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发展理念

高校发展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发展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发展理念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第1篇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较为封闭。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上,高校图书馆缺乏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协调,各系统图书馆习惯各自为政式的分散管理模式,缺乏集中性。这种模式使得图书馆缺乏宏观规划和管理,使调控能力大大下降。在微观上,却实行严格的行政监控,这使图书馆管理缺乏管理上的必要自,从而使图书馆的管理失去灵活性,束缚了管理创新的脚步,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使图书馆管理模式僵硬难控。

2、服务机制滞后不前。作为高校图书馆,其职能较其他图书馆有所不同。作为具有独特服务规模与价值的场所,其服务规范和价值体系与所在高校应具备的宗旨和目标紧密相连,因此,也造就了不同特色的图书馆文化。然而,图书馆毕竟与高校文化和需求密不可分,图书馆的管理更是为了深入和拓展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坚固的后盾支持。因此,改变传统的服务机制,加强管理创新,成为高校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对图书馆基础工作认识所存在的问题。由于意识形态和管理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长期以来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十分不够,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图书馆仍停留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水平上,而当今深受大众所依赖的网络化水平并没有达到一个相对高的层次,这就需要各级管理者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全力进行改革,从而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二、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1、管理观念的创新。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发展首先要求领导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应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要想使高校图书馆得以长久持续发展,其领导者应当根据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新时代下对图书馆的新要求来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改革其中不合理的管理体制,让图书馆的发展更加有利于高校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需求。

此外,应对图书馆全体馆员进行观念创新。作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应树立起知识信息的搜集、流通、使用、更新、创造等各类新理念,并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和效益观念,提高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是自己成为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馆员。

2、人本思想管理的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质量的优劣,服务水平的高低好坏以及工作效率的高低都与图书馆人员整体的素质和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加强人本思想的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是组织实现业务创新的力量来源,以此,加强图书馆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最大化的实现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才是真正决定图书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才能更好的充分掌握和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更好的为读者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3、服务模式和理念的创新。服务,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基石,而服务创新则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今的服务理念要求与时代和社会接轨,就必须要求有迅速快捷的服务方式相支撑,并要求服务的网络化与之相适应。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本校网络功能和图书馆信息检索的优势,来优化本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的导航系统,增强网页图文互译的网上信息检索服务动态演示提示,提供编制网上导读系统的索引。对用户长、短期培训、网络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使用需求。

4、管理机制的创新。作为高校图书馆,其管理必须以科学严格的制度加以保障,一个优质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一个合理的、整体的系统的约束激励机制。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的创新,应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双向选择,实行竞争聘任制度,明确和细化每一位员工的岗位职责,从而建立起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工作制度,以此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和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并通过多种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图书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最终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按岗定酬、按劳分配的有效管理机制。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1、以人为本理念的加强。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管理创新的目的是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对于图书馆工作而言,其大部分是由全体官员来完成的。因此,图书馆管理创新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图书馆馆员。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发展应当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创新首先应被馆员所接受,并真正有利于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否则,所有的管理创新都只是纸上谈兵,难以真正得以实践。

2、专业化人才的引进。一个强大的图书馆,不仅仅要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便捷的网络信息,重要的是应注重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加大对图书馆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断提高馆内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知识层面,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其学校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3、提高网络信息的运用,发展电子图书库。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引进先进的电子书库等网络资料和技术,让资源共享在师生中良性测传播互动,不断更新资源信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平台成为第一要务。如何更加快捷、快速、有效的利用这一新平台,获取更多的资料和信息,实现服务的终端化,成为图书馆的目的所在。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是图书馆改革与进步的重要问题。如何改善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成为目前工作的重点。而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图书馆都处于转型期与变革期,如何改变观念,如何发展创新,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因此,我们要不断发展创新,不断突破和改变,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自我更新和完善,使其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第2篇

 

2013年德国注册上大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开始双元制职业学习的人,这表明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近年来在持续增长。[1]德国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深度的变革期。经济形势的挑战、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工作领域的调整使得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专业素质的要求日益苛刻,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复杂的工作任务也让企业重视员工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近年来,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已逐渐成为德国高校的共识,大学教育也应适当由基础理论知识向应用型知识迁移。企业为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需要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技能的人才。近四十年来,在德国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界处涌现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双元制高等教育,该理念将德国享誉全球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职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生产实践交叉进行)成功地移植到大学教育体系当中。无论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还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更加注重实践的应用技术大学,其双元制大学课程赋予实践领域更大的空间,理论和实践不仅在大学层面上做到有机的结合,大学常规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也获得了紧密的衔接。

 

一、新时期德国高校的角色定位

 

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大学的角色在于它是“知识的总合”。现代大学理念是教学与研究并重。在学术自由的口号下,大学是以知识学术的获取为最终目标,而非培养应用型人才。1999年欧洲29国正式签署的博洛尼亚宣言推动了德国高等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明晰了德国高校体制的区分维度:既有着眼于培养科研能力的综合性大学,又有注重实践能力的高等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还有多维模式并举的私立大学和其他高校。“博洛尼亚进程”为德国高校改革创设了必要的框架条件,其中两级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将德国传统学制分割为学士和硕士。学士学位课程重在传授基础科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的能力,使其具备进入职场的相关素质。硕士学位课程根据培养类型又可分为“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种。在德国工业4.0构想的背景下,本科毕业被视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一阶段,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逐渐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取向,职业能力教育处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焦点位置,而学术教育和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则退居其次。[2]新型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使高中毕业生在纯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又多了一份选择。

 

在德国,随着博洛尼亚改革的初见成效,新建专业发展迅速,一大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应运而生。高校体制、机构和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长期以来横亘在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传统分界线开始变得模糊、出现趋同,因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双元制大学课程,高校也积极接受并扩展这种教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大学在观念转变和教育创新方面走在了职业教育的前面。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缩编(适当减少职校教师的数量)和体制内重新定位(以行为和能力为导向),但大学教育却切实显现出朝职业领域方向发展的新态势。例如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而很难被定义的就业能力却得到了凸显。在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发展趋势下,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摈弃了以往的传统思维,即大学教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模式,转而尝试接受这两种教育体系的等值。

 

二、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当前现状

 

德国的双元制高等教育近年来呈现不断差异化和扩大化的发展态势。双元制大学教育体系惠及了参与的各方,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企业可以参与对后备员工的技能培训,学习者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及早融入企业,并在大学学习之外获得一份收入和毕业后进入企业的良好机会。双元制大学的学习课程是由在高校和职业学院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职业培训共同组成的。和传统课程不同,双元制课程通过其高度的实践性质独立于高校的其他课程体系。双元制课程最为典型的是在两个学习场所即高校、学院和企业中的学习与实践,而二者通过教学和组织形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一)双元制课程模式

 

大学学习与职业教育相融合(ausbildungsintegrierend):入学申请者要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学生除了获得学位证书(通常是学士学位),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学习阶段和培训阶段在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上相互穿插。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是保障此类课程成功运行的前提。

 

大学学习与企业实践相融合(praxisintegrierend):入学申请者要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大学注册的前提条件是和企业签订的工作合同或者实习协议。学习者在企业有较长的实践时期,高校的课程与企业实践在内容上关联一致。

 

大学学习与职业融合或并行(berufsintegrierend/berufsbegleitend):这是面向已入职者的课程类型。大学学习和所从事职业内容上相互联系,因为学习者从事的是全职工作,所以主要采用远程和自学这两种学习方式。但鉴于这两种课程模式的模糊属性,2013年以后的双元制高等教育数据库统计并没有涵盖此类课程。

 

(二)双元制课程数量

 

依据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培训+”(Ausbildung Plus)数据库,截至2014年10月,为初次职业教育者提供的高校双元制课程数量达1505门,而在2013年是1014门,增幅约50%。从统计中还可以看出,与企业实践相融合的课程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占总比48.9%。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比例是39.3%。同时还有一种占11.8%的混合形式课程,其并不能明确归于上述哪一类模式,而是以学生与企业所签订的合同形式为区分标准。以西部鲁尔大学的能源信息专业为例,大学提供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与企业实践相融和的混合形式课程。在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框架下,学生在头4 个学期里在企业进行职业培训,同时压缩高校学习。在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从第5 学期开始进行全日制大学课程的学习,此时学生可以以实习或假期打工的形式继续留在企业。在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框架下,学生在整个的大学学习过程中,要同时进行企业中的实践工作,包括实习、假期打工、部分时间工作等。[3] 根据统计,在1505门双元制课程中,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承担主力依然是应用技术大学,以1014门位居前列。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作为独特的高校形式也提供了203门专业课程。职业学院则提供了188门。与2013年相比,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数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双元制课程两年内从 30门上升到71门,充分说明向来以学术素养为指标的综合性大学在此问题上的积极应变。2014年,选择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数量约95000人,比2013年增长约50%,与高校进行合作的企业也达到9220家,提供的实践场所有41000个,这里不排除一家企业和多所高校合作的情况。[4]

 

(三)双元制专业的选择

 

在双元制高等教育中,学习者的专业选择多集中在经济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学科上。目前社会学、教育、卫生、护理等专业也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达到了总体的11%。同时学生在某些双元制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以后,还可以继续修读硕士学位或其他培训证书。以比勒菲尔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卫生和护理专业为例,双元制学提供创新化和模块化的学习方案之外,还将高校和合作学校、实践场所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业结束后,毕业生有资格能力进行住院护理和病人护理的特殊工作,或者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5]

 

三、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质量、持久、渗透”是2015年以后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重点之一是双元制模式分类化和系统化评估的继续发展。相关机构和教育专家对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又指出了当前的问题所在,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一)双元制课程作为高校的多元化特征

 

增设双元制课程是高等教育多元化进程的组成部分,这不仅仅局限于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原则上所有类型的高校都可设置双元制专业,以区别于大学的传统课程。从中期来看,这种新的高教类型将大学理论与职业实践相关联、科研与应用相关联、高校与企业相关联。2009年巴登-符腾堡州在合并多所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一种新的高校类型,即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各方要照搬巴符州模式,而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丰富多样的课程类型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双元制专业课程和常规大学课程的和谐共生。目前,双元制高等教育课程只占德国高校所有课程设置的10%左右,但学生和企业已经对这种培养模式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需求。在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内强化双元制模式,这一新特色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因为双元制高等教育相比以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可迁移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这与二十一世纪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也契合了德国力争实现工业4.0构想的精神宗旨。

 

(二)拓展新的专业和职业领域

 

迄今为止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专业热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技术领域,这使得大学课程的专业涵盖范围较窄,人才输出路径单一,不能够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双元人才的需求。德国科学委员会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促使高校和来自不同实践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的专业和职业课程。一是积极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现状,在卫生和护理领域增设双元制大学课程;二是将双元制专业设置引入到社会福利和学前教育领域,这会有效刺激社会需求,激发申请者对此专业的兴趣;三是双元制课程对于从事司法、师范、文秘和图书馆管理的职业同样具有广阔的前景;四是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同样适用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科学领域,它能够避免此类专业的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通病;五是设置传媒方向的双元制专业,目前已经有成功案例,如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的“新闻/公共关系”专业,哈瑙格林兄弟职业学院的产品规划和设计管理专业。

 

(三)职业教育体系向高等教育体系渗透

 

过去十几年,在德国中学的第二进阶(文理高中的高年级和职业学校)出现了明显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亲近趋势。除了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之外,各联邦州的职业学校也在获取就读大学资格方面做出了努力。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将近一半的大学录取资格是学生在职业学校获得的,接近三分之一的高中毕业生来自于职业高中。[6]这里所说的职业高中是指在职业学校开设的文理高中课程,学生在上到文理中学十年级,实科中学毕业,或者职业预科中学十年级以后,都可以参加这种为期三年的高中教育课程。此类课程的特点是通过概述性讲授工程技术、经济贸易、饮食营养、医疗护理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此外,巴登-符腾堡州还给学生提供机会,通过共同参与到职业学校的职业培训,以获得应用技术大学的录取资格。

 

(四)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海外输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对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学习和培训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能够在加大实践型教育比重的同时,实现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无缝对接。双元制高等教育向海外的输出不仅服务于德国的经济利益,也有利于输入国教育政策的良性发展,优化当地的就业及经济结构。

 

德国高校对双元制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近年来,一些高校不仅与海外友好院校在此领域进行合作,而且还直接帮助海外院校开设双元制专业课程或者参与建立双元制大学。早在2001年,青岛科技大学就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了中德科技学院。学院被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框架,长期获得德国教育科研部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重点资助。2015年,《中德双元工程大学框架协议》在山东青岛正式签约。中德双元工程大学由青岛科技大学与多所德国高校开展合作,采用理事会指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中德两国承认的学历。[7]

 

四、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对于我国转型高校发展的启示

 

(一)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进行转变,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成功模式可以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提供良好的范例。开展双元制专业的高校已经不仅只局限于高职院校,地方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甚至研究型大学的专业集群也可纳入其中。毕竟未来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只占少数,多数毕业生都要走向具体的社会工作岗位。地方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定位和实际情况,把办学思路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采取多种形式建设以职业为导向的实验性双元制课程。笔者认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目前有几种途径可循:一是在高校设立有别于普通专业的双元制专业,相关的校企合作项目是必要前提。二是在全校范围内设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的职业教育选修课,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本科阶段或本硕连读的应用型人才中外联合培养,这种形式在系别层面上就可以操作。四是高校要树立融入地方行业企业发展的服务意识,共建企业实习基地,为双元制办学模式创造条件。总之,转型高校要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区域服务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和明确规划。高校转型期的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发展定位可以参考借鉴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经验。转型高校要构建以学校和企业为依托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质量标准,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从而实现创新性的转型发展战略。

 

(二)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融机制

 

在德国,双元制专业的课程在所有高校专业课程中还处于较低比例,在读学生还不到所有大学注册生的5%。在我国,本科高校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培养模式则刚刚兴起。在现代生产方式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普通高校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办学理念重复、办学模式趋同、一味追求精英教育和一流大学的趋向中,可以使高校明确目标定位,保持优势特色。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就是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深度融合起来的教育理念。同时笔者也认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如何健全机制,即“在普通高校和企业、行业组织和学生等各相关方面之间通过制度与政策构建良好的互动和互助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在此要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出台,一方面会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例如德国政府对于参与“双元制”的企业会有相关优惠减免政策,这会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愿;另一方面会对“双元制”的各方规范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因此,国家要以立法形式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协调搭建平台,促进现代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渗透发展,这也是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成功转变的重要前提。

 

(三)发挥省级政府在高校转型发展中的统筹作用

 

国家在政策方面为高等教育的结构发展做了宏观布局,而具体落实到地方本科院校则需要省级政府的进一步统筹规划,因为将一所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型技术大学是一个系统的教育改革工程。依据中国国情,高校一直以来是一个只与主管教育部门相对接的独立领域。因此转型仅依靠高校自己的力量不可能实现,而是需要建立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地方学校的协调联动机制,在政策、法规和协议的引领下,共同受益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也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在政府、行业和学校的多方努力下,形成了一个从职业学院到应用技术大学再到综合性大学的部分专业所支撑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在转型伊始,各省教育厅对所属管辖的本科院校要根据学科分类和地方经济特点进行转型进度的具体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转型进程。例如辽宁省在2015年启动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试点工作。沈阳大学等10所高校开展整体转型试点;辽宁大学环境工程等116个专业开展专业转型试点。2016年,辽宁省内又有11所高校被拟定为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84个专业为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到2017年,辽宁省要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转型发展示范学校和专业集群,形成两级示范、辐射引领、全面带动的格局。[8]

 

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指向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国内高教界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挑战进行了基于政策层面和院校层面的积极讨论。由于国内尚缺乏运行应用型技术大学的经验,因此将中国国情和国际经验相结合,以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为借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进一步探索办好一批应用型一流大学和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大有裨益。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为本;主体性;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坚定政治态度和健全人格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发挥着导向和规范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阵地。教育理念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并始终指引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关系高校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新人的关键所在。

一、“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学生主体性的确证

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提出给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活力。同时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落实。它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区别,而把“育人为本”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育人为本”也是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关键。

所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时期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具有自上而下的集中性、重复性和封闭性,有其历史局限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这种局限性就表现在迷信教师的权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被动化的倾向比较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消解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创新精神。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强烈的呼唤着人的主体意识,这种开放和交往日益密切的环境中也在生成着人的主体性。尤其是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的形成和计算机的普及提高了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和层次,他们的眼界开阔了。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当代大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加强,整个社会大环境正在冲击着旧的思想观念,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同时也生成着大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在马克思的看来,就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生主体性的增强,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认真剖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难发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是一种与“以人为本”相对立的立场,即“物”的取向。这样一种“物”的取向主要采取的就是知识的传授,向受教育者讲授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评价的方式也是考试的方式。学生不是把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进而转变为行为,只是记在笔记里,硬塞在记忆里。这样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就会造成知行不一或者知行脱节的现象。

“以人为本”所表达的是一种现代哲学精神,贯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把大学生当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来看待,不能只当作教育的客体和改造的对象。实质上就是要把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根本,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的落脚点应始终放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这种“人”的取向就是思想政治的发展具有了内源性和可持续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把大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给发挥出来。大学生只有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发挥主体作用,彰显主体地位,能力和智慧能得到充分涌现,这才是“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没有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没有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要大打折扣,“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没有真正贯彻和实施。

确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无视受教育真主体地位的反思和批判。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就是对大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应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具有着主体性的个体。他们总是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着选择、吸收和内化。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是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多少理论,而是学生内化了多少又多少转化为了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应发挥和潜在的能力有没有得到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没有得以彰显才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充分表明了人的主体地位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学生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生产着自己的主体性的。学生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是在不断同周围的人际和社会环境的交往实践中不断生成着自己的主体性的,这正是学生主体性生成的根源。

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贯彻和学生主体性的高扬

主体性时代的来临,呼唤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做到“育人为本”,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性。而这样一种理念的贯彻,必须坚持从以下两点出发:

(一)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研究学生的需要和思想特点

学生的需要和思想都源自于学生的生活,这里的生活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一定范围的社会人际交往。大学生在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交往中不断增强着作为个体的本质力量,要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就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马克思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也告诉我们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离开了社会存在去考察人们的思想是无稽之谈。每一个大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思想问题一定是根源于他们所处和所交往的社会环境中,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去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状况。同时认为,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现实的个人的需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而且“是一个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历史前提”,没有现实的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不会有人的发展,也不会产生人类社会。因此考察大学生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维度。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从生理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五个层次,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具有重要启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下功夫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研究学生需要什么(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为什么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同时也要对大学生的需要实现的途径和方式进行认真的分析,给予合理的引导。对大学生需要状况的分析,也就把握住了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根本,在此基础上也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在教师有力引导下不断调整自己的需要,处理同周围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增强着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的生成着自己的主体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离开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现实和需要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同时还会抑制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加强人文关怀,培养人的主体性是“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它要求我们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良好精神状态、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培养。所谓人文关怀,从其哲学的意义来理解,就是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发展方向和使命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就是要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现实情况的充分关注、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精神自由的深刻关怀以及引导学生对人生意义、自身历史使命和价值实现的一种精神关照。我们不仅要用自然科学精神以先进的科学知识教会学生求真,又要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借助人文熏陶和人文关怀进行求善和审美,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它的使命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它的目标就是要锤炼全面发展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又处在一个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代。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他们的精神信念和道德人格,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真正的现代化不是机器设备的现代化,物质设施的现代化,而是人的现代化,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育人为本”,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化思想观念的新人,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的现代化进程才算真正推进。现代化的核心精神就是要突出人的主体性,突出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要大力加强的就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关注,高校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和释放出来,让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能得以彰显。人文关怀的缺失,大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高扬和彰显,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句空话,也不利于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推进。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是最根本的价值原则,“育人为本”是最根本的价值理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育人为本”,立足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培养出一批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勇气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4)

[4]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

[5]伍揆祈.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7)

[6]周建峰.加强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5(9)

[7]邵庆祥.论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J].中国青年研究.2009(3)

[8]白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处理好几对关系[J].理论教育导刊.2009(7)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师;教学;科研

在当前信息技术浪潮不断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的教育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所凭借的根本手段。如今,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直接介入和广泛应用,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内容与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深远的变革。在这场大变革中,高校将被赋予新的含义。评价一所高校,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标准,特别要看其是否拥有获取现代信息的各种设备和技术、教师是否具备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进行科研探索的能力。

一、理论依据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Construe—tivism)作为一种能更充分解释教与学过程复杂性的理论就越来越为人们所推崇。近年来,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认同。无论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还是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都主张教师在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应当扮演“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要在完整、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体验活动”,同时也明确指出“学习者应在教师和同学的参与和帮助下,掌握他无法单独领会的概念和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提出要利用各种信息来支持学习,强调创设真实情境,并将其视为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这一理论把人们的视角从“知识是一种产物”转向了“学习是一种过程”。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多媒体技术则是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最有效工具。而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源来引导、支持学习者进行主动参与学习,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监督和促进学习者准确作出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开展相关的各项科研探索。

二、多媒体技术的固有特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表明,它的主要技术内容产生于本世纪,它含有对人的心理诸因素较多的研究,也含有对学习者日益增加的重视或尊重。当然,它也广泛采用了物化形态的技术成果,如幻灯、电影、电视、收音机、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作支撑,其结构已较为复杂,所覆盖的范围相当广泛。现代教育技术至少涉及以下领域的研究或实践,即基础性研究、技术性研究、教育系统的开发研究、教学媒体的开发利用、教育环境的相关研究、教学管理研究。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其特点在于,通过信息技术集声音、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动画于一体,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其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信息,参与学习过程。

研究表明,人类接收信息是通过视、听、嗅、触、味这五种感官进行的,其中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从大量图像中得到的;心理学家Treicher也曾证明,人类获取信息的94%来自于视觉和听觉。不仅如此,关于人类对其所接收信息的记忆持久性方面,Treieher的实验进一步表明,人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内容的70%。鉴于以上研究和实验,人类在接收、记忆信息的过程中对于视觉和听觉感官的依赖程度之深令人毋庸置疑,这与多媒体技术的固有特性高度一致,故成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科研的有力佐证。

但是,必须指出,多媒体这种通过多样形式营造非凡表现力和强大冲击力的视听效果的固有特性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弊端,如降低学生的注意力。认知心理学有关注意力持续度的实验表明,如果一堂课投影播放超过20分钟,学生就会由于视觉疲劳而引发习得知识能力的下降。因此,为了保证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良好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图像必须要辅以教师的说明性语言或文字,才便于引起信息接收者的兴趣,促使其长时间的关注与记忆,保持其思维的活跃状态,进而维持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就评估教学效果而言,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固有特点使其自身无法监测并评估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和多媒体材料的反应和习得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也是同师生之间的呼应与关系的和谐程度高度相关的。综上所述,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固有特性在客观上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适度、有效地利用并驾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科研探索中调整研究策略与理念。

三、多媒体技术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策略

高校发展理念范文第5篇

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影响因素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但是,高职院校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其一,社会对高职院校的错误观念,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教育水平低于其他高校,对高职院校的信任度不高。其二,社会的发展亟需专业性、技术性人才,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专业人才、技术人才的重任,但培养的周期长,对学生的要求高,不能及时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正对进行发展定位,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的影响因素

1.学校自身原因

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情况和规模是营销其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由于地域性、专业性等因素,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发展情况良好,规模大的高职院校,对于其办学理念更能切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对其自身的定位也能站在较高的角度进行判断。

此外,高职院校的性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民营高职院校缺乏财政系统的支持,为了实现营利必须接近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重点学科,以此吸引学生。而公立性的高职院校有良好的政策支持,不需要进行自身的改进,因此缺乏改革的动力,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处于消极接受的一方。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既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大生产,社会对于高素质的职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职业人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专业化、标准化,高职院校为了使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然而,近些年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逐渐出现同一化,缺少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

3.政策原因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公立学校,具有政府大力支持的优势。

虽然民营高职院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综合实力远远比不上公立学校,由此可见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倾斜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近些年来,政府逐渐加大对高职院校的关注,出台了许多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政策和文件,通过制度的保障,高职院校可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

二、如何树立科学办学理念和正确的发展定位

1.以经济发展为导向,转变办学理念

经济发展具有区域性、行业性,高职院校进行办学理念的转变要仅仅抓住经济发展的特点。高职院校由于其发展的程度、规模不同,也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和地域性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大力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根据区域发展的需求,重点培养专业性人才。

过去的以学校教学任务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短缺,使得有些职位专业人员过多,而有些职位专业人员匮乏。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能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为市场提供真正需要的专业人员。

2.提高专业性,打响品牌

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趋于统一性,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专业性强的科目,打响自身的品牌,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学生可以在高职院校的专业科目中学习到含金量高的技术,一方面使得自己成为社会亟需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也能打响高职院校的名字,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在建立专业性科目时,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必须拥有熟练的操作技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大对实践机械的引入,以及与企业合作,由优秀的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多方面的渠道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政府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有力后盾。因此,政府必须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能,引导高职院校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发展定位。并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支持,确保高职院校能为学生引进先进的操作系统,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

此外,政府需要加强对社会的宣传与引导,让社会形成对高职院校的正确看法,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育的专业人员是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