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医学研究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科学以物质自然界为研究对象,它起源于人类对各种自然现象的困惑,是人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则以人类为中心,研究和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主体是人,因而具有价值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它们各自具有的功能。这不仅为深入探讨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与结构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也为在科学研究中更好运用自然科学方法以及社会科学方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1 研究方法主导的方法不同
所谓主导方法是指“在同一领域,在众多的方法中,经常被用到的起决定性作用、处于主导地位的一类方法。”自然科学把实验(试验)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在自然科学领域,大量的、新的、精确的和系统科研资料,往往是通过试验而获得的。而社会科学的研究途径则以观察或调查研究的方法为主,例如问卷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
实验方法与观察方法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内容上看,实验方法是简化、纯化、强化、优化研究事物的自然过程或以典型的形式再现客体。而观察方法是在对社会所发生的现象和过程不进行人工干预或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观察,尊重客观的社会过程。从特征上看,可重复性是实验方法的根本特征。就是说,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决不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化。重复此项实验,应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不能重复再现的实验结果是不能作为相关的科学理论的客观支撑点。而社会现象则因时间和地点不同有着不尽相同的内容,即社会历史不具有重演律。
当然自然科学研究中也会运用到观察的方法,为了将二者进行区分,笔者将自然科学中运用的观察方法称为科学观察,将社会科学中运用的观察方法称为社会观察。就研究主体的身份而言,科学观察是一种非参与式观察。而与其不同的是,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不一定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研究,社会观察还包括参与式观察,研究者既是研究的主体,同时也是研究的客体的一部分。
此外,自然科学主要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而社会科学除了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外,还大量使用访谈、参与观察等定性的方法。这是因为自然科学研究和的对象领域是物质世界,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领域人类社会中参杂有精神世界的要素。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到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除了具有物理系统的非线性动态机制的复杂性之外,还具有凭借人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内在调适和学习的复杂机制。尽管其中存在着内在的量化关系,但是这种内在的量化关系是极其不稳定的。因而,社会科学研究往往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混合的方式进行。
2 研究方法的结构不同
根据研究方法适用范围的大小和概括的程度不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化分成三类。一类是最普遍的研究方法即哲学方法和逻辑方法,它适用于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二类是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试验)、模拟、数学等方法(广义的观察、实验和数学等方法,研究社会科学也需要)。三类是适用于某一门或几门自然科学的特殊研究方法,例如在生物学研究中运用解剖法研究生物的构造和功能的关系。根据人类认识过程的发展顺序和深度不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模拟、调查获取感性经验材料的基本方法――经验方法。二类是通过对科学技术研究资料的加工得出科学结论的基本方法――理论方法。例如科学抽象法、各种逻辑方法、想象和灵感、数学方法、科学假说等等。由此可见,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层次性,且在每个层次里,经验法和理论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在许多基础科学理论研究中,研究者将研究工具、仪器设备作用于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事实材料,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使用观察实验和模拟等方法。然后研究者运用经验方法进一步将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和整理。再次研究者把通过经验方法加工获得的事实材料,通过科学抽象,使用数学、逻辑、模型、归纳、演绎、假说、等方法上升为科学理论,这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即为理论方法。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是呈立体网络状结构。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三大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本身、与之相关的统计方法以及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应用(如SPSS)。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有探索、描述、解释和评价四种。科学家在进行探索性研究时,往往采用定性的方法。问卷调查、实地研究、内容分析等在描述性研究中较为普遍使用。解释性研究常常需要运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而评价研究则较多的采用实验研究和比较研究。可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结构是平面化的。
社会科学在研究过程中虽离不开理论思维方法,但更多运用的则是感性认识的方法。社会科学试图说明个人和群体的动机和行为,以及社会制度对它们的影响等复杂现象。这些现象往往不能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直接观察到或者加以量化,而更多的是依赖于人们的感性认识。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呈现出大体上以感性方法为主,理论方法为辅的平面结构状态。
3 研究方法的特性不同
3.1 刚性与弹性
自然科学较为关注数据,它总是在受控的条件下收集数据,并把数据作为检验理论的一种方法。其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可检验性。在同等的条件下,运用适当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大体上是一致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很高。这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者在运用同一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时要求严格遵循方法本身所给出的规则,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刚性。
而社会科学的很多研究,尽管在同等条件下,运用同样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唯一的。例如,两个研究者在同一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比较法对相同的两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来的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就在于研究者在比较对象时,待入了不少主观选择性,所观察和比较到的结果自然不一样。可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弹性。
3.2 精确性与价值性
自然科学的研究强调在同样条件下运用同一方法的可检验性,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更具有精确性。其研究结果依赖于实证数据的支撑。例如,在经典数学中,科学家用微积分方程将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等等的基本规律一一地表示出来,然后运用这些微积分方程去解决问题。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之所以具有精确性,是由于它本身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决定的。在对自然现象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描述中,往往描述的是量的关系。事物的量虽然常常以变化的形态出现,但这种处于变化形态的量,在每个确定的条件下,也是有确定的值的。即使是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规律,其量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与自然科学不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人们的价值观对研究目标、研究工具、研究路径的选择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者在探索中渗透着个人的价值观,在数据中参杂着个人意愿。例如,为了考察城市居民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接受性程度,我们可以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问卷的设计就会因人而异。由于研究者对这个题目的主观感受不同,所以所设计的题目的侧重点和考察点就会有很大差异。有的从邻里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有的从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评价来考察。其次,访谈中,即使访谈的提纲一样,调查者在记录被访者的回答时,也会因为个人价值的差异而使得记录的侧重点完全不同。调查很容易被个人情感所驱使,对受访者产生同情、怜悯等心理。虽然社会科学研究一再强调价值中立,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的价值性不可能完全的消除。
4 结束语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自然科学以实验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具有多层次性、刚性和精确性,呈现立体网络状结构。社会科学以调查研究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其研究方法具有平面化、弹性、价值性的特征,呈现平面结构研究状态。在二者的研究中,我们需要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正确的描述研究对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栾玉广.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方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8).
[2]蒋逸民.社会科学方法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6).
[3]唐盛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9).
[4]A・F・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
[5]刘国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比较研究[J].探求,2004(3).
[6]梁枫英.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嬗变及和谐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2003(4).
[7]刘伟伟.从价值论的视野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差异――以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08(8).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个经典的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优点在于,奠定了试验研究的基础,推动了特异性诊断及疗法的发展,指导了医疗卫生实践,有效地控制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了人类健康水平。然而其缺点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对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视不够。为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显得更加人性化了。相比之下其优点在于,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医学研究的思路得以扩大,社会、心理预防的应用让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人类对健康需求的迫切,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展。
【正文】
1989年WHO深化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由四个层次的涵义组成:第一,没有躯体疾病,即传统意义上的健康;第二,没有主观不适感,即自我感觉良好,无不良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心理健康;第三,社会适应良好,即能胜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与人和睦相处,与周围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第四,道德品质良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恰当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仍属于心理、精神层面的,可归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1]。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转变的基础上也发生了改变,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医学系统思想,就是把医学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系统思想的考虑方法是“由上而下”、“由总而细”。它不只着眼于个别的元素、部件的优良与否,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元素之间的联系,来大力提高整体的水平。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既要揭示系统、子系统,以及各级要素、各级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又要提示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除了微生物、各种物理化学因子外,社会生活中种种事件,如与他人关系不融洽,工作上不称心,经济上困难,都有可能影响健康,引起疾病。所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时,既要重视生理因素,又不要忽视反映社会因素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生命活力的本质,探明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规律性[2]。
一.生理因素方面
现代医学的特点是科学知识很发达,而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
在药理方面,胰岛素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对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尤其危重症的抢救亦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体内最重要的促合成激素,胰岛素不仅仅能降低高血糖,而且能改善代谢失调、炎症应答、免疫功能及出凝血状态,并促进创面愈合等。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例如危重病、创伤外科、感染外科等等[3]。
在医技中,磁共振成像可提供病变组织在形态学改变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信息,已成为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亦是介入技术导引的手段。由于MRI具有无创性和信息容量多等点,使其能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作深入的研究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由于其良好的图像分辨率,能更为精确地分辨粥样斑块的细节特征,成为识别易损斑块,判断支架贴壁情况及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一种新手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指导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5]。
对疾病认识,传统观念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近年,随着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有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由于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所致[6]。1型糖尿病除了位于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区的IDDM1和位于人胰岛素基因区的IDDM2被公认为是T1DM的主效基因外,不断有新的潜在致病基因被发现。几个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的编码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B、PTPN22、SUMO4以及Tbet相继在一些人群研究中被发现与T1DM相关[7]。
以上这些只是临床上众多突破中的凤毛麟角,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创新,临床的各种检查及治疗方法也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为人类的健康做着贡献。但在这个多因素的社会里,健康的影响因素纵横交错,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健康,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疗外,我们还要做好“上工治未病”,努力控制心理、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方面
中医学里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其致病的特点:⑴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⑵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⑶影响病情转归[8]。
藏医学中《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绪、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均强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统[9]。
在医学科学知识,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地改变与发达的情况下,很容易过分地只注重躯体层次的检查与治疗,而忽略病人的心理与感觉的层次,包括家属的心情与人际关系上的反应。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是,病人与家属是整体性的存在,当一个人患了病时,不单是要考虑有病变的器官或部位,还得考虑一个整体的人在躯体与心理各方面是如何去反应、接受和面对。再者,不仅是生病的患者个人本身,还得注意有关联的家属是如何一起来面对与应付疾病。因此,是要全体性的,全盘性的考虑。
心与身是整体的两面,随时都是双双发生反应,无法分开。不能给予不同程度的看法来对待。哪种疾患都要依心身的观点去处理与医疗,并没有哪些疾患是特别要考虑心理的层次,而有些疾患就都不需要考虑。所有的疾病都牵涉到躯体与心理的两个层次,需时时加以注意,并且从两个方向同时去着手进行处理。许多医疗工作要靠精神科与专于躯体治疗的别的科联合一起而来医护病人,以便能发挥各个的特长而做适当的贡献 [10]。
三.社会因素方面
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不仅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变革、经济增长、饮食起居等变化有关。人类疾病的构成由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对付疾病的三大法宝: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到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
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可见疾病不单纯是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学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疾病模式。而且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人类发现引起这些疾病的因素是复杂多样。例如,吸烟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终因肺原性心脏病而死亡;吸烟也可引起肺癌等20多种癌症,还可增加高血压病、胃溃疡等病的风险,这称为单因多果;同样,肺癌可因吸烟引起,可因工厂、汽车废气污染引起,也可因吸入镍蒸气、氢气(有放射性)引起,这概称多因单果。而且这些因素常与人们的社会行为紧密联系。
在19世纪,一批社会医学的倡导者目睹了工业化过程给人类带来与传染病、职业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有关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开始认识到医学、健康和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要靠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协作行动才能成功,这包括给人们提供体育锻炼和休息场所,丰富的业余生活,积极的休息和低胆固醇、低盐、低糖的食品。日本采取行为医学措施,20年内使胃癌死亡率下降30%。全球每年有1400万15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死于六种可预防的传染病。这些地区的人不是不懂预防措施,而是社会因素妨碍预防措施的实施。故国际医学界公认:社会突破是决定性的,只有政府承担卫生保健责任、动员社区群众参与、健全基层保健网发展经济、制定立法和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解决防治这些传染病的问题。国内外经验证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速,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愈益明显,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11]。
临床研究生培养工作在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科研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医学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教育内涵,当前,新医学模式的提出再一次对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 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
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科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是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是医学临床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框架。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人们对健康、疾病、致病因素认识上的差异,存在着与医学发展程度相适应的不同的医学模式[1]。
现代医学模式起源于16世纪中叶医学开始进入实验医学阶段以后,不同学科分门别类地对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各种生命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一模式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它将疾病诊断治疗的立足点放在与生物学变化相联系的基点上,它在确定生物致病因素、阐明机制和形成规律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人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疾病构成、人口结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健康概念、卫生需求等等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代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即只考虑了人的生物属性,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只重视机体生理活动,而忽略了个体心理活动、社会因素等在疾病中的作用。
1997年美国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和卫生服务因素。这一种全新的临床医学模式概括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因素,从医学的整体性出发,分析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突出了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时代。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被引入医学,如成像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器官、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等等,使医学在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获得日趋精密、高效、快速、简便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的水平。因此,近年来又有人提出将医学模式扩展为“生物社会心理技术(工程)”模式[2]。
医学模式的不断丰富发展及转变,不仅全面地改造了世界临床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对疾病和健康、诊断和防治等多层次综合认知、判断标准,同时对临床医学教育也提出了全新的、多方面的要求。
2 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多年来我国医学院校由于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医学思维多半局限于生物科学范围,在医学教育中缺乏人文科学以及现代高科技领域知识,使现有的医学教育与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和形势发展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目前国内临床研究生教育思想和观念滞后,仍主要采取导师负责制,从招生选才、入学后选修专业课程到选定研究课题、参与临床实践、完成论文等培养的全过程主要靠导师或以导师为主组成的指导小组进行个别指导,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知识内涵;此外,由于临床专业研究生学习、临床工作任务的繁重,以及过于专注为完成学位论文的需要,使他们的活动范围局限于课堂、图书馆、实验室、病房或手术室,无暇顾及其他领域的进展,“专”而不“博”,不仅限制了他们在自身专业上进一步的发展,也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创新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必然促使我们重新对临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进行全新的分析和研究。
新的医学模式不仅仅要求治好病人的躯体病症,而且要求积极主动从多方面、多层次防治疾病,强调加强预防,减少患病率,以全面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医学研究生的思维方式随之转变,除掌握医学知识外,还要涉及心理学、伦理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卫生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跨入新世纪,临床专业医学研究生培养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正在发生转变,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医学教育如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在各高校医科院系中正展开积极的探索,其目的就是逐步形成一个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生物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人才的新的教育模式。
3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
新的医学模式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社会性特点,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其次要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以转变其临床工作的思维方式。为达到此目的,必须针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指导以及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特点,为他们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
第一,强化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医学伦理道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石。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如克隆羊的诞生使得克隆人体器官的研究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今后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科学研究涉及同样的伦理道德问题;再有,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越来越依赖高端的仪器设备而忽略了与病人心理的交流,眼前只见“病”不见“人”。这些现象时刻提醒着我们应理性地认识到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性。“没有医学伦理学,医生就会变成没有人性的技术员、修配器官的匠人、或是无知的暴君”[3]。因此说,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对当代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来说不是已经足够了,而是要更加强化、更加深入。源于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医术精湛,更是兼备高尚医德的医学大家。 转贴于 第二,加强人文科学和社会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相关学科综合知识的教育。新的医学模式涉及生物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医学实践总是在道德、伦理、法律、宗教的引导下进行的,只有通过人文科学和社会知识的教育,才能使医学实践与社会发展相一致[4]。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应该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化的遗产,对于哲学、历史、文化艺术、伦理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史等各个领域都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无论从什么角度评价,国际上一流的医学院都隶属于综合性大学,当前我国高校合并构建综合性大学为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机,应该利用合校后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有利资源,采取多方面措施多种形式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研究生开展有关人文知识及当代技术前沿的学术讲座,积极开设一些综合几门交叉学科知识的选修课程,在补充基础医学教育不足的同时,改进单纯的生物医学知识结构,汲取与本专业研究相关的知识,使他们紧跟社会发展,在宽厚知识的基础之上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调整完善知识结构,使他们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勇于创新。
第三,尝试开放式的跨学科联合培养工作,鼓励研究生较多地接触外部环境。针对研究生学习、科研以个别指导、个体活动为主的状况,在学习和临床科研工作中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群体实践活动和接触相关领域基础和临床科研工作的机会。如构建国家级、校级学术交流活动平台,利用教育部举办的暑期学校、博士论坛等教育资源,鼓励研究生走出学校,走出院系,开拓视野,促进临床专业研究生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师生的交流合作;建立多个课题组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实验室,组织假期的社会调查和面向社会、社区的技术服务等,使研究生在更广阔的学术与社会领域中活跃学术思想,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培养敬业精神,增强社会的责任感,顺应社会的发展,全面提高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第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榜样和影响力是最直接也是最深远的。高层次的导师群体,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前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更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考核制度,督促导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学术水平,时刻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充分发挥导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总之,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直接受到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制约,它是否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培养出现代医学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政策、培养措施以及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力求使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尽快完成转轨,符合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兆松,王忠彦,吕海波. 试论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改革[J]. 西北医学教育, 2005,13(2):24125.
[2]牟素华,董兴高.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改革的展望[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20(2):3537.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当前,社会对医学研究生的需求在逐渐加大。而在当今严峻的医患关系背景下,我国现行的注重专才教育、人文教育缺失的医学教育,更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埋下了隐患。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需要政府承担决策责任,医学院校加强人文教育,医学生家长支持与理解,导师以身作则,从做人、做学问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这样才能共同培养出合格的医学研究生,打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 :医患关系;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和谐医患;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38—03
收稿日期:2014—03—13
作者简介:王坤(1968— ),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力衰竭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基础和临床心血管疾病。
王生平(1986— ),女,四川泸州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力衰竭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力衰竭的防治。
一、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
何为医患关系呢?狭义的解释即是医生与患者之间为了健康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从广义上讲,则是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之间的关系。[1]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日趋复杂,其原因可能为:1.从医疗政策与医疗体制方面看,医疗保健机构逐渐市场化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必然导致医患矛盾尖锐。政府投入过低,居民就诊费用增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对滞后。2.媒体对非主流医疗事件的误导,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社会诚信度下降。3.医护人员不良的权威心理,将自己看做医学知识的垄断者,以单纯谋生的心理对待病人,缺乏应有的关心和同情。只注重从生物医学角度诊治疾病,忽视了社会、心理因素对病人健康的影响。4.患者对医生不信任,不尊重医生,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
(二)医患关系紧张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生兼有学生与医生两个身份,他们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许多医学院学生在实习时都经历过医患冲突,甚至还有被打骂的经历,这些都给医学生的职业选择带来阴影。2012年3月23日,年仅28岁的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王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伤害医务人员意外事件中死亡,这给医学研究生带来了强烈的触动,许多医学研究生在知道这一事件后心中充满愤怒、沮丧,瞬间感到前途一片茫然。事实证明,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使部分医学研究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动摇,其中,为数不少的医学研究生表示后悔学医,并表示不确定今后会不会成为一名医生。[2]
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临床医学研究生是未来医学科研、教学和医疗工作的骨干力量。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医学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我国医学研究生招生速度也在加快,但医学研究生质量并没有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进步。我国临床研究生培养方式是在导师责任制下,由研究生学院负责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再结合临床科室轮转学习,以住院医师的身份要求研究生在相关科室进行临床实践学习,扮演着既是医学生又是临床住院医师的双重角色。作为医学研究生,他们必须要完成相应的科研项目、学术文章;而作为临床医师,他们又要每天面对没有信任感的患者和大量的病历出入院书写、知情同意签字工作,并且努力避免成为“文秘书写”的工具,还要从中学习到疾病的诊治。[3]
三、当今医患关系下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政府方面
医学生考研、读研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再加上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许走上医学研究生这条路的人将越来越少。因此,国家应出台更完善的政策,从立法上、资金上支持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医患关系的完善也需要法律法规来约束,同时,还要约束媒体,使他们能够公平公正地进行报道工作。而事实上,医学研究生也是弱势群体,需要保障医学研究生人身安全,为其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提高其积极性。[4]
(二)学校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侧重于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医学生人文知识储备不足,人文积淀底蕴薄弱,人文精神缺失,导致医患关系疏离,医疗纠纷增加,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医学研究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必须顺应医学教育的要求,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关怀理念,这是医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所制订的关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涵盖了七个教学与能力培养领域。具体包括:(1)医学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2)医学科学基础知识;(3)沟通技能;(4)临床技能;(5)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作用;(6)信息获取和管理;(7)批判性思维与研究等。[5]在上述七个领域中,人文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人文教育应是当今医学教育的突破口,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刻不容缓,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必须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
1.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人文课程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医患关系的内涵,并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真正做到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关心民众疾苦,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医乃仁术”的本质,构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医学生人文教育应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1)更新观念,强化人文学科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将人文课程纳入整个医学教育学科体系之中,人文教育融入整个医学教育之中。(2)重视人文社会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规划人文社会医学核心课程与体系,适当增加一些人文医学学科课程,如医患沟通学课程等。在课程设置方面,重视整体性建设和核心学科建设,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育。(3)要加强师资培养。教师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配备各方面的师资力量,拓展任课教师的视野,改变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整体素质,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将传授专业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第二课堂”,是对医学研究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积极因素。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和教育实践的产物,是经由一代代教师和学生创造的、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并具有学校特色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大学的校园文化是自身独具一格的办学体制、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与时展相契合的大学精神与文化传统的表现,对于医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个性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医院对医学生来说是特殊的校园。医院文化给了医学生做医务人员的灵魂。医院文化努力营造浓郁的春雨润物般的医学职业精神的人文环境,对医学生的培养始终以“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本行业准则,强调医院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体现“患者至上”的理念,培养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团队精神。
(三)医学研究生家长方面
家长应该正确地认识医患关系,对子女的医学兴趣给予支持,经常与子女沟通,使其以良好的情绪进入临床,教育子女以亲人般的态度对待病人,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6]
(四)临床医学研究生方面
医学研究生在攻读学位的三年里,除数月的医学基础课学习外,其余时间必须在一个正规的教学医院里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深入临床。因此,医学研究生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以学生的身份虚心学习,以医生的身份认真工作。从思想上让医学研究生进行转变,从根本上让医学研究生明白临床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加强对医学伦理学、心理学、医患关系学的学习。针对临床技能的学习,借鉴国外优秀学习方法,在科室定期召开研讨会,针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学习,对近年来相关学术报道进行学习,加强临床业务能力。
(五)研究生导师方面
短短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关系最亲密的要数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理论学习、临床实践还科研团队合作都是以导师为交集,因此,导师的医德医风、临床业务、科研思维以及医患沟通方式都在影响着医学研究生。[7]
1.加强导师梯队建设
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负责下的培养方式,导师承担着临床、科研与教学多重任务,必须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搞好教学工作。[8](1)开展导师培训,提高导师信息素质,要求导师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用先进的信息、科学的观念去认识和处理医学教学和科研中出现的问题。(2)以导师为中心,定期召开病例研讨会,收集近期医学前沿、医患沟通事件,针对该学科病例进行学习,加强英文学习,最后由导师总结。(3)导师的作用并不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医学导师应主动把传授医学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将人文关怀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情商,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2.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情商
高情商的医学研究生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有很突出的表现,能正确面对医患关系,巧妙进行医患沟通,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1)加强医学研究生的自我修养,学会妥善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建立正确的释放压力的方式,学会客观地审视自己。(2)增强医学研究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同学之间、科研团队中、科室医务人员中、患者及其家属中加强沟通,学会转换自我角色,真诚以待,宽容他人。(3)科室及科研团队应给医学研究生创立一个和谐的学习、科研、工作氛围。[9]
3.培养研究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建立医患信任关系,对治疗有积极作用,降低医学研究生被投诉甚至被攻击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培养良好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并进行对症治疗。(1)培养医学研究生最基本的人格素养,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2)加强医学研究生对医患沟通的训练,在导师教学查房的同时,就应该从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正确的医患沟通方式,在说话技巧、肢体语言、倾听能力、处理应急情况等方面进行训练学习,在日积月累中学会医患沟通。(3)加强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能力。良好的沟通可使病人觉得受到重视,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总之,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医疗背景下,欲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出令社会满意的医疗环境,首当其冲的是政府对整个医疗环境的优化及医疗政策的正确导向,没有政府高屋建瓴的政策引导,欲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求。其次,要加强师资力量,多元化背景下的医学研究生导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再者,医学院校加强对医学生人文主义教育及医学生自我人文素质的提高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最后,医学研究生自己要注重情商及专业技能的学习,懂得换位思考,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高学历临床医学生,营造出和谐的医患关系。
[
参考文献]
[1]袁万明.医患关系的和谐塑造[J].医学创新研究,2006(3).
[2]中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医学生放弃从医[EB/OL]. http://news.vivijk.com/rdht/201204/230179.html,2012,04,03.
[3]史广玉,王晓燕等.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医科大学学报,2007(3).
[4]穆伟山,乔静雅.美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的特点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4).
[5]郑虎.重视加强高等医科院校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的融通性[J].中国现代教育研究杂志,2003(7).
[6]魏孝琴,吴玉屏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精神症状测评结果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1).
[7]刘志勇等.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8(5).
1生物医学模式的历史贡献及其缺陷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模式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一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们以生物学观点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疾病发生的机理、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控制了烈性传染病,大大提高了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为医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日益显露,表现在基础医学研究中,脱离人体整体性进行分割或孤立的研究,忽视人体的整体性;在临床医学中过于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妨碍了对疾病发生受多因素影响的全面认识;重医疗轻预防等[1]。现代疾病谱已发生了变化,现代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带入医学领域,医学整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等这一系列重大变化,表明,现代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正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2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指导作用
医学模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思维结构和医学观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问题认识的思维结构和医学观反映了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趋势,对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2.1完善临床思维结构,提高诊疗水平
长期以来,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医学,以单一生物因素进行临床思维和观察,立足于确定疾病的生物或理化的特定原因,在疾病观察上重器官、组织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治疗上寻找消除生物病原或理化因素的手段。这种单一生物因素的临床思维结构和方式,限制了它对疾病观察的视野,对现代慢性病的诊治,生物医学模式是无法解释其病因和疾病过程的复杂变化。现代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受到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临床医学应在生物医学基础上,把观察健康和疾病的视野向心理和社会领域拓展,不断完善临床思维的结构,根据病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特征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提高医疗水平。
2.2更新医学观念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学更新医学观念,以适应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
2.2.1更新医学是纯自然科学的观念
医学不是纯自然科学,而是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科学,医学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人是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2]。长期以来,由于受生物医学的影响,临床医生认为医学是纯自然科学,在实践中,仅从生物学角度去认识和考察疾病,这是片面的。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都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紧张心理和环境污染是现代慢性病的重要病因。当代科学迅速发展,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产生一批具有明显社会科学特征如《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表明21世纪的医学除向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外,还向着宏观的整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临床医学要更新医学是纯自然科学的观念,从医学的双重属性出发,全面、正确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本质,才能有效地解决当代卫生保健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临床医学向前发展。
2.2.2更新生物因素是唯一致病因素的观念
生物医学模式把生物因素作为唯一致病因素,因而限制了它观察疾病的视野,是它的重要缺陷。现代慢性病病因复杂,绝非由单一生物因素所致。据调查,我国现代疾病谱和死因谱中的前10位疾病顺位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病、传染病、泌尿系病、神经精神病、内分泌病,这10类疾病死亡的4个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37.3%、人类生物学因素占31.43%、环境因素占20.04%、保健服务制度因素占10.80%[3],美国的情况类似[6]。这表明现代慢性病,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因素所致,其发生与表现形式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形式发展。现代社会生活中,如竞争激烈、婚姻失败、家庭暴力、丧偶、亲密家庭成员死亡、过于疲劳等,造成紧张和恐惧心理,若不及时进行心理和精神调节,容易引起心理和精神疾病。据报导,118例神经精神患者中发病前有过工作紧迫繁重占21.2%,意外事件惊恐占12.7%[3]。紧张心理易导致身心疾病已引起社会关注。所以临床医学要更新生;20物因素是唯一致病因素的观念,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来综合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在防治上要兼顾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2.3树立“三维”健康观
健康观就是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去认识健康,采取什么方法去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同的医学模式有不同的健康观。生物医学模式从单一生物因素去认识健康,认为患了病就失去健康,当疾病被治愈又重新获得健康,所谓“无病即健康”,这个健康观是片面的,消极的。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病或虚弱”,健康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概念,即“三维”健康观,从生物角度看人的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正常;从心理、精神观察人的健康是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有自我控制能力并保持心理平衡状态;从社会学角度衡量人的健康,是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各种意外事件的能力[4],这就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扩大了人们认识健康的视野,对卫生保健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