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科技创新

现代科技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科技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科技创新

现代科技创新范文第1篇

20世纪初期,除了在设计思想和设计方式上有了重大发展,人们的目光同样也聚集在新型材料的运用上。随着化学、物理等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研究材料的物理性和工艺性等多方面的问题。随着材料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开始不满足于当下的建筑,建筑物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因此,高分子有机材料、智能化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为室内空间功能的布置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比如,纤维材料与混凝土的混合材料填补了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具有的脆性等缺陷。随着新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设计师对材料的把握和运用也越来越重要。设计师们运用现代高科技新型材料来表达出他们对具有独特智慧和情感的传统材料的延续,这体现在材料上的延续性不仅能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文的关怀。著名建筑设计师伦佐•皮亚诺系统、完整地研究了棚屋建造技术,并从其中得到了灵感,最终他运用钢结构将木肋连接起来,成功地实现了传统材料、现代材料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由他设计的芝贝欧文化中心具有“两层皮”,体现了他对新型材料的完美运用。建筑的外表是模仿棚屋编织而成的木肋结构,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为了抵抗南太平洋的信风并使其耐用,他选用了带有油性且易于弯曲的木材;建筑内部使用钢、玻璃与木材相结合形式,体现了皮亚诺一贯追求的透明性和通透性。弯曲的外表与竖直的内部之间形成了自动通风系统,使海风与室内气流相互流通。芝贝欧文化中心是传统材料与高科技技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2材料选择的意义和重要性

材料,它就像绘画艺术家眼中五彩斑斓的色彩,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物质媒介和重要条件,是设计得以实现的强有力的保障。材料作为表达设计概念的基本要素,必然与设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的材料为设计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表达途径,人们对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外观和形式美观、功能舒适,同时,更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正因为这些需求的出现,使现代设计师在材料的选用上更加多样化、科学化和人性化,他们利用不同形式和形态的创新性材料,不断深化和完善设计的想法和概念。随着科技创新型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当代新兴的设计师对完全传统的设计方式不断提出挑战,他们将现代科技创新作为基础,结合现代技术,将塑料、玻璃、金属和合成纤维等令人意想不到的材料运用到设计中,突破了传统思维,他们的作品通常都充满活力,令人振奋不已,为传统的设计增添了很多新含意。随着现代设计形式和方式的不断变化,各类新型材料的广泛运用,新兴设计师的不断成长,从某种意义讲,设计的含义和概念被重新定义了。新的设计形式不仅仅是对新型高科技材料的运用,同时,也是对传统材料的非传统使用。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对人与自然关系更加注重,通过设计给使用者带来更多自然感受,使人们体验设计、品味设计,最终使设计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由此可见,现代科技创新对现代设计的进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设计想要不断发展,就必须以开放的设计思维和方式,并结合新型科技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不断丰富、不断发展。在语言方面,一个人的词汇量的不足会限制其思考能力,同理,在设计中,局限性的思维也会限制好的设计诞生。如果设计师能以更包容的姿态、更加先进的思想对待身边的创造和发明,将功能性问题的解决与艺术形态完美结合,就能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为人们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

3结束语

现代科技创新范文第2篇

一、实现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工作,随着近年来农村金融的繁荣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使得很多商业银行必须要借助科技化手段来实现金融业务管理的创新,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指的是借助各种现代化技术,比如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提高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的支持能力。我国传统的农信社、农联社在不断改制和创新的过程中,纷纷以农村商业银行的新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当前还有很多农村商业银行没有积极实现科技化发展,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科技化程度还很落后,没有积极结合信息科技手段来强化金融服务水平,在科技风险的管理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加强金融创新,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化服务势在必行,是农商行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必须要做出的决策。 

二、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途径 

1、发展数字银行 

数字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数字化时代,各项工作效率逐渐提高,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也应该要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银行是未来银行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实现农村金融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农商行可以加强对各种数字技术的应用,比如通过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对银行的客户进行分析,在传统的客户分析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人工调查来完成,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可以对银行的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地抓取和分析,节省了工作时间,也能对用户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和汇总,从而有助于银行对现有的业务进行拓展和开发。比如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某银行了解到一些客户明星对理财产品比较感兴趣,临海农商银行近年来相继开设了多种理财项目,除了一些存款理财之外,还开设了纸黄金、实物黃金、基金、“财富·聚”等理财产品,通过建立数据平台,可以对用户的理财信息进行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信息汇总,了解到各类业务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业务的分析和统计,为金融业务的拓展和开发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随着用户信息的逐渐增加,银行还应该要做好数据汇集平台系统的完善,对数据库进行拓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大数据信息化服务。 

2、打造银行服务平台 

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结合平台型企业战略,打造一个与客户建立想好的沟通机制的平台,增强客户粘性。从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中可以看出,很多政府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技术支撑,为市民提供政务、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信息和服务,使得市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农商行也应该要加强对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增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粘结度。比如临海农商的首家社区银行已于4月正式开业,社区银行是农商行转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社区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只有将居民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使得他们能够对银行保持良好的“忠诚度”,才能促进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社区面对面互动可能会受到网点分布的限制,并不能达到良好的互动预期效果。对此,可以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角度着手,加强对各种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或购买,金融应用软件应该要囊括多种功能,比如金融咨询业务,此外还要能实现便民,比如可以结合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如网上订票、预约挂号、小区物业费收取、水电费查询与缴纳等与社区相关的业务,也都可以和银行进行合作,社区居民可以通过银行的相关服务平台,来完成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通过各种服务平台的完善,可以有效地增强社区居民对临海农商行的的客户粘性,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这种科技服务所产生的网络效应还会逐渐扩大,对银行的转型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发展自助银行 

自助银行是银行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自助服务而产生的,通过对银行的自助服务机具的覆盖率和电子银行替代率水平研究发现,临海农商行的自助银行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人们对各种自动化机械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柜台办理业务所消耗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助服务及,对此,临海农商行也应该要积极加强自助银行的建设,使得自助银行机具的覆盖范围更广,尤其是要将自助银行推广到一些村镇地区。农商行的辐射范围当前还没有完全实现村镇全覆盖,对于一些生活在比较偏远地区的居民而言,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取款、存款等操作很不方面,一般要到镇中心才会有相应的网点,而网点的业务办理人数较多,因此很容易出现不能满足人们的金融业务需求的状态。为了解决用户的金融需求,可以加强自助银行的建设,配备更多的自助机具,同时要对自助银行机器的功能进行完善,除了基本的取款、存款、转账业务之外,还应该要提供更多的自主查询业务,随着居民对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机器的功能也要不断完善。

    4、加强特色金融产品的开发 

在金融市场中为了要实现快速发展,在必须要在金融大环境中寻求更加个性化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要开发更多特色的金融产品。针对农商行而言,其服务对象一般是农村金融、城镇居民、中小企业等,为了要拓展市场,农商行应该要加强对产品的开发,使得大众的选择范围更广。比如当前很多居民的健康保险意识越来越强,在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养老或者健康类理财产品的设计,比如针对老年人推出相应的养老计划;再比如还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用款需求,设计不同的贷款类型,如小额贴息贷、农户信用贷、养老贷等,都可以成为新的金融产品加以推广。为了使得用户有更好的体验,则可以加强对银行功能的完善,比如要加强手机银行的开发和建设,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实现对这些产品的购买,给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5、加强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完善 

在金融服务创新的过程中,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才能确保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在借助科技手段进行银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要及时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背景特征,对农商行的管理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从而使得农商行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农商行的管理者应该要有一种全局的掌控意识,将信息化管理纳入农商行的管理范畴之内,将信息化管理当做改变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内部要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推广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并且要引导银行工作人员改变传统的观念,加强对各种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商行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进行创新,针对农村金融现状,实现创新发展,加强对各种信息化、科技化手段的利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从而不断提高农商行的综合实力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临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楊一新(1986~),男,本科,研究方向为金融电子化与农村金融基础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岩.立足农村金融创新打造现代科技服务[J].金融电子化,2014(07) 

[2]付春红.试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改革与创新[J].理论界,2007(11) 

[3]闻渊.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的思索[J].时代经贸,2011(17) 

现代科技创新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现代科技革命的沿革及其特征告诉我们要实现科教兴国,真正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要更加重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人才培养困境和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目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国内高校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4]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4-6-29. 

现代科技创新范文第4篇

一、学习榜样,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激发学生乐于创新的兴趣,养成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的精神,如让学生通过看书、听故事,了解祖冲之、诺贝尔、爱迪生、牛顿等科学家勇于创新,关于创新,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贡献,认识创新的积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巧妙安排,激发求知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必须是相对强烈对比显明,不断变化,富于新奇性的事物,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会主动涌现,它取决于老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合理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不断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研究问题。为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根据数学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分析教材中的创新意识内容,使学生手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比如在教学9加几的计算方法,接着在教学8加几、7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运用9加几的经验,探讨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运用直观,激起创新愿望

课堂上直观手段有两点:一是教师的体态语言,二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生动、活泼、形象的教学体态、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手段会让学生赏心悦目,易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尤其注意运用“三童”(童心、童话、童趣)组织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

四、指导学法,培养创新思维

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动力。在学法指导上鼓励学生提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会使学生提问题,提有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呢?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答”为“学问”。通过“自思提问验证的方式启发学生多提问,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一旦学生提问了,无论对错及质量如何,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作出合理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自信,长此以往,便可养成提问题的好习惯。教师要把学生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视作珍贵的礼物,当作教学的来临。教师要关于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之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时表扬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引导扶正有错误的意见,补充不完善的意见,无论对否,加以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始终处于信心十足、情绪高涨的心理中,有得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五、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现代科技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教资源导入趣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不仅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趣联想,积极探究,为高效课堂的成功奠定基石。

一、创设情境,激趣认知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激趣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二年级《整数除法》时,为了在课堂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趣思维;同时分散教学难点,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老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悬念,激趣探究

数学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令人深思”。例如教“三角形内角和”时,老师在投影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老师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是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三、设障立疑,激趣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在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5×5和4×6两个图形。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老师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主动精神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学校操场的面积、一个城市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

四、以旧导新,趣迁铺路

如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时老师在投影仪上又加一个梨,这时继续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老师提问: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 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对知识得掌握也较为深刻。

五、激趣观察,构建表象

实物、教具或投影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切感。运用实物、模型或投影等,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如教师在讲“三角形的认识”时,上课开始,投影显示红领巾后告诉学生,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学生建立表象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实例,教师也参与举例。投影显示三角旗、三角板后,并提问:“红领中、小三角旗、三角板,虽然它们的大小、颜色、材料等各不相同。但从它们的形状来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了三角形的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和语言的点拨,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础。

六、创设情境,激趣求知

情境式导入新课的特点是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如一位教师教“相遇问题”时,为扫清学习障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两位同学在教室活动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相离”这几个概念的意义。理解其含义,促进了在学生解决应用题出现问题,对新知识的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