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医学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一词最早源于英语中的“Enterprise”,Enterprise的原意是企图冒险从事某项事业,后来被日语译为“企业”,并传入中国。对于企业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企业是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的结合,按一定的计划从事生产经营,承担一定风险,以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进行计算的经济单元。对于人力,除了包括体力、智力外更应是业主的领管力和组织力。人力和物力都是由企业主(更通俗的称之为“东家”)结合起来的,而不是自发结合的,其计划、风险、投入、产出都是由企业主控制、掌管的,企业的客体本性,始终是由一个东家管领、控制、组织其人力和物力,实质上是一个财团的集合。由于企业不像自然人的人格是天生的,企业是后天通过法定程序创制的人格,是人为之人,又因为其是一个财团的集合,故可将其称之为货币人格,资本人格,财产人格。不同学科的视角,对企业概念诠释的具体内容上会有所不同。
1法学和经济学所关注的企业内容之交叉重叠之处
第一,法学和经济学都会关注企业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配置。从形式上看,出资者向企业投入原始资本加上从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的借款,是企业的总资产,由企业独立支配使用;雇佣经理人员和劳动者在一定的机制下,从事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品或服务,但隐藏在背后的是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企业的出资者、经理人员、劳动者、债权人,这些利益相关人为确保各自利益的基本实现,必须通过合理的权利配置来实现约束和激励的兼容,促进当事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的形成。企业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和谈判达成的契约的结合,形成的契约关系网,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各生产要素的组织和利用,使其合理运作起来。
第二,经济学和法学都关注企业的营利目的,只是关注的程度不同罢了。经济学的使命就是功利至上,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最终追求的目标,基于此目标,企业会根据市场的需要,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生产为社会所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商品或为社会提供各类经济技术服务,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法学领域对企业的关注不单指向其营利性,同时也关注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谋取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为其他利害关系人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企业在谋求利润的过程中,其手段、方法、利润分配和使用方案还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与经济学关注的企业营利性甚是不同。
第三,法学和经济学都将企业界定为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其从事的是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经营销售,即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为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方面的服务活动。从法理上指:企业必须有明确的生产经营或者服务性活动的范围,其生产经营必须是连续的,而不是一次性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活动的稳定和连续、有秩序的发展。此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合法,不得从事违法的生产经营活动。
2法学和经济学所关注的企业内容之不同
首先,法学和经济学的学科使命不同,使得二者所研究的内容亦不同。经济学的学科使命是功利至上,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注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其所关注的企业形态为运行着的企业,而不是歇业的企业。法学,其学科使命是定纷止争,其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包括企业的社会效益,即担负的社会责任。法学上对企业的关注也就不限于运行着的企业,也包括歇业的企业,其目的是使那些获得了法律生命的企业能够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法学和经济学的学科使命不同,使得二者对企业问题的研究方法也不同。经济学对企业问题的研究围绕着“利润最大化”这一使命展开,整合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惜牺牲一定的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置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之后,其研究方法应是一种纯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计算方法。而法学不同,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保障企业的有序、健康、持续发展,解决仅关注利润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病态发展模式,因此其研究方法应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既包括经济学的计算方法,也包括法律分析的周全性和确切性的方法。
最后,法学与经济学对企业关注内容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法学关注企业的法律主体资格。企业的法律主体资格是对企业在法律上的主体资格及其法律地位而言的,一般来讲,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具有不完全独立的或一定意义上相对独立的法律上的主体资格。独立性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是其企业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独立进行活动,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独立参与诉讼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同时,企业的法律主体资格取得的条件和程序都是由法律规定的,企业只有具备了法律规定的要件,并履行了法定的程序,才可以取得相应类型的资格,进行营业活动,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此所谓法学所关注的企业的法定性。
3结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结合法律分析的周全性和法律概念的确切性来看,企业还应追求社会效益。同时“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以及“企业是一定法律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的分析,说明企业一旦获得了永续的法律生命,不应纯粹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导向,而应该追求自身适应性能力的提高,追求社会宏观经济成果,国家长远经济利益,也即社会效益为其价值取向。
关键词:体育课教 教学容栏 写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的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从体育课堂教学这一层面讲,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局面。由于受“教案无格式”观念的影响,作为课堂教学其中一环的教案的编写亦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景象。纵观目前体育课教案编写的格式,尽管表现出纷呈的局面,但无一例外地设有“教学容”的栏目,就说明“教学容”在编写教案甚至是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一线的教师由于在认识的偏差,却对这一重要的栏目,熟视无睹,轻率地填写“教学容”栏目的有关内容,结果导致教学目标设置的困难,教学重、难点的偏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缺乏等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准确地认识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容”栏目的写法,合理、准确、有效地填写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容”栏目中容,应成为广大一线教师考虑的问题。
1.有关“教学内容”文献的综述
综观目前有关“教学内容”文献,均是处左体育教育大范畴进行阐述的,而处在体育课教案这一层面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却很少。1991年出版的由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编的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理论》对“教学内容”的阐述为“体育教学内容包括身体练习及体育基本知识等,内容集中反映在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上。1994年出版的由陶景、李晋裕主编的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的《学校体育辞典》对“教学内容”的阐述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总称”,包括身体练习和体育基本知识两大类。1994年由金钦昌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对“教学内容”界定为“为实现体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运动动作”。2000年出版的由陈文卿、谢翔、甘式光主编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对“教学内容”界定为“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运动动作”。200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中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由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类运动项目,健康教育专题等七个系列组成”。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对“教学容”的阐述无一例外把此置身于体育教育的大背景下,而把此置于体育课教案中,却很少涉及,甚至没有提及。因此,许多一线教师误把有关“教学容”论述直接运用于体育课教案中的教学容栏中,这显然是不适合的。为此,本文把“教学容”的概念界定为“为实现体育课课时教学目标而选用的有一定的教与学因素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总称”。
2.目前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内容栏写法的常见错误
2.1教学内容栏位置设置不准确
2001年9月,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了实验,2003年秋季起全面实施。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涌现,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冲击着人们所固有思想,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异,使得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产生了偏离。从体育课教案编写这一层面上讲,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目标统领内容”这一理念,把教案中教学容栏置于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的后面,以此来体现所谓“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近年来,经过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认为在课堂教学层面上应避免“目标统领内容”。因此,把教学容栏置于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的后面,这是对“目标统领内容”的这一理念的一种误解。
2.2教学容栏容不能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过程起到引领作用
我们认为,体育课教案中任何栏目的设置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过程等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否则它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样,体育课教案中设置的教学内容的栏目,我们认为其最大的作用在于指明本次课的教学容。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填写教案中教学容栏内容时,往往仅写明诸如侧手翻、三级跳远内容。那么,试问,这指明了教学内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认为,体育教学容绝大部份是需要几次课完成的,一个教学内容假设需几次课完成,那么,按照以上的推理,教学容栏容不亦就成了几个连续的同样表述形式,侧手翻、侧手翻…,这有什么意义,没有表明上课的真正内容,亦就失去了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过程的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教学内容栏目仅仅是这样的表述是不够的,而应该在表明教学内容的同时,更需表明该对教学容中哪个技术环节的教学,如三级跳远:三级跳远步点的丈量。这样,教学容栏才能起到作用,才能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的过程起到引领作用。
2.3误把体育教学的方法当成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或手段。由此可见,具体的一个体育教育方法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一个方法和手段,其教与学内涵相对狭小,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也仅仅是教学一个片断。而教学容它不但拥有众多的教与学的因素,而且更具备依托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的的手段与方法。因此,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仅仅是依托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与方法,而它却不能成为教学内容。在具体的编写教案的教学内容栏目时,不应把教与学因素相对较少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列入教学内容行列。诸如素质练习:迎面接力跑比赛,在其教学过程中亦仅仅进行迎面接力跑比赛,对迎面接力跑没有进行教与学,仅把它作为一个练习方法对待。因此,在此节课中迎面接力跑比赛不应该列为教学内容。
3、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内容栏的写法
3.1准确地把握“目标统领容”的实质
我们认为,在水平、学期、单元计划的设计和制订过程中应突出“目标统领容”理念,但在课时教学计划设计和课堂教学层面上应落实“内容统领目标”。因此,在编写体育课教案时,教学内容栏位置的设置应在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前面,把教学内容栏位置的设置在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后面,以此来体现“目标统领容”理念,这是对“目标统领容”理念的一种误解。
3.2制订层次分明、梯度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容栏容书写有明确指向性
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中的绝大部份容并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由于单元教学计划有若干节课时组成,因此,在考虑到课的教与学容量的前提下,努力使单元教学计划内部层次分明,梯度合理,内容饱满。科学、合理的单元计划为书写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确保教学容栏容书写有明确指向性。
3.3明确教学容的内涵,使教学内容蕴涵一定容量的教与学因素
教学内容之所以能成为教学容,是因为教学内容中蕴含了值得我们教师去教,学生来学的东西。因此,我们把它写入体育课教案中的教学容栏目时,就应该考虑所写入的容有没有教与学的因素存在,所存在的教与学的因素是否值得我们去教与学,教与学的容量是否适合我们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教与学的容量过大,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教与学的容量过少,教学的效率降低。因此,选择有一定教与学因素的,且容量适宜教学内容应为编写体育课教案教学内容栏时考虑的另一个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陈文卿 谢翔 甘式光主编. 学校体育学.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编. 体育理论.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4] 金钦昌主编. 学校体育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4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教学内容与方法 改进
《国际贸易》课程是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国际贸易》课程总体而言是偏向于宏观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因此初学者往往不容易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且常常会对它的有用性或有效性产生疑问,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从事《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教师遇到的共同问题。本人在多年《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及改进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才能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效果。
一、与时俱进,调整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由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两部分构成,其教学内容必须顺应、跟踪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贸易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关系以双边贸易为主,多边贸易为辅;国际贸易竞争领域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对象从单个国家或地区转为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政策从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政策转至协调管理的中性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规范、国际贸易摩擦呈现多、杂、深的特点,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如何及时、全面地将这些变化趋势引入教学中,是国际贸易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在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宏观设计上,还是在具体每个章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都要精心组织。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构。
1.国际贸易理论方面。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将古典成本理论和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作为重点内容介绍,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只作一般性介绍。笔者认为,教学重点应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有所转移,加大对新贸易理论的讲授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国际贸易新理论课时,另一方面要改变以往定性分析的授课方式,要充分运用经济模型定量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来阐述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思想,使之在数量基础上的结论更完整、清晰、透彻,以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国际贸易政策方面。第一,加大国际贸易政策新的变化趋势――管理贸易政策的讲解。目前在国际贸易中,绝对的自由贸易政策或保护贸易政策是不存在的,管理贸易政策融合两者于一体,其核心内容是强调政府对外贸的积极介入作用。博弈论是这种政策的理论分析方法,然而大部分教材缺乏对这方面知识的介绍。第二,增加区域经济集团共同外贸政策的具体内容。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区域经济集团,促进成员方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并以联合的整体经济实力与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集团竞争。因此,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教学内容。在现有教材还没有这方面内容的情况下,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对教学的要求,教师应通过搜寻、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将区域经济集团共同外贸政策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学生。特别还应提到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以及中国在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方面的最新成就。第三,增加新非关税壁垒措施的课时。技术性贸易措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环保例外措施等“新非关税壁垒”,有其合理合法的成分,也是WTO规则允许的壁垒。正因为如此,新非关税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普遍做法,对国际贸易影响也越来越大。一般而言,教材编写或教学中只注重介绍新非关税壁垒内容、特点及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而忽略了对其合理合法性的公正评价和实施措施真实背景的深层次分析。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应结合我国当前外贸领域遇到的新壁垒案例来分析这些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双重影响。
(二)结合国际贸易发展调整教学内容。
近年来,国际贸易方面有许多新的变化,如WTO的最新进展、电子商务等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等在教材中还没有体现。为培养学生的经济敏感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时事热点来适当调整教学重点,以朗读报刊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焦点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如中欧倾销问题、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和加工贸易问题等。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将国际贸易方面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结合本省本地外贸情况增加教学内容。
一般高校学生多来自本省,他们对当地的经济状况比较熟悉也对此很感兴趣。国际贸易课的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补一些本省本地的素材,以及省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经营的情况,如所在省支柱产业、工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情况,目前经济开发区、保税区、旅游业等发展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现状。同时在讲授具体内容时,还可以结合本地一些鲜活的实例,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到出口配额的概念时,本人就提到由于中日之间就紫菜出口数量限制达成谅解后,江苏由于是紫菜生产大省,江苏产的紫菜出口到日本的数量快速增加,给紫菜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再如在讲到技术贸易壁垒时,本人向学生提问有没有吃过南京桂花牌盐水鸭,因为南京的盐水鸭堪称江淮一绝,大家很感兴趣,表示吃过而且觉得味道很独特,很好吃。但是本人又提出,作为在国内很知名的品牌食品,早在上个世纪就酝酿出口欧洲至今未成功。然后本人就详细讲解其中的原因。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兴趣倍增,同时也增加了对技术贸易壁垒的理解,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二、提高《国际贸易》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利用案例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绿色壁垒”概念,笔者在课堂中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引入茶叶案例:德国、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最近对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调整:将茶叶中的氰戊菊酯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由每公斤0.1毫克提高到了每公斤0.05毫克;欧盟宣布禁止茶叶中使用农药从旧标准的29种增加到62种,部分农药残留标准比原标准提高100倍以上。这些使得近两年浙江对欧盟的茶叶出口明显减少,给浙江的茶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接下来笔者提出:“绿色壁垒”既然会对农产品出口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壁垒”?在学生议论纷纷的基础上笔者和学生一起分析该案例,得出的结论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接受,这样,把本来教师要讲的内容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绿色壁垒”这个知识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再例如,在讲反倾销部分时,如果仅仅讲解倾销的定义、反倾销的程序手段等内容比较条框化,学生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的困难。可以以“中美彩电反倾销案”等为实例,从事情发展的起因、来龙去脉、最终结果来具体探讨倾销的裁定、反倾销的应对、我国在反倾销中的地位以及作为政府和企业而言面对“倾销第一大国”的严峻形势和可吸取的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由于将内容具体到某一案例中,学生对此会有更直观的认识,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二)采用启发式和专题讨论法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问启发式。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课堂提问的形式促使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问应在吃透教材和抓住重点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选择适当的内容和适宜的时机提问。如在讲到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时,如果以直接讲授的方式阐明在一进口国对某种产品征收关税后,该国国内同种产品的市场价格会上涨到等于进口商品的价格,即世界市场价格加上所征收的关税,学生听过之后理解不深。如果首先抛出问题“你认为对某种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后,该进口国同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学生思考的答案通常会有价格不变、价格上涨、价格下跌等几个,然后再通过教师讲解排除错误答案,得出正确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加入了自己思考的过程,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2.专题讨论式。指在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讨论的专题,然后将这一即将讨论的专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布置给学生,指定一定的参考资料,给予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的教学方法。如在讲到贸易顺差时,本人就设计一个专题“中国外贸易顺差的解读”,要求学生从本轮顺差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及解决的途径等方面入手查找资料来解读中国当前的外贸顺差。这种方式通过组织学生对所学问题动脑思考,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进而由表及里地去追根求源,可较好地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锻炼其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增强课堂效果。
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由于信息量大,形象、生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因此制作精良多媒体课件与教师的口头讲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又从具体的感性材料中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第一章的重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之前,可通过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图片:柱状图、蛋糕图、曲线图、表格等,来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如各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外贸进出口总值及增长情况、顺差或逆差及变化情况、我国贸易伙伴的变化情况、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我国出口商品国别分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变化情况等等,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也不会觉得这些知识距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很远、学而无用。另外还可利用播放一些视频图像,如在讲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关于组建自由贸易区问题,可以将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相关节目录像或知名经济学家的有关言论放给学生看,这种引入直观的、故事性的教学手段将增强其直观认识,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小萍,付文斌.《国际贸易》课程的实践教学[J].商场现代化,2006.4,(465):279.
[2]成蓉.《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应重视的几点问题[J].文教资料,2006.7(中旬刊):37-38.
[3]李盾.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58-159.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教育;教学方法
1充分认识和明确艺术教育在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1)艺术教育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以培养社会应用技能人才为主的院校,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在就业市场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要依赖于日常的教育获悉。艺术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艺术教育的内容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通过声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竞争力。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大脑右半球的发展,而非艺术教育则有助于激发大脑左半球发展,因此将艺术教育融入到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中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艺术教育是拓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进入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生一般为入学二批次的学生,虽然他们的入学成绩相比高职院校学生要高,但是毕竟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以培养社会应用人才的,大学生毕业后需要步入工作岗位,而工作岗位对于学生的判断不在局限在理论知识,而是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具有丰富“艺术细胞”的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中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应用型大学中开展艺术教育有助于学生在专业基础上学会艺术文艺,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通过声乐学生的大学生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中以更多丰富多彩的工作能力从事工作岗位,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从而为自己的就业提高了途径。另外通过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健康的“三观”。
2应用技术型大学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现状
应用技术型大学在校学生的艺术素质层次不是很高,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缺乏连续性,教学内容还停留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基础教学中,只开设了中西方音乐欣赏、中外经典影片赏析、音乐基本理论、艺术美学、合唱学等对艺术简单理解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不够系统,没有形成规模,艺术教育类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全,学校中从事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师很少,甚至每个学校就1-2人,艺术类的专业培训只能缩小到学生艺术团这样一个小的范围,这根本满足不了学校整体的艺术教育的实施,更说不上学校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了。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课程设置都是从实际出发,接应市场的要求,课程设置注重专业的实践性。由于学校教学的整体思路紧跟社会发展需求,课程整体的教学体系也是随着市场的需求的变化而及时更改和变化的。这种与市场挂钩的课程设置原则虽然是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必将造成培养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单一性,是专才而不是一专多能,学生只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有学习、有提高,而忽视了自身其他方面的特长的锻炼与提高。还有就是现在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教育经常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艺术教育的根源,也就是艺术教育要进入主流教学的问题。最明显的情况就是学院领导注重的是主流课程的投入,认为主流课程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框架,把握住主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与社会需求直接接轨的,反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艺术教育类课程少之又少,现只限于公共选修课程当中,学校图书馆缺少相应艺术类书籍,缺少教授学生艺术才能的硬件设施,使得有好多艺术方面才能的学生不能更深入的了解艺术理论、艺术表演、艺术实践等诸多艺术方面的知识,艺术才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3改善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教育现状的主要对策与做法
1)应用技术型大学领导要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基于教育新常态发展及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性,大学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一方面大学领导要加强对艺术教育的支持力度,例如增加专项资金投入,购买满足艺术教育的硬件设备,并且加大对教师师资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大学领导也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及时了解艺术教育发展动态,将最新的教育理念等融入到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体系中。2)创新艺术教育课程,加大艺术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因此大学应该在现有艺术教育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实现艺术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以此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大学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要求选择相应的艺术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学生未来从事艺术教学工作较多的现状,大学可以加强对艺术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其次艺术教学内容必须要仅仅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深化教材深度,以此提升艺术感觉;最后加强艺术教育内容的实效性与实践性。社会在进步,艺术工作岗位也在不断的调整,因此需要大学加强校企合作模式,按照企业要求对艺术教育内容进行调整,以此真正培养出社会应用型人才。3)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情感性,传统的艺术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听,此种模式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各种网络课程载体的出现,应用技术型大学要积极构建“互联网+艺术”教学模式,构建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专业素养等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也要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当然在多层次化的应用型大学教育中必须要突破以课堂为主的授课模式,鼓励开展实践教学,例如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中了解艺术创作的方法等,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感。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艺术教育发展之路是曲折的,现今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实属不易。在肯定现有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在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酉媛.论大学生艺术教育培养方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因此,《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必修3系列中设置了“算法初步”,算法成为“双基”中新增加的内容。算法进入基础数学教育,既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数学的优良传统,也是为了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标准》中指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在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认识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成功完成算法初步这一章节,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特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全员数学教师“扫盲”
我认为,针对全部的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一次关于“算法初步”的“扫盲”,使所有教师明确算法的地位、作用、思想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利用假期对高中数学教师进行辅导。
二、要正确地定位算法教学
算法初步的教学内容有: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算法案例。它们的教学目标具体定位在哪里?通过我们的研究认识到,我们对算法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在认识一般意义的算法基础上,着重学习在计算机上可以实现的算法。算法初步中所研究的算法除了具有算法的基本特点外,也具有确定、有效、有限的特征。教学中主要围绕着计算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选择数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算法范例为内容,如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法、二分法求方程近似根、迭代求和、比较许多数的大小等等问题来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在算法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思维的素养,让其体会数学中所蕴涵的算法思维。在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从一般意义上的算法问题转移到运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算法的学习。
三、不要过高地要求学生
在算法的学习中,不要一开始就让学生追求算法的通用性。如果让学生一开始就设计一个能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这比较困难。实际教学显示,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算法时,往往先是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特殊算法,当特定的问题被解决后,他们才去考虑一般的算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多角度考虑设计算法,逐步地引导到一般算法上去。
四、及时纠正学生的经验错误
在学习条件分支结构时,学生往往因为对计算机的工作逻辑原理认识是2进位制,对是与非两种判断的原理理解不够,在写条件分支的程序设计中常出现多于两个的选择分支的错误。如设计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程序中,学生按判别式b2-4ac大于、等于、小于零三种情况来分支写出算法,这在计算机上是不能实现的,是错误的,这些在教学时要给予引导或纠正。
五、重视细节教学
由于计算机对语句的辨识能力较强,在讲解基本算法语句时,一定要重视语句的细节,学生不仅要理解各种语句所要实现的功能,同时要能准确地写出语句。教师在讲授编写程序时,最好是要求学生在写一个程序前,先用自然语言描述,再画出框图,最后再转化为程序语言。在这个过程的实际教学当中,我的体会是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掌握语法规则,包括各种语句符号的书写;程序语句,特别是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嵌套使用时的书写格式;标点符号的使用等等。在这里我的一点建议是需要让学生懂得各种数学符号在计算机语言中的表示都是什么,例如比较基本的等于、不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乘方、开方、圆周率等。再就是要给学生讲清计算机语言中的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特别是逗号和分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一个句子的末尾用逗号则会显示该语句的运行结构,而分号则不会。
六、攻破难点
本章学生最难理解的地方,就是循环语句里面的循环变量。在循环语句的学习时,如何能够有效地保证循环,一个关键的地方是设计累加器,在表示时利用计算机特有的替换方式,如i=i+1或s=s+x,这对于学生理解很困难。建议在教学中可从数列的迭代、递推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再让学生明白因为计算机的替代功能,理解i=i+1或s=s+x实际表示的意义,通过简单的例子来弄清楚,最后再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循环过程中对于循环的开始与结束的控制,要给以条件限制,学生开始设计时会遗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它,任何循环都必须给以控制。这是循环语句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七、查阅资料,了解古代算法
最后一个单元中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是对前面所有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如“更相减损之术”以及“欧几里得算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相关资料,编写相关程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割圆术和秦九韶算法也可以应用类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