦,致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乡村新圈地运动更是加速突出人地关系矛盾、威胁乡村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增加了未来乡村景观修复性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其侵略性和危害性甚于“新圈地运动”。

1.2逐渐丧失乡土景观本色

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乡村政府广泛提出“乡村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景观建设过程则大多按照城市建设模式拆平房建楼房:与此同时,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对乡村了解太少且深入调查研究不足,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套用城市建设模板的规划方案屡见不鲜。“大拆大建”“、城市特色”在乡村滋生、蔓延,乡村在羡慕并追求城市文明的同时,忽视了自身有价值的东西,造成传统乡土文化的消失,失去乡村可识别性。

1.3盲目开发乡村旅游

旅游开发是把双刃剑,为乡村注入建设资金、给村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渠道、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往往是以牺牲传统风土文化和空间为代价。就目前发展来看,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造成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紊乱和乡村景观的不可恢复性破坏,主要呈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由于对乡村景观资源不透彻的分析与对旅游市场错误定位造成的乡村旅游项目数量多、性质乱、质量差、过饱和的局面:二是随着旅游市场从过去的观光型向现在的休闲度假型转变,各地乡政府不惜置换出农田,在水边、或是林间大建度假区,破坏乡村耕作景观及乡村生产功能:三是追求过宽、过多的景观大道,使得乡村地块规则化,破坏景观斑块,影响乡村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和生态平衡,许多珍贵生物资源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急剧减少。

2、乡村景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强规划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特色,保护整体景观:体现景观生态、景观资源化和景观美学原则,突出重点,明确时序、适当超前。

2.2推动跨文化理解

深刻理解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及相互间的关系、警惕“文化失语”现象,才能很好地整合“乡村文化”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作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要倡导多元宽容精神。坚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精神,承认差异、宽容差异,倡导个性。对海外而言要能弘扬出中国特色,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而言要弘扬出自我特色;要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要求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

2.3发展产业支撑、形成部门联动、坚持农民自愿

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乡村景观建设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要根据乡村自然禀赋和区域特点,寻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乡村景观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各个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在规划先行的前提下,形成下情上达、部门联动的支农局面。要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使农民自愿成为旧村改造的主体。

乡村景观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平凡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的景观“文化失语”现象以及乡村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十分有益。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广西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2.4教育宣传

乡村居民大多缺乏正确的景观观念,更不清楚乡村景观潜在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加强对乡村居民进行景观价值的宣传和教育,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不仅仅是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支持乡村景观建设,才能自觉地投入到乡村景观建设中。一旦乡村居民意识到自己家园的重要性,开始组织动员起来,政府自然无需大费周折地推广与宣传,只要顺势而为,并给予适当的协助,则所有改善乡村景观的事务,皆可以顺利进行。因此通过教育宣传让乡村居民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就能发挥公众参与性,维护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

和美乡村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计美学;国内别墅设计;托斯卡纳装饰风格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2-0042-1.5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什么是美?美是在每个人心里的一种感受,美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别墅设计中亦是如此,田园之风将开启安逸的田园生活;雅致之风给人一种文人的心灵感受;简约之风带来简单、低碳的生活……托斯卡纳装饰风格正是一种乡村、田园之风。别墅设计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在我看来,设计美学在当代别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托斯卡纳装饰风格的概述

托斯卡纳装饰风格源于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地区,托斯卡纳地区是艺术和文明的摇篮,英国诗人勃朗宁和勃朗宁夫人传奇般的爱情以私奔告终,他们曾经居住于托斯卡纳。由于历史的影响使得这个地区拥有深厚的人文气息。托斯卡纳装饰风格严格地讲应属于地中海风格的一种,目前国内此类风格别墅颇为流行,所以将这种风格独立分类出来。这是一种来自意大利乡村的,简朴而优雅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

托斯卡纳装饰风格的视觉感官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这种风格多以体现乡村、田园风情为主体。重在体现住宅外观,通过体现自然气息的材料,如石头、木头、马赛克、贝壳和灰泥来表现墙面的肌理。注重表现光与影的关系,这是其精髓。在造型上注重错落有致的立体效果,空间变化丰富。当前,托斯卡纳是享有声誉的旅游圣地,正如勃朗宁夫人所描述的那样,真是一个可以穿透你心扉的地方。

二、国内的托斯卡纳装饰风格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对别墅设计的审美要求也是在逐渐提升,别墅设计体现人们对美的追求,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是别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为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国内的托斯卡纳装饰风格不是将其原有的模式照搬过来,而是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将其合理定义。且在此过程中,将传统的、古典的元素与现代生活粘合在一起,有了新的形象,利用环境优势,真正做到有特色的托斯卡纳风格。

2011年1月,广西南宁巴祥旺实业公司选送的、一直被媒体誉为“高端世界籍别墅”的“托斯卡那”一举摘得本届博鳌论坛颁发的“2010-2011亚洲房地产十大最佳国际宜居金奖别墅”称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公司董事长表示,“托斯卡那别墅”项目这次获得“亚洲房地产最佳国际宜居金奖别墅”,是基于我们一直追求和创建了一个高档次、高品质、高情调的充满文化气息的顶级生活居住区。据托斯卡那的负责人介绍,项目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的小镇“托斯卡那”,其建筑风格也饱含着浓郁的异国风情和设计美。这种高档次、高品质、高情调的理念是其成功的关键,与此同时,设计美学在这种风格的别墅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美学在托斯卡纳装饰风格的别墅设计中的应用

(一)设计风格中的功能美

功能美是一个设计作品的最基本的审美,没有功能的美,设计作品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譬如南宁的“托斯卡那”利用其地域特点,在外立面设计上,力求打造与自然相融合的别墅,在造型上更注重错落有致的立体效果,精致工法的外墙和屋顶,为别墅平添生动之美。露台、开窗、退台的设计也恰到好处,凹凸有致的露台、弧型墙、花式窗棂……打造出风格鲜明、空间变化丰富的天际线,勾勒出一幅托斯卡纳优雅天然的画面,使源自意大利托斯卡纳的迷人风情被演绎的美轮美奂。

(二)设计风格中的形式美

1.光、色彩和材质的特色

“托斯卡那”的别墅设计承袭了托斯卡纳装饰风格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用色理念:暖黄色石材外墙演绎着地中海沿岸的金色沙滩,使别墅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平和而又充满律动的观感;其墙面涂料以米色和浅驼色为主,墙体大多以红褐色外墙文化砖饰面,色彩斑斓、质感强烈;棕红色的屋顶搭配外墙,为建筑增添了几分活泼、奔放的情趣;而窗上那些咖啡色的仿木质装饰以及黑铁铸造的艺术门窗,又赋予它一丝内敛、神秘的气息,并与其他色彩一起实现了建筑整体色调冷暖。

富于变化的开窗,精心设计的阳台,赋予层次感的退台设计,前后立面有高低和层次的丰富变化,局部外墙凸出,呈现出阴阳立体的视觉效果,精致的玄关与客厅同时营造出美妙的光影关系。色彩鲜艳的墙壁,精致铁艺上的盆花,深红色砖墙和一排排红瓦屋顶……打造出最完美的托斯卡纳装饰风格的产品。

2.家具、陈设、绿化等的设计

家具、陈设、灯具、绿化等设计的内容对烘托环境气氛、形成设计风格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譬如南宁的“托斯卡那”较多地使用铁艺桌椅、赤陶花器、石雕花器等装饰物,绿化包括盆景、花篮、吊篮、插花等,不同花卉、植物,有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情调,与空间环境色彩协调,户外空间的家具搭配亦是如此,曲线和直线完美的结合。“托斯卡那”别墅有151栋多种户型的独栋别墅,项目绿化率为71.1%。这对丰富空间环境、创造空间意境、加强生活气息有着特殊的作用,营造出自然又舒适的居住环境。

托斯卡纳装饰风格的包容性很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随意的放一些自己喜欢的家具和陈设,中西饰品皆可放置;此外,托斯卡纳装饰风格的展览性也很强,无论放置什么样式的装饰物,都可达到美不胜收的效果,使其变成一所美观大方如你梦想中的居所,就像展览馆一样,拥有和谐之美。

(三)设计风格中的艺术美

著名的包豪斯学院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曾指出,对于好的建筑设计来说,在设计中能够体现“人类心灵的审美愉悦也和物质方面同等重要”。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观点是深刻的,人的精神的需要和居住需求是统一的。就像南宁的“托斯卡那”利用其气候特点,加大了对园林景观的投入,以托斯卡纳优雅情境为标准,利用成熟的意式原生态坡地植物,高绿量、多植被、立体覆盖的景观确保园林四季美景,独具匠心的造景设计使得整个园林活泼而不失美感。原生态的高台阔地,使得别墅错落有致,极具层次感和韵律。设计中艺术之美应运而生,这种艺术美为“托斯卡那”平添了多重意境和灵性。

四、结语

设计美学将美学规律引入设计中,引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对设计和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人们设计出的每一个作品中,只有体现美学原理和美学规律的作品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别墅设计中亦是如此,别墅设计是满足人们的人居理想和生活需求的空间的建造和设计。别墅设计也是体现人们对美的追求的设计,当代别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而且更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设计美学在别墅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别墅设计是功能美、形式美和艺术美相结合的设计,托斯卡纳装饰风格拥有这种造物之美,从而创造出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居住空间、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法〕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著.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付黎明.设计美学法则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邬烈炎,袁熙D.外国艺术设计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5]祁嘉华.设计美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和美乡村定义范文第3篇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由法国传到北美地区,80年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思潮。它是在人类即将步入后现代时代的大背景下,在批判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按照后现代哲学家们的规定,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应该有以下一些特征。

1.从社会特征来讲,后现代时代对应于后工业社会,是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高度膨胀和泛滥的新时代。

2.从知识特征来看,后现代社会的一切知识都被数字化、符号化和商品化,不能被数字化的知识,几乎不被看作知识。

3.从文化特征上看,颠倒传统文化的原有定义,反对传统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扬弃传统文化的语言、意义系统、形式和道德原则。

4.从心态和思维模式特征来看,后现代社会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模糊、偶然、不可捉摸、不可表达、不可设定及不可化约等精神状态和思想品位。

5.从生活方式上看,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特征是游戏式的生活。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的后现代旅游观

1.后现代旅游的价值(目的)

旅游作为一种及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刻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正如前现代社会旅游活动与现代旅游的差别,后现代旅游也必然表现出与现代旅游诸多的差异。现代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获得心理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最基本的属性是它的消费性、休闲性和社会性。现代旅游者的旅游体验遵循着地理学、人类学和民族志的理性化路径,其经验结果表现出标准化的趋势和要求。科学化、标准化、理性化的现代旅游可以方便的复制、传递、交流和比较,正适应了现代社会福特式刚性生产结构的基本要求。随着旅游活动走上大众化的潮流,规模和成本成为现代旅游业关注的焦点,旅游消费的功利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科学化、标准化、理性化的历程却埋没了旅游经验的个性特点,使得旅游活动失去了其本质内涵。总之,现代旅游在唤起旅游者人性的同时,却埋没了旅游者的个性和旅游地的真实性。

后现代旅游是对现代旅游在休闲、交往和审美中表现出来的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严厉批判后提出来的一种旅游新主张。它的实质是以一种开放的、随心所欲的、游戏的心态对待旅游中的多元文化、多种选择和多种路径来破解现代旅游的公共性,剥掉其商业化的外衣,回归到旅游的本来面目,重建休闲、交往与审美的经验论本质,在对外界不可预知的尝试中体验生命的色彩,从而重建旅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旅游价值(目的)上,后现代旅游进行没有深度的平面尝试,既不再追求或消解旅游背后的形象意蕴,也不再关注稳重的文化深度。

2.后现代旅游的消费倾向

消费需求的情感化:人类即将步入后现代社会,传统大众旅游产品已无法激起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后现代旅游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和服务与自我的密切程度,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引起共鸣或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内容的个性化:在大众旅游时代,随着旅游者的旅游经验日趋丰富,对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挑剔,传统的标准化产品和服务已让旅游者感到厌倦,他们开始追求能彰显自己个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具有个性化、参与性强的登山旅游、探险旅游、专题旅游等。

消费价值的体验化:从消费的价值目标来看,后现代旅游消费者从注重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接受产品时的体验,他们不再重视结果,而是重视过程。体验是一种无形的高附加值产品,它的本质在于在产品功能的基础上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消费体验和愉悦的消费感受。

消费方式的主动化:后现代旅游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旅游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而是主动的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消费者越来越希望和企业在一起,开发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意识的绿色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普及,旅游消费者的公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旅游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开始珍惜周围的生存环境,重视生活质量,追求永续消费,使自己成为绿色旅游消费者。

消费动机的求美化: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分析人类的动机时,认为追求美的动机是一种重要的形式。美是人们生活中的价值尺度,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对于美的要求的认知也不同,反映在消费行为中也大不一样。消费者求美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本身存在的客观形态美的价值以及为消费者创造出的美和美感。

三、实例论证——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旅游开发为例

作者有幸参加了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旅游总体开发项目,在考察、规划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后现代旅游者旅游习惯及动机的变化。

从市场角度来看,博罗县位于经济发达、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较大的珠三角地区。其主要市场是广州市、惠州市、深圳市及汕头市等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旅游者的特点是收入高、受教育程度高,大部分都有私家车、旅游出游率高,但是对旅游方式的要求也较高,不满足于传统、大众的旅游方式,希望能够从旅游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倾向于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对旅游环境和质量要求高。属于比较典型的后现代旅游消费者。他们的旅游动机大部分是出于减轻工作压力,舒缓身心的目的或者寻求体验新奇与刺激。

从博罗县的旅游资源来看,博罗县生态环境较好,与周边地区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较,生态环境污染程度低,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主要江河湖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1-2级标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不仅提高了博罗县旅游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城镇奠定了基础。又拥有罗浮山、象头山等具有极高旅游开发价值的风景名胜区,以及众多山林风景、水库林场、农业田园风光等自然旅游资源和古国遗址、庙宇寺院等人文旅游资源。

因此想要成功的开发博罗县的旅游,必须要充分考量到后现代旅游者的特点,结合博罗县本身资源的特点,依托博罗的区位优势,打造出参与性、休闲性强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比如以道教文化为主要特点的罗浮山,可以将道家养身的内容引入现代旅游,将古老的养身方法、药膳用于减缓现代生活的副产品——亚健康状态,对于白领阶层应该具有不小的吸引力。除此以外,利用博罗县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可以在农业重点县打造出一、两个规模较大、各有特色产品的生态农业庄园,走绿色观光、乡村休闲旅游的路子。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传统的单一的大众化的旅游内容和形式逐渐失去了迷人的魅力,人们越来越关注旅游本身的价值,过度的商业化因素已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唾弃。后现代旅游的理念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消费习惯等。21世纪的旅游经营者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特点及变化。

参考文献

[1]黄燕,涂媛鸿.论后现代思潮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企业经济,2006(10):78-80.

和美乡村定义范文第4篇

一、作为“学科”或作为“学问”

成为学科或被称为学科,应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尽管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但195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承认为一个学科,仍然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即便艺术人类学足以成为一个学科,在目前的中国,这还只是一种可能性而非现实。谈论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学科规范的合法性,可以指其尚未建成或需要建成一个学科,或者指的是把艺术人类学放在文化人类学这样的学科下建设和规范,而不是说艺术人类学已然成为一个学科。大概因此,有的学者将艺术人类学称为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有的学者更愿意选择“人类学艺术研究”这一说法而非“艺术人类学”①———末尾的“学”字容易引起争议。人类学的艺术研究与社会学的艺术研究、哲学的艺术研究、宗教学的艺术研究、心理学的艺术研究,构词法和用意类似,均是将各具特色的艺术研究放在特定学科下看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3745-2009)》中,除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外,上述其他学科的艺术研究都已获得二级或三级学科代码,从而成为艺术社会学、艺术美学、宗教文学艺术(以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艺术)、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在将来完全有可能被认可成为学科,在此之前,我们可以把艺术人类学理解为一种与艺术和人类学有关的特定“学问”。学术时势和学科精英的造就,使文化人类学在当今中国渐呈显学之态(至少在某些领域)。

与以往偏好思辨的学科相比,它确能为诸如审美(美学)、艺术、文化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热点重新注入清新的空气和新颖的方法。在文化人类学取得进展的同时,其他学科也随着学术风气的更新而变换姿态和方法。在划定各自学科领地的同时,相互的借用与交叉也就愈发明显。相当一部分学者先后接受不同学科的训练或熏陶,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和多学科身份。对于不同学科的优劣长短,他们最为清楚。所以,一方面出现不同含义(不同学科主导)的艺术人类学(或审美人类学、文艺人类学、美学人类学);另一方面,一种含义的艺术人类学会受到另一种含义的艺术人类学的指责。而且,因为对局限性的清楚认识,指责有时显得深刻而尖锐。

艺术研究的学科分化与方法更新,不只发生在艺术与人类学之间。就西方学脉而言,最早触及艺术问题的是诸如柏拉图那样的哲学家,而后是研究艺术问题的美学(或艺术哲学)在哲学中的崛起,再后来就是艺术学从美学中分离,并要求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艺术问题被放在美学的框架内讨论,另一个从文学理论中派生出来的学科———文艺学(它在《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中准确的名字是“文艺美学”,“文艺学”应是简称)也占据艺术问题研究的半壁江山。相比起来,艺术学的声音很微弱。一位从文艺学转入艺术学的学者深有感触:“厘定艺术学的学科对象与研究领域,除了必须正确处理好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之外。在我看来,还应大致厘定艺术学与文艺学及美术学的关系”,“文艺学的发达又颇有些‘喧宾夺主’的态势,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文艺学常常显得似乎足以与初出茅庐的艺术学平分秋色”。他设计的分配方案是,文艺学以语言文学为对象(近乎“文学学”),而艺术学体系又将文学(语言艺术)包容进来。似乎有了一种逆转,不是文艺学包括艺术学,而是艺术学包括文艺学。①在学科分化日趋明显的时代,讨论学科边界是必要的,甚至不妨成为具有知识社会学意义的自反性研究主题。同时,学科分化及跨学科的结果肯定不仅是对正确、正当或正统的话语竞争,更应该提出关于学科合作与主题延续的建设性方案。这是跨学科研究的优势所在,也是跨学科学者的优势所在。具体到艺术人类学,尽管它究竟归属于文化人类学还是艺术学(目前看,前者更具主导性②)并非毫无争议,而争议也并非毫无意义,但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从美学、文艺学或艺术学而来的那些概念、命题如何获得新的生机,如何延展到艺术人类学中重新厘定,而不是简单地加以废弃。这样,促使学科之间形成真正的对话主题而不是自说自话,也使艺术(而不仅是文化)真正成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焦点。

二、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有何距离

从事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人,大致可能受到两方面的挑剔。一是被认为没有真正做出文化人类学的味道(来自文化人类学界),二是被指所做的研究有艺术研究之名而无艺术研究之实,做的是文化研究、民俗研究而非艺术研究,或者把艺术对象当作民俗文化对象来研究,甚至于研究对象是否可以称之为艺术也很牵强(来自艺术实践与理论界)。总之,不通晓人类学的人进行艺术人类学研究与不通晓艺术的人进行艺术人类学研究,其牵强与偏颇程度不相上下。艺术人类学作为一种研究(即便是实证研究)与具体的艺术实践之间可能存在隔膜。与艺术哲学和美学相比,从人类学立场出发的艺术人类学想要转变的正是理论形态的艺术哲学和凌驾于艺术之上的美学的视角,从而将艺术(包括艺术哲学和美学)放回到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世界之中,以尊重当事人自己的解释为前提来解释艺术,或解释当事人对艺术的解释。

从现有艺术门类看,艺术人类学研究对象的种类偏重于造型艺术、口承文学、音乐等门类,而忽视其他艺术门类。这种状况一方面取决于早期西方人类学的民族志博物馆建制(主要收集有形的、可移动的物品),另一方面也与艺术人类学研究者自身艺术分析能力的局限有关。还有一种指责,针对的是某些艺术人类学研究仍在探讨关于原始艺术或艺术起源的过去时话题。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卷入与冲击、对社会进化论的怀疑以及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意识,使少数民族或汉族农村的原始主义表述(“活化石”、“原生态”等)变得十分可疑。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案,一是把少数民族或汉族村落的艺术放在当下时间进程中审视,将虚拟的过去时转换为现在进行时,关注社会行动者的现实的诉求和行动的力量。③二是扩大艺术人类学的对象范围,从少数民族或乡村到城市、学院和主流艺术界,从民族民间俗文化中的艺术到都市人群、专业人士的雅文化中的艺术。④实现此转变之后,我们进而要注意这样的问题:现在进行时的艺术如何与过去时态的艺术相互勾连,因为某些传统在当下的生活场景中有所遗留,而原始主义表述不仅为学者所用,也被文化持有者或社会行动者所用。在将艺术人类学对象由俗而雅地扩大时,要觉察雅俗之别和雅俗之间如何转换、流通。#p#分页标题#e#

泰勒时代的艺术人类学或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因为把艺术主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而与艺术学、美学或文艺学意义上的艺术研究有所隔膜,那么,当艺术人类学之名和艺术人类学研究组织得以成立,艺术人类学与艺术之间隔膜就应当有所消融。我们应当在艺术这个范畴下培养一种真正的艺术人类学意识和眼光,而不是远离艺术来探讨艺术。艺术学或美学意义上的艺术研究可能使我们看不到艺术在生活之中,看不到艺术的社会性与文化性,而离开艺术的艺术研究却使艺术完全融解在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文化的表征,失却艺术自身的特性。艺术是文化,但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应当站在艺术的角度促使艺术人类学进入艺术的世界,因为“艺术的人类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缺乏一种关于人类学视野中的‘艺术’的整体认定”。⑤在辨析艺术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为艺术人类学进行学科定位之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作为艺术人类学对象的“艺术”又是什么?就前一个问题,仅从对象的性质看,有的称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与称之为“文化人类学”或“民俗学”研究并没有太大区别。它的对象也许与“艺术”这个词,但其研究视角、概念与艺术问题有很大距离。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尽管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来,艺术的传统定义日趋模糊,其讨论也日趋开放而多元化,充满哲学意义和社会文化语境的诸多不确定性,但在断裂中仍有延续或某种对应性。理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要把它们放在对抗传统、超越传统、与传统对话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它们关于艺术的讨论,无论走得多远,所针对的还是那些最基本的艺术问题(从基本的艺术问题出发)。同样,无论艺术人类学具有如何开放的艺术定义和理解,其出发点或突破点应该是基本的艺术问题。只有在这些问题及其相应的范畴中,艺术人类学才能找到自己的艺术的对象,才能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回答“艺术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从而与当前的艺术学或美学展开有的放矢的合作或针锋相对的对话。乔治•马尔库斯和弗雷德•迈尔斯在《文化交流:重塑艺术和人类学》的中文版序言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学与艺术之间的交流得到鼓励,艺术界和人类学界二者都在寻找自身研究的新主题,因为它们传统的研究主题和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①霍华德•墨菲和摩尔根•帕金斯在2006年出版的《艺术人类学》中认为,人类学“直到最近,还是停留在有关艺术定义讨论的外面,目前欧美艺术实践的每一部分都已经在被热烈地争论着,而在这些争论中,人类学的思维方式经常是对艺术有影响的。因此,人类学家应该加入这种讨论,并做出自己的贡献”。②

三、进入艺术人类学的“艺术问题”

自从1817年黑格尔在海德堡的美学演讲中预言“艺术之终结”以来,经典性的艺术定义、体裁分类、作者主体性、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等等均被动摇。追随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性”思想而来的古德曼、肯尼克和维兹等人否认艺术的可定义性,古德曼认为我们不应该问“什么是艺术”,而应问“某物何时何地成为艺术”。与此相似,乔治•迪基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在于特定的“惯例”(包括艺术惯例和社会惯例),因而“一件艺术品就是某人说我叫这个东西为艺术品的客体”。③伊哈布•哈桑借用巴赫金的“狂欢”一词描述后现代艺术体裁混杂、滑稽模仿、言语狂欢等现象,什克洛夫斯基则认为“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是由把向来不入流的形式上升正宗而实现的”。④在艺术主体性方面,本雅明探讨艺术的机械复制性,福柯、德里达从不同角度颠覆西方古典时期以来建构的人的主体性,罗兰•巴特从文本自身出发宣告文本作者主体性的“死亡”。

上述线索和问题,可以重新进入艺术人类学的视野和论域。当我们在村落情境中讨论乡民艺术时,当我们在人类学意义上的地方感中讨论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时,应对这些曾经“前卫”的问题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传统的艺术概念很难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现象加以定义、分类和解释,面对民间艺术时同样如此。比如,贵州省的“安顺地戏”在当地人称为“跳神”,它的一个传承人一再强调“‘地戏’(跳神)不是‘戏’”。⑤张士闪在《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中事先声明:“我们将本书所涉及到的小章竹马、井塘村与东营村的仪式歌、洼子村的‘啦呱’等归类于乡民艺术,主要出于对传统民俗学、艺术学研究分类惯例的遵从,也为行文方便。因为在这些活动的展演过程中,尽管蕴含着大量的艺术因素,但作为其传承主体的村民从未视之为‘艺术’。”⑥正如布洛克就“原始艺术”所言,“它之所以是艺术,并非是因为那些制造和使用它的人说它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因为我们说它是”。⑦按照传统或艺术院校形成的艺术概念去理解民间艺术,或为民间艺术的体裁分类,将每一个认真对待民间艺术的研究者置于苦恼或尴尬的境地:找不到恰当的词来对应,找不到恰当的艺术体裁来归类,以至于有时我们甚至怀疑民间到底有没有我们所谓的艺术或艺术的种类。

正是在民间到底有没有艺术这个问题上,艺术人类学要停下来深思。民间是艺术人类学研究最初始也是最主要的阵地,“作为艺术人类学对象的‘艺术’是什么”与“民间有没有艺术”这个问题直接相关。西方人类学对于土著或小规模社会有无艺术的讨论,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在距今80余年前出版的著作中,罗伯特•路威批评有的人将初民艺术视为毫无美感可言的“实用之从仆”,他认为“爱美之心,四海相同”,“艺术的嗜好实为人性中的若干根深蒂固代远年湮的因素之一”,初民也有“为艺术而创造的艺术”,他们当中的艺术家也能够“以技术与美感为指归”。总之,艺术是人生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与其他生物区别的重要标志。①与此相似,雷蒙德•弗思认为,无文字民族具有与西方人共同的审美感知力和判断力,他们的艺术品同样综合了经验想象和情感因素,同样能够唤起由线条、色彩和动作引发的情感回应,可以称之为“审美”。②罗伯特•莱顿基本上认可弗思的判断,不仅如此,他认为弗思过于“保守”地“将一个民族有关周围世界的理念和概念仅看作社会生活的附属,而没有把它当成经验性的有创造力的真实积累”。③弗思为艺术分析提出的命题,一是发现艺术的生产和使用对其所属的社会有何影响,二是找出艺术的形式特征所表达的价值的本质。在莱顿看来,第二个命题本来具有自身的意义,弗思却使它完全依附于第一个命题,艺术作为艺术的探究也就早早地断送了。基于这种认识,尽管研究的是诸如西非或澳洲小型社会的非西方艺术,莱顿为艺术人类学选择的分析工具和表述框架却是西方美学或艺术哲学式的,他探讨艺术的定义、美学与审美传统、艺术家的价值观与创造力、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及其形成等似乎不应该出现在艺术人类学而应该出现在艺术学、美学或艺术哲学中的话题。与此同时,他回顾与应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至潘诺夫斯基、贡布里希等人提出的那些经典的美学或艺术问题,而泰勒、博厄斯、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类学家提供的例证和观点则穿梭其间———艺术(美学)与人类学就这样镶嵌在一起。莱顿的立场很明确:“尽管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都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及内容,但这些艺术家们却是被某种共同的目的、共同的问题以及共同的程式所限制与激励,这些共同性证明了在文化生活的探索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别的技能。”④这种特别的技能就是艺术创造力。正如王建民在《艺术人类学》中译本后记中总结的,对于莱顿,如何看待艺术的审美或者艺术的形象性是艺术人类学的焦点问题。尽管受到另一位人类学家盖尔的质疑,⑤莱顿的框架有其深刻意义,尤其对于适应了用社会结构或文化功能来解释艺术而远离艺术问题本身的中国艺术人类学而言。#p#分页标题#e#

和美乡村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服装符号;电视剧;女性农民工;框架理论;内容分析

电视剧是一种融合了许多艺术元素的艺术形式。它把故事、现象和现实生活中的流行元素结合在一起,由演员演绎并呈现给观众。它承载了当今社会的流行文化,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需求。在电视剧中,人物的服装不仅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气质与身份特征,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丰富人物的服饰形象塑造,成为人物特质的身份符号,电视剧中的人物服装经常成为公众热烈讨论的话题,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对服装的审美与选择[1]。电视剧中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的人物服饰,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还是一种艺术表现。本研究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方法,以我国近年来电视剧中塑造的女性农民工服饰形象为样本,揭示了中国电视剧如何塑造女性农民工服饰形象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1电视剧中女性农民工服饰形象的符号分析

本文从外在服饰、内在人格、伦理角色和职业身份四个维度对女性农民工角色样本进行了分类和编码。

1.1女性农民工的服装服饰形象

在女性农民工形象塑造中,服装服饰是主要的外在因素之一[2]。它主要分为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标准,青年群体被定义为15-34岁。在中国,60岁以上的公民被定义为老年人,中年人定义在35-59岁之间,介于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有些人物角色跨越了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阶段,在确定他们的年龄组时,研究者选择了电视剧中比例较高的年龄组。服饰被分为不适宜、适宜以及非常适宜。这主要是基于人物在影视剧中服饰对自身形象与特征的体现,如果人物服饰与人物形象非常适宜,就能够凸显出人物的特征,反之,则会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

1.2女性农民工的内在性格形象

女性农民工的外在性格分为几类:(1)简单、善良、无私和奉献;(2)温柔、体贴、勤奋和节俭;(3)积极、进取、坚定和执着;(4)时尚、果断和能干;(5)喜欢享受和追求物质;(6)大胆、敢于爱和恨;(7)传统、内向、软弱和依赖。在电视剧中,每一类性格的女性农民工,在服装服饰方面有着自身的差异性,如,温柔体贴形的女性农民工,在服饰上更加偏重白色等单调系的服饰,展示了电视剧服饰形象框架中女性农民工的建构。

1.3女性农民工的伦理角色形象

角色主要是妻子、母亲、女儿、情人(处于爱情状态的女人)和第三方。由于电视剧中的某些人物不仅具有一种伦理身份,其伦理角色的变化促进了情节的发展,而且与剧中人物的命运有着更为重要的联系,因此,对主要伦理角色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复计算。

1.4女性农民工的职业身份

代码包括来自农村的女性教师、公司白领、经理、设计师、媒体工作者、服务人员、医务人员、自由职业者、技术人员、城市民工等。

2电视剧中女性农民工的服饰形象分析

2.1年轻化的服饰形象

在视觉消费主义的时代,女性的服饰是自身形象的直观表现。作为视觉文化消费的重要产物,电视剧也包含了女性人物的身体服饰形象。电视剧中的女性农民工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环境塑造出来的,给予创作者对女性农民工的个人理解和表达。电视剧中女性人物所呈现的完美服饰形象,不仅是吸引观众的因素之一,而且也让女性在现实中模仿和学习,满足男性对女性的视觉欲望。中国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以青年为主,占76.48%,中年女性和老年女性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19.48%和4.04%。由此可见,大多数电视剧创作者在塑造女性农民工时,都是以年轻女性为主要对象。电视剧中女性农民工的服饰使用过于集中于年轻女性,忽视了探索和创造其他年龄段女性的服饰特征。

2.2丰富化的内在性格

除了一个人的服饰特征,性格表现也是女性农民工吸引力的重要象征。电视剧中的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上。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方向也是由人物的性格推动的。受创作者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将会有不同的人物性格。从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人格也得到了丰富,角色塑造也变得更加立体化,因此在服装的表现上也更加多元化。在电视剧女性角色中,攻击性、坚定性、执着性占32.35%,其次是大胆敢爱敢恨占16.18%,传统性、内向性、软弱依赖性占14.34%。由于时代环境的不同,女性角色塑造的重点也不尽相同。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积极执着、敢爱敢恨、果断能干的女性人物逐渐增多。如今,观众更喜欢独立、敢爱敢恨的女性角色。虽然善良、温柔、体贴的女性农民工角色是很好的,但独立的公共女性更能表现出现代女性意识,体现了新时期女性的风格。

2.3传统化的女性伦理角色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封建宗法社会对性别关系的建构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女性农民工伦理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不如男性,通常取决于男性的社会地位。此外,在古代女性的生活场景大多是在家庭中,她们的整个生活都围绕着丈夫和孩子。在新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给了许多女性农民工更多的伦理角色选择,但是在电视剧中的具体展示上,女性农民工的角色仍旧较为传统。电视剧中女性的道德角色与母亲、妻子和女儿这三个普遍的角色是分不开的。母亲占34.56%,妻子占46.70%,女儿占23.90%。可以看出,电视剧中女性伦理角色的塑造将集中在母亲和妻子这两个最基本的服饰形象上。例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玲玲和《以人民的名义》中的高小琴。根据国家数据网站的数据,近年来登记结婚的数量一直在下降,而离婚的数量却在增加。人们对婚姻的选择越来越谨慎,电视剧中的妻子服饰形象仍然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

2.4多样化的职业身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民工摆脱了依附于男人、脱离家庭的束缚,开始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当电视剧创作者创造出女性角色时,她们的职业身份也逐渐多样化。不管家庭环境如何,女性都可以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扮演各种角色,每一种职业身份的背后,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服饰形象特征,如,现代女性白领的服饰符号与普通职工之间就有着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女性农民工职业的分析表明,在现代社会,女性农民工的职业认同更加丰富,既包括原生态的民工角色,同时也体现在女性农民工在职业中的身份转型,如,通过学习或者其他机遇转型为教师、管理者等。可以看出,电视剧中参与决策的女性相对较少。

3服装符号视域下电视剧中女性农民工服饰形象的分析结论与建议

3.1服装符号视域下电视剧中女性农民工服饰形象的分析结论

女性角色的服饰形象建构,以年轻貌美的年轻女性为主体,具有多样化的人格特征,以家庭伦理角色为主,女性角色的职业选择更加多样化。首先,电视剧中女性的年龄组大多集中在青年阶段,她们的容貌大多是美丽的。因此,大多数电视剧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很少是中老年女性农民工。电视剧创作者创造的女性角色都是单身,缺乏对中老年女性农民工的关注。其次,过去十年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个性丰富,所塑造的女性农民工更加立体。她们塑造的不仅仅是温柔、善良、软弱和无能的女性。近年来,随着女性进入社会和职场,敢爱敢恨的时尚能干女性农民工有所增加,这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为女性角色的命运提供更多的思路。最后,电视剧中女性的伦理角色主要是母亲、妻子和女儿。婚姻、家庭和生育仍然是女性的最终目的地。尽管这是社会现状的一种表现,但它忽略了未婚女性生活条件的更多可能性。最后,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职业生涯并不局限于家庭,而且职业的类型涵盖了多个领域。女性进入社会的公共领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此同时,中国电视剧中的女性农民工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电视剧中女性人物的身体服饰形象过于集中。电视剧中女性的身体服饰形象集中在年轻和美丽上。大多数年轻女性的身材是为了美丽的服饰,而中年女性和老年女性由于年龄的关系并不突出她们的外在服饰。此外,电视剧创作者在塑造女性角色方面往往比较年轻,导致女性农民工缺乏多样性,造成女演员市场的不平衡。其次,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重复。女性角色在角色塑造方面很丰富,但在角色表演方面大多积极向上,具有重复性。角色塑造脱离了现实。“真善美”是人们追求的美的品质,但人是复杂的,人的性格也是复杂的。人物的性格应该更加立体化,观众会有一种替代感。因此,女性角色的人物塑造更加独特。不是每个角色都有相同的特征。对于具有复杂个性的角色,则需要更多的讨论和思考。最后,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比例参差不齐。女性农民工的职业类型越来越丰富,现代女性农民工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专业和经济能力也越来越强,她们在社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尽管电视剧中女性的职业相对多样化,但女性角色的职业类型并不平衡。例如,从事设计师、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干部和农村富人等职业的女性很少。相比之下,家庭主妇、教师、医务人员等等。相对来说更多。创作者并没有探讨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角色以及她们在工作场所的表现,而是反映了她们的价值。

3.2电视剧中女性农民工服饰形象的优化建议

电视剧的创作者需要探索更多女性农民工角色的可能性。塑造不同年龄组女性农民工的角色,关注中年女性农民工在社会或工作场所的现状和生活,反映女性的社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尽管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职业类型多种多样,但女性在职场中的表现很容易被男性角色的职业表现所掩盖而被忽视掉。此外,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职业大多是传统的女性职业。一些电视剧表现女性职场角色的成功大多依赖于男性角色的力量,这削弱了女性的职业能力和社会价值。女性角色的专业素质和社会能力应该在更多领域得到强调,展示新时代独立女性的风格和现代女性意识。

参考文献:

[1]弓勤琴,耿渤添.现代都市剧中女性形象设计对角色塑造的作用研究——以《流金岁月》为例[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1(05):38-42.

相关期刊更多

出国与就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师范大学

保健医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