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

一、情境―归纳教学模式的含义

概念是认识的高级产物,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所以数学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学生只能流利地背出概念,却不能将其运用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联系实际,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情境―归纳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过程学习数学概念。

二、将情境―归纳教学模式应用于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概念课的策略以及注意的问题

情境―归纳教学模式的步骤主要是由情境导入,明确教学目的―呈现例子,引导归纳―抽象概括―检查学生的概念获得情境―总结概念,形成概念―应用概念―反思概念化过程组成的。

首先,教师要设计科学的范例呈现方式,并且根据范例类型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比如,在学习《方程》时教师可以举一个例子,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之后教师呈现出自己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方程的便捷之处。其次,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不要轻易评价学生提出的假设,要启发学生通过范例识别概念,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材料真正学会数学概念。最后,教师在检验学生的概念获得情况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识别相似类型的实例、指出新学习概念与有关概念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给概念下定义等方式进行。

小学数学概念中应用情境―归纳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方法,并深入挖掘数学概念的背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向学生讲述数学概念,比如讲述方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路程问题等等引入。其次教师要鼓励、支持学生的大胆假设。

情境―归纳教学模式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通过良好的数学情境轻松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学好数学概念,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理念

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内外资源,进行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拓宽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

小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自主探索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把数学学习融入实际生活,把书本知识变成富有生命力的生活材料,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激活学生内在的智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例如,学生学习了有关利息的知识后,教师设计具体的生活问题,“把一千元存入银行,存期是两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本息折算后再存一年定期。第二种是,存两年定期。让学生计算,哪种方法的利息多。通过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教材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可感,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参与过程中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享受参与的精彩,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主动探究,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好玩、爱动、乐于交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满足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要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元互动中,学生由教学活动的旁观者,转成积极的参与者。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数一数一只手几个手指?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数一数两只、三只手、四只手有几个手指?当学生感觉自己的手不够用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一人数手指,一人报数,一人做记录。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提倡素质教育,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通过小组合作互动,培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新课标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中,概念是形成命题和进行推理、证明的基本单位,概念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征。做好概念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计算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至关重要。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与运用过程。笔者从概念的引入、形成和运用三个阶段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灵活引入数学概念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概念。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引入数学概念,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人类认识规律,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按照直观性、生活化的原则进行概念的引入教学。例如,在长方形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桌面、书本、墙壁等事物,引导学生从特殊的例子中寻找普通的规律,总结出它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长方形的概念。

(2)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引入概念。新课改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提倡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加以引申和提高,引入新的概念,让学生参与概念的生成过程。例如,在讲解“百分数”概念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概念的基础,通过列举一组百分数让学生了解它其实就是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只是表示的方法有所不同,并专门用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样就能够将新概念与旧概念联系起来,降低新概念的学习难度。

(3)通过计算或演示引入新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概念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者不便于用具体的事例来加以说明,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或者计算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正方形的概念中,可以通过命题的形式对正方形的概念加以说明,教师应通过演示,让学生认识到正方形就是四条边都相等的长方形。同样在循环小数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其循环的规律,可以计算1÷3和70.7÷33,得出0.3333……和2.14242……,认识到循环的概念就是小数部分循环节的规律重复。

二、合理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步形成数学概念

(1)合理界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学习是从具象到抽象再到具象的过程,教师应用准确的语言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合理限定,让学生认识到概念的本质属性,在事例选择、例题讲解时注意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进行一定的变换,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数学概念。例如,在三角形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列举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在位置上进行一定的变换,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是有三条边的封闭图形都是三角形,与大小、位置、角度等无关。

(2)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数学概念时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动手操作,可以在实践中观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概念打下基础。例如,在米、千米、厘米、分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量一下课桌、操场、铅笔、书本等长度,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相关长度单位的概念,把握之间的换算关系。

(3)对相联系的概念加以比较分析。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教师对有一定关联的概念进行分析比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形成概念。例如将“质数”与“合数”,“整除”与“除尽”等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质数与合数的区别在于能否被其他数整除,而“整除”要求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整除”包含于“除尽”的概念之中。

三、在练习中灵活运用,巩固数学概念

概念教学之后,教师还要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加以灵活地运用,帮助他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学以致用,达到巩固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练习,用以巩固概念。例如,在“垂直”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几组直线是否垂直进行判断,并为图形中的几条边做垂线,通过变式练习巩固垂直的概念。

总之,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在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类学习的一般规律,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好概念的引入、形成和巩固,让学生主动参与概念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做好知识和方法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建斌.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J].考试・教研版,2013(6).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 概念 教学

基础课必须给学生以清楚的概念,于是,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经历数学概念的探索过程,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善于讲“一个定义三个注意”等,忽略了创设让学生感知数学概念形成的情境,这样学生不但记不住概念,也很难理解概念的实质,更谈不上准确、灵活运用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条件,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探索过程,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如在椭圆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条细绳(无弹力),课上学生分组进行如下操作,在一块纸板上取两个定点,将一条细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定点上,用笔尖将细绳拉紧并使笔尖在纸板上慢慢移动一周。这时让学生观察在纸版上得到的图形(即椭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椭圆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得到椭圆概念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如果调整两个定点的相对位置而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图形还会是椭圆吗?如果是,现在的椭圆图形和原来的椭圆图形比较有怎样的变化?学生在操作时思维往往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通过上面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椭圆概念的本质特征。学生经历了椭圆定义的探索过程,真实地感知了数学概念的形成,对概念的理解会更加准确而深刻,为后面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打下了基础。

二、例举丰富的实例,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经验

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经验,学生不仅更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而且能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如在导数概念的教学中,可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进而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以及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和内涵。再如,集合虽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但在教学中更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可举例:(1)班级高个子男生可否构成一个集合?(2)班级个子最高的男生可否构成一个集合?通过对上面两个例子的判断,让学生明白集合概念的特征,即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在丰富的实例中,学生能够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经验,从而达到理解概念本质的目的。

三、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辨析中掌握数学概念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映射与函数、平面角与空间角、函数与方程、对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例如函数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可以说贯穿高中数学学习的始终。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学过的函数概念,在尝试列举各种各样的函数后,构建函数的一般概念。在学完映射的概念后,对比、辨析映射与函数概念的联系,进一步弄清高中阶段函数的定义。在后来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具体函数的研究中,加深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像函数等核心概念需要多次接触、反复体会、逐步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掌握。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辨析可以使新的概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同化、进而内化。

四、阅读数学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能力

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重课堂轻课本,缺乏阅读数学概念的习惯。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教师的讲授无论水平多高,也不及教材中概念、定理等内容表述得准确和清楚。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概念的论述并进行适时、适当点拨,不仅可以发挥概念、符号的规范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概念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理解。例如在讲授解析几何这一章节时有一个重要概念“曲线与方程”,由于教材中对此概念的表述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导致解题时运用不准确,教师可引领学生逐字逐句阅读教材,让学生对文字细细体会、斟酌、辨析后再做习题。在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后,学生会逐步养成阅读课本的好习惯,这样的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情境;生活化

新课改已实施多年,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变革,但仍需广大教师不断地钻研、反思,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几点反思:

一、情境教学反思

情境教学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内化数学。创设情境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再创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去发现、创造新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如,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进行裁剪和拼图,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把新的图形转换成学生已学过的图形。因此,我特意安排了一节课让学生专门进行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裁剪后拼成的图形与原图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操作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更能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一旦掌握了此方法,很容易就能举一反三,学习这些几何图形的面积也就水到渠成了。

创设情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但同时更要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要注意创设情境教学时,必须做到去情境化。“去情境”是为超越情境,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知识,获得知识的升华,获得实际应用的能力。也就说情境教学最基本的步骤是创设情境—去情境—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去情境”这一环节仍存在着被遗漏的现象,从而影响学生抽象方法的形成,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在情境教学中一定要科学地实施,全面地看问题,以发挥情境教学的最优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反思

数学是自然学科的基本,它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新课改明确提出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生活化教学能使教学目标形象化、过程生动化、内容生活化、作业实际化。因此,生活化教学方法已普遍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如,“估算”学习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每天从家到学校需要多久?”“你吃一个桃子需多久?”“你去一趟贵阳需多少钱?”这些都是来自生活的问题,学生很容易能估算出来,再加以引导总结方法,让学生更加清楚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感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疑惑“数学问题是否都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呢?”由于过多地坚持生活化原则,使得一些课堂往往深陷于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却没有本质地涉及数学本身,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们要看到学生数学学习中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关键。因此,教师要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而不是滥用、多用,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更好地促使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现。也就说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注重数学的应用性、来源,又要摒弃过度的形式化,重视抽象概括、形式推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炼数学知识,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学习方法反思

学生学习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其中发现学习主要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诱发下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总结其结论。这也正是新课改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发现问题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元素,只有会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大多数教师也十分重视对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接受学习主要指学习的内容形式以定论展示给学生,不需要学生再去独立的发现,只要学生能把新旧知识进行关联,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就可以了。如运算顺序的规定,此规定本身就是一种法则,无需学生再去探究。诚然,发现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要取舍得当,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探索,导致时间的浪费,而且数学学习也不是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让两种学习方法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其作用。

综上所述,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思维下更需要教师努力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汤井波.教学反思,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益的路径[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10).