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振兴行动计划

乡村振兴行动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振兴行动计划

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范文第1篇

衢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三农”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在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我们有几点体会比较深刻:一是思想观念上,对农村要舍得投入。农业农村依然是弱势、弱质的领域,在农业农村工作方面投入多一点并不为过;二是工作方法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政府承担的职责,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要尽力去做好,可以交给市场的工作,政府要发挥好引导、服务、保障职能,放手让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在工作作风上,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能将工作停留在口号上、文件上,在农村工作上要切忌一阵风、走过场,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衢州市下一步农业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大战役”这一总体思路,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型升级、转变作风,着重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一村一品”行动计划、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三大载体,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坚持政府主导,深入推进

美丽乡村“四级联创”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示范效应,致力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人口集聚,让农民更加安居乐业。一要在抓好示范上下功夫。坚持集中整线连片推进,做好“宜居宜业宜游”文章,推进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和农村公共服务提升,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具有衢州特色的“山水人居、和美家园”。二要在促进人口集聚上下功夫。把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窗口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以“三强五争先”活动为载体,在12个小城镇之间开展比学赶超争先竞赛,着力培育能支撑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强镇,加快做大区域经济总量,促进人口集聚。三要在统筹资源配置上下功夫。强化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工作的龙头地位,引领其他单项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科学安排政策、项目、资金等,发挥资源要素的最大效益。

激活内在动力,全面实施

“一村一品”行动计划

“一村一品”是指一个村子和一个地区,根据当地的特点,按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生产有当地资源优势特色的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产品。通过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开发,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在技术上不断完善,使之成为畅销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产品。“一村一品”涵盖的领域,既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也包括商贸、旅游、文化等产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过程,就是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的过程,由品种到品质、品质到品牌的跃升过程,由产品的开发生产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过程。下一步,我市要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一村一品”工作推进方案,研究出台相关政策,确定目标任务,细化职责分工,召开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实施“一村一品”行动计划,充分调动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致力于帮助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让农民物质上更加富裕、精神上更加富有。一要坚持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产业。挖掘我市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基于扶优扶强的思路,按照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和主体化的要求,全力打造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产品的开发生产托起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二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一村一品”成为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平台,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三要致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而要集中精力搞好服务和保障,干好个人、家庭、企业干不了或干不好的领域,比如补贴粮食生产、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加大金融支持、教育培育人才、提供给科技服务、开展整体宣传、协调营销推介等方面。

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

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范文第2篇

一、分级建设标准

我市将美丽乡村建设分初。中、高三个版本。“清沟、扫地、摆整齐”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初级版,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拆旧、拓新、整漂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中级版,应做到“污水成网、有效运行;垃圾分类、减量利用;规范建房、小区示范;更新改造、风貌提升;规整漂亮、生态宜居”,用5年时间建成一大批最美乡村。“穿衣、戴帽、扮靓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高级版,有条件的村庄应通过对存量农房“穿衣、戴帽、扮靓丽”,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坡屋顶和外墙装饰,系统进行景观绿化美化,全面提升村庄人居和人文环境,力争通过10-20年的努力,把福清农村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乡村。

二、提前启动建设项目。

在我市原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我市提前启动19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018年10月,我市组织美丽乡村“百日冲刺”行动,对列入19和20年的新建设村提前下拨20万元资金用于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全市扣除列入城市建设范围的村庄外的375个村庄(包含19年和20年新建设118村)全面开展“清沟、扫地、摆整齐”工作。

三、引入第三方专家机制

(一)实施双重技术指导:我市聘请工程学院、省村镇服务中心等4家单位,组成美丽乡村建设顾问专家团队,分4个片区定期指导,每季度每村指导不少于1次。建立专家团指导微信工作群, 加强顾问专家团与镇村、规划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根据美丽乡村办的文件的指导意见,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及时指导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二)委托第三方机构考评:我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95建设村进行第一季度考评,新建村和再提升村考评结果分别分为4个等次,作为兑现季度考评奖依据,体现公平公正、等次分明。其中,有补助的省级美丽乡村季度考评排名未列一、二等次的建设村取消季度奖。

四、宣传发动

(一)编制简报

每月通过编制简报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集中宣传全市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广大农民的崭新风貌,全面反映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并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达到分析、归纳、提升、深化的目的,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深入扎实推进。

(二)公众号推广

创建公众号,实时更新美丽乡村建设最新动态,展示各村的亮点与特色,互相借鉴,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五、资金保障

(一)加大资金奖补力度

我市财政对新建设的美丽乡村按1:2.5配套级奖补资金;对再提升的往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平均按1:4配套级奖补资金。同时也督促乡镇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到村,将专项资金用于村庄美丽乡村建设,避免资金滞留影响建设,并且根据乡镇每月报表随机抽查资金使用情况。

(二)合理分配奖励资金

一是设立季度考评奖。通过每季度的考评,按个镇街开展的工作效果划分4个方阵,给予每个方阵不同的奖励,干得快、干得好的可以获得更多奖励,激励各镇街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度。二是设立配套奖。为鼓励有能力的镇村积极筹备资金,我市专门设立了美丽乡村自筹资金“配套奖”,奖金最高限额为新建美丽乡村每村20万元、再提升村每村50万元、重点打造特色村每村100万元。镇村自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最高限额内按1:1配比给予拨付“配套奖”。三是设立示范奖。被选为召开现场会示范点的行政村也给予相应奖励,所得奖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范文第3篇

一、考察情况:

考察团分别到桃园故里龙泉镇、以桃产业发展起来的AAA景区东来桃园实地参观。参观过程中,考察团成员与桃子种植户进行深度交流,对于自己关心的管护技术、桃子种植收益等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种植户在交流过程中耐心的回答考察团成员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在参观休息的间隙,考察团成员还与当地的农家乐经营负责人取经,详细询问客流量,经营模式,经营收益等问题。通过参观交流,坚定了干部及村民代表发展桃产业的信心,并纷纷表示回来后要宣传好、发展好桃产业。考察还未结束,有的群众代表已经在谋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参观完桃园基地,考察团来到四川最大的果蔬交易市场简阳一级大型果蔬交易市场(宏昊农业)进行考察,考察中宏昊农业公司总经理赵辉对交易市场的基本情况向考察团做了详细介绍,双方就下一步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考察期间邀请了农业专家肖文彬和当地桃子种植大户向参加考察的干部群众对栽种、施肥、剪枝、散果等管理技术进行培训。培训会上,“就目前来看,果农种桃子的经济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正常情况下每亩一年能够达到2、3万元左右的收入。”肖文彬老师一句话激起了参会人员的热情。肖老师从区位生态优势,桃产业品种的培育,桃子的种植管护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培训会上,参会干部群众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将每一个知识点牢记在心中,肖老师说:“通过举办桃花节、摘桃节,当地已开办了100余家农家乐,增加了约有1个亿的旅游收入。”让参会的干部群众认识到产业和旅游互动发展,不仅能烘托助推产业基地发展,更能探索出城郊型、生态型、观光型的乡村特色农业路子,同时延伸了产业链,夯实了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

培训过程中,参会干部群众纷纷对自己还未理解的技术进行提问,培训老师认真仔细的回答每一个问题,解除他们心中的每一个疑惑。会后的交流发言,参加考察的群众根据自己在考察过程中所见、所听、所想积极发言,并纷纷表态回来后一定会做好宣传,不仅自己要大力发展桃产业,还要带动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邻居发展桃产业,不在种植低效农作物,对未种植桃树的土地纷纷要求代建公司进行栽种。交流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唐玉军对全乡的规划及发展所作的详细介绍及相关政策的解读,乡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支持全乡发展桃产业所作的表态更是坚定了群众代表的信心。

二、主要经验:

据悉,近年来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大产业,简阳市委政府根据简阳产业现状和特点、区位生态优势,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绿色都市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提质转型,并以简阳晚白桃为代表的桃产业,做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抓手,并以它独特的优良品质和丰产性状誉作为简阳市农业特色产业,成为简阳水果产业的地方“名片”。

(一)全域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的是农业、农民、农村经济来源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简阳作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所在地,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拥有简阳晚白桃、冬草莓、红樱桃等特色农产品资源,是四川省最主要的粮食产区、特色水果基地强县、西部鲜销蔬菜核心区、优势水产品基地、经果林苗木生产大县。全市有特色果蔬万亩示范区15个、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5万亩、特色种植业基地70万亩。

通达的陆、空、水交通体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条件,以及独有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等都为简阳打造成都服务业基地、实现城市会客厅功能、成为成都国际国内旅游形象第一形象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简阳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调优种养品种、叫响特色品牌、做大经济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让幸福美丽新农村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融合发展全域绽放

简阳市采用“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同时,依托企业带动,种植户跟进,引导桃产业由单一加工向多元加工转变。打造集桃园种植基地、自主采摘农场、环线旅游观光、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园,树立“世外桃源”旅游品牌。

简阳市以乡村旅游活动带动旅游市场,以市场倒逼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民增收致富。2017年桃花节,简阳市以东来桃源为中心,带动老君井菜园桃花坞、周家晚白桃产业园、云龙千佛桃源、灵仙金渔桃缘、平武胭脂脆桃产业园、阳春花谷桃园等6个分会场同步开展活动,增强乡村吸引力,让众多城里人走进农村,带动农村消费提档升级,同时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致富信心。通过桃花节拉动,成功打造了东来桃源3A级景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全市各乡镇纷纷加大项目、资金及“农业+”“旅游+”整合融合力度,带动周边乡镇产业基础夯实,旅游接待能力初步形成。

(三)乡村振兴,关键在发展

简阳市坚持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为目标,以“十大行动计划”农业类重点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884”工程,稳步推进现代林业重点县工作,夯实发展经果林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奋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四)强化政策引导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简阳立足实际,加快制定、下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五)突出关键,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实施田园综合体集中打造行动;深入实施农村“884”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继续加大“十大行动计划”农业类重点项目推进力度,据悉,2018年简阳计划新开工项目20个,计划竣工10个,总投资225.17亿元。

(六)多措并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18年新发展简阳晚白桃2万亩、柑橘2万亩、青脆李2万亩,新建粮油优质高产示范基地4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万亩,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基地;按照“一带三区多园”现代农业园区空间布局,高标准推进双古井都市现代农业园区、沱东现代农业产业园、简州高效农业产业园三大市级园区建设;加快智慧农业体系构建,计划总投资4.5亿元,全力构建简阳智慧农业体系;加快农业招商引资提档升级,着力引进一批三产融合、示范带动能力突出的重大项目,形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生态圈建设的强大合力。

据悉,下一步简阳将以建设现代绿色都市农业为主题,以简阳晚白桃发展为主线,以“核心区+示范区”为科技示范载体,实施简阳特色产业东移战略。每年投入100~200万元用于桃产业种苗扶持,每年计划新增种植面积6000-10000亩左右,到2020年,计划在“龙泉山阳面”、三绕沿线、成安渝连接线及毗河引水灌区,新植以简阳晚白桃为代表的水蜜桃7万亩,实现桃产业总面积18万亩,产量22.5万吨,其中简阳晚白桃单品8万亩,成为西部地区最大桃主产区。

简阳桃产业的发展除每年为市场提供大量的优质果品外,近年还带动了农业旅游观光、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农资生产与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近几年的龙泉山东面桃花节,每年都要吸引数万游客到这里赏花踏青,从而带动了当地颇具特色的“桃花经济”的发展。

二、思考建议:

(一)抓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为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布局,按照“一业为主、多品共生、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工作思路,构建“一核两带”和“百千万”项目产业规划布局,“一核”即以市级特困村潘桐村为产业核心区,打造潘桐万亩脆红桃精品水果示范基地,发展脆红桃、脆红李、核桃、黄花菜、青花菜、香菇、养蜂、养羊等产业为主的高效示范园区。“两带”即以楠保路、冯宅路为产业带,海拔在800米-1200米之间的发展脆红桃,海拔在1200米以上发展青脆李,海拔在750米以下的发展大雅柑,同时提升核桃产业。“百千万”项目即“百亩食用菌富民工程、千亩蔬菜产业开发工程、万亩桃产业建设工程、万亩辣椒以短养长工程、万箱蜜蜂养殖扶贫工程、万亩核桃产业振兴工程。通过“一核两带”和“百千万”工程的建设,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宅吉将变成无粮乡、经果乡,致力于将宅吉打造成集生产、加工、科研、试验、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二)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

不断健全“政府主导、项目整合、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以生态产业园、蔬菜、规模化种养基地、休闲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建设项目。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社会民营资金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农业重点项目库,集中争取、开发、储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有序推进的长效机制,并制定具体的产业扶持名录,严格执行资金责任管理制度,将各项补助政策落实到位,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助推产业结构调整。

(三)加大科技创新与推广

充分利用代建公司的科技、种植、管理等资源优势,加强交流合作,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培育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新型农民培训、农业科技示范,以优势产业突出和特色产业发展较快的村,建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四)调动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把农民的积极性切实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要坚持引导和扶持“两手抓”,通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满足农民需求、增加农户资金来源、提高农业建设补助等措施,激发农民投资的积极性。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激励政策,细化操作规程,鼓励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和“互换并地”,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利用,探索通过租金、股金、薪金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要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土地流转市场和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农民培训,结合生产实际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增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五)强化政策激励和扶持

要重点针对则溪生态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规模化种养基地等建设,在相关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要落实扶持激励措施,鼓励各县村、合作社、种植大户创新发展思路,借鉴成功经验,开拓发展路径,对产业结构调整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奖励、表彰、新闻报道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大宣传推广,典型示范带动,引导社会各界支持投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六)统筹发展,强化投入

唱响退粮进经主旋律。贯彻孙志刚书记所说的“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的讲话精神,实行观念革命、发展方式革命、作风革命。纵深推进“代建”新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革除小农经济等落后观念,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把玉米等低效传统产品调下来,把经果林附加值高的绿色优质产品调上去,继续扎实开展2.21万亩经果林管护工作,支持简阳玉和、开阳志发、贵州善财、开阳丰之源、宅吉干着落等公司打造潘桐万亩桃园、堰塘两岔山、老娃林、徐家麻窝、甲一二、保星梅山、下寨、红花拗、官庄凉风坳、翁甲、大湾、三联田湾等15个示范点建设,组织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经果林的成功经验,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组织群众一起干,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培育造就一支有较强创新力的职业农民队伍,打造一支退粮进经革命巾帼先锋队,让一批绿色优质水果走出大山、风行天下,让宅吉农民尽快富起来;弹好以短养长协奏曲。在五个村种植辣椒1万亩,大力发展蔬菜、养蜂、生态家禽,完成潘桐村特色农产品加工点(一期5000平米)和食用菌种植大棚2万平米建设,引进金凤徕等公司培育玉梅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解决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收入问题,做好传统产业新文章;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瞄准高效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医疗养身、影视基地、婚纱基地等招商引资重点,做好做实项目库,加大“千企引进”力度,力争新引进企业5家,引进项目10个,总投资3亿元。

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乡村振兴;高职教育;创新

1研究背景

1.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全国共有耕地面积12786.19万hm2,全国耕地灌溉面积为6916.05万hm2,其中广西为173.10万hm2[1]。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31605.2亿m3,但是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39.8m3/人[1],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是十分必要的。进入21世纪以来,在农业节水措施上得到大力发展,据统计,有效灌溉面积由2000年的5382.00万hm2持续增加至2019年的6760.00万hm2[2],与此同时,尽管每年全社会投入节水农业的资金高达50亿元以上,但是农业部门的节水成果与预期仍有较大差距,农业用水量的降幅仅为2.9%[3]。可见,农业水资源短缺目前还是我们仍需面临的一大难题,农业节水工作还任重道远。

1.2广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现状

广西耕地面积为441.94万hm2,截至2020年底,广西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3.10万hm2,占全区灌溉面积的95.66%;全区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18.93万hm2,占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68.70%。在广西全部工程节水灌溉面积中,以低压管灌为主,达19.46万hm2;其次为喷、微灌,面积达13.33万hm2,其他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达67.18万hm2,广西全区设计灌溉面积达万亩以上的灌区共计3525处。广西有效灌溉面积自2010年以来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在广西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新时期广西水利任务艰巨,全区农田水利工程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节水灌溉技术也势必会得到更广泛、更科学、更合理的应用。

1.3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节水灌溉技术课程教育现状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以水利、电力等工科类专业为主的创新型高职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2021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水利人才培养基地,并入选广西首批节水型高校。作为水利高职院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可帮促产业振兴,实现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力,学院面向水利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了灌溉排水工程技术、水利工程管理、灌溉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技术等专业课程,并结合课程实训,以理论加实践的教学,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最大满足行业及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需求。此外,在学生的技能竞赛方面,学院鼓励在校生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并鼓励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充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原理制作模型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激发创新潜能。

2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与高职教育有效融合

2.1理论结合实践育人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开设节水灌溉技术相关课程的同时,注重节水灌溉实训实践教育。2021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勇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校内成立校企合作节水灌溉技术协同中心,进一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及实习实训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学院校内建设的节水灌溉实训基地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节水灌溉相关课程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平台。在学习任务安排上,主要结合地区常用的灌溉排水工程措施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重点讲述渠道灌溉和现代节水灌溉规划设计。校内可开展节水灌溉相关课程实训地点包括了节水灌溉技术展示长廊、节水灌溉技术实操室、节水灌溉产品及模型展示室、节水灌溉示范实训场(智慧农庄、无土栽培实训室)等。实训学生可在节水灌溉技术展示长廊认识节水灌溉技术科普知识,情景式实地认知节水灌溉管路铺设、灌水器种类及效果等知识;可在节水灌溉技术实操室模拟进行微灌系统首部枢纽设计、田间管网模拟铺设实操及微喷灌系统的组装等实训内容;可在节水灌溉实训场的无土栽培实训室开展水肥一体化原理及应用、田间管路铺设、微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安装等实训内容;节水灌溉产品及模型展示室内陈列节水灌溉相关管材、管件、过滤器、各类阀门及灌水器等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实际应用相关器材。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节水灌溉相关实训内容多样,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实践教学,多方法多手段培养学生对于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岗位需要。

2.2以技能竞赛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教学

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是从业人员必备的综合素质,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竞赛是加强技能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的有力抓手。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全国性水利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自举办以来,旨在提升水利职业院校学生实操能力,加强水利行业后备技能人才培养,促进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行业发展。赛项选择有利于水利事业发展和水利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涉及的技术技能也是水利行业需要的。第十四届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置了《节水灌溉技术》赛项,第十五届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置的《节水技术》赛项对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职业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赛项的设置不断提升学生节水灌溉技术的专业综合技能水平,也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发展。《节水技术》赛项整体分为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涉及到水利职业道德、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及节水灌溉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喷微灌工程设备基本知识及系统设计、喷微灌工程系统施工安装、喷微灌工程的运行管理、低压管道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水肥一体化及节水灌溉自动化基本知识。技能操作部分则涉及到微观系统的识图及安装与运行。大赛全方面锻炼了学生在节水灌溉系统设计、施工安装与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综合性实践与创新能力,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起到引领作用,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养高技能人才。

2.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工程技术与创新创业实践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可增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近年来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锻炼了大学生创新的意识及能力,并且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执行力[5]。近年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各项举措推动创新创业优势资源集聚[6],于2021年入选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与美国亨特绿友集团、上海华维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建了节水灌溉创新创业中心,由校内专业教师及校外的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学生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原理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水利工程系学生参与了《旋转式鱼菜共生模型》《柬埔寨智慧生态示范村》《自主感应灌溉系统》《淋致80°——一种纯净水自热装置》《植物管家》等创新产品的研制,所研制产品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不错成绩。学院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及八桂水利产业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结合节水灌溉实训基地,校企协同培养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2]徐依婷,穆月英,侯玲玲.水资源稀缺性、灌溉技术采用与节水效应[J].农业技术经济,2022(2):47-61.

[3]徐涛,赵敏娟,李二辉,等.技术认知、补贴政策对农户不同节水技术采用阶段的影响分析[J].资源科学,2018,40(4):809-817.

[4]武建玲,赵文静.推进乡村振兴留住美丽乡愁[N].郑州日报,2022-01-08(5).

[5]张家玲,周倩荟,郑一帆,等.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关系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2(2):113-115.

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范文第5篇

一、深入贯彻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

全面研学把握深刻内涵。党的十以来,就脱贫攻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要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起来。各地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用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党的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残疾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二、坚持精准施策,务实求效

认真开展残疾人就业扶贫。实施《市残疾人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20)。积极推动残疾人辅就业工作的开展,力争早日建立一所辅就业机构。2020年确保建成规范达标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

稳步实施残疾人健康扶贫。精心组织实施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主动参与精神残疾人救治救助服务管理工作。宣传落实《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深入开展“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积极推动卫生计生部门加强医疗康复机构和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康复服务能力,优先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医疗康复等签约服务,逐步形成稳定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机制,确保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全面落实残疾人兜底保障扶贫。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实施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做好救助对象的残疾人证和残疾等级审核工作。主动对接人社部门,掌握重度残疾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代缴落实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三五”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动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的社会机构任务的早日完成。完成年度“阳光家园计划”,做好信息录入工作。

扎实推进教育扶贫。抓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情况定期核查工作的贯彻落实。配合教育、卫生部门开展残疾考生高考便利申请,协助做好2020年残疾考生高考招录工作。继续开展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自评工作。完成省残联下达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

认真配合扶贫部门做好相关工作。配合县扶贫办做好贫困县摘帽涉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核查工作,及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数、未脱贫、已脱贫、新识别和返贫情况,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残联组织作用。

认真落实脱贫帮扶工作。认真做好县残联选派帮扶干部的保障工作。积极推动支部共建和在定点帮扶村开展各项扶贫活动。扎实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

加大残疾人脱贫攻坚典型宣传力度。遴选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残疾人脱贫典型,发挥残疾人脱贫典型带动作用。联系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对脱贫典型进行宣传,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