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经济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具,由此衍生出的网络产业成为现阶段最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行业,而由此产生了各种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平台等,并且带来了这些网络产业特有的盈利模式。而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服务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业中注重实物,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的生产和销售,产生的盈利模式也是有区别的,通常将前者称为网络经济,后者相应地称为传统经济。
一般认为,传统经济是指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经济形态,产生于农业社会,主要是依据社会风俗和惯例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给谁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它包括农林畜牧业、采矿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建筑建材业等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形态。
网络经济是衍生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为核心,是指以网络尤其是互联网为平台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一种新经济现象。网络经济时代,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和各种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在经济活动中更加依赖网络,他们不但要从网络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来对今后的经济形势或决策提供依据,而且在网络平台上直接进行交易。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一)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联系
传统经济是网络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网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经济的扶持。在网络经济中,价值规律仍然起作用,传统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等法则仍适用于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传统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焕发出的新的生命力。互联网使得各种有效信息得以快速传播和获取,降低了传统经济形态中的交易成本,这就使得过去因经营成本过高或达不到规模效益的企业开始盈利,而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会延长部分产业的成长周期。
在传统经济中,如果供给与需求脱节则会造成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而网络经济也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原因就在于网络经济的虚拟性特质。过度投资会引起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虽然在网络经济中,过度投资不会像在传统经济中一样造成引发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的危机,但是因为存在资本的作用,也会引起产生泡沫,造成不良的经济后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经济其实是传统经济的一种衍生形态,网络经济不能脱离传统经济而独立发展。
(二)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最大区别就是:传统经济的价值体现在于资源的稀缺,“物以稀为贵”是最好的总结和描述,换句话说就是市场上的某类商品生产量太多时价格就会下跌而影响销售。而网络经济确实与此相反,在网络中,参与的人数越多,那么体现出来的网络价值也就越高,某个网站的点击率越高那么所带来的其他效应就越强大。两者的区别具体见表1所示。
网络经济发展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
尽管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在网络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对传统经济理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因为理论总是会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现象中得以发展。
(一)对工业社会生产价值观的挑战
前文已经提到,传统经济是建立在实物基础上的、以物质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主导下产生的后果就是资源耗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双恶化。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使其注重高科技、高教育、高生活、高国民保障和低交易成本,因此,网络经济无论是从成本构成还是从价值实现形式,都对传统经济的资源稀缺现状带来挑战。
谈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扬弃与发展
工业社会使人们形成了大量消耗物质资源为代价获取更多物质财富的价值观,然而这种循环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稀缺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为了让人类的后代能够继续在这片曾经肥沃的土地上生生不息,那么就必须尽快的改变向自然强取豪夺的做法,采用更加科学、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来实现生存的原始目的。
(二)对边际效益收益递减理论的挑战
通过分析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可以发现,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由于受资源和交易成本的制约,单位生产成本的上升是以产量的增加来实现的,并且单个消费者占有的实物财富越多,那么增加单位财富对其使用价值则会下降,这就是收益递减效应。
而网络企业较少受资源和交易成本的制约,占有更多的信息是其获得更多收益的途径,因此,它的单位服务成本因服务量的增加而下降,这也就形成了收益递增效应。工业社会里,收益递增效应会使得一些小企业迅速并且无所限制的扩张,形成垄断。而在网络经济中,大型分布、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企业集团才能获得成功。
(三)对经济个人主义的挑战
西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承认人性自私的前提下,依靠市场规律的平衡性,使具有利己主义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然而这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与经营者相比,消费者对商品的信息是不了解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势必存在欺诈行为。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形具有“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偶然性”。假如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话,那么自由竞争结果何其低效。前美国总统顾问斯蒂格利兹最近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本身会带来有效而公平的结果,华盛顿将这些观
点奉为神明。其实,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原因是它根本就不存在……市场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取消一切管制,市场同样无法运行”。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发达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便捷,这也就使得传统经济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解决,信息透明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诚信交易成为可能,这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经济个人主义带来的不良后果,营造了一个充满平等、协作的刚性气氛。
(四)对经济博弈论的挑战
在传统经济博弈论看来,经济世界是一个大的博弈场,不存在对错之分,博弈的双方包括个人,组织,也包括政府,这样就使得社会缺乏一种约束机制,法律约束只能用来解决典型的矛盾和纠纷,道德约束成为众望所归。网络经济就是在创造一个新平台,这个平台不是以法律的刚性状态出现,而是用公布于网上的形式。无论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还是损公肥私,缺斤少两,网络都会使其无所遁形。网络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大家庭,人与人之间的虚拟距离越来越近,这就形成了一种非法律手段的约束机制。
(五)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挑战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究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而“多要素说”成为现今理论界备受关注的观点,该观点认为生产力要素还取决于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等等。
网络经济中,生产力中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已经网络化、智能化,并且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为重要的劳动工具。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生产力发展产生革命性变化,信息科技成为高科技的主要代表,它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同时,教育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远程教育、终身教育发展日趋完善。这些都是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挑战。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
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被接受和被认可的过程,新技术也不例外,网络经济尽管是传统经济的衍生品,但是仍然是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出现的,因此,它也需要一个被接受和广泛使用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必要阶段。但是双方融合成为一体经济还需要较长时间,期间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加快网络技术推广。网络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需要人们对其进行了解和学习,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创造条件让那些从事传统行业的人们及时掌握先进技术,然后,根据本行业的要求,结合网络技术,实现创新融合。换个方面来说,对于从事网络技术研发的人们来说,也应该了解传统行业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研发出更具有实操性的网络软件,加快技术的融合。
加快观念的更新。网络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生产方式上也是要有大的变化,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一旦人们接受了网络技术,那么势必要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加快观念的更新,从观念上改变原有的一种生产生活态度,逐渐接受新的技术理念。
农业从古至今都是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前前后后经过了无数次的经济变革也无法动摇农业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一)我国农业社会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分散的,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村庄。所以为了使得这样的社会结构稳定,封建统治者意识到是必须要进行思想管理,来对社会进行指导。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意识到对于农业的生产生活是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的,这样才可以不断地促进农业生产的长期发展,直到今日农业都是重中之重。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农业的影响还体现在经济管理的方法上,主要就是表现为经验和理性的相互融合,农业生产要坚持对经验和实际应用的重视,因此,对于经济管理者就要求必须要有一种清楚的理性态度进行,将管理活动落实到农业管理之中。在我国以往的经济管理思想之中是非常的重视实际经验的,以此为基点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要想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是需要有一种整体意识的,不可以只是部分发展,将整体水平的提升放在重要的方面,不断地将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提高,这样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当前经济管理模式重视的。
(三)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存在着一种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以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中庸精神,主要就是体现在经济管理行为上,必须要持续一种稳步前进,不恶口偏移,秉持着一种中和、适度、协调以及平衡的思想来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这样农业生产的中庸精神是我国管理行为中的教条,对此我国现代农业也是需要参照的,是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生产进步。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不仅仅是可以适应我国农业的发展,经过实践证明,经济管理思想还是可以适应企业管理的。我国的企业管理的发展主要就是经历了传统理论转向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最后演变成为了现代管理理论,这样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转变实际上是一种进步,不断地完善了企业管理学的体系结构。实质上我国的企业管理本质上是有着很强的科学性的,归根结底就是学管理方法,当然这些方法就是在传统经济管理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了,并且经过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有着传统的特色。20世纪9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科学技术是有着高速发展,当然经济管理的思想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一定的创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思想对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货币金融管理的影响
通常我们所了解的货币金融管理不仅仅是单独存在的,我们还可以说货币金融管理是和供求关系以及管理是相互融合的。我国以往的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货币金融主要及时价格的问题,价格也是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人们关注和重视价格问题,在传统的经济管理中官方的价格始终依照市价,依照谷米为基础进行的,这样的实际情况就造成了农业和商业孰轻孰重的争论,决定因素是依照粮价来判断的,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货币管理是有着丰富内涵的,我国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现代人们都是非常的重视货币的改革的,对于货币的改革不断的进行努力。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就要求了货币的统一,严禁私自铸币,实行了谷币专用的铸锻,当然这样的政策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到了两宋时期,出现了交子这样的新货币,元朝又有了宝钞这种货币,到了明朝就将银钞和钱一起进行货币流通,到了清朝时期就变成了银钱了。纵观历史,我国的传统的经济管理对于货币管理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我们当代货币金融也是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的,我们引起重视。
四、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在国政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网络经济;经济特征;商业活动
Abstract:Atpresentthewholeworldisdiscussing“thenetworkeconomy”,mustgraspthisglossarythetrueconnotationtobedifficult,liketheglobaleconomistthedefinitionhasdebatedunceasinglytotheeconomicisthesame.Perhapsmoreoverinthenetworkeconomyformingprocess,itsmanycharacteristicshadnotbeenobtainingmanifestfully.Whichcharacteristicsdoesthenetworkeconomyhave?
keyword:Networkeconomy;Economicalcharacteristic;Tradeactivity
网络经济的四大特征
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网络经济发展中,可以把握以下几个特性:
1、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这表明网络经济正在形成,虽然目前还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正在迅速建造未来的经济。
2、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经济产物。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推动。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动,技术在各个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扩散等因素,它是技术诱发的在人类以高度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出现的必然现象,但是又是所有智慧的人类所没有预测到的,无论是从古代圣哲的训导还是宗教中的天堂,抑或是空想主义者的睿智,还是当今预测学家的智慧,都不曾真正预测到网络和技术对人类的深刻影响。
3、网络经济不是一种行业经济。很多人将信息产业归于第四产业,但是从网络经济对人类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经超越行业经济的概念,它不属于工业社会中的经济范畴。
4、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的问世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它的交易规则、理论基础、价值规律和产品的分配特点等等对于传统的工农业时代的经济学变化很大。
网络经济的爆发性
从形成特点来看,网络经济是一种爆发式经济,网络经济从问世以来的短短几年内,就充分体现了它的爆发式特点,这个特点包含六个方面:
1)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急剧扩大,也就是说终端与信息源之间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换量巨大,信息量的巨增缩小了时间上的差距,使信息快速传播,“今天,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的标准光纤,一秒钟可以传输相当于超过九万卷大百科全书的信息。”
2)全球的信息急剧增加和信息流动更为丰富与频繁,全球范围也出现了爆发性的网络潮;
3)使用人数爆发式地增加,这种爆发式增加并引发极大的群体效应,世界上有约4亿人7年前从未听说互联网,到今天已经通过它来查询信息,发电子邮件和进行网上商业活动,不只是如此,它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
4)利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的交易额呈现爆发式特点;
5)从事网络经济淘金的企业呈现爆发式增加,上市企业数量和股价的爆发式增长程度。
6)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从事网络的企业和个人迅速积聚起来,从股市上批量生产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对传统经济的冲击
产生这些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快速、低廉的复制能力(CopyAbility),这里包括信息的可无限制复制性、技术的复制、行为的学习与模仿能力等。低成本的复制,是信息技术能力快速发展和迅速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根本因素。它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财富增长规律。同时网络上还具一个现象,就是聚集现象。这里面包括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的聚集现象,在网络生产企业中的“规模”现象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现在网络在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上有一种吸盘动力,将这四个因素都汇聚在一起,诱发了网络企业的财富急剧扩张。
一、新经济涵盖传统产业升级
“新经济”的概念是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的《商业周刊》上首次提出的。当前,关于新经济一词众说纷纭,如有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智能(力)经济、后工业经济等称谓。当然,这些称谓都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反映了新经济的显著特征。但是,笔者认为,新经济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因为任何经济在本质上仍然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一种经济活动,仍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部过程。新经济在本质上与传统经济有着同一性。新经济是信息推动或知识推动的经济,与传统的土地、劳力和资本经济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新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不会取代传统的经济活动,因为软件不能替代食品、服装和住房。与历次产业革命一样,这场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推动着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它使传统产业的主导技术逐步被高新技术所取代,从而使产业结构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经济里某些资源经过整合、优化,而转化为新经济的因素。在新经济活动中,新经济必然涵盖传统产业的升级。传统产业升级具体包括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而引起的技术结构升级、组织结构升级和管理水平升级等。
信息技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就不重要了,两者只有同时推进,互相促进,才能推动新经济的良性发展。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是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提供高性能的生产装备,如电脑芯片的生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升级为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例如,信息电子技术及其产业向汽车的产业的渗透,使每辆汽车的电子装置从1990年的1383美元上升到2000美元,汽车电子部件市场的火爆为整个汽车电子业带来数千亿美元的产值[2]”。其次,传统产业只有注入新技术,才能提高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自我的升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催生出“新产业”,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WTO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现在的汽车工业已不像是传统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占到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的70%、普通汽车的1/3”[2]。在新经济形势下,由于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高度融合,产业结构升级淘汰的不再是所谓的夕阳产业,而只是夕阳技术。总之,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完成产业革命,取决于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结合的紧密程度,
一、循环经济研究概述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也称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社会。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1、闭环反馈式物质循环流动。在循环经济中,一切物质、能源可以在不断进行的经济活动中得到梯次利用或最合理使用,整个经济系统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物、污染,生产、消费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小。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动方式是循环式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2、污染管段预防。20世纪九十年代,当经济活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后,人们有了可持续发展意识,认为资源浪费是污染的根源,所以应当在生产源头、生产过程、产品使用之后的不同阶段都要注意减少污染,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染物则要尽可能地利用。这就逐渐形成了“污染管段预防”的循环经济。
3、废物梯次减少。循环经济解决废物的顺序是:废物避免――废物回收、利用――废物处置,废物在此过程中逐量减少,污染最小化。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循环经济具有三大操作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又称“3R原则”。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再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3R原则首要的是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其次是对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使用的旧货加以回收利用,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
(四)循环经济的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强调“清洁生产”,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五)循环经济的产业类型。循环经济可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是因为经济系统中存在三种不同层次的生产组织。一是清洁生产企业,清洁生产企业是循环经济的第一个层次,它一般是对单个企业而言的;二是生态工业园区,这是循环经济的第二个层次;三是废物资源化系统,这是循环经济的终端层次。
(六)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循环经济发端于传统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反思、否定和创新。较之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具有更多优点,是一种更高级、更先进的经济形态。在物质流动方式上,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在资源的利用状况上,传统经济是“两高一低”的粗放型经营,即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是“两低一高”的节约型经营,即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环境治理方式上,传统经济是末端治理型经济,循环经济是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型经济;在追求目标上,传统经济是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经济,循环经济是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目的的经济。
(七)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以新的“循环式经济”代替旧的“单程式经济”;七十年代,循环经济理念形成;八十年代,人们注意到要采用资源化方式处理废弃物,工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开始试验;九十年代,清洁生产、工业生态系统成为发展的主流,美国、丹麦等国家工业生态园区已经建成,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步变为行动,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开始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德国等欧洲国家逐步颁布一些废弃物管理的法规。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诞生。进入21世纪,日本更是将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经济与环境融合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工业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建设成为时代的主流。尤其是进入新的世纪后,我国明确提出了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循环经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如杜邦化学公司模式;我国也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清洁生产中心,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如著名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我国也建立了10个生态工业园区,如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等。三是在区域和整个社会实施循环经济,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SD)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体系;我国也有辽宁、福建、贵阳等省市在区域层次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一)自然资源面临枯竭,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上个世纪,技术模式的变革导致了物质消耗的急剧增加。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关键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乃至永续利用。显然,循环经济能极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节省大量资源以备后代人发展使用,同时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环境压力。
(二)环境自净能力有限,有利于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对我国而言,只有发展循环经济,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才能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三)面对加入WTO挑战,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另外,对突破“绿色壁垒”的限制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亦能发挥重要作用。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将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发展循环经济无疑应属其中应有之义或具体体现。
三、发展循环经济对策措施
(一)深化理论研究,提高认识。未来特别要加强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主要原理、运用层次、综合意义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便决策者、企业家、消费者可以将循环经济的理念纳入企业产品开发、生活模式更新和城市产业提升的实践之中。另外,推广循环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广大公民的积极配合,共同学习、认识循环经济,掌握它的一般特点。
(二)开发研究和推广相关技术体系。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是环境无害化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要组织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对发达国家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进行系统地研究,为经济系统运行向循环经济转化提供第一时间的经验和启示。
(三)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要努力借鉴欧盟诸国、美国、日本等有关循环经济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在经济过程两端加强政策调控力度,重点加强输入端的资源税费政策和输出端的污染税费政策,加快制定推动循环经济实施的相关经济政策,如资源回收奖励政策、设立可回收保证金等;产业、投资、税收等政策取向也是体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和激励导向。
(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法律支撑。当前要尽快完善涉及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种单项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修改并补足相关法律法规中的不足之处,强化对资源的保护,减少环境污染。
(五)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公众积极参与”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而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持续动力。另外,非赢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可以起到政府公共组织和企业赢利性组织所没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