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媒体优势

社区媒体优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媒体优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媒体优势

社区媒体优势范文第1篇

(一)新媒体使社区教育超越时空限制

全员、全程、全面是社区教育的特征,社区教育所面对的受众是相当庞大的,因而社区教育对教育传播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存在时空局限性,通常在固定的场所与时间进行,然而社区成员通常在繁忙工作之余学习,很难有固定的时间。此外,社区中的老年人也会因行动不便无法到社区学校进行学习。新媒体的出现,成为社区教育较为得力的辅助工具,打破了时空局限这道鸿沟。社区成员可以更快捷、更方便的在第一时间参与社区教育,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受学习机会。新媒体这种跨越时空的能力优势,是其他任何工具和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新媒体非常适合用来开展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征的社区教育。

(二)新媒体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学习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为多媒体化、图文并茂、有声有色,且丰富多样。新媒体可以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网络视频、图片以及电子图书等资源,能够涵盖家庭教育、文化科学知识和职业技术培训等多个方面。既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使其便于理解,又可以极大地激发社区成员的学习兴趣。开放性的网络媒体为社区成员提供了世界范围的数字资源,只要社区成员了解基本的网络技巧,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新媒体扩展了学习内容的广度,丰富的学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社区内各个层次成员的学习需求。

(三)新媒体为社区教育提供了个性化服务

社区教育并非以统一的教材和进度安排学习活动,而是由每位社区成员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时间自主安排,因而,针对社区成员的教育活动需要充分体现社区成员的个性化与自主性特点。新媒体的出现,冲破了原有教育中僵化、呆板的体制与不合理的限制,以灵活的方式使学习者置身于学习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社区成员,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分享全球的知识,在线与网络上的任何人进行实时的意见交流。新媒体创造了一种新的“个体化的公共媒介”,建立了“技术化的人际传播结构”,提供了全新的异质化信息传播渠道,保障了师生的知识自由选择权和意见表达权,满足社区成员的个性化需求,促进社区教育全民化、数字化、现代化与人性化发展。

(四)新媒体加强了社区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为社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为实现便捷、高效、新颖的知识传播渠道提供了可能。在以传统媒体为媒介的社区教育中具有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同质化传播使得社区成员成为被动的受众,与教师、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而异质化的新媒体为社区成员提供了自由、广阔的交流空间,社区成员不再是被动的受众,而是拥有自由表达权的个体,不再需要芯片植入式的传统教育,而是可以清晰的说出他们所期待获得的知识,也可以指出教学中的问题。这一互动交流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更大自由度的互动式交流,从而确保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真正实现。

二、新媒体视域下社区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提升社区成员信息化素养,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平台

首先,提升社区成员信息化素养。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对社区成员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必须提升社区成员的信息化素养,使其信息意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为此,需要加大对必要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社区成员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并使用新媒体设施;在社区范围内普及信息化教育,大力推广新媒体的使用,将新媒体的使用方法教授于广大社区成员,推动社区成员信息化素养的整体提高。

其次,健全社区教育网络平台。一方面,建立供社区成员学习的门户网站,网络学习在新媒体时代中成为社区成员主要的学习途径之一,集合各级各类的教育资源,使社区成员进入网站便可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网站建设是新媒体时代下社区教育的先导工程,加强社区网站建设也至关重要,将其作为构建社区大教育格局的助手和民众终身学习的阵地,充分发挥其管理平台和学习平台的作用。此外,在条件较好的街镇和社区内建立接收终端,使网络能够覆盖到全区范围,真正使新媒体的作用惠及每个社区成员,从而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

(二)新旧媒体双管齐下,满足各类社区成员的需求

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交互性强,为社区成员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受到年轻的现代化社区居民的青睐。然而对于部分无法使用新媒体或不习惯使用新媒体的社区成员来说,新媒体的优势无法得以充分发挥,他们也许更习惯于通过传统媒体获取所需信息,这成为新媒体在社区教育中的短板。此时,依然需要传统媒体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成员,满足不同层次社区成员的需求。

例如,社区教育可以保留原来与报纸合作开设的教育专版,以方便习惯于传统媒体的社区成员进行学习,同时利用手机或电脑将社区教育的内容第一时间以手机报或者网页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各类社区成员以便捷的方式获得各自需求的信息;大多数社区设有专门播报社区新闻的电视台,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栏目视频资源上传至网络,供社区成员随时观看,这一做法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不错选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管齐下,使社区报纸、广播、电台与网络共同发展,使不同的成员根据不同的方式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既能避免资源浪费,又能使他们享受到人性化的教育服务。

(三)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促使新媒体的优势功能最大化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建立虚拟学习社区能够将现实社区教育转移到网络环境中,成为现实社区教育的延伸,既可以将新媒体的优势特征发挥到极致,又可以弥补现实社区教育触角涉及不到的地方。为此,可以通过设立适合不同群体的专门网站,方便社区成员在虚拟社区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圈;也可以通过微信为具有相同学习兴趣的社区成员建立一个群,在这个群中,成员可以随时随地交流学习的心得;还可以通过云端建立一个社区教育的平台,社区成员可以在云端上分享专家的专业知识、价值观、实践经验,当成员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在云端里找到相应的专家进行解答。虚拟学习社区的建立可以突破现实社区教育的地域和时间限制,以方便、快捷的方式真正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开放,促使新媒体的优势在社区教育中得到最大发挥。

(四)创办网络“学分银行”,加强社区与高校的联合

新媒体视域下的社区教育要求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更加紧密,多层次、多维度、多行业的合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社区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中沟通无极限的优势,迈出狭窄的空间,打破封闭的区域限制,使社区教育向多维度空间发展。为此,可以通过创办网络“学分银行”的形式,加强社区与高校之间的联合,并借助高校这一外部力量优化社区教育的渠道与形式,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力。首先,社区教育可以引入“学分银行”的理念,社区成员通过在各类教育机构学习或通过教育部的学分认证考试等多种形式获得学分,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

社区媒体优势范文第2篇

社区媒体的存在基础——居民构成、社区角色、社区意义及社区问题1.不同社区的居民特点具有明显差异,对社区媒体差异化建设提出了要求调查数据显示,通州社区、亦庄社区、回龙观社区、望京社区、天通苑社区几大新型社区与老社区景山社区的职业构成、户口来源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此外老社区居民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偏低,职业上以退休人员居多。这一特点告诉我们,老社区的媒体建设必须以服务老年群体为宗旨,且媒体内容要力求通俗易懂。而新型社区虽然均为北京的社区,但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因此居民的户籍来源、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职业构成等也各有差别。望京作为北京迅速崛起的又一大商务区,其商业气息、国际化特色以及随之而来的房价较高的特点,造就了居民的高层次教育、高收入水平。因此,商业因素和高层次的文化诉求应是这一社区媒体首先考虑的。回龙观社区和天通苑社区紧邻北京郊区,社区居民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居多,年轻人居多,未婚人员居多,受教育程度本科以上居多,收入水平相对老城区偏高。关注年轻人、关注婚恋问题是这两大社区的媒体的应有诉求。亦庄和通州两大社区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活力大型社区,因为这两大社区的“郊区城市化”性质突出,居民中郊区人口多,个体户、服务业人群较多,低学历者多,低收入者多。社区媒体需要针对这样的居民主体进行自身的建设模式探索。总体来说,社区地域不同,社区居民的构成也不尽相同,社区文化的内容就千差万别,因此,社区媒体的建设需要各自寻找特色之路。2.“家居族”和“养老族”两种典型社区角色,为社区媒体的内容建设提供了依据面对“您在社区的主要角色是什么”这一问题,被调查者的回答比较集中,55%选择“下班(放学)家居族,下班后居家生活”;13.8%选择“养老型,居家养老”,其他选项的总体选择率均在10%以下。服务社区的所有居民是社区媒体的理想目标,而服务“社区的主流生活方式及其该生活方式下的主流生活人群”应是社区媒体的现实目标。具体到不同的社区,回龙观社区的“工作型,单位在社区”的选择率为17%,超过了社区“养老型”;而通州社区“自由职业型,在家为自己打工”的选择率仅次于“家居型”,为18.6%,超过了“养老型”的11.8%;亦庄社区的“工作型”选择率为14%,仅次于“家居型”,超越了“养老型”;天通苑社区的“家庭妇女型”选择率较高,为11.6%,次于家居型的62.3%和养老型的13%;而景山社区和望京社区的居民角色定位与总体统计结果较为一致。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分析本社区的居民主体生活方式,明确本社区的居民主要社区角色,把这一角色作为社区媒体制作的受众基础,进行媒体内容的建构是北京地区社区媒体建设的起点。3.居民更倾向于社区的“生活意义”,“基层民主意义”尚未得到普遍认同面对“您认为社区在城市建设中应当起什么作用”这一问题,38.9%的受访者认为“仅仅是生活社区”,28.2%的受访者认为是“基本组织管理作用”,只有7.5%的受访者认为是“基层民主最主要发源地”。在“基层民主最主要发源地”的选择上,亦庄社区选择率最低仅为2%;回龙观社区和通州社区的选择率相对高一些,分别为12%和13.7%。这表明,当前北京城市社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居民对于社区的理解还仅限于生活层面。如果从社区的五大功能来解读[1],目前北京居民通过切实的生活感受,对于社区的功能认可仅限于“生产-分配-消费功能”,即“生活功能”,而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与相互支持功能均没有得到普遍认可。这表明,社区媒体作为居民和居民、居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从社会建设和国家基层组织建设的角度出发,未来社区媒体的建设“民主意义”的倡扬应加大。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反馈等方面都有值得探讨的巨大空间。4.业主间关系淡漠、缺乏交流和服务欠缺是社区存在的最大问题,凸显了社区媒体存在的意义面对“您认为您居住的社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28.4%的受访者认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各种配套服务欠缺,如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信息服务等”是社区存在的最大问题,27%的受访者认为是“业主之间关系淡漠,缺失交流问题”。但在不同区域的受访者看来,这个“最大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回龙观社区和天通苑社区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业主之间关系淡漠,缺失交流问题”,分别有42%和34.8%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项;望京社区39%的受访者选择了“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各种配套服务欠缺,如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信息服务等”;景山社区除了认为服务欠缺是最大问题外,同时认为“物业费过高、服务质量相对较低导致的物业与业主的矛盾”也是最大问题,选择率为24%,基本持平于服务欠缺的选择率25%;亦庄社区认为“居委会、物业、业主委员会相互协调发展作用欠缺问题”是最大问题;而30.4%的通州受访者认为治安问题是该社区的最大问题。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每个社区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而主要问题就是社区媒体建设的主要议题。对治安问题,可以在媒体上安排社区案件分析、安全提示等内容;对服务欠缺问题,可以呼吁社区加强各类服务建设等;而要合理化解邻里冷漠关系,除去加强生活沟通交流以外,社区媒体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居民对社区媒体的认识——基本印象、青睐类型及信息渠道1.居民普遍对社区媒体概念陌生,缺乏足够的热情,关注度不够49.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说过“社区媒体”。而实际上本次调查的几大社区均有社区媒体存在,如景山社区有《景山社区报》,望京社区有著名的“望京网”,通州有“八通网”,回龙观有“回龙观社区网”,亦庄有“亦庄生活网”,天通苑有“天通苑社区网”。这些社区媒体在政府和理论研究层面上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如《景山社区报》入户发放,“八通网”模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被推广到外省。如此高的知名度在本社区的低认可度值得深思,这表明社区媒体在扩展社区外知名度的同时要增加本社区的用户黏度。首先要大力宣传社区媒体,让社区居民知晓。此外,通过分析可知,居民的文化水平限制了他们对社区媒体的关注,尤其是较低的互联网素养把很多社区居民挡在了社区网门外。从这一点来看,直白、简单的电梯广告具有了低门槛宣传的成本,应积极发挥优势。而媒介素养已成为当前我国必开的一门普及性的国民教育课程。2.社区网和社区报是居民最青睐的社区媒体类型在“您更青睐哪种社区媒体”的问题面前,34.3%的受访者选择社区报,29.6%选择社区网,14.9%选择社区杂志,其他依次是楼宇、超市等的电视以及电梯广告(见表1)。调查表明人们对方便易读的社区报偏爱较多,但随着新型社区居民的年轻化倾向,社区网也较受欢迎。此外,社区现有的媒体渗透对居民的社区媒体倾向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拥有社区网的回龙观社区、天通苑社区和望京社区,受访者对社区网较为青睐,选择率均在37%以上,望京和天通苑均达到了40%以上。而景山社区因为《景山社区报》的存在,使得55%的受访者青睐社区报。通州社区则有32.4%的受访者认可楼宇、超市等电视媒体。这一调查结果表明老社区具备社区报的阅读群体,新社区更具有社区网的受众基础。3.家庭电视、报纸、新闻门户网站、手机成为居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主渠道在了解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上,39.4%的受访者选择家庭电视,其次是报纸,再次新闻门户网站和手机几乎并列地成为受访者选择的信息主渠道,选择率均超过35%,“亲朋好友交流”是最次要的新闻交流渠道。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家庭电视在北京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即便在大都市,大多数人依然不习惯于社区外的社交和娱乐,而更倾向于传统的家庭电视娱乐方式。也从侧面表明了北京大部分居民业余生活的相对单调。此外,因其随身携带以及当前移动网络的大面积普及,手机信息也成为受访者的主要信息获取渠道,这也启发社区媒体的开发者,手机应成为媒体的重要渠道,这是一片待开垦的沃土。

居民对社区媒体的期待——优势分析、内容定位、媒体意义1.社区媒体的最大优势是“生活服务性强”,最大劣势是“信息面窄”,最大问题是内容单薄受访者认为社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优势依次是生活服务性强、免费性、针对性更强、常在公共空间,阅读方便。而最大的劣势依次是信息面窄、不生动、经费支持不够等。这些简单的条目为北京城市社区媒体今后的建设提供了扬长避短的方向:要尽可能地保证经费,扩大知识面,增加生动性,强化生活服务性,提倡免费性,更具针对性。2.老年和儿童是社区媒体的主要关注群体,教育问题、养老问题和健康问题是主要关注问题在“您认为社区媒体应该更多地关注哪些群体”这一问题上,总体统计数据显示,62.2%的受访者认为应更多关注老年人;其次54.6%的受访者认为应更多地关注儿童;其他依次为妇女(36.4%的选择率)、青年(34.2%的选择率)、外地移民(14.9%的选择率)、外籍人士(4.7%的选择率),其他(3.3%的选择率)。在“您认为社区媒体应该更多地关注哪些问题”上,教育问题以57.4%的选择率居第一位;其次是健康问题和养老问题,选择率均在50%以上;环境问题也引起了社区居民的较多关注,选择率为45.2%;其他依次是社区生活信息问题、婚恋问题、外地移民问题、国际问题等。在这一问题上,分社区的统计数据和总体数据基本相同。因此,社区媒体进一步明确了传播主体受众,即老年和儿童;进一步明确了主要议题:养老问题、健康问题和教育问题。3.居民对社区网的主要期待是“民间公益网站,信息交流平台”在社区网的问题上,64.1%的受访者选择了本社区无社区网(其实调查的社区中新型社区全部拥有社区网,景山社区也有街道主办的“景山街道社区服务信息网”),39.6%的受访者从不浏览,27.1%的受访者有需要就看一下,没有浏览规律,对社区网的关注度较低。关于网站性质,受访者近半数认为应成为“民间公益网站,信息交流平台”,24.3%认为应成为“商业网站,商品交易平台”(表2),这是两种观点截然不同的社区网定位。除了“公益”和“商业”两种定位外,受访者并没有将“民主策源地”作为主要的社区网角色定位,“官办网站”更是少数受访者的期望。笔者认为,从“和谐社会管理”层面和当下“社会化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的日渐加强角度出发,“民主策源地”是社区网不能回避的网站定位。除此之外,从居民利益出发的“公益平台”性质,和从“主办方”和“商家”利益出发的“商业平台”如受访者选择一样,均需兼顾。只有公益、没有商业,网站无法生存能力;只有商业、没有公益,网站会失去网民。这是对社区网的内容建设的高要求。4.居民对楼宇广告偶尔关注,希望更多刊登公益广告面对“您上下电梯会留意电梯广告吗”这一问题,71%的调查对象偶尔关注新广告,17.1%的受访者从来不看,只有11.3%的受访者会全程关注。这表明,电梯广告具有“不经意”的关注效应。而面对“您对楼宇电梯广告的印象”这一问题,46.5%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31%的受访者认为“占据公共空间,强迫接受,讨厌”,21.6%的受访者认为“信息实用,针对性强”。这表明“有所谓”和“无所谓”的居民几乎各占一半,而将“有所谓”中的“积极关注居民”牢牢抓住,进行针对性的广告传播;把“无所谓”的社区居民“缓慢改造”,进行“适度引导”,电梯广告的受众群体及广告效应将会非同凡响。事实上,如今电梯广告在广告商的开拓下已经取得了明显收效。

居委会与社区媒体——职能期待、资源分享、能力提升1.过半数居民认为社区报的办报主体是街道社区关于社区报这一典型的社区媒体类型,69.9%的受访者认为社区有办社区报的必要。参考国内现有和国外成功的社区报办报模式,调查设置了办报主体的几大选项,结果大多数居民认可“街道社区主办”模式(表3),而国外成功的“业主自办”模式仅获得了8.4%的认可率,远低于其他几种办报模式。这说明,目前大部分业主的自办媒体热情不高,或者从另一角度解读,可以认为当前中国普通社区业主还不具备国外自办社区报的业主的经济实力。依靠街道社区办,发挥业主的志愿者作用,可能是当前北京城市社区报的可行办报模式。2.近半数居民认为业主、居委会和物业应共同分配广告收入对于敏感的“电梯广告收入分配问题”调查统计结果与之前课题组预期的“业主所有”的一边倒回答差别较大。42.2%的受访者认为应业主、居委会、物业三方共同所有;认为业主所有的占28%,居委会所有18%,物业所有10.2%。事实上从法律角度,电梯广告收入应归业主共有。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城市社区居民对于该部分收入的归属认识存在误区,这是下一步社区媒体运作的时候需要重点捋顺的关系。从这一结果看,北京的社区居民在与居委会和物业的关系上倾向于合作分享资源,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目前业主在民主参与、自办媒体方面的热情缺乏。3.居委会工作人员目前的能力难以适应社区媒体建设的需要调查显示,70.6%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学历在高中及以下,低学历严重影响了社区文化及社区媒体建设的水平。一方面,他们对于居委会、物业、业主的关系没有明晰的认识,23.5%的受访者认为“物业不仅是社区服务员,还全权代表业主”。此外,居委会对社区媒体重视不足,仅有29.4%的社区拥有专职社区文化及社区媒体岗位,对于社区拥有的社区报、社区网等社区媒体类型,多数居委会受访者也并不清楚其内容。在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起步阶段,社区媒体作为城市管理者与居民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将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能力结果,显然难以对之进行有效的服务、引导和管理。

作者:周敏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

社区媒体优势范文第3篇

稀缺性成就热销奇迹

对于众多的购房人而言,在整个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势略显低迷之时,只有那些拥有优越产品品质,兼具稀缺性属性,并由知名房企开发的优质项目,才具有良好的置业前景,而媒体村无疑是这类房产品的最佳代表。

从交通出行来看,媒体村二期东临地铁5号线,西依安立路。纵贯京城南北的地铁5号线,在媒体村二期周边分布了立水桥南站和北苑路北站两个站点,从媒体村二期步行5分钟即可达到立水桥南站。而安立路堪称2008奥运盛会的形象大道,双向8车道、公园式绿化,目前已美丽呈现。且即将开通的快速公交,可直达北三环和北二环。另外,媒体村二期南接北五环、东临北苑路,便捷连通北三环、北四环、京承高速、机场高速等交通干道,可快速通达市中心、CBD、首都机场、中关村等要地。便捷的交通出行,让未来居住于媒体村二期的业主,可尽享便捷交通所带来的出行利好。

从社区环境来衡量,媒体村二期坐拥国家森林公园、景藏健康公园以及大社区内的体育休闲公园、水系主题园林和古迹主题园林等五大公园,尽享绿色宜居生活。尤其是总占地680公顷的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亚洲永久性的城市中心生态公园,面积相当于纽约中央公园的2倍,北京朝阳公园的2.5倍。

从项目规划来分析,媒体村二期八栋建筑成围合之势,中心规划近上万平方米人文园林,营造历史与现代交融的人文天地,不仅缔造和谐融洽的邻里环境,更铸就城市中独有的宜居生活氛围。

从户型特色来比较,媒体村二期以40~50平方米零居、70~80平方米一居和100~130平方米两居为主力户型,格局分割合理,动线设计流畅,空间尺度舒适。不少参观了媒体村二期的白领人士都表示,该项目的户型设计,无论是投资亦或自住都将是最佳的选择。

从配套上,媒体村二期共享180万平方米大社区内完善的配套设施。尤其是一路之隔的北辰购物广场绿色家园店,落成运营后将提供时尚商品和特色消费空间,成为区域配套的新亮点。同时,媒体村所在的亚奥商圈已成为继北京CBD、金融街、中关村之后的第四大商圈,区域内购物、医疗、教育休闲、餐饮等设施极为完善,媒体村坐享其成熟便利。

对此,众多业内人士表示,媒体村二期凭借交通优势、环境优势、规划优势、户型优势、配套优势等特点赢得了市场的瞩目,因而成为其持续热销的市场支撑点。

超高性价比成就热销行情

媒体村二期之所以能够实现逆市热销,与其开发企业――北辰实业的企业品牌效应也不无关系。由国内首家A+H股地产类上市公司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北辰置地分公司开发建设的媒体村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配套项目之一,奥运会期间将为中外媒体6000名注册记者提供集居住、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奥运会后将以商品房的形式回归市民居住。

不仅如此,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媒体村,在设计和建设上严格遵循了“绿色、科技、人文”的三大奥运标准,以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基础,采用先进可行的技术及绿色建材,真正使未来居住者长期受益。

此外,放眼整个北京市场,价格能被主流人群所接受的项目多分布在通州、燕郊等远郊区域,在远郊区域置业无疑是主流人群不得已的选择。而位于交通便利、区域成熟的项目,又都针对高端客户,无论是售价还是户型面积,都超过了主流人群的能力承受范围。

社区媒体优势范文第4篇

目前,亚奥区域在售住宅有媒体村、世茂奥临花园、公园2008、万达大湖公馆、大观、旭辉奥都等项目,吸引了众多购房人的置业目光。但不少人表示,虽然一些项目拥有较好的景观资源,但因为是面对高端客户,无论售价还是户型面积,都超过了他们能力承受范围,还有个别是50年产权的项目,又减少了住宅的居住年限。因此,像媒体村这样,既具备良好地段优势、完善交通环境、成熟居住社区,又拥有优异建筑品质、合理户型设计、丰富社区配套、品牌开发实力的全能型项目,便成为了精英人士的置业焦点。

奥运利好成就全能住区

为了举办好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已在近两年内投入180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数字化及水电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业内人士认为,亚奥地区将被斥巨资打造为文化、时尚、健康、国际、生态等多元化的生活领地,促使越来越多的白领精英将此区域作为安居乐业之首选地。

在奥运利好的促进作用下,亚奥区域的住宅项目一直处于热销状态。以位于亚奥核心区域的媒体村为例,在2007年“十一”黄金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就以单月成交1300套的成绩,掀起了亚奥区域的销售热潮。据记者了解,媒体村凭借“全能住区”的产品定位,成为了该项目笑傲市场的制胜法宝,也因此使得媒体村二期尚未正式开盘,就已经吸引近3000组客户来此项目排号,开启了2008年亚奥区域的居住终极梦想。

据悉,由国内首家A+H股地产类上市公司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北辰置地分公司开发建设的媒体村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配套项目之一,奥运会期间将为中外媒体6000名注册记者提供集居住、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奥运会后将以商品房的形式回归市民居住。

不仅如此,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媒体村,在设计和建设上严格遵循了“绿色、科技、人文”的三大奥运标准,以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基础,采用先进可行的技术及绿色建材,真正使未来居住者长期受益。

便捷交通带来宣居环境

交通是区域房地产的生命线,交通配套的升级将会极大地拉动区域地产的整体优势。作为奥运会配套项目,媒体村距离鸟巢、水立方等奥运主场馆区3,5公里,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仅一路之隔,坐享奥运利好和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两大区域优势。

同时,媒体村二期还东临地铁5号线,西依安立路,双倍便捷。地铁5号线是纵贯京城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从媒体村二期步行5分钟即达立水桥南站。而安立路堪称2008盛会形象大道,双向8车道、公园式绿化,目前已美丽呈现。且即将开通的快速公交,可直达北三环和北二环。另外,媒体村二期南接北五环、东临北苑路,便捷连通北三环、北四环、京承高速、机场高速等交通干道,可快速通达市中心、CBD、首都机场、中关村等要地。

此外,媒体村二期坐拥国家森林公园、景藏健康公园以及大社区内的体育休闲公园、水系主题园林和古迹主题园林等五大公园,尽享绿色宜居生活。尤其是总占地680公顷的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亚洲永久性的城市中心生态公园,面积相当于纽约中央公园的2倍,北京朝阳公园的2,5倍。

综合立体交通便利和优美景观优势的媒体村二期,使人们可轻松完成地面公交、地铁、城市轻轨等多种公共交通形式的转换,又能尽享自然生态的宜居氛围,实现了白领人士的居住梦想。

精品建筑奠定百年品质

在“以品质为王”的时代,项目的产品品质已经成为房地产项目引领市场的成功基石。以此为基础,媒体村二期以八栋现代建筑巍然挺立,形成围合之势,中心规划约上万平方米人文园林,百年古槐、一池清水自然融入林下广场,营造历史与现代交融的人文天地,不仅缔造和谐融洽的邻里氛围,更铸就城市中独有的生活境界。

为了给居住者提供舒适的居住氛围,媒体村二期以公寓标准进行建筑规划,每栋塔式建筑均配置四部电梯。穿过气派大堂,步入豪华电梯厅,四部电梯随时恭候,超短候梯时间,实现立体快捷交通,彰显尊贵气质。

同时,媒体村二期以40-50平米零居、70-80平米一居和100-130平米两居为主力户型,格局分割合理,动线设计流畅,空间尺度更为舒适。不少参观了媒体村二期的白领人士都表示,该项目的户型设计,无论是投资亦或自住都将是最佳之选。

社区媒体优势范文第5篇

美英传统报业目前面临的挑战,来自迅猛异常的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强烈冲击,而2008年底的金融海啸则让其雪上加霜。在美国,《落基山新闻报》倒闭后不到一个月,著名百年老报《西雅图邮报》也停止发行印刷版,只更新网络版。不仅如此,根据发行量核查机构(即ABC)于2009年4月的统计数据显示,《纽约邮报》《亚特兰大报》《波士顿环球报》等著名大报分别下降了7.5%至20%不等。在英国,22份大型全国性报纸发行量下降,每年都在以5%至10%左右的幅度下滑。根据报纸核查机构2009年11月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泰晤士报》发行量降幅高达9.18%,《卫报》发行量下降了11.97%。在这一趋势之下,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教授菲利普・梅耶曾在《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报业》所发出关于“2044年4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的预言,令传统报业忧心。

然而,在大报的一片颓势之中,社区报却呈现出了对抗报业经济衰退的态势,也因此吸引了诸多关注。根据NNA(美国报纸协会)的调查显示,美国7000多家社区报目前拥有共计超过1.5亿的读者,占人口总数的将近半数。也就是说,虽然互联网的冲击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对于“无报不成镇”的美国人而言,社区报依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英国,也有消息印证了这一寒冬中的亮点。2009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有超过1300种社区报纸,其媒介到达率远远高于其他媒体。调查还显示,有80.4%的英国成年人(超过15岁)阅读社区报,而只有61.0%阅读全国性报纸。在阅读区域性报纸的读者中,有28.9%的人不读全国性报纸。在过去十年中,区域性媒体的阅读人数上升了60.9%。可见,遍及城乡的社区报也是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数据,似乎越来越印证这样的判断:虽然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冲击,传统大报遭遇生存困境,但立足地方新闻,大量成本相对低廉的社区报,不仅将继续存在,甚至可能成为挽救报业下滑趋势的希望所在。

社区报的逆势上扬,原因来自何处?笔者认为,首先来源于其以“本地化”为核心的独特性,其次,归功于其在新媒介环境下的自我创新。

传统社区报的核心竞争力

社区报最大的特征是就是服务于特定的社区,并强调其归属性和认同感。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化程度高,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卫星镇的配套完善,民众日常社交生活、宗教活动基本以所生活的社区为主要场域进行。共同的地缘基础,带来共同利益关注点,也形成了共享的社区文化价值观。社区报作为社区文化的一种存在,是社区的显著表征之一,其核心竞争力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1,坚守本地化原则,塑造社区归属认同。

正如美国报纸协会的执行主任布莱恩・斯蒂芬斯指出的那样:“社区报纸提供读者珍视的本地新闻。”社区报纸的内容主要以报道当地新闻和服务该区居民为主。虽然大众传播渐趋发达,但由于电视台、大型全国性或城市性报纸、大型网站,无法也不可能全面报道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和社区新闻,社区报纸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在上述主流媒体中是极其缺失的。这些内容,包括地方政府、学校、地方卫生保健和医疗设施、社区体育及社交活动、教会活动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与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息息相关的,也是本地居民所关心的。

与上述主流媒体的定位差异,造就了极具日常生活接近性的社区报对当地居民的吸引力,填补了大众化传播时代所忽略的情感空白地带。在特定的社区之外,本社区民生事件的新闻价值很小,但对社区居民而言,本地新闻因高度的相关性而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内生性与竞争力。本地化的原则支配下的社区报让居民产生共通的认同及参与感。本地利益、本地风俗、本地历史、本地荣誉,都是塑造社区居民对居住地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来源。归属感与认同一旦建立,是报纸的最强大的资产。

2,全方位服务意识,增加本地居民依赖感。

社区报发展的理论源于报业市场的竞争所导致的市场细分,因此为特定的目标受众服务,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一种独立的地方报纸品类,社区报除了展示本地人所感兴趣的话题与故事、报道当地的新近议题以外,随着社区服务市场的形成与成熟,日常生活服务信息是其办报的又一个立身之本。

英美社区报中有丰富的与生活有关的公告启事、商品优惠信息、促销券、娱乐信息、出租与招租信息、招聘与找工信息、二手商品交易信息、宠物信息、征婚征友信息等,可见其服务本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意识之鲜明。美国报业协会统计表明,有42%的居民已阅读一份固定的社区报超过30年。这一数字表明,一份贴近当地生活,全面服务受众的社区报,其生命力相当持久,原因与前文所述受众认同感的形成有关,当然也与本地居民在服务信息上对社区报的依赖也不可分割。

3,成本相对低廉,广告投入产出比高。

社区报除了联合组合社区报集团之外,大多没有地域扩张的野心,因此胜在采编、运营、发行等成本相对低廉,且与收益的相对稳定平衡。而且,大多数社区报是免费发放的,除了上门发放以外,还在超市、健身中心、医疗中心、餐馆、游客服务中心、美发厅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发放,保证了读者群体的数量与稳定性。

位于英国多赛特郡的社区报纸集团《出版视角》(View From Publishing)创办短短五年来,已发展到7份免费社区周报与3份免费社区月刊,总发行量已经达到4万多份,引起业界的关注。其发展如此迅速,得益于其广告收入的稳步增长,截至2008年底,其广告总额已达到了100万英镑,报社员工人数也由初期的7人增加到今年的近30人。以《出版视角》的价格为例,价目以栏厘米数计算,每栏厘米数价格为2英镑至5英镑不等。如此低廉的价格,广告信息却能到达相对精确、可靠、稳定的受众群体,因此深受中小广告商的青睐,可谓是投入产出比很高的广告投放模式。据业内估测,许多社区报纸的利润率都在20%以上,由于利润可观,社区报纸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眼球。据报载,由于社区报纸前景看好,美国门房出版公司(GateHouse Publishing Inc)在2006年便一次买下了波士顿地区近100家社区报纸。

新媒介环境下社区报的应对之道

即便如上文所述,社区报因其精确的受众定位、内容定位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内生性,但社区报依然不能高枕无忧、闭目塞听。在保持传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如何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巩固实力、保持与扩大目标受众群体,也成为当今西方社区报发展中必须应对的问题。事实上,有前文所述如此好的业绩,也来自于社区报在新媒介环境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自我创新。

1,信息传递形式:打造全方位的社区传播平台。

建立社区报网站已成为西方社区报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共识,和其他品类的报纸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一样――因为网络出版成本更为低廉,受众完全不用付费,并能够在年轻受众中产生影响。不仅如此,有一些新创办的社区报只出版网络版。

首先,社区报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使社区报有可能与电视、广播竞争受众的注意力,也促使社区报与电视、广播的合作。过去,传统纸质版的社区报纸在与日报、广播、电视竞争报道突发新闻和体育比赛时,由于周报的时效性较弱,而且没有广播、电视那样可以直接提供现场的声音、现场动态的图像,因此在媒介之间的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但现在的社区报网站却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无限量的图片,几乎没有延时性地传输信息、提供更多的图像或视频片段。目前,社区报除了自己采写多媒体内容之外,也采用与当地电视台合作的形式。比如服务于大休斯敦地区的63万居民、出版35份社区报的休斯敦社区报集团,就与美国广播公司的第13频道(面向休斯敦地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息内容。

其次,社区报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顺应了当下受众群体的多元需求。数字化转型扩大了在倾向选择新媒体的年轻受众人群,满足其数字化阅读、检索需求。在实现邮件订阅或实时订阅的同时,许多数字转型的社区报近年来还建立了历史数据库,以供读者利用关键字搜索往期报纸的文字、图片内容。

其三,社区报综合信息平台与手机媒体绑定。目前,社区报不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给读者随时发送其订制的各类新闻实时快讯,以达到点对点的传播效果,社区居民还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向社区报网站发送、短新闻以及图片、视频。这种全方位的信息传播平台的建立与完善,超越了简单的在线数字版阶段,打开了传统社区报的多元化经营之门。

2,传播内容扩散:多媒体信息的延展与丰富。

社区报的数字化建设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拓展,而且对丰富本地化的传播内容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其一,与传统的印刷版相比,图片、音频、视频信息得到广阔的表达空间,其中反映社区真实生活的“优势图片”报道的蓬勃发展就是明证之一。由于社区事件中的行为主角大多是社区居民,传统的社区报在采写中就会详细标注出图片中人物的年龄,职业,姓名,因此而具有大报所没有的浓厚人情味。数字化转型后的社区报网站带来了图片报道的质与量的提高,还可辅之以录音、视频现场采访,成为社区报网站的重头戏――这些保持本地化特征的内容可谓愈加多彩了。

其二,网络超链接提供广阔背景资料。传统印刷版社区报的形式囿于版面限制,在本地新闻的延展性方面难以作为,但数字化版本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许多社区报网站就将本地商铺面临业绩下滑、降价销售的新闻,通过链接方式与宏观的社会背景资料联系起来,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层的解读途径,扩大了新闻所涉及的层次,也突破了社区报本地新闻的视域。

其三,数字化转型后的社区报网站能容纳超乎想象、极为便捷的分类信息。比如传统的“招租”信息,在数字化的网站上,招租者可以文字信息,也可以通过大量图片详细描述房屋细节,以利于寻租者更全面的认识。而寻租者也可以通过信息检索的方式,用地区或价位作为关键词,更精准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3,调动参与意识:在Web2.0的挑战中发展。

Web2.0时代的到来,激发了公民社会人们对媒体的参与意识,与此对应的是,数字媒体也正致力于探索如何帮助公民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英国南约克郡的《村民报》打出了“为居民服务,由居民采写”(For the people,by the people)的口号,社区报越来越看重来源于读者的信息。有许多社区报网站通过开辟当地纪事类栏目,鼓励读者自己写作上传感兴趣的事件或信息,并从中挑选出适合的消息和报道刊载于每周的印刷版。因此,英美社区报的主要特征就体现在居民提供内容的比例显著。当然,这得益于数字技术使得业余记者的网络扩大――可无线上网的手提电脑、数码相机、DV、多功能手机的普及,使社区内几乎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记者。近年来社区报网站流行的照片影集类栏目,就鼓励居民上传可以分享的当地的集体照片或反映社区人物、生活变迁风貌的照片,就是这一趋势的鲜明表征。这不仅加强了社区与报纸之间的联系,而且也加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

不仅如此,有些社区报网站还吸收了专业性网站的优势以吸引受众。比如休斯敦社区报集团网站与Classmate(校友网)这样的SNS社交网络合作,开设了输入毕业年份寻找校友的模块;《沃灵顿卫报》鼓励用户使用Twitter进行新闻的即时更新;《出版视角》网站利用Picasa、Facebook、Blogger、Twitter等平台进行内容更新。另外,建立公共博客或个人博客平台、增加竞技智力类小游戏,在线投票中奖环节等等,也成为社区报网站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应对、博采众长的表现。

4,盈利渠道扩张:广告形式拓展与数字产品服务。

从办报成本的角度而言,报纸通过网站或电子版随时新闻,因其无需增加油墨或纸张供应、邮资成本、运输成本,其成本是相对有限的。但传统社区报的多媒体化转型所带来的广告收益却相对丰厚。

近年来,广告商青睐低价的社区报网站广告,因为它扩大了传统印刷版广告的效应:一是可以设置视频和音频广告信息,以扩大读者群;二是通过编程设置,同一个读者在点击报纸网站时重复显示同类广告信息,以加强印象;不仅如此,读者还可以点击网站广告提供的链接,以获得更详细的产品信息、对产品的评价和相关的服务等;三是社区报的网站、短信服务使广告或优惠券的发送比传统的周报更为及时有效,如社区报网站提供优惠券可供访问者下载打印使用,短信的优惠券则可以直接发送至用户的手机;四是个人用户可以免费上传广告信息,使得社区报网站用户粘性增大,人气聚集又反过来吸引广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