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实证主义;管理科学

任何一门学科的构建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常借助其它学科应用、证实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精华,方能自成体系,对本学科要解释的现象和事实言之有道。否则,必定独木难支,经不起推敲与论证。管理学科也不例外。从20世纪初泰罗开创科学管理以来,各种管理理论纵横交织、竞相绽放,一直处于”管理丛林”状态,没能像自然科学或经济学一样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理学科的研究埘象和内容有自身特点;二是管理学科中应用的研究方法的多样忡。从两方面原因的关系来看,前者决定后者。也正为如此,对于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自身特点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般而言.对管理科学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属类进行梳理,从管理学科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不同研究内容和方法出发,探讨管理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不同。基于这种不同引述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客观、实汪和规范的研究方法获取知识的过程,研究对象要求具有可直接测量、重复出现和便于验证等特征,研究结果推崇精确性和有效性。思辨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的过程,研究对象不易白=接测量,研究过程难以清晰表达.研究结果不便于检验.主要靠切身体会。

从管理科学问题研究涉及的对象特点看,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不可替代。阂为我们已经十分清楚的是,管理问题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但是也止是基于“科学研究与思辨研究究竟孰轻孰重”的问题的争论,产生了管理学科长久以来百家争鸣的格局这其中,管理科学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一直以坚持管理研究工作中的科学性作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核心手段。自20世纪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伴随科学研究中文证主义思潮的延伸,管理科学已经发展形成为以实证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以问题为基本导向.遵循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再到对策建议”这一基本流程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

可以说管理科学以实证主义为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完全符合学科背景特点的。归结起来,实证主义有如下特点:实证主义有下述几种基本特征:(1)以现象论的观点为出发点。现象即实在,是有用的、确定的、精确的、有机的和相对的,与现象的这些属性相对应,“实证”一词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一切知识都是对这些现象的共存和相继的描述。实证主义者把现象当作一切认识的根源,要求科学知识是“文证的”。(2)对经验进行现象主义解释,主张从经验出发,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强调经验上的实证对科学理论的重要性。(3)把处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至上和科学万能倾向。实证主义者认为,唯有确实根据的知识者是科学的;科学即实证知识,它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礼会大辩论况都要靠实证的科学方法:科学和科学法使哲学也成为证的。

然而.近年来,对于采用实证主义对管理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受到了一砦质疑。大体多数反对用实证主义研究管理问题的人士认为管理科学和实证主义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文天怀,他们认为管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主观问题。某著名行为科学研究学者认为:”作为管理研究对象的管理者和业成员是生活在现实中有各自价值观念、个性、偏好和情感的人。管理研究就是旨在发现、辨识和解决管理领域中烙有人的活动烙印的各种问题所以,无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对在小同的管理情景中带有人的主观倾向活动进行适当归类和处理是任何一中研究方法都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梳理、辨析各影响素的关系和影响程度,不是设上几个变量.引证几个模型就可以讲清楚的。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的审视管理系统。如果只是为了给文章增加点“科学”的味道.便于求证而使复杂的管理系统归结为几个薄的变量关系.这就有点削足适履、牵强附会了。“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管理科学遵循实证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定量方法分析管理问题的研究思路。事实上,半个世纪以来管理科学在管理研究领域的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内外大型企业对管理科学的}j益重视.已经说明管理科学在处理复杂的管理问题特别是系统集成问题上的不可取代的无限潜能。管理科学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管理科学是万万不能的。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的实质;管理的职能;逻辑简单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05-03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是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一项活动,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群体组织的出现,管理工作逐渐演变为一项独立的活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管理活动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应当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从有人类历史活动开始,就有管理活动。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有关管理活动的记载和论述也是文化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可以看成是社会管理思想。小到个人生活的管理,大到家庭、企业、组织、国家乃至天下的治理,都是管理所研究的范围。管理学应当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有关方法的科学,是人类管理经验的总结的基础上人类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成果。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科学也会不断地发展。所以出现不同的理论观点、不同的思想主张、不同的原则方法是不足为奇的。但是,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应当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算起,即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11)的问世算起,为此,泰罗也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这种尊称的获得与人们对科学的见解有关,即认为科学必须是通过严格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这一观点也是科学界所认可的。不过一门科学的产生往往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出现的普遍现象的反映。在泰罗时代,与其同时或稍前稍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许多管理学家,如(法)亨利·法约尔、(德)马克思·韦伯、(英)林德尔·厄威克、(美)切斯特·Z·巴纳德等,他们都对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管理科学也与其他科学一起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代科学群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突出地表现为各种管理理论的不断涌现,就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情况来看,除科学管理理论之外,又相继出现了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等不同的派别。这些理论的提出,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科学的内容,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管理学界,人们在引进和消化国外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1997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原理》指出,学术界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1)忽视理性的重要作用而过分注重经验;(2)任凭经验简单积累,对离散型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理论混乱局面,理论工作者一直无力进行成功的梳理;(3)随意使用“新潮”词汇;(4)管理理论越来越偏离管理实践的需要;(5)非理性的人本主义潮流利用了人们的情绪,而渐渐将管理引入一种新的神秘主义境地;(6)强调了企业的外环境而忽略了企业的内环境,将企业的命运之宝押在体制等方面,在实际的效果上形成了又一次淡化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强调环境影响的“工具论”的回潮;(7)几乎所有管理理论工作者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管理理论的主干思路在近几十年里几乎没有多大的进展。从“古典科学管理学派”到“行为科学学派”、“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再到“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主干思路似乎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之后出现的许多自称学派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仅仅是一些枝节观点,根本称不上是一种理论学派。最起码的是无法与前面的这样一些理论学派相提并论。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确实存在。但从学术发展的过程来看,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问题是面对这些现象,学术界应当采取什么方法予以解决?有人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是一种积极的推进科学发展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应当引起学界同仁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探讨和厘清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进行重新整合,以期使管理科学的理论概括更精辟、更深刻、更简明、更系统、更有说服力。这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着这一原则,我们试图从管理的实质问题入手,对有些观点进行一下整合,抛砖引玉,贡献些绵薄之力。

二、管理的实质

科学研究中为了准确地揭示所研究的对象的实质,经常使用定义的方式对其核心概念加以界定,用以表达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概念的逻辑关系。因此,不同的定义往往反映着立论者对于对象的不同看法或不同的理论假设。所以,厘清概念的工作不是无聊的消遣,而是“正名”,是认真的理论思考。特别在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的争论时,每一种理论都不是无稽之谈,都有它的道理和依据。因此,理论的整合就要求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根据逻辑简单性的原则加以概括。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有关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人们对管理本质的看法是各式各样的。比如:MP·福莱特(1942)认为,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其基本观点是将管理界定为“完成工作的艺术”,并强调了“通过其他人”这一特征。这个定义的问题是排除了自我管理,即将自我管理没有包括在内。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单个人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如家务管理、饲养管理等对于非人的物的管理。P·罗宾斯和M·库尔塔(1996)认为,“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他们强调的是“活动过程”,并突出了“和其他人一起”这一特点。同时,强调了“切实有效”的要求。“活动过程”的看法,无疑是可取的,但如果不和其他人在一起难道就不存在管理了吗?切实有效固然重要,但那些效率不高的管理活动,也不能被排除在管理之外。S·路易斯、H·古德曼和M·范特(1998)认为,“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也是“过程”论,但他们强调的重点是“支配合协调资源”与“达到组织目标”这两个特征。我们觉得这一表述是比较精确的。还有R·普伦斯特和F·阿特纳(1997)认为,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而管理则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达到目标的活动”。这一定义更为详细,突出了“行使相关职能”这一特征。以上定义反映了国外学者对于管理本质认识的变化和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在吸收和消化国外学者观点的同时,在他们所编著的教材中,也提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定义。例如:杨文士和张雁(1994)主编的管理学教材中认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徐国华(1998)等编著的教材中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喻晓航、齐善鸿(1997)编著的教材认为,“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某项活动的最佳的目标而进行的包含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的综合性的活动”。这个定义符合逻辑简单性原则。周三多教授(2000)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定义的基础上,为管理提出的定义是:“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该定义详细地罗列了管理的职能,并且是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但在他编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中,又有不同的表述,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协调活动,也具有逻辑简单性。

综观上述有关管理定义的各种论述,说明管理学界在不断地寻求对管理的本质的最简要的科学的表述。面对以上有关管理实质的不同陈述,我们能不能综合各家之长,求得一个相对简要且能深刻揭示管理的本质特征的定义。这里我们冒昧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讨论。我们认为,从以上学者的论述中,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管理是一种过程;又认为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还认为管理与对于相关资源的调配有关;同时管理有许多职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另外,在这些不同的职能中,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最为核心的职能。我们认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五大职能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计划、组织和领导只不过是实现控制的不同方面而已。因此,我们可以简要地将管理的定义表述为:“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这个定义避免了关于人数是单数还是复数的争议,也消除了有效和最佳的要求。关于职能种类的问题,我们想作进一步的辨析。

三、新定义的特点及管理职能的辨析

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得不对管理的定义和职能方面的争论,进行认真地思考和辨析。我们认为,将管理定义为“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甚至再简单一些,将“调配与控制”简化为“调控”,也是可取的。因为在这个新的定义中包含着下述特点:首先,它汲取了“过程论”的观点,虽然没有出现“活动”二字,但是,只要一讲到“调配与控制”或者“调控”,人们就会知道这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次,定义突出了“调控”的实质,因为“调配与控制”正是所有管理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特别是从上个世纪中期,随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提出和成功应用,使人们耳目一新。许多管理学家也重视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来阐述管理学的问题,例如将企业看作是多因素的、多层的、多功能的、动态的、开放型的社会技术系统。而控制论又和有目的活动有关,控制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调节与选择的活动过程。此外,我们强调“实现预期目标”,是为了突出一般的管理活动。如果强调科学管理,可以增加“有效地”这一副词,所以“有效地”三个字可有可无。但是,管理的目标问题非常重要,它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是不能省略的。另外,定义用相关资源概括了管理的对象。其中包括有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总之,在新定义中大体包含了管理活动的所有要素:管理者是“人们”;管理目标是“预期目标”;管理对象是“相关资源”;管理职能是“调配与控制”或“调控”。这个定义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周详性和逻辑简单性。

当然,定义只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的特征,有一些特性是定义所不能涵盖的。例如,管理的手段(工具)和有些职能,在我们的定义中没有反映,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出现。在讲到管理的实质问题时,有的学者非常重视,甚至以罗列职能的方法来定义管理。我们也赞成将管理的职能特征作为最重要的“种差”。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合乎“属加种差”的逻辑规范的科学定义。但是,从管理学的历史上看,人们对于管理职能看法一直存在着分歧,最常见的有三职能、四职能、五职能和七职能之说。那么,究竟哪一种提法比较合适,这也是有必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目前管理学界关于管理职能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对其种类的划分上。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最早提出了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基本活动包括:技术、商务、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而管理的职能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是长期以来为多数人所认同的划分方式。不过几乎在同时,英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则认为,管理有三大职能,即计划、组织和控制。他又提出了与其相对的三项原则,即预测、协调和指挥,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与完善。我们认为,厄威克的看法是非常精辟和深刻的,他不仅抓住了管理的最重要的职能,而且揭示了管理职能与其相关活动的关系。后来大多数教材将管理的职能压缩为四种: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上世纪中期,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将管理视为“决策”以来,人们纷纷将决策从计划中提取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职能。这样在四职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决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信息和创新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所以人们又将信息的获取与创新作为管理的新的职能。这种与时俱进的努力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此而来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上的重复、交叉和逻辑上的混乱。例如,当人们将计划作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时,并没有忽视决策的作用。因为决策与计划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决策是形成计划的前提,它与厄威克讲的“预测”相类似。计划是决策的逻辑结果,所以不提决策并不意味着排除决策,只不过是隐含着决策而已。如果将计划和决策都作为管理的职能,难免有重复的嫌疑。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新的概念来概括两者,即“策划”,这样也许比较妥当些。也有些学者将人员配备、指导、指挥、激励等作为管理的职能。但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人员配备是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指导、指挥和激励是领导的主要作用。如果将它们与组织和领导并列作为管理的职能,显然是一种重复,因此可以完全省去。

信息获取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作为一项单独的管理职能提出。关于创新的问题,有的学者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职能,并认为这也算是一种管理理论的创新。但是,当我们仔细翻阅有关管理创新的内容时,觉得它们完全可以放到组织变革之中去。因为,所谓任务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均属于组织变革的问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喻晓航在其《管理学原理》中,统计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十三种管理学著作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其中组织、计划和控制为多数学者所认可。指挥、激励、人事、沟通等,所涉及者均在三至五种以上,如果将这几种职能归纳在领导之中,其统计数也在十种以上。这远远地超过了对其他职能的认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值得强调的管理职能理应概括为“策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根据逻辑简单性原则,也不需要再增加其他项目。至于这些项目之下的细目问题,尚可以进一步商讨。在知识激增的情况下,在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的时代,从逻辑简单性原则出发,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原则进行整理和综合是很有必要的。它对于形成管理科学的范式以及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会有所帮助。最后大家看到,这里我们对于管理职能整合的结果和以往大多数管理学的教科书的四职能归纳几乎没有区别。唯一的变化是将“计划”改成了“策划”。其实不做这样的变化也没有关系,因为计划中包含着决策。这种螺旋式的回复现象,是否可取?或者这种回复是否意味着大家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达成新的共识?这些问题有待于学界学者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喻晓航,齐善鸿.管理学原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3.

[2]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183-184.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学 中国管理学 西方管理学 方法论

1.当前中国管理学研究的趋向

当前中国管理研究的趋向,是以中国管理思想为核心,探求其现代价值。大量的工作在厘清古代管理的思想、原则、宗旨以及对这些素材做出当下的解读,并比照西方管理思想,探讨其异同或优劣。其着力点在挖掘思想、解释思想,其最高成就在成就一个兼容并包的管理思想体系。

东方管理学创始人水构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大理念,并把它作为东方管理学的理论精髓,形成治国、治生、治家和治身的“四治”体系和包括人道、人性、人缘、人谋和人才的“五行”管理理论,其终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贵”、“中和”与“和合”。

胡祖光采用文献梳理的人文研究方法,在《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中,将管理世界的对象分为人、物、组织三个元素,将管理理论分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和以组织为中心的管理;并以此为依据对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进行了新的解读;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理论、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等一一与之对应。按照人文研究的思路,胡祖光分析了中国管理学的思想,将中国管理学分为“纳言”、“用人”、“治法”、“处事”、“教化”五个部分。

2.当前中国管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2.1西方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评析

基于管理学的社会人文性质,西方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不可回避。而迄今现有的管理学理论著作绝大部分都是以西方社会和西方企业市场为对象的产物。这些全盘西化的管理学研究最大问题是,缺乏对中国本土化管理的研究和解读,甚至完全以西方管理代替中国本土化管理。并且,在管理实战中隐藏着经济人、机械人的简单假设,即依赖收入决定行为、刺激输入决定绩效输出的单一因果关系,管理学是理性的实证科学,其实际应用与文化背景完全无关,西方理论和工具可以完全照搬运用。

2.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学理论方法的现代结合研究评析

为数不多的中国式管理学派学者,在没有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源流以及体用关系之前,就盲目地把西方系统科学的数理方法和管理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系统哲学作机械性粘贴。因此,目前国内大多数中西结合式创新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对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学问的粗浅,它既不能如实再现中国古代圣贤的管理智慧,也无法与源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现代系统科学和管理理论相接驳, 因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3.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在管理学方法论上历来存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野。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学的研究完全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一套方法,将管理现实类比于客观自然的因果定律;人文主义则主张对管理对象进行深入理解,不轻易做出超出情景的定律。孔茨所谓“管理理论的丛林”正反映了这种方法论上的区别。

中国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的差异性和着重点在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属性,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二者在社会属性方面的差异。对社会属性进行研究,不必一定采用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证主义的思想一直在社会科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由于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存在,使我们对研究对象可以进行科学的测量,以此来解释、预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近代社会科学正是在实证方法论的指引下,才脱离了哲学和人文科学的限制,开拓了一片全新的土壤。

对于管理现象而言,管理思想和文化并不只存在于书本之上、典籍之中,这种思想和文化已经深深渗透进具有本土特色的管理实践中。人不再生活在物质宇宙中,人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之内。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部分。它们是不同的丝线,编制了一幅符号之网,人类经验纠结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方面的一切进步,改良和加强了这个网。而管理思想和文化作为“客观之网”是可以用实证主义方法加以研究的,离开当代丰富的管理实践和成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4.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全球意义

到目前为止,中国管理学仍然处于不稳定、不成熟的提出阶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与管理科学不相容。大树比喻所提供的框架,可使二者在认识上从不相容走向互相促进。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整合中国管理学的认识框架,从而为中国管理学的构建提供启发;而且有利于在更加全面和更为深远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中, 重新审视中国管理学的全球意义。

在泰罗发起科学管理运动之前的漫长时期,西方世界中的管理学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管理实践中的艺术和哲学元素,主要采用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哲学与准哲学研究方法。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意义在于使管理学研究开始将研究对象集中于管理实践中的科学元素,并开创性地引入了理性主义加实证科学的研究规范,逐渐形成了科学主义范式。接下来100 多年的西方管理学主流研究,在遵循和完善这一范式的同时也彻底放弃了哲学研究方法。虽然管理实践呼唤管理学界对哲学元素和艺术元素展开研究,并期望将其与对科学元素的研究合为一体,但是科学主义范式所固有的内在局限,使得哲学元素被长期排斥在管理学研究的认识视域之外,艺术元素也只是作为科学元素的附属品而零散地出现在管理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中,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也吸引了一些西方管理学者,如德鲁克和圣吉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用管理活动中的社会、文化内涵,揭示管理实践中的哲学元素和艺术元素。然而,他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主义范式的认识局限,甚至有所突破,但是却并没有达成科学研究方法与哲学研究方法的综合,没有实现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实证科学的结合。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学者没有建立包含科学、艺术和哲学这3种元素在内的统一的管理学认识框架,也就没有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其中都包含独特的传统管理文化。管理科学与各国传统管理文化的接触,似乎也可以产生诸如“印度管理学”、“日本管理学”和“韩国管理学”等不同的管理学体系。对一种传统管理文化及其当代管理实践进行的研究,如果限定在科学主义范式中,只能产生出国别或地域意义上的管理科学的不同分支或学派,必然同样地回避人的主体性和完整性,摒弃管理实践中的哲学元素和艺术元素,不能达成其传统管理文化与管理科学的内在整合。中国管理学之所以有可能突破科学主义范式,避免成为一种仅仅是国别或地域意义上的“某国管理学”,是因为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具有独特的管理内涵――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在哲学的层面上把握住了战略这个管理的核心内涵。

参考文献:

[1]罗纪宁.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 J].管理学报, 2005, 2( 1).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范文第4篇

Key words: social management;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archive management;innov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191-02.

.

0 引言

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创新社会管理是指在现有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完善,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2]。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力量,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职学校档案管理是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以创新社会管理为理念,深入研究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职学校档案的重要作用

中职学校档案是指中职学校在从事党政管理、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中职学校档案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教学研究与实践、实验室建设、招生与毕业生工作、学籍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综合管理等。中职学校档案在记载学校历史、传承学校文明、促进学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档案翔实记录了学校的设立、校址变迁、机构设置、领导任免、学校重大活动等,是学校历史的见证者;中职学校档案翔实记录了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学校艰苦创业和不断发展的历程,可以让师生对积淀的校园文化产生认同感,对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振奋师生精神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是校园文化的助推者;中职学校档案翔实记录了学校各个历史阶段的工作成果、经验与教训,可以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学校发展的参谋者。

2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编目、编研、统计、提供利用等八个环节。当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为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社会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档案意识淡薄 与其他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一样,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在思想认识上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行政主管部门注重的是学校行政、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经常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但对学校档案工作管理得较少。行政主管档案部门虽然是学校档案业务的主管部门,但一直以来较为忽视对中职学校档案工作的指导,业务检查流于形式,就是指导也是按照机关档案的标准来要求[3]。部分中职学校领导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只有在上级检查或需要利用档案时才会过问,平常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关心较少。大多数教职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教学、轻档案”的现象,档案归档意识不强,不善于利用学校档案资源。

2.2 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国家并没有制定出专门针对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规定,大多数中职学校也没有建立起完整、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有的学校虽然根据主管部门或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机关档案管理办法》制定了本校档案管理制度,但中职学校在档案范围、保管期限等方面与机关存在很大的区别,简单以《机关档案管理办法》指导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势必造成档案管理的不规范。有的学校对档案管理的环节没有做出系统规定,往往单凭习惯或直觉开展工作。有的学校缺乏监督考核机制,对档案管理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2.3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中职学校一般将档案管理工作划入办公室,配置一名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而配置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学校更是凤毛羚角。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不是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缺少专业培训,业务水平较低,在具体的档案管理中,只能应付工作,对档案的分类、归档、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知识不能熟练地掌握与运用,难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学历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工作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强。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既担任教学工作,又担任文秘工作、后勤管理工作等,真正投入档案管理工作的时间较少[4]。

2.4 管理手段落后 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无法适应信息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需求。文件立卷归档后,多数档案管理人员乃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对档案进行整理与编目。手工作业方式工作量大、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致使档案管理人员无暇顾及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查阅档案也因管理手段落后,案卷调动频繁,而导致检索速度慢、查找准确率低、查全低,档案资料磨损严重。

3 创新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对策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可以更有效地处理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强化企事业、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5]。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任务是以服务为主题,科学管理档案,有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和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社会管理为理念,积极探索与创新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对策,用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确保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3.1 创新思想观念,树立全员档案意识 创新思想观念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根本。思想高度决定行动力度。创新中职学校档案管理首先应进行思想观念创新,树立全员档案意识。一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板报、微信、飞信、QQ群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全校师生员工档案意识,使得人人知档、存档、用档,保证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二是加强领导,学校领导要主动关心档案工作,建立健全学校档案管理机构,增加经费投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三是全员参与,学校各职能部门都要设置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教职工要树立“以我为主”的归档意识,主动收集、整理、上交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要善于挖掘利用学校档案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档案工作局面。

3.2 创新体制机制,规范档案管理 体制机制创新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6]。创新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应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使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一是建议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制定《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为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二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联合中职学校主管部门对学校档案进行定期指导监督。三是建立健全《档案人员工作职责》、《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室管理制度》等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切实可行、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确保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四是建立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档案工作人员的目标考核中,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而对工作不力的人员给予追究相应责任。

3.3 创新队伍建设,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加紧培养大批适合时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7]。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创新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应进行队伍建设创新,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一是注重人才引进,要引进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的人才进入档案管理队伍,使他们具备扎实过硬的业务功底,提升学校整体档案管理水平。二是强化继续教育,将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进修学习、参观考察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三是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真正做到“兢兢业业,爱档如珍”。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区别范文第5篇

毋庸置疑,会计委派制是我国政府极力推动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根治会计信息失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日渐分离,经理人员拥有越来越大的经营自主权,并且完全控制了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在“内部人”控制下,有的企业随意篡改财务会计报告,粉饰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的情况,导致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严肃性,误导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带来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会计职能弱化,会计监督乏力,会计秩序混乱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重要源头。 

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触及诸如产权制度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社会调控和监督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尚未发挥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警察的作用,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约束与惩戒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有序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已迫在眉睫。为此,政府决定从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入手,试行会计委派制,这是相当必要的。可以这样讲:会计委派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会计委派制的提出与推行提供了直接的驱动力量。 

二、会计委派制——悖论研究、理性探讨 

会计委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度,根治日趋严重的社会腐败。但是,理性地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既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也有企业外部控制的问题;既有观念变化的因素,也有体制变革的原因。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群体行为失控,会计定位存有偏差,会计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都会导致信息失真,而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抓其一而漏其三,往往会掩盖事实,推卸责任,贻误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因此,笔者认为:会计委派制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是应该探讨也是必须探讨的。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问题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国政府所认同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公司制。这一基本思路,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当然,现代企业制度的表现形式并不仅仅是公司制这样一种方式,并不排斥其多样性的问题。但是,现代企业制度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应该影响我们按照既定的改革目标走下去。那么,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呢?通俗一点讲就是“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这主要是针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组织的特点来说的,很有针对性,但不严密、不科学。但即使是这一要求,现在也没有得到根本落实。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产权问题。当然,政企早就应该分开,权责早就应该明确,这已无须多谈。有人讲,“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关键,笔者不愿苟同,但也不敢否定。管理科学很重要,管理不科学,不讲究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控制,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开源不足,节流不力,什么类型、什么成分的企业也搞不好。但是,科学管理的动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产权的明确,来自于机制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产权问题,只有产权明确了管理科学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此,我们一定要淡化国有企业国有产权的成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公司制是一种集体出资、共同治理、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制度。其核心问题是法人特征,即投资者将其财产的所有权有条件地让渡给企业,从而形成企业财产权——公司的资产归企业所有,而不是投资者或债权人,公司的债务由企业承担,而不是投资者或股东;只不过公司应当对资产的出让者承担资本保全、增值或到期还本付息的责任和义务,即会计上所讲的权益。怎样才能使得投资者或债权人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从宏观上讲,要立法,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保障其合法权益;从微观上讲,要强调共同治理,即由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共同管理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体系,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法人治理结构,抑或公司治理结构。 

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一提现代企业制度似乎就是要把所有的企业都改造成公司制企业,实际上多种企业组织形式并存是世界上极为普遍的现象。不同的组织形式对各方利益的保障程度和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比如业主制或合伙制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生产经营结构单一、持续经营能力较弱,出于对债权人利益的考虑而规定为无限责任,同时并不以企业名义交纳所得税;相反,公司制企业,由于规模较大、生产经营结构复杂、持续经营能力强、具有“永续的生命力”,出于对投资者利益的考虑而规定为有限责任,同时要以企业的名义交纳所得税。只不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相对于过去来讲是更先进、更主流、更具代表性的一种企业制度,正因为如此,我们往往选择公司制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来分析和研究会计问题,会计委派制的研究也不例外。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产物,实质上是一种契约或制度的安排,即是一种联结并规范股东、董事会、经营者或管理者和职工权利、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核心是对经营者责权利的制衡与安排。如何计量与披露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完成与履行情况,会计的作用便凸现出来。它通过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揭示来对经营者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同时通过会计的控制与监督职能维护公司资产的安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通俗地讲,经营者所承担的责任能否完成以及完成情况怎样,应该通过会计来报告与揭示。那么,会计应以怎样的立场、观念来报告和揭示这种责任呢?会计界有多种看法与理解:有会计是服务于股东的委托人会计观;有会计是介于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中间人会计观;有会计是为人服务并解除受托责任的人会计观;有会计既为委托人服务,又为人服务的双重身份观;有会计应当从国家利益出发,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国家利益观。笔者赞成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应当回归企业,应该成为经营者的人。因为会计作为一种职业,与律师、医生、教师等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他受雇于谁就应该为谁服务,当然他必须遵循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另外,无论从形式还是实质上会计都不能独立于企业而单独存在,这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并不赞成会计委派制。但从现实来看,会计委派制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三、会计委派制——现实选择、审慎推行 

理论研究是为实践服务的。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国有投资主体缺位极为突出;我们提出了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虽然一应俱全,但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制衡机制,始终解决不了国有资产流失、会计监督弱化的问题。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我们并没有建立过真正意义上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制企业,多是在设定的前提下大谈国有企业改革或改制。我们讲会计要回归企业,也是以假定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和完善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会计回归企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分析应该看作是会计委派制现行合理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