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防安全的社会效益

消防安全的社会效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防安全的社会效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防安全的社会效益

消防安全的社会效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管理对策;化工产品;火灾隐患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Q08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2-015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2.075

1 概述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化工产品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化工企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这些企业大多位于城市的周边或者工业园区中,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等大多为易燃、易爆的物质,在高温、高压等影响下,极易发生火灾,不但会危及生产工人的生命安全,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可能引发政治影响。因此,化工企业需要不断对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将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到其中,对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对消防安全的应急预案进行制定,并不断对员工的防护意识进行提升,对火灾进行有效预防,对火灾事故的损失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为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提供保障。

2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消防意识缺乏,管理不够到位

目前,大部分化工企业都有一种侥幸心理存在,缺乏消防安全的意识,认为火灾、爆炸等属于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在日常生产中忽视了安全隐患的消除与管理。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化工企业的相关管理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对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投入相应的资金,相关部门前来对消防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时,带有很大应付性;其次,相关管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R,对日常生产进行管理时,忽视了消防安全方面的管理,没有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事故预防及处理的能力较低;最后,职工入职时,没有对其进行消防安全方面的教育,致使其安全意识缺乏,没有将消防意识融入到日常的生产与生活中,留下安全隐患。

2.2 尚未对消防设备进行审核与验收

目前,化工企业大多以小规模的形式发展,而企业管理者在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方面的认识又不够深入,随意对仓库、生产车间等进行改建,在此过程中,不会主动到相关部门申报消防审批与验收的手续。这样一来,在消防设施方面,这些企业有“先天不足”的隐患存在,防火分隔、防爆、通风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火灾

隐患。

2.3 缺乏合理的企业生产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企业纷纷成立,并不断发展,在成立的期间,消防方面的法律与法规还不够完善,很少涉及到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在对企业进行成立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批,致使企业有布局不合理的地方存在,化工企业防火间距不够合理、生产区域内未对防火分隔进行设置、部分危险品与生产车间距离极近,这远不能满足防火方面的需求。

2.4 缺乏高素质的消防安全管理队伍

与其他管理工作一样,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也依赖于管理队伍,而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尚未对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成立,进行消防管理的人员由其他管理者兼任,他们缺乏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与管理技能,难以对消防安全工作的年度计划进行拟定,难以规范参与到消防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中,这很难保证消防安全管理的质量。

3 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进行有效管理的对策

3.1 提升安全意识,加强日常消防管理工作

在进行生产、加工、储存等工作时,化工企业的原料与产品大多有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等,一旦有火灾、爆炸、泄露等事故出现,将造成大规模的影响,加上化工火灾速度快,灭火救援难度大。因此,相关化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不断对安全意识进行提升,不断加大对消防安全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每日都需进行防火巡查工作,具体检查内容见表1;其次,依据相关消防管理制度进行防火检查工作,将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以便于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及时进行处理;最后,注重消防设备的维护,购买或安装消防设备时,应该与厂家达成协议,对保养合同进行签订,使其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为消防设备的性能提供保障,以便于事故发生时消防设备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

表1 化工企业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 要求

用火、用电具体情况 保证没有规范或违章现象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保证其通畅性

安全疏散的指示标识、应急照明设备 保证其完好性

消防设备、器材、标志检查 保证其性能完好性

常闭式防火门 保证其处于关闭状态

防火卷帘 保证下面没有物品堆放

消防安全的重点位置 保证有人员再岗

3.2 做好“四个能力”建设,注重消防验收审核

首先,在对生产车间、仓库进行整改或扩建的过程中,相关化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主动到相关部门申报消防审批与验收的手续,在验收合格以后再开工进行建设,使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减少;其次,在对火灾安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化工企业应该加强“四个能力”的建设(具体内容见表2),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除了加强管理之外,还应该注重消防演练,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生产工作对火灾进行处理的能力;最后,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大消防安全的教育力度,规范对消防安全的标示进行张贴,对消防安全小册子进行设计,发放给员工,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提升其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表2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具体内容

能力 具体内容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自主进行安全检查,对隐患进行排除,火电不得违规造成,消防出口不得堵塞,消防设备不得损坏或挪用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发现火灾后,及时组织员工进行处理,与起火点距离近的员工采用灭火器、灭火栓灭火,距电话近的员工及时报警,距安全通道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组织员工进行自救与逃生,明确消防通道的方向与位置

M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能力 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设施规范贴有标识,使员工掌握消防安全的常识

3.3 合理规划生产布局,减少火灾隐患

对企业进行规划与建设时,应该对消防安全予以全面的考虑,选址时需对周围环境、其他厂房、水源等进行考虑,尽可能将企业的生产地址设置在郊区或城市边缘,以便于消防安全事故的控制。此外,对于现有企业应该加大对厂区内防火距离的检查力度,距离较小的应该重新进行划分,对于建筑物耐火等级低、防火距离小的企业,应该要求其重新进行设计与改进,使企业的布局、结构方面更为安全、合理。

3.4 加大管理队伍建设力度,实现高效管理

在化工企业的消防管理工作中,管理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消防管理的效果。因此,化工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对消防安全管理队伍进行建设的力度,一方面,化工企业应该对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建立,对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指定,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使人才队伍质量提升;另一方面,定期对消防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但应该包括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管理技能等,而且应该包括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使相关消防管理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到消防管理工作中,并将安全意识贯穿于整个管理工作中,以提升其消防管理水平,从而保证消防管理工作能够规范、高效地开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化工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消防安全管理处于核心位置,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相关化工企业应该不断提高对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对现阶段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审视,对管理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其中的教训进行吸取,在明确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使消防安全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促进化工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的进行,从而为化工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企业消防安全风险分析

[J].价值工程,2016,35(3).

[2] 张宝珠.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现状与防火对策

消防安全的社会效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消防安全;工作体系

引言

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2012年,中央综治办、公安部、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街道乡镇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此后,各地消防部门及相关科研机构均积极展开了关于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研究和探索。

现阶段,国内针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研究开展的较为有限。汪大光(2013)探索了“一格多员”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陈雪刚(2012)探析了城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朱芳和冯伟明(2012)探索了高校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陈秀勇(2012)探讨了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冯发勇(2013)研究了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李卓等(2013)分析了“网格化”管理的瓶颈问题和对策;张勇(2012)探索了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刘孝君(2013)探讨了如何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廖奇(2013)思考了如何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韩涛(2013)研究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卢恒洋(2013)论述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的优化。

不难看出,国内大部分研究依然停留在理论阶段,距离实际应用,依然存在着不小的距离,缺乏长效工作体系的支撑。

为了推进安徽省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稳步开展、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新机制、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升网格化管理工作效率、实现网格化管理长效运行,安徽省消防总队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共同开发了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探索出了一套基于任务驱动和信息流转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

1 六个级别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共设计了六个级别,可分为两个层面,包括工作层面的三个级别和管理层面的三个级别。其中,工作层面的三个级别与目前大部分地区采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相似,即街道/乡镇为大网格,社区/行政村为中网格,责任片区为小网格。工作层面各级别的主要定位是实现责任分解、承载任务流转。在工作层面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增加了管理层面的三个级别,其结构为从总队到支队再到大队的垂直管理体系。管理层面各级别的主要定位是进行工作监督、落实任务考核。

2 八类角色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共提供八类角色,分别为消防总队用户、消防支队用户、消防大队用户、消防监督员、派出所民警、大网格员、中网格员、小网格员。其中消防总队用户、消防支队用户、消防大队用户属于管理层面体系角色,派出所民警、大网格员、中网格员、小网格员属于工作层面体系角色,而消防监督员即可归于管理层面体系,也可归于工作层面体系,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通过不同层面不同级别与各个角色的实名对应,建立了实名制大、中、小三级网格及相关辅助监管级别,明确了各级别负责人的工作、监管责任,落实了“人员定岗、监管定位、责任定格”的管理要求。

3 任务驱动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其工作体系的亮点之一为任务驱动模式。为了促使工作体系常态化运转,平台为体系中的各个角色设计了任务驱动的工作模式,使得体系的每个层面、每个级别、每个环节、每个角色都能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推动体系运转。其中,消防总队、支队、大队主要为工作监管,包括年考核、月考核、周考核、日考核等不同形式;消防监督员主要为每季度1次的消防指导任务;派出所民警主要为每季度1次的消防指导任务和按需进行的隐患处理任务;大网格员主要为每季度1次的消防例会任务和消防宣传任务;中网格员主要为每月1次的消防例会任务、消防宣传任务和按需进行的隐患复查任务;小网格员主要为每周2次的消防检查任务、每周1次的消防宣传任务和按需进行的信息采集任务。

4 信息流转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其工作体系的另一个亮点为信息流转模式。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中,以小网格员的消防检查、中网格员的消防复查、派出所民警的隐患处理为主线,以小网格员、中网格员、大网格员的消防宣传,中网格员、大网格员的消防例会,消防监督员、派出所民警的消防指导,以及各级督办任务为辅助。信息流转由平台自主发起,主线任务通过小网格员主动检查,中网格员事后复查,派出所民警最终处理的流程实现闭环,保证了消防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辅助任务同样由平台自主发起,不同角色的不同类型任务,经平台的智能分类、自动流转,流程相关人员按需有序进行处理,既保证了任务流转的高效性、实时性,也保证了各类任务的闭环。

5 结束语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所承载的工作体系,以两个层面六个级别为主要架构,以八类角色为工作主体,以任务驱动和信息流转为体系引擎,通过平台的任务自动派发,提醒实时推送,信息分类流转,记录合理闭环,最终形成了“层级明细、权责清晰、制度完备、责任可溯”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已在安徽省全面推广使用。通过平台管理了全省大网格1583个、中网格12551个、小网格21137个。到目前为止,平台共完成火灾隐患整改逾40万处,各类基础信息录入近30万条。平台应用以来,大量火灾隐患的查处整改,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水平,降低了社会单位发生火灾的概率及火灾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为社会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创造了更为安全的环境条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消防检查及宣传、会议、指导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营造了更为浓厚的平安城市建设氛围,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汪大光. “一格多员”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3,13.

[2]陈雪刚.城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2,28(10).

[3]朱芳,冯伟明.高校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8).

[4]陈秀勇.浅谈如何落实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2,7.

[5]冯发勇.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13,2.

[6]李卓,汤华丽,刘晓.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瓶颈问题和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

[7]张勇.探索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8.

[8]刘孝君.探讨如何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J].科技创业家,2013,3.

[9]廖奇.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3,7.

消防安全的社会效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管理创新

1、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借助消防行政管理,根据辖区的特点或地理位置,按标准将其划分为各级单元网格,通过施行网格化管理和单元格自身的管控,并设置区域责任制度,彻底解决因职能部门管辖范围不清而导致的消防安全死角等问题,建立起一种“消防统一管理、各级分片包干”的新型消防管理模式,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采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能够优化配置消防安全管理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动性、有效性,对于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建立消防安全动态监督管理机制、防控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消防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

综观我国各地消防职能部门现状,很多地方都存在消防资源分配不合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无法有效适应当前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消防部门在职能划分上,由于缺少相应的规范,导致职能划分不明确,存在责任范围交叉、缺失、衔接不够密切等种种问题,同时,还存在管理能力较低、效率不高、互相推诿等现象,导致消防安全管理监督人员的工作及个人能力发挥受到限制,严重降低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工作质量。

2.2网格划分不合理,存在条块分割现象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主要强调管理手段的精细化和管理过程的全面化,只有对辖区进行科学、合理的网格划分,才能有效建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的消防管理格局。在实践中,一些地区的公安消防部门,没有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就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管理模式,导致网格划分与本地具体实际不符,往往重视了“条”上的部署,却缺乏了“块”上的谋划,从而使得消防工作中,出现网格建设不到位、基础设施与网格化管理要求不配套、台账资料不健全等系列问题,埋下了不少消防安全隐患。

2.3运行机制不完善,网格化管理平台缺失

通过总结网格化管理实践经验,可以看出,随着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的不断深入,运营机制方面的一些不足,逐渐开始显现,比如,机制不健全,责权不清晰、各部门协调力度不强、推诿扯皮、工作经费缺少保障、火灾隐患排查整改效率偏低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由于经费不足、经济条件差异等原因,各地消防部门的局域网建设参差不齐,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低不同,有的地方只建起了人员管理平台,至今尚未建设专门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导致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技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4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强

在《关于街道乡镇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公通字〔2012〕28号)中,对于民政、工商、综治办等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但是,在工作实际中,部分部门及人员思想意识不到位,对于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不以为然,认为消防是消防部门的事情,从而未根据职责要求去开展配合工作,存在责任意识上的偏差,认为消防工作就是消防部门的事,未严格按照职责要求开展消防工作,对部署的工作任务敷衍了事,偏远地区消防管理与监督缺失,使得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3、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策略

3.1进一步细化火灾管控网格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主旨,就是将辖区消防安全工作以网格化形式进行细化管理,以提高消防安全的水平与有效性。在网格划分上,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本地区的消防安全现状、消防基础设施、人员配置等情况,在吸收借鉴其他省份、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网格划分方案,确保火灾管控网格划分科学、合理、有效,消防资源利用充分、高效。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覆盖全面的网状管理各具,有效减少火灾隐患及事故的发生,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固的长城。

3.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要强化责任落实机制,对责任进行科学分解,将上级部署的人物落实到部门和成员身上,确保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目标清晰、保障有力。其次,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利用联席会议、协调会等形式,促进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有机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还要加强主管部门的消防监督力度。再次,规范火灾隐患查处整改机制,构建以消防部门为主,公安派出所、街道、社区为辅的网格化火灾隐患排查督改体系,明确工作流程,完善责任机制及监督,使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最后,要健全消防经费保障机制,各部门和街道、社区要做好消防经费预算安排,并将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3.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为提高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每一个网格管理区域,都应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强化其消防安全管理意识,不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巡检,对区域内的火灾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在网格管理内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教与普及,帮助人民群众树立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火灾防范知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反应灵敏、处置有方和管理高效。

3.4进一步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在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及基层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安全布局纳入乡、镇、村的整体发展规划,在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的同时,完善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装备等基本设施,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扩大防火间距。组建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基层联防队等,并对队员进行消防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作战能力。

4、结语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不仅提高了消防部门火灾防控与救援能力,也促进了消防社会化、全民化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其也不可否认地存在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与改进,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振坤,胡浩,翁韬,潘李伟,梅鹏.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02:260-262.

消防安全的社会效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消防工作;现状阐述;社会管理;思考;相关对策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59-02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与社会组织为了加快社会系统的有效运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构成社会系统的不同部分、组成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和社会的发展必需的不同环节展开安排、调解、服务、监督与管制的程序。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保障公民的权利、管理社会的秩序、调解社会的利益、实行国家政策、治理社会上的不同组织以及处理社会危机等。

1阐述消防工作的社会管理现状

消防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难度,几乎不能实现本有的功能。由于当今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楼房越来越多而且建的越来越高,纵向方面看,楼房更加立体化和规模化,横向方面看,楼房越来越密集,然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密集,因此消防管理变得更加复杂,生命安全的不确定系数也增大,消防上发生的事故也越来越多,而且危险发生的系数增大,如果一时间出现了消防事故,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会有更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因此受到损害

消防管理工作需要面对的人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科学素质较差,更有甚者觉得消防工作和自己没有关系,只是社会消防部门自己内部的事。在生活里,有很多的人们本身不注重消防安全,没有要防火的意思,就算是具备一些简单的消防知识,在遇到消防事故的时候也不会用或是用错,后果更加严重。

消防社会管理的结构也因为各个地方的地域不同,人民的消防知识不同和各个地方的发展状况不一样因而有很大的不同。一般都是消防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不够好,无好的应急响应能力。

消防管理的结构分配不好。即使更有权力使用资源、调整社会和规范市场,但是因为在治理的时候结构使用不正确和国家有太大的权利,没有分散消防风险和责任不知该由谁来承担,长时间都是政府控制,让当今的社会管理很难进入消防的领域。

消防管理由较大的外部带来的压力。由于社会上的结构在不断地改变,物质、资本和人口等要素的流动急剧流动,冲击了现在的制度,经常出现很多的安全的事故,随着带来的是很多的消防问题,然而我国现在正在不断发展,政府人员的消防观念在一定方面上不能跟上现在发展的形势,消防的意识需要进一步转变

2.述说消防工作的社会管理结构

2.1物质上的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防火在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消防工作的社会管理已经变成了一种必定的趋势。在当今这个时代,防火工作社会管理能力需要追随现在的形势,而不再是以前单一的物质结构,转变成了需要更好的安排人、物财力和设备更加合理的安排在政府社会管理消防工作的时候,构建最好的资源安排形式,提供厚实的物质基本条件来增大消防能力。

2.2制度上的结构

消防工作对构建社会系统有很重要的作用。消防工作社会管理是消防结构的环节中的其中一环,各个环节需要互相配合,共同加速消防工作的进行。但是其他各个方面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必定需要制度来确保。制度可以支持和引导消防工作,能够更好的加速它的工作的加速运行。并且政治体系和法律规章都属于制度。增大立法的工作,约束个人和组织需要根据法律和法规,调解社会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社会政策也要不断完整,健全违反市场公共准则的惩罚制度。

2.3文化结构

文化是人们长时间形成创造的事物,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使用选择性的记忆来传承文化,一代又一代地融进群众的生活,慢慢变成了一种习惯的行为,组成了引导并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条件。文化在消防社会工作中的影响作用比制度和法律更加有效。文化能够产生社会管理的氛围,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社会市场中的每一个成员就会被舆论引导和制约。消防社会管理的时候出现的问题也会被社会舆论和信息反馈知道,从而能够更有方向的提高消费社会管理的能力。

3阐述消防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

3.1 确保了人民的公共与财产安全

消防社会管理能够让民生得到保障,能够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为公共服务的力量,创造社会效益,让消防实现其本有的效能,激发正能量,以致增大消防在社会的管理与服务上的应有能力。加大力度加速消防社会管理的工作,全方位增强社会管理在掌管与安排消防社会能源的水平,增强发现并有效消灭火灾的隐患力量,提高安排扑救初期火灾的水平,提高安排人员有序逃离的水平,慢慢地提高消防安全的环境,最后才可以防止发生重大火灾,真正地确保人们的公共财产安全,为人民带来有安全保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2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与长治久提供安全保障

社会的发展、社会氛围的和谐和人民达到小康社会的目标都不能离开消防。它担负了确保人民的民生安全和国家在生产建设时的安全,消防社会管理可以确保社会管理各个系统的有效发展,让社会管理的系统符合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提高社会的环境友好型发展能力,从而全面加速社会的友好发展。而且也增大了全社会的管理能力。

4增大消防工作社会管理所需的研究对策

4.1消防社会管理的结构和主体多元化。

在消防管理的机构上看,它本身拥有相关的组织部分。并且这个系统为了达到自身的协调与发展因而在结构上在政策、物、财力和资料信息等方面共同发展,互相约束又互相联系所有的要素,按照管理的要求,利用管理的职能与方法,维持系统的有效运行。

4.2消防社会管理的功能对象呈现大众化

消防社会管理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服务与大众和人民,有效地满足人民的需要,只有以满足人民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地健全和和谐发展消防管理工作,增大防范意识,完善消防社会管理的功能发挥体制,推进各个方面的功能正常运行,最终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

4.3增大消防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

增大消防社会管理进行创新发展必定需要把消防结构的三化,即合理化、最优化和职能化与服务化为首要条件。把民生当做重点,在确保人民的安全上有效地加速消防工作的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任东华.加强甘孜州旅游景区消防管理的思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消防安全的社会效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性能化设计;处方式设计;消防设计;火灾模型

一、前言

如果说纳米技术使新材料的研究起到了革命性飞跃,那么也可以说性能化设计方法将开创消防科技的新局面。

消防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其基于场所类型进行设计考虑;另一种是“性能化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对于解决超越法规或现行法规无法解决的复杂建筑的消防设计具有很大意义。

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并将发展成为建筑防火技术领域里一个全球性发展潮流,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概念

性能化消防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它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应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物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然后用已开发出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与“处方式”设计相比较,性能化设计方案更关注是否能够实现“保证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不受火灾烟气影响”这一“目的”,而不是拘泥于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排烟量。性能化的消防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论证,能够提供比之处方式的消防规范更为安全的设计表现效果,比较起来,性能化设计方案具有设计成本有效性,设计选择多样性及设计效果更为优化性的特点。

性能化消防设计的两个关键点,第一是确认危害,第二是明确设计目标。具体来说,它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建筑物外部特征,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从而针对每种危害或者每个设计区域选择设计方法及评估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设计针对建筑物结构类型、相应的层高及面积的限制,同时提供了更加灵活而有效的设计选择性。

性能化消防设计包括确立消防安全目标,建立可量化的性能要求,分析建筑物及内部情况,设定性能设计指标,建立火灾场景和设计火灾,选择工程分析计算方法和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估,制定设计方案并编写设计报告等步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典型火灾场景下火灾及烟气的发展蔓延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因此计算的工作量以及各类基础数据的需要量非常大,往往需要采用计算机火灾模拟软件等分析和计算工具。

三、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流程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四、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内容

建筑物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一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二是保证建筑构件耐火的性能设计。

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是从建筑内人员安全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综合考虑各种火灾因素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火灾安全性,从而防止人员伤亡。其性能化的设计准则是:烟层下降高度和烟气浓度达到人不能忍耐的时间大于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

构件耐火的性能化设计是从建筑物的稳定性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分析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反应,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火灾稳定性,从而防止建筑物的倒塌。其性能化设计准则是:火灾持续时间小于构件的耐火时间。

五、国内外性能化设计应用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法”(performance——basedfiresafetydesignmethod,以下简称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以来,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性能化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英国于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确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新西兰1991年的建筑法案对建筑监督立法体系进了彻底调整,于1992年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于1993年强制执行。1993~1998年,继续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互蔓延五部分。

瑞典于1994年了新的包含有性能化设计内容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澳大利亚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的《澳大利亚建筑设计规范(《BuildingCodeofAustralia》,简称"BCA"),并自1997年7月1日起,在各州政府陆续推行。

巴西于1999年颁布了新的《钢结构防火设计》和《对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两部标准。这是南美首次制定的建筑标准,由SaoPaulo大学、Mi—nasGerais大学和OuroPreto大学编制。标准中引入了如时间计算方法与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其他消防安全工程设计方法等性能化的新概念,允许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根据其火灾荷载、建筑物高度、建筑总面积以及灭火设备的安装与否等条件确定,而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做要求。

日本政府于1998年6月对《建筑基准法》进行了修订,引入了一些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并于2000年6月施行;另外,还于2003年8月开始对《消防法》进行修订,计划于2005年施行。

加拿大于2001年了性能化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其要求将以不同层次的目标形式表述。

美国也于2001年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

目前,已有不少于13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规范和基于规范结构形式下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也正在加紧性能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性能化设计规范的制定。公安部所属消防研究所承担了几项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如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承担的“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导则”的研究和制定,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承担的“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估技术研究”等。

六、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是一个逐步过程

尽管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有很多优点,作为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基础一“火灾模型”在性能化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不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部门的人员都不太了解这种新的设计方法。

有人曾对美国、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的建筑管理人员在对待性能化设计和处方式设计在能否保证建筑消防安全,以及火灾模型是否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的态度进行了一个调查,并进行了比较。发现半数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性能化设计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三分之二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处方式设计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认为火灾模型不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

世界各国几乎都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对性能化设计技术还存在一个从初步认识、深入了解到最终肯定的意识转变过程。

另外,对于采用性能化方法设计的建筑,如何正确地评估其消防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待解决。

七、展望

性能化消防设计已成为世界性建筑消防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消防安全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的最优化,并将产生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目前还有许多人不太理解和排斥使用它,但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肯定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行列中来。据日本方面的统计,采用性能化方法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正在逐年增加。

我国也应该加快性能化规范及配套技术的研究步伐,充分发挥性能设计的优越性。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发展:

(1)加强各种火灾预测模型和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拓展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空间。

(2)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规范材料性能参数,建立和完善消防数据库,提供准确的性能化指标,为性能化应用积累基础性数据。

(3)深入研究火灾规律、火灾情况下建筑内人员逃生规律和构件变化规律,为各种火灾模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并拓展计算机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

(4)积极向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介绍性能化设计方法,使他们从认识、理解并自觉接受性能化设计方法。

(5)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性能化设计指南,使建筑设计师能尽快地掌握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使用。

(6)制定性能化消防设计规范,为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田玉敏.论“性能化”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7).

[2]肖学锋.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5).

[3]SFPE性能化消防分析和设计工程指南.

[4]倪照鹏.国外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规范研究综述.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1,(10).

[5]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2001.

[6]T.Tanaka.性能化消防案例设计标准和用于评估的FSE工具.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

[7]卢兆明.香港性能化消防规范的应用情况.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