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工程的特点

工业工程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工程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工程的特点

工业工程的特点范文第1篇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专业实验、结构设计及施工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具备从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工程、海岸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的能力。

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来源:文章屋网 )

工业工程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心城区 工业 特点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15-02

福田区是广东省深圳市的中心城区,也是深圳的金融、政治、文化的中心,作为较为发达城市的中心城区,其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都具有自身的特性。从1990年正式建区至今,福田区已发展了20多年,工业行业质量、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发展初期工业产值、增加值、产量的总量较低,以食品、纺织品等传统产品为主,轻工业占绝对比重;中期工业各项指标绝对总量较之前几十倍的增长,以高科技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为主,由重工业占优势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逐步演进;后期,随着中心城区定位的转变,发展重心转移,政策导向发生变化,工业企业外迁趋势加剧,工业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工业对整个城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从渐强向减弱转变。

一、福田区工业20年间发展的基本状况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迅猛。1990年福田区工业发展刚刚起步,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少,按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达规模者数家而已,大多数的工业企业属于街道办企业,企业建厂时间短,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福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47亿元,绝对值较小。为了促进工业发展,每年市、区政府对于工业都会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和策略,例如“以科技兴区”、扶持重点企业的“三个一批”、调整科技三项经费和“企业科研项目管理暂行方法”等。基于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市场机遇的推动,福田区的工业开始高速发展,工业产值逐年增长,1993年突破百亿元,1995年突破200亿元,1997年达309.13亿元,1999年达409.35亿元,2001年达522.19亿元。这一过程中每两年增长100亿元,到2004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了1032亿元,是1990年产值的21.29倍,2006年达到峰值1322.12亿元,2007年开始下降,到2010年年工业产值回落到938.32亿元。

观察福田区工业发展20年的总产值增长速度曲线,可以把工业发展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1995年,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突破,工业生产沿着“高科技、高创汇、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这一阶段工业产值增速较高,均高于36%,是20年中增速最高的阶段。第二阶段1996―2000年,这一阶段产值增长相对平稳,在1999年出现增速大幅下降的情况,这是由于1998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整个国际市场和东南亚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需求不足,工业企业订单锐减,1998年仍能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因为大部分工业企业的生产计划都是根据1997年底或1998年前期的订单制定,故金融危机的影响未能在当年充分体现,滞后到1999年开始全面爆发,增长速度跌入20年的谷底。第三阶段2001―2006年,2001年之后工业恢复发展,增速渐快。2003年出现“非典”事件,对工业和经济产生短期影响,之后迅速发展。2006年至今是第四阶段,这一阶段随着中心城区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工业企业外迁加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多种因素,工业产值开始回落,部分年份出现负增长。深圳市福田区工业20年的发展历程处于阶段性的起落之中,但整体发展趋势较好,工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

2.工业增加值稳步增加,增长速度有所回落。1990―2006年,工业增加值逐年递增,从14.54亿元增长到峰值295.04亿元,增长了19.29倍;2007年之后,增加值回落。增加值增长速度在第一阶段速度最高,以后阶段有所降低,增加值增长速度在第二和第三阶段较为平稳,第四阶段增速下降,出现负增长,趋势与产值增长趋势吻合,总体发展良好,20年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6%。

1990年至2006年间,深圳市福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介于24%~35%之间,所占比重较高,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一阶段虽然工业产值及增加值高速发展,但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对于其他时期较小,与中后期相比工业发展较薄弱。从1996年后比重就一直稳定在30%以上,工业发展较快较稳,与其他行业的发展相比优势和贡献较为突出。2006年至2010年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步减少,2010年只占8.5%,工业逐渐退出深圳市福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

3.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改善。工业发展前期,工业化水平较低,评价工业发展效益的七项指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的水平也较低,综合效益指数较小,均小于150%。进入2000年之后,综合效益指数迅速增大,到2003年后更是高于200%。

二、工业发展特点及问题

1.依靠科技是发展主题。2006年以前,工业一直是福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本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福田区就把科技兴区、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和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等作为工业发展的策略。而事实证明,科技的确使工业企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工业企业的规模、效益和质量无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福田区工业企业行业发展较为集中,在初期以服装纺织等轻工业行业为主,其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到2006年之后则以重工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依靠科技的发展增长尤为迅速,从占工业总产值不到10%的比重发展到今天的85%左右。

2.本色发展为特征。福田区的工业在深圳市的几个区中,一直处于中间排位。不是总量最大的,也不是增速最高的。由于福田区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受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和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的限制,工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不可能做到比其他区更强、更快,因此发展工业不是福田中心区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福田区的工业一直以本色发展为特征,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力发展工业产品出口,出口的增长成为带动工业发展的一大主力。90年代后期至今,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福田区工业加速发展的新本色力量。到2006年,福田的工业产值、增加值等指标的绝对值创高峰,至今在总量上也未取得新的突破,今后这种突破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3.风险过于集中,市场应变能力较弱。大型工业企业的高速发展,是科技发展和市场竞争的结果。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集约化利于利润最大化,福田区工业产值的85%来自于十几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4%),并且产值的70%以上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创造的;从区域经济整体角度来看,工业发展存在着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行业较为接近,多数处于同一产业链条之中,加上产品多数为国外订单的出口产品,如果此类行业的国际市场有变或者经济危机的出现,势必会直接影响到区内工业企业的生产。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的“非典”事件是一个明显例证。但福田区工业发展集中于大型企业和单一行业的现状,是地区发展多年来形成的惯性模式,这种模式很难在短期内改变。

参考文献:

1.刘会远,吕勇,饶志锋,段杰.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要兼顾区域的经济文化特色――深圳市复兴河网运输和建设水上城区的设想.现代城市研究,2007(10)

2.暨军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全面建设服务强区 探索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宁波大学学报,2009(11)

工业工程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系统工程;电力规划;特点;方法;应用

引言

电力规划工程具有一般工程难以企及的复杂性,电力规划工程由于其电力系统的技术性与精确性特点,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又由于其涉及部门多、领域广、规模大、不确定性因素多等原因,电力规划工程又往往会产生局限性。而系统工程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具有较清晰的思路,对电力规划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能够有效降低电力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1.系统工程的特点分析

系统工程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建设工程中所需的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优化组织,对多项规划设计方案及其备选顺序进行从优选择与排列,确保工程的规划工作在既定期限内能够实现最理想、最高效、最经济的效果。科学的方法就是运用整体观念,全面统筹,使局部服从全局,细节服从整体,短期服从长期,做到物尽其用与人尽其才,避免人财物等资源不必要的浪费,科学规划工程的每一环节,完善细节,发挥整体优势,最终获得最优的规划与管理效果。系统工程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如下:

1.1系统工程的整体集合性

系统工程的全过程包括所有细节均应服从其最终的整体目标,集成工程的所有方面与细节,不断优化系统管理的方式。自始至终地贯彻“系统”这一理念,指导整个工程的建设与目标的实现。

1.2系统工程的内部相关性

由于系统工程内部细分为各项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在系统内部子系统关系以及内部各要素上,加强系统工程内部的协调管理。

1.3系统工程的动态性与等效性

系统工程的工作方法能够在系统工程的动态变化中不断进行工程的整体优化,对“不同系统工程”与“同一系统工程”的不同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2.系统工程的方法在电力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2.1进行综合资源规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综合资源规划(IRP)方法能够优化配置电力工程的资源。IRP目标的确定需要协调与其他战略规划目标之间的关系,真实地反映工程各部门与环境、电力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确定各项工程资源的具体特征与重要信息,建立起各种权衡关系。IRP方法最终能够实现电力供应与需求管理综合费用用电最低,使供电费用最低,也使客户总的支出费用最低。

2.2发挥人口预测与经济预测的宏观经济分析作用

人口预测和经济预测是宏观经济预测的两大组成部分。

(1)总量模拟与分组模拟是人口预测经常采用的两种分析方法,人口预测分析方法不仅包括了总人口和家庭户数的增长情况,而且包括了总人口和家庭户数按城乡、年龄、性别进行分组发生的变化。

(2)投入产出方法是经济预测分析的基础方法,经济预测分析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分析消费与投资、就业与收入等国民经济情况。经济预测结果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国民生产总值、国内收入、国内产出、各行业的重要经济指标,例如价格、就业人数、总产值、行业生产总值、投资总值、资本存量等重要经济参数。

2.3深入市场,重点预测电力能源需求

由于电力及其他能源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可转化性,新技术和需求侧管理也会影响现市场的需求水平,我们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真实地预测能源与电力需求。

对宏观经济与电力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之后,需要重点预测用电结构、负荷特性的变化;分析终端用户用能形式的可转换性、预测能源价格、电价以及电力市场开拓等对负荷水平的影响;研究需求侧管理对电力需求的影响,例如减少电力传输损耗、提高设备效率、采用节能高效设备、改进产品加工工艺、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鼓励用户更加合理高效地用电;探究科技进步、信息化对电力需求的影响等。

2.4权衡评价各项资源及其性能指标

分析能源资源之前,需要对现有的与未来的能源资源做如下的深入分析:制定多项资源组合方案,满足负荷增长需求;对可靠性指标备用容量、成本费用、大气排放量等相关性能指标进行分析;优化方案的组合,得出最佳的性能指标;测试不确定性因素,分析灵敏度。全面比较,优化选择供应方与需求方的各项资源,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备选规划方案,确保其能够满足各种水平的电力需求;对规划方案的成本、供电量、装机顺序等各项结果进行综合性的权衡评价。

2.5争取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环境分析作为一种新的评估方式,把环境因素及影响纳入能源开发方案,能够为电力行业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环境分析的重要考虑目标如下:提高不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利用率,考虑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容量,降低废气、废液、固体废料等的排放量。

社会经济分析主要考虑到能源开发厂址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能源开发方案对整个社会经济带来的效益成本。

通常而言,影响社会经济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家庭的收入、农业投资、商业投资、消费支出、社会成员健康状况等,我们需要对此类经济因素进行综合性的权衡与全面的分析;对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敏感度分析;不同目标下的电力发展规划方案各异,需要评定方案的优劣,最终确定最佳的备选次序;分析评价最终的方案确定结果,对电力开发方案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3.结语

系统工程因其自身良好的整体集合性、内部相关性、目的性、环境性、适应性等特点,其理论在国内各领域均得到了深度的认可与广泛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尤其对大规模的系统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源源.对于我国电力规划设计技术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0(12)

[2]赵洪涛.电力系统规划分类及方法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工业工程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工程项目;审计;特点;难点;重点

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特点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推论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1)项目之间经济效益的可比性较低。工程项目具有多样性、单件性和差异性,即每个工程项目都具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和不同的功能,几乎没有任何两个项目是完全一样的。因此,项目之间的可比性是相对的,不可比则是绝对的。在对项目之间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和评价的时候,必须注意将不可比的因素予以剔除。

(2)工程项目收入的确定比较困难。工程项目施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施工工期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期间由于设计变更,施工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工资标准、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的变动以及利率、汇率的变化,诸多动态因素都会影响项目的造价,因此加大了确定项目收入的难度。

(3)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工程项目计价方法具有多样性,计价依据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不同时期、不同的项目、项目的不同部分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而计价依据除设计文件外,还包括消耗量依据、单价依据、费率依据、价格调整依据等诸多方面。这一特点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工程造价方面的必要知识,才能有效地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

(4)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相对性。工程项目计价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工程造价的确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涉及政策、方法、依据等各个方面,不同的人计算出来的造价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人两次计算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造价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承认一定幅度差异的存在,是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由于很多因素(如:变更设计、价差调整或索赔项目)长期难以确定、变数较大,因此,审计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也只能做到相对准确。

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

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使得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非常复杂,相对其他类型的审计项目具有较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标准的确定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循客观性、可比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供选择的标准众多,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最合理的评价指标,却是相当困难的。

可供选择的评价标准主要有:

(1)行业标准:政府统计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公布的有关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又可分为先进水平、平均水平)。

(2)企业标准: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技术指标的平均水平(参与指标计算的工程项目分类越细,范围越大,数量越多,计算出来的指标就越具有代表性)。

(3)预期标准:按照企业现有技术、管理水平和中标当时相关资源的价格水平,项目应该达到的经济效益水平。

(4)调整后的预期标准:根据施工期间的客观情况变化对预期经济效益调整后的经济效益水平。

从上述标准的特点来看,由于行业标准无法及时公布,存在时差,因此,只能作为参考标准。企业标准可用于不同项目之间的比较。预期标准特别是调整后的预期标准作为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标准较为合适。

从考核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来看,由于企业可能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向项目经理部下达不同水平的责任成本预算或收取不同比例的管理费用,如果使用项目的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作为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则项目之间缺乏可比性。为了增加项目之间的可比性,经济效益指标最好采用毛利和毛利率指标(毛利=收入-成本-税金,毛利率=毛利÷收入×100%)。

2.收入的确定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计价方法多样性、计价依据复杂性和造价总额模糊性的特点,影响工程项目收入的因素复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收入确定的难度相当大。

工程项目收入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合同内收入和合同外收入。由于合同的约束,承包商和业主不会有太大的分歧,合同内的收入一般比较容易确认。合同外收入主要包括变更、索赔、奖励等。由于工作量增减造成工程价款的变更,承包商和业主双方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虽然收入可能不能及时确认,但一般情况下都能计回;施工组织措施的变更增加的费用,业主一般不予支付,但如果承包商事先能够征得业主同意,也有可能得到部分补偿;合同中一般对奖励和惩罚都有明文规定,比较容易确定;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机械台班和材料价格变动是通过价格调整来解决的,调与不调、调整的范围和调整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承包商与业主双方往往存在较大争议,确定比较困难;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时间补偿的要求。但困难的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因为事件的责任归属(即应不应该索赔),是工期索赔还是工期、费用索赔以及索赔费用的计算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往往久拖不决。

3.影响效益因素的分析

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项目经理部愿意将其掌握影响效益外部因素的资料和盘托出,但其全面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不易确认。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企业内部客观因素容易获得准确、全面的资料。由于对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的内部主观因素事关项目经理部的经营管理业绩,因此,他们往往设法隐瞒,资料不易获得,应当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

三、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内容的重点,二是审计工作的重点。

1.审计内容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应该根据审计的目的来确定。

在施工企业,一般都对项目经理部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经济承包,审计部门通过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为项目的中期兑现(工期较长者)和最终兑现提供客观依据。因此,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水平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

内部控制制度是项目经理部做好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对项目经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情况的审计,既是作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需要,也能对健全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的确认当然是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但是,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高或者低,为了能够回答这一问题,审计人员必须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通过分析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发现项目经理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的审计建议,为提高项目后期经济效益指出努力的方向,才能达到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有3个方面,即:确定经济效益、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和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

具体来说,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主要有:

    (1)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

1)项目收入的确定:包括合同内收入、变更收入、索赔收入和奖励收入等;

2)项目成本的确定:成本是否与收入相匹配,有无多列、少列、重列、漏列,属于当期的费用是否在当期计入损益。

(2)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

(3)影响经济效益因素的分析(包括:主观、客观、内部、外部):

1)项目投标决策是否科学,投标报价有无漏项,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2)施工组织措施是否科学、可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为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增加收入、降低成本)采取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经营措施与实际效果,或因措施不当造成的损失;

4)变更设计、价差调整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5)可索赔因素及实际索赔情况对效益的影响;

6)不可索赔外部因素的影响。

以上仅列出了分析的主要方向,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要根据下述审计工作重点的确定方法和审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分析的重点。

2.审计工作的重点

以上虽然明确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但是审计人员并不需要对所有方面平均用力,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重点,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重点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内控制度的了解、测试和分析,对内部控制的弱点进行重点审计。

(2)通过成本项目的节超分析,对节超较多的成本项目进行重点审计。

(3)通过分部分项工程盈亏对比,对亏损较多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审计。

(4)通过对安全、质量、工期、协作队伍、材料、机械各项管理工作的初步了解和分析,对相对薄弱的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审计。

综上可知,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情况复杂、难度较大,对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要求较高。了解、分析、掌握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是做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能有较好的审计效果。本文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仅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作了简要的论述,并未涉及属于技术问题的具体审计方法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为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明辉.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工业工程的特点范文第5篇

一、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的特点

化学工业流程题的特点如下:(1).注重将实际生产中化工原理与化学知识融合,突出考生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想,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而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2).研究近几年福建省高考题可以发现化工流程题基本上为工业生产中涉及除杂、提纯以及生产原理分析,题型相对固定,用已学课本知识转移应用到实际应用中,既结合了陌生情境但又不脱离课本;(3).题型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近两年不再是单一先展示流程图再设问的形式考查,而是采用“2+1”拼凑型的形式呈现出来,即先是出现2小题看似与工业流程无关的填空题,难度不大,但是却又没有偏离要考查的重点知识;再到第3小题出现流程图并设几个相关问题,意在降低该题的难度。

二、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考查的主要知识

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虽然取材于实际生产中,但是所考查的知识点最终还是来源于课本,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所以常考的知识点如下:(1)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利用控制pH分离除杂(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化学反应平衡、盐类水解、电化学理论的应用;(4)实验基本操作:除杂、分离、检验、洗涤、干燥等;(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6)流程中绿色化学理念。

三、典型例题分析

本题以ClO2为载体,考查除杂,沉淀溶解平衡,电解原理,有机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及配平等知识。题目中采用了拼凑题型,延续了2012年福建省高考试题的题型,先出现了除杂、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2个填空,难度不大,然后再出现流程图;再是本题颠覆了福建省近几年传统的金属矿物类型题,让众多学生顿时头脑出现空白,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复习时凭着经验感觉忽略了陌生题型的训练,这也是一线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陌生情境的训练。

四、解题策略

1.夯实双基,强化模块间知识的联系

解该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中的生产目的,带着目的去转化成考纲中的知识点,主要模块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因此考试应该夯实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于拼凑题型还要了解相关元素在其它模块中的应用及知识的联系,如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电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盐类水解以及速率化学平衡移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的知识。对常见的基础实验操作过滤,洗涤,萃取,蒸发,结晶以及元素的检验;准确表达,书写规范,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这就要学生加强平时答题的严谨性和规范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