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

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

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益生产概念;本质;发展现状;建议

精益生产最初是在丰田汽车生产方式发展而来,是由来自世界各地专家耗费近五年的时间,在丰田JIT模式实践应用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系统理论,是目前最高效最科学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管理方式的使用已经在世界各国掀起一股热潮,而在我国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并没有结合中国实践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文中通过对精益生产在我国发展的研究,为我国精益生产的应用提高微小的指导作用,呼吁更多企业使用这种方法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1 精益生产的概念及特征

精益生产的指的是一种是适用于任何行业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其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其广义方面的内容。精益生产将市场、信息技术、生产流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了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是一种十分高效的生产方式。该模式的核心是准时化,即对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额外的增值价值,达不到要求的生产环节将被剔除。所谓精,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消费者最急需的高质量产品。所谓益,就是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产生价值。精益生产的实质是管理流程。精简人员,实行扁平化管理;严格质量关,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减少无用生产环节和工作,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准时化生产方式的目标。

精益生产的特征就是剔除一切不必要的生产工序,追求精工精细的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监督反馈体系,及时发现并消除其中存在的一切非增值要素。精简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精简生产、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设计等一切环节中的不必要因素,目的是能生产出质量最优的产品、有效减少库存、能有效对客户的需求做出灵活的反应。

2 精益生产在应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精益生产在我国应用最成功的案例是长春一汽,一汽集团曾在几十年前派专人对日本学习精益生产方式,并在各大分厂实践摸索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效。国内也有其他行业的企业引进了精益生产的模式,但大部分并没有取得傲人的成绩,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企业对精益生产缺乏深刻的认识及理论研究匮乏

首先是对JIT系统认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虽然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已经采用精益生产的方式,也引进了JIT系统,但是企业并没有将JIT系统与企业的整个生产运营系统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该系统孤立存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国内多数企业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认识精益生产的基础条件,没有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制度。JIT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企业进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只要先完善这些方面才能有效发挥JIT的作用。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缺乏对精益生产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导致国内企业老板不能准确的了解其精髓所在。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企业家急功近利,在实施精益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小的问题或者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就开始打退堂鼓。可想而知,一个企业的骨干都不支持精益生产的方式,那这种方式则根本不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总之,企业主不能准确理解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的这种精髓,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精益生产效果的发挥。

另外,精益生产理论研究不完善。精益生产引进我国已经有几年的时间,各级政府也在努力向企业宣传该理论。随着我国进入WTO之后面临竞争的的加剧,国内企业对精益生产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大量专家学者也开始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但大多数还是在国外六西格玛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没有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研究。即使国内学者在精益生产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使得研究无法进行继续,更不要说在实际中推广其精益生产的研究成果。

(二)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制度和工业工程落后

在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其功能的发挥。首先,从质量管理方面来说。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虽然引进了看板管理,但没有消除原来的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的单独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浪费,这样不仅会使得工人在生产中责任意识降低,降低生产合格率从而给质量监督部门带来负担,而且也会造成运营成本的极大浪费。实际上在精益生产方式中,质量管理与设计、生产、包装等环节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流于形式。另外,我国企业实行的精益生产都是在工业工程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完善的工业工程技术作为精益生产的支撑,使得我国精益生产的实施效果无法突破现有的瓶颈。其主要原因就是工业工程刚引入我国时间不长,我国并没有成熟的经验技术可以借鉴。总之,管理和技术问题都是精益生产应用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3 改善精益生产发展应用的发展途径

(一)强有力的领导及企业决策者的推动

在20世纪末,美国军事部门曾经向国防部提出在军用制造上使用精益生产方式的问题。其后在国防部和LAL的共同带领下,精益生产顺利的被实施并在军工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我国则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支持精益生产的推行,因此我建议在重大的生产管理方式变革中政府应该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可以加大对精益生产理论的研究经费的投入,并率先在国有企业对研究结果进行反复实践,然后再在全国进行普及。另外,企业的决策者应该不断培养自己的精益生产思维,对精益生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切勿急功近利。企业决策者需要的做的就是坚持推进精益生产,并在该过程中持续改进不但进步。

(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及工业工程建设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组织机构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来说人才方面应建立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作人员系统的晋升和培训体系,财务方面应该与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直接挂钩,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组织结构方面,应该将质量管理部门和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员工都是自己的质检员,实现每个部门员工的相互监督。另外,工业工程建设方面,要多向美国、日本等企业学习,引进其先进的工业工程技术。此外,我国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精益生产的技术,并不断对这些技术进行完善,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4 总结

总之,精益生产是一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企业管理方式,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虽然在精益生产应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加上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推行和企业自身的持续推进,一定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红.如何进行生产作业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国治.准时化生产方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2一54.

[3]刘承元.TPM活动一挑战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武器.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4]施礼明、汪新明.现代生产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26一48`

[5]姜文龙,现代物流技术与总体规划(J〕汽车制造业,2008(2)期:18一19.

[6]陈启图,实时系统帮助实现高效精益库房管理「J〕现代制造,2007(35):54一55.

[7]布鲁斯.A.汉德生乔格.L.拉科.精益企业「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8](美)詹姆斯.P.沃麦克等,改变世界的机器,商务印书馆,1999.

[9](美)詹姆斯.P.沃麦克,(英)丹尼尔.T.琼斯,精益思想,商务印书馆,2002.

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范文第2篇

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全球企业间竞争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供应链管理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在我国,供应链信任问题一直是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研究的瓶颈。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供应链信任是理论界和企业界都不能避免的重大课题。为此,对自供应链信任概念的提出,到现今对供应链信任链的构建机制以及所需技术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供应链信任;构建机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59-02

1 前言

自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贸易理论,人们就知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充分获利,就应致力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变的越来越复杂化,已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单独完成的。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获利,就必须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因此,供应链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最早提出供应链概念的是美国麻省理工的Jay Forrester(1961),他被称之为“供应链设计之父”。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等大背景下,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制造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而在供应链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信任。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理论研究上,为供应链信任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宝贵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逐步深入,不仅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更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已更上一层楼。

2 供应链信任的概念及分类

2.1 供应链信任的概念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1972)就指出,每笔商业交易都包含有信任的成份。也就是说,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伴随着商业交易进行。商业交易的成功,不仅需要事实,更需要信任。Arrow(1974)进一步指出,信任是经济交易的剂,也是非常有效的规则机制,任何交易实现都必须充分信任对方。因为供应链信任不仅能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不良行为,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反映能力,降低正式合约程度也有利于争端解决。

Johnson & Cullen(1996)认为信任就是相信合作伙伴愿意而且能够完成他们的义务和做出承诺,同时合作伙伴对联盟和其他伙伴的行为都出于好的意愿。Riddles,Axtell,Bennett & Clegg(2002)将供应链信任定义为在文易关系中,在面临风和相互依靠的条件下信任是一种信心,交易双方自愿地承担责任并且没有任何一方会利用对的弱点。王虎,程晖(2006)供应链合作企业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所表现出的彼此信赖、诚实、可靠、开放、公平合作以及遵守己达成的合同或协议的条款。这几个概念都侧重于供应链信任的一种道德要求,不仅要做出承诺,更要遵守承诺,带有责任意识。同时也表明了,供应链信任具有感情的依托,是稀缺的,也是难以获得和守护的。

2.2 供应链信任的分类

对于供应链间企业的信任,根据企业间信任产生原因的不同,各国学者对组织间信任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第一,从信任的性质方面划分,将信任分为三个等级:契约信任、能力信任和意愿信任,契约型信任是一种依赖于契约的信任。契约越细致,越能形成交易当事人的信任。能力型信任指一方具有按照对方要求和预期完成某一行为的能力。意愿型信任是指交易一方出于意愿而对他人授予信任。

第二,从信任的产生是否理性方面划分,信任分为两类认知型信任(cognition-based trust)和情感型信任(affect-based trust)。认知型信任依赖于对他人的充分了解和值得依赖证据的掌握。已有的了解和良好的理由都表明他人将来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构成了认知型信任的基础。能力、责任感、可靠性、值得信赖都是信任的源泉。情感型信任则建立在人们之间的感情纽带之中,这种纽带表现了对对方福利的一种关心。

第三,从信任产生的动机方面划分,信任将被分为:非自利型信任(non-self-interested-trust)和动机型信任(intentional-trust)。非自利型信任指一个企业愿意同另一个企业合作,并相信后者不会滥用前者的信任,它建立在伦理道德、友谊、同情、亲情的基础上。动机型信任指一个企业会出于某种自利的动机同另一个企业合作,后者的自利动机也不会导致其寻找机会做有损于前者的事情。

第四,从信任的程度进行分类,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分为三个层次:计算型信任(calculus-based trust)、了解型信任(knowledge-based-trust)和认同型信任(identification trust)。计算型信任指交易者都是理性的,交易者也相信他人会充分考虑被信任和不被信任的收益和成本。了解型信任依赖于交易双方共同的思考方式,这为一方理解另一方的思考方式和预测另一方的行动提供了基础。认同型信任指交易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包括道德责任等方面的共同认识。

以上对信任的分析都证明了信任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是这些层次性只在主观意识中体现,和上述信任概念类似,并不能说明信任行为的层次性。

3 供应链建立的信任机制

(1)Zucker(1986)提出互相信任的产生机制有过程型、特征型和规范型三种形式。过程信任来源于合作中的持续影响:行为的连续性决定了过去的行为对现在及将来行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长期持续可靠的互相关系会进一步强化为互相间的信任和依赖。特征信任来源于合作伙伴的特征属性:供应链往往是由不同背景特征的企业所构成。各方的社会背景和公司文化越接近,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一致性越高,信任越强。规范型信任通过中间协调机制或经济担保获得:供应链企业确信其它成员会信守诺言,那么他也会必然地,同时必要地表现出很强的信任度。

(2)Doney,Carmon,Mullen(1998)通过实证研究归纳出5个途径:计算途径、预测途径、动机途径、能力途径、转移途径。

(3)许淑君、马士华(2000)从委托一角度指出建立供应链间企业信任的方法有两种:委托人确定可信任的对象,即选择合作伙伴;人所建立起来的信任形象,赢得委托人的信任,并建立合作关系。委托人确定委托对象可以从一下角度考虑委托人是否值得信任:声誉、规模、愿意顾客化及共享机密信息。

(4)Chee・Y・w(2004)总结:Boersma等人提出了一个包括前期历史、谈判、承诺、执行四阶段的信任建立过程模型。

(5)范林根(2006)在供应链中,合作伙伴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们进行信息共享具有重复性,因此供应链中的企业间的信任是通过博弈中典型的重复博弈形成。而在重复博弈中,博弈中参与者过去行动是可以观测得到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建立合作的信誉和进行报复威胁,之所以进行合作是因为合作关系能给双方带来长远利益。

4 供应链信任构建中采用技术

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多样化的方式。供应链也在与信息技术的接轨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为企业服务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时,供应链信任的构建中也不断的采用新技术,不仅能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也为供应链信任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和约束机制。在供应链信任的构建中最常使用的技术是:P2P、RFID、B2B等。

4.1 供应链信任与P2P

Peer-to-Peer(P2P)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网络,从对等节点的交互中彼此给予和获取,即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地位是对等的,每个节点既为其他节点服务,同时也在享用其他节点所提供的服务。

随着P2P技术优势的显现,Kamvar S D,Schlosser M T等(2003)提出了,经典的基于信誉的信任模型Eigen-trust,通过节点的全局信任值来获取推荐信任度,但是在全局范围内进行迭代缺乏可行性。于真、郑雪峰、王少(2009)根据Peer-to-Peer网络中节点的异构性、自治性等特点,会使得节点兴趣和评价标准的不同会造成对服务节点的不公平评价,影响P2P网络的服务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兴差异的P2P信任模型,用于量化和评估推荐的可信程度,根据节点间的兴趣相似性来确定对推荐的采纳程度。

总的来说,P2P技术为提高企业供应链间的信任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技术平台,但缺乏对欺骗行为的进行处理,也缺少惩罚机制。

但对于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和P2P的研究并不止于此,王磊、黄梦醒(2013)提出基于兴趣群组的混合式P2P供应链形成的信任模型,将通过企业中一些兴趣的相似性,以此来加强企业节点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好的实现节点间的交易。而此文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引入黑名单及信誉衰减激励机制,避免恶意企业节点对其他企业节点的交易造成阻碍。

4.2 供应链信任与RFID

自从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年和美国国防部强制其供应商使用RFID技术以来,这种自动识别技术迅速引起全球产业界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自互联网又一革命性技术。

RFID被认为有可能在未来取代条形码并引发供应链革命的技术。要实现RFID技术的巨大收益,关键是通过其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和时事管理,而这必须建立在供应链成员间高度信任的基础上,这使得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信任构建成为其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供应链中存在着常见的信任风险,但可以从社会信任、组织机构信任及电子数据传输信任这三个方面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信任体系。这样不仅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使得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大幅提高。

5 结语

学者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基本上涉及了供应链的方方面面。总的来说对供应链信任概念和分类的研究起步早,现在基本上形成体系,比较完整。而对于供应链信任的形成机制、涉及的技术、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大都有待进一步精细化。

同时,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供应链中涉及的企业,如生产商、供应商,如何建立信任,以提高企业效益。但不可忽视的是消费者才是供应链的最终环节。只有消费者满意,供应链上的企业才能最终获益。而现今的消费者需求又是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的。供应链企业如何建立消费者信任,即顾客对产品或企业的忠实度,是供应链信任研究面临的又一挑战。

对于供应链信任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在此主要提出两个方面。首先,信任是供应链的情感依托,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那么供应链信任的建立和维系可以从组织行为学方面展开研究,什么样的品格、行为、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社会环境等,能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从而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情感纽带。其次,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为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不仅可以提高企业间合作效率,还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因此,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可以与信息技术接轨,在供应链的构建中,使用何种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信任风险,使企业间的合作有序进行,规避信任危机。

参考文献

[1]王虎,程晖.中国管理信息化基于信任机理的信息共享式供应链系统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

[2]许淑君,马士华.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6).

[3]范林根.供应链信任机制的作用原理和实现模型[J].上海企业,2003,(6).

[4]王玲.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信任产生机理与治理机制[J].软件学,2010,(2).

[5]于真,郑雪峰,王少等.P2P信任模型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9,(9).

工业工程的概念及特征范文第3篇

 

1.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的属性、特点、功能、效果与教育活动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表明教育活动对教育活动主体需要的适合或满足。所谓教育价值选择,是指教育活动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活动的属性、特点、功能、效果所做出的价值取向,它表明教育活动主体的价值态度[1]。

 

教育价值观念是隐在教育目的中的价值判断,体现为教育目的取向。教育目的取向虽可算是“应然的”教育目的,仍有别于成文或不成文的“正式”的教育目的,即规范的教育目的,或“教育目的规范”。这是由于某种教育目的取向即使指向当然状态(即符合人们的价值追求),它未必能够实现,故须经过可能性论证,作出恰当的选择;某种“应然的”教育目的,即使在理论上存在实现的可能性,只有具备充分的条件才具有可行性。故又须基于对各种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分析,作出可行性论证,只采纳有可行性的教育目的取向,并从实际情况与需要出发,作出具体的规定,从而形成“教育目的规范”[2]。根据陈桂生先生的论述,在面临环境危机的时代处境中,我们在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的“应然”教育目的取向时,要根据客观条件,采用可行的“规范”实现之。

 

价值问题不同于事实问题。事实问题只要遵循客观尺度,服从于真理一元化原则即可;但是价值问题在客观尺度上又引入了主观尺度,因而是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3]。基于价值所具有的多元性,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需要出发,对同一价值客体就会有不同价值反应和不同的价值判断。这也是历史上何以出现各种不同教育目的取向的原因。

 

教育中包含着诸多矛盾和冲突,因而教育活动是一个蕴含着种种矛盾和冲突的整体。由此,教育主体也面对着一系列的教育价值选择。作为教育活动,不仅要遵循教育的规律,而且要追求某种需要的教育的价值。在遵循规律的同时,教育活动还要满足教育活动主体的需要和要求。

 

2.教育价值取向的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是指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它具体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特征[4]。历史证明,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时代有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关联,反映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就要求其具有时代性。这种取向并不是对时代的被动适应,而是要求教育发挥它固有的时代“寒暑表”的功能,这不仅是教育理论在教育中的反映,同时也是教育价值取向能够实现的保证。合理的教育的时代性价值取向,一定要充分体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就是在客观尺度与主观尺度上取得的统一。教育必须关注时代对人的要求,并反映和落实这种要求。在技术已经危害和破坏着人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平衡状态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不管教育价值的时代性取向以哪种形式表征,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从某一种教育理论意义的生成而言,它既是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与该时代所需要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和适切性。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历史局限性[5]。教育的时代性价值取向就像三维空间中的时间一样,将这一存在物连同它的空间一起向无限推进,这样,整个教育价值取向才会栩栩如生,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环境危机的时代背景

 

由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地区性、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功能的衰退或破坏,从而严重影响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类的环境意识薄弱,没有深刻认识到人与环境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因人口压力过度地向环境索取资源,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和破坏;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物质;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经常不适当地扩大干预自然的规模和强度,导致局部和全球性的气候异常、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淡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及环境质量下降等。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所著《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告诫了世人,DDT等化学药品及农药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潜在的危险性。梅萨罗维克和威斯特尔在给罗马俱乐部的第二个报告《人类处于转折点》中写道:造成现代的许多危机的根源是出于人类最善良的愿望所采取的行动和结果。例如,为减轻人类的劳动而利用自然界的非人力能源本来是一项不容争辩的目标,然而却导致了目前的能源危机;为了加强群众——不论是国家、社区或家庭——的力量而多子多孙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它却导致了人口危机;为减轻人类痛苦,延长人类寿命而征服疾病,无疑是一个高尚的目标,然而它却导致了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如修建公路、水坝和运河,发展农业、砍伐森林、打猎和畜牧、开矿和工业工程等等,直接导致了对生态的破坏[6]。换言之,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自然环境——是人类“驯服”自然界的方式,但是却导致了环境危机。

 

地球经历了若干亿年的漫长]化,才形成今天这种适于人类居住的环境。在]化过程中,顺应它的物种被保留了下来。大自然]化中的无数事实证明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然而,我们人类总是固执地把自己看成与其它物种本质上有别而且高于其它物种的理性存在。正是这种妄自尊大和自命不凡,使我们忘记了自己依然是这生物圈共同体中的一员,天真地以为只要“通过我们的各种机器,我们至少已经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摆脱出来了”[7]。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明如果是自然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那么留给我们人类自己的只能是荒漠。处于危害中的环境再一次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生物圈供养着人们,并支持着他们所做的一切;任何不适应生物圈的事物都是对生物圈完美稳定的领域的威胁。

 

三、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

 

我们处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人们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也引起了环境的恶化,我们面临这种生态紊乱扩展的后果——危及人类的统一和它的前途,也正在危及人类特有的统一性。在这种形势所产生的危险中,不仅有冲突与其它灾难的危险,而且还有非人化的根本危险,这种危险既影响着有特权地位的人们,也影响着受压迫的人们。因为对人类本性所造成的伤害,也会伤害所有的人们。由此我们提倡人文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从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社会全面进步最基本的因素以及现代社会日益科学化的趋势来看,未来教育必须以科学教育为基础。同时,未来教育又必须以人文教育为社会价值取向,科学只有与人文相结合,并接受人文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才能使科学真正有益地服务于人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能够而且必须融合,这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所谓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即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方向的教育价值观。它是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与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学会生存》中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8]。科学人文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人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以培养科学精神为基础。怀特海说过: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9]。《学会生存》中指出:科学的人文主义所指的人是指“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在历史背景中的人,一个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他要依靠客观知识,而这种客观知识本质上必定会导致行动,并且主要为人类本身而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的使命是发展人性。倡导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心,包括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准则的不懈追求,并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10]。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交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适合的关系。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同样要求培养完善的人。在智力方面,完善的人除了应该掌握知识以外,还要发展观察、试验和对经验与知识进行分类的能力;表达自己意见和听取别人意见的能力;怀疑的能力;不断阅读的能力;把科学精神和诗情意境结合以探索世界的能力。在感情方面,要注意培养人际关系的感情品质,与人合作;培养对美的兴趣和能力,在美感活动中涵养人格。此外,要拥有健康的身体,通过训练和练习来增强体质。

 

拉塞克和维迪努在谈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趋势是兴奋地指出:对各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以及教育内容的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依存表现出更清楚的意识,这是现代学校政策最令人感兴趣的特征之一[11]。最后要强调的一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绝不是两种教育的简单相加和机械拼凑,也不是一个二者之间简单的数量比例关系,都需要充分重视,但并不以削弱对方为前提或者牺牲对方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