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演讲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我们先来界定什么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中的“口语”是日常口头交谈时使用的语言,作为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在日常口头交流中广泛使用的规范性语言是普通话。“交际”一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等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是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定义比较长,主要包含了几个要素:一是交际即为某种社会活动,包含了具体的情境;二是交际即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输入,又有输出,输入输出反复进行,而这种输入输出主要是借助汉语普通话口语的听与说来进行,同时这样双方的说依赖于听,交流的双方言语是随时变化调整的,并不按照某种预设的脚本一成不变地进行;三是在交际过程中,语言是载体,思维的交流才是核心。
根据以上对“口语交际”的界定,我们发现口语交际教学并不仅仅是“说”的事,还包括 “倾听”和听说的前提――语音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从语音规范、听话技巧、交际技巧等方面多管齐下,分阶段进行训练,注重教学的系统性。
然而,初中生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是什么呢?口语交际教学作为从小学低段就已经开始进行的课程,那么初中和小学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有什么不同?我们将课标中小学高段(5-6年级)与初中阶段(7-9年级)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进行列表对比,如下:
我们会发现课标也是主要从“倾听”与“说话”两个方面来分点描述课程目标,而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相较于小学高段,整体上从鼓励“乐于”“敢于”交流逐步转移到交流的内容深度的把握上。我们不妨把小学高段的教学目标当做初中起始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这样初中阶段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起点和目标都有了,尝试对初中阶段三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做进一步的分层细化后,我们在语音规范、听话技巧、言语技巧等主要的三方面分部训练时,也有了相应的依据:
一、规范口语语音基础,消除交际初始障碍
在日常交际中,能够听懂交际语言,并用交际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前提是熟练掌握和运用这门交际语言,中国现行的有利于广泛交流的语言即普通话,因此,普通话的语音语义方面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在日常交际中显得非常重要。对普通话语音规范的训练以及普通话语音的一些基本常识有必要学生,比如“典雅”等上声连用双音节词语的变音规律,“一”的变音规律等的知识介绍还是有利于学生在日常交际中更快的捕捉把握语义,也利于他们有效地将自己的想法更好地传递给交际对象。
中国存在着大量的方言区,特别是以方言为日常交际语言的农村和一些城市的城中村中,所属学校对于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语音规范训练就显得非常必要。想要让方言区的孩子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就应该将语音规范的训练提上议程。
这样的训练包括分解局部训练,如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发音训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的训练等(声调的调值训练这一点特别重要,但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也应该包括词语连读时语音的变化规律,不同句式和句调的问题等等。训练课程应该包括知识的讲解,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讲解后实践的练习和相应多方位的检测监督。
二、训练倾听基本技巧,打通交际重要环节
交际的第一步首先在于倾听,耐心倾听、理解说话者的观点和意图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首要目标。课标中对初中生口语交际课程目标有关“倾听”方面的表述有两点:一是“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二是在讨论问题时,“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如何达成目标呢?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不妨在初中不同年级根据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的听话技巧训练,这种训练可以穿插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也应该是专门的课时循序进行,方式包括:听写训练、听说训练、听评训练。
听写训练,即要求学生将听到的每句话都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训练方式,能够训练学生的语音辨识能力和语义理解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听说训练,即要求学生在听完单人的一段话或具体的对话后,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判定。相对于听写训练,听说训练不要求学生一字不落复述所听内容,但对所听的主要内容、关键词的把握、说话人意图的揣摩却有了更高要求。听懂,不仅仅是听进了语音,更重要的还在于思维上的辨析与把握,所以听说内容还包括听异同,听正误,听类别,听美丑。因而,听说训练可以在初中的三个年级分难易进行不同检测要求的听问训练。
评训练,主要是针对听到的文段进行评析鉴赏,可以针对文段的特点或优缺点进行评判,可以对文段中的语言、人物形象、写作特点等进行赏析,是以听带说的重要环节,同时对学生的听音辨音、思维发展等方面都要较高的要求,因此放在级进行比较适合。
听写训练和传统的听说、听评训练主要是在静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而真实的口语交际其实是动态的生成,因此倾听基本技巧也应直面动态的言语语境,对学生的训练也应该提醒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对方的话语外,还要注意观察其体态语言如表情、手势等。在课堂中如何引入这种真实动态生成的场景和素材供学生进行倾听基本训练呢?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能够再现生活真实浓缩的相声、小品、纪录片或是电视节目的视频,训练学生听看一体,听与观察同步的倾听基本技巧,为自我的交际目标实现打通环节。同时,听说训练和听评训练还可贯穿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每一个同学在一次的问题回答或发言都可成为一个可供“说”与“评”的最鲜活的素材。
三、培养动态言语能力,实践交际目标突破
交际交流既包括双方的互相倾听,当然需要双方动态的言语输出。因此,只有注重对初中生动态言语能力的培养,才能最终达到口语交际目标的实现。
动态言语是指交际中的语言词句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鲜活的,动态生成的,甚至相对于书面的静态语言来说,除了语言表意外,还是有音量、有音调句调、有表情、有动作情感去表意的。当然词语句子等静态语言表意很重要,但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仅在口语交际课程中进行的,也不是口语交际课程训练的重点。除去“倾听”的部分,课标对口语交际在“动态言语”方面的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交流: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表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3.讲述: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4.复述: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5.演讲: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又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想要实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课标进一步提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因此,在口语交际课程的设置中应注意口语交际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常用的口语活动包含课标上明确提出的讲述见闻、复述转述、有准备或即兴演讲、讨论。口语交际活动还可以包括绘声绘色讲故事、日常双人或多人交谈交际训练、辩论、采访、朗诵、表演等。
口语交际课程的设置中应注意口语活动的循序性与系统性。初中三个年级,学生思维的跨度还是比较大的,七年级刚从小学升入,其口语交际的能力更接近于小学高段的目标水平,讲故事、复述转述、日常情景交流等活动比较符合这个年级的学生;八年级可以适当在此基础上,增加朗诵、有准备的演讲、讲述见闻、讨论;九年级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即兴的演讲、辩论、采访和表演。当然,相同的活动形式,还可以以不同的话题和目标反复重复进行,如初中三年六个学期都可以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每次进行演讲的话题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可以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进步而灵活变化,七年级可以事先准备简短演讲如“我的名字乾坤大”,而到了九年级可以进行即兴演讲“近日热点我来评”。
口语交际教学中,主要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授课程的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大量的关于口语交际知识的输入,才有可能选择更好的情景素材,才有可能选择更鲜活贴切的话题与活动形式有机结合。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也必须要有恰当的知识与理论讲解,如基本的礼仪文化的普及,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的讲解与点拨,语用环境要素的渗透等,这些能够为学生在真正动态的交际中提供有效的抓手。
话题的选择上,要注重贴近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视野与能力,激发他们交际的兴趣。作为一门课程,课程中的活动不应只是生活日常交际的再现,而需要体现课程的价值,即学习课程的学生通过此课程,口Z交际的能力能够有所提升,而不是在原地踏步,因此在活动中话题的选择不可过分低幼和空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初中生 口语交际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25-01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学习至关重要,在这方面,首先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从思想上加强认识,行动上加强学习,教学中加强目的性训练,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教师一定要好好研读新课标,把新课标精神贯彻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 明确口语交际试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中考中,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还是很重视的。一般占据6、7分左右,有的地方设一道大题,里面含有两三道小题,彼此都有联系;有的地方设置三道大题,每题各自独立。不论以何种形式考查,占据多少分数,口语交际表达题在今后的考试中都被提到了一定的重视度,是今后考试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此题得分率并不高,就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巧妙地运用口语交际,如何去迎合命题人的意图,结果答非所问,或者答案不标准,不恰当,同样得不到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事实。中考中此题的得分情况确实不容乐观。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但是现实也是十分的公正。如果同学们平时注重口语交际表达运用题的训练,掌握了此类题的回答技巧,那么在答题时也不至于落得个七零八散,不知所云。
比如2014年河北省的中考题,是这样来考查同学们口语交接能力的: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该题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正体现了中考考查同学们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判卷时,一个是合情合理分,一个是语言表达的顺畅分,另一个就是准确分。学生如果做到这三点,那么就可以得到理想的分数,反之,则会与高分失之交臂。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七册上第一单元的写作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便是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体现,第八册上的综合性学习中也提到“走上辩论台”这一环节,实际上这也恰恰体现了初中语文课本是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
2 提高初中生口语交际水平的策略
2.1课堂教学重视口语交际的技巧
口语交际是有技巧可言的,在课堂上,教师也会跟学生讲授。具体来说,主要就三点:简明、连贯、得体,后来又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这些是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规定。明确了这几点,在口语交际时尽量做到即可。所谓的简明是说,在说话时,语言尽量简洁明了,多余的话不说,多说一个字都不符合简明的要求。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日常说话时能够用尽量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还要注意不能产生歧义和用语嗦,否则便不符合简明的要求。所谓的连贯是说,在说话时,前言要搭后语,让人听上去语意连贯,语气顺畅,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当然了,同学们说出来的话要围绕一个主题,且要有理有序,让人能够听得懂,同时还要注意上下衔接的问题。所谓的得体是说,在说话时,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如在人教课标初中语文第九册口语交际板块教学中,我们就组织学生进行为口语交际活动,通过“学习演讲”、“青春随想”和“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活动,通过与专题内容联系的话题,让学生不但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教熟练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交际的技巧。
另外,还有在中考题中经常出现的排序题,是考查同学们的语句表达的连贯能力,当然在一定层次上也考查同学们的思维缜密性。因此,我们课堂加强引导和训练,只有平时多练习,生活中多训练,考场上才能够灵活自如,否则也会觉得无从插手。
2.2重视学习生活的口语交际的体验
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平时必须要多加训练,才能够运用自如。学校是一个小社会,里面有着丰富的校园活动等待着你的参加。比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新闻记者采访等等,这些小型比赛,同学们需要踊跃参加。这些校园活动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提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让自己积累相关的经验(待人接物和与人相处),在沟通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付诸实践中,提早地感受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沟通也是需要技巧的问题 。
多多参加口语交际的校园活动,对学生而言大有裨益。在校园活动中,同学们可以放松心灵,开阔视野,锻炼口才,提高素质。这是一次对同学们综合素质的考查,更能够锻炼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机会,同学们一定要好好把握。正是这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同学们的初中生活增添色彩,增添乐趣,更增添了学识。
另外,加强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和感受,如同学要求你办件事,而你又做不到时,可以说,“我实在无能为力(我实在爱莫能助)”;当别人在中考取得了好的成绩,可以说“祝你前程似锦”等等,这些语句言简意赅,简洁明了。
总之,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人都须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首先应该担负起口语交际教学的重任,在把握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含义、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后从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利用课堂与生活学习体验,那么,我们学生语言表达和准确运用能力定能获得增强。
参考文献:
[1]秦海霞.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写作教学的关系分析[J]. 语文教学之友,2012(07).
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对本校三个年级的150名学生作过一次口语调查(其中男生82人,女生68人),采用答问和对话方式,调查结果是:平时能主动用普通话交谈的只有12人(男4人,女8人);在课堂上能主动站起来答问的只有46人(男22人,女24人);口齿清楚、用词较准确、语调语速适中的只有28人(男12人,女16人);不愿回答或不知道怎样回答问题的达41人(男28人,女13人)。
另外,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发言的习惯,虽然他们知道答案,但是他们更愿意等待老师说出答案;大多数同学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包括教室)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的,也往往是语无伦次,中心不明;原本私底下背得很流畅的课文,一旦当着老师或同学的面背,就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根本背不出来;有些同学一对人说话就脸红……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农村初中生口语交际“失语症”的现状令人担忧。
以上这些情况说明,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只注重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初中生“失语症”的原因
1.传统思想的制约。虽然新课标把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到与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践中却没有受到同等待遇。不少老师只是把口语附属于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之中,没有开设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更没有对口语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2.教师素质的制约。
3.教学目的的制约。很多学校、老师迫于考试的压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
4.口语氛围的制约。有些学校虽也举办过朗诵、演讲等比赛,但一学年只有一两次,很难形成口语交际的良好氛围。
5.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害羞、怕说,也阻碍了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凡此种种,造成了当前农村初中生口语训练的欠缺,造成了其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局面。
三、农村初中生“失语症”的矫治
笔者认为,外在的客观社会环境影响了初中生内在心理发展的特征和方向,初中生内在的心理特点导致“失语症”的发生。对症下药,关键在于观念转变,价值澄清,潜质挖掘,过程调控。
学校方面:
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重视口语交际课。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明白口语交际在现在及将来对学生的重要性,明白口才对于很多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要从学生的长远利益来考虑,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重视口语交际课。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力争创设口语训练的良好氛围;当然,只有学校、教师的重视还不够,要从根本上扭转口语交际课被忽视的现象,还得从考试内容、考查方式的改革上下功夫。
教师方面:
1.加强对学生思维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帮助学生能说。
思维训练是口语训练的重要一步。口语的思维训练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脱稿讲话训练,学生虽有准备,但不准念稿子,利用记忆把稿子上的内容说出来;二是进行即兴讲话,老师现场出一个题目或话题,让学生现场即兴回答,要求思路清晰,语言组织有条理。通过这两种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
心理素质训练也是口语训练的重要环节。相当一部分初中生之所以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话,不是他们没有说的内容,而是因为心里紧张、害怕而说不好或说不出来。对此,我们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应该帮他们建立起自信心,要让他们明白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其次,要训练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学生越是怕说,就越要给他们当众说话的机会。通过不断地训练来克服他们紧张害怕的心理,让他们从“不敢讲”到“不怕讲”到“乐意讲”。
2.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鼓励学生敢说。
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当众讲话,总怕讲不好丢面子,因而不敢讲。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友,给予其热情引导,为其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与和谐的讲话气氛,激发学生讲话的积极性,使学生心态开放,大胆自信,无拘无束地开口讲话。只有敢说,才能锻炼说的能力。有这样一句格言:你之所以感到别人伟大,只因为自己跪着,如果我站起来,决不比别人矮半截。笔者常把这句话说给学生听,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勇敢地站起来讲话。有时学生想讲但又不敢讲的时候,可适当运用“精神胜利法”、“我比你强”、“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扬长避短,我也会超过他”。
作为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失误或讲说遇到障碍时,你可以指导他们自己纠正,帮助他们把话说全、说好,而不能对学生进行责备,更不能讥讽挖苦。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不要怕说错,即使说错了要允许他们重新说。
当一个语文教师从知识的权威人物转变为平等参与学生交流的伙伴,建立起师生间的人格平等、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的时候,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就不会出现躲躲闪闪、漠视自我、惯于依赖、消极观望、急于求成的尴尬现象了。
3.充分调动口语交际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想说。
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自我表现的欲望,并给予个性张扬的充分自由,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活跃起来,使其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体味参与口语交际的乐趣,使其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
初中生争强好胜,教师应把握这一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贯穿竞争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话语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这样的形式很能吸引学生,对此他们总是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用这样的话激发他们:看谁猜测得最快,猜的结论最正确。平时教师也可说:看谁最聪明,能第一个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于那些大胆聪明的学生,有时可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
4.提供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会说。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时,可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来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达到消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1)看图解说。解说,是说明事物、解释事理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练习解说,有助于积累知识、获取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缜密细致的观察能力、及时敏捷的反应能力、准确科学的表达能力。在教《斑羚飞渡》时,可让学生在理解斑羚飞渡背景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斑羚飞渡的示意图,然后看图解说斑羚们是如何渡过难关的。
(2)课前练讲。每天由两位学生课前准备好演讲内容,内容不限,可以是小说、电影、电视中令人很有感触的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或某一人物的性格,叙述完后再用二至三句话略作点评;也可讲自己的理想;也可谈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看法……当两位学生讲完后,再请几位同学根据口语表达的需要加以评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3)复述内容。复述训练,是指训练学生运用口头叙述的方式将读过或听过的内容表达出来。在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要求学生根据这首诗所提供的语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其扩展成一则故事复述出来。学习《桃花源记》后,教师要求学生用倒叙方式复述这篇课文。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同时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开设说话课,专门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每一节说话课,都设置一两个话题,可以是提前准备的,也可以是临时准备的;可以是老师出题,也可以是学生出题。话题的范围不限,社会热点、学习问题、家庭关系、情感问题等都可以纳入课堂。在说话课上,大家机会均等,说好说坏都得说。到了学期末,则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优秀演说家”和“课堂口头表达积极分子”,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由于是面对全班同学,再加上激励机制,在演讲或说话中,讲话者的注意力都会高度集中,尽力展示出自己的水平;听的人则聚精会神,希望能从讲话者的讲话中取长补短,让自己下一次有更好的发挥。这些做法为口语训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在这种场景下,所有同学都会尽全力去做,再加上互相借鉴,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加强辩论的训练。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一些辩题或切合学生实际的一些题材,在班上组织一些辩论会,辩论的题目如《家长该不该看子女的日记和信件》、《开卷是否有益》、《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是提倡消费还是提倡节俭》、《初中生要不要配备手机》等,老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确定一到两名主辩和若干名助辩,其他同学则组成资料查寻队和啦啦队,为己方提供材料支持和加油助威。不同的辩论会辩手和拉拉队员进行轮换,以达到锻炼所有同学的目的。辩论是口语训练的高级形式,它是参与者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它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辩论风度。可以说,辩论最能体现参与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养。
(6)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实于生活细节中。
a.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身边各种人物的语言,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话记录下来,拿到班上交流。
b.收集各种书报、杂志,供学生借阅、摘录。
c.定期给学生播放一些小品、相声类的碟片,要求他们观看后模仿其中的人物对话。
d.开展故事会、猜谜比赛、小型辩论会等活动。
5.积极培养口语交际技能,让学生说得更好。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农村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缺失源自口语交际技能的缺失,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吸收当代语言运用的研究成果,遵循学生言语思维和言语习得的科学规律,尝试构建起与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相适应的言语知识和言语技能训练体系,致力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举办讲座,讲授口语交际的有关理论技巧,提供必要的借鉴范例和精彩片断,给学生一根口语交际的拐杖,指导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提高的过程积累,并通过演讲、朗诵、辩论等活动来巩固成果,拓展视野,提升技能。
当然,强化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社会认知也显得特别重要。语文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鉴别事物的能力,指导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丰富和完善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将整个教学过程看作学生口语交际过程,要抛弃毕其功于一役的投机心理,准备一场踏踏实实的持久战,把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性提高。
作文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普遍面临的难题,学生存在畏难情绪,缺少写作素材与写作技巧,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了制约与影响。因此,推动初中作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广大教师要深入分析当前作文教学中的难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下面,笔者就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几个要点作简要分析。
一、以增强直观感知为抓手积累丰富素材
导致初中生写作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与单薄的社会阅历,学生写作没有丰富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具有明显的编造痕迹,要么无病,缺乏真实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方式是难以写出高质量作文的。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研究,从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素材积累。一方面,笔者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利用敏锐的双眼去捕捉社会生活中每天发生的各种信息,从中搜集整理出有价值的内容,成为作文的重要素材。如社会的真善美、假丑恶、先进的人物、典型的事件、显著的变化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笔者结合各种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增强直观的感知体验。如学校运动会、元旦、国庆等庆祝活动,笔者要求学生在尽情娱乐的同时,不忘搜集写作素材,一举两得,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脑海中积累到丰富的素材,使作文写作有米下锅。
二、以多读多写专题为抓手强化写作训练
造成初中生作文写作能力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阅读量不足和习作训练偏少。教师可以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读多写专题活动。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的阅读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50万字。并且向学生推荐了140多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书目,要求学生摘记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大量的阅读中丰厚文学底蕴,尤其是优美语段的摘记、文章提纲的提炼等等,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另一方面,笔者加大了写作训练量,在每学期正常作文写作量的基础上,每周增加一次片段描写和一次专题训练,让学生在读写活动中相互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共同探讨写好作文的经验技巧。多读能够让学生在与优美的文学作品接触、交流中受到思想的熏陶,丰厚了知识积累,同时也感悟和掌握了相应的写作技巧。而多写则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悟充分运用起来,熟能生巧,并在训练中弥补作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读写能力的目标。实践证明,在这样的专题活动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了提高,写作技巧也实现了同步提升。
三、以作前指导为抓手提高技巧水平
作前指导是作文训练的有效抓手,许多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的作用,将其简单地演变为作文要求的提示。实际上,作前指导对于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三言两语式的要求提示无法让学生得到写作技巧方面的有效指导,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提高作前指导的形象性。一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直观感知的机会,如在校园内实地观察美丽风景、邀请先进模范人物到课堂上讲述他们的故事等等,以这样的直观感知丰富学生写作活动的素材。另一方面,笔者还充分发挥下水作文的作用,以自己写作的范文为基础,引导学生写作同类型文章应当怎样选题立意,如何安排文章结构,以及运用哪些表达手法,让学生在分析感悟过程中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技巧。这样的形象指导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技法,使作前指导变得更为生动有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以课外专题活动为抓手拓展教学空间
提高作文教学成效,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还要运用好课外活动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课内外联动的有效格局。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从两个方面入手拓展教学空间,一方面将课文兴趣小组的作用发挥出来,组织学生参加写作兴趣小组,指导他们独立开展活动,针对作文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开展研究,如细节描写的强化训练,文章结构的专题研讨,以及各种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等等,这些方面能够为作文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撑。写作兴趣小组的活动组织中,笔者注意体现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优秀生以及中后学生,分别确定相应的活动目标与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在兴趣活动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最大化发展。另一方面,笔者注重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通过口头小作文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竞赛、读后感展览等形式,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作文教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笔者还鼓励学生将自己优秀的习作向各类刊物投稿,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高效性
一、英语口语及口语交际的概念
英语口语,即英语世界国家的人们所普遍使用的口头语言,英语成为他们进行交流和工作的重要信息载体。同时英语口语和其他语言一样,是借助声音的路径进行传播的。
口语交际是指人们在进行演讲、交流等过程中所应用的口头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际不仅涉及语言还有听说能力,因而口语交际是一种能体现多方面能力的社会活动,能够展现一个人多方面的素质。总起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指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过程中的综合能力。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口语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尤其重要,根据语言学家的调查和数据表明,初中生的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对语言的吸收能力是成人吸收能力的3倍多。因此,初中阶段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从英语口语教学在初中教育的发展来看,虽然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初中开始尝试英语口语教学,但是英语口语学习往往作为辅修或者课外扩展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受到这种教学环境的影响,初中生的英语口语始终难以得到提高。现在初中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读写能力的培养,实际应用更加广泛的口语一直没有大的进步。
三、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受母语语言的限制,缺乏英语口语环境
大部分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进行英语会话的机会,我国母语是汉语,学生从小就学习汉语,到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早已经形成了汉语思维,能用汉语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要求学生进行英语会话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用汉语表达,如果用英语表达,学生还要费劲地将汉语翻译成英语,并且经常出错,因为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习惯以及语法不同。所以,要求学生讲英语很难,要让他们喜欢讲英语更难。
2.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担心出错,羞于说英语
很多学生存在语言焦虑,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研究得出,学生怕在课堂上出错,怕被教师批评,怕在教师和同学面前丢面子等造成了过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的压力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外语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又使学生在进行为数不多的英语会话时更容易出错,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一点,在学生出错时经常纠正错误甚至讽刺挖苦学生,而不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来,就可能使学生的这种焦虑感转化为恐惧感,那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更难了。
3.缺乏针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的研究
缺乏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导致学生英语口语的兴趣不浓厚,口语表达积极性不高的因素既有语言知识方面的因素也有非语言因素。语言知识指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非语言知识包括心理因素、听说技巧和背景知识。这两方面的缺乏造成学生听说能力不高,心理紧张厌倦,不能正确运用抓住文章大意、推理、预测等常用技巧,欠缺对文章背景知识的理解,最终导致他们读不懂文章大意,更别提将英语说出来了。因此如何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而正确地说英语关键在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制定。
四、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实现高效性的策略
1.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新的英语教学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走专业化道路。英语口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英语口语课堂活动能否顺利实施,其效果如何,归根到底决定于教师。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师都是先准备好教学内容,课堂上讲授之后进行相应的训练,课堂活动完全由教师掌控,学生只是在完成一个个任务,没有自;而新的英语教学活动则提倡自主积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各个方面作用。
2.改变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创新口语教学理念
教师也要敢于创新,善于创设各种语言环境增强英语口语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口语交际活动,充分地展现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甚至是英语口语素质。此外,教学理念的转变要注重由语言知识传授的模式向学生广泛的传授语言技能转变,尤其注重口语语言技能的传授和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习惯运用英语实现口语交际。
3.深入研究口语技巧,开展各种口语活动
英语听的过程就是大脑吸收语言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大意,还需要学生坚持主动探索的精神,积极思考作出恰当的评判。因此,口语是一项兼具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必要的方法和技能来实现口语能力的提升。
总之,英语口语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之一,研究口语教学能大大改善人们之间的交流情况,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初中生英语读写等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冯世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