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动医学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痿证《内经》阳明子午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01-02
《素问·痿论》中有云“治痿独取阳明”,引出了中医治疗痿证的基本大法。
《素问·痿论》文中既言出痿证治疗应首选阳明经脉,又需结合疾病特点,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才能事倍功半。
1“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概述及临床研究
1.1痿证理论概述。
1.1.1痿证定义。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1.1.2痿证的治疗原则。《内经》所指“治痿独取阳明”中的阳明应意指足阳明胃经,“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因此“取阳明”是治疗痿证的关键。
《内经》中所云“独取阳明”之“独”,应为首选阳明胃经进行治疗。
文中提及“各以其时受月”,体现了因时制宜的思想。
1.2“治痿独取阳明”的针灸临床研究。詹光宗1观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治疗多发性神经炎,包括肩髃、曲池、合谷,痊愈34例。张瑛2研究脑卒中痉挛期患者采用针灸解痉调气法能得到有效缓解。牛勇等3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采用一次性针灸治疗,下肢痊愈率为89.3%,上肢痊愈率为21.4%。刘继红等4针刺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治疗小儿麻痹症患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子午流注开穴法概述及相关临床研究
2.1子午流注开穴法概述。“子午流注开穴法”是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按时取穴的治疗法。
《灵枢》:有云“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说明针灸的时机选择至关重要,子午流注开穴法提倡顺应天地四时和人体气血盛衰的周期变化规律。
2.2“子午流注开穴法”的临床研究。韩振祥等5认为常规取穴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和运动功能有改善作用。姜华等6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观察发现其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液IL-6水平,恢复TXB2与6-keto-PGF1α二者的动态平衡,还能降低IL-6水平7。
2.3时间医学的针灸研究。李磊等观察发现电针正常人足三里穴后,外周血白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不尽相同8。程霞等发现不同时辰电针小白鼠足三里穴对其胃肠功能有产生明显不同的刺激改变9。
3子午流注开穴法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的关系
子午流注开穴法顺应气血津液的盛衰变化,符合“各以其时受月”的理论深意。
对于痿证的治疗,以足阳明胃经为纲,再配合子午流注法,与时间相合,方能达到天人合一。
4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灸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4.1功能磁共振成像概述。应用fMRI进行针灸研究的优势:①fMRI研究的是“活”人,符合针灸治病的时间事实;②fMRI与针灸,两者兼容且互不影响;③fMRI可以清晰地观察全脑各功能区对针刺的反应。
4.2脑功能磁共振与针灸、子午流注开穴法的联系。
4.2.1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灸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唐宏图等10研究显示,位于手上的合谷、后溪穴和颜面部的地仓穴在大脑的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激活区有重叠,并有可能互相影响。周全等11则认为电针神门、三阴交穴可能激活丘脑腹前核、尾状核及其他睡眠中枢,对于刺激传入和传出的信息进行了调整。陈凤英等12认为手法针刺合谷穴引起的“得气”情况与脑功能区激活的程度息息相关。陈俊琦13等实验发现,针刺左脑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右侧外关穴,对脑感觉区有正激活作用,而对于脑运动区却有负激活作用。曹琳14等在针刺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近况中得出结论:①借助fMRI可以观察到脑功能区域与穴位有特异性联系;②针刺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③针刺发挥作用与脑功能区的功能影响相关。
4.2.2针灸与子午流注开穴法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的临床研究。甄俊平15觉得fMRI为子午流注开穴法的存在提供了最客观的事实依据。并发现穴位、经络和针刺时辰的异同,均有可能产生不同脑区变化。
5总结与展望
fMRI为针灸时间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是古今医学交融的桥梁。子午流注取穴法在临床应用甚少,具体的运用方式也未详细说明,可能与临床试验的依从性差有关系。运用子午流注开穴法进行痿证的治疗,完全符合“各以其时受月”的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fMRI为可以为静息状态和针刺实时状态下痿证患者的脑功能区域变化情况提供一个客观可靠的科学对比,不仅可以论证针刺治疗痿证的实质效用,还能突出子午流注开穴法对于该证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詹光宗.体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01(10):96
[2]张瑛,朱晨曦,谢腾,等.针刺解痉调气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期患者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0,8(9): 1155-1156
[3]牛勇,卢延旭,刘媛.小儿麻痹后遗症的针灸治疗[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0):24-25
[4]刘继红.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麻痹症[J].河南中医,2002,22(3):53-54
[5]韩振翔,刘跃光,魏江磊.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8,28(12):865-868
[6]姜华,王满侠,郭健,等.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7,48 (7):616-618
[7]姜华,王满侠,郭健,等.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对IL-6水平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1):45-47
【关键词】医学概论;教学;公共事业管理
《医学概论》是我校针对统计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围绕各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强调整体、注重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出发,选取医学院校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融合。现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介绍。
1 课程概述
《医学概论》是在对医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基础上,介绍并解释各医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主要知识点的医学相关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把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融为一体,并进行精简优化。其教学内容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及药理学等在内的众多基础医学学科和包括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主要临床医学学科的基础医学知识,按物质代谢与体温、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和免疫、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几个章节进行讲授,使学生在掌握一些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医学伦理学》及《流行病学》等其他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授课学时共20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144学时,实验学时为60学时。授课内容共12章节,除第一章绪论以外,其他章节都有相应的实验课跟随,如学习机体的细胞与组织部分可以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及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透明软骨、骨骼肌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等的形态,使学生对于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再比如再讲述消化系统时让学生从白菜中提取维生素C,并进行定量测定,使学生了解关于维生素的知识。
通过课堂的讲授及实验实践操作,在知识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及其机制、病理变化及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在能力方面,通过掌握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分析与卫生事业管理有关的医学资料;在素质方面,通过对《医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思维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以后能在卫生行政机关、医学院校、医院、防疫机构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打下基础。
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首先,在学生专业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皆有,其中文科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物理和化学相关知识的储备较少,基础比较差,在学习医学相关知识时较理科生而言更容易出现理解困难,从而可能出现厌学情绪;在知识方面,虽然学生通过初中、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及日常的科学普及,对医学相关知识已经形成了基本概念,但对于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和机制及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尚不清楚,还需要通过医学概论课程的系统学习才能掌握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在情感方面,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对外界新鲜事物较感兴趣,求知欲比较强,希望能学习到关于自身的一些知识,而且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后续要学习的课程很多都与医学知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也有一少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以后未必一定会从事和医学相关的工作,医学概论这门课程和自己以后的工作关系并不太大,所以学习态度比较消极,课堂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即使来上课也基本是在看手机,学习效果很差。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无法引起学生尤其是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灵活运用了CBL-TBL教学,即把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两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 按照教师提供的案例,学生分组查找资料、讨论及归纳总结,并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讲解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沟通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讲授本课程教材内容的同时,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基础和临床医学书籍作为参考教材,对医学概论当前所用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方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向同学们推荐我校教务系统网站中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其中既包括《医学概论》课程的相关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视频,也有其他医学院校的医学相关课程资料,另外还有松鼠会、生物谷等医学相关网络资源,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在进行课程成绩考核时,期末考试卷面注重考察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实验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的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上述CBL-TBL教学中根据每组学生案例讲解汇报的表现及随堂抽查答疑情况进行现场评分,教师评分和各小组互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每个小组全部学生的平时成绩也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中,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理论; 内容; 合理性
1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的现状分析
1 . 1 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广度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理论内容在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纲要,各高校所用体育教材的版本也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的内容的广度主要体现这在三个方面:一是和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二是和健康相关的知识;三是和医学相关的知识。具体包括如下:体育运动相关知识(体育概述、体育原理、竞赛组织)、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概述、运动与营养、传统养生)、医学相关知识(体育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损伤与急救、疲劳恢复与判断)。
1 . 2 体育理论课内容的深度
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的深度体现在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以及终身体育这几个方面。在深度讲解方面远远低于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其范围介于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科学知识之间,学生达到了解并能满足基本运用的目标。如体育竞赛的内容方面,使学生达到了解运动竞赛概念、国内外主要运动竞赛以及运动竞赛的观赏等;竞赛规则方面达到让学生满足运动需要的目的,而不讲解裁判的手势等方面的内容。
1 . 3 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取材
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取材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一是来源于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如体育理论、生理学基础等);二是来源于社会科学知识(如健康知识、卫生与保健等);三是来源于运动实践(如体质评价与标准、大众健身等)。
2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存在的问题
2 . 1 理论课内容教学课时不足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体育理论课时数为10%,但是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达到要求的院校只占11.63%,多数院校仍然没有达到教育部的要求。理论课教学时数短缺已是大学体育教师的共识。在体育理论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每学期2学时的教学时数从深度上很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据调查发现,一些院校的教学大纲中理论课教学时数是达到要求的,然而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很少有执行的,这反映了部分院校对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够。
2 . 2 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与学生知识结构不配套
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层次都比较高,像运动力学知识、生理卫生知识在中学时期已经接触,并有所掌握,然而这一部分内容大学生不仅不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论部分的枯燥、乏味;同时,大学生体育理论课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审美意识、娱乐品味和思维深度,实用性不强,也就是说绕弯比较多。表达一个意思要绕很大的篇章来进行讲述。
2 . 3 理论课教材内容狭窄, 系统性不强, 且特点不鲜明
目前体育理论课的内容给人的感觉就是体育课,就是用来讲述运动与健康的,这是一个很狭窄的出发途径。体育不仅涉及到运动方面的知识,也涉及到多个学科,诸如建筑、文化等。体育课程是一门系统性课程,是融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运动课程,因此理论课内容部分就要体现多学科的特点。体育教材内容编排路径狭窄,明显制约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客观认识和评价。
特点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二是教材内容的设置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抽象的理论仍占理论课的大部分内容。
3 对体育理论课所存问题的解决办法
3 . 1 遵循体育理论课教材内容的编写要求
理论课教学内容首先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并注意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倾向于学生的兴趣、实用性以及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体育理论课教学要与结合体育运动自身规律和教学规律,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内在规律,学会科学锻炼方法,从而具备自我锻炼和发展的能力,即能够在运动环境、生活条件、以及年龄变化等条件下合理调节运动项目、安全有效的运动。
3 . 2 合理设置体育理论课教材的内容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材内容应适当增加。体育是一门多学科课程,不仅与运动密切相关,也与市场、科学、旅游、建筑、文化、中医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有专门的章节进行体现。对体育原理、运动基础(生理、心理)、锻炼原则与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换个方式向学生介绍,比较共同点发现,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讲解如何让学生安全有效的进行体育运动的。因此,可以归纳为一章为体育常识。这样设置,能够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安全有效的运动。
3 . 3 充分利用外堂课进行理论课内容教学
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将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由每学期2学时增至每学期6学时,这样可以增加理论课内容的教学时数,同时,在教学计划中也能够进行实施,然而细细考虑之后,不难发现,大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指导以后的体育实践,为自己从事体育运动和终身体育提供安全保证和理论指导。数量上增加了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并不代表大学生学会并掌握理论知识,也不见得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有何帮助。
体育理论课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和乏味,为了达到学以致用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建议充分利用外堂课进行理论课内容的渗透。外堂课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以下方面:(1)运动会;(2)术科教学;(3)专家讲座;(4)体育俱乐部。
参考文献:
曾承志.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公共体育理论课的反馈及评价.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
张连鹏.关于大学体育理论课的探讨.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17(2).
朱洪生.高校公共体育理论教材内容改革研究.体育世界(学术),2008,6.
李林,杨迎天.对现行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论文摘要】: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自公然1880年莫索(Mosso)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以来,人们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疲劳的产生机制,研究消除疲劳的措施。但是由于疲劳的产生与消除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出一个公认的看法,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学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1.1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有关运动性疲劳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一般认为: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目前在躯体性疲劳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能被人们接受的有以下的几种区分方法:根据疲劳产生的部位不同,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中枢疲劳、神经—肌肉接点疲劳和外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时间的长短不同,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性质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部位的大小,将其划分为全身性疲劳和局部性疲劳。
1.2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运动医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引起疲劳的原因和机理,在运动生理学上目前还没有完全取得一致的看法,仍众说纷纭。一般认为,生理和心理负担过重,必能引起体内机能的变化,开始是某些生理常数的变化,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一旦这些变化不能及时恢复正常,最终将导致训练过度而产生疲劳。自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于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机制提出过几种假说。
“衰竭”学说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体内能源物质的耗尽。最有力的证据是长时间运动中工作能力下降的同时常伴随血糖浓度的降低,补充糖后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堵塞”学说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造成的。19世纪兰克发现肌肉收缩期产生的某些物质的堆积使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这些堆积物被判明为是乳酸等。弗莱彻和霍普金斯(1907)发现肌肉疲劳的同时,发现血乳酸浓度升高。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理论认为:血液PH下降,细胞外液的水分及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血浆渗透压改变等都可引起疲劳。如哈佛大学疲劳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高温作业工人因泌汗过多,迅速达到不能继续坚持劳动的严重程度,且给予饮水不能缓解,必须饮用适当浓度的NaCl水溶液。
“保护性抑制”学说理论认为: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意见,无论是体力的或是脑力的疲劳,均是大脑皮质保护性作用的结果。
2运动性疲劳的测定与判断
科学地判断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根据疲劳的种类、疲劳的部位及程度,下述列举的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形态变化:下肢围度及体重的变化。
肌力:背肌力、握力及呼吸肌力量的变化。
神经系统机能:膝跳反射阈、反应时及血液反射的变化。
感觉机能:皮肤空间阈、闪光频率融合试验法。
循环机能:心电图试验法。
唾液PH变化:测试运动前后唾液PH值。
尿液测定:测定运动前后尿蛋白和尿胆元的变化。
脑电图描记法:测定受试者运动前后脑电图的Q波变化情况。
3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由于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消除方法与恢复手段也因人而异。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与体能的恢复过程存在于整个训练竞赛过程中。但通常要谈的是运动训练、竞赛后的恢复过程。在消除运动性疲劳和恢复体力的过程中,主要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在运动时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得到恢复,而且是良好的恢复。在这方面主要是应用“超量恢复”理论。二是在运动时体内环境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平衡被打破,在恢复期中应尽快、尽好地得以恢复,从而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在这方面主要是应用Sely提出的应激学说。恢复手段一般分为三类,即教育学恢复、心理学恢复和医学生物学恢复。这里重点介绍和论述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与方法。机体在负荷之后,产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甚至发生生理病理改变。这样,医学生物学恢复措施就占有特殊的地位。目前被人们采用且有实际效果的方法手段有:
水疗:包括淋浴、盆浴、蒸气浴和水按摩。
理疗:包括光疗、蜡疗、泥疗及电疗等。
按摩:按摩在运动前后均可采用。
针炙和拔罐:针炙是针法和炙法的合称。治疗疲劳的针法可以局部取阿是穴,也可以循经取强壮穴。治疗疲劳的炙法多用艾条炙。一般取强壮穴。
拔罐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吸附于身体一定部位,使之产生瘀血现象。此法在法国称为“杯术”,在前苏联称为“郁血疗法”,在日本称为“真空净血疗法”。氧气和负氧离子:激烈紧张的肌肉活动是以氧化不完全为特点的,大强度负荷运动后,给氧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常用的有高压氧、常压氧、氧舱、小氧瓶等。
此外,还采用营养、药物等手段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与体力的恢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糖尿病;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康复
【中图分类号】 R6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02-02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所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常见疾病。糖尿病常见有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临床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这些症状以及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不仅对糖尿病病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沉重的压力[1]。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由于心理压力的加大、饮食的不合理以及缺乏锻炼等原因,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科学研究表明,现阶段辅助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最佳方案是心理、饮食和运动治疗相结合。
1糖尿病概述
现阶段大家普遍认同的糖尿病分类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其中Ⅱ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约为90%左右。另外,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所见发病年龄段也不尽相同,通常Ⅰ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而Ⅱ型糖尿病则多见于老年人中。
Ⅰ型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缺乏而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来维持生命的疾病。遗传因素是Ⅰ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诱因,但Ⅰ型糖尿病遗传的并非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而且只有在外界因素和体内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糖尿病才会被诱发出来。同时,自身的免疫系统缺陷及病毒感染同样会导致Ⅰ型糖尿病的发病[2]。Ⅱ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受损的极具异质性的代谢紊乱症。其发病主要受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肥胖症也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3]。
糖尿病是难以治愈的终生性疾病,而且随着病程的进展,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认知不正确,随之可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使病情加重。因此除了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正常的药物治疗外,还应对其加强心理、饮食和运动治疗,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2心理干预
糖尿病病人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愤怒、悲观和失望的心态;内疚混乱的不良情绪;焦虑恐惧的心理;怀疑与拒绝及满不在乎的心理;厌世抗拒治疗的心理[4]。糖尿病病人产生以上心理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对糖尿病初发患者来讲,其对自身疾病了解的时间不长,对长期的饮食控制及胰岛素依赖问题较为担忧,而且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糖尿病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从而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更易导致悲观失望的状态。其次,对于患病时间较长仍未好转并且花费较多的糖尿病病人,就会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及抗拒治疗等心理问题[5]。
乐观的情绪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使疾病的发展得到有效控制。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就患者自身而言,要正确面对自身的疾病,不可避亦不可无视其存在,应为病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患者家人而言,应对患者关心照顾,及时开导,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就社会而言,不要歧视糖尿患者,让患者在积极的社会环境下生活。从以上方面加强对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干预,减轻其焦虑情绪,让其抱有正确的生活态度,从而有信心、有能力去战胜疾病。
3饮食治疗
糖尿病虽是终身性的疾病,不能治愈,但是仍可有效地控制其发展,通过药物及饮食控制可保持体内血糖、血脂的平衡。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应注意以下方面:①减少糖分的摄入,增加含食物纤维较多的食物的摄入。②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定时定量等。③保持营养的均衡,饮食治疗并非控制饮食,而是合理饮食,每日所食要保证身体的营养及生理需要[6]。通过采取合理有效地饮食控制,保证糖尿病患者生理需求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4运动康复
运动可降低体内血糖含量,保持体内血糖含量平衡。但运动康复并不适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对轻、中度糖尿病患者较为适宜,较为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也可适当的运动[7]。散步,慢跑等运动方式较为适用。长期坚持适量运动可提高耐受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改善体内的微循环,防止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5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关于糖尿病的心理、饮食和运动治疗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抑郁、恐惧、过度忧思、急躁易怒等常见的心理问题,可进一步加剧血糖的升高。由于心理作用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治疗就越来越受到医学界重视,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治疗。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应该了解饮食治疗的意义,患者应该在家人的帮助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借此获得理想的代谢控制状态,控制病情的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运动治疗也是一种效果明显的辅助治疗方案,但是大多数患者却不能长期坚持,这就需要医生、患者家属共同鼓励患者适当地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结合心理、饮食和运动治疗, 给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真正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晓丽,计仁军.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4):189-190.
[2] 田晓琴.糖尿病病因学中的新进展[J].新疆医学,2009,39:99-100.
[3] 任万明.2型糖尿病病因探讨[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6(3):198-200.
[4] 陈珏.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J].常州实用医学,2011,27(1):34-36.
[5] 张丽君.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与生存质量关系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