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小学德育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与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尚处于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发展与养成时期,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对孩子正确思想观念的培养,如果这一时期对学生有错误的引导,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思想认识,影响其终身的发展。因此,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只重视成绩,忽略德育教育

传统教育在我国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这种教育功能仍然会长时间存在,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统教育有利有弊,其弊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除。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面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容易忽略,不重视。从学校方面来看,升学率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体现,影响着学校的声誉与未来发展,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不用多说。从教师方面来看,学校施加压力,教师在无形当中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降低了德育教育所占的比重,甚至忽略了德育教育对学生成长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德育教育逐渐淡化。从家长方面来看,一些家长的德育教育观念淡薄,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孩子的课业辅导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家庭德育教育。

2.德育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生活

脱离现实生活是目前我国德育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大多数的德育教育的例子都是很多年前的,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环境不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例如,很多德育教育内容仍然是“舍身堵抢眼,舍身炸碉堡”等战争时期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但是与现在的生活差距太大,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使得德育教育失去了基础的教育意义,难以发挥教育效果。另外,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轨,德育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教师缺乏对学生具体行为的规范性指导,使得德育知识没有深入小学生的内心,与日常行为产生共鸣。

3.教师缺乏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面共同的积极配合。但很多家长由于时间紧张忽略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地方,有这个责任与义务把孩子培养好,这种意识忽略了家庭对于孩子个人行为的重要影响。另外,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也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关键,如果教师与家长缺乏有效沟通,学生德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也会造成德育教育漏洞。

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水平的主要策略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小学阶段开设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美好的道德情操,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师应该结合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他学科的教育效果,根据各个学科不同的教学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活动的趣味性。Flas以其动态性、夸张性和生动性,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推崇。软件一般占用的空间比较小,动画效果非常理想,这款软件通常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以良好的动态表现向学生传授相对多的教学内容。通过简单操作便可以完成动画演示过程,并且授课过程通常采取交互式。Flas的交互式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避免传统德育教育中枯燥死板的教条主义,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记忆。

2.学校德育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性格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行为举止模仿的榜样。因此,家长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应与家长定期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学校制定的德育教育目标,规范家长的教育方法,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其次,家长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能够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成长中存在的德育问题。最终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充分结合,两者互相促进,从根本上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落到实处。

3.加强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融合

德育教育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德育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领会德育教育的真正含义。教师应适当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学校也应定期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多与大自然接触,走入社会,亲自感受社会实践的乐趣。例如,开展夏令营,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们观察是否存在乱丢垃圾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将垃圾捡起,并扔到垃圾桶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在假期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可以安排学生准备一些小节目,给养老院的老人们进行表演,让学生们养成尊老敬老的思想意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德育教育不仅仅拘泥于课堂与书本中,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意识。

参考文献: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97-01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农村地区一直处在不发达的状态,农民父母自身受到的教育有限,同时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外出务工,对孩子的教育更是缺乏。笔者作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有较多的了解,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看法,对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现阶段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1.对教育的意识仍然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受到知识层面的影响,农民父母在很多认识上都是较狭隘的。长期以来所提倡的教育,在他们眼中便仅仅指向学校教育。这个一方面是源于农民父母所受到的教育少,无法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教育,因而只能将教育的所有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地区处于落后不发达的境况,很多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同时,还有很多家长因为家庭条件差,只期望孩子能混个小学文凭,识点字,便外出打工,这种思想也造成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乏。

2.农民外出务工,留守环境不利于家庭教育。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使得很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外出务工,谋求生计。由此,很多孩子的监护问题便留给了年迈的祖父母或者是周边的亲戚朋友。祖父母年迈,受到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无法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没有太大的精力管教调皮淘气的孩子;亲戚朋友忙于生计,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暇顾及,更别谈留守儿童,他们的照顾只停留在基本的吃住上面。这样的环境,使得这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很多学生甚至会产生逃学、厌学、自暴自弃的思想,最终早早地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务工。

3.教育重心偏离,方式传统。农民父母文化水平低,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认为孩子在衣食住行上有好的条件便能很好地学习,因而很多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大多数是物质上的满足。同时,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和民众攀比心理的刺激,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分数问题都很重视,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不是孩子为人处世,而是孩子的分数问题,迫切希望孩子“成才”,而并不是“先成人后成才”,这样一来,家庭教育关注的重心偏离,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追捧分数,而对自身的品质、人格问题缺乏重视。

同时,农民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较为传统,尤其是当孩子的行为做法与家长的意愿不同时,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采取粗暴的暴力行为,要求孩子能无条件地服从家长的教育。除此之外,在孩子取得一些让家长脸上有光的成绩时,很多家长会采取物质上的奖励。缺乏对不足或成绩的有效分析,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合适的交流,对孩子的教育尤为不利。

二、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应采取的有效对策

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关系到农村地区发展的未来,因此,要积极地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实现家庭教育的完善。

1.社会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意识培养。农民父母在教育意识上存在着巨大的欠缺,社会要积极承担责任,为这些父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建立家长学校,对这些父母进行教育。定期组织教育上的专家、德高望重的教师下乡进行家庭教育的讲座,对农民父母进行一定的培训。同时采取报纸、电视等多媒体对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行宣传教育,让家长们能通过多渠道的教育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并端正家庭教育的态度。

2.学校方面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学校是有效结合孩子与家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家长寄托教育重望的所在地,因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学校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首先,学校要帮助农民父母树立良好的教育思想,结合学生发展的具体状况,配合父母制定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还应定期举办家长会议,向家长们汇报学生的基本状况、学校的要求目标,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以此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3.家长自身要积极做好教育转变工作。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身作则。古语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是在家庭中,父母往往是孩子的榜样,因而父母一定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从言行举止上为孩子做榜样,为孩子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思想观念。同时,家长还应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再通过暴力方式或者物质奖励来惩罚、表扬孩子的过错与进步,要与孩子建立深入的交流沟通关系,通过言语上的交流,来让孩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败不馁,胜不骄,不断地完善自身,并取得进步。

三、总结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其他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石,只有努力抓好家庭教育,让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们得到良好的发展条件、教育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得力人才。

参考文献:

[1]尤虎.论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3,(11).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湖南 农村小学 教育管理 问题成因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88-02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不仅关乎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中国农村国民素质的提高,与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本研究认为,在社会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小学,对于教育的管理性问题应该居于核心的主导地位。本文针对湖南省农村中小学面临的教育管理问题形成原因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针对其管理现状,尝试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笔者对湖南省农村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如下:

一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的育人功能弱化

近些年来,湖南省的小学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并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视为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将“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定位为小学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在此基础上,湖南省农村小学还要求学校实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将小学定位为儿童社会化的教育机构,即除了教授必要的知识和学科文化外,更要注重身心的整体发展,培养社会化的人才。

根据现实调查显示,湖南农村小学现行的实际教育,依旧是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传统教育模式,调查对象中几乎所有农村小学都将文化课程的学习成绩、小升初的考试成绩以及升学率视为农村小学教育的核心,甚至成为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职业教学和管理评价的唯一标准。更有甚者,将教师的工资奖金、职称评定与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挂钩,这无疑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际开展。

因此,在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评价机制下,湖南省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也牢牢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为目标,相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培育,更重视学生学习成绩本身的提高,学校的素质化教育管理便成为空谈。农村小学育人功能的弱化,必然导致小学教育管理的错位。

二 教师压力过大,职业倦怠严重

为适应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改革和教育资源的配置重组,近年来湖南省很多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相继倒闭停办,将所有的农村小学生集中到农村中心小学集中培养,而很多不切实际的“一体化”盲目调整,也导致湖南很多农村小学出现“超负荷”现象。农村小学本身的师资力量匮乏,很多农村小学班主任甚至是任课老师不得不一人承担好几个年纪甚至好几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单科老师“体音美一肩挑”的现象在湖南省农村小学屡见不鲜,农村小学老师平时要承担繁重的课程教学,下班和周末还有大量的作业要批改。

调查显示,湖南农村小学老师大多每天七点之前都要到学校,跟随校车去接学生,下午四点下班还要送学生回家,包括清点人数、维持乘车秩序和保障学生安全,承担了大量的责任和任务。在较大的压力下,必然形成教师的职业倦怠,从而影响到湖南省农村小学教育的正常化管理。

三 教育基础设施匮乏,硬件落后

近年来湖南省农村小学进行了大范围的合并规划和布局调整,农村中心小学的硬件和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对于满足农村地区小学生的素质化教育和全方位发展与城镇小学依旧有较大的差距,依然不能满足基本教育的需要。

根据调查现实,湖南省寄宿小学生的住宿条件“差”和“特别差”的比例总计超过三成,农村小学就学调整之后大多数小学生离家距离变远,很多农村家庭缺乏接送交通工具,好多学校也基本没有校车,农村小学生只能选择农用车、摩托车,甚至三五成群步行回家,校车超载现象也比较严重。湖南省农村小学的图书馆、体育锻炼设施、文化休闲娱乐设施极为匮乏,不能较好地满足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精神文化娱乐的需要,农村小学教育的科学化管理极度缺乏。

四 激励考核机制缺失,评价不合理

湖南省的农村小学教育,其重点依旧是集中在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上,主抓教育成绩而忽略了教育管理,对于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并未形成系统的评价和激励考核机制,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没有针对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相当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细则,最终导致学校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不重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湖南农村小学对于班主任的考核,除了常规的“德、能、勤、绩”考查之外,重点关注的是所教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考核并没有纳入考核范围,在工作压力偏大而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下,有效的监督机制必然缺失,农村儿童的家访工作、档案记录工作、家庭学校互动工作以及农村小学生的心理辅导等动作已经沦为形式,农村小学教师只能依靠良心和职业道德来维系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正如某位班主任所说,“教师是一碗良心饭”。

五 师资匮乏,教师老龄化严重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南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从教人数相对较少,在农村小学合校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调查显示,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越大越不容易被小学生所喜爱和接受,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代沟,交流和沟通满意度不高,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从而影响到农村小学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

根据调查现实,超过25%的被调查者认为湖南省农村小学老龄化现象“很严重”,接近40%的被调查者认为湖南省农村小学老师的老龄化现象“严重”,超过20%的被调查者认为湖南农村小学老师“有老龄化倾向”,这足以说明,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湖南省农村小学教师具有老龄化的现象。而就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来讲,青年教师在农村小学生的心理接受、工作精力、身体精力等方面都比老年教师要有优势。因此,湖南省农村小学教师的老龄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和发展的进程。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湖南省农村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受到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庭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成因包括: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的育人功能弱化;教师压力过大,职业倦怠严重;教育基础设施匮乏,硬件落后;激励考核机制缺失,评价不合理;师资匮乏,教师老龄化严重等。

据此,湖南省农村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要依靠政府、学校、社会、教师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参与与配合,各个方面形成强有力的合力。政府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学校全面落实科学的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详细的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细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家庭积极配合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社会媒体和社会舆论强化对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关注和报道,相关的慈善机构也积极开展有益的关爱活动。只有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个方面形成强有力的合力,才能保证科学有效的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实施,形成以家庭为基础,以政府和社会为后盾,以学校为主要阵地,以教师为着力点多位一体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最终为湖南省农村小学教育的科学化管理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陈艳.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乡音,2009(12)

[2]刘飞.浅谈汉中地区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广场,2008(2)

[3]黄远菲.有关农村小学义务教育的新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5)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范文第4篇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是否真正具有实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升语文素养有效途径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是否真正具有实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素养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对中国语文的浓浓情愫,对中国语言的不断累积;二,对中国语文语感及思维的独特体会;三,对学习中国语文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还有道德品质的修养、审美观念的形成等等。其中,语文能力是指学生识字书写、阅读、口语表达及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一、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1、培养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学习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能合理把握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并充分利用,便能助语文教学一臂之力。初级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讲述课本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将语文教学融于生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从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自从"语文素养"一词出现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不论在教学过程、语文能力还是情感态度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也在促使着语文教师开始纷纷反思自己过去教学模式的不足,并尝试着新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看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实践,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这也必将最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能够学会学习并掌握一些学习技巧,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养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不能否认很多考试模式仍热在沿用应试教育的旧套路,这种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首先,应付升学考试是其直接目的。针对学生个人发展的某一阶段,应试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或者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仅仅是让学生应付考试、追求高分及高升学率,其片面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长久应用,会遏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发能力,而且盲目的一味应试将导致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偏离社会发展的需求、忽视个人能力培养,只在文化方面有所提高,不能让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面对这种教育现状,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在考虑当今社会整体发展对未来学生素质要求方面上,注重各个学科的整合从而促进其作用的发挥(如语文知识与能力对其他学科有促进作用)。

二、提升小学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结合语文教师新型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努力创造一个轻松自在的课堂环境,构建一个充满朝气的互动小组,使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实践语文,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1、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中,教师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并在此体验过程中思考更深奥的问题。其中开展“三分钟说话”活动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具体的说话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展此类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转移,而且能够让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得到锤炼。不管学生说的怎样,老师一句肯定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会因此受到鼓励,才愿意继续说、敢于说,如此坚持才能够把口语锻炼好。比如,课前教师让学生练习口语。教师把口语练习的主题事先告知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提前练习。而且对说话的字数没有要求,学生想到多少就说多少。经历第一次口语练习时,学生可能会感觉特别紧张,口语表述可能不够完美,但只要学生对说话的主题有一些亲身体验使他们有话可说,他们也就愿意参加这个活动。接着,教师将说话训练的内容融入教学当中,使学生在感悟自身生活体验之后,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理解得更为透彻。丰富多样的谈话内容、扎实的语言组织能力对日后写作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这种说话训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范文第5篇

一、正确利用教师的评价引导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尤其是情感方面。教师的鼓励会使学生信心倍增,教师的批评会使学生垂头丧气,教师的情感会感染甚至影响学生。教师应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乐观、热爱生命。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鼓励教学为主,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美,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表明,如果学生经常受到批评、指责,或者漠视,那么这个学生表现会十分冷漠,甚至具有攻击性。例如:《给教师的建议》表示:儿童如果感觉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会,更没有前途可言,会使儿童感到压抑、心灰意冷、甚至郁郁寡欢。这就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观察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不要吝啬表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能仅凭成绩评价学生,要多角度、多层面评价学生,即使成绩不乐观,也应该用“加油!只要努力你能成功!”“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有进步就是好学生!”等来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情感会影响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会信心倍增,努力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教师的鼓励和认可会使学生感觉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会不断进步的人,从而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充分利用课程的阅读资源

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被施以宫刑,身名俱废。可是他忍辱负重,凭着执着的信念,完成了经典文学巨著《史记》。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给予《史记》非常高的评价,这不仅是对作品的赞颂,更是对生命信念的褒扬。学习课文之后,学生明白了《史记》是司马迁善待生命最好的回报。再例如:海伦虽然是聋哑人,但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成为伟大的作家。而成为作家正是海伦正确对待生命的回报,同样是三天时间,但在作者眼里和平常人眼里是不同的,健全的我们是不会如此珍惜这三天时间的,因为光明对我们来说太平常了。海伦・凯勒的人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震撼与启迪。

例如: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时,本文主要讲述了桑兰微笑面对苦难的精神,桑兰在美国参加友好运动会时,不慎造成了脊髓的严重挫伤,无法继续体操生涯。虽然瘫痪了,但是桑兰仍然微笑面对生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人物品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能够体现桑兰坚强、乐观、积极精神的语句,学生认真仔细寻找,然后纷纷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桑兰瘫痪了,躺在病床上,却没有掉一滴眼泪。”有的学生说:“桑兰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时,轻声哼唱自由体操乐曲,没有报怨一句。”还有的学生说:“即使是平常最简单的动作,桑兰总是反复练习,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还有的学生说:“面对苦难,桑兰总是面带微笑。”桑兰用她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人不应当随便向命运低头,因为胜负难料。真正的强者是面对困难、挫折时,能够微笑面对。

三、练习有关生命的话题习作

既然探讨关于生命的话题,那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有关生命的作文,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有的学生曾经写道:“沙漠环境恶劣,很多植物都无法生存在那样的环境中,但仙人掌以它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它所拥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强意志是其他植物无法比拟的。”沙漠恶劣的环境好比是生活中的苦难,而人类好比是仙人掌,当遇到沙尘暴或严重缺水的困难情况时,要坚强勇敢,继续向前走,因为只有你努力了,胜利才可能实现。有的学生写过这样的一段话:“一只小蚂蚁遇到困难了,没有待在那里等死,而是勇往直前。”一个小蚂蚁都如此热爱生命,更何况是人类呢?当我们与困难、挫折正面交锋时,请记住狭路相逢勇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