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王教案

老王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王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王教案

老王教案范文第1篇

一、 劳动有益于思维发展

这种教育信念的形成源自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经历中的长期观察。他发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明的,好钻研的智慧”。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许不是因为智力原因,而在于他们看不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依存性),而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将其中的环节、步骤、操作之间的依存性展示在儿童面前,有助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与思维活动的激发。苏霍姆林斯基在劳动教育方面突出贡献之一,是他发现了儿童思维生长与劳动教育之间具有相互建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劳动,并非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而且他认为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对学生有害。“缺乏动脑的劳动,也跟随便让人去搞一点什么体力劳动(以免他无所事事)一样,都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很有害的。我在十年期间对140名学生(从7岁到17岁)的智力发展和智力生活进行了观察,这些学生都是由于家庭生活的原因而不得不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去从事不需要任何技能的、单调而沉重的体力劳动的。这种缺乏动脑的劳动的情况,在青年人的整个智力面貌上留下了痕迹。”“我想,有些思维品质是只有在双手从事精巧劳动的条件下才能发展的。”在他看来,“思维的本源和刺激就是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因此,他提出利用设计和装配各种装置、机械和仪器的劳动,促进儿童发展那些用来发现因果联系、机能联系、时间联系的思维能力,使儿童思维处在不停地运动与持续地探索中。在这种劳动中“信号多次地由手传到脑,又由脑传到手;脑教会了手,手也发展和教了脑”,精细化的劳动操作,从神经生物学意义上与“习得”的心理机制等方面不断促进儿童的思维走向细致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促使儿童的“思维装备”从“单核”升级为“双核”,他强烈推荐我们“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并且欣喜地告诉我们,那些学会了用双手工作孩子的典型特点就是“不断产生新的构思和具有发明创造精神”。

非常可贵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并不是神经生物学家,但他通过长期的经验观察,准确地发现了复杂劳动在智力训练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且像一个系统工程师那样,规划出一个全面锻炼思维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劳动丰富完善学生的精神生活

“劳动从童年起就进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成了他们的理想,唤起了他们的最深刻的欢乐感――发现世界、进行创造的欢乐感。”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并没有停滞在思维/智慧的层面上,而是跨进了精神领域。帕夫雷什中学那些小小“设计者、育种者、电工和无线电工”们,在各种各样的创造性劳动中,检验着各种设想和猜测,而从中获得的发现,“能给人以人格尊严的内心感受”,个体的价值在一次次发现中得到切身的体验。那些经历着构思、设计、检验、修改过程、充满失败挫折甚至艰苦的劳动,则“考验着人的性格,锻炼着人的意志”,“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坚持精神、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遇到挫折不气馁的精神”。那些对劳动缺乏兴趣的学生,在辅导员的努力下,劳动激情被唤醒,产生了为自己所做到的事的自豪感。那些迷恋上劳动的学生,在爱上一样东西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生活志趣”。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精神,特意安排所有的小组都按照自己的独立性原则进行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们努力使每一个少年学生都成为劳动者、思考者、探索者,使他们在有趣的、令人鼓舞的创造活动中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各种各样的劳动角落点燃起关于未来的幻想的火花。

“我们的光荣的、艰难的而又扣人心弦的目标,就是在每一个人面前揭示劳动的伟大,努力把每一个人培养成劳动的创造者、诗人和艺术家。”

苏霍姆林斯基清醒地认识到:“紧张的体力劳动从来就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实现既定意图的手段。”这个既定意图,就是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思想品德、智力智慧、审美能力(或创造美)的能力等素质的全面提高。举例来说,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孩子们从创新劳动中获得的感悟,竟然能够从学生的角度,用马克思与但丁的话语写下这样的反思:“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在学业方面,丰富的劳动教育并没有让学生的成绩下滑,相反,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框架中,劳动教育开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点缀,也不是用来调节令人疲倦的课程学习的手段,更不是做做手工那么简单,它深深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品德、智力、身体、心理的沃土中,并以反哺方式滋养着孩子们的灵魂,涵养着孩子们的智慧,促进着孩子们身心的和谐。

老王教案范文第2篇

一、师师互动,有利于教学能力在合作互助中不断提升

学案导学,教师备课量明显加大。以前教师只要备教案就可以了,现在需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导学案的编写中。有一位语文老师就曾经说过,“现在是网络时代,网上教案漫天飞,如果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不是很认真,那他可以随便在网上找到一份教案,然后稍加改动就完成了,但这样做并不符合编写导学案的要求,更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也就是说,导学案和教案不一样,绝不能将教案搬到导学案上。

编写导学案时教师可以阅读网上或是各种相关书籍中的大量信息,然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本人的再加工、再创造,形成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的导学案。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首先每人主备主讲一课,然后集体讨论,讨论时教师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在问题的设计,问题的问法上,逐字逐句推敲,最后定稿打印。主备人在备课过程中,认真负责,基本能够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想法融入到导学案的编写中。

导学案流程如下:主备人初稿——上传组内其他教师——网上浏览初稿并形成个人意见——备课组活动交流(每位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备人修改导学案——再次上传组内浏览后定稿——印发给学生——学生课上或课后完成上交——教师浏览(并不批阅)并发现问题——组内交流——教师根据本班导学案中学生的问题修改教案——上课——课后再次收好导学案批阅检查学生导学案订正的情况评分记录。通过相互合作,导学案更加完善,可以在自主学习课堂上发挥更好作用。

二、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案导学是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完全排除了强制手段的运用,这是学案导学,合作教学的核心所在。

为了在学案导学的课堂上更好地提升课堂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上不断地下功夫,也就是说,备课的核心内容在发生改变,传统的备课把教材内容作为备课的核心内容,其结果必然是以教材为中心。

而现在备课的核心内容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力、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和学习价值,从而实现以人为本、教为学服务、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传统备课过程中,教学问题的提出都在教案上体现,教师多从自己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设计问题,往往考虑的是“我要教什么”。设计的问题多是强迫学生必须回答的问题;而在设计导学案中的问题时,教师就要多想一想“我若是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换位思考,通过提出符合学生学情的问题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于把学生会质疑的地方提炼出来,浓缩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体现在导学案中,在课堂讨论交流这样的问题中,让学生每一节课都能学到些他们最想学到的知识。例如:在编写《老王》导学案时,我们就在课前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请学生质疑,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导学案“探讨和交流”部分给学生以解答。之后教师又提炼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导学案中浓缩成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走进“老王”的内心世界,体会杨绛先生“愧怍”背后的人格魅力。

附:《老王》导学案“课堂交流”部分

问题一:同学们提出了不少关于老王的问题,如:

(1)为什么作者花了整整一段(第三段)来描写老王的眼睛?

(2)作者问老王“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时,为什么老王只说“住那儿多年了”呢?

(3)老王说不要钱,但是最终还是收下了钱,这是为什么呢?

(4)送鸡蛋、香油时,也说“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就被一句话说服,还是收下了钱呢?

请你再次阅读文本,通过圈画文中对老王的相关描写,细细品味文字中的隐含信息来帮助我们走进老王的内心世界。

问题二:有同学认为“文章中多次提到作者一家对老王的恩惠,为什么杨绛会感到愧怍”,“对老王的付出,杨绛每次都给了他钱,而且都没有少给,她对老王已经很关心了”,但是,杨绛却在得知老王的死讯后,“一再追忆”老王和她的对答,并且还写到“总觉得心上不安”。请你结合作品中的记叙内容,揣摩一下当时杨绛的心情,补写出作者略去的心理描写。

设计的问题来自学生,尊重学生的质疑精神,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参与的热情,甚至可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阅读智慧与教师进行探讨、争辩,在师生合作探究中,学生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完善了对学生感悟能力的认识,这不就是教学中的“双赢”吗?

三、生生合作,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习惯,形成创新意识

学案导学的课堂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是学生自主探究,生生合作的课堂,这样的课堂特别强调合作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促使学生由以前被动地接受转为主动地探究,由个人学习转为合作学习,由上课只听不说变为边听边讨论边发言,而这样的转变恰恰是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培养,更加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

不仅如此,生生合作中还能满足学生的创新欲望,产生创新的动力。人人都有由创新的欲望,都爱表现自己。

教师在学案导学中为学生表现自己,满足创新欲望创造了条件。在上文提到的《老王》导学案中,教师特意将学生的名字写在上面,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质疑、创新的欲望。学生在相互交流各自的探究发现,发表自己的主见中,同学之间自然会产生一种比拼思想,也就是一种竞争意识,都想以获得成功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多方面才干,得到同学、老师的赞扬和肯定,从而得到满足、产生自豪感。所以在自探自悟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内趋力,促使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求异创新的学习活动。

老王教案范文第3篇

我们班新来了一位数学老师,叫王宏恩。

观其相貌,一头黑漆漆钢针似的头发,被摩丝管得服服帖帖的;高挺的鼻梁上夹着一副黑框眼镜,保护着他那双明亮的慧眼.

开学第一天,在急促的铃声中,王老师夹着课本和教案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放下书本环视了一下五十多张认真专注的脸,快速走到黑板前,弄了一下头发提笔疾书,顷刻间‘‘王宏恩’’三个大字清晰的出现在黑板上。他仰起头眉飞色舞地说:‘‘本人叫王宏恩,今后诸位就叫我老王吧!””我们乐坏了,这位老师真逗人!

此后,我们 一遇见他就会笑的满口开怀。他真是一位好老师!

老王教案范文第4篇

笔者和几个初中学生交谈,谈及“语文书中的插图对学习有没有作用”,有的学生说“插图看不看有什么关系”,有的说“老师没让我们看”,有的说“有几次上课盯着插图看,还被老师批评”。显然,教师和学生都没把插图当回事。

语文课本设置了插图,却没有起到该有的辅助作用,甚至形同虚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新课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对于课文插图的使用仅是点到即止。大量的教参、教案、教学辅助用书没有涉及教学插图的使用,甚至语文课本也没有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去充分利用插图。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插图犹如未开垦的荒地,陷入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窘境。

教师为了调动课堂气氛,致力于光影声色的多方展现,认为课件中的图片足以替代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课文中插图的作用,由此忽略了插图。学生忙于备战大考小考:注音释义要考,背诵默写要考,阅读理解要考……但是,不考插图!而且和有声有色的课件图片相比,插图显得呆板沉闷,在急功近利而又追求新鲜多样化的学生面前,插图就只能被省略了。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图片固然丰富多彩,但又何必舍近求远将课本插图抛弃呢?仔细研读课文插图,一样能读的风生水起。

统计六册语文书(以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有200来幅插图:目录前有彩页插图,平均每册约13幅;每单元课文中有黑白插图,平均每册约18幅;课外古诗词共4幅;名著导读共10幅;甚至附录中也有大大小小共12幅字做插图。

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教学资源库,这里有作者肖像、手迹、故居、作品、生活事件;有文物古迹;有历史遗迹……更多的插图是和课文内容直接相关的:有的真实再现了所介绍事物,有的形象再现了课文所介绍的景物,有的形象地概括了故事情节……这些插图补充了文字描绘的不足,直接作用于视觉感官,能使学生的文本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插图,是特殊的艺术语言,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插图在课堂上闪亮登场,利用插图进行多样的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师生应一起读图、用图,使课堂天地更加宽广起来。

一、读图:观察、理解、发现,利用插图完成多种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看懂图,先引导学生学会看图。有的插图是课文内容的形象再现,这样的插图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如《湖心亭看雪》,全图左下角是一舟子撑篙缓行,左上角是隐约的群山宝塔下长堤一痕,右上方白雪覆盖的湖心亭上人两三粒而已,其他所有地方全都留给了空白: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雪中景物的隐约模糊、雪中人物的孤独无奈都在观察理解插图中得到了真切感受,那一片空白也成为了“留白”艺术的形象表现。

有的插图内容比较庞杂,如果面面俱到地观察,就会在细枝末节上花费大量时间,须教学生删繁就简。如学习《杨修之死》插图,教师只需指导学生发现杨修被押送出去时的懊丧表情,及曹操出了一口恶气时的如释重负的表情,对前景中刀斧手威武的装束、狰狞的表情和背景中壮丽的廊宇、气派的帷幕则完全不必费时去探究。

学会了读图,就可以利用插图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利用插图,认识作者,了解背景。利用照片、画像及手迹、故居等来介绍作者,会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会激发学生对作者了解的欲望,从而对课文产生阅读期待。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丁肇中先生,细看插图,丁肇中一手抚着下巴、双目凝望前方,正深思着……这样的智者形象拉近了学生和他的距离,也使课文变得更有吸引力。

2.利用插图理解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活,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会有不少差距,这时插图就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如学习《老王》时,对于老王的“青光眼”、“滞笨”、“直僵僵”等外形和动作特点,学生难以感同身受。而插图中老王眼白空洞、眼睑沟壑纵横、腰身伛偻下弯、拳头僵硬捏紧……让学生理解想象的空间一下子扩大,对老王因病痛折磨而变得干瘦、衰弱的外形及死前送鸡蛋香油时金子般的心会有深一层的理解。

3.利用插图快速理清课文主要内容,突出学习要点。遇到繁杂的说明文,学生容易被众多内容牵绊得无暇抓住顺序方位等重点,适时利用插图,能使学生迅速披沙拣金。如《故宫博物院》选择了全景俯视图作为插图,借助这幅插图,学生能迅速理清说明顺序和方位,抓住学习重点。

4.利用插图培养美感。优美的风景插图,既表现了景物之美,也诠释了语言文字之美。如《紫藤萝瀑布》中描绘紫藤萝:“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而插图中美丽的藤萝花串,有着大大小小的花苞,深深浅浅的紫色,像极了一个个的风帆,插图之美印证了课文语言文字之美,共同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二、用图:想象、扩展、创造,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创造性地利用插图,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给插图取名字,给画面加“旁注”,锻炼概括能力、写作能力。让学生试着给插图取个名字,能锻炼学生对画面、课文的理解概括能力。如给《秋》的插图命名,“霜晨捕鱼图”“渔民戏渔图”“秋在渔船图”,每一个精巧的题目都是对课文的独特理解。

加旁注也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插图运用方法,它能使课文学习轻松有趣起来。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如果能根据外貌和方位介绍给插图中的四位大文豪注上名字,再在旁边注上外貌、动作、语言特征,学生在提高概括能力的同时,还能快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区分人物特点,体会到课文叙事条理清楚、方位介绍的明确,从而准确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的写法。

2.利用插图复述或补对白,锻炼记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看插图复述课文的教学活动,可锻炼记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我的第一本书》中“爸爸愁苦地看着我的破烂课本,我怯怯地等着父亲发落”的插图和课文情节基本一致,看图复述,能更加准确地记住课文,并使同学记忆深刻。

给插图补对白比复述更加有创造力,也更能锻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可以给《风筝》中的“我”和“小弟弟”补上对白,表现“我”的专制自负、“小弟弟”的天真可爱,也可给《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补上他和孩子的对白,表现他的善良和迂腐。

3.给插图接画、添画,锻炼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给插图接画添画,可借以概括课文情节的内容。如《狼》中的插图是“屠夫御狼”情节的形象再现,这个情节之前还有哪些画面(情节)呢?学生可以创造出“屠夫遇狼”“屠夫惧狼”“屠夫避狼”等画面高度概括情节。

老王教案范文第5篇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信息搜索”式阅读降低阅读成效

“信息搜索”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以提问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而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扫读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在苏教版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十分普遍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扫读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大意,同时能够有效率地解决问题。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势必造成阅读质量的下降,这种泛读式阅读对于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情感脉络的发展以及环境描写的细节等是无法仔细体会和把握的,学生浅尝辄止的阅读没有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更没有体会到作者从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作者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没有掌握。

例如在教授必修三《老王》一文时,部分教师直接要求学生去寻找文章中写老王生活的几个片段,这样能够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要点,也分析了文章的线索,但是这仅仅是文字的表层含义,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慢慢品味语言,品味“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深刻内涵。学生对文章的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文章中“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情感则没有真正体会到。

2.依赖教参限制阅读思维

在对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于教师对于教学参考书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一些专家、学者根据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订的参考书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案必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阅读思维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教师在备课以及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按照教参内容进行传授,阅读教学的时空范围局限于教参,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相反有些教师对于学生超出教参的阅读理解进行了否定;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是根据老师提供的教参思路去理解阅读内容,从而将自己思维局限于教参之中,没有独立的思考意识,更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3.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阅读兴趣难以形成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与诸多课堂类似的问题,就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一言堂”与“满堂灌”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法传授有关阅读的知识与技巧,而学生被动的接受,导致学生对阅读难以产生兴趣,往往学生被动按照教师的思路走进文本。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只是机械式的迎合教师,缺少独立的阅读思考的空间。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效果提升对策研究

1.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善阅读方法

高中语文教师是学生阅读教学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担负着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水平的重任,因此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与质量,进而增进学生阅读教学的学习效果。首先,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进修,通过进修让教师掌握更多的新颖而创新的教学方法,同时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例如在阅读教学方面,在进修的过程中讲述诸多的教学方法例如扫读、精读、跳读、略读等,并且讲述不同方法的优劣之处以及适合教学场景,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述让高中语文教师系统掌握相关阅读教学方法,进而完善自己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其次是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在提高现有语文教师素养的同时,学校要对外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新鲜血液的注入为语文教师队伍带来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方面,高层次人才通常接触的理论知识多,能够将各种新的阅读方式运用于教学。

2.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拓展阅读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师过度依赖教参致使限制阅读思维的背景下,学校应该思想上鼓励以及制度上推动语文教师开展多元化教学,避免盲目的依赖教参而导致的弊端凸显。其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教学大比拼,通过组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课观摩的形式,推动语文教师绞尽脑汁地创新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经过举行比赛的形式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拓展阅读思维的“比学赶超”新局面;其二是引导语文教师善于利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阅读方面三板块“文本研习”“问题探讨”与“活动体验”环环相扣,于层层递进中推动阅读水平的提升。在文本研习板块通过一些经典的范文,让学生在感悟名家大作的同时体会文字魅力。在问题探讨板块则是引导学生以发现问题的眼光去解读阅读内容,将自己独立的思考融入其中。活动体验板块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素养。通过合理运用教材三板块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多样化的视角去看待阅读内容,拓展阅读的时空范围。

3.教师以鼓励式教学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就是要开展鼓励式的教W方式,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异于主流想法的阅读思考要给予鼓励,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与发言,然后共同探讨学生提出新的阅读体会与解读的合理之处,或者是对于阅读误区予以纠正与引导,在肯定与鼓励式教育的前提下,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引导其提升阅读能力。其次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将学生置于中心,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同时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有关阅读的方式和方法。

相关期刊更多

小学生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委教育工委

碑林集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安碑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