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应急预案

人力资源管理应急预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力资源管理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力资源管理应急预案

人力资源管理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0引言

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在高校生存和发展中,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人才开发、汇聚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办法。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网络环境下,高校要想更好的发展,应该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加强创新研究,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融合无疑是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1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运用信息处理手段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以实现管理目标。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集中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业务流程设计、员工沟通、人力资源报告分析等方面。信息技术在资源整合、信息存储、数据分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将信息技术如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平台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去,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的管理资源,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数据。具体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为学校领导、管理层提供数据支持、决策依据,进而提高高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再则,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不仅能有效拓宽学校内部沟通渠道,还为员工跨部门、跨级别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条件,这也将会进一步拉近员工的距离,缩短员工的反馈时间,提高部门和组织的灵敏度。如高校在人员培训、岗位分析、招聘和资料录用方面,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处理相关事物,不仅能降低成本,实现无纸化办公,还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因此,在网络信息科技在各行各业大规模普及的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方式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融合已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2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大多数高校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意义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且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大胆的尝试,但是,仍有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仍缺乏认识,客观上阻碍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前进步伐,并且造成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薄弱,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环境不成熟。有的高校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还存在认知错误,认为信息化管理不过是借助计算机体系对人力资源进行的管理。为此,他们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方面,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化操作层面,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后期支持团队,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集成度又不高,管理系统升级、更新速度较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有的高校在实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视野狭隘,目光短浅,没有站在全局高度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建设,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信息共享不充分,导致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偏离了大数据时代高校的管理需求。

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3.1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到信息化管理中去

发展大计,思想先行。高校管理层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决定了该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前景和发展水平。在信息时代,高校管理层、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借助信息系统了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大数据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将一定量的资金投放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搭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日常事务,重点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借助信息技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然后,成立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部门,由其负责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其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计划,完善管理制度,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部门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分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3.2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之所以非常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鉴于此,高校要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学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标准,理清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头绪和思路,要求有关部门合理使用、妥善管理信息技术设备,将各类设备分类登记,并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与此同时,建立学校人力资源设备安全保障制度,为人力资源建设提供资金、人力和技术保障,要求相关人员在人力资源数据处理中,做好学校人力资源信息传输、交流、与管理工作,发挥自身在学校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设备、计算机系统硬软件维护和管理、数据的备份与恢复中的积极作用。然后,建立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与教育制度,要求有关部门针对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以提高管理队伍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最后,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应急机制,针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中出现的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

3.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流程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都以人力资源考勤、休假、薪酬管理、数据管理为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事务虽然不太复杂,但是事务繁琐,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落后,效率较低。因此,在处理一些繁琐的工作如考勤、休假等问题时,处理结果经常是时间滞后、错误百出。信息技术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创新动力,高校可以信息化管理为目标,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管理路径,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开发或者选用先进的人事管理软件,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材料等都存储到计算机中,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和分析,进而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与此同时,高校还要立足于学校网络服务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全面共享,减少基础数据维护错误率,提高人事管理效率。

3.4提高工作队伍的技能和素质

不管技术如何发展,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主体始终是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如果没有技术过硬的信息化工作人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目标根本不能实现。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的基础上,高校还要重视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引进一批专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人员,充实到信息化工作队伍中去。与此同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学校培训体系,针对信息化工作人员开展一系列的技术和职业培训,要求他们掌握相关技术,提高专业素养,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效高质地完成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任务。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展的要求。因此高校要认识到信息化、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正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使高等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探究[J].中国信息界,2011(05):50-52.

[2]贺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03):79-81.

[3]王晓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05):56-57,60.

人力资源管理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业务持续管理;应急管理;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容易发生有害物质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突出性事故,必须通过良好的应急管理应对突出事故,迅速了解事故情况,掌控事故状态,提供系列解决办法,保证准确、高效的事故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亡,保护周围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的破坏,避免石油企业的声誉受到重大影响,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石油企业因其生产的特殊性使得物流部门是事故的高发机构,在罐储、海运、陆运等业务中,只有将业务持续管理与应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取合适的防控措施,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启动对应应急预案,最大限度的避免灾难,降低灾难带来的危害。

1 石油企业业务持续管理与应急管理概述

业务持续管理就是为保证企业业务持续发展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帮助企业提高自救能力。应急管理则是针对事故而形成的系统管理方法,其具有侧重于应急性的特点。从定义上来看,业务持续管理与应急管理各有特点和侧重,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都是如何应对灾难事故而制定的系列方法和措施,是一种应对事故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措施。

只有实现业务持续管理与应急管理的融合,才能促进石油企业更好做好事故处理工作,促进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正确措施,降低事故带来的影响。而要实现这二者的融合,第一要务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机构,专门负责业务持续管理和应急管理,然后根据业务的特点制定业务持续管理计划方针以及应急管理员,实现对业务的有效指导。

2 业务持续管理实践

2.1 设置组织机构

为保证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都要建立质量管理系统以及组织机构,而业务持续管理与应急管理则应该是质量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质量管理系统之下建立一个专门负责业务持续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在该组织机构中制定一个相互制衡、相互联系的岗位机制,明确每个人员的责权利,并通过管理制度促使所有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在发生应急事故时,该部门的应急计划负责人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行动或是持续行动,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在业务执行前以及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该组织机构制定事前危机控制措施,做好事前预防工作,有效防范事故,降低事故发生率。

2.2 制定业务持续管理计划

业务持续管理计划是保证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应该还包括应急管理计划。在该计划中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明确该业务中各个人员的职责。一般来说,业务持续管理计划中包括总体框架、需求构成、组织结构、应急事件应对对策等内容。石油企业的业务一般规模较大,业务持续管理持续计划的总体框架也较大,是一个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人员、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需求多、计划结构复杂、多种文件资料支撑起来的大型框架。

在业务持续管理计划的制定中,需要明确运行中断和应急原则,事故属于三级时,由事故负责部门负责,并将事故报告传递给危机事件管理小组;事故升级到二级时,启动危机事件管理小组,并要求其他相关部门协同参与事故处理;当事故升到一级时,由企业管理者直接指挥危机事件管理小组,并要求企业所有部门都参与事故处理。为有效促进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石油企业必须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做好事前防控工作,制定风险减少计划,在信息共享、人力资源管理、物流、技术支持等方面提供战略性支持,保证业务运转的持续性。

2.3 确定关键流程及操作

各项业务都有事故处理的关键防控点,因而在业务持续计划制定中需要明确各个业务的关键业务流程和操作,明确应急事件需要的响应时间和业务重建时间,保证在承受范围内最低业务操作水平上履行对客户和相关利益主体的职责。

3 应急管理实践

3.1 应急管理框架

在业务持续管理计划中将应急管理作为一个单独的子项目列出来,并进行应急管理计划的设计和编撰,编撰一个三级的应急管理框架。这个三级应急管理计划根据应急事故分成三级:一级属于重大险情,由总公司的应急管理小组负责;二级由专业公司和项目部负责;三级险情属于小险情,由基层站、队负责。在这个三级应急管理预案中,每种险情都分成三级,每种险情中就有了三个具体预案,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对应的应急管理预案,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总公司在生产协调处设置应急管理小组,负责应急决策、指令的落实和协调,全面负责事故应急处理以及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一级和二级险情的管理,负责一级险情与二级险情的接口配合。

3.2 编制应急预案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编制各种险情以及各个级别险情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在应急预案中,包括应急组织机构的成员介绍、预案管理职责、预案启动原则等内容。比如说:下一级的预案启动需要上报上一级应急管理小组,上一级预案在这时要处于预警准备状态。

石油企业的应急事故一般可以分成这样几类:设备以及系统的操作故障、工厂事故、自然灾害(台风、地震、传染病)、无法进入工作现场(、政局动乱)、其他(原料供应断开)。事故发生会影响业务的持续进行,甚至造成业务的中断,所以必须先对事故定级,然后采取对应的应急处理预案,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带来的危害,尽量保证业务的持续进行。

3.3 事故回顾与检验

事故处理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因此,事故平息之后需要对事故进行回顾性总结,生成事故报告。事故的回顾重点是关键职能部门的业务持续计划和应急计划的执行情况,找出其中疏漏的地方以及不适应的内容,并挖掘疏漏的原因,对应急计划和业务持续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业务持续计划和应急计划。

每年或每半年开展一次业务持续管理应急管理的检验工作,确保持续管理计划和应急管理计划的稳定性和适用性,重点把握关键职能部门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当前的业务持续计划和应急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来说,检验的内容应包括:应急流程的关联性及适用性;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应急和持续计划是否会导致业务的中断等,通过详细的检验工作,完善应急和业务持续管理计划,降低事故带来的危害,促进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石油企业的业务持续管理与应急管理的融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部分发达国家制定了国家标准,为应急管理与业务持续管理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引了融合的方向。美国的NFPA1600、英国的BS25999、新加坡的TR19等标准就很好的将应急管理与业务持续管理融合起来了。我国的石油企业也要正确认识应急管理与业务持续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融合的必要性,借鉴国外的标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制定适应的融合标准,加强业务持续管理和应急管理,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逐渐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沈殿成.以技术创新推动炼化业务持续发展[J].中国石油企业,2012(9):16-18.

人力资源管理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工程 项目管理 流程 要点

对于企业跟踪项目,在进行准确、翔实的项目信息收集工作后,项目管理工作可遵循以下主要流程:项目调研 可行性研究 项目论证 - 合同评审 项目实施 项目后评价。

现就主要环节列述如下:

1.项目调研与可行性研究

企业在项目立项前,须选派工程管理、技术、造价、商务等专业人员进行项目调研,调研工作应当扎实、到位,调研的信息应达到详细、直接、准确和具体。项目调研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项目所在国(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国家资源状况调研;项目的规模、工作范围、资金来源,项目的运作方式调查;项目的业主、监理和总承包商以及其之间的工作程序和合作方式调查;项目技术规范和要求,项目合同基本模式;现场实际情况、当地或沿线水文天气状况;当地材料价格、设备价格、人工价格及其运输距离和方式;与项目有关的法律、保险、税收、海关、商务、财务、银行和货币政策;我国驻外经商参处的意见;我国政府对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相关项目在当地的执行情况等。

调研人员必须在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的主要内容:项目所在国的国情与当地情况介绍;项目的背景与项目的提出;项目的识别与项目情况介绍;项目实施规划设想: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项目成本费用核算;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获利能力分析;项目偿债能力分析;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当地市场状况与预测;项目实施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项目建议等。

2.项目论证

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企业相关人员组织对项目进行论证。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核,并根据项目特点和需要选择专家进行咨询,提出审核意见。重大或特殊项目可以外聘有关专家参与审核工作和咨询。根据审核意见和专家咨询意见,组织召开工程项目评审会。提出对审核意见和专家咨询意见进行答辩和澄清,评审委员会通过投票表决方式提出评审意见。

3.合同评审

企业需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如工程管理、工程技术、法律等人员,对项目的投标工作取得成功或议标谈判工作达成的初步协议进行合同评审。

4.项目实施

正式合同签署后,由企业选聘规定负责执行该项目的项目经理,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合同,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被选定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定项目组组织机构并选聘执行该项目的经理部人员。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合同、项目目标责任书、项目有关评审论证意见以及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完成项目的《实施规划报告》。 《实施规划报告》应包括: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项目经理部岗位说明和责任分配矩阵;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项目实施的人力资源调配计划;机械、材料采购及使用计划;项目实施的质量和安全计划;实施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依照合同价格调整后的项目成本预算:项目实施的资金使用计划;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成本的结构分解;项目经济核算;项目获利能力分析;项目偿债能力分析;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项目合同管理项目分项工作目标确定;项目组织派遣计划;项目实施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规章制度;项目的信息管理规定;

项目经理部应本着忠诚企业、严于律己、务实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对项目进行目标化管理,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完成项目的组织调遣、项目实施、工程款的回收、竣工收尾、缺陷责任维护和项目的移交等工作。项目经理部应对项目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的进展状况转换成为可量化的信息并形成《项目作业报告》上报公司。同时,项目经理部应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与督导。同时,企业应对项目经理部实施有效的控制,审查项目经理部的《项目作业报告》,并能够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检查、协调与指导。同时负责提供对项目实施的后方支持与服务,负责向集团公司管理层汇报《项目作业报告》和其审查意见。

5.项目实施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管理要点:

1)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设立项目经理部内部的职能部门与工作岗位;对项目的实现目标进行分解来确定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制定规章制度和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要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层层有监督。

2)项目进度管理: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的《实施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出由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图、项目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估计、项目里程碑计划和甘特图、运用关键线路法CPM完成项目实施的单代号时间坐标网络图、工作责任分配矩阵等组成的项目进度计划。项目进度状况的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项目经理部应完成每月的《项目作业报告》,报告中应包括项目实施的状况、管理状况和进度状况、实际完成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的甘特图、S型曲线图。并对进度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如连续两个月未完成工程进度,应对原因和责任进行专题报告。

3)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应按有关工程技术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项目经理部应遵照《实施规划报告》中的质量计划,建立项目质量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办法。项目经理应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保证项目质量控制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发包人的要求。过程质量控制应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

4)项目的成本费用管理:项目经理部应遵照《实施规划报告》的相关计划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的支出。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成本和费用管理负全责,项目经理部的财务人员负责监督。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的《实施规划报告》中根据项目的各项计划和费用测算完成实施项目的费用曲线,该曲线是对费用控制的基准线。对于因组织不力导致的工期延误、质量事故和浪费等造成的成本和费用的增加,项目经理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材料、燃料、设备、人工费用等涨价造成的成本和费用增加,要有详实记录和报告。

5)项目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和使用管理: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实施规划报告》进行采购工作。全部的材料和设备均应执行比价采购的办法,每个品种一般至少要有三家供应商进行比较。采购的材料和设备应在项目经理部的材料管理人员、工程技术和财务人员的监督下登记入库。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应与项目预算相符,材料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应对材料和设备的实用予以监控。

6)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存储、传递与应用的控制,把信息作为管理对象进行管理,使各管理层有计划的组织沟通,以保持项目领导层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项目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报告中的报表、图示、计算数据,以及计划安排、技术文件、会议文件等与项目有关的各种信息。

人力资源管理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汽车运输公司职工代表(会员)大会,作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请允许我代表公司经营班子通报了20xx年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20xx年公司工作思路。请予审议。

一、 20xx年工作简要回顾

20xx年,我们在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道路上经受了重重考验:如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导致客流总量锐减、收入大幅下降,所产生的经济衰退也造成商贸业各市场交易量减少,经营户信心不足,市场不稳定因素有所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的传播不仅增加了生产组织难度,也给企业带来附加的政治责任;燃油税改革后油价在短期内的迅速攀升已使我们的运输成本达到历史新高;客运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各类非法运输车辆对我们主业的冲击已日趋严重;南北新站建设不仅耗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企业内部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出现等。面对种种困难,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层紧紧依靠广大股东和员工,积极研究对策、寻求机遇、化解矛盾,遏止了效益大幅下滑的不利局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收入利润:09年,较去年增长2.12%,实现利润与去年持平。

(二)工资发放:09年,我们坚持追求共同发展、回报股东员工的经营理念,克服成本剧增、社保基数调整等困难和压力,着力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全年发放工资总额2438万元,除经营层人员外,其他在岗员工人均工资收入为21490元,在08年基础上增加了1686元,人均增幅为8.5%。

(三)公司上缴的各项税金:09年,公司向国家缴纳各项税金1526万元,各控股子公司向国家缴纳各项 税金942万元,母子公司共计入库各项税金2468万元,同比增加331万元,多年来公司的入库税金在全市服务行业中一直处于前列。

(四)职工安置费的保全和支付:09年,公司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仍然努力克服困难,按时、足额地支付了内退人员的生活费、保险费、职工辞职补偿金、遗属补助、六十年代精简下放人员生活费等614.85万元。 截止09年11月底,公司改制剥离的各项职工安置费8227万元已累计支付5037万元,剩余3190万元未支付,按照政策规定和市总工会的要求,公司均以有效的公司资产进行了抵押保全。

二、调整产业结构、确立经营方向

根据企业现状和产业发展前景,年初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层经过多次研讨,并征求各层面意见,确定公司产业经营的方向为:集中精力做精做强客运、商贸两大主业,形成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努力寻求低成本扩张和市场整合的新途径;加速其他产业经营向客运、商贸业的收缩和集聚,确定修理业作为客运辅助、保障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动摇;从竞争无力、发展无望、效益低微的弱势产业中逐步退出。

按照这一策略,今年8月经过多次磋商,公司对外全额转让了所持有的一汽站51%的股份并妥善安置了24名在岗员工;年底,在去年减持青旅5.17%股份的基础上,一次性转让了剩余的46.55%股份,将公司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主业经营上来。

三、南北站建设有序推进

建设南、北新站是事关公司长远发展大计的战略布局,其工程量大、涉及面广、程序复杂、耗时长,近两年公司一直在举全力、斥巨资建设新站,两站的建设也将为公司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最佳效益以及扩充经营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新南站主体完成后的全面装修工程,公司组织高层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值守和全程监控,在平面布置、功能完善、施工质量、统筹安排等方面多次进行研讨论证,积极协调相关主管部门与施工单位解决装修工程中的障碍和矛盾。在施工单位确定和材料采购中,均严格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采用公告和招投标机制,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成本,于5月份全面完成了主体装修并进入试运行阶段,下半年组织了对供电、消防、保温节能等设施的分块验收,目前正在进行加油站、例保台、通道、停车场地及站内绿化的后续配套建设。

就新汽车北站的建设,公司经与市、区两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多次协调和沟通,完成了工程可行性报告的省厅审批、地质勘察、土地征用手续办理、施工图设计、主体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的招标确定等工作,已进入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的最后准备阶段。

四、各产业依托市场、开源节流,努力挖潜增效

客运经营部面对危境,转变思路、调整策略、强化管控,极力扭转收入、效益双下滑的不利趋势。针对市场环境的恶化,客运经营部牵头各专线公司,抽调精干人员,积极与运管稽查部门形成联动,全年共打击各类非法营运客车213辆次、打击各类“黄牛”拉客百余人次,同时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先后在南京、上海、北京、西安、石家庄等班线上推出特价票、优 惠票等,争取旅客回流进站;加大公司化改造力度,通过多方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于年初完成了洪泽班线的车辆收购并成功组建了淮洪专线公司,在实现短途班线专线化改造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继续加大车辆更新力度,全年共投入1250万元更新、新增高一级以上客车31辆,不仅提升了硬件水平,而且提高了综合使用效率;将发展旅游包车作为增收的突破口,特别是快客公司通过与旅行社、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协作,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全年创利较去年增长65%,为公司总体效益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稳步推进新南站的启动,并在老南站保留售票点,开通新老站之间的旅客接送车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源流失;按照公司对客运的战略部署,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成功并购淮阴区中北公司,实现挤入农公客运市场的战略目标;依托公司网站,研发和开通了网上购票系统,已售出vip卡422张、充值金额10.45万元、网上购票1681张、票款营收7.17万元,既提高了服务水平,又扩大了客户群体,同时缓解了高峰期站点售票压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好评;将学生流作为市场营销的重点,客运三站围绕各自周边的大中专院校,推出“免费送票进校园”、“客运服务进校园”、“节假日免费接送”、高峰期增开校区单发班等服务形式,吸纳了大批学生客源;注重细节管理,相继出台了《外宾服务要求》、《公营驾驶员服务行为规范》、《流水班车规范化运行制度》、《节假日学生接送服务预案》、《网上购票业务工作人员服务要求》等,不断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行为;充分利用元旦、清明、端午、“五一”、 “十一”、春节等节假日旅客运输市场的需求,及早部署、合理组织、提高效率,节假日期间的运量和营收较往年均有所增加。

商贸经营部加大改造力度、强化服务保障、持续深度挖潜,确保全年效益稳中有升。商贸营部在各市场开发已至极限的情况下,以边角地块的挖掘利用为重点,极力扩充经营面积;积极调研内外市场,掌握一线信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市场布局,完成六区二楼过街天桥的架设、七区柜改房的推进和八区三、四楼3000余平米仓储房的加层工作,并同步实施八区一层通道、门面的改造,为改善经营环境、提升市场档次打下了基础;根据市场行情,商贸部合理调整房屋租金标准,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取消了建材市场自03年以来租金按年减免两月的政策,分区域、按比例调整了书市、汇通到期房屋租金并顺利完成合同续签工作;配合客运站点调整,接收了老南站房屋、场地的管理;实行人性化的市场管理,积极为经营户排忧解难、化解市场经营矛盾、提供后勤维护服务等,融洽市场关系,维护市场的繁荣和稳定;下半年调整了对快餐经营的绩效考核方式,有效调动了快餐人员的积极性,并在食品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上严格执行卫生监管规定,快餐质量有所提升,获得清河区卫生监管部门授予的“优良餐饮管理单位”;广告经营充分挖掘公司已有的网站、站场、墙体等广告资源,全年新增广告牌位16块。

修理分公司按照修理业作为客运辅助、保障产业的目标定位,将规范车辆维修定点管理流程为重点,逐步健全维修体系、完善检验制度、建立维修档案、提高检修质量,有效降低了车辆返修率;针对设备老化、技术人员匮乏的现状,率先推行薪酬制度的改革,按照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原则,进一步拉开技术人员与管辅人员、一般技术人员与修理技工的收入分配差距,使绝大部分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又有大幅提高,充分调动了修理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修理分公司还严控材料成本,通过市场询价、厂家垫付以及比价采购的方法狠抓配件采购的源头管理,尽可能降低车辆维修成本;加强与客车制造商的联系,增加了中通维修服务站。

出租分公司利用gps管理系统,加强车辆动态监管,坚持每日上路检查和安全宣传、交待,着重压低车辆事故发生频率,降低经营风险;强化对经营行为的考核,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参与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全年共返还失主失物120余件、现金2万余元,收到各类表扬信件3封、锦旗4面、各类好人好事被电台和电视台报道28次;积极寻求经营方式的转变,排除阻力和干扰,推出公司化经营车辆1辆。

检测站外争政策、内抓质量,强化现场监管,努力争源创收。针对费改税实施后外挂车辆回流以及车辆保有量增加的情况,一方面主动协调主管部门争取检测车源,另一方面动员全体员工“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加班加点完成每日检测任务,全年同比增加检测车辆2400余辆次;积极开展员工专业培训,参加省、市部门组织的专业知识考核,提高全员专业技能,顺利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复评审工作及省运管局组织的“江苏省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信誉管理”考核验收,并被授予“江苏省a级信誉检测站”称号。

驾校狠抓市场、锐意改革、全员营销、稳健发展。驾校始终坚持目标考核管理,对个人营销实绩进行量化考核,既调动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又推动了效益的稳步提高,全年共新增培训车辆2辆、招收学员7800人;面对驾培行业的特点,即学员考试政策的多变性,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并加强沟通协调,通过开辟新的培训场地、突出从业资格证的培训等,努力保持在市区驾培市场的引领地位。今年,被省、市物价主管部门授予“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 ”称号,被省电视台评为“江苏省诚信驾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其余子公司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开拓市场、稳中求变,均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盱眙子公司完成了租赁新站的全面启用,消除了老站搬迁给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效益连创新高;金湖子公司自筹资金、自主完成新站建设任务,在来年即将投入正式运营,同时实现了过渡期经营效益的不下降,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五、各专业管理规范基础、推进改革,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突出重点、严管,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安保部先后制定了《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恶劣天气安全行车应急预案》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完善应急救援和保障体系;开展多样化的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着重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运用gps监控系统,强化对车辆运行的动态监管,严刹超载、超速和移动摄像头等违规行为;针对各单位安全重点部位,提高安全检查频次,查处各类隐患59起并及时整改;会同机务部门定期对所有营运车辆的车况、灯光、燃料箱、涡轮增压器、油路等进行专项安全检查,配合商贸部通过了对市场防火卷帘门及自动消防设施、电器线路的检测;严把驾驶员准入关,对95名社会驾驶员进行了聘用考试,淘汰了42名;根据产业性质,组织和激励各单位开展如“消防预案演练”、“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驾驶员家属座谈会”、“家访”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共表彰先进161人次、表彰金额6万余元。全年,公司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完善财务内控制度。财务部完成了会计账簿、报表、工资表填制的规范统一;定期审核各分子公司财务报表,做好数据信息地汇总、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加强财务指导和监审,全年组织对各分、子公司的财务专项检查和审计共40余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查处和纠正;高度重视现金管理,紧缩经营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入,为建设新站加速资金沉淀;积极关注财务法规的政策变化,定期对各级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和考核,逐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业务流程、规范基础工作、强化日常督查,规避各类劳动用工风险。人力部建立了劳务驾驶员聘用档案,完善了招、用、退等各环节的法律手续,并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成立驾驶员机动队,通过分块管理、统一调配,有效解决了高峰期的人力需求和休息休假问题;开展岗位工作分析并实行员工聘用资格管理制度,着力提高公司管理和技术岗位队伍素质;进行制度创新,下半年积极推进员工薪酬制度的深化改革,通过结构调整、量化考核、绩效挂钩,绝大部分员工收入均有一定增长,并使员工收入能够与社会、企业发展相适应。

机务技术管理:机务部积极应对燃油税改革、公营比例提高、成本巨额增加的新形势,将节能降耗、公营成本控制作为管理重点,调整公营车辆运行成本消耗定额管理方法,建立车辆成本档案,及时统计、分析、计算、评估和考核;加强对车辆维修定点流程的监管,协调运修关系,指导各单位完善机务管理基础工作,以减少机务事故、提高技术状况、延长使用寿命;购置并安装使用车辆维修管理系统,实现了车辆维修信息在运、修双方的统一和共享;开展机务技术培训和操作竞赛,制定并落实了全公司机务人员学习车辆维修、技术检验、检测、类型划分和等级评定的培训计划,组织了国三柴油机使用维护知识培训2期,举办了淮汽20xx“安康杯”车辆二级维护技能操作竞赛。

党群组织:围绕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为主线,开展企业宣传、文明创建和员工文体娱乐活动;做好困难员工和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全年为公司各类困难员工和家庭给予帮扶、救助金19.1万元、为员工子女高考入学提供补助金3万余元;党群办牵头各单位、部门加强公司网站的管理、维护和建设,及时更新栏目、充实内容、信息、宣传产品、收集意见、答复咨询、处理投诉,使网站逐步成为联通社会、客户和员工的沟通平台;公司党委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在企业内开展了历时半年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紧密联系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实际,将学习活动与提高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水平相结合,分析公司发展现状、深入分析评议、查找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存在的问题

总结充满艰辛的20xx年,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公司在现实经营和未来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缺少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定位,发展思路及具体目标不够明晰;二是企业中层管理队伍锐意进取意识和与时俱进的观念不强,缺乏工作思路、创新意识和勤勉精神,而小富即安、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普遍存在;三是随着新站建设投入的不断追加,资金短缺问题已日益凸现;四是公司客运、商贸两大主业因城市规划、政府管控和车辆分流,积累多年的资源优势将被削弱,经营结构将面临全面调整;五是燃油价格节节攀高,各项成本逐年增加,经营的压力和负担日趋沉重;六是企业发展所需的科技、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七是制度建设滞后,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急待调整、变革和创新;八是作为服务行业,我们的总体服务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与社会发展和客户需求尚有一定差距,服务方式陈旧,服务品牌退化,服务质量投诉仍时有发生;九是企业文化建设收效甚微、推进困难,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未得到广泛认同,企业的凝聚力还有待提高。这些困难和问题不可回避,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并拿出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第二部分 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之年,新一年调整和发展的成败决定着公司未来的生存与安危,我们全体员工,特别是各位股东和中高级职员务必高度关注未来一年的各项工作,一切以企业稳定和发展大计为重,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积极创新,努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

20xx年的工作重点是:以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加快南北新站的建设和启用,规划客运业经营布局,扩展商贸业经营空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制度创新和机制改革,完成基本制度的修订,规范企业行为;坚持科技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以公司网站为抓手继续推进文化建设,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格守民营理念,进一步提高员工收入和各项福利待遇,增强各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0xx年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是:上缴国家各项税金1600万元,员工人均收入增长不低于7%,实现利润与09年持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南北新站的建设和启用

因城市发展和规划调整,总站的分流搬迁已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社会各界对总站搬出城市中心区域的呼声也逐渐涌现。就我们自身而言,在投资额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新站场的资源优势和集聚效应、最大限度地腾挪产业经营空间更是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必须加快新站的建设和启用,使之成为扼南守北的经营基地,以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新南站建设的重点是突破土地被无偿占用的瓶颈,积极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实施道路规划和动迁,尽快将被占用土地纳入后续建设,同时完成一期配套工程,以达到符合整体验收和正式使用的条件。新北站建设应尽快完成围墙封闭、高压杆线迁移、临时用水用电安装、取得工程建设必备的土地证、规划许可证和建设许可证,争取早日正式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公司所有负责、参与新站建设的人员应按照“精简、节约、实用”的原则,严控工程质量、压缩投资成本并能够满足今后实际经营的要求。

二、谋划客运产业经营战略布局

我们已经获知,淮安机场将于年内建成并通航,淮扬镇高速铁路已于今年开工建设,加之老站分流、新站启用,以及社会和旅客需求的不断提高,我们不仅面临大客运格局的悄然到来,更面临当前客运内部经营结构的急迫调整。

客运业战略布局一是迅速研究三站班次分流、站务作业、场地使用、人员配置、指挥系统、维修保障、社会宣传以及市场管理的综合方案,通过征集各层面的意见予以确定并能够分步实施,其重点为协调政府和主管部门加强对各类营运客车的交通管制;二是定位实现与航空、铁路的合理分工和短驳衔接,避开正面竞争,坚持车头向下的经营方向;三是优化现有运力结构,针对油价的攀升,积极尝试使用技术成熟、容量大、座位多、耗能低的客车,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四是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推动、配合运管稽查部门实施对市场的整治,遏制环境恶化的不利局面;五是加强品牌建设,从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入手,切实改进现有品牌的质量和形象,并通过积累和创新,多创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客运品牌,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旅客满意度。公司各级客运领导、所有客运单位和全体客运员工必须牢固树立主业经营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坚定产业发展信心,加快内部调整步伐,既不可盲目自大、更不可萎萎缩缩,要强化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极力保持主业的经营效益,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现三宗地块的联动开发,扩展商贸业经营空间

公司改制以来,商贸业得以快速、持续发展,与客运形成鼎足之势,这主要依赖于我们拥有得天独厚得地理位置和土地资源。20xx年,我们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抢抓有利时机,实现老南站地块、建材市场地块和总站班次逐步分流后空余场地的联动开发,最大限度地扩展商贸业经营空间,以保证正常、稳定、长远的收益。

商贸经营部应立足自身条件,加大对现有各市场的优化升级改造,着力改善落后、陈旧、拥挤的市场经营环境,要引进名优品牌产品进入市场,向精品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汇通八区要拓宽通道,增加消防、照明、通风、空调等设施,以弥补先天不足;八区二层及六、七区要进一步推进柜改房和仓改房;淮汽大厦五楼要在业户逐渐流失、出租率逐渐下降以及周边办公用房大量增加的情况下,积极寻求整体租赁;快餐经营要根据收入、成本、效益及资源占用,尽快转变经营体制;广告经营要调整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广告人员挖掘资源、发展客户、提高收益的积极性。

四、完成公司基本制度的修订

《公司基本管理制度》为民营淮汽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近年来,因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公司的制度建设已显得滞后,虽然我们也进行了局部调整、修缮,但不够系统,更急待创新、补充、完善。20xx年,公司经营层、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照遵循科学、尊重客观实际的原则,以坚持合法经营和人性化管理为基础,加快对制度的研究、提升、细化,制订有扬有弃并有较大创新的规章制度,以全面规范企业各项行为,促进内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改革干部聘任制度,要在坚持逐级聘用的原则下,创新干部聘任、考核、解聘机制,推行对各级干部的民主测评,结合上级评价和业绩评价,确定干部的升、续、降、奖、罚,并从次要职位进行外部人才的引进实验,以改变当前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主动性差、竞争强度低的状况;要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通过岗位分析,明确各项工作、每个岗位的应知应会、目标要求和管理责任,并以目标责任细化年度考核,使每个人都能够在具体工作中负起责任;要建立激励和使用人才的机制,全面推行岗位和职位的内部招聘,为各类人才提供公平竞争、公正选用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空间;要健全员工培训机制,按照实用性原则,提升员工队伍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要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引进计划,为企业发展积聚和培养有用人才,打破缺乏竞争意识、创新能力不强的沉闷局面,公司人力部和各级人力机构要在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中真正履行起职责。

公司财务管理要加快构建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新体系,规范财务代账和会计委派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级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强化财会内审、稽查、检查、核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重大事宜立即上报;要研究、改革已不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差旅费、业务费、通讯费、行车津贴等成本费用,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经营业绩考核和经营过程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和有力依据;要严控成本支出,加速资金积累,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公司安全管理要重基础、重防范、重落实、重创新。安保部和各级安全机构要加快对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研究,结合公司发展实际,确定公司四大安全工作的管理重点,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尽快完善各项制度,适应安全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要强化目标考核,根据不同时期和产业特点,坚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项检查,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把握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设施和重点环节,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要建立安全活动的分析和评价制度,定期查找管理盲点、弱点、难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要寻求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的新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公司机务技术管理应以保持车辆技术状况、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消耗、提高运营效率为重点,加强对维修质量、维修时效的督查、评价和考核;要通过对车辆营运过程及驾驶行为的监控和分析,科学测定燃油、材料、轮胎等成本的消耗定额,并实施考核奖惩机制,调动驾驶人员和基层单位节约成本的积极性;要完善车辆定点维修制度,按车辆使用年限、维修频次、运行强度和技术状况的不同,合理确定维修定额标准;要建立车辆更新、选型的综合评估制度,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维修方便”的原则,从源头上进行控制,推进节能降本工作。

五、坚持科技创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迅速提升,更可以大量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社会形象,20xx年,我们要继续以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作为发展的主要途径,坚持科技创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是维护和建设好公司网站,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管理分工和职责,及时信息、充实内容、收集意见、处理投诉、分析市场,提高网站在管理、宣传和沟通中的作用;二是完成网上售票通过支付宝的系统升级,满足社会、旅客的呼吁和需求,提升系统使用的方便性和影响力,争取潜在的客户群体,并作为战略营销的重要手段;三是依靠科技人员,加快研发客运结算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逐步构建企业信息化技术体系,以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

六、加快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是企业的精神脊梁,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自07年以来,我们年年都提出文化建设的目标,但收效甚微、一度停滞、甚至倒退。公司何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稳定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个别坏人在利用员工的心理做文章,而本质上是我们文化虚无的结果。

人力资源管理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勤服务管理 模式 水平

随着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青睐,各级各类高中示范校应运而生,这些学校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建筑面积大、设备设施多、需要人力多。带来的问题是学校运行成本大,传统后勤管理形式远不能满足学校正常运行需求,后勤服务管理压力加大、涉及面变广、专业性增强。

我校高中部校园2000年8月建成,2003年被认定为北京市示范高中,占地141.6亩,建筑面积约75000平米,绿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0%,是北京市普教系统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学校拥有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礼堂、艺术楼、食堂、体育馆等单体建筑,设置直燃机、配电室、消防中控室等专业性较强的设施。目前住宿学生约1000人,学校24小时运转,用水用电量大,需要全天候无缝隙管理,对校园安全、后勤保障、建设节约型校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科学管理?如何保障学校中心工作高效运转?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创设优美的学习工作环境?成为摆在后勤管理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

为学校配套服务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发展中尤为重要。旧体制下总务处的职能必须由单纯的后勤管理向以围绕教育教学科研新课改等工作,向调配使用维护管理教学资源,向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并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方向发展。

北京市高校在新旧管理体制转换中,已经对学校的行政后勤部门进行改革,引入社会化管理机制,教学与后勤分离,成立学校物业服务管理中心的经济实体,单独进行成本核算,学校与中心签约,通过管理合同规范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各司其责。校园后勤服务出现新的管理模式,学校的党政领导能专心致志的研究管理教学教育科研等中心工作,使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取得初步成效。职能转换中后勤服务的管理者更加明确权利与责任,在充分保证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着手提高后勤服务的管理水平,达到与学校各项工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目的。

在后勤管理中,朝阳区一些事业单位诸如:区政府、区财政局、区法院、区教委等机关办公大楼全部实行社会化物业管理,以委托合同方式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后勤机构职能在体制转换中行使监督检查的职能,规避了管理中的风险,签约双方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在新旧管理体制转换过程中,具有一定规模、建筑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的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委托社会上有资质、有经济实力、有物业管理业绩的公司来进行管理。当然,像我校高中部的情况在中学中是不多见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何种管理模式要视实际情况而定,绝不能生搬硬套。我校经历了不同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校园后勤管理服务引入社会化管理是改革发展中的趋势

北京市高校全部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并处在改革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阶段。根据高中示范校的规模与自身情况,借鉴高校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在充分进行论证的前提下,大胆尝试新的管理模式,是校园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改革发展中的趋势。

我校2000年至2007年经历了由学校委托一家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到目前整合社会资源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过程。由原来的运营经费高,自主性较差,管理不到位,发展到现在的管理机制较完善、成本降低、能充分保障教育教学服务。

在尝试新的管理模式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难免的,只有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后勤服务。2000年至2003年,由于我校望京校区刚刚落成投入使用,面积大、设施多、情况复杂,后勤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人员、技术严重不足,我校采取委托物业公司管理,物业公司承包了保安、保洁、绿化、食堂、设备维护等全面后勤服务工作,学校随即正常运转起来。两年后,出现成本较高,服务不及时,维护质量不达标的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改变管理模式,与物业公司解约。

解约后我校保安服务由学校与保安公司直接签约,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条款,设置专门保卫干部直接管理保安队,落实安全责任。食堂由学校与餐饮公司直接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学校设置食堂管理监督员专职监督协调餐饮卫生工作,利用餐饮公司的餐饮管理优势,为师生服务。绿化由学校直接与园林管理公司签订绿化养护合同,提出绿化养护的具体标准,总务处负责监督管理。设备设施维护与保养、校园环境卫生由学校总务处自行管理,岗位工作从社会招聘专业工人和保洁员承担。

在几年的管理运行中,我们既保留了社会化管理的成分;又采取部分自行管理形式,两种机制并存,优势互补,既有专业公司的专业化管理,又有学校总务员工的深入协调,既能直接管理各专业岗位,又降低了管理成本,推动了学校的后勤服务有效发展。因此,中学后勤服务管理改革发展要依靠社会化,但不能依赖社会化。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校园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发展中的关键

食堂、保安、绿化等方面的管理由相关专业公司根据合同履行权利义务,学校总务处起到管理监督协调作用,关于各公司的人员素质、人数、作业时间、工作质量等事宜,通过协议条款,通过及时沟通,可以基本满足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要求。

设备设施维修,中控室视频监控值守,配电室值守,直燃机房值守需要有相关资质人员若干,校园保洁需要聘用保洁员若干,2003年至2007年经过几年的运行,发现一些问题:

1.国家政策不断改革,《劳动法》的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学校聘用合同制人员,安排相应工作,有诸多不利之处,使得学校容易违反相关法律条款,例如:劳动时间问题。

2.由于政策限制,学校直接与社会个人签订聘用合同,学校不能像企业那样为聘用人员上满“五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其中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学校是不能投保的,故不能完全保障个人的社会保险。

3.学校没有灵活的用人机制,不利于与社会相关行业了解信息,不利于适时聘用优秀员工和辞退问题员工。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既不能违法,又不能影响学校后勤服务工作,一直困扰着学校后勤主管部门,通过一段时间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实际调研咨询,学校采取使用劳务派遣员工的形式,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使得用人更加灵活,具体操作办法是:学校与劳务服务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由劳务服务公司根据学校岗位需求,派遣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到学校相关岗位工作,学校使用人,但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这种用工方式的优点是:

1.学校与员工之间没有劳动合同关系,出现纠纷,学校可避免或降低合同责任风险。

2.若被派遣人员工作表现不佳,学校可以随时向劳务服务公司提出退回,更换更胜任本岗职责的职工。

3.被派遣员工与劳务服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享受“五险”,保证其合法权益。

4.学校可以专心管理使用专业职工,不必为招聘和辞退员工费更多脑筋和时间。

三、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是后勤服务管理的保障

学校与劳务服务公司签约,学校使用被派遣员工,承担其工资、奖金、加班费、保险费等,学校对被派遣员工有管理、考核的责任,管理考核的依据是岗位职责和相关规章制度,后勤服务工作要求快速反应、讲求实效、一如既往、精益求精,对员工履职必须严格要求,规范管理。

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后勤服务工作要体现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还不能忽视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在学生面前,他们既是服务者,又是教育者,他们身处校园育人环境之中,他们同样担负言传身教的责任,后勤服务工作就是没有讲台的课堂,要不断培训员工树立育人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通过日常检查工作时的亲切交谈,行走见面的主动问候,空闲时间的平等交流,建立人性化的和谐人际氛围;通过节假日的温馨祝福,福利待遇的按时到位,工作生活条件的适时改善,创造人性化的彼此信任关系。

学校对被派遣员工的考核评价工作,已经纳入日常工作程序,学校针对派遣员工专门设立年度“爱校主人翁奖”,对于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的派遣员工予以年度表彰,评优选先的过程经过个人总结、自评群评和民主推荐,获奖的员工载入八十中年度光荣册,在全校宣传橱窗中展示,以及给予适当经济鼓励。几年来,这项制度运行良好,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派遣员工的办公室、值班室管理与教师办公室管理要求统一,比如定期检查卫生,给员工订阅报纸,配置电脑、电视,便于他们学习和获取信息,利于他们排解紧张工作的压力;教师节组织学生给他们送上康乃馨,祝贺教育者的节日,提高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使他们意识到自身负有的教育责任,使他们能以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

四、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是后勤管理科学发展的核心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育青年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积极参与者的载体,后勤服务管理历来提倡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节约型校园建设过程正是 “三个育人”的有力体现,是提升后勤服务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

由于后勤管理工程维修部分是学校自主管理,学校安排懂行的主管牵头管理,在水电气等能源消耗方面,在维修零件投入方面,在维修时间把握方面都十分精心,着眼发展,厉行节约、注重研究,几年来在上述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节能减排成绩。

校内绝大部分使用了节能灯具,公共区域灯具开关由总务处、教育处分别安排后勤工作人员和责任班级学生,在白天亮度可以的情况下,落实随时关灯节电。原办公楼大厅、图书馆大厅设计为满天星白炽灯泡,每个40W(白炽灯寿命短),改为9W节能灯,总计200余个。每天按5小时计算,每年节电约:0.031KW×5小时×220天×200个=6820KW。

学生宿舍淋浴节水器具的安装,大大节省了用水和用气,每年节约近十几万元的能源费。

2003年前使用4台1000VA变压器运行,后改为2台变压器运行,每台变压器按每小时耗电2KW计,两台24小时日耗电96KW,每度电0.7元合每日67.2元。经计算,2004年至今五年总计节约12万余元。

原26台9KW开水器2007年已更换为节能型安全温开水器,每台耗电4.5KW,使用温开水器节电百分之八十,节省费用显著。每200人使用全年节省电费一万余元,1400人使用每年节省电费约七万余元。

除了改造用水用电器具,节省能源以外,管理上形成了自查自检机制和使用者报修机制,维修人员定期查寻维修责任范围的设备设施,使用者随时报告损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产生“破窗效应”而造成更大损失。

五、监督管理统筹协调是后勤服务教育教学的延伸

学校食堂采取委托管理形式,总务处专门安排食堂管理监督员专职管理食堂财产、监督受托方人员聘任、进货情况、操作流程、培训情况等事务,负责协调受托方与学校的相关工作。

学校24小时无缝隙管理,要求直燃机、配电室、中控室、食堂、宿舍全天候有人值守,随时处理相关事宜,所以学校后勤一直安排几位责任心强的主管老师每天轮流值班,周六日、节假日也不间断。

实践证明,这种人员和值班形式的安排起到了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统筹协调作用,虽然有不少情况与总务后勤无直接关系,但经过协调,事情得到有效解决或回复,提高了后勤服务的效率,增强了值班安排的实效性,在每天下班以后,校园运转正常有序,遇到情况能及时协调解决,无论校领导还是教师都感到放心。

如果发生设备设施的突发事件,值班老师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时调动值班工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维修处置,并上报学校领导,确保校园安全和设备安全。

中学后勤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综合工程,既需要社会改革、市场孕育的大气侯,也需要学校总体改革内部环境的小气候,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深刻变革,首先需要对传统的后勤观念的变更,这种观念的变更不仅仅是针对领导决策层而言,职工也亟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增强对后勤改革的承受能力。学校后勤改革要体现服务中心工作的宗旨,围绕学校发展的总目标,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条件,还要不失时机地大胆实践和探索,不断进行理性思考,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校后勤管理学术委员会.中国名校后勤论文集[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