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域经济模式

县域经济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县域经济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县域经济模式

县域经济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县域旅游;旅游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90-02

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当地资源、资金、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县域都根据自身特色优势,选择某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实现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发展。其中不少县域通过旅游产业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效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县域旅游经济概述

(一)县域旅游经济的概念

县域旅游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域空间,依托县域旅游资源赋存优势,以资源开发为基础,通过发挥旅游业的整合联动作用,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提高竞争优势不仅依赖于资源本身的质量,而且需要依托多种因素及多个产业的协调配合。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意义在于通过改进、培养和提高县域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逐步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县域旅游经济水平的改善不仅可以提高县域经济实力,而且能够改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发展县域旅游经济的作用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经济增长

县域经济发展应该结合实际,根据自身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第一、第二产业长期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县域可能出现经济增速缓慢或者遭遇发展的瓶颈。因此,很多地区通过扶植和鼓励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来实现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2.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

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然而随着乡村旅游兴起与发展,许多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到乡村度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县域为了发展旅游业,通过改善和提高旅游接待环境,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改善了农村村容风貌,加快了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

3.拓宽农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当地吸收和解决劳动力就业岗位不足等问题,造成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而使当地有效劳动力大量流失,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通过发展县域旅游业,可以有效吸纳农村未就业人员,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有效解决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高实际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实现县域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二、县域旅游经济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确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六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否雄厚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县域旅游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域发展旅游业具有充实的资金基础,能够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在旅游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基础雄厚可以较好解决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同时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经济条件。

(二)政府行为

政府对旅游业所起的宏观调控作用非常重要。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差异,政府在旅游开发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有些县域政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推进旅游业全面发展;有些则作为服务者,负责协调旅游开发中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行为。

(三)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指游客在多个旅游目的地,多种旅游产品及服务之间做出选择,对某个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意愿及购买水平。县域旅游开发首先需要了解游客需求,采取策略吸引客源市场,最终形成竞争优势。

(四)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指经过开发建设能够为县域旅游业发展所利用的一切资源表现形式。旅游资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凡是能够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一切客观事物均是旅游资源。它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旅游特色,构成对旅游者的核心吸引力。旅游业的竞争性还表现在拥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五)企业运作

旅游企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所需的产品及服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旅游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弱,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感受评价,从而决定县域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六)区位环境

区位环境是指县域地区与周边地区相比所处的相对地理位置,以及县域地区与周边地区所表现的竞合关系。它影响到县域地区距离中心城市和客源市场的远近,以及客源市场距离目的地的交通便捷程度。

三、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类型

不同县域由于旅游业地位、资源质量、客源市场、区位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不同,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自身现状及优势,选择不同特色的县域旅游经济模式。本文通过对比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

(一)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是指政府通过强效的行政干预管理,在县域旅游发展中对资源开发建设、产品宣传营销、行业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宏观调控。这种模式的优势表现在县域旅游开发初期政府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有效缓解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保证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旅游业在较短时间内的快速增长以及产业规模的初步形成。但是,县域旅游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水平后,仅仅依靠政府主导就会影响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运行,制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可能造成投融资渠道过于狭窄,阻碍旅游开发进度,不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主动积极性。

栾川模式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典型代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表现在政府统筹主导、资源特色明显、市场营销有力。栾川模式的成功经验能够为那些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都不具备优势条件的县域给予参考借鉴。

(二)市场运作型

市场运作型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对县域内优良资源进行招商开发建设,以此带动县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转让企业经营权,吸纳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开发,激发旅游企业参与竞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以内资吸引外资,外引内联的旅游投资模式,提高了县域旅游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这种模式的优势表现在积极吸纳民营资本投入,有效解决发展中资金不足,激活市场主体的竞争参与性。然而完全依赖市场调节作用存在局限性,主要是市场经济的无序性、自发性和事后性决定的。政府仍然需要发挥必要的监督管理职能来规范市场秩序,防范投资者的各种短视经营行为,积极保护资源与环境质量。

婺源模式作为市场运作型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旅游的优势在于灵活运用市场手段,以乡村性旅游资源作为特色。其成功经验是秉持“放手民营、多元投入”的经营思想,积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例如,婺源旅游集团公司的民营股份占了绝大多数,国有股份仅占27%。采用多种投资方式促成了企业、政府、社会资本合力发展旅游业。

(三)资源优势型

资源优势型是指依赖于具有特色、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优势,以资源强烈的吸引力推动县域旅游经济的较快增长。这种模式要求旅游资源具有较高质量品级,县域地区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特色进行准确定位,整合资源开发配套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相对竞争优势。但是,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不具有永久性,随着游客经验的丰富以及消费趋势的变化,即便是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培育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强化长久性的吸引力。

九寨沟模式作为资源优势型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在于优质独特的资源条件产生了强烈的市场需求。九寨沟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对资源保护极为重视,当地政府明确永续开发利用资源,以保护为前提进行开发建设。在缓冲区保留藏族村寨,实行沟内游和沟外住相结合。

(四)产业协作型

产业协作型是指县域地区最初依靠第一、第二产业的优势力量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区域特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资金积累之后,县域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水平,再转而以其他产业基础条件带动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其他产业与旅游业优势互补,三大产业间优化互动的特色发展道路。

永安模式作为产业协作型的典型代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在于依靠工业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经济基础,加上稳定农业经济的支持,经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水平后,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以保障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第一、第二产业给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提供足够资金资源支持,而旅游业发展又促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县域旅游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

本文结合实例重点分析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四种基本类型。随着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县域旅游经济模式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发展,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资源导向弱化,品牌意识增强

从县域旅游经济不同模式的发展现状来看,不同县域都较为重视优势资源的选择和开发建设,将其作为吸引游客的核心力量。但是,由于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数量有限,资源吸引力可能会逐渐减弱,县域将更加重视塑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品牌形象,使自身能够从众多县域中脱颖而出,增强竞争实力。

(二)模式动态变化,呈现多样类型

县域由于经济基础、资源条件、政府行为及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现状及特色,因而不同县域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不同的旅游经济发展路径,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县域旅游经济模式不会一成不变,而是表现出动态变化趋势。

(三)注重质量提升,相互融合借鉴

目前,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大多数仍然处于数量扩张阶段,随着今后旅游业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和调整,县域旅游发展会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县域通过主动思考自身旅游经济模式的不足之处,积极借鉴其他成功模式经验,实现不同模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借鉴。

本文通过明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深入梳理总结了县域旅游经济四种基本模式的优势及不足,以及这些模式所表现出的发展趋势,期望县域能够摸索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许振晓,王国新.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剖析――对杭州三县(市)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5,(6).

[2] 周霄,肖智磊.经济欠发达与发达地区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河南栾川和江苏常熟为例[J].江苏商论,2007,(10).

[3] 钟睿,姚治国.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10,(5).

县域经济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一、引言

沈阳经济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是沈阳经济区的核心,沈阳市辖9个市区、3个县(康平县、法库县、辽中县)、1个县级市(新民市)。县域面积占沈阳土地面积的73%,县域总人口为204.2万人,占沈阳总人口的28%。

2013年,沈阳经济总量的19%、第一产业增加值的68%、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8%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9%是由县域经济创造的。从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出,县域经济在沈阳经济发展中占有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县域经济在沈阳经济中具有不可忽视作用,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沈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沈阳下辖的康平、法库、辽中、新民四个县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发展模式、发展路径都各不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与沈阳市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各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要想缩短县域经济与沈阳的差距,必须了解其发展模式,了解各县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沈阳各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分析

从县域主导产业视角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农业主导模式、工业主导模式、服务业主导模式、混合型发展模式四种类型。农业主导模式强调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农业较强的前向产业关联效应,以带动县域整体经济发展;工业主导模式是指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无论从产值还是就业比重都已占主导地位, 并将这种模式分为三种情况:大城市依托型工业化、内生型工业化及开放型工业化;突出服务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的模式,可以称之为“服务业主导模式”。有两个以上主导产业的属于混合型发展模式。

县域主导产业一般通过区位商的计算得出。县域区位商理论计算公式如下:

县域某个产业的区位商=■

根据区位商计算结果可以将县域产业划分成3个等级:区位商值小于1表示该产业在这些县域中不具备优势;大于1小于2表示该产业在这些县域中具有优势;区位商值大于2则说明该产业在这些县域中具有显著优势。

沈阳县域主导产业选择可以参考区位商和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中比重两项指标.具体如下:我们这里取“县域该产业产值占全沈阳该产业产值比重的均值为参考: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16.97%: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4.6%: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值为2.32%。根据这一标准,将沈阳4个县域作如下划分为。(如表)

从计算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区位商都小于1,即四个县域经济都不是服务业主导模式。

表1 县域各产业区位商及该产业产值占全沈阳该产业产值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2013沈阳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结合区位商和比重数据我们看一下四个县市第一产业发展情况,辽中、康平、法库、新民四个县市的第一产业的区位商都在3.7以上。充分说明沈阳县域经济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第一产业地位突出,典型的经济特征明显。而辽中和新民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沈阳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于均值,康平和法库这一数值要低于均值,即辽中和新民第一产业发展状况好于康平和法库。虽然康平和法库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沈阳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均值,但是可以从其自身三次产业的比较优势、产业内细化和地理特色出发确定其主导产业,我们仍然认为康平和法库是农业主导发展模式。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区位商同样都在1以上,而只有辽中和新民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沈阳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于四个县(市)均值,康平和法库这一数值要低于均值,即辽中和新民第二产业发展状况好于康平和法库。

辽中和新民的第一第二产业区位商均大于1,且比重均大于均值,因此辽中和新民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均具有优势的县域,属于混合型的发展模式。辽中和新民宜第一二产业并重发展。

县域主导产业能够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起引导推动作用,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于优势产业的发展。因此,集中力量挖掘、培育和促进沈阳县域优势产业的成长和壮大,对于沈阳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市)应在判断识别地方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三、沈阳各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体系,探索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组织模式,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康平、法库是第一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立足于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康平、法库是传统的农业县,区域内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可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以特色农产品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依托,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发展设施农业,逐步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挖掘民间创富热情,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通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加快县域工业化,形成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工业集群

各县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不仅重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还要改善本地居民的创业条件和创业环境,激发他们的创业愿望,提高民营经济水平。

(三)以沈阳经济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为契机,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将县域经济发展纳入到区域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

考虑沈阳经济区建设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大背景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考虑利用沈阳及周边大中型城市的辐射作用,发展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兴辉,王丽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9,2:123-125.

[2]周健,贾晓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J].环渤海经济嘹望,2010,3:25-28.

[3]王晓玲.辽宁县域经济发展阻滞因素及对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10,11:70-73.

[4]辜胜阻,李华,易善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新思路[J].经济纵横・2010,2:34-38.

县域经济模式范文第3篇

摘要: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工业推动型、非公有经济推动型、产业集聚型、劳动经济型、农业产业化推动型、开放带动型等模式。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编辑整理本文。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

编辑整理本文。

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与思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09

县域经济模式范文第4篇

作为一个相对的区域概念,冀中南地区主要包括河北省中南部诸县(市),由于各县(市)在资源、资金、技术、文化、区位、产业等方面的差异性,因而形成了具有明显差异、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根据各县(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的差异性,可以把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一、资源支撑型模式

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来支撑和促进经济发展。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两种类型,依赖矿产资源发展的县市主要有武安市、磁县、沙河市、鹿泉市、邢台县等,依赖旅游资源发展的县市主要有平山县、正定县、安新县、涿州市等。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资源独占性

由于自然地质条件及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具有独占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可转移,难以消失,是长期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民营经济支撑

如2007年邯郸武安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88.6亿元,上缴税金30.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和29.9%,分别占全市GDP的84.1%和全部税收的82.9%;多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或全国制造业500强。

(三)产业链条完整、突出

如邢台县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依托,发展了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等后续产业;沙河市依托矿产资源而形成煤炭开采与深加工、玻璃建材、钢铁等主导产业;武安市因其丰富资源而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其中2007年钢铁行业纳税25.6亿元,占其县域经济全部税收的70.5%。

(四)旅游资源带动效果显著

2008年,平山县依靠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实现旅游总收入13亿元,成功入围“中国旅游强县”;正定县、赵县的历史文化旅游;安新白洋淀生态旅游;涿州的影视文化旅游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二、传统产业带动型模式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以其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或生产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宽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模式。辛集市、无极县、安国市、高阳县、蠡县、曲阳县、泊头市、安平县等属于该类型。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产业历史悠久,技术精湛

如辛集市以其皮革加工业为支柱产业,并荣获“中国皮革皮衣之都”美誉;蠡县因其悠久的皮革加工和纺织技术,而成为全国闻名的皮革、纺织品特色产业基地。这些传统产业历史悠久,闻名于世,具有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二)产业集聚效果好

产业集聚程度高,从业人员多,对地方经济贡献大。如泊头铸造业产品覆盖汽车零部件、汽车模具、艺术铸件、精密铸件、标准化铸件等多种类型,2010年从业人员约达2万人。这样,通过产业集聚,可以更好地突出产业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三)新型产业发展缓慢

传统产业的存在,会促使地方经济发展以传统产业资源为基础和立足点,拓宽产业范围,延长产业链,或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所以在项目建设、技术引进、资金配套等方面难以摆脱传统产业的限制和依赖,对全新型的产业或技术引进力度不够。

三、技术创新型模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摆脱了资源及传统产业的影响和限制,大胆引进新技术或新产业,以多元化的产业模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藁城市、栾城县、晋州市、定州市、宁晋县等属于该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资源匮乏

大部分县(市)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匮乏,既缺乏资源型模式所具备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也缺乏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因此,这些地区只能摆脱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以创新促发展的道路。

(二)创新文化引领

如宁晋县土地贫瘠,农业基础薄弱。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传统技术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宁晋人走出家乡,到外地寻求发展机会。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形成了开放经营、吸收并融、创新求变的先进文化理念,进而促使制度、行为的变革。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充分利用先进文化引领的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大胆吸收新型产业,改良现有产业,形成了以单晶硅、纺织服装、电线电缆、机械制造、粮食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群,成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模式的典范。

(三)产业集群优势

通过产业集聚,便于企业间资源、技术、劳动力的协同,有利于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形象影响力,全面壮大县域经济竞争力。

(四)政府支持

在引进的技术或项目中,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项目建设、资金配套、人力资源配置、税收政策及外来人员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提供了及时、周到的服务,使项目得以及时运转。在营造“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传统农业型模式

以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及农产品的深加工为主,而形成的农业经济主导模式。冀中南地区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等地的大部分县(市)属于传统农业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农产品优势

这些县(市)拥有良好的土地、气候及水资源等,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如邯郸大名的花生、小麦;衡水深州的蜜桃,故城的棉花;沧州河间的金丝小枣等。

(二)广泛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产品品质优良,历史悠久,市场覆盖率高,深得广大消费者信赖。因此形成了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或网络,有些农产品远销海外。

(三)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口稠密,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提供了保障。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这些地区用于传统农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富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也成为其县域经济发展中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经济增长缓慢

因受农业自身发展规律制约,经济增长缓慢,难以出现以工业产业为支撑的快速增长的局面,经济总量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社会经济以稳定发展为主。

五、农业创新型模式

在传统农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观光旅游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等途径,培育农产品的特色优势来带动经济发展。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特色资源

如邢台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积极发展以优质果品、枣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效果。该县的“浆水”牌苹果先后被指定为十六大、十七大会议专用果品,“天力三宝”牌酸枣汁成为中国航天员特供饮品和“迎奥运”特制产品。

(二)品牌形象

赵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中国雪花梨之乡”,这些荣誉塑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品牌。该县并通过实施每年一度的“梨花节”、“采摘节”,积极推动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更好地提升了县域形象。

(三)政府协助

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由政府出面协助和指导。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引进、产品营销必须通过由政府出面组织或协调的行业协会,才能实现产销对路,规模经营。

(四)现代营销

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如网络营销、服务营销、关系营销等)将产品或服务向更广的市场范围推介。这些手段单靠农户或生产者很难达到,地方政府统筹谋划、设计、实施和管理的模式更加有助于农产品的销售。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只是相对的,就某一具体县(市)而言,只是侧重某一模式,但其中也有其他模式的支撑要素。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着眼于整个经济体系,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科学决策,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县域经济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风险投资 分析 预测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039-02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图1是来自省略的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中国低碳能源行业创投市场月度投资规模,从图中可以看出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低碳行业。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4.王遥,刘倩.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2010(2)

5.俞颖.我国风险投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基于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过程的分析[J].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